首页 > 文章中心 > 逻辑学的方法

逻辑学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逻辑学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逻辑学的方法

逻辑学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理逻辑 离散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54-02

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学习的基本数学工具,其研究主要对象是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离散数学最难学习的是数理逻辑部分,这部分内容定义公式繁多,不易记忆和接受,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但它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离散数学教学中,讲授数理逻辑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一、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的教学内容

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是数理逻辑中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命题是指有具体意义的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形象的说,如果将命题看作运算对象,如代数中的数字、字母或代数公式,而把逻辑联结词看作是运算符号,如代数中的“加、减、乘、除”,那么命题演算也就类似于代数运算。这种逻辑运算同代数运算一样,有自己的运算规律。

谓词演算也称一阶逻辑演算。它为了克服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将命题的内部结构分解成三部分: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然后研究这种命题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

二、数理逻辑的教学方法讨论

(一)设置悬疑,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可以在每部分内容前设置悬疑,提出一些与该内容相关的有趣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用。如在讲授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之前,可以先提出如下问题:

例1:一逻辑学家被困一部落,酋长有意放行,于是对逻辑学家说:“现有两扇门,一是自由,一是死亡,两门可任开启一扇。你可从两战士中选其一负责解答你任一问题(Y/N),两战士其一诚实,另一说谎。”逻辑学家沉思片刻,向其一战士发问,然后开门从容地离开。逻辑学家是怎样发问的呢?

听到这个问题,学生必定非常好奇,在此教师可说学完命题逻辑推理理论后,这个问题就可解决。于是学生会带着好奇心,学习效果定会比预期好。

(二)深入生活,加强概念理解

在命题逻辑中的五种联结词中,学生最难掌握的是蕴涵联结词。其中重点是蕴涵联结词的前件和后件的区分。根据课本的定义[1]:

设p,q,为二命题,复合命题“如果p,则q”称为p与q的蕴涵式,记做Pq,并称p是蕴涵式的前件,q是蕴涵式的后件,称作蕴涵联接词。并规定Pq为假当且仅当p为真q为假。

为了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可以给出一些用蕴涵式表示的自然语言。如“只要p就q”,“因为p,所以q”,“p仅当q”,“只有q才p”,“除非p才q”,“除非p否则非q”等。在上述语句中,一个共性就是q是p的必要条件。

例2:“爱生活,爱拉芳。”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大家都觉得有一定道理,但同时也有一些的疑惑,问题的关键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我们设p:爱生活;q:爱拉芳,则原广告可写作Pq。假设爱拉芳,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爱生活,有品位;但反过来说,爱生活的人,一定会爱拉芳,用拉芳的产品吗?结论显然是否定的,这句广告词有意混淆蕴涵式的前件和后件,把必要条件说成充分条件。

(三)注重类比,抓住重点内容

数理逻辑部分的内容复杂,公式繁多,在教学中如何抓住重点,让学生容易听懂呢?这是每个老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将命题推理系统和一阶逻辑推理系统对比,由于它们的字母表、合式公式和推理规则都很类似,把它们的相同和区别之处给学生讲清楚,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如在命题逻辑的等值演算中,教材给出了16个组基本的等值式:

教学时,可以给出学生其中的一个证明,剩余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如证明(1),当A为F时,┑A为T,┑┑A为F;当A为T时,┑A为F,┑┑A为T,所以有A ┑┑A。这样,学生就得到了等值式,而且对其他等值式也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便于记忆。

为了改进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部分的教学方法,在分析数理逻辑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加深概念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和抓住重点内容。经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结果来看,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逻辑学的方法范文第2篇

(1)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所谓分析的方法,就是把研究的对象分解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研究每一 个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的方法是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 研究,从整体上认识它的本质。

(2)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比较是用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它是 人们思维的基础。分类是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比较与分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比如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他就会比较长短,比较大小,进而学会比较多少。然后就会把同样大小的放在一起, 相同形状的归为一类。或者把相同属性的数学归并在一起(整数、小数、分数)。前者反映的是比较方法,后 者例举的是分类方法。分类常常是通过比较得到的。比较和分类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思 维方法。

(3)抽象与概括的方法。抽象就是从许多客观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掌握了抽象与概括的学习方法,机械记忆就将被意义理解所 代替,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4)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这是经常运用的两种推理方法。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的或特殊的知识类推到一般的规 律性知识。小学数学中的运算定律、性质及法则,很多是用归纳推理概括出来的。如加法的交换律是通过枚举 整数中的几个“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相加和不变”的例子推导概括出来的。这样的推理在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经常 开展训练。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推到特殊的思维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算加法想减法”,实际上是以加减互逆关系作 为大前提,从而推算出减法式题的计算结果。又如,由“0不能做除数”为大前提,根据分数、 比与除法的关 系,推理出分母和比的后项不能为0。事实上,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 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因此,归纳与演绎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归纳推理的判断是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判断,因而它的结论与前提之间的联系并不具 有逻辑的必然性。一般说来 ,如果一般规律性知识是真的,那么,所推得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也是真的。

逻辑学的方法范文第3篇

一、针对年龄特点,发散学生思维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尚未形成对理论的完整认识,跳跃性思维比较活跃,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然而,我们不能为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而泯灭小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及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逐渐形成逻辑推理思维。

1.对低年级(1―3年级)的学生而言

低年级的学生头脑中尚未形成数学的概念,对较复杂的知识也很难把握,因此,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要从简单的判断推理入手来初步渗透逻辑推理。具体来讲,刚开始时要教会学生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或事物,并且明白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和一定的判断标准。随后可以将这些符号或事物混在一起要求学生辨别并比较,或者提供一组有规律的符号要求学生寻找规律,这就初步达到了逻辑推理的效果。

例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课程中有“比较大小”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了解了数的概念,在二年级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进一步了解数的特征,教师通过粉笔、玻璃球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很有帮助。而且,适当设置找规律的题型,这更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给出一组数字1,3,5,7……让学生寻找规律。

2.对高年级(4―6年级)的学生而言

高年级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大难度,在学生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归纳和演绎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归纳整理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例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课程中涉及分数的概念,在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后,学生要有意识地探索分数的四则运算,并会应用到整数的运算上,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归纳总结、提升的过程。当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后会发现,不论是哪种四则运算都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只是针对数的不同罢了,因此,就可以通过整数的四则运算规律进而类推到小数或分数,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起到了发散思维的作用,同时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也很有帮助。

二、抓住练习机会,引导归纳总结

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之后,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一步巩固,每一次对知识的巩固与练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感悟,正所谓“温故知新”,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就一定要抓住练习的机会,通过练习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找到规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数学的练部分是习题练习,不过还有一部分是操作练习,也就是将数学问题应用到生活中,在应用中找到知识的规律。

1.抓住日常练习

学生的日常习题练习是对当日所讲知识的巩固与回顾,目的是要学生牢记知识要点。但是,如果学生在练习中仅是掌握了部分的知识点,对整个学科的提升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跳出答题的范畴,客观、全面地分析知识点,从整体上全面把握问题,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意识到知识点的应用范围,这就达到了逻辑推理的目的。此外,适当提高习题的难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深入理解知识要点。

例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会引入图像的平移、旋转的知识,教师在讲授时使学生明白图像平移、旋转的规律以及图形的变换方法。通过习题让学生学会判别图形的变换方式,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会发现,对图像的变换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无非是考查图线是否变换,属于哪种变换,变换的方法以及二者的区别。因此,学生在练习时要善于总结题型及知识点的考查方式,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练习中很快找到方法。

2.练习生活实际

除习题外,学生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另一种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更能检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归纳总结,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学生在出游时会遇到路程与时间的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即“时间×速度=路程”的公式解决,这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巩固也是提高。

三、重视探究过程,突出学生主体

数学教学不适宜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无法激发探究兴趣,进而阻碍逻辑推理思维的训练。逻辑推理思维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对知识点有兴趣,才能进一步研究,然后逐步归纳出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探究知识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探究,对知识的探究主要从问题设置及动手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

1.设置问题

教师设置的问题非常重要,简单的问题达不到教学的效果,难的问题又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重点地设置问题,逐渐加大难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置的问题要涉及所学知识,尤其是和重难点相联系,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存在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首先引入分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对整数已经非常了解,那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整数与分数的不同。随后,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出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们认识到分数的意义。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性质,可以通过分析错误案例的方法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讨论,逐步掌握分数的所有特征。在接下来的分数四则运算中,也可用同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而这一过程中的归纳推理也是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过程。

2.动手实践

除了教师设置问题引导探究外,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知识点也是一种探究方式,这种方式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学习图形时,学生可以制作不同的图形模型,来探究每一种图形的轴对称情况以及对称轴的条数、总结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规律等。通过实际的操作方法来探究总结知识要比直接传授更容易理解与识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指导他们的进一步探究。

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相分离,然而,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够将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实践教学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容易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推理思维。实践教学一般包括情景教学和实操教学两种方式。

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很受欢迎,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设置生动有趣的情景,将知识分解,采用竞赛、展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此过程中将知识点层层剖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价值,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思维。

例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有关统计和概率的知识,这一章节较适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对学校的所有教职工和学生数量进行统计,并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某一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会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情景实践中找到知识的规律,寻找规律的过程正是训练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

2.实操教学

实操教学法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参与,教师的授课不是简单的理论传授,还要附加一些教学工具和教学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更加清楚地理解知识,进而归纳总结知识,锻炼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应用一些图形模型向学生演示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各种图形的轴对称情况,展示的过程不仅是在传授知识,也在提高学习兴趣,而之后的思考过程更是在锻炼思维能力。

逻辑学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Methods

Bai Lu,Wang Xiaoling,Yuan Lijuan

(Xuzhou Air Force College,Xuzhou221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omputer networks became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most widely used,the highest penetration of technologies.At present,the computer network is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puter science and related disciplines(such a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oftware engineering)students in a compulsory core curriculum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basis.The program's mission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fully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computer networks,basic theory,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network protocols,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 for future research in computer networks,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许多彼此交织的概念、协议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较为抽象、难懂。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有下列特点:(1)概念、原理多,记忆难,但应用范围广;(2)需要理论和应用(实践)的结合;(3)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相关理论,并且软、硬件更新非常快;(4)网络体系及层次等内容较抽象;(5)教学离不开课堂和实验两个环境。

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和以上特点可以看出,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不行的。必须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不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着探索和尝试。

一、把握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进入理论内容之前应该使学生明确网络的实用价值、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和从事网络技术的职业方向。该课程具有广泛的一般的研究价值,学习这门课程最重要的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处理网络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网络的飞速发展,能以不变应万变,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该课程既学习网络的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通信链路及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还学习网络的软件知识,即网络的协议及层次体系结构。未来可以成为熟悉网络设备操作,进行日常维护的网络管理员;排除网络故障,优化网络性能的网络工程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进行硬件开发的电子工程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等。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讲授法

讲授法在教学内容、课堂编排、教学时间编排等方面比较严格,从而使教学工作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使教学秩序、教学

任务及教学质量有可靠的保证。对一些新的、难度大的理论知识来说,讲授法是一种好方法,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

动。在没有投影设备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教学。

(二)启发式教学法

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摸索、整理提高、发展深化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与“注入式教学法”根本对立。此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行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内容划分成了若干个小块后,非常有利于进行启发式教学。

(三)谈话讨论法

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是很常见的方法之一,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习惯;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及时解疑;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编程部分较适于用谈话法;在网络实验中,由于实现谈话法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实验中的疑问也可用谈话法得到迅速解决。

(四)同步示范教学法

教师在教师机上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投影机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对操作步骤比较多,界面不断变化的过程,教师讲解难,学生听得湖涂。如果采用同步教学法,教师讲解一步,操作一步,学生跟着操作一步,学生边听边操作,能很快掌握全过程。此法主要用于较复杂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的教学。

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一定要搞好课堂纪律,控制好操作进度,找好进程中每一步操作的关键点。讲解和操作同步,决不能出现一些学生操作在前,一些学生操作在后。在讲解时,除了讲解具体功能及作用外,还要强调每一步操作鼠标所指向和点击的具置。此法主要用于较难理解的、演示又不合适的(如时间不够用、操作平台变化多)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教学。

逻辑学的方法范文第5篇

网络选修课需要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如何在网络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实施学习监控,使学生能够有效开展学习,是网络选修课在实施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学习监控的内涵,然后提出了网络学习监控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方法,最后对网络学习监控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学习监控;监控策略;自主学习;网络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6—0064—04

选修课主要指在高校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为了缓解优质师资资源不足的问题,丰富学生可选课程的数量,提高可选课程的质量,目前有部分普通高校在组织选修课时,提出了网络选修课的课程类别,也有学校称之为“网络学习类”公共选修课。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面授观察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而网络选修课是典型的网络自主学习,需要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活动,如果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或自学能力较弱,其学习效果就不好。因此,如何在网络选修课学习过程中实施学习监控,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保证学习质量,是网络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网络学习监控概述

1. 网络学习监控的涵义

(1)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控制学习。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自觉、独立、主动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进行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1]网络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征:学习活动主要基于计算机网络;以网络课程为中心进行教育信息传播;学生自我控制;学习具有灵活性,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个人化、个别化。[2]

(2)网络学习监控

网络学习监控是指为了确保学生学习成功,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对学生网络学习活动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协调的一系列过程。[3]有研究认为[2],人类的学习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行为,包括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多方面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且互相影响的。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对学习主体以及其它构成要素进行积极调节和合理控制,使各要素相互和谐地共同对学习活动进行推动,将对实现学习目标、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学习监控的分类

一般认为[3][6],学习监控,根据施加监控的主体与对象是否一致,可分为自我监控和外部监控两种。自我监控取决于内部动机,指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计划、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的一系列过程。[3]外部监控是指借助有效的外部体系,依靠教师、同伴和监控系统等的参与,通过外部力量对学习活动进行约束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自我监控是决定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外部监控是保证学习质量的有力手段。随着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的逐渐提高,外部监控将逐步向自我监控转变,渐渐减少直至消失。下面提到的学习监控,如无特殊说明,指的是外部监控。

2. 网络学习监控缺失的成因分析

据调查[4],在被问到是否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网络学习监控来确保学习质量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愿意,这说明在缺少约束力的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对借助外部力量加强自我约束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目前的网络学习监控很缺乏,据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学校对网络学习缺少配套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具体表现在:对教师网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奖惩和管理机制,导致教师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网上学习活动没有约束和控制机制,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感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学习随意性大,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帮助,容易产生孤立感。

(2)网络教学平台监控功能不足

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在学习监控方面的功能很少,有些平台仅有记录学生学习时间和作业提示等监控手段。比如上海金融学院的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就只有简单的监控学生有无浏览网页或者某个栏目的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度、登录次数、浏览时间、发帖数量等都没有相应的监控。

二、网络学习监控的基本策略

1. 注重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网络学习监控策略的制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不是固定不变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监控策略,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特征分析是学习监控实施的重要依据。学生特征分析包括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上网条件、学科背景、学习时间等的分析。

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在计算机操作技能方面,学生在入学前对电脑一般都有一定的了解,大一新生在一年级时都有必修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一)”和“计算机基础(二)”,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编程技能。在上网条件方面,学校和宿舍上网比较便利,部分学生拥有私人电脑,所以大多数学生具备开展网络学习的基本物质条件。学校的各个专业带有比较明显的金融特色,金融专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学生对信息化学习方式有比较强的偏好。在学习时间方面,全日制高校的学生没有家庭负担和工作压力,所以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学习时间作为监控因素之一。

2. 注重建立交互机制

网络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交互性[5]。只有通过交互,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学生之间才能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根据交互对象的不同,学习监控可分为自我监控、教师监控、同伴监控、系统监控等。自我监控对学生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调查表明,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学生,我国学生整体上呈现“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主意识、自我控制能力较低”[3]的特征,普遍比较喜欢传统教学中的面授,而对网络自主学习缺乏信心。由此可见,在目前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完全由学生“自主”是行不通的。教师监控在学习监控中的作用是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从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的“关于网络教育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看到,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最想寻求的帮助对象是教师,所以教师在网络学习监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角是学生,发挥学生的作用实施监控,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即同伴监控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所有的监控数据都需要人工完成,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也无法体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为了减轻人工监控的负担和压力,系统监控的作用就很大了。

3. 注重建立反馈机制

反馈就是把学习监控的结果告诉学生。实施学习监控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获得的学生学习情况以某种形式告诉学生即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的学习步骤、进度和方法等进行及时调整。反馈要做到及时、多样和全面。

反馈要及时,反馈推迟得越久,效果就越不明显;反馈要多样,即反馈的内容和形式要多样,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获取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反馈信息;反馈要全面,即反馈的内容应该包括所有的监控数据。给学生的反馈应该尽量积极、正面。

4. 注重建立激励和督促机制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来自教师或同学的赞扬、认同或批评、督促,可以知道自己在班级中表现的优劣。在网络教学中要把这种无形却很有力量的监控延续下去,就需要建立激励和督促机制。

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及时了解其在网络学习中表现的好坏。通常,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很难知道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或学习成绩等情况。如果把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公开,可以对优秀学生起到表扬、激励的作用,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起到督促、提醒的作用。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必要的督促不可缺少,应及时指出学生不符合学习要求的每一次行为。

三、网络学习监控的实施方法

在网络选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从网络教学管理制度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实施网络学习监控。在制度方面,学校制定的网络教学管理制度应该根据学习监控的基本策略,设计和开展教学交互活动,规定教师的工作职责;在平台建设方面,网络教学平台应该具备学习监控的功能。

1. 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

交互是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对于网络学习监控至关重要。综合不同的交互对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答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发帖提问,往往希望立刻得到答复,所以答疑需要保证一定的实时性。在制定网络教学管理制度时,可以规定每门课程的固定答疑时间,比如规定教师在每周固定时间内,在答疑版块进行实时答疑,及时回答学生通过网络提出的问题。除实时答疑外,也要有非实时答疑。非实时答疑可以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要规定最晚回答时间。

(2)论坛

在论坛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为避免学生发帖内容与课程内容毫无关系,可以建议教师牵头发帖,布置案例或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案例或主题展开讨论。对于学生发表的帖子,教师应经常予以关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和提示。

(3)作业

作业不仅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也是学习监控的反馈形式。对于客观题比较多的课程,建议采用题库的形式,由系统对学生作业进行自动评分。在制定网络教学管理制度时,应该明确规定教师每周需要布置的作业次数,每学期手工批改作业的次数和作业批改时限等。此外,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有适当的难度,并适合网上提交。

(4)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单元测试通常放在每节或者每章后面,主要考察学生对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在每个学习单元后设计相应的测试题,学生学习完一个学习单元后通过单元测试来检查学习效果。综合测试通常放在课程学习阶段性结束或者结束时,目的在于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可以要求教师设计一定数量的模拟试卷,方便学生自我考察。

(5)小组协作学习

小组组长可以发起讨论的主题,由小组成员跟帖讨论,然后由小组组长汇集所有帖子,形成讨论报告递交老师。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必然进行讨论和交流,所以小组协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同伴监控形式。

2. 教师工作职责的明确

教师是网络学习监控的关键角色,对教师的工作职责应予以明确规定。教师的工作职责可包括:

(1)组织开展网上交互活动

教师应对交互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组织和积极引导。交互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可能流于形式或内容空洞。为了提高教师网上教学的积极性,对教师开展网上交互活动的工作量应该进行量化,明确规定工作量的计算方式。

(2)组织面授辅导

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教学并不排斥,根据选修课的特点,可以要求教师在学期开始和学期结束时各安排一次面授辅导。第一次辅导的主要作用是“导学”,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考核办法等。第二次辅导的主要作用是“考前答疑”,对考试的相关事项进行解释说明。

(3)激励和督促学生

对学生进行激励和督促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响应、解答、鼓励甚至提醒,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乐趣。在网上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该积极引导,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予以肯定,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

3. 学习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学习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块可分为学习时间监控模块、学习进度监控模块、学习交互监控模块和学习反馈模块。

(1)学习时间监控模块

学习时间监控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统计学生的网上学习时间,包括登录次数、在线学习时间等。登录次数统计包括登录总数,某个时间段的登录次数,登录的时间分布表等。网络选修课要求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所以系统最好能够统计出某个时间段的登录次数或者学生登录的时间分布表。在线学习时间是记录学生登录系统选择学习内容后,从开始学习到退出该内容学习的时间。在线学习时间应该有一定的长度,低于某个时间长度可以认为该次学习无效。学习时间监控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建设网络课程提供参考依据,为教学互动活动安排提供时间参考。

(2)学习进度监控模块

学习进度监控就是以教学设计的模块或学时为单位来监控学生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进度通常由教师掌握;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习进度应该由学生自己控制。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为欠缺的情况下,学习进度监控模块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控制学习进度。不同的课程应该有不同的学习进度监控策略。有些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时必须按照课程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这样的课程在学习进度控制上可以设置成学生必须满足学习时间的要求并通过单元测试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有些课程可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顺序,这样的课程通常可以在每个学习单元后设置一个单元测试,学生只有测试通过后才能离开该单元的学习。此外,学习进度监控模块应该提供教师查询某个学生学习进度的功能。

(3)学习交互监控模块

学习交互监控模块主要针对不同的交互活动进行数据统计。在答疑、论坛方面,统计的数据可以包括每个学生的发帖次数、每帖字数、浏览问题的次数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次数等,最好具备成绩换算功能,即按照教师预先定义的换算原则,比如一条帖子算一分,把相关数据转换成分数。另外,系统最好有自动过滤灌水帖的功能。在作业和测试方面,记录的具体信息可以包括作业、测试的成绩和时间等。最后,系统应能把学生参与讨论、答疑、作业、测试等的成绩作加权统计,计算出平时成绩。

(4)学习反馈模块

学习反馈模块要把学习监控结果以某种形式告诉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进度或改变学习方法,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此外,学习反馈模块还应具有激励和督促的功能。系统可以开放一些信息,比如,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察看所选课程和作业,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排行榜,为保证学生的隐私,排行榜可以设置成只显示前几名学生的情况,每位学生只可查看自己的排名等。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以通知的形式定期提醒学生,如,“你的学习进度太慢了,本月你所花时间为XXX。请加快进度!”“离最后作业提交期限还有xx天”“你有XX天没有参加讨论了”,等等。

四、网络学习监控实施的关键问题

1. 如何发挥教师在网络学习监控中的作用

目前,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重要的监控力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教师监控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且这些工作量往往是隐性的,并不被学校所承认,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去实施网络学习监控。解决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在制定的网络教学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教师进行网络学习监控的工作量、计算和考核方法,以及经费报酬等事项。

第二,提高学习监控系统功能模块的智能化,使之部分代替教师在网络学习监控中的任务。

第三,把教师的部分学习监控任务交给助教。在有研究生的本科院校,可以挑选研究生来完成这个任务;在没有研究生的本科院校,可以把一部分工作交给高年级学生或者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完成。当然,为了保证质量,教师需要做好定期检查和考核助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