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本文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探析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一定的网络管理、维护、配置等综合应用能力。
0 引言
21世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随着IT产业的迅速崛起,计算机网络的触角已经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并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也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Internet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对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中职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21世纪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素质。因此,探索课程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具备分析比较和选择网络技术元素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局域网组建的技术,具备一定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知识,掌握一定的网络配置管理等综合应用能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与实践中,笔者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研究,认为《计算机网络基础》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素质不高,他们没办法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只能理解和掌握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但中职学生具有“二强一高”的优点,即动手能力强、可塑性强,对新鲜事物兴趣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个优点。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产生兴趣,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其次要向学生指明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只有清楚了这些,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最后采用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行动为导向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是学习的主角,老师起着启发、帮助和引导的作用。
2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各部分内容教学探析
通过分析与比较,笔者觉得《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应该从六个方面进行教学,分别是: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nternet及其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少讲理论性内容,多讲实践性内容,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三个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其中,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计算机网络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可分为不同的网络,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例分析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不同;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区别;再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讲述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的特点与差异。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中,可通过案例列举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电子银行、在线娱乐等等,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讲授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内容时,可通过查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资料,结合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2.2 数据通信基础
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主要讲授三个方面的内容: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介质和数据传输交换技术。首先让学生掌握信息、数据和信号的概念;其次明确通信介质中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之分,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实物介绍双胶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三种有线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和传输特性;再通过实例介绍红外线、蓝牙、激光等无线介质的特性。然后讲授数据传输技术,让学生明确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单工、半双工和双全工这三种传输技术的区别。最后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2.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内容,但要求中职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确是相当困难,因此教学中也只能讲授最基础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结构、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协议、IP地址的分类等。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功能特性,只有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才能够掌握各种网络的特点,才能了解网络运行的原理。其次要让学生明确网络为什么要实行分层,并且能够知道OSI参考模型到底是哪七个层。但是具体七个层是怎样工作的就不要求学生掌握。然后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网络通信协议,如TCP/IP、UDP、FTP、HTTP、SMTP等。最后讲授IP地址的分类。
2.4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组网技术。讲授的内容有:局域网概述、局域网组成、网络设备、网络互连技术、局域网的组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规划与设计等。学生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初步能够具备网络管理员的基本素质。本部分的教学最好都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我们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1)引导学生认识网络设备:网络适配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还要动手制作网线。(2)要求学生理解网络互连的本质,能区分硬件互连与软件互连。虽然这部分内容较难,但这部分是核心内容,学生一定要掌握。(3)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简单的组网技术,包括怎样布线、选择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配置等,重点训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4)最后要求学生能够掌握Windows 2003 server的基本操作,如配置用户、共享、服务等。
2.5 Internet及其应用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样是重点。学生通过学习,基本可以掌握Internet及相关知识。本部分的内容包括Internet的概念、Internet的主要服务和应用、Internet的接入方式、域名的认识等相关内容。本部分可教学的内容很多,学生也能够很好掌握。Internet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结合当前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元素,使学生对Internet有更深的了解。在讲授Internet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讲授Web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等传统的Internet服务以外,还可以结合当前的发展介绍其它流行的Internet服务,如:即时通信、博客(或微博)、搜索引擎、网络电视、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远程教育等等,多举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这样不仅让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也增长了许多网络知识。在Internet的接入方式的教学中,可结合当前“三网融合”的政策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家的一些政策。另外还可以介绍世界和我国目前的互联网发展情况,介绍先进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知识,让学生对未来网络有一个美好的憧憬。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只要教师备课充分,一定能够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2.6 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
网络安全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的威胁、网络安全目标和网络安全技术。重点讲述四个网络安全技术:加密技术、数字认证、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另外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的不安全因素来源也要求学生有一些了解。
网络管理部分的内容较难,因此只能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网络管理的概念、网络管理的功能和简单网络协议(SNMP)。重点分析网络管理的五项功能(网络故障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计费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和介绍SNMP的内容。最后再介绍一些常用的网络管理软件。
3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已经成为我校中职教学的特色专业课。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概念原理多、学生较难理解的抽象的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赖于教、学双方的不懈努力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欢,徐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2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4.
[2]尹晓勇.计算机网络基础(第4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7.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
计算机网络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慢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信息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乃至于家庭,并且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化程序已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学习成绩较差,文化底子薄,纪律较松散,不良嗜好多。由于学习功底比较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以后,他们上课爱睡觉、玩手机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学生经常以各种理由迟到、早退,做事拖拖拉拉,没有组织纪律观念。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他们怕苦怕累,遇到困难只想退缩,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他们有很多缺点,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一点很让人欣慰。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中职生现在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比较陈旧,缺乏知识更新。就网络课程而言,还是用的前几年的版本,只不过是把封面更换了一下,里面的许多内容还是以前的,基本上没有变化。
2.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知识偏多,中职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学习起来很吃力。教材里面有多好专业术语需要老师在课上解释,这些东西对于专业老师来说一点就通,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就像看天书一样,老师自我感觉讲解得很清楚,但是让学生来理解这些比较专业知识是相当的困难。老师在课堂上举再多的例子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实训课程指导偏少,学生动手实践方面就受到限制。
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对学生要多一点倾听,少一点武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难;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歧视;多一点期待,少一点浮躁。让这些已被“边缘化”的孩子逐步恢复,重新回到社会活动中来,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用服务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面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鲜活的信息。作为教师千万要防止主观武断,在那种情况下,即使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也不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呢?利用网络课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
3.在教学中引入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逐项分析之后建立几个小组。在组建小组时注意几个方面:男女比例分配适中、性格互补、合理安排座位。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间,全面掌握每个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点拨瓶颈问题,并且密切关注秩序。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或启发或点拨,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总之,利用有限的资源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Teaching Methods of University's Computer Network Basic Courses
Chen Wenqing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100048,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dv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and gradually began to affect people's lives,all aspects of study and puter Basic Application is one basic knowledge.Education management is also required students master public courses,knowledge of college students receiving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public courses,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of work and employment for students.Article introduces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network basic courses.
Keywords:University;Computer network;Basic courses;Teaching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工具,或者是利用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灵活地运用直观教具,就会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根据教师的启发,学生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导出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启发式教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它注重通过教师的引导,而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它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多看、多思、多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启发式教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比单纯的讲解能更刺激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对计算机这门讲解起来枯燥乏味,但实际上很有吸引力的科目来说更是如此。例如,在讲CSMA/CD的访问控制方式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教室比做一个局域网,把每个学生比作电脑。提出问题:如果有一个同学在对另外一个同学讲话,别的同学能不能听到?这个问题能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局域网的广播式通信,多路访问。接下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如果有两个人同时讲话,会出现什么状况,应该怎么解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载波监听,如果有人讲话就先等他讲完了,自己再讲。最终学生们通过例子轻松地掌握了CSMA/CD的工作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学具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善于利用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教学工具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情感因素的介入
计算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摄微妙、最细腻的情感交流过程。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任何交流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科目,单纯的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在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必须有情感因素的介入,利用教师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自己成绩好坏的原因归因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期望,从而影响其学习进度。积极归因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对未来充满期望;而消极归因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随之产生消极心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是常见的消极的情感因素。教师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指出学生的优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坚决杜绝对学生无畏的打击。第二,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移情是计算机活动中的重要情感现象,是站在别人角度上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要求教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这一体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的跟学生进行沟通,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更愿意把自己的事情说给教师听,愿意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分享。
三、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大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城市有乡村。由于各地区提供的信息技术运用环境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水平有显著的差异,故造成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一定层次的不同。同时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有的学生有自己的计算机,有的没有,这也造成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基础差异。最后,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是造成学生基础差异的重要方面。因此,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是有必要的。第一,计算机分层教学要进行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成绩优秀;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C计算机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第二,分层备课。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第三,分层授课。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分为主,合为辅。A层学生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B层学生注重课本上的范例和习题的处理,着重使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C层学生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四,分层评价。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金额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Li Xueshan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Dezhou25303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for the ongo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shortcomings,the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deas and specific idea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College;Computer;Network technology;Experiment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教学,由于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基础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包含课程和综合实验两类。课程涵盖了网络组建、协议分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应用开发部署和网络性能测试等基本内容。在完成各个单元实验后,可根据实际的网络应用需求,综合运用课程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网络并接入互联网,进行应用测试和分析,完成综合实验或课程设计[1]。
(一)课堂教学。这种形式是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安排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实验,亦称“随堂实验”。这种教学把学生活动跟课堂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比较适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因而对中小学生比较适用。课堂实验从属于计算机课堂教学,要受课堂教学规律的制约:1.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师讲授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具有说服力。2.操作简单。3.时间较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实践经验。为了搞好学生课堂教学,教师要精心地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方案,充分地做好教学准备。教学前要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学的规则和要求,在学生操作时,要做好巡视,指导学生做好课程准备。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验操作对象把计算机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根据学生对教师控制是否反馈把计算机实验分为操纵型实验和调控型实验。
(二)实验室实验。这种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实验室中独立地操作来完成一定的实验任务的实验。这种实验持续时间比较长,通常以课时为单位。学生实验室实验的功能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项:1.学习某些实验方法。2.初步学习或者练习某些实验操作。3.比较系统地形成或者巩固计算机知识。4.形成或者加深对某些计算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认识。5.复习、运用、巩固和加深已学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初步应用于一些简单的实验问题。6.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怕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爱护实验器材、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在学生实验室实验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独立性较强,需要他们作好预习,具备一定的预备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需要教师加强指导,要设计好实验方案,组织好教学过程,保证学生实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环节,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实验内容的安排主要集中在网络基本环境的建设与网络设备的使用能力的培养上。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通常会安排异步串行通信实验、文件传输协改,Ethernet组网实验、虚拟局域网配置、路由器配置、E-Mail服务器配置、域名服务器配置和Web服务器配置等。这些实验内容安排是很好的,但是完成实验需要有一定硬件条件。很多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还没有能力开设网络实验课程[2]。
例如“简易VPN网络的组建”实验教学为例,本实验使用的软件为SoftEther,它可以在因特网的一台主机上模拟一台HUB或者模拟一块以太网卡,并在虚拟网卡和虚拟HUB之间建立一个Tunnel(隧道)。这样,安装了虚拟网卡的因特网上的主机就可以通过SoftEther建立的隧道穿越因特网和路由器连接到虚拟HUB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VPN连接。由于内网通常使用了保留的IP地址(如192.168.x.x),这些IP地址是不能被路由的,因此因特网上的主机无法访问内网中的主机。但有了SoftEther,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Internet上的主机与家庭LAN或者企业LAN中的主机的互联。在教学中,每个实验小组配置有一台无线路由器和两台安装了SoftEther软件的P4微机,另外提供两个校园网络接口。因为校园网提供的网络接口具有合法的因特网IP地址,因此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它们来模拟因特网连接。实验中的无线路由器用来建立内网,只使用它的路由功能和交换机功能,而不使用它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三、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建立层次化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体系。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要建立科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编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相关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等[3]。我们分3层次建立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实验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基础开设网络基本技能实验课程,包括网络资源的搜索和使用、网络的基本接人实验、网络基本故障的判断和定位;二层次实验是面向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开设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理解;第三层次实验面向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课程开设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系列实验项目。
(二)制订优良的实验方案。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教学的质量,要求必须有优良的实验方案并且把它付诸实现。要有良好的实验方案,需要了解、掌握有关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验技术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实验方案。要使优良的实验方案付诸实现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验者除要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外,还必须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恰当地规定实验的逻辑功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按照正确的程序和原则开展实验,使实验教学内容合理、先进。
参考文献
[1]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组编著.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方法;问题;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21世纪中,网络技术必将在更为广泛的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包括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传播等等。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旧有的教材往往无法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显得较为陈旧与过时。而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野损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到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开阔思路、加强创新,真正的使学生们能学有所成、学有所乐,是教师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Internet的工作原理、WWW的应用、E-mail的应用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其实验课都应在Internet上进行。当然这门课程也包括一些网络技术硬件方面的内容,这主要指网线的制作、网络地址分配、网络路由配置、交换机配置等。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对网络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 并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掌握和理解。
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使得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在课堂上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课本内容,并且忽视学生们对此的反馈,这造成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掌握不够。例如,在理论课中,教师们忙于介绍各种网络技术的概念,不能将之与现实内容相联系,由此带来的便是课堂教学的乏味与学生们的厌学情绪。
其次,教师们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内容,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在同一个课堂上,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网络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任何网络技术。如果教师们只是照搬书本的内容,不联系实际,会导致水平较高的学生不满足于教学内容,而导致水平较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三、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包涵面较为广泛、内容较为驳杂、理论知识相对深入、技术性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平衡各方面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上课效率。
(一)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们首先要做的便是避免以讲授概念与实际操作相分离的做法,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保持学习热情。为此,上课时,教师可以一边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网络技术,一边从旁指导,对一些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惑的概念重点解释。然后,再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概念,加深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各种反馈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强。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能让学生看到这门课程的现实价值,提高他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分层教学 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通过小测试的方式,准确掌握不同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了解程度,再将学生们按照不同的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适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比如,在对网络技术有一定了解的、水平相对较高的那一组学生中间,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类似于网络安全的维护、网络故障诊断、网络设计规划、网络编程等等,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对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应当从最基本的做起,逐步加强对网络技术的了解与应用。这样就不会因为学习内容过于深奥使得学生们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的安排。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进步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采用“项目”驱动型评价模式
教师也可以从评价手段的创新入手,改变教学模式。以往教学中,成绩是唯一的评价方式,这就导致无论怎样创新教学方法,最终都免不了要回到应试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将以考试成绩评价的方式转变成 “项目”驱动的评价方式。所谓的“项目”驱动是研究性教学的一种评价模式。以网络应用基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5到6人。然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说,小组A在一学期内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小组B完成对某种网络病毒的研究,小组C完成一个网络程序的编辑等等。当然,除了整个学期的总项目以外,在每一个阶段教师也可以分配各种小任务,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而当学生结束时,根据各小组任务完成的状况给予其相应的评价。这种以项目驱动代替成绩评价的新型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同时在合作中也能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一举多得。
总之,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积极的加以改进,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实际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