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化学基本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作者结合三个典型的生物化学实验,从培养学生能力着手,在深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0引言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律的科学,即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强调从分子水平动态地探讨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结合三个典型生物化学实验,谈谈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体会。
1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实验中,同学们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但大部分学生实验结果是第三支试管(0℃)颜色最深,第一支试管(37℃)颜色较深,第二支试管(1000℃)出现无色。实验结果似乎和理论知识相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二支试管从沸水中拿出后,没有经过冷却,加碘液1滴后,碘遇高温挥发了,没有与淀粉作用,所以出现无色的现象。
在“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实验中,1,2,3,4支试管中分别加蒸馏水、NaCI、 CuS04、NazS04,其余反应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四支试管均呈现蓝色或淡蓝色;二种是1,2,4支试管均无色,而仅第3支试管是蓝色。其原因是由于部分同学把I%淀粉滴在试管壁上,未和溶液混匀,加碘液摇匀后,可出现四支试管均为蓝色或浅蓝色的现象。部分学生用自来冲洗的试管(自来水中含cl一,cl一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所以出现了仅第三支试管呈蓝色的现象。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虽然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简单的实验,但不注意实验细节,仍然可能失败。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为开出这次实验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验证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影响生物化学实验成败的因素很多,便不是每一次实验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失败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分析失败的原因,其原因可能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实验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实验细节,不要轻视自认为简单的实验,简单的实验可透出不简单的内容。要鼓励学生勤思考、会思考,发挥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
血清蛋白电泳(SPE )是分离血清蛋白质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结果可协助临床医师对肝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提供一定的诊疗依据。 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本次教学,学生实验时间紧,灌输内容多,讨论机会少,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改变了教学模式,实验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课上,老师只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把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在电泳时(电泳最少需40-60分钟),由老师针对本次实验提出一些问题,如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的准备要注意什么;在pH8.6的缓冲液中蛋白质带什么电荷;点样要注意什么,能否重复点样;点样为什么要点在无光泽面;为什么要点在靠近负极一端;为什么要平衡;电泳时间能否缩短等等,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老师适当加以引导,通过合理分配实验时间,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讨论,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有很多类似的实验,需要水浴、离心,等待时间较长,如糖含量的测定一类实验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水浴,含氮量的测定实验中实验材料处理时间长ui。同样可以灵活分配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锻炼学生提问题、想问题和辨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我们也通过尝试在实验间隙穿插一些小型实验,如氨基酸的纸层分离法中,穿插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实验等,使实验课变得更紧奏,更具有吸引力,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血糖测定是临床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在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①不能正确分配吸量管;②刻度吸管、加样枪使用不规范、不够熟练;③混匀方法不正确;④废液乱倒;⑤实验结果差异性大,对实验结果不重视。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不难看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不过关;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结果对临床疾病诊断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强。
关键词 诊断式教学 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
1 研究背景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的科学,而生命体内的代谢反应错综复杂,对一些很抽象的知识又缺乏形象的描述,这使生物化学成为了大多本科生相当难以掌握的一门课程。如何将这些错综复杂的代谢过程和反应途径转变成具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由于具有一定比例的文科学生,其化学基础相对薄弱,这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生物化学的诊断式教学就是为了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当然这要在诊断教学和学习背景资源的基础上来建立,从而达到组织个性化的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并且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最后能够组织和评价教学。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将诊断式教学设计引入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这对减少师生教与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9级和201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每组人数分别为171人和176人。两班学生入学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前组采用传统教学设计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实验组采用诊断式教学设计授课。
2.2 研究材料
自行编写了“生物化学学习兴趣与态度”量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行编写了“生物化学学习方法”量表以评价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背景。采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软件来评价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成绩。
2.3 实验模式
本研究采用等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生物化学诊断式教学,因变量是不同班级学生生物化学期末考试成绩。
2.4 实验过程
(1)前期摸底:摸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生化的学习兴趣以及生化学习的方法。(2)具体实施方案: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由同一教师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班采用诊断式教学,实验时间为半年。(3)后测:实验之后通过期末考试生物化学学习成绩验证诊断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 研究成果
3.1 教学效果评价
诊断式教学法只是高校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虽然它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但如果运用得合适,这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其它教学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在诊断式教学活动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强调教学诊断,从而在这样的充分重视个性的教学活动中,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放大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技巧。一旦学生具备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并且也具备了学习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学生学习成绩自然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2 成绩分析
我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两班的命题形式及内容均相同。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组学生在实施了区别教学后学习成绩方面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在实验进行之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成绩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生物化学的诊断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生化成绩有显著的作用。
4 小结
本研究的结果说明,生物化学诊断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技巧从而最终提升学习成绩由明显的作用。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储备成为生物化学诊断式教学首要考虑方面之一。正是对学生知识背景的了解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本研究通过各种方法找到教学活动的起点,以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并且找到学生知识背景的不同,以设计更有趣的针对性强的教学,希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自发的有热情有兴趣的投入生化学习。
其次,在生化诊断式教学中,情境性的教学内容非常必要,一定要有针对性、思考性。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所产生的兴趣主要有两种:一种感性认知兴趣是由直观形象引起的,另一种是理性认知兴趣,由事物之间联系引起的。在具备了以上两种兴趣的基础上,在生化的诊断式教学中,我们为了能给学生们呈现具体的、直观的教学内容,我们充分利用分子模型、CAI手段等工具,加之把抽象的理论内容和实际生活的实例相联系,多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来塑造教学环境,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生化问题相结合,来达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生化问题的思考,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实现了把生化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们对生化更加感性,真正把生物化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和生活中,从心理上使学生们积极的把生化知识进行积累、融化、吸收,并且最终为之所用。最终使学生们不仅对生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把这种兴趣放大并且长期保持,这对任何教学和学习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前言
生物化学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大,要想做好生物化学教学工作,全面提高生物化学教学实效性,应从生物化学学科特点出发,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重点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师素质提高以及学生的学习生物化学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出发[1],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使得生物化学教学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上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为生物化学教学提供有力的教学措施,保证生物化学教学水平能够持续提升,满足生物化学教学需要[2]。
1 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传统的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酶和维生素、激素、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核酸代谢等,目前又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和叶绿素以及生物膜等方面的内容。因此,需要及时增加新知识,相应调整课堂教学内容[3]。从这一点来看,生物化学教学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4],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1 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掌握
生物化学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清楚全部教学内容,并做到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保证生物化学教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推进,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5]。
1.2 对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
在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中,根据考试要求和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以及一般了解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6]。
1.3 采取重点精讲、次要内容一般介绍的教学策略
考虑到生物化学教学时间相对固定,在同样的时间内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对次要内容和一般了解性内容进行区别对待,使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能够在教学效率和教学实效性上有所体现,满足教学需要[7]。
2 重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改革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在课程建设中要充分重视。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积极组织编写相关讲义,建立高效、全面、多能、运行良好现代化实验室[8]。高度重视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实验室在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还注重将各项制度贯彻到整个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考虑到生物化学教学实际,既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9],也要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重点开展课堂理论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重点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介绍,既满足教学需要,又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10]。
2.2 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化学与其他实践性课程一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满足这一教学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了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来看,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为重要[11]。
2.3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物化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有较多的实践知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生物化学知识,并掌握生物化学知识要点,做到生物化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12]。
3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整体教学实效性,就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13],不但要制定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方案,还要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4]:
3.1 教学模式创新中应重视因材施教
强调基础教育的同时,强调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多的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教学中采用答疑、质疑等多种形式,分阶段、分章节进行集体或个别答疑[15]。
考虑到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并且个性特点较强的现状,只有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才能保证生物化学教学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在教学模式创新中,因材施教是关键手段[16]。
3.2 教学方法创新中应重视分组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基于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应及时的推出分组教学方案,使得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分开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满足教学需要[17]。
3.3 教学创新中应在课堂上检验实际创新效果
无论是教学模式创新还是教学方法创新,都要在实施之后对实行效果进行检验。从当前教学创新过程来看,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创新效果进行检验,对个别不足之处进行适当调整[18]。
4 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基于生物化学的实际难度,要想提高生物化学教学实效性,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除了重视教师素质之外,还要制定具体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19],使其满足教学需要。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积极开展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工作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应始终把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和国内外同行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等。
考虑到生物化学教学的实际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利用课程建设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保证整体教学实效性的提高[20]。
4.2 根据生物化学学科特点,选聘部分高素质专业人才
基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难度,只有合理选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生物化学教学在教学质量上有所提高。从这一点来看,生物化学学科应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拔,保证生物化学教学取得实效。
4.3 制定具体的培训措施,积极开展业务培训
为了保证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满足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之外,应积极组织相关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标准,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5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查找资料获取知识,寻找基础理论与临床的更多联系。让学生通过生物化学理论与疾病发生、诊断和治疗的联系[21],使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进一步体会生物化学理论与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增强新知识的本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甚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针对此种情况,老师就要将生物化学的内容与生活常识、临床知识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尤其是中职学生,在没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基础的前提下学习生物化学,就更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老师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30-01
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处理,把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信息进行储存、加工、控制、编辑、变换,以人类最习惯的方式向使用者传递,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使用这种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即为多媒体课件。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步骤复杂,合成路线长,因此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如果仍以传统的“粉笔加嘴巴”的教学方式,难以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复杂的操作过程做成形象直观的图片和动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1]。
一、生物化学实验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实验内容形象生动,实验手段直观多样
由于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命现象,内容较为抽象,实验手段多样,实验技术较难把握,若采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述,较难讲解透彻。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以黑板板书为主,教师讲实验原理、讲操作步骤,以教师为唯一主体,灌输式讲解,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授课方式的信息载体一般为文字,即使有图片也是有限的挂图,或者临时在课堂上手工绘制,这样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对连续的操作过程是一筹莫展,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和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生物化学实验有关原理的Flas,同时将老师在做预实验过程中的步骤拍成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在给学生讲解时即形象又生动,使实验全过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化难为易,直观的掌握实验技术,使学生对于难点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例如,葡聚糖凝胶SephadexG-50柱层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只有通过数码照片、power point,制成多媒体教学片,才能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实验内容、实验技巧,提高实验的效率。
2.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度,降低实验的危害性
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对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因而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提高实验的可见度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用量以及巡回演示实验结果的方法,然而实验仪器放大是有限的,而其他操作方法浪费药品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在实验瞬间难以观察,以致影响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引用克服了上述缺陷,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增强了实验的可见度,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些实验具有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针对这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解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来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
3.资源丰富,信息量大。
由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的大型精密仪器发展更为迅速,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但是学生使用教材的内容却有些滞后,所以在备课时教师需要检索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网站,寻找、理解和消化这些新知识和新内容,这样在讲课中才能不断的将这些新的内容,国内外研究发展的动向、趋势补充到讲稿中,及时传授给学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例如讲基本操作中所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和精密仪器时,让学生掌握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教学要点,但各国出产的仪器型号、性能、精度、误差等各不相同,其中很多仪器和设备是学生无法接触到的,我们只有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到相关的信息,以及一些使用者对其的感受,将这些仪器和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仪器进行对比分析,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提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知识,了解相关信息,进而与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对比分析,查找异同,促进理解和掌握。在同等的时间内,多媒体传授的内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的内容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信息量 。
二、生物化学实验应用多媒体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多媒体电脑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尽管多媒体被引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后,能取代教师的部分功能,但不可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讲解过程若没注意学生及时跟进则易导致教与学的脱节,应注意防止讲的过程中学生少听多记,不加思考,而实验过程机械照搬的现象。要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要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学会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2.多媒体教学要有适度的信息量
多媒体具有知识容量大的优点,但若不注意精选教学内容,容易导致教学内容过多过难,加大学生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厌烦心里,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避免造成新型的“满堂灌”现象和“填鸭式”教学[3]。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多媒体丰富的信息量与表现力与教师的精彩讲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合理组织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实验演示
与多媒体教学相比,实验演示在实验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仍应充分利用实验演示环节,只有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合理地配合使用,才能扬长避短,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多样化学习的景象,可将传统教学中难以描述,难以突破的实验景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可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时效性[4]。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虽然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教学采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它在教学中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相比,多媒体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其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仍要由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做好最充分的课前准备,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帆,肖方菲,王艳林.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J].健康研究,2009,24(3):236-237.
[2] 沈剑敏.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2):79-80.
1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环节
1.1实践能力提升的必经之路。现今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仍注重教材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重要纽带,不仅验证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进一步增强了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观点,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尤其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来说,生物化学实验课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对学生基本科研思路的形成也有帮助。1.2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医学检验专业建设方面,明确医学检验专业定位、丰富师资力量、加强实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实验课时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总体素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1.3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大的应对之道。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于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动力,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不竭源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应用型人才的大量输入。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课程,尤其是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课程是基础性学科,其实验教学为日后学生走上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应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这样为学校注入新活力的同时,还形成了有效的枢纽,连接学生和企业,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2改革与探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