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精神的理解

创新精神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精神的理解

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慢性紧张性头痛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153

慢性紧张性头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分析这种头痛的发病机制, 目前来说尚不明确, 临床上有研究分析, 这种病情的发病可能和多种因素相关[1]。比如说因肌肉或肌筋膜结构收缩或缺血性胞内外离子的转运障碍导致患者出现了心理障碍, 促使患者出现持久性的颈肩部肌肉痉挛, 或导致患者的血管收缩, 进而引起患者出现疼痛感[2]。当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一般采用类固醇性抗药物进行, 也有采用镇静类的肌松药或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部分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不明显。本研究主要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黛力新对慢性紧张性头痛定性治疗的临床价值, 并选择本院在2013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 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 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 女22例, 年龄最大69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36.5±11.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 女21例, 年龄最大73岁, 最小24岁, 平均年龄(36.5±12.2)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为慢性紧张性头痛, 患者的诊断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3]当中关于慢性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黛力新进行治疗, 给药1片/次, 2次/d, 患者均为饭后服用, 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每周为患者进行1次随诊, 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并做记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为隔天进行1次阻滞, 左右两侧均为患者进行一次阻滞, 轮换阻滞, 同样以4周作为1个疗程。黛力新的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为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入住选择, 患者选取仰卧位, 在患者的建议下垫一个薄枕, 同时在患者面部的正上方, 将患者的颊部前抬, 是患者的颈椎前弯, 并促使患者微微张开口部, 促使患者紧张的颈部肌肉开始松弛, 触及患者的第六根颈椎骨横突, 阻滞右侧时, 手术者需要站在患者的右侧, 阻滞左侧时手术者需要站在患者的左侧, 同时采用左示指或示指、中指指尖在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的前缘进行按压, 将患者的静总动脉和静脉内静脉压向外侧, 促使患者的皮肤导航图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也能够保证患者的皮肤到横突组织之间的组织降到最低, 这样在对患者进行穿刺的时候穿过的组织最少, 对患者进行划伤也最少, 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患者的颈部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划伤。在患者的环状软骨水平处, 垂直对患者的穿刺点皮肤进针, 脱皮符合患者的第六颈椎横突距离最近。选择国产7号针头进针, 抵至患者的第六根颈椎横突部位, 回血无吸后注入1%的利多卡因, 剂量为10 ml。如果阻滞成功, 则会出现Horner综合征、结膜充血、眼睑下垂、患者的面颈和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和患者的出汗终止等情况。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如果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的头痛未再发作, 则表示患者完全缓解;如果患者的头痛次数减少在70%以上, 或者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减少50%, 患者发作的程度较轻, 疼痛的持续时间较短, 则表示患者治疗好转;如果患者的疼痛次数减少35%~69%, 或者患者疼痛评分减少25%, 患者的发作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表明患者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头痛次数减少35%以下, 或者患者的疼痛评分减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紧张性头痛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痛, 分析患者的具体表现, 患者主要出现双侧颈枕部或头部出现紧缩性的压迫症状, 或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 有时牵拉头发也会出现一定的疼痛, 患者的头颈部的肌肉存在僵硬感[4], 或者头颈部肌肉不容易松弛, 捏压患者该部位的肌肉, 有大量的感觉松弛和舒适, 分析其发病机理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 除了和患者的颅周肌肉的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也可能和患者的心理因素和血浆-5羟色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研究主要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黛力新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证明了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黛力新对慢性紧张性头痛进行治疗的价值。经过分析可以得出, 黛力新主要是一种三氟噻吨和四甲蒽丙氨合剂, 前者是一种神经阻滞剂[5-7], 可以根据不同的剂量出现不同的药理作用, 大量的三氟噻吨能够对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进行拮抗, 可以有效地降低多巴胺的活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在日本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在国内的疼痛治疗当中也有50%左右的使用率,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的颈部包含星状神经节在内的疏松结缔组织注入物, 促使星状神经节的节前和节后纤维以及其所支配的区域头部等各个组织器官出现可逆性的阻滞。通过对患者的心脏神经节进行阻滞, 有效地解除患者星状神经节的过度疲劳和紧张状态, 缓解其神经功能的亢奋状态, 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能够得出, 临床上对于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 为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红霞.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58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5, 13(14):487-488.

[2] 刘光健, 王云甫, 刘勇, 等. 联合黛力新治疗伴有情感障碍慢性紧张型头痛随机对照研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9, 15(2):72-75.

[3] 李永钦.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紧张性头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 20(6):1745-1746.

[4] 于生元, 刘若卓. 紧张型头痛的研究进展. 武警医学, 2014, 21(6):453-454.

[5] 王正军, 吕明, 刘光健, 等. 黛力新辅助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慢性紧张型头痛30例. 医药导报, 2008, 27(2):196-198.

[6] 张然.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5):1734-1735.

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培养方式;效率提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这不但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发展,乃至是人生之路,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这对于学生形成生物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

一、潜能开发,培养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方式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往往都是为了分数而学习,对于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只是追求知其然即可,并不会去探究其所以然,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禁锢,在考试中知识点稍作变化,学生的思维就显得捉襟见肘,这就表明学生缺乏探究性的思维能力,对于自身的潜在能力开发也非常不够,学生永远是沿着同一条路线去进行生物的学习,这就背离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初衷。

二、加强实践,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带动创新精神的提高

实践能力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说至关重要,除此以外,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很大程度地作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学生对于孟德尔关于基因分离定律中子二代性状出现3:1的分离比,在什么时期观察果皮的颜色,子叶的颜色中的3:1出现的时期,无法准确地理解,我就引导学生思考,在南瓜还未授粉前,是否已经出现了子房(将来发育成果皮),那么这个南瓜的果皮颜色是否受果实里面的受精卵发育出的种子控制?从而得出子一代植株内的种子是子二代,其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在这里观察,而对于果皮颜色的分离比,就必须在子二代的种子播种下去后长出的果皮中区观察、体现。

三、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每一个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尽相同的,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普遍性,不能够对所有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深入到学生队伍之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真实的感受,并将了解到的问题及时地反映到教学方法调整之中,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合理性,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极为关键。通过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够扎实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这对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挥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生物素养的限制,学生对于一些生物学的规律理解不准确,我就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储备,用一些常见的道理来让学生感悟生物学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发起来了,创新思维方式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的创新精神可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就会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巩固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这门学科。毫无疑问,这对于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是我们教学工作成绩的最有力的证明,因此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伍华.高中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新疆教育,2012(11).

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3篇

    (一)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应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二)培养创新精神是音乐教学的内在要求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音乐教育中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对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它独特的魅力。

    (三)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我们绝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创新精神培养淡化是当前音乐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

    (一)培养创新精神的意识不强

    调查表明,作为音乐课,大家都是喜欢的,但是,好多人往往只是把音乐课当做一种娱乐课、欣赏课以及素质教育课,通过音乐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淡薄。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动力不强

    由于仅关注音乐课程的娱乐性和欣赏性,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便显得明显不足。

    (三)培养创新精神的思维能力不强

    创新是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的,既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要有良好的抽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

    三、音乐课程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营造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课堂活跃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让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的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也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2.平等交流,调节气氛,使课堂民主

    如果音乐教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的民主性、愉悦性、可欣赏性的特点,用美好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因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处于同一审美情境,双方共同赏析、共同感受、共同受着教育。”因而教师应善于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音乐学习。

    (二)鼓励学生勇于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激发创新的强烈动机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音乐,要鼓励学生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聆听音乐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播放一些关于动物叫声的音乐来启发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让学生在配音故事的音乐中随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富有创意,生动形象、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积极进行情感熏陶,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活动显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教师要把活动设计得“多而不杂、繁而不乱”,有头有足,有重点、有中心。例如: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之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动作、绘面的联想。接下去,教师便引导学生试着把他们的想象编成情景剧表演出来,看着他们带着头饰认真地表演和模仿,我更深地感受到了音乐是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的魅力所在。这说明,创造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心中的情感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学会不同领域学科的综合,在综合中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善于这种综合也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数学、体育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

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兴趣引导培养鼓励 创新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拨。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5篇

一、教师引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你的教学富于情趣,你的声音悦耳动听,你的表情丰富而神秘,你的板书工整而流利,你的手势恰到好,学生自然就会对你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创新资源,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先出示一幅简笔画,上面画着两个小孩一边指着太阳,一边争辩。一个小孩说的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太阳刚出来时像车上的篷盖,而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另一个小孩说的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太阳刚出来时沧沧凉凉,而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孔子说:“你们在争论什么?”学生根据这幅画编故事。简笔画的出示不仅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油然而生,而且先弄懂《两小儿辩日》的意思,再学原文,还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先扶后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在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只在必要时适当的引导。这样不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激发主动,挖掘创新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十性”中指出,“自主性”和“开放性”这两点可以说是创新思维能力或者创新教学方式的要点。挖掘学生自主思考优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我认为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就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

五、积极评估,鼓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