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Based on a Survey of Guzhu Town,Guangdong Province
Wei Wenwen;赖东锐 Lai Dongru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摘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教育环境。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当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政府、家庭、学校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Abstract: The issue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llevi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is group and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 good social and living condition needs to be created with government, family, school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 loc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Guzhu town, Heyuan city, Guangdong, the paper proposes a trinity mode respecting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family and school, constructing an educational pattern toward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模式 古竹镇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ode;Guzhu tow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40-02
0引言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问题。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计约5800万人[1],并仍在迅速地增长。庞大的基数以及广阔的地域分布,使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保证。
本文的主体研究对象为农村留守儿童,其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基于广东省古竹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我们从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出发,寻找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最终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1 留守儿童社会背景介绍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是我国特有的城乡经济差异。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始终从属于城市经济,农民为求谋生只能进城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近年来,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2004年,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并于2005至2010五年间实施了包括《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在内的各项政策,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留守儿童正处在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关怀,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及心理自闭现象。监护人给予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及行为引导不足,农村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意识的缺失,逐步造成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路径的偏离、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恶化。
1.2 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我们在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开展了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对象为古竹镇留守儿童,年龄集中在10-17岁。本次调研共访问留守儿童183人,回收有效问卷157份,有效率达85.79%。根据问卷回收情况及调查结果得知,本次抽样调查访问对象数量较多,访问地点分散,涉及各村村民家中、古竹镇镇中心区域、古竹中学校内等。本次调研结果,有代表性地反映出古竹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得出的对策和结论具有针对性,可推广到其他农村地区。调研结果显示,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如下:
1.2.1 情绪状况欠佳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情绪状况欠佳,形成了焦虑、忧郁、怨恨等不良情绪状态。据调查,26.43%的留守儿童担心外出务工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在自身情绪方面,29.03%的留守儿童表示在生活中常感到心里烦躁,33.06%的留守儿童感到容易激动和烦恼。在调查中还发现,42.17%的留守儿童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方面。
1.2.2 人际关系不合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反映在日常情绪、性格上,直接影响了其人际关系的发展。在“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的调查中,有31.21%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集团活动。高达64.44%的留守儿童表示不会主动与陌生的人交谈,显得内向,不积极;13.34%的留守儿童表示不希望与陌生人交谈,甚至抗拒与任何陌生人的交流。留守儿童交际面过于单一,人际关系不合理。
1.2.3 自我认可程度低留守儿童自信心普遍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很优秀的留守儿童仅占1.52%,认为自己一般的留守儿童有46.97%,认为自己很差的留守儿童多达16.67%。由于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等各方原因,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古竹中学的受访者普遍感到己不如人,认为考上重点大学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学习热情不高,产生自暴自弃等极端情绪。
1.2.4 学习心态不稳定根据调查统计,留守儿童中,51.01%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23.04%由亲朋好友代为监护,20.14%为独立生活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有64.9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的热情忽高忽低,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心态不稳定,自律性不强,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不受学校和老师的重视。
2构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2.1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提出中国社科院孙春晨博士指出,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3],基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留守儿童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全社会必须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积极地寻找有效解决方案。以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文章从政府、家庭以及学校方面出发,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制定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对策。
2.2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政府等方面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从间接作用上看,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一方面,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引导学校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家庭教育意识,共同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从直接作用上看,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环境,应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家庭作为留守儿童最直接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负主体责任,应树立起家庭教育意识。从相互作用上看,应重视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相关关系。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家庭及学校提供反馈。
2.3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意义图1直观地展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次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由古竹镇实地调研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得出,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提供建议与参考,可推广到我国广大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农村地区。
3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实施
3.1 政府方面政府面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应做出可行的政策支持。针对政府对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引导作用,对政府提出如下建议:
3.1.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学校建立相关体制留守儿童的时间多半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政府应引导学校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机制,鼓励学校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只有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制度层面,才能保证执行的力度。同时,政府应给予学校一定的资金、设施支持,定期抽检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建设工作,保障法规的落实。
3.1.2 提供家庭培训交流平台,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护人本身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家庭教育意识不强。政府应针对此根源性问题进行逐步的改革,为留守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的培训交流平台,即按区域设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培训交流会,并配设一定比例的培训指导人员。定期地向儿童的监护者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鼓励监护人之间的相互交流。
3.1.3 扫除学校周边不利因素,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政府亟须扫除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相较其他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的留守儿童更易沉迷网络、流连娱乐场所。政府应严厉查处不合法娱乐场所,扫除学校周边的不利因素,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有效遏制留守儿童心理迷失。
3.2 学校方面如前所述,学校教育是组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2.1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构建心理教育新体制学校应积极拟定适合本身的、面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体制,强化政府的政策指引作用。具体表现为: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规工作,筹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组、心理辅导办公室等。儿童心理教育组定期、适时地向全校同学传达心理健康知识,保证全校学生一齐健康地向前发展。针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办公室应安排定期谈心活动,实时了解其心理动态并采取相应措施。
3.2.2 定期回访监护人,信息交流促进健康教育学校应设定班主任定期回访制度,定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教育,做到信息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2.3 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加强师生同学间交流学校应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同学交流接触的机会,引导留守儿童敞开心扉,接受集体的关怀。同时,通过活动加强留守儿童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及信任,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扮演“学校教育者”这一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指导。
3.3 家庭方面作为留守儿童的直接及最终生活环境,家庭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建设良好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可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3.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纠正“为孩子提供金钱和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认识偏差。物质支持必须与精神引导相配合,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引导,保证儿童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3.3.2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状况、经济收入水平等。家长应把孩子托付于较为亲近的人,确保监护人能够真正起到家长的作用。家长应保持与留守儿童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足够关爱。对于父母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鼓励经常性地将子女接到身边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地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地区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
3.3.3 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贯性外出务工的家长要与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保持经常联系,定期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4 留守儿童个体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终主体,留守儿童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态度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留守儿童应正视自己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消除自身的心理抵制情绪,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行为;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周围同学交流;敞开心扉,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留守儿童在自我约束、疏导的基础上接受多方的帮助,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4小结
留守儿童基数庞大,社会分布广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正确处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个人发展问题的关键,同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强劲助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根除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就此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将其作为发展的长期目标,完善相应制度。重视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学校和家庭正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和学校,直接作用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承担了教育的责任。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以政府、家庭、学校和留守儿童个体的有效配合为前提建立的心理教育模式,能直接且有效地显示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政府可从宏观角度进行调控,最终保证模式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08,(6):35-37.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劳动保护,2007,(02).
[3]孙春晨.“留守儿童”: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D].2004,(24):22.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诊延迟;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factors of affecting ADHD children to visit dela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fi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HD patients to see a doctor in a delayed time.Methods Pediatric patients (n=68) from the outpatient of Beijing Anding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research''who all met the criteria of the ADHD according to the DSM-Ⅳ''the family and environment scale(FES-CV)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ents of the patients with ADHD.Results Sixty-one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to this investigation.All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multielement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were typing(Beta=-0.449)''attaining knowledge(Beta=0.369) and father’s culture level(Beta=-0.268) had significance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re are 3 factors can affect the patients to get medical service''which according to high to low order is (1)the attention-deficit type;(2)lacking of chil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3)low education of father.We should enhance the psycho education and advocate aiming at above mentioned problem.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ld;visit delay; factor analysis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1]。目前已公认儿童ADHD可随年龄发展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是成人主要精神障碍之一,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问题,导致学业、工作、婚姻、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功能损害。ADHD通常于7岁前起病[2],而临床中患儿就诊年龄在9~11岁居多。就诊年龄明显延迟于起病年龄,造成治疗延误。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ADHD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但对延迟就诊因素方面的文献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影响ADHD患儿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尽量减少延迟就诊现象,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门诊的ADHD患儿,取样时间为2004年3~7月。
1.1.2 入组标准 (1)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2)病程≥1年;(3)排除抽动秽语综合征伴随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排除其他功能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目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
1.2 一般资料 共调查病例68例,其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或未完成调查(10.3%);最终接受并完成调查病例61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
得知就诊途径消息来源:报纸宣传24例,杂志宣传3例,电视宣传6例,广播宣传1例,网上宣传1例,学校建议19例,亲朋好友建议7例;其中,媒体宣传占57.3%''亲友建议占11.5%,学校建议占31.2%。家长所欢迎的儿童心理卫生宣教的方式为医院社会宣教16例,学校宣教27例,电视宣教7例,报纸宣教8例,科普书籍1例,网络宣教2例;其中,媒体宣传占29.5%''学校宣传占44.3%''医院讲座占26.2%。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个人或集体心理咨询辅导20例,学校普查23例,学校科普宣传11例,电视4例,报纸2例,杂志1例;其中,建议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普查占37.7%''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
家长关心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项目中,关心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16例,关心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30例,关心心理障碍诊治知识7例,关心情绪行为问题的8例;其中,有意了解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占26.2%,希望了解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的占49.2%,需要了解情绪、行为等心理障碍知识的占24.6%。
对健康概念理解准确的有25例(40.9%),不准确的有36例(59.1%)。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例(13.1%),未接触者53例(86.9%)。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调查时间和方式:对2004年3~7月的ADHD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2)所有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家庭环境资料、就诊情况资料等,均来自门诊就诊的ADHD患儿家长的无记名填写记录。(3)诊断及评价工具:①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②使用工具:家庭环境量表(FES-CV)。自编简明就诊因素问卷。
1.3.2 统计学方法 资料及时整理,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与接触过心理卫生知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不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与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自认患儿健康与家长认为患儿不健康的家庭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就诊于综合医院儿科与初次就诊于儿童精神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卫生宣教形式项和有益心理健康形式项中媒体与学校宣传比较,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待患儿态度一致性、批评形式一致性、情感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情绪反应项以及反应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治疗态度项、是否与老师交流项、是否认为被歧视项、是否忽略其他表现项、有心理问题是否就医项、是否就诊安定医院项的比较中,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不同分型的个性之间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见表1。其余所有分类资料(包括:得知就诊途径项、感兴趣的心理知识项、健康概念项、家长对待患儿态度项、批评患儿形式项、对患儿情感投入项、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的态度一致性项、家庭结构项、批评话题内容项、批评语气项、经济收入项、居住环境项、父亲职业项、母亲职业项)的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双变量相关分析 对问卷的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相关的因素。其中,父亲文化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2,P=0.018;亲密度Spearman相关系数rs=-0.331,P=0.009;知识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10,P=0.015;控制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5,P=0.017。
2.3 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来就诊时间的相关因素 将所有具有显著性意义及相关性的项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回归关系的因素。其中,方程内选入3个变量:资料的确定系数修正R2值为0.472,对方程检验F=16.95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标准回归系数(Beta)可见,3个自变量对延迟就诊时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分型(X1)、接触知识(X2)、父亲文化(X3)。回归方程为:y=4.760-1.293X1+2.423X2-0.627X3。对方程内变量单独检验,自变量分型、接触知识、父亲文化对因变量延迟就诊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值分别为0.000,0.000,0.009,见表2。 表1 不同分型均数的多重比较
表2 回归分析
3 讨论
AD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3],其预后并不乐观。患儿发病年龄多在3岁左右,就诊年龄多数为7~10岁。所以ADHD患儿存在就诊不及时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68例调查病例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而失访,占10.3%,说明有的患儿家长对就诊、儿童心理卫生和家庭环境问题关心程度不足。患儿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由此可见,延迟就诊的情况有待于探讨。
本研究显示出不同分型对前来就诊时间的影响最大。而各分型之间来就诊时间差异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考虑Ⅰ型为注意缺陷型,其表现不易被家长所发现或并不认为是病态,因此患儿就诊延误。而Ⅱ型为多动冲动型,该型的表现易被家长发现而较早就诊。
家长是否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是第二位的影响因素。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家庭中的患儿就诊时间明显延迟于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庭(P<0.0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只看重学习成绩,误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而不注意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发育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于初露端倪的心理问题家长未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学习好可以取代一切,导致智商较高的患儿因学习成绩尚可而延误就诊。有些家长则认为ADHD患儿的某些表现只是孩子有坏习惯、淘气贪玩,或认为某些表现在孩子长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到治疗日程上,以致患儿就诊时间的延迟。
父亲文化程度是第三位的影响因素。虽然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未列入回归方程中,但考虑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与父亲文化程度有相互作用,故前三者可通过父亲文化程度因素起作用。由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父亲的在家庭中的控制性较强,导致父亲的文化水准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会影响家庭的知识性。因为知识程度低,不讲求生活质量而致使家庭亲密度也较低。可见,由低文化程度父亲控制的低亲密度家庭往往延迟就诊。这推测与家长缺少相关知识、忽略患儿的表现、讳疾忌医等情况有关,但具体原因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研究。
Thomas指出,较早地使用中枢兴奋剂可缓解ADHD的症状,提高ADHD的认知功能,改善ADHD的行为问题,并在ADHD患儿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社会关系上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如:服药后负性和攻击减少;同伴的接纳度提高;对儿童产生正性的影响等)[4]。Wilens也指出,如长期合理治疗,到成人时一般预后是好的,预后不好者占治疗组的1/5以下。一般有合并症者预后较差,所以加强干预和治疗该亚组是很有必要的。ADHD导致学校、社会、职业功能受损,且常有共病,包括吸烟、物质滥用。ADHD患儿一生都伴随功能减低和共病,大量证据都表明长期和短期治疗的重要性,而且长期治疗可以减少ADHD个人各种功能的减低。可见,如果患儿及时就诊接受治疗,预后就可能比较良好。因此,针对影响延迟就诊的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ADHD患儿就诊的情况。
注意缺陷型最不易被家长发现,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和低文化程度父亲易造成就诊时间延迟较长的情况发生。从这些因素中可见,面向家长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科普宣教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父亲的宣传教育应属重中之重。
本研究提示,对健康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有59.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6.9%。ADHD患儿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学校普查占37.7%''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可见,在学校中进行普查和科普教育以及媒体科普宣传应为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和社会媒体角度出发,对家长,尤其是担任父亲角色的男性,并对教师加强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宣传的力度,增强家长、教师识别患儿患病信号的能力,提高患儿就诊率,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
中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其中,4.31%~5.83%的儿童有ADHD。在2004年国务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强调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是重点工作目标之一。因此,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加强预防,提高就诊意识是儿童精神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徐通''苏渊''俞丽萍''等.父母对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患儿就诊的心态分析.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6(1):35-36.
2 沈渔?.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5-581.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千上万的农民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外出务工、创业,而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照料,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某些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监护和家庭教育,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为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做出了专门的制度性安排。《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呢?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缺乏亲情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监护人和生活时有变化,生活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一个主阵地,应长期跟踪和把握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为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记录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成长情况,把握其成长轨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如每年开学初,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工作,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普访,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本校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为每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信息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父母姓名、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的姓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与留守儿童的关系,等等。同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学校要安排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并根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有关内容,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及时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指导与帮助。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
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密切联系,通过多种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进行沟通,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换意见,形成家校关爱合力。
1.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加强与留守儿童身边的委托监护人的沟通。留守儿童身边的监护人多为孩子的祖辈(如爷奶奶)和父辈亲戚(叔婶姑舅等)。这两类监护人各有特点,祖辈由于隔代亲的缘故,对孩子多是百依百顺、溺爱有加,加上农村一些老人观念落后,缺乏文化知识,对儿童教育与学习即使有心也无力;亲戚多于父母同辈,某些抚养人碍于情面,对于朋友或亲戚的孩子多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即使发现孩子学习或行为上的问题也不想多管,以免严厉管教伤了感情,因此对留守儿童多采取“物质+放任”的教养方式。为此,学校要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增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积极指导留守儿童的祖辈或亲戚的家庭教育,向他们介绍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亲情关爱与教育,充分发挥自己身为监护人或抚养人的抚育责任和义务。
2.开通“师―长热线”,加强与留守儿童外出父母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把孩子托付给他人抚育,但依然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负有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重大责任。因此,学校可开通“师长热线”,加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向留守儿童父母介绍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儿童的方法技能技巧,引导他们如何做合格家长,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经历,他们比一般人更敏感,教师在平时教育中必须更小心谨慎,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营造温馨的人际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某些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日常多表现为敏感脆弱、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多愁善感或过度保护自我、多攻击等。为此,学校可通过“亲情导师制”、“亲亲一家人”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学校的老师、同学结成亲密的“一对一”帮扶互助对象,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里时时刻刻体验到老师、同学的关爱,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自我防护水平。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开始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方式。如在实践中可开设“我是生活小能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感恩亲情”、“我能行”等教育活动,让留守孩子和其他学生一起,在活动中体验亲情、友情,学会理解父母、感恩亲情,学会合作与互助,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通过诸如“我的心情我做主”、“月有阴晴圆缺”、“我的烦恼”等心理健康活动,引导留守儿童体验学习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心理素质。通过“卫生习惯与健康行为、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意外伤害预防与自我防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做好个别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学校除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注意细心观察,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搭建亲子沟通平台
亲情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任何来自家庭外部的P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关爱问题。父母不能在留守儿童身边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并不要求家长寸步不离自己的孩子。”“随时都在进行着教育,即使您不在家时。”为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为留守儿童搭建多种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感悟亲情、享受亲情、弥补亲情教育的不足,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1.开通亲情电话。所谓亲情电话,就是让留守孩子能和父母在学校里进行原声交谈。它是一条连接留守孩子与其父母的神奇纽带。学校的亲情电话和他们在家里打电话不同,因为在家里总是有祖辈或监护人的旁听,所以许多时候,电话都成了“告状”的替代品,而学校的亲情电话,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尽情享受与父母心与心的联结。通过亲情电话,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汇报自己的近期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父母可以借此指导子女的生活与学习,表达对子女的疼爱与鼓励,并提出期望。如学校在家访或“师长热线”中,告知家长学校的亲情电话号码及各年级开通亲情电话的时间,并安排好相应的教师组织活动,做好记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安排每位农村留守儿童一周或半月与家长进行一次交谈。
2.开通爱心邮箱。所谓爱心邮箱,即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在现实中,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才能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他们认为自己外出打工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但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会或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有些孩子对父母很陌生,甚至亲子关系出现了障碍。另外,电话沟通依靠的是口头语言,它与书面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孩子与父母在电话中可能羞于使用“甜言蜜语”,孩子无法充分感到亲情的滋味。为此,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学校老师可指导学生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引导留守儿童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如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倾诉对父母的思念,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同时鼓励父母对学生的书信进行回复,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疼爱、对孩子的思念、对孩子的期望等。通过亲情书信的往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交流中得到培植。学校可建议或引导每个班的留守儿童,每半个月或每个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并在“师长热线”中提醒家长及时给孩子回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6〕13号.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Z].国卫流管发〔2016〕20号.
[3]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4]黄艳萍.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4).
【摘 要】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和亲情关爱的缺失,导致了他们出现了焦虑、孤独、情绪行为、自尊缺失等问题。监护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文章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今后研究的方向,为今后3~6岁留守儿童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2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东省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201310580019),肇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肇庆学院学生学术引导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JGZB201202)的研究成果。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
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也不同。冯建等认为,“留守儿童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存在的一种特殊儿童群体的称谓,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一种亲子离异现象的描绘。”吴霓等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而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单方或孩子的长辈、亲戚代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范方等人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双亲长年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未成年孩子。”周福林等人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点,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没能与孩子在一起生活。
因此,要界定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必须把握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生活在农村或城镇地区的儿童;第二,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时间外出务工,不能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第三,由父母以外的人承担照顾和抚养义务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出现,意味着儿童的监护权发生了变化,原来由父母双方共同监护变为由父母一方或父母之外的人监护,监护的方式主要有隔代、上代和自我监护三种。留守的类型也可以细分为儿童单独留守、儿童与父亲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儿童与父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其他亲属留守等六种。以上特点不仅是判断是否属于留守儿童的要素,同时也表明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
二、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1.留守儿童现状研究。
(1)留守儿童数量急增,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与2005年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留守儿童快速膨胀。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的调查发现,学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8.37%,比2005年增加了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分别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2.01%和16.30%。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可见,学前留守儿童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呈减少趋势。
2.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研究。刘正奎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水平上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年龄越小时父母就离开的儿童,其焦虑水平越高;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频次对其焦虑水平也有重要影响。刘宗发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年龄和父母外出情况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升高,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递增趋势。程黎的研究显示,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明显地高于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儿童,而父母双方均在家儿童的自尊水平与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儿童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娇弱的身体需要父母的关爱,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父母的呵护,他们懵懂的情感需要父母的引导。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在焦虑、孤独、情绪障碍、自尊等方面的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3.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刘宗发提出:“对于留守儿童自身而言,要意识到社会支持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叶敬忠认为,随着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也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与外出者关系疏远,而与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的成员的关系有所加强。曹建平认为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社会支持的朋辈性、亲子关系的残缺性、教育管理的松散性、社会交往的闭锁性和自主性。”王秋香认为,“由于父母的外出,父母和家庭在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弱化,同辈群体会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不难发现,同辈群体的支持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利弊兼具,如何进行正确引导,挖掘同辈群体支持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影响是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三、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监护人因素。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研究发现,亲属有物质使用问题、犯罪史和教育技巧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再次进入寄养系统的高风险。父母和看护人的温暖理解或支持温暖等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意义。叶敬忠认为,“母亲作为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能得到较好的照顾,而隔代监护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最多。”另有研究者发现,对留守儿童而言,即使父母双方均不在身边, 但只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得当, 监护人积极给予“替代性”父母情感和责任,这样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似甚至发展得更好。可见,监护人的选择对留守儿童成长有重要意义。
2.父母因素。
(1)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和亲密度。雷雳等指出:亲子沟通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异常的沟通则造成反社会性或非社会性心理行为。如果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亲子关系日趋消淡,他们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2)家庭的完整性。单亲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的不安不仅来自父母离开自己,还有父母的离异或离开。徐阳的研究发现,单亲留守儿童既要承受家庭破裂的压力还要承受单方父母外出的压力,这些儿童大部分是问题儿童。
(3)留守类型。有的留守儿童是由父母中的一方养育,有的由于父母双方的离开处于亲属寄养状态中。戴柔儿的研究分析,辗转于不同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会面临特殊的心理发展任务:维持于父母的心理连接,维持与寄养家庭代养者的心理连接,平衡与父母、代养者之间的心理连接。
3.学校因素。
(1)学校办学模式。肖敏等人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这表明寄宿制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作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资源匮乏的地区,为了儿童能健康成长,减少安全事故,寄宿制学校不失为一个好的办学模式。
(2)同伴关系。彭丽秀等关于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同伴关系分析的研究显示,同伴关系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与同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并与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呈显著相关。当儿童没有办法与父母随时联系,缺少关爱时,同伴关系给予了留守儿童情感上的支持。
4.社会因素。
(1)留守儿童的数量。“相对剥夺感”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当一个村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甚至成为主流群体时,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产生一种共识,不感到陌生,他们就没有相对剥夺感的出现,从而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2)当地的风俗文化。同一姓氏集居的村落,具有血缘关系,村里成员的监管对儿童行为有较好的影响,留守儿童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具有优良教育传统、重视儿童教育的村落,也会对留守儿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当地的治安状况。蔡澄邰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放学后学校管不了、父母无法过问、祖父母放任也难管,导致放学后时间成为管理真空时间。而近年来农村小镇上一些公开的或隐蔽的网吧,大量招徕甚至引诱在校学生,儿童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此外,农闲时节,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无事可做就会赌博,许多留守儿童的代管监护人也参与其中,这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四、留守儿童研究的展望
以往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这对今后的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也发现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1.研究对象的选择。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学前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的主流,目前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学龄期(小学和初中),关于学前留守儿童的研究还比较少,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已有研究大多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这样的研究结果受到研究方法本身的限制。就留守儿童问题本身来说,量化的研究方法过于粗放和简单,观察法、访谈法、叙事法、行动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可能更能发现某些重要的内容。
3.研究的地域性。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出现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关,所以它的存在必然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各地的留守儿童状况如何,存在哪些差别?如何针对地域差别给予相应的教育建议?这也是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重要应用价值。
4.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问题。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应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吴霓,程秀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升梁山县韩岗镇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3).
[3]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
[4]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
[5]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6]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
[7]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
[8]刘宗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研究[J].教育评论,2013,(2).
[9]程黎,王寅梅,刘玉娟.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2).
[10]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12]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6,(7).
[13]Koh E,Testa MF.Children discharged from kin and non-kin foster homes:Do the risks of foster care re-entry differ?[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1, 33(9):1497-1505.
[14]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学院,2006.
[15]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
[16]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17]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6).
[18]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19]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0]戴柔儿,贾晓明.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
[21]肖敏,葛缨,曹成刚.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11(31).
[22]彭秀丽.湘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教育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3]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2005.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家庭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以一种全方位、综合的方式影响着子女人格的发展。不同的家庭气氛 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和行为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拟从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以及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和方法建议三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
一、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 国外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左右,美国心理学家皮克等人用谈话法、测验法等方法对美国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发展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父母的信任、民主、容忍的态度和子女良好的人格特征的相关很高,父母的信任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相关很高,而家长的严厉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自发努力、友好态度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均有负相关。在早期的研究中, 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做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关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早期经验研究中,研究者们开始以维度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如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1939)是最早的研究者,他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加以研究并以此说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鲍德温(A.L.Baldwin,1955)划分为“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两个维度;沙弗( E.S.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柏利(W.C.Becker,1964)划分为“温暖―敌意”和“限制―宽容”两个维度。[1]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1967)对儿童及其家庭的研究。她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建立在其对家庭社会化实践研究的类型学方法基础之上。主要教养行为因素(如温暖、参与、成熟要求和监督等)配置的差异与程度差异,形成不同教养方式,导致青少年对父母影响的不同反应。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 authoritatie style)、专制型( authoritarian style)和宽容型( permissie style) 三种类型。鲍姆林特发现,所有父母在管教子女时,其言行的特征都离不开管束、成熟要求、亲子沟通和养育四个方面,只不过各位家长在这四个方面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管束是指父母为子女订下的规矩以及子女违反规矩时的处理方式;成熟要求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亲子沟通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如何与子女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养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来自权威型家庭中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专制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独立性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强,而且这种影响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宽容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信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性,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缺乏主动性。 [2]
(二)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80年代,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父母教养方式,如关颖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开始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4]刘金花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陶沙等又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七类: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和教育的不一致等。[5]
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国内的研究者开始把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引入到这项研究中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偏离、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6]
陈晓燕(2003)对昆明市224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民主、严格、宽松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溺爱型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导致孩子偏执情绪的出现;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精神病性问题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强制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多种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7]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焦虑、抑郁、自尊、社会化、人格发展、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二、 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
以往学者对北京城区2432名7―14岁在校学生的研究表明,出于有口角家庭、暴力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儿童,其心理与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比和睦家庭者高,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而父母教养方式又受其文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觉采取温暖、理解、偏爱子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8]张溯在考察了东京和北京两地母亲的教育意识之后发现:母亲的教育意识体现在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期望上,中国家庭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中日两国母亲相比,日本母亲的学历较高,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国母亲的学历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二)家庭生活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调查显示: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与温暖,也能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偏爱。[9]2012年,陶沙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母亲的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影响。
三、 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建议
针对以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归因,笔者对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造良好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给予家庭每个成员公平参与的机会和尊重,鼓励子女实践系统性思考,分析家庭内的关系,改善心智模式,学会自我反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心灵,容纳别人的意见,协助家庭成员规划个人发展等。
(二)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父母必须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以,在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行为之前,父母首先要纠正自己,制定出纠正自己问题的准则。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进行自我重塑,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之不足。
(三)提高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
为了使青少年将来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各种挑战并能取胜,就得从小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磨练。父母对孩子的事不要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让子女经受一定的拮据、生活上的饥饿、辛勤的劳动等方面的锻炼和磨练,指导孩子直面挫折,克服对挫折的恐惧心理,教给他们战胜挫折的方法。
(四)对青少年错误行为的教导要合适得体
青少年有了错误的言行,要对其进行适时的指导。首先要了解、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着眼于实际的错误情况,指出它的危害性,纠正其不当的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觉悟,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各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教导方式不当就可能对逆反心理的青少年产生严重的不好影响。因此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摧残孩子的身心,要耐心地疏导,使子女明辨是非。
(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与青少年交流,让他们在心理摇摆不定的情况下得到支持。父母要和子女常谈心,讨论时尚资讯,要关注孩子关注的课题,与孩子的文化接轨,才有介入引导的契机。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是父母,所以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分析、处理近日来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同时对其做得正确的事情要加以肯定,对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的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情感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张英蕾.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 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3)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7]陈晓燕.昆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