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类学科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广州日报大数据排行榜
一、对标国际样板研制国内首个权威媒体大学排行榜单
在国际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由权威媒体生产和的媒体大学排行榜主要有美国的“USNEWS大学排行榜”,英国的“THE世界大学排名”,这两大知名大学排行榜,皆由独立的第三方(媒体),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中USNEwS大学排行榜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推出,在美国多个机构对大学进行的排名中,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排行榜。“THE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推出的新的世界大学排名。
在我国,此前一直没有媒体涉及这一领域。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校的“管”“办”“评”分离,“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的“2016广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排行榜”是国内首个由权威媒体研制、的公益性大学排行榜,填补了国内主流媒体大学排行榜的空白,旨在抢抓国内乃至亚洲媒体在大学排行领域的话语权和标准权。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涉猎大数据传播和推广的有益探索,旨在通过以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为载体,呈现专业的数据新闻,借助专业的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产品或咨询产品的开发,并提供解决方案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方式,最终推出覆盖若干行业领域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为报业挖掘新的赢利模式。“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则是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研发的重要新闻信息产品。
二、“量身定制”大数据探索传统媒体生产和传播新模式
对媒体行业来说,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产业边界更加模糊,产业链条更趋于多样化,掌握大数据思维能促进媒体转型,重塑传统媒体。但从国内媒体发展的现状分析,要真正理解大数据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厘清大数据理念如何在传统媒体转型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大数据概念的核心首先是“海量”。对于传统媒体,获得“海量”数据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探讨传统媒体利用大数据方面,可以先从以下三个相关概念描述数据利用的现状:数字新闻、数据新闻和大数据新闻。数字新闻(Digitaljournalism),是指对文本、图片、视频等进行数字化,从而通过互联网技术能传输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是指用数据驱动的新闻,是内容量化了的报道,是用数据作为表述形式的新闻。
在国内,尽管已有大数据新闻试水,如腾讯位置大数据,推出《十一国庆旅游人气排行榜》《五一出行利器》等媒体新闻产品,但数据在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新闻生产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对不同领域、层面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可以通过可视化和叙事化的手段创作出的数据新闻,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新闻”,也不属于在大数据基础上生产的媒体产品。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改变传统报业信息生成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结合受众对国内高校改革的关注,以及对高校“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排名的兴趣,运用大数据理念,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通过对国内327所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校以及军事类院校除外)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在建构科学的评价数据模型后,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量身定制”的有益探索与尝试,生产出不同于数字新闻和数据新闻的媒体产品――“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并通过广州日报全媒体。
在传播模式上,“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模式,有效实现“二次传播”。因其专业性、权威性,排行榜的“二次传播”效应很大,扩大、增强了排行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排行榜也得到学界、业界和高校的关注和认可,在国内外引发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抢占标准权和话语权
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榜单科学性的关键所在。为制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评价体系,在推出排行榜前,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邀请国内教育专家研讨指标体系,同时听取高校负责人、教师及关心高等教育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方面,排行榜在遵循数据易采集、可采集、具权威性的基础上,设置四个操作性强的一级评价指标: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对国内327所大学40个学科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树立国内权威媒体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建立起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并希望借此增强中国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权,打造世界大学排行榜第三极,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知识资本管理 传播学 教育
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最基础与核心的教育课程,传播学教育一直以来是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知识资本管理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1997年登陆中国,已经被广泛运用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传播学教育从学科思想到学科内容整体来自西方,是教育他者“如何有效采集信息”?“如何有效传播信息”?“如何寻求传授双方信息共通”的基础理论学科。学科本身的特殊性要求传播学教育者与受传者在本土的话语空间里,吸纳、消化异域知识。这对学科教育提出了知识孵化与转移的特殊要求。同时学科所承担的教授人们传通知识的基本职能,也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渗透的能力。所以,将知识资本管理引入传播学教育既有现实的必然要求,又有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管理是连通传播者(教师)与受传者(学生)之间的“蓄水池”。
传播学兴起于西方,将人类各种传播活动与现象学理化并形成专有的知识体系,传播学自身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以后。传播被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关键要素纳入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阈,如帕克认为所谓传播就是“个人能以某种意识,到达某种程度,对别人采取态度与观点的一种社会心理过程”。施拉姆在1952年最早提出了传播即“分享”信息的观念,认为传播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分享的活动,而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施加的行为,从而在总体上扬弃了传统的媒介效果理论。在他看来,仅仅用“传者一受众”模式来描述传播是不确切的,也不应当把传播描述成两个同样活跃的双向间的一种关系,双方是由社会环境所联结的,也是由他们个人的知识和价值观的共识部分所联系的,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双方才能分享信号。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媒介的长期效果,指出潜在的长期效果是大众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主要作用,它表现在知识、新闻的获取及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于我们生命的所有时日之中。施拉姆的研究显示,媒介效果研究把触角伸向了社会变革的深处――人与人的互动,同时也呈现了传播的互动本质,这种互动就是行为主体之间知识的交换与渗透。
由于传播学学科独特的异域背景,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和不易理解性,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接受,所以,笔者意在导人知识资本管理思想理念,将教与学的知识体系置于知识管理的框架中,寻找两者的对接。所谓知识资本管理是指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其核心是强调如何有效开掘各个层面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形知识,形成知识力,在知识平台上寻求知识共享和传承知识。将传播学教学置于知识资本管理内,就是希望从传播者(教师)、受传者(学生)知识力开掘的层面来寻求两者的共通意义空间,提升传播学课程的效果。因此,本教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于:
1.以知识资本管理的体系模型建构教学双方的知识场景,释放知识力。
2.将传播学置于知识资本管理的话语体系,营造知识共享的平台,提升教学传播效果。
3.丰富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消解理论课程的枯燥性。
4.实现隐性知识向显形知识的转换,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力。
5.首次提出知识资本管理在传播学教育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科的理论建设,同时还可以在其他高校初步推广。
将知识资本管理的理念与具体操作引入到传播学的实际教学中,是对传播学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师知识资本的获取途径与转换。二、学生知识资本的获取与知识力。三、基于博客为平台的传授双方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本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类学生为试点对象,逐步推广。具体内容包括:
1.在教案设计中,首先导入知识资本管理的教育理念,让参与双方知晓其对于传播学课程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点。在此基础上,建构传授双方知识资本获取的模型。
2.建构模型研究传播者(教师)的知识转换。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隐性知识主要表现为他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心得及经验等。传播学教育的学科框架是建立在西方传播学理论基础上的,研究的是西方传播学的兴起、学术大师的观点、传播的构成要素、传播的功能、传播的控制与传播的效果,从教学内容到研究对象的取证全部是西方主导。如何将西方的传播学思想很好地运用中国话语体系诠释,并能为学生接受,对于教师的知识驾驭与知识转换能力要求高,所以我们将借用模型首先对教师有关传播学潜在的知识能量进行孵化,制定相应的达到标准值,实现隐性知识向显形知识的转换。
3.应用模型研究受传者学生的知识资本获取途径与效果评估。众所周知,我们已经全面步入信息社会,“地球村”已经是世界的真实写照,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必须有效获取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而传播学教学培养的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如何“说什么信息”、“如何说”。学生的隐性知识就是接受新知识、表达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能力。如何将他们的潜能与传播学的教育实现成功对接,既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又需要一套合理的知识平台。所以,我们将提出学生隐性知识转换的模型,并提出评价传播效果实现的评估指标。
4.传授双方知识共享的平台搭建。课程设置以博客等自媒体作为教学平台,实现知识的分享、传播、交流。在博客平台上传者与受者双方可以基于知识的不同要求而进行角色互换,将有关传播学的相应理论直接在博客平台上实际操作。如学习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议程设置”时,传播者(教师)首先预设议题,请学生作为议题的执行者,跟踪调查学生的议题与预设的议题之间的关联度,从而解释理论的要点与实际操作。
本教学设计拟达到的目标: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基石,其对整个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将教师的学科背景、知识的蕴涵量与传播学的西方异域性进行知识对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同时,对学生知识潜能的挖掘与教师的传播思想、传播方法、传播展开的实践也是重心。所以,我们研究目标主要在于:
1.从传播学教学的课程设置上,通过建立模型,将教师的学术能力与传播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实现教师知识资本的获取,最大限度将传播学独有的西方特点中国化。
2.在传播学教学课程的实现上,将学生作为学科的一种知识资本,通过模型建构说明学习传播学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完成对传播学知识的获取如何拟定特定的教学场景,最
大限度释放学生的知识力。
3.在传播学效果的评估上,我们将通过传授双方的角色互换来设定评估指数,实现传播学教学的真正互动性。
目前中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而传播学理论是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必修课程,独立的传播学专业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博士后工作站。一直以来传播学课程设置存在着争议,是作为大文科学生的基础通识课还是仅为新闻传播学学生的必修课?是开设在学生全面吸收新闻学知识之前作为学科预热还是在专业课的平台上进行专业化的讲授?开设在基础学科平台上的传播学教育设置,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听不懂。而将其开设在专业课平台上对于已经接纳一定新闻学知识的学生而言,又显示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本教学设计可以解决两大问题:
1.建构从事传播学教学的传播者(教师)与知识的接受者(学生)隐性知识转换为显形知识的模型,这是传播学教育知识能量释放的最大价值点。
2.传播学教育参与双方教师与学生知识传通的意义的寻求。众所周知,传播学要谋取传播效果取决于传播者与受传者知识重叠与交叉,所以,我们计划以博客为知识共享的平台,力图将知识管理思想与运作体系运用于传播学教育,构建一个知识力不断获取、不断分享、融通、转换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如图所示:传播学知识资本管理教学平台
本教学设计首先以新闻传播类的学生作为试点对象,从分析知识管理对于传播学教育的意义价值人手,将传、受双方作为研究的客体,以科学模型的方式进行知识力的获取,并以特定的指标系数说明实施教学模型后,双方知识能力的改变。最后,在启动传播学教学博客站点,作为双方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转换的平台。其实施的范围首先由中南民族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生开始,逐步向国内推广,其受益范围将是从事传播学的教师与接受传播学教育的所有学生。
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类的基础平台课,其重要意义要求学界不断拓深其理论与教学研究,这是本项目能够在全国高校逐步推广的现实基础。推广的价值意义在于:
1.将知识资本管理思想引入传播学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创举,既是由于学科自身特殊性要求,又是对如何有效开掘教育工作者知识能力的有效探索,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知识资本获取方法,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操作指导,不仅可以丰富传播学课堂教学风格,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传播学教育双方知识能力拓展的路径。
2.将传播者与受传者知识潜能作为知识资本来研究,构建了教学、实践、互动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3.将知识资本管理的教学理念首次运用在传播学学科的教学设计中,丰富了传播学的教学理论。
七年磨一剑
黄旦教授接下撰写这本书稿的任务,还是在1998年的夏季,成书却已到了2005年暑期。陆晔教授称之为“七年磨一剑”。她说,很多人在做研究写论文时若需要使用一些理论,都选择直接从中文教材中引用,而不是去阅读原著。当年我目睹黄老师逐字逐句地“抠”原著,把这些理论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与相关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相关联,通过观照大的线索去理解和把握具体的理论。这样的治学态度值得敬佩,这种方法在纯粹的理论研究里也是非常必要的。再比如,内部新闻自由、把关人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以及新闻媒体的社会控制等问题,在以往很多研究里,尤其是国内的研究里,都只是轻描淡写就带过。而在《传者图像》一书中,给予了这部分内容一个分析视角,而且把它们整合到了传播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借此得以弥合新闻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理论缝隙。
孙玮教授也认为,黄旦教授的治学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界是非常少见的,其视野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新闻学(美国和欧洲传播学可能还有这样的做法:从本学科之外的领域来看该领域的问题),目前新闻学理论研究比较缺乏这样的视野。但是,若跨过新闻传播学来看,这种做法就有些共性。
曹晋副教授说,黄老师用七年写一本书的精神令人崇敬。目前盲目求量的评估体系影响了本土学术专著的出版水准,希望有更多这样原创的优秀著作能在国内出版社出版,慢慢摆脱我们全盘购买西方学术著作的局面,维护我们的文化边界,树立学界的良好风气。
吕新雨教授认为,《传者图像》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把新闻学与传播学打通,这在方法论上是首创,该书很成功地消除了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壁垒,这是我们内部的跨学科。其二是该书的历史感,它把新闻专业主义和客观性的问题放在一个历史框架下来理解,给我们以前熟悉的理论以新的视野。
黄芝晓教授说,我们曾经提过我们创造了复旦学派,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是这个学派的特点。在怎么融合的问题上,《传者图像》做了很好的探索。如何用传播学的理论来解答新闻学的现象,比如内部新闻自由问题等,这是业界感受最深的,本书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就是对实践的关怀。
框架与边界
《传者图像》一书别开生面的,是它的独特视角和理论框架。黄旦教授介绍说,现在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更多的是进行史料的梳理,少的是通过一个逻辑线索,对它进行一个逻辑辨析。因此,我写这本书时,就希望找到一个点,能够把现有的传播理论都梳理一遍,于是找到了新闻专业主义理论。虽然希望从这个点切入,然后贯穿所有传播理论的野心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我觉得,在这个点上存在着弥合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的可能。有人说我的这个角度比较取巧,从新视角看老理论就呈现出新的东西。但我觉得不仅如此,其实通过这种梳理,肯定能加深对这些理论的认识。
对于这本书独特的理论框架,与会学者表示赞赏,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孙玮教授认为,《传者图像》用新闻专业主义这个线索来串是个比较奇特的想法,但这个做法本身有个疑问:这种描述是对历史的还原还是一种重新建构,即历史研究是去还原理论在那个历史现实情境中的意义,还是通过这样的梳理建构出一套新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另一个疑问是:这本书把社会科学其他视域引进到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当中,造成视野过大,那么边界在哪里?比如讲到新闻客观性时,若把视野再扩大,客观性问题就可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政治机制)的运作在美国及欧洲的变化密切相关,若把这个角度引进来看客观性,可能又会有新的结论。但是边界究竟在哪里?大家常说新闻无学,它没有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支撑整个学科。我们是要建立这个边界呢,还是要像文化研究一样打破这个边界?
黄旦教授解释说,从主体的角度来讲,任何的还原都是建构。但我的理解是,任何建构都应该是立足在还原的基础上,而非为了建构而歪曲原来的面貌,至于能不能达到这个还原的目的是另外一回事。至于学科边界,是个需要根据不同研究的主题在技巧上把握的问题。例如新闻客观性问题,它不仅是新闻的问题,也是各个学科的问题。我的任务是从新闻传播范围内进行阐释,是我们自己学科视域内的客观性。在这方面做到清楚明白,即是边界确立的依据。做研究应该有个目标,即通过研究去说明什么,不是无谓的掉书袋,为说而说。边界过于扩大后,讨论的就可能不是我们行内的问题了。我不赞同很多人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把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一个概念叠床架屋,然后层层地推演出来。比如从新闻真实里推出很多很多真实,作为个人爱好兴趣未尝不可,但绕来绕去,互相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必要性不明确,反而容易使人看糊涂。
针对《传者图像》的理论框架,吕新雨教授批评说:该书命名为《传者图像》,从媒介组织的内部和外部来讨论新闻客观主义,赋予它新的理解,这对新闻客观主义所作的辩护在某种意义上是成立的。但是这个成立只是一半,到框架理论为止,问题出在此后。首先,应该在这本书的名字前加一个定语:西方的。这本书里没有处理中国的问题。虽然在读此书的前半部时(法兰克福学派前),我们都明白,它的问题意识是隐含在里面的,它和中国的新闻实践有内部的对话关系。但是到法兰克福学派之后就开始断裂,法兰克福学派这个章节基本上变成一个综述,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从法兰克福学派到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个问题同样存在。怎么样继续从传者图像,即从媒介组织生产的这个角度去看法兰克福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没有一以贯之。这种断裂也中断了和我们之前批判性视野间的联系,包括对议程设置、内部新闻自由和媒介管理组织之间的张力的论述。这些实际上都是为我们通向批判学派打通道路的。路虽已通,却停滞不前。
吕新雨教授认为,此书在处理框架理论的时候,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在新闻学的内部是无法解释新闻学的。此书对框架理论非常重视,但是框架理论最强调的是从它来看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影响。民主和公共性是此书的主线,政治话语和框架隐含其中,并都可通过传者这个框架议题来体现。但在处理法兰克福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时,这个框架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没有吸收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综合视角去讨论传者,即媒介组织的问题。
孙玮教授认为如果按照吕新雨教授的意见,可能就是另外一本书,因为这并不是作者试图要表达的。
思想的碰撞
围绕《传者图像》涉及的具体理论,与会学者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陆晔教授着重对内部新闻自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她说,在西方,新闻报道的选择不得不考虑来自广告主的直接压力。但是在一些比较具有批判视野的学者眼中,这些所谓的从知识的新闻到娱乐的新闻到广告的新闻的这个过程当中,所谓的广告的影响不在于来自广告商的直接的压力,即报道因触犯广告商的利益而不得刊出;而是在于整个商业化、消费主义的消费倾向,带来了很多影响,首先是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形态,使之越来越像广告,寻求感官刺激。另外,这种潜移默化的控制其实和消费主义有关。因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很多研究里,也会谈到这些话题。但是《传者图像》中论及社会控制这一章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问题,却在后面讲文化研究的章节中提到这点。黄旦教授对此回应说:来自信源的压力(包括广告主的信源)和来自消费主义的压力分属两个层面。消费主义按照麦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来说,属于文化的层面,来源于消费社会产生之后带来的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其中对符号消费影响了新闻的形态。这是从文化的层面上去谈。如果这样来展开,就可能越出了此书要阐述的基本主旨。
《传者图像》一书在论述便士报对于新闻客观性的贡献时说,客观性是一辆马车,拉动它的两匹马一匹是商业,一匹是政治。因此便士报也强调公共性,而并不像通常新闻理论所说的只强调商业利益,或者是进行了一些技术的处理,为了迎合市场上不同的主体,它不得不把政治意识形态的东西抹掉。《传者图像》中提出,这两个秩序应该调换一下或者至少并排,实际上便士报首先是以自己的公共利益来赢得自己的读者,然后才赢得了市场。孙玮教授表示赞同这一观点,并认为本书中类似的许多论断颠覆了传统新闻学中长久以来被认同但并没有被仔细探究过的观点。但她也指出:事业化和商业化、市场和政治(或公共利益)之间也未必是两股冲突的力量,市场有时候就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虽然有时也为政治服务。
对此,黄旦教授解释说:两架马车的提法是席勒提出的。便士报的兴起是以工人报刊的没落为代价的,便士报接过了工人报刊在启蒙时期对理性启蒙的重任。这和传统新闻学中提到的民主政治还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市场和政治两者不可偏废,不能说哪个为先哪个为后,这是对席勒说法的一个小小纠正。
曹晋副教授说,西方媒介在与商业浪潮抗衡时,还创造了另类媒介,这在《传者图像》一书中没有提到。在商业冲击之下,新闻业内部的人员想到了另外一种改革的途径,去创办没有商业机制约束也没有权利控制能让弱势群体来参与的媒介,被称之为另类媒介或者独立媒介、激进媒介。期望通过去资本控制、去商业化和去本质化,并把专业主义的精神部分转到另类媒介的创办当中,使专业主义在媒介转型过程当中彰显其力量。现在另类媒介的声音已经非常响亮,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也引起了关注。
曹晋副教授还提到,《传者图像》一书很有针对性地对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了概括,但是对于传播政治学是否能称之为“学”,仍抱有疑虑。
随着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必然,在当前我国的新闻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如何能够在媒介融合这一大背景之下对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进行教育与培养也成为当前一个需要正视并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媒介融合教育的实际之中,有着许多的问题阻碍着对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例如十分落后的实验条件以及严重的专业模块分割化,并且,由于人才的短缺,也导致了师资力量较为短缺,笔者认为,在这一环境之下,想要较为理想地对人在进行培养,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随着我国传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此类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广泛,这就会使得媒介之间原本存在的界限不断地模糊甚至消失,并且,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不断地涌现出来,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明显,直至发展到当前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近年以来,随着发展程度的深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而增大,这就对于教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一、媒介融合对于人才的要求
(一)具备跨学科的知识
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之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而增高,人才需要掌握的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点,而应是综合的,例如工作人员需要对新闻传播这一过程之中的效果评估、传播管理以及手中分析等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仅仅对一种专业的能力进行掌握并不能够完美地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人才需要对本专业所学习的知识有着较为熟练的掌握基础之上,对自然科学、人文以及社会科学等知识进行了解。
(二)具有跨媒体的技能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新闻领域发展的不可逆的趋势,因此,专业技能以往所存在着的界限也必然会遭到打破,对于工作者来说,成为具有着跨媒体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必然会成为首选,当前,大企业之间的强强联手十分常见,因此,人才有时候不仅需要提供文字的相关报道,还需要提供视频报道以音频报道等,甚至有时候还需要提供一定的网络内容报道,但在当前,此类的人才数量及其匮乏,学校之中的培养也很难如此全面,这就需要对于学习本专业的学生以及已经从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三)具有跨文化的思维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日后媒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必然会通过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个体或者组织进行提供,因此,对于人才来说,其若是具有着跨文化的思维,则在日后的沟通与交流之中很容易掌握主动,抓住先机,为企业创造主动。传播的工作人员在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以及传播等诸多工作流程时,不仅需要对自身所在的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还需要深入地进行分析,从其中找出共同的特点,对各个国家手中的个性与共性进行了解,而后在对多元化保持尊重这一原则的基础之上保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对人才培养的变革
(一)完善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对于师资队伍来说,首先应对其跨学科的知识基础提高要求,保证教师不仅对于自身所教授的学科技能有着熟练的掌握,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教师还需要具有以下的能力,一方面是在专业研究与实务工作中对科学工具的熟练应用,另一方面则是对多媒体信息组合进行传播的具体操作与相应的技术。
(二)优化教学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的新闻教育领域,对课程的设置大多数重视培养应用性的人才,这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进行建设与改造的阶段是十分实用的,符合发展国情的,然而,到了当前科技传播发展十分迅速的背景之下,媒介的融合日益加剧,以往对于人才的课程设置已经并不足以满足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对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时,应保证其符合着以下的几方面要求:第一,课程中包含着自然、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教育;第二;课程中包含着新闻领域的专业知识;第三:对于媒介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的教育;第四:培养专业的工作方法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五:保证课程中具有着职业道德与素质。
(三)加强教学中实践的环节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均开设新闻传播的专业,但在课程的设置上均有着自身的套路,很难进行复制,而外国较为成功的教学实践环节对于我国的教育来说也并不一定完全合适,虽然如此,但成功的教学实践模式仍然具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发作用,例如美国的密苏里模式等等,对人才的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当前的社会之中,对于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地增加着,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之下,对于新闻领域的人才来说,全能型依然是培养的目标,在以往新闻专业的知识与体系之中融入更多的新媒体的体系与思维对于训练如融合诸多的实践技能也是能够起到十分理想的效果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不仅需要对知识与技能进行培养,对于从业精神以及职业理想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培养,并且,还应保证人才的拥有较强的综合技能,使得其在各种不同的媒体环境之下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着较强技能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柳邦坤.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与创新的思考[J].新闻知识,2015,02.
[2]彭广林.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定位探析———基于对媒介融合内涵的理解[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9.
一、学校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0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3000多人,专任教师1181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0人的省属重点建设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学校有广州和三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现有校舍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66万元,图书36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34万册);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近900项。
学校有3个省级省级优势重点学科、6个硕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32个)、4个专业硕士点,经济学、管理学连续5年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2011年法学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其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各1个,教学团队1支,精品课程1门、双语示范课程2门,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近10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2012年达100%。
二、人文与传播学院概况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设有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编辑出版等传媒专业,在华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部分教师均学成于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科背景好,专业能力强,指导有方,师生融洽。
学校建有规模庞大的“传媒技术综合实验中心”,下设有三个媒体实验平台模块,即播音主持媒体实验平台、影视媒体实验平台、新媒体实验平台。此外,为大力发展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教育,拥有实验教学场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设备一千多万元,其中正在使用的虚拟演播厅设备投入400多万元,已经建成正在进行设备配置的实景演播大厅预计投入3000多万元。目前,广东财经大学已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下属的广东电台、电视台、南方电视台以及部分地市级电台、电视台,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南方网,21.CN等当地主要媒体建立了较好的学习交流合作关系,为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及实习就业平台。
三、招生专业简介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培养影视艺术知识结构合理,影视专业能力扎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影视产业意识和商业意识,符合影视新媒体产业发展需求,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影视制作机构从事影视新媒体内容的创意、策划、编导、制作、包装、传播、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具备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文学、应用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新闻传播、公关宣传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同时该专业利用学校财经学科优势资源,培养具备一定财经知识背景的专业性传播人才成为其特色。
四、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科类
文理兼招
文理兼招
招生计划
50
31
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