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绪管理家庭教育讲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家校合作心理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施家校合作心理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最完美的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这种观点指出了家庭和学校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教育的成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父母要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学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而学校则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使命,学校要通过系统的文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其实,最难的教育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只有家庭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不断沟通合作,才能保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实施家校合作心理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现在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单靠家庭或者是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很难对小学生形成有效的影响,因此,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自私、傲慢、胆怯、暴躁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任其发展下去,后果是很严重的。
比如,有个男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脾气特别暴躁,经常因为一件小事或者是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对人家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有一次,班内开展小竞赛活动,他因自己的一个小失误与“百分”擦肩而过。当他看到别人得满分时,立刻将自己卷子揉成一团,咬着牙,气得浑身发抖。另外,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表扬哪个学生,他就会生气,就会想尽办法找该生的麻烦,他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根本接受不了别人好过自己的任何事情。他总是以抵触的情绪与同学交往,又经常顶撞教师,搞得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都疏远他。
这个学生身上就存在易怒、嫉妒、不合群、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会与人相处等等心理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很多小学生身上都客观存在,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引导,长期发展下去便很难改变了。就像案例中的孩子,他的这种扭曲的性格已初步形成,想要改变是很难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要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积极地解决孩子出现的任何一点小问题,要关注孩子,家庭和学校要负起责任,为孩子创造出一片晴朗的天空。
二、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施的途径与策略
1.家校合作的途径
首先是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心理讲座,或者利用工作简报、校报等宣传途径,宣传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学会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会给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是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学校组织相关的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现场观摩,以反思自己教育子女的言行。再次,给家长提供心理辅导。在学校开设家长心理热线和家长心理信箱,拓宽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途径。在学校参与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不可以对家长说教。说教等同于把家长置于无知、无能的尴尬境地,其结果是除了彰显教师的优越感之外,只能损伤家长的自尊,引起其焦虑和不满。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家长的想法,然后处理家长的情绪,最后再讨论相关的问题。
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在家长学校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学校里的家长信箱或者热线与学校进行互动和交流;在家长会等活动中进行资源共享和分享。其次采取电话询问的方式,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家长可以利用电话的方便性来询问学校的有关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现状和各种表现,咨询亲子教育中的困惑,交流心得等。
2.家校合作的策略
(1)合作意识的强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认识到单靠一方的力量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因此,要对合作意识予以加强,积极消除不利于家校合作的一切障碍,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完成。学校要注重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明确家校合作的意义及目的,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比如,现在的班级里有很多学生成绩很好,在家庭中他们是父母的宝贝,这些学习好的学生大多很自私,看不起学习差的学生。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地与其父母进行沟通,使其父母认识到孩子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引导家长改变“学习好一切都好”的错误认识,与家长努力解决孩子的问题。另外,家长也需要认识到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积极与班主任教师保持联系,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引导教育观念。现在的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科学造成的。很多父母由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很大,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家长教育方式的不断转变。我们来看这个案例:
女生邓某长得漂亮,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有些卷曲,很像一个洋娃娃,学习成绩处于上游,中等智商,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即使教师提问,她也是小声回答,整张脸还涨得通红。下课她从不与其他同学一起玩,只是静静地坐着。平时,在家中也是把自己关在房内,即使父母叫她出去一起玩,她也会拒绝。
案例中的孩子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她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什么都不如别人,因此缺乏竞争的勇气和信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女孩的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女儿是很优秀的,即使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他们也总是不满意,总是期待自己的女儿能有更大的发展。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从不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每天回家很晚,第一句话也是唯一的一句话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对孩子长期保持过高的期待和过重的压力,使孩子形成了自卑心理,她很容易否定自己,怀疑自己,时常会感到不安、烦躁、孤独,甚至离群索居。正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了这样的问题孩子。学校要积极地组织一些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对孩子心理素养的科学引导,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策略,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3)构建协调机构。学校要积极地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条指导体系。行政领导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工作,能够协调各方力量,形成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负责人要负责具体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能够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一些详细方案,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发展。比如,对于一些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的孩子,主要负责人就要把这些学生的主要问题罗列出来,询问一些专家的意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孩子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能够针对孩子的状况提供一些解决的策略。比如,与孩子积极地交谈,探寻孩子心里矛盾所在;针对学生的情况,与之一起制定行为契约,比如不打人、不骂人、每天对着镜子笑、说自己很棒,等等,并要能够与家长积极地联合起来,针对学生的问题与家长一起努力制定策略,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主要负责调查反馈家校合作的情况,指出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家校合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4)联动活动机制。家长学校要积极努力建立联动心理教育活动机制,通过活动的方式不断增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要定期把家长聚在一起,针对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等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对学校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学习有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其实,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学习情况不理想,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逐渐放弃学习,转而把时间用在上网、逃课、捣蛋、打架等方面,以至于成为问题学生。如果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就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另外,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商量有效的对策来解决学生的问题,并把这种活动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这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妍,向燕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情感教育的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02).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
大学生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年龄处于18~24岁之间的群体。受其年龄的限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完善。经常有不成熟的行为和想法,影响自身发展及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除自身个性追求偏差,还有社会因素。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复杂多变,信息量层出不穷。若没有一双“火眼金睛”,难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染缸”中沾染不良习惯。进入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缓冲阶段,因其所存在的可塑性若是能进行良好的引导和规范其行为,可以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德育水平
高校德育工作的修正及完善需要先了解和研究现代大学生德育水平所处的阶段。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大学生公德意识及公共场合行为习惯
公共生活较私人生活最大差别就在于,在公共生活中的个人行为会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或大或小的联系。大学生在公共空间所进行的行为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当今世界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密切联系,更有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公共生活的渗入。大学生日常活动范围已经大部分时间仍是以校园生活为主。大部分大学生在助人为乐及保护环境方面态度漠然。主要体现在:食堂就餐后垃圾不能自我处理;寝室交往及卫生习惯,对于公共物品爱护欠缺。对于校园绿化设施及教室教学设施的不爱护。有一部分有“公家的东西”不用爱惜的错误想法。大学生除了校园生活,还拥有社会生活。在公共场合,对自我约束力较差,做出了不符合大学生形象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较差,因立场不坚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在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做了错误的选择。公德意识淡薄,没有较强的公德心是上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体现。
(二)大学生在家庭关系中所表现得情况
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溺爱子女、家庭暴力及漠视老人等问题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是否能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即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与家庭成员相处模式有很多问题。如,情绪不自控,向父母乱发脾气,父母没有满足的不合理要求,不从自己检讨反而责怪父母。对于祖父母关系淡漠,任性而为。(三)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对于大学生活的初步判断仅局限于上大学之后可以“自由自在”的态度上。进入大学后,窝在寝室打游戏,看电视剧,饿了定外卖等等线上活动占据一天大部分时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学习上以“60分”万岁,不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休息时间黑白颠倒,跟随“不逃课不大学”的大流。没有自己的目标和学习计划,生活上惰性极强,遵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态度。学期末,妄图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及格。大部分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检讨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在不良社会风气及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失去了目标和追求,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跟随大流,失去了不甘落后的斗志。
二、哲学指导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一)学校更正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心态在大学教育中,老师不认识同学,同学记不住老师的姓名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老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水平知之甚少,在一些场合发现的学生不好的行为,先入为主,武断的判断学生的综合情况,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应当予以更正。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经过了高考残酷的筛选。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习是主业,也是生活的全部。大多是同学在生活习惯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选择较少,除了学习之外,父母包办已经见怪不怪。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将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如自理,自立的养成并没有过于重视。按实际情况来说,并不需要过于重视。但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面临种种选择,来自生活、学习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长期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在独立生活时,似乎困难重重。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需要抓住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实际情况,根据马克思之主义哲学-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理论。借力使力,首先,对刚进入大学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将最为普遍的问题提取出来讨论解决方法。因材施教,对于即使纠正自己所不良习惯的同学予以肯定,而对于那些思想上不进步的同学要多关注。平时要注重宣传道德教育对国家,对社会,对自身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用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看问题
哲学之指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和普遍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大学生德育水平现状的看法是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不过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反映。这种现状存在有其特有的时代性,如果否认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随意的联系来代替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这就是唯心主义。学校在为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而努力的时候,要尊重其客观性,前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引导学生道德水平向前进步时,应当明确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没有现代社会的对于学生成绩,学历的追求也不会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有其时代特色。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学校德育工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总之,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学校德育工作应当改革创新,不能拘泥于形式。
(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要求学校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和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是根本点,也就是说,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学校要正确认识,并且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只有从实际出发,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的规律,并且要遵守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意识;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学生自觉地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将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一事无成。世界是发展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对学生来说,小则遭受挫折,大则葬送前途。学校教育要立足于物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讲座,授课等形式将物质转化为意识,而意识转化为物质的桥梁与途径,是由客观引出主观,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用理论化的语言说,离开实践,高校德育工作将是一盘散沙,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力量,鼓舞学生自发的改进自己。除此之外,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用来为学生进步提供基础。因此,要通过宣传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发的注重道德水平的提升。
(五)量变与质变
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是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它表现为事物的稳定、平衡、均势、静止等状态,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高校在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时所设计的方案,是量变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基础。而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稳定、平衡的破坏,统一体的打破等形态,体现了事物的非连续性,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实现飞跃,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的改进。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学生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多不理解及问题。其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学校德育工作取得进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为质变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一定的量变为基础。这说明了事物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另一方面,量变也依赖质变。质变体现了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使量变得以完成。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正是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相互交替,才构成了事物永恒发展的过程。在学校工作取得进展时,要继续改进,不能将成果功亏一篑。
三、总结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总结经验而且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工作取得较好进展时,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打好基础。在一系列工作中,要积极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较好的发展,为社会输送道德水平的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5.
[2]卢晓霞.90后大学生道德建设问题探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3.
[3]丁洁.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探析[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2.
[4]张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2.
[5]王蔚.大学生对日常行为的道德归因[D].厦门:厦门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