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计算机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3-0563-03
国外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建立相关的标准,实行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比如,2000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联合有关团体制定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详细规范了师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构成和要求; 2005年美国教育部颁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展望》,提出今后发展教育技术的七项行动建议;2010年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正式了题为《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围绕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生产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和建议。这些文件对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一体化促进作用。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教育部高教司1997年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的地位;2006的“白皮书”,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2009年出版《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书,提出和构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这些文件为推动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和学生需求,在“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问题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 数据调研及分析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等新疆5所高校不同年级的750余名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研了解到当前新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在学生学习方式、计算机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广泛征求了各专业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论文针对不同族别的学生作了调查,他们最早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各不相同,30%的学生小学就开始学习计算机,36%的学生初中开始学习计算机,23%的学生高中才学计算机,11%的学生大学才学计算机。由于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各异,进入大学后他们的计算机水平也都参差不齐,27%的学生水平较低,67%的学生水平一般,只有6%的学生水平较高。
新疆属于边疆地区,教育资源比较薄弱,为了解学生族别与其接受计算机普及性教育的起点是否有关联,本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不同族别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时间起点差异不是太大,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小学就学习计算机的学生都在30%-40%之间,中学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学生达60%左右,只有10%左右的学生大学才接触计算机。可见新疆不同族别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较为公平。
为了解接触计算机时间的早晚对学生在大学阶段学完计算机课之后的计算机水平是否有影响,本了对应分析。如图2所示,从小学到高中来看,接触计算机时间越早,大学阶段计算机越容易达到一般的水平,但是要达到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却并不受接触计算机时间早晚的影响。而大学才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无论要达到哪种计算机水平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与学都在理论与实践上脱节
本次调研了解到,在教学中理论课与上机实验课的时间分配方面,7.5%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太少,实验课太多;51.6%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太多,实验课太少;只有40.9%的学生认为理论课与实验课时间分配合理。在学生作业方面, 62%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与现实生活不相关,38%的学生认为作业与现实生活相关。分析数据可见,新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理论课与上机实验课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学生作业存在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少的问题。
2.2 课程考核标准不统一
本次调研中当被问及“你所学计算机课的考核方式是什么”的时候,30%的学生回答是上机进行CCT考试;46%的学生回答是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4%的学生回答是仅进行理论考试;20%的学生回答是平时成绩加期末上机考试。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各高校对计算机课程考核的差异性可见一斑。对于计算机课程考核没有标准统一的要求,形式各异的考核结果不具有参考价值,不但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能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几点建议
3.1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看法作了统计,认为即使非计算机专业也有必要开计算机课的学生达到95%;而图3也显示,即使不喜欢计算机课的学生,也有82.79%的人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开设此课。可见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都很重视计算机课,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
3.2同步学习,异步练习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应该尽量实行同步学习,异步练习。老师讲课时学生统一探究学习,激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取长补短。教师布置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时分层次布置,在达到最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于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争取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都有进步,都能学有所获。
3.2.2 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
为了解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学生各自喜欢怎样的学习群体,本了相关调查统计。如图4所示,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几类学生选择一个人自学的均不到10%,选择全班同学一起学习的学生也都只占10%左右;计算机水平一般和水平较低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更愿意选择兴趣相同的几个人讨论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学习或者与兴趣相同的几个人一起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练习时间,并积极辅导和引导学生规范练习。课堂之外适当组建几个兴趣小组,让那些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分组探讨,相互督促学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学习需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3教与学都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这里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教师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分配上要尽量合理。既要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需要分配合理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的理论知识。第二,理论要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课堂教学时老师应尽量多用案例教学法,而在给学生布置练习作业时,将生活中涉及到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贯穿到作业中,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热情。第三,不但要以理论指导实践,还要用实践来检验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3.4计算机考核标准统一化,方式多样化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性、系统性教育课,涉及知识点多,注重基础教育和实践。根据该课程特点,需要检验学生是否达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性目标,所以理论考核是必须的;作为应用基础课需要检验学生能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所以上机考核也是必须的;作为计算机文化的系统性教育课,要考核的知识点较多,在短时间内既要考理论又要考实践能力,很难做到公正有效的考核,所以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来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真实水平。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一定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考核过程,不但要在理论上进行考核,还要在实践上考核;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核,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4 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是大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必备的基本技能,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正在蓬勃发展,新的系统与软件不断更新换代,所以在学习本课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有的软件如何使用,重点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以便他们能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计算机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能满足新时代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刘树娴.新疆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3):75-76.
[2] 龙映宏.浅议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6):4479-4480.
[3] 朱雪莲.新生计算机水平及分层试点教学调研与分析——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2(9):42-44.
[4] 郭键,董萍萍,辛向丽. 国内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对比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0(9):42-46.
[5] 王晓勇,方跃峰,肖四友,梁越.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1(7):39-42.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不足 建议
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国,社会成员的信息素质已经是基本素质之一,计算机类人才成为当今社会的资源稀缺型人才。中职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使得我国各中职院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旨在缓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中职计算机教学从强调理论教学到专业技能操作教学,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缓解了社会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压力,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分析种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对于的解决措施可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培养更好的计算机人才,使计算机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生源基础良莠不齐
近些年来,各高等院校都在扩招,带来的其中一项后果就是中职院校不得不多次降低招生分数线,导致生源质量总体差异较大。中职院校招生的学生明显有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个钻精神,综合素质较差,无学习目标,学习能力薄弱。而且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也不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也大不相同,这些都直接导致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程度不同,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程度都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和老师对这些差异的忽视,采取统一的教学标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教材是老师教学的最主要参考依据,是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计算机教学所用的教材的发行中间经历了很多过程,导致教学内容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不能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这回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锐减,学到的知识都是落后的,这都不利于学生和社会需求的接轨,学生走出校门后知识的落伍会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就业和升职,甚至被社会淘汰。而且大多数中职院校都是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教,不能传授更加专业的操作知识,与计算机实际应用不太一样,学生也就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陈旧
我国传统的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计算机教学也不例外,实践操作仅是计算机教学的辅助手段。虽然很多中职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有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教学,都是一些简单知识的应用,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不喜欢,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教师都是不停地反复给学生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学生不是主动去学校而且被打的接受新知识,机械性的重复老师的教学步骤,缺乏独立思考,不能考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性和创造性,教学的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教师水平有限
计算机教师的待遇不高,专业素质低的教师容易安于现状,不求创新,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又不安于现状,这些都会教不好学生。生源的刺激导致缺乏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导致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创新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提升。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建议
(一)因材施教
学生在理解、智力和基础上都千差万别。老师要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克服厌学情绪,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计算机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争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最终取得全面发展。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内容准备,扩大教学资源,将常用的知识点和应用软件穿插到教学内容中,同时适当补充一些前沿的最新技术,将社会需求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满足学生以后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革新教学模式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练习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选择驱动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接受理论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逐渐提高实践能力。老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要定位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教学观念来适应中职教育的新形势。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学习顾问,还要做好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员和教练。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分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师资队伍,还要建立良好的尊师重道的分为,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解决老师遇到的和关心的问题,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总之, 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提高计算机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扩展知识范围,对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分析,深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颖.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的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张殿龙.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学,2006.
1 存在问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顾名思义,主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意识和综合能力,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今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理论知识被学生吸收并转化为实践综合能力。
(1)教材不新颖
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几乎每天都有技术的更新。而以往的计算机教材的更新速度却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这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所学教材存在各种问题(内容落后、类型单一等)。这些教材既不能让教师完整传授计算机知识,也不能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知识。
(2)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实验课。专业知识只是从侧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但在实际讲学当中,教师受到设备限制或者自我专业课理解的影响在上这一门课时仍然采用讲授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事实上,大多数的学生其实连计算机的硬件都认不全,在理论课上听天书,待到有机会进行实验课时就更不想做实验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从中学到全面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
(3)对学生的考核单一
一般学校在对学生的期末考核当中,仍然采用分数的形式。以平时成绩(约占百分之三十)和期末成绩(约占百分之七十)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期成绩进行评分。期末考试也主要是统一对学生本学期的理论知识进行一个大致概括,而缺少实践成绩。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过分注重学生在校成绩,而对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少了一些关注,忽略了对学生态度和内在情感目标的评价。同时考核人一般都是老师,测评主体较单一,不能完全评价学生在校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
2 关于教学方式改变的一点儿建议
2.1 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既可以反映教师自己能力提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又可以设计出一套符合学生现状的知识授予体系。教师通过收集网络、书本和自身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生活实践编写出一本适合现阶段学生学习的教材。借此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兴趣,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符合校方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2.2 采用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要求学生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将两者结合以取得这门课的精髓。这就对学生的实验课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实验课上,老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大项目分成几个小项目,同时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老师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更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在学生操作都完成过后,学生要自我评价,还要学生之间评价,同时老师也要参与到评价中去。
(1)学生评价
?W生小组在完成任务之后,先试着运行组装完成的计算机,互相探讨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然后,学生在对本小组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通过与他组对比完成互相评价。这种评价机制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共享了各组与各组,各学生与各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他家共同学习。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第一手程序是对在学生小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和与学生讨论关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良建议,要求学生将经过完善后的项目在上交一遍作为学生最终成绩。这样的学习过程同时调动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由此形成了“互教互学”的现象,让老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中进步。
2.3 加大在教师能力培养上的投入
学校必须加大对教师专业素养培训的投入力度,让专业老师多利用假期去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或者国内高水平技术公司学习,打破传统观念,持有新的专业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不定期地请一些业界知名学者、企业家来学校给教师和学生讲授新理念、新产品和新技术。这样培养的教师方能走在时代前列,拥有较高专业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好的人才。
2.4 增加校园和企业合作
校园和企业握手是学校发展必经之路,是学生不脱离社会的体现,也是学校扩展到一定程度并最终与社会接轨的内在需求。一般情况下,学校实训仪器都会存在型号滞后,硬件太过落后的情况。但是在学校与联合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之后,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企业可以帮助学习建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基地,聘用行业高级人才,紧随当前的先进技术,为企业培养优质的高校人才。校园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可以为学校培养一大批具有先进行业素养的人才,又为企业提供了生力军,使企业的投入得到回报,学习和企业获得了“双赢”。
2.5 丰富教学媒介, 提升信息的交互水平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交互性强、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综合应用展示台、投影仪、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等现代教学设备进行展示、讲解和示范,不仅可丰富教学内容,还大幅提升了教学内容的信息容量。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知识要点,理解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在教学中还应采用实物展示教学方法,将计算机的硬件元器件实物现场展示,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微型计算机,教师进行指导,这可让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具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技能。
关键词:职校 计算机基础 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互联网的载体,计算机在人们学习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职业技术院校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让其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因此在企业普遍重视员工计算机水平的现今社会,职业技术院校应该提升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顺应时展,改变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弊端
1.忽视学生基础
在传统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课堂上,老师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忽视了每个同学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从而使同学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因此有的同学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这些同学的计算机水平相应的就会比那些刚刚基础计算机的同学要高,相应的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会更强。长此以往,那些刚刚接触计算机并在前期学习中没有完全理解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会越来越困难的同学则会对这门课产生抵触心理,由此会使学生不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
2.教材更新慢
社会在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职业技术学院中的计算机基础相关教材却总是一成不变或者更新太慢。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教的内容已经是几年前的知识,与计算机发展的现状已经不再符合,学生会陷入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不相配的窘境,学生会觉得课堂上学习均为纸上谈兵,没有学习的必要,因而会逐渐丧失对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的兴趣与热情。
3.忽视理论讲解
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更好的掌握计算机技术打下坚实基础,是一门更加偏向于理论教学的科目,只有理论知识掌握的足够扎实,足够牢固才会使之后的计算机技术学习更加顺利。在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指导的前提下学生盲目的操作不但不会获得预期效果,甚至会让有些学生利用上课时间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会使学生降低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4.范例不当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上,老师采用的范例学术性较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相关性不大,会给学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对其产生厌烦感,此外老师在讲解问题时通常选用一类型的范例进行教学,但是一类型的范例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它需要采用其他类型范例加以辅助说明。范例选用不当一方面会使学生不喜欢计算机基础一门学科,一方面也会让学生不能全面的理解问题。
二、相关建议
1.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各种因素存在不同差异,因此一个班同学的计算机水平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可能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首先要在开始上课之前要对学生做一个模拟测验,摸清楚其学习能力和现有基础,以便于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制定具体、实用的教学方法。其次在上课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这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按照纵向分级,按照水平高低分级,水平相近的在同一级,在课堂上先进行统一授课之后,根据不同的层级,进行不同的辅导,比如基础掌握较好的,重在巩固。基础掌握较弱,重在加强。二是横向分级,即使讲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组,确保每组学生的整体实力相当,学生之间互相帮组,无形之间可以产生“以优带差,共同发展”的效果[1]。最后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并要求其共同完成。分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个组中的学生在做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各自做自己擅长的部分,并且可以通过观察其他组员做的过程,从而了解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学习优异的同学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已有知识加以巩固,差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学习,从而可以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2.增加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课堂上一味按照书本讲理论知识,只会使学生感觉无趣从而厌烦这门课,如今,老师应当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比如说在讲解计算机发展史时用制作动画的形式代替以往枯燥的讲,动画的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仅会觉得有趣也会在看动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学习到相关知识并且会比传统的死记硬背更加有效。此外,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更加喜欢动手操作的部分[2],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游戏的方式教学生操作的方式代替以往老师做学生看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加愿意去学并且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靠。
3.重视理论
老师也要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即只要让学生放手做就好的思想,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之前,老师要注重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有掌握牢固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在动手操作时更加有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善考核程序
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程序。一方面,这是对学生某个学习阶段成果的检验,从而达到对下一阶段学习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指导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首先不能仅仅将计算机基础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指标,应该对计算机基础学习过程加以考核,最终成绩以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共同组成,其次可以给学生更多开放性的平台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比如推荐学生参加计算机考试竞赛或者参加计算机级别考试,一方面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明显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加以改正,从而不断进步[3]。
5.更新教材
学校积极关注计算机发展趋势,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的教材及时更新,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的知识是最先进、有用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确保职校学生能够学好计算机基础,为以后学习计算机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有更强的能力参与到社会竞争中去。
参考文献:
[1]杨蕾蕾.浅谈职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8(32):7790-7791.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英语口语教学,影响与启示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t is surprisingly noted that great innovation has taken place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computers are more and more inclined to be uesd in teaching. In addition, even the classrooms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some developted areas are also equipped with computers. The trend of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is the product of techniqu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times. This paper is aimed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CAI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and find its enlightenment.
【Key words】CAI oral English teaching effects and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08-02
1 引言
所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指各类教学活动在计算机的辅导协助下而展开。计算机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对话和学生探讨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训练。CAI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促进了教学的改革,提高了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的质量,对教育有很大的贡献和作用。
2 CAI和英语口语教学的结合
因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优秀口语交流能力人才的需求很大,培养学生用英语口语交流的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计算机的兴起和在教学中的运用,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计算机很好的辅助了英语口语教学,对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下面谈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对英语口语教学的的作用。
2.1 为学生提供了更真实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英语口语课堂上,由于教学设备的局限,不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口语学习环境。而在多媒体的教室中,教师可以更真切的模拟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例如,老师通过多媒体设计一些更加贴近真是生活的口语教学内容,以更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更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此外,CAI以多姿多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原汁原味的英文,使声音,图片,文字并行,这样的英语口语教学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
2.2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英语口语水品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输入,多听多读。 而传统的教学可以提供大量听的资料,但是方式太单一,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CAI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音频文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播放有趣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模仿,比以前单纯的听后再模仿好多了, 学生学习的速度和效率也提高了,使学生在得到乐趣的同时也习得了知识。
2.3 有效的提高了交互性。
传统的口语课堂上,可以实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但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的帮助下,可以实现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例如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与交流,老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与交流,老师,学生与计算机三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现在有很多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实现这种交流与互动,例如Long man English Interactive 4(LEL 4)Pearson Eduacation, 通过这种软件,学生可以与计算机很好的互动与交流,学生完成软件设计的口语学习任务,然后改软件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和建议,实现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时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多了,他们用英语交流,探讨问题,学生变的更活跃,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2.4 为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上,教室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信息有限, 而且都是让学生课下自己查查额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花很少的时间去探讨。 CAI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而且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更多的信息,对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和思考,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信息的印象, 而且信息展现形式的多样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此外,教室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视听资料,使听说相结合,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2.5 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通过计算机设计更多的口语练习活动。CAI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这样的自我练习材料,并且能够对他们的表现提出建议和反馈。这些是在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上不能够实现的。教师用过查看每个学生的表现,可以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口语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的外语部门设有语言自主学习实验室,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教师则成了学习的指导者和建议者,CAI的实施转变了学生和老师以前传统的地位,更好了促进了英语的学习。
3 CAI下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在口语课堂上的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CAI的实施的确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口语课堂本来是注重交流的,教师却把交流减少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大了课件的演示上去了,只注重表面,轻视了教学的内容,没有做到把CAI与英语口语教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有些老师甚至把口语课上成了听力课,虽然听说不分家, 但是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听力能力,而不注重学生用英语交流。 有些教师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认为计算机可以为他们解决一切,让学生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口语学习,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3.2 CAI没有和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
在CAI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把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与CAI很好的融合。例如有些教师甚至抛弃了传统的板书等的教学方法,用CAI取而代之。 这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影响了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有些老师则是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却没有组织安排好这些方法, 学生感觉到很混乱,使得教学质量也不能很好的提高。
3.3 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熟悉和掌握不够熟练
尽管CAI在学校实施的很好,但是也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有些学校虽然有多媒体设备,但是对教师的培训不够甚至没有培训,好多老师操作不了多媒体设备,致使CAI的功能发挥不出来。有些教师可以操作,但是不够熟练,也影响到了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还有的年纪大的教师,他们根本就不想去尝试新的科学技术设备,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也阻碍了教学的改革。
3.4 教学课件存在问题
研究发现,CAI辅助下的英语口语教学课件也存在问题。例如,课件充满音频视频文件,形式变化多样,课件背景动态花哨,吸引了学生眼球的同时也忽略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学生用英语相互交流的机会少了,把计算机课件的演示看成了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正常实施。
4 对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4.1 充分发挥教师在CAI课堂上的作用
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当遵循学习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的有效交流,辅导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活动。教师不在是课堂的领导者和命令者,而是辅导者,指导员,辅助学生在CAI的环境下利用多种交流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4.2 教师应当把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与CAI相结合
CAI应当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一起,利用CAI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和优势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板书的特点和优势。多种教学相辅相成,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猜谜游戏,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学生在听的同时思考谜底是什么,让后教师组织学生到黑板上写上他们认为的答案。这种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3 有效宣传CAI,同时培训教师的技术设备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有很多教师不愿意接受CAI,是宣传的力度不够,学校应当宣传好CAI, 同时请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英语口语可以利用的技术更多,教师更需要认真的学习。
4.4 课件要突出教学内容和重点
教师尽力避免制作过于花哨的课件,课件应当简单易懂,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口语练习材料应当符合学生的口语水平,组织学生多多的交流。
5 结语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对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多的作用,两者的结合促进了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CAI的实施过程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CAI是势不可挡的趋势,是教学改革中的一注新泉,必然会走向更加成熟的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 H.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Pedagog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Carol A.Chapelle &Joan Jamieson.Tips for Teaching with CALL:Practical Approaches to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Pearson Education, 2008.
[3] 张洁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刘海新.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1.
[5] 王艳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和建议[J].教科文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