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辅助教学教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应用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10-01
在世界经济与科技水平高速的发展下,计算机已不只是人们工作、生产当中的主要部分,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并且被很好的利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见计算机在现时代的重要性。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学生们更应掌握计算机技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各大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分析及教学方案的改革
1.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Windows、Excel、Word、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等方面。这其中很多知识都比较繁琐,而且专业性非常强难以理解,所以很多学生都没有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有些内容比较简单,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学生很乐意去学习,但是他们往往不认真钻研,导致实际操作时不熟练。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很迅速,所以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书本上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实际技术的发展,学生在自学时,就学不到实际的知识。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也没有相当的专业特色,和一般学科的教材有很大的类似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具备针对性。
2.教师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讲课的技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之前,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详细介绍非常重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很好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如此使他们对计算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的同时,注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完整性,保证他们对知识的完全掌握,能挖掘出其中潜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计算机教学来说不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应将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开教学,着重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3.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内容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新较快,教材上的内容往往无法和当前科技接轨,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取出具有长久性的知识点,这些知识是计算机技术中的基本部分或者重要部分,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在很多程度上应对了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过时的或者已经有新知识对其补充过的知识,在课堂上要有针对性地对这方面知识进行补充。而对于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重点提出具有实际性作用的知识和与之本专业相联系的知识。
4.重点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
不同的学科都有与其对应的最佳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来说,上机操作无疑是学习中的重点。再强大的理论知识也不如实际的上机操作,上机操作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较深刻,并且增加他们的操作经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提出广泛性的问题,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之后再对上机操作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对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补习。
二、辅助教学系统中的两个模块
1.教师模块
在教师模块中主要包含两个小模块:分别是信息管理模块和考试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一般是用来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其中包括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大纲、课后习题、实例等的修改、添加、删除、在线留言回复等方面。考试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学生考试的在线管理,通过此方式可以很好地对考试课程、考试计划、试题的档案进行管理。
2.学生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资源的接受者,教师则是管理者,学生能否使用到好的教学资源,完全在于教师对资源的管理。当教师发现比较新异的教学资源,就可以将其放入辅助教学系统中,而在辅助教学系统中,会根据各类不同的资源形成不同的模块,所以教师可以按照辅助教学系统的分类将资源上传到相应的模块中,以便学生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三、总 结
可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中,保持当前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是不可行的,要实时对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更新和改革。此外,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总之,让学生对计算机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利用计算机的科技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晶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及辅助教学系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关键词:机械制图 多媒体技术 教学
引言
目前国内各院校在教学手段上,除采用传统的计算机作图、黑板作图、模型演示、挂图、现场测绘指导外,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引进了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生动的CAI课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研究了在机械制图课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计算机辅助教学,即通过电子板书、动态模拟、人机交互、智能辅导等手段,用丰富的素材将教学内容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组织起来,通过直观演示、人机对话、实时操作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1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发展趋势
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绘制和读懂零件图和装配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都是为这个教学目的服务的。
目前国内各本科及大专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即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采用“精讲多练、边讲边练”,集讲解、练习、实习指导于一体,多方位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方法并行,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作图、黑板作图、模型演示、挂图、现场测绘指导、现场读图与应用指导等手段,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引进了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在配备齐全的专用多媒体教室和CAD机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强教学效果,此外,用于机械制图教学的网络资源较为丰富,课件内容全面,形式丰富多彩,学生观看以后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实物与视图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地节省讲课时间,提高了效率和课内外教学效果,使得“教师教学更便利,学生学习更有趣”。
在本课程应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个体的特性差异,随机应变,大胆创新,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穿插于机械制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2 机械制图课程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
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无论从信息种类与数量急速增长还是媒体技术的飞跃,使教学手段的发展更趋于综合化。为了使教学更形象与直观,更富有个性,更适合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手段的综合化成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种必然趋势。
2.1 使用电脑动画教学
电脑动画能将机械制图课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用简单的画面动态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很快理解掌握,还可以模拟生产过程,代替部分实践教学,它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教师不必携带繁重的模型、挂图等,只要点击鼠标、操作键盘,就可以用电脑代替教师进行教学演示,还可以即兴建模举例,拓展学生的思维,将课本知识学活,并能灵活应用,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将课件中插入大量的电脑动画,它是以动态网页的形式链接到校园网上,我们可以随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添加、删减及修改,以便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还可以上网自学本课程。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网上答疑、布置习题和提交作业,以弥补教学课时紧张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发展状况;英语教学
1、引言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提供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数据和其它信息,是一种更自然的人机界面。可以由教师结合课型在学生面前真实而生动地展示所学语言及文化背景和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也就势在必行了。然而,是否只要有计算机、互联网的辅助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呢?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应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效果会适得其反。
2、CALL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干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英语学习与教学领域,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是计算机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其中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的发展更令人注目,并且已成为外语教学上的新模式。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 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 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 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 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3、CALL的理论基础与发展阶段
3.1 基于行为主义的CALL阶段
由于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而且造价昂贵,对于CALL 尝试只能停留在一些名牌大学的教学试验阶段。这一阶段的 CALL 主要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1957 年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的著作《言语行为》的出版,标志着行为主义在语言教学理论中的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刺激――反应――巩固的过程,熟练某种语言者可以该语言学习者传递语言系统的知识,学习者通过反复模仿、操练形成自发的语言习惯,掌握语言结构。计算机被看成是为不知疲倦的教师,教学软件多为“句型――操练”工具及语言测试程序。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能迅速提供肯定或否定的反馈意见,促使学习者反复操练、巩固所学内容,直到达到满意的机器评估结果。例如当时非常有名的 Plato 教学系统,就是行为主义的典型应用。
3.2 基于认知主义的CALL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末,小型计算机出现,CALL 的应用规模和范围便得到扩展,但基本模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随着80 年代个人电脑的风行和软件、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计算机语言教学迅速发展。大量的音、视频资源被运用于语言教学上,专门为语言教学设计的软件业开始出现。认知理论成为这一时期 CALL 的主要理论依据。认知主义全面否定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系统的形成是人运用认知能力在脑海中积极建构而成的;学习者面对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运用内在的认知能力,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认知活动,逐渐形成一套语言知识系统,并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实现个人的交际目的。因而语言教学重在培养学习者对语言机制的内在建构,而非灌输具体的语言习惯。基于该理论的各种多媒体语言学习光盘开始盛行。这些 CALL 软件巧妙地融合了声音、文字、图形和动画,并使用超链接技术,能将学习者带进一个仿真的微观语言环境。相对于早些的 CALL 教学模式,此时的专门为语言教学而设计的软件极大地吸引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同时,教师直接干预学习的时间进一步减少,开始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策略的制定者和教学结果的评估者。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增强。
3.3 基于建构主义和网络技术的CALL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部分人认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对语言教学的认识过于片面和极端,因为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应该相辅相成且同等重要,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建构主义应运而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即学习者的新知识是个原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被灌输的。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非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这一阶段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基于建构主义的CALL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网络独特而便捷的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4、CALL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CALL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4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首届全国CALL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表明了我国CALL的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教育部“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中的一个主要政策措施就是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全面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改革应时所需,推行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在技术上强调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于操控性。经一年来的改革试点,结果证明,CALL给改革提供了契机,带来了生机,但由于CALL的发展在中国还处于起始阶段,不但自身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客观上也有诸多的制约因素,仍需外语工作者加以充分的认识。
5、结语
总的来说,CALL的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在参与语言交互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目标语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个自然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之间产生积极的、有创造性的交互活动,促使学习者内部语言机制的发展。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共同发现、共享知识信息以及共同商讨、设计解决方法,这不仅能够促成大量的言语输出,而且也能对深化理解问题、提高交互语言的质量大有裨益。另外,在通过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分工协作中,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有效地培养了对于21世纪新型人材所必需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顾佩娅.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桂诗春.关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若干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1994(4).
[3]贾国栋.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章国英.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模式,工业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专业必修课。学好这类课程对学生设计思想的表达、设计方案的管理以及设计要素的分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新时期高校若要培养优秀的工业设计人才,创新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
一目前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的不足
第一,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存在问题。工业设计是一种横跨一维到三维,甚至四维、五维的一个能力综合体。但由于学分与课时的限制,很多院校为实现课程群大方向上的“合理”配置,任意切除课程群中的某些必要课程。例如一部分工业设计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仅开设Photoshop、Coreldraw两大平面软件课程,忽略了一维、三维、四维、五维造型能力的培养。大部分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虽然增设了三维软件的课程,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其三维软件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被忽略,效果并不乐观。第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从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材以及课程内容来看,都是将各个部分进行独立分割,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第三,教学内容与前修、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是阶段性集中排课,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类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但学生在后续阶段如果不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就很容易忘记所学到的知识。
2.教学方式的不足
第一,教学方式存在错位。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角,学生被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教学方式单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集中上课的方式,教师通过教师端控制学生端电脑并上机演示教学内容,学生观看后照搬整个操作流程。由于不同学生的专业素养、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一部分学生没有跟上教师授课的进度,而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学内容过于容易,上课就是浪费时间。
3.教学条件的不足
第一,教学环境不专业。国内大部分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都安排在公共机房,系统维护困难,计算机的配置也达不到专业的要求。第二,教学设备没能与时俱进。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等,缺少打印设备,尤其是3D打印机,数位板也没有。
二创新教学模式
1.整合教学内容
一方面,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与其他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关联起来,让学生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产品设计。比如,不管是手绘表现,还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都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构思的手段,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利用手绘板将设计想法快速还原,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修改、或添加场景等。在一些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产品设计中,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三维软件搭建产品初模,然后导出,再以手绘的形式表达产品的细节。这样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表达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改变当前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计划相对独立的情况,加强课程之间的内部联系,建立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群。建立课程群的方向是要突破以往传统的组课方式,对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组合,可以横纵或者上下,并且需要特别注重相互间的衔接,捋顺之间的关系,促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结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成效。比如,对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三维教学而言,并不是要学会Rhino等三维软件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产品造型规律,学习一到两种简单的建模方法、一种渲染器、几种灯光、若干种材质即可。再者,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与后续产品设计类课程关联起来。在工业设计专业各个阶段开设有产品设计类课程,一般包括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概念设计等,各类设计课程都安排有实训,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在实训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表现设计对象。因此,可以将某一阶段的实训内容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结合起来,将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融合为一个整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接受设计实训的过程,又可以让其弱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绘图”的属性,强化其开发“工具”的重要。
2.创新教学方式
(1)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逐步由“教师教学为中心”向“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方式转变。教师在课前提出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知识点,再根据知识点选定相关的教学案例,以具体的案例项目为导向,搜集整合材料。接下来,教师需要熟悉案例的制作流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制作课件,学生根据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了解学习任务,积极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每位学生的天赋和基础都不一样,有些同学理解能力弱,就可以多花时间反复学习同一知识点,对很难理解的内容可以做好记录并尽量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课本、图书来解决疑难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可以带到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2)建立面向差异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通过网络资源、课本、图书等逐步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学生可以在非课堂时间以看视频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课堂上的时间可以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方式。这样教师也不用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速度的快慢进行统筹安排和考虑。
3.优化教学条件
一方面,建设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适合专业要求的计算机、投影设备,安装主流的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教学软件,并提供实时更新的网络在线学习资源、相关软件的学习参考资料、图书等,主要用于承担一、二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的“课程制”教学。另一方面,建设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实训工作室,工作室可以包括生活用品设计、交互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家具设计、珠宝饰品设计工作室等等。每个工作室都配备有适应设计方向的硬件设备,比如数位板、3D打印机等,安装有相关的设计软件,还有用于收藏作品,数码相机等重要物品的个人文件柜。工作室主要用于承担三、四年级以导师组为单位的“课题制”教学。
三结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弊端显现的教学模式无法紧跟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课程教学一定要改革创新。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在教学条件上进行优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风玲,田鸿喜.浅谈设计思维对草图表现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7):98-99.
[2]易熙琼,何风梅.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设计教育,2015,(12):100-101.
[3]杨熊炎,苏凤秀,张莹.高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设计教育,2014,(9):125-126.
机辅翻译课程定位课程模块课程考核一、课程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这使我国的翻译市场不断壮大,翻译需求急剧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人工翻译已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具有高效、快捷、质优的特点,CAT技术越来越受到翻译服务机构的青睐。对翻译工具的应用能力也已经与语言能力、知识体系、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并驾齐驱,成为社会对职业翻译必不可少的要求。因此,高校纷纷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定位
中国目前的翻译市场现状,对高层次、复合型的翻译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何刚强曾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强调的一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本身来自翻译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接受这个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在实际岗位上提升业绩,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变得更为得心应手(何刚强,2009)。对翻译服务机构的调查也表明,对翻译软件的应用能力是一线翻译人员所必备的。因此,笔者所在院校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定位于实践课程,共开设17周,周学时为2,共计34学时。
本课程为翻译专业学生提供专业译员所必需的基本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常见术语,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能够自己建立翻译语料库、创建翻译项目、在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的支持下进行翻译;能够与其他同学配合,共同完成一般翻译项目;能够熟悉掌握各类电子词典的使用,各种文字处理和桌面排版工具。
三、课程模块
本课程从广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出发,充分考虑专业译员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与翻译技术相关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翻译记忆、翻译术语管理、主流翻译软件、项目管理、翻译信息技术、质检工具六大模块。
模块一:翻译记忆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具有翻译记忆库。用户可以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利用已有的原文和译文创建不同的翻译记忆库,存储在翻译记忆系统中。创建翻译记忆库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挂库操作,系统会自动搜索与翻译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翻译资料,这一过程叫做匹配。译者对系统提供的参考译文,可以直接照搬或适当修改,也可弃之不用。翻译记忆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节省了查字典和录入的时间,译者只需专注于新的内容,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
模块二:翻译术语管理
术语管理库可以确保译文中术语翻译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及质量。对大型翻译项目来说,规范化的术语库对提升译文质量至关重要。本模块的内容首先介绍术语的基本知识、国内外公用的大型术语库;小型术语库的创建、维护及优化;主流术语库软件,如Lexicon,T-manager, Sun Gloss等,以及主流翻译软件中包含的术语工具,如MultiTerm等。
模块三:主流翻译软件
目前,主流的翻译软件包括TRADOS、Wordfast、DéjàVuX、MemoQ与雅信CAT。本模块从用户认知度、软件整体开发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出发,以TRADOS、Wordfast与雅信CAT为重点,介绍主流翻译软件的功能及应用,包括格式处理、术语管理、翻译记忆、项目管理等。这三款软件分别代表三种类型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即独立翻译表格界面(SDL TRADOS)、文字处理软件插件界面(Wordfast)和集教学平台与实训平台为一体的界面(雅信CAT)。
模块四:项目管理
翻译公司每天会同时处理几个乃至几十个项目,熟悉项目分析、项目管理的流程对翻译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因而,翻译项目管理在教学模块中也应有所体现。本模块以雅信CAT为例进行演示,向学生介绍翻译项目管理的流程,包括创建项目、译前处理、译员翻译、语言审阅、校对审阅、技术审阅、排版、格式转换、客户复查等。介绍流程后,将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训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初期,教师可以作为项目经理管理整个项目的操作,为学生分配任务,学生各司其职完成任务。熟悉整个操作流程后,学生也可以作为项目经理来给同学分配任务,以得到更好的锻炼。
模块五:翻译信息技术
本模块主要介绍译员在翻译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涉及翻译信息技术的知识,包括高级文字处理技术,如word中的高级自动化技术;数字文本获取技术,如将印刷文档转换成电子文档;格式转换技术;图形处理技术;搜索技术,如常用搜索引擎、在线字典、百科全书的介绍;语料检索与排版技术等。
模块六:翻译质量管理
质量是译文的生命,也是翻译服务机构和译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出色地完成翻译任务的有效保障。翻译质检工具分为嵌入式与独立式两种,本模块主要介绍独立式质检工具Xbench, Xbench可以快速生成译文的质量报告,尤其适用于本地化翻译项目的质量检测。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查课,总分100分,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50%,分别为:课上表现和出勤率占10%、课前报告占10%、课外翻译作业占10%、阶段测验的成绩占20%(2次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成绩占50%,综合测试本学期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能。
五、结语
为提高翻译效率,确保翻译质量,培养语言知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兼备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在翻译本科、硕士阶段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已势在必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CAT课程,学生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了解与掌握逐步加深,势必不断增强未来的翻译人才在职场的综合竞争力,并翻译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何刚强.取精用弘,图远务实—简谈翻译硕士专业教材《笔译理念与策略精讲》编撰原则[J].中国翻译,2009,(1).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苏明阳.翻译记忆系统现状及对我国相关研究与应用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