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健康情绪 教师感染 家庭教育 情感体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代为监护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塑造了一个特有的精神世界,每个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外出都有特定的情绪体验。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子之间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必须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情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烈的孤独感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较强的孤独感受。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主要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的监护下生活,缺乏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支持,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二)委屈难过
委屈难过是留守儿童的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情绪体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外出,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当看到同龄孩子有父母在身边陪伴或者帮助解决问题时,留守儿童不免在对比中产生一种委屈难过的体验。
(三)敏感自卑
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反应较为敏感。这种敏感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与留守儿童自卑的心理特点有关。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有效策略
(一)发教师的感染作用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校他们把教师当做模仿的榜样,会在无意中接受教师的情感影响。因此,教师始终要把自己积极的情绪展露在留守儿童面前。
首先,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无论发生什么事,有多么沮丧,只要一走进课堂,就要表现出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此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使他们内心产生共鸣。言传身教,引领留守儿童用热情乐观的态度去帮助别人,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良情绪随之化解。
其次,教师和留守儿童交流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肯定、少否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安慰、疏导和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从老师的言行中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二)加强家庭的情感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配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农村留守儿童正常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出现问题也很难沟通和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临时监护人培训,利用节假日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探亲的机会,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同时,给家长发放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卡上不仅有班主任的联系电话,还有科任教师的联系电话,通过此卡要求家长在正常情况下一周要和孩子联系一次,每两周和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一次。除了电话联系之外,还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了解留守儿童特有的情绪,以及其他不同于非留守儿童的特点,并学会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从而使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发展,必须使留守儿童学会主动调节情绪,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教师应教给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让他们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留守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可以满足留守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让他们认识到在与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逐渐学会怎样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总之,我们应重视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情绪,用爱心去抚慰,用行动去转化,使留守儿童保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保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从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唐松林.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关键词 和谐 家庭教育 儿童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OU Ping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henzhou Normal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ldren mental disorder,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societ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nd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e reckoned with, and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is the key to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family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a 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children; mental health
1 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特点
为了了解这一家庭教育是如何作用于孩子身上的,我们先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讲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又叫亲子关系,这种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人一出生就确定了,而且一旦确定就不可选择,不可更改,不管孩子和父母满不满意,都必须无条件接受。父母虽是孩子的创造者,但却不能改变孩子的各项特征,例如: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思想。与此相同,孩子更不能改变父母的特征,无论父母美丑、贫富、健康与否,孩子只能接受现实,接受与父母的这层关系。从孩子一出生,这层关系便不可动摇了。只要亲子双方存在,这种关系就永远存在着。
这种关系还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即父母在这层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因为父母的年龄远远大于子女,他们的社会阅历较足,经验丰富,他们对这种关系的出现是有准备的,因此,亲子关系对父母的各种影响相对较小。相反,孩子对这层关系的出现是毫无准备的,他们不能左右这层关系的存在,不能把握这层关系的特点、质量等,可见这层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
亲子关系随着孩子的年龄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与孩子相互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会不同。
2 家庭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就是建立在亲子关系之上的,它的作用双方就是父母与孩子,虽然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2.1 专制型
父母把孩子看管的过于严格,对孩子的行为紧盯不放,甚至让孩子按自己的思想去进行行为活动。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对孩子的想法、兴趣毫不关心,孩子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毫无发言权,把孩子的思想、思维控制在家长的条条框框中,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误,一旦犯错就会大发雷霆,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去教导孩子处理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只能听命于父母,从而严重缺乏独立性。导致孩子性格缺乏主见,只知盲从,离开父母往往就无法独立。
2.2 溺爱型
把孩子看得过于重要,甚至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无从谈起,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欲望。处处依着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使孩子形成懒惰、蛮横、自私甚至好逸恶劳等不良行为习惯。
2.3 两面矛盾型
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态度忽冷忽热,心情好时,百般宠爱,不高兴时,大打出手,甚至父母双方争吵不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易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性格不稳定。
2.4 民主型
这种是最理想的,它建立的基础是平等,其主要表现是父母尊重孩子并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精神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对孩子的期待、要求以及奖励、惩罚做到恰如其分,并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意图,能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随时纠正自己在教育中的错误。这种教育类型最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 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幼儿期对儿童的影响非常突出。儿童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行为,它总是开始于最亲近的对象,而且孩子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也只能在环境中来学习。既然儿童成长的环境是父母和家庭,当然儿童会很自然的把父母当作学习的对象;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气氛便是儿童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便就是儿童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行为不端,容易愤怒,暴躁,其子女也是会暴躁易怒的。这些问题不是遗传的,它是在家庭中形成而后在孩子心里打下的烙印,是父母为孩子所塑造的形象影响的。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则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
3.2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每个父母的文化修养程度也不同。因此,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各不一样。粗暴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暴躁、执拗、叛逆、任性等性格产生;以和善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往往使孩子形成极富同情心、活泼、善良、亲和的性格特征;以过分保护和照顾的姿态面对孩子,孩子往往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被动性格明显;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便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阴郁甚至不合群,如上文中所述的四种家庭类型就会导致孩子不同的心理及人格发展。
4 创造和谐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如此之大,因此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4.1 形成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父母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风,这就要求家庭成员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避免腐朽、庸俗的事物出现,更要防止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4.2 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父母希望子女都能够成龙成凤,茁壮成长。教育是有学问的一件事情,如何教育出出色的子女?首先,父母在教育时要适度,要既严格又慈爱,要掌握好严与爱的分寸,让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是孩子可以达到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有耐心,其次要教育及时,最后,还要管教与爱同时存在,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
4.3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渠道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启示
一、家庭结构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心理弹性即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家庭和谐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比较重要,同时也是影响心理弹性的外在保护性因素之一。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按照家庭结构,研究者一般把家庭分为大家庭、核心家庭、破裂家庭。其中,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属于完整家庭。破裂家庭又称为特殊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成员构成特殊, 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包括丧偶、离婚、再婚、夫或妻犯罪坐牢等。后来,有研究者把留守家庭也归到特殊家庭结构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殊家庭结构越来越多。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异常的家庭结构会使儿童承受较大的压力可能会对心理弹性产生一些影响。
1、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弹性特点
离异家庭作为一种家庭形式早已存在,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危险性因素。这些年离异家庭大量增加。查阅以往文献,我们发现关于离异对于儿童的影响主要有“严重影响说”和“有限影响说”两种理论。
持“严重影响说”的研究者认为父母离异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伤害。闻国荣的调查发现父母离异的儿童中44.69%感到家庭生活是痛苦和冷淡的,49.56%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父母离异,23.45%希望自己能有父母双的完整家庭。李学容提出与完整家庭儿童比较,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较差,表现在离异单亲家庭的儿童孤独倾向严重、自责倾向突出、存在明显的对人焦虑、冲动倾向严重、心理问题所引起的身体症状较明显。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比双亲家庭儿童更易出现过分早熟、对人冷漠、交往不良、敌意和品行障碍等。持“有限影响说”的研究者认为父母离异确实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后果,但是,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渐适应,摆脱离异对他们的影响。Amato等研究发现离异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而言都是一个压力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都能逐渐适应,摆脱离异对他们的影响。
2、留守家庭儿童心理弹性特点
“留守”作为一种危险性因素可能导致留守状态的儿童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留守儿童面临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教育缺失、和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等。但是,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却显示留守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结果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留守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负面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人格、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有研究者认为留守意味着亲子教育的弱化和亲子关系的淡漠,而这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范方、桑标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内向、猜疑、偏激、乐群性低、冷漠寡言、自尊水平较低等。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绪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李宝峰对我国中部地区的青少年儿童展开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达31.8%。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留守相关的积极因素对儿童发展是有利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认为留守家庭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或者儿童自身的情绪体验并不那么敏感、对于亲子分离现实的认识更为理性等都会抵消留守状态对儿童的影响。有研究也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其主观幸福感并没有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二、家庭结构对心理弹性影响的解释
研究者提出了补偿模型解释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在这个模型中,危险性因素起负向作用,而保护性因素起正向作用,两类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动态互动,共同预测儿童的发展结果。但是,我们认为是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来预测儿童的发展结果是以个人内部的心理因素为中介的。所谓的个体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等因素。
特殊结构家庭的孩子,不管是单亲家庭儿童还是留守家庭的儿童他们都面临着家庭结构异常的危险性因素,所以一部分儿童表现出较差的适应。但是,还有一些儿童却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我们推测这部分特殊结构家庭的儿童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了良好的心理弹性:(1)通过内部因素降低了危险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单亲家庭的儿童还是留守状态的儿童,他们通过内部因素改变了对于危险因素的认识。比如留守儿童家庭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变得更加坚强、自理能力也增强了。(2)减少了由危险因素而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例如,离异单亲家庭的儿童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亲,但是却得到了母(父)或他人的良好照顾,这样儿童得幸免于父母离异而产生的消极影响。留守状态的儿童虽然与父母聚少离多,但是通过与同学和老师融洽相处,他们的学校关系更加积极,这也弥补了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的影响。(3)保护性因素是通过影响个体调整、改善或改变对危险环境的反应,从而防止适应不良的产生。特殊结构家庭的儿童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并且通过和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儿童就有信心解决不利的处境。通过特殊结构家庭的儿童在生活中累积的保护性因素越多,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就越高,从而更可能适应困境。
三、家庭结构对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教育启示
〔论文关键词〕父母冲突;心理行为;综述
中小学生的发展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从出生起他们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成员的性格、心理、行为和人生观等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其他影响因素不能代替的。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父母双方的消极相互作用即“婚姻冲突”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面对父母冲突,儿童是一个积极的认知主体和问题解决者,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努力解决问题,以焦虑、害怕、躲避等一些消极方式来维持家庭系统的稳定,而这很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扭曲。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更多地来自充满争吵和敌意的不幸福家庭中。
一、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的四种理论
中外学者提出各种理论模型来解释婚姻冲突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大的四种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知-背景理论和情感安全假设。
1.社会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班杜拉(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最早被用来解释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指出,儿童的学习主要来自对他人的观察,儿童观察榜样的机会越多,越容易塑造他的行为,特别是当行为榜样来自跟自己同一性别的家庭成员。研究表明,儿童观察暴力行为更容易使得他们获得赞成暴力行为的态度,最终模仿暴力行为。1981 年,贝斯基(Belsky )提出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冲突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儿童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及其后果,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和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父母在冲突中的行为和后果间接强化了儿童的错误观念——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可行方法,这种错误观念将直接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儿童将这种负面的技能运用于日常与同伴、兄弟姐妹和父母的人际交往之中。卡明斯(Cummings)等人的实验研究也发现,目睹成人激烈争吵后,儿童对同伴的身体攻击或言语侮辱行为增多。而且,父母之间公开冲突发生的频率越高,儿童进行观察学习的机会越多,其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学习理论给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解释的模型,但是儿童是个积极的认知加工者,儿童在模仿父母冲突的行为时,已经有认知因素的参与。所以此理论不能够很完美地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加工角度提出了认知-背景理论。
2. 认知-背景理论(the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1990 年,综合分析以往有关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盖瑞(Grych )和 芬彻姆(Fincham)提出了认知-背景理论。此理论认为儿童在经历父母冲突时,会通过评价、归因和应对等来感知父母冲突,间接影响自身的适应问题。
该理论强调儿童认知评价的作用,把儿童对冲突的认知过程分为初级加工(primary processing)和次级加工(secondary processing)两个阶段。在初级加工过程中,在父母冲突发生时,儿童会经历一系列的害怕体验,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在冲突中受到的威胁程度。初级加工过程的评价受儿童本身的特点(如性别、气质)、父母冲突的性质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对冲突过程的期望、当时的情绪等情境性因素影响。儿童对婚姻冲突的评价将决定其感受到的压力水平,由此便进入次级加工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思考冲突为何发生(原因归因)、谁对冲突负责(责任归因)、自己应作出怎样的反应(冲突应对),即对冲突作出归因,对自己的冲突解决能力及解决方式提出期望。次级加工过程也受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当时的情绪影响。
儿童在冲突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评价类型,就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行为结果。例如经常采用自责归因评价方式的儿童会出现抑郁问题,而经常采用受到威胁的评价方式的儿童会出现焦虑问题。
该理论主要强调儿童对冲突意义的评价、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的威胁程度、冲突归因自责和应对父母冲突的能力,同时也很重视环境变量,如儿童当时所面临的发展任务及其他压力源对儿童的影响。它几乎包括了儿童生活中各种相互作用的力量,认为儿童对这些力量的感知是理解婚姻冲突与儿童适应问题的核心。
认知-背景理论在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作用机制的解释过程中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但也有研究者提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儿童认知加工的作用,而对情绪加工的作用却未给予重视。据此,有研究者从情绪情感角度提出了另一种假设,即情绪安全假设。
3.情绪安全假设
1994年,戴维斯(Davies)和卡明斯(Cummings)以依恋理论为基础提出“情绪安全假设(the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强调儿童情绪在感知、解决婚姻冲突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婚姻冲突可能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威胁儿童情绪安全导致问题行为,其引发机制集中在儿童的情绪上。一方面,当儿童长期面对具有破坏性的父母冲突时,他们内心否定消极的情感被激发,对抚养者的依恋和家庭的稳定性产生不安全感,加重了对冲突的过多的感知和反应,这会影响儿童情感调节和言语的表达,使儿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处理情感问题,最终有可能出现人际交往等问题行为。另一方面,长期的消极情绪状态不利于儿童对婚姻冲突作出恰当归因,也会导致儿童问题行为。除了这种直接影响外,婚姻冲突也可能破坏亲子关系而间接地引起儿童问题行为。通常,父母间严重的冲突会导致离婚或父母生理、情感上的精力匮乏,并将婚姻冲突中未能疏导的敌意迁移到亲子交往中,从而威胁儿童的情绪安全;或者冲突使父母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敏感性降低,导致儿童的不安全依恋,引起问题行为。
情绪安全假设认为,情绪不安全感会表现在儿童对婚姻冲突和家庭关系的认知、情感和应对行为等不同环节上,在任何一个环节上过大的压力都会导致儿童问题行为。但这三个环节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会彼此联系共同调节婚姻冲突对儿童的影响。例如,儿童在长期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对婚姻冲突和家庭关系的一般认识,当儿童面临冲突情境时,有关父母关系、家庭关系的表征会使儿童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恐惧、痛苦、警戒和明显的敌意等情绪反应,如果这种消极情绪反应长期持续下去则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为了减少、消除冲突带来的消极情绪,儿童会主动调节婚姻冲突在自己面前的暴露程度。但缺乏情绪安全感的儿童可能会对冲突暴露程度进行过分调节,如儿童过分卷入冲突,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或者逃避冲突以减少冲突带来的消极后果,增加安全感。
4.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the ideas of conflict as family system disruption)将家庭看作一个系统,认为婚姻冲突通过破坏家庭系统中的夫妻子系统和亲子关系子系统,从而使整个系统破裂,最终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也有学者认为是冲突“外溢”(spillover) 。
夫妻子系统的破裂是夫妻双方由于教育子女观念的不一致,使得双方很少过问对方的子女抚养观念而坚持自己的抚养方式,导致抚养质量的下降,间接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教养观念的不一致可能导致更多有关教育行为的公开婚姻冲突。这类冲突与儿童有直接关系,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比那些与儿童无关的冲突更大,在这类冲突中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责、羞耻和恐惧。
另外,婚姻冲突通过破坏父母和儿童间的情感联系而影响两者间的关系。戈德堡(Goldberg)等认为,在长期的婚姻冲突中,父母的情感和精力被耗尽,从而降低了对儿童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使亲子间不易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亲子关系的质量会影响儿童对婚姻冲突的评价,缺乏安全、稳固的亲子关系的儿童更容易将婚姻冲突视为对家庭和个人发展的主要威胁,因此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家庭系统理论还提出了两种外溢的假设:Erel提出的补偿假说(compensatory hypothesis)被用于解释那些高冲突家庭,但是父母的抚养行为是积极温暖的。当夫妻冲突使双方感情不能调和时,情感不能从对方得到满足,从而转向对子女积极的抚养方式和补偿性的爱。米纽秦(Minuchin)提出的迂回假说(detouring hypothesis)被用于解释那些高冲突家庭且父母的抚养行为倾向于过多保护和溺爱,紧张的夫妻关系使得他们将注意的目标转移到子女问题上来,婚姻关系的敌对性和消极性转嫁到对子女的过分严厉和过多保护教养方式上。
二 、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影响的实证研究
儿童对父母冲突的感知,对研究父母冲突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1984年艾米丽和奥利瑞(Emery,O’Leary)发现,经常发生的公开婚姻冲突比隐蔽的冲突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攻击性、不服从、反社会行为、抑郁、退缩及自我概念发展障碍等)。海瑟林顿(Hetherington)等人也发现只有暴露在儿童面前的婚姻冲突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关,而那些隐蔽的、儿童未感知到的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似乎很微弱。更早的一项对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更多地来自充满争吵和敌意的不幸福家庭中,而在冷漠的不幸福家庭中出现的要少些。这说明公开的、儿童感知到的婚姻冲突比隐蔽的冲突更可能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本研究将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分为行为、生理和学业成绩三类。 转贴于
1.父母冲突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
布拉萨( Bourassa)对984名法国青少年运用青少年自我报告量表进行测试,得出了高父母冲突家庭的青少年比没有或者低父母冲突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外部和内部的问题。许多研究都认为高父母冲突组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更有可能变得敌对、叛逆、焦虑和抑郁。我国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指向父母冲突可以显著地预测儿童的抑郁情绪问题。1997年标乐(Buehler)对来自心理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68篇关于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行为问题的348个统计结果作元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的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32。计量分析还得出儿童青少年不分年龄大小、不分性别都逃不过父母冲突对他们消极的影响。
在大部分的行为研究中,研究者都采用Achenback 1991年编制的青少年自我报告量表,此量表的测量内容包括内部行为问题(如回避、焦虑和抑郁)和外部行为问题(如过失行为、攻击行为)。虽然男孩和女孩都会受到父母冲突的负面影响,但是由父母冲突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行为还是有性别和样本来源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男孩更容易出现外部问题,而女孩更多表现为内部问题,可能是由于男孩更多地去直接干涉父母冲突,而女孩更多倾向于自责。但是研究者通过计量学分析发现,虽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父母冲突的影响,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来自临床的样本比非临床样本表现出更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父母冲突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冲突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使其出现攻击、敌对、抑郁、焦虑等,但是对生理健康的影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我们可以从离异家庭和婚姻满意度这两个侧面了解婚姻冲突与儿童身体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那些父母关系不和谐和离婚家庭的儿童比来自和谐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严重的身体症状(如反常的疼痛、反胃、呕吐、头疼等)。可见,婚姻结构与和谐度可以预测孩子的身体健康。
父母之间的冲突如何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呢?2004年温迪(Wendy)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父母冲突对孩子身体健康影响的模型。此理论承认芬彻姆( Fincham)1990年提出的父母冲突对儿童的情感和生理调节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认为抚养行为的变化在父母冲突和儿童的身体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由婚姻冲突而产生的紧张感可能危及到父母的抚养行为,弱化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外溢”(spillover effect)。父母照顾力度的下降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另外,儿童感知到的婚姻冲突程度可能通过父母的抚养行为模式的变化而增加了子女攻击和敌对行为的发生率。此理论认为父母冲突威胁着儿童的安全感和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的欠缺可能导致儿童难以面对外界的压力,而且情感、认知和行为能力的赤字可能通过生理途径(如神经内分泌系统、被弱化的神经传递系统)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
3.父母冲突对儿童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儿童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直接和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唐纳德(Donald)等研究者在2000年运用父母冲突量表、青少年感知家庭和谐度量表对11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父母冲突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家庭支持和父母对子女学校事件涉及程度两个变量在父母冲突和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可能是因为冲突使父母很少顾及到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予其学习上必要的支持与鼓励,使得儿童很少能够感知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这种感受间接影响儿童对家庭作业的完成、对学校的评价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父母冲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但是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冲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儿童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三、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途径的研究
父母冲突是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等问题呢?目前研究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证明这种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影响是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产生直接作用,间接影响是父母冲突通过其他的相关变量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珍妮(Jeanne)等人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结构方程模拟模型,证明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评价在父母冲突和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抑郁是父母冲突和儿童的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还有学者证明了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家庭功能、儿童应对策略、父母教养方式等变量在父母冲突和儿童心理行为、学业成绩和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我国学者池丽萍认为,认知评价在婚姻冲突与儿童内部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它能够将两个系统(婚姻系统和儿童发展系统)联系起来,从而揭示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四、儿童应对父母冲突的相关研究
儿童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应对父母冲突,一是情感反应,二是应对策略。奥布赖恩(O’Brien)等人1995年将儿童应对父母冲突的策略分为10种类型:远离冲突(离开冲突现场);转移注意力或者自我安慰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寻找同伴或者兄弟姐妹;寻求其他成人的帮助;直接告诉父母停止冲突;自责;动手阻止父母冲突;冲突后利用父亲或者母亲来解决;直接的情绪表现(如吵、闹、叫、哭、打等);无助行为(如站在一旁自己发呆)。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 文:童话中的美好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