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区绿化设计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 居住区; 规划设计; 设计思路;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居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部门对土地容积的要求往往会和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要求产生矛盾,设计师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在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土地,同时在建筑容积率及密度确定的条件下,利用架空层绿化等有效的建筑处理手法,尽量营造优良的生活居住环境。以下就此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居住区规划的设计思路论述

1、空间布置要以人为本。

住宅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应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30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居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交通、景观绿化等功能上也要围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档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的道路应该“使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其实,“建筑没有街道便不能存在,它们互相确定对方的地位,为对方服务。”交通道路应该合理分流,居住区道路系统应该分级明显、架构清楚,要与城市公共系统有机地衔接。有可能的话,可以设计地下通道,将机动车通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从而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2、配套设施要经济实用。

目前的住宅大多数以居住区形式为主,而且《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居住区应配备一套完整的公共基础设施且比重为18%~22%,这样的小区实际上成了一个缩小的城市,几乎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大量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低效率利用,而对于居民来说,实际上承担了一份额外成本。其实,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能够有效利用附近的资源。居住区规划应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景观设计要融洽和谐。

我国的住宅区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事实上也证明它是一种比较适合城市规划的模式。但是,每个城市都应有其独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建筑形式,在小区建设中要形成自己的居住风格。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中保持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居住区整体景观的和谐与否,要看建筑的风格与周围景观的风格是否统一在整体景观构思之下。若随心所欲地将中国式园林与西洋式建筑无序地并置,将会造成整体风格上的杂乱,是很不可取的。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工为辅,要以借景为主,建景为辅,着力创造能优化人群身心素质、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城市总体景观的品质。

4、绿化规划要简单自然。

居住区环境不仅成为整个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而居住区环境中,绿地景观环境又是居住者对居住区外环境的第一认识。其实,居住区不仅仅要强调绿化率,而且绿化率也应该适可而止。居住区的绿化要巧于借景,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合理利用其自然资源来形成小区的生态环境。

5、土地综合利用要体现效率和价值。

当前国家的土地利用情况非常紧张,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土地的价值直接和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挖掘土地的利用潜力,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等规划指标,避免资源的浪费,充分地利用了土地也就同时相应减轻了居住者为居住而付出的代价。

二、居住小区绿化环境设计具体方法分析研究

1、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思路。

第一种是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实施规划方案。根据此规范,一个居住小区按面积不同分为不同级别,但都必须有一块中心绿地,供区内居民休憩。这种腾出一块大面积地段搞中心。绿地固然使小区居民有一个相当大的绿地,适合老人、孩子等闲暇时间多的人群使用。但中心绿地牺牲了其他地段的绿色空间。第二种是贯穿式绿地,即根据目前人们生活方式变化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特点,“打碎”集中绿地,增大楼间绿色活动空间。由于人们更趋于忙碌,居住在居住区内时间变少,更希望下楼即可到达绿地内休息、与近邻聊天、交流或带着宠物散散步,而不愿或没时间到相对远些的集中绿地去。因此,能够有较大空间的楼间绿地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本”思路的一项“生活方式”定位内容。

2、城市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理念。

住宅外形构成的灵活化。住宅中的组团由以往的“行列式”变为“半合围式”,这对环境艺术的设计构思比较有利,各种不同的组团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绿化设计,形成独立的个性与特点,从而达到“园中之园”的意境。外部空间环境营造的立体化、复合化。设计师运用“挖、填、堆”等传统的造园手法,力求在竖向上有层次、有变化,并且尽可能地利用地形本身的高差避免环境设计平面化、图纸化。“复合化”则是近几年来很多明星楼盘提出的新概念。多种功能的复合,增加了小区环境视觉上的兴奋点,把旅游与居住两大概念较好地结合起来。植物布置与搭配多元化。在植物的布置与搭配中,除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在小区内创造出逼真的人工景观,使业主从各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小区的优美环境,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小区配套设施的符号化。利用“建筑符号”是设计学中的常用手段,小区中每一个小品、部件,如小区路标、入口指示牌、果皮箱、座椅、灯具、雕塑等都是极好的宣传载体,采用以一种色彩搭配或相关符号反复在视野中出现来。加强人们的领域感、归宿感,与其它构成要素一起成功地营造外部空间,将现代商业与住宅建筑设计有效地结合,使整个建筑更精致,增加了其观赏性。

三、现代居住区停车位的设计分析研究

1、停车位设计规范要求

在居住区设计规范中,要求停车位数量为住户的10%,且规格为3×6m。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城市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轿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固定停车位及停车库根本达不到停车的要求,造成目前许多居住区的道路上都停满了车,给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及住户出行都带来很大的不便。

2、停车位形式

1)传统停车位。传统停车位为砼、花岗岩等硬质地面形式。优点是停车比较方便;缺点是占地多,地面受太阳辐射反射强度较大,特别是在高温夏季,车内温度可达60~70℃,不能计算绿地面积。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城市社区;节能;中水回用;垃圾分类收集

2015年11月,随着时隔37年之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再度召开,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重视,也说明了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问题的突出性。意在说明要城市建设的重点要放在细处,建设生态友好型、服务全面型、能源节约型的舒适宜居城市,使百姓生活更加幸福。而经过几十年的城镇化建设,各大城市已出具规模,以社区为单位的城市规划最为常见,社区以其相对独立性和有专门的物业团队管理的特点,成为新型城市建设的着手点和出发点。

1绿色建筑小区的节水系统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下水严重匮乏,水资源紧缺问题突出,对于城市用水大户的居民建筑小区,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中水资源,将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用水压力,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1.1中水回用系统绿色建筑小区给水系统可分为两条管线,一条管线来自于城市自来水给水管网,供给居民洗衣做饭等日常用水使用,另一条管线来自于小区自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居民冲马桶、拖地、浇花等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所使用,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自来水还是回用中水,相对来说,使用中水的费用要低于自来水费用。同时,小区自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可用于小区及建筑周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包括湖泊、喷泉及瀑布等;喷洒道路用水;消防及洗车用水等。《建筑中水设计规范》提出,建筑中水水源的选取种类及顺序依次是沐浴排水;盛洗排水;空调冷却系统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冲厕排水。在城市的建筑小区中,一般可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和生活排水三种。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包括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洗菜排水等优质杂排水,进入到小区地下建设的污水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该处理产生的污染物为剩余污泥,该污泥部分可作为有机肥料填埋进小区绿化带中,剩余部分可设置管道定期排入小区内化粪池当中,进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这样建设的社区基本能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1.2经济效益分析该系统相比传统的小区新建了一个污水处理设备和一套中水供给系统,建设费用可以划归居民的房价当中,后期运行费用可以从用户使用中水的费用中获得,百姓从这里多交的钱,完全可以从省下的水费中补偿回来。长期使用的话,甚至能够实现盈利。(表1)1.3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正作为新的城市生态建设理念改变着城市面貌,目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雨水控制技术一般包括屋顶绿化、植被浅沟和下凹绿地、渗透性铺砖、雨水花园、景观水体调蓄池、雨水断接、渗透沟等。沧州地区的降雨量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4倍,一年中汛期(6~9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且多暴雨,7、8月份2、3场降雨量即可达年降雨量59.6%。对于沧州地区的高层建筑小区,屋顶有放水处理,可采用屋顶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通过管道进入过滤系统、贮存系统和回用系统。同时,小区绿地可采用植被浅沟、渗透性铺砖以及景观水体调蓄池等实现雨水的存储,存储下来的雨水一方面可以作为绿化灌溉的补给,一方面可以通过管道进入屋顶雨水过滤系统,经简单处理实现雨水的回用,可用作小区绿化灌溉、冲厕所、道路清洁等用水。对于一个4000人口的小区,占地面40000m2,绿化率40%的建筑小区,全年平均降雨量约550mm,可收集雨水8800m3。

2社区化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而生活垃圾有效的进行分类则成了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先决条件。2.1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设备一种应用于社区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收集的垃圾箱,可以实现指导垃圾分类、自动称重、确定奖励金额、反馈存储状态等方面的功能,可有效提高居民参与度,还可提供部分就业岗位,是一种新型的废品收购模式。这种垃圾箱包括箱体、箱门、基于云计算的可视化交互平台、检重秤、图像采集设备和遮雨板。如图所示,每个箱体上均设有电磁阀控制自动开门的箱门;基于云计算的可视化交互平台,该平台主要由4部分组成:资源层、应用层、用户访问层、管理层;用户交互平台下端设检重秤;检重秤与交互平台相连,称重结束后将结果通过信号反馈给平台;检重秤内设图像采集设备,称重的同时完成垃圾图像的采集并传递到交互平台,进而提交到服务端;遮雨板位于整个箱体上方,具有遮阳挡雨的作用。具体操作如图1。2.2餐余垃圾垃圾之所以要分类,就是要将餐余垃圾与其它固体垃圾分开,以减轻后期处理的难度,餐余垃圾的特点:含水率高,易降解,具有高营养物质,如果居民按照上述办法,已经将能够回收来的废品按照产品上说明的办法回收的话,剩余的生活垃圾大部分就是餐余垃圾,上述智能垃圾箱两旁会各设一个垃圾桶,盛装餐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起来的餐余垃圾可由管理人员送往有机肥料厂等进行除油、堆肥处理,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回用到耕地中,实现了餐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其余垃圾包括餐巾纸、尿不湿、卫生间用纸等可送往热电厂燃烧,该类物质易于燃烧,且热值较高,产生的热量可以再次得到利用,进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3结论

新型城市社区节能模式就是要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结构模式的转变,遵循节约能源和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因地制宜的原则,实现水资源节约化、垃圾资源化的和谐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创城市建设的新格局。

作者:郭幸丽 左仲善 孙 超 田志民 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旭.建筑小区节水关键技术及给水系统优化研究[M].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3.

[2]薛必春,刘晋军,王平.浅谈建筑中水的资源化利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4-75.

[3]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S].

[4]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5]张书函,丁跃元,陈建刚.德国的雨水收集利用与调控技术[J].北京水利,2002(3):39-41.

[6]邹承江.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雨水设计策略[J].江西建材,2016(21):58-59.

[7]刘振铎,段现辉,哈建强.沧州市近50年降水量特性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3):18-20.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汽车停;停车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1.1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收入大幅提高,汽车购买量急剧增加,由于原有小区设计对汽车的发展估计不足,没有为停车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现在,汽车停放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1.2调研目的及意义

为了给宜昌市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建议,本次调研深入了解宜昌市居住小区停车现状,感受居民的停车困难,通过对比分析小区间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寻求与城市居住小区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今后居住小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合理化建议。

2居住小区停车概况

2.1小区规划建设情况

东山花园、兴达康居城、江临天下分别建成于2000、2003、2007年,分别于宜昌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建成,时间间隔较为合理,小区规模和设计理念都各有特色,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小区的走访调查

经走访调查,三个小区情况各不相同:

东山花园:规划较全面,做了适度的超前规划。从走访中了解到,购房时,小区停车位足以满足需求,可现在基本是车满为患。为此,居民曾多次向物业反映,物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收效甚微,近几年车辆增加太快,已远远超出了小区的承受能力。

兴达康居城:规划不够全面,更没有做超前规划,停车位远不够,很多车主基本上是见地方就停,甚至直接开上绿化带,这样既破坏了小区的生态,也影响居民正常出入,降低生活质量,居民束手无策。

江临天下:规划较全面,停车位足以供居民停放,但由于小区物业管理不善,外来车辆过多的占用车位,使小区去年大半年停车处于“老大难”状态,通过出台新的措施,最后得以改善,居民基本满意。

2.3国家相关规范

2002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0.6.1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8.0.6.2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8.0.6.4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3典型小区实例分析

对东山花园、兴达康居城、江临天下、进行重点调查,实例的选择考虑了涵盖不同停车布局、停车指标、住区定位等方面,为调研提供了详实的客观数据和对比资料。

小区名称 总建筑面积 住户数 停车位 容积率 停车率 绿化率

东山花园 207000 m2 1526户 385个 2.8 93% 35%

兴达康居城 38157 m2 357户 122个 2.35 90% 25%

江临天下 53596 m2 466户 292个 1.07 83% 43%

表1宜昌小区停车指标对

3.1停车布局的类型

3.1.1组团内停车;

最易于为车主接受,但也最易干扰居民生活,影响居住环境。以东山花园为例,小区规划停车主要以组团内停车,利用住宅底部架空方式(图1),在设计时足以满足小区停车要求,但汽车的飞速增长,设计车位已供远小于求,对小区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3.1.2组团外停车;

体现的是人车分行思想,停车场位于主干道两侧,人形系统与车行系统完全分离,避免人流交叉。江临天下很好的应用了这种道路系统(见图2),加上小区管理的完善,虽然小区车辆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但总体表现井井有条。

3.1.3组团之间停车。

主要是人车混行的思想,主干道位于小区内部,并将几个组团联系起来,汽车停放在组团之间的空地上,虽然缩短了居民存取车的距离,但从兴达康居城来看,小区整体会显得紧凑,人行与车行并用,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见图3)。

3.2停车数量指标的分析

3.2.1居住区的开发档次;

东山花园是针对中层收入以上者,小区相关配套设施考虑比较超前,只是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其稍显落后。

兴达康居城是针对中低层收入者,对停车问题考虑比较欠缺,车位较少。

江临天下属于宜昌市中高端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定位清晰,且规划成熟,设计完备。

3.2.2小区停车环境;

图4

图5

东山花园主要是住宅底部架空(图1),受底层建筑面积和结构体系的限制,面积大小不一,布置方式、车位的数量也不同,在入住初期,小区总体比较和谐,随着汽车的飞速增加,小区早已处于“汽车的海洋”中(见图5)。

兴达康居城主要是利用生态停车场,即铺草坪砖的停车场,但数量很有限,其次是在规建外的地面停车,占用较多的步行空间(见图4)。

江临天下是地下停车库(见图6)和路面生态停车场(见图7),规建外的增加了路边停车(见图8),总体感觉绿化效果较强,视觉效果不错。

图6

图7 图8

3.3停车问题汇总分析

3.3.1停车位紧缺;

主要是东山花园和兴达康居城停车位的配置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且有一部分车位被杂物占据。

3.3.2设计欠合理;

规划设计时普遍对停车需求估计不足,造成小区的停车场库规划落后于实际情况。

3.3.3管理不善.

小区停车管理法规不完善,业主有车无位,无序停放的现象十分严重。其次,从法律上来讲,仅交警部门有权管理乱停车问题,而物业虽有管理权,但并未明确规定如何行使管理权。

4总结和建议

在汽车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区停车规划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和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宜昌市小区停车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国家相关法规的建议

一是根据社会的发展,缩短更换周期,迅速作出相应改善,使法规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不脱钩。

二是紧跟国际标准,加紧完善现有法规,充分考虑居民与居住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到覆盖广,无遗漏,不落后。

4.2停车布局的建议

4.2.1适度超前规划,充分预估未来车辆数,不至于很快脱离社会发展。

4.2.2建地下或半地下车库,节省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小区环境效益。

4.2.3采用路边停车,充分利用土地,使布局更加饱满、合理。

4.3小区停车改造建议

4.3.1采用国外的生态草垫。

4.3.2建立体停车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4.3.3对绿化带进行改造,铺草坪砖,形成新的停车区域。

4.4小区停车管理建议

4.4.1清查车库,确认所有有标记(车位锁及车牌号)的车位,一车一位,严禁非法乱停。

4.4.2出入口安装一卡通智能刷卡系统,固定车位车辆刷卡出入,临时车辆,需领取智能卡,刷卡计时,缴纳临时停车费,且下午5点后禁止驶入,5点前进入的晚7点前必须退出,不得昼夜占用有限停车场地。

如何解决好居住区停车问题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过程,以人为本,汽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居住区是为了给居民一个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结合我国国情,城市交通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发展公共交通,让大部分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控制住区汽车拥有率,使居住区停车和城市交通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第二版)

[2] 关宏志,刘小明.停车规划设计与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范文第4篇

3津秦客运专线对本项目的影响

由于津秦客运专线现处于试运行阶段,无高铁通过,并且没有达到满负荷运行,因此,本此评价以设计能力预测,津秦客运专线全线正常通车后对本小区的噪声影响。

24 h等效噪声预测。津秦客运专线设计日通行车辆60对,1列/12 min,设计最高时速300 km/h,线路为双线,靠近该项目一侧为路堤线路,另一侧为桥梁线路,均采用无砟轨道,参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类比沪宁高铁300 km/h的CRH2型列车,8辆编组,列车总长为201.4 m,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25 m,轨面以上3.5 m处噪声源强为92.5 dB(A)。津秦客运专线运行线路中心距最近该项目住宅楼147.3 m,对其交通噪声进行预测。

根据选定的预测模式和参数,计算不同距离处噪声预测值,考虑住宅设置中空玻璃措施衰减量后,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及敏感点预测值见图1。图1津秦客运专线对该项目昼夜噪声影响预测值该项目北侧第一排建筑距离津秦客专线147.3 m,由图1预测结果可见,津秦客专运行后,铁路和小区间的空地上种植防护绿化带,本项目室外昼间噪声预测值达标,夜间噪声预测值在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420 m处才能满足标准。

为了减少对本项目的声环境影响,建议在临铁路侧自北向南的几排建筑物全部安装中空玻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中空玻璃窗隔声量约为15dB(A)~25dB(A),同时在铁路和小区间的空地上种植防护绿化带,布置形式采用乔灌草立体结构,这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轻铁路噪声对本小区的影响。

安装中空玻璃后,距客运专线运行线路中心147.3 m处第一排住宅楼室内昼、夜间噪声分别为41.83dB(A)和41.81dB(A),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住宅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二级标准45dB(A)。

4火车通过时瞬时噪声预测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 m区域执行2类标准。

该区段火车不鸣笛,火车通过时噪声瞬时值属于突发噪声,根据GB3096-2008,夜间瞬时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 dB,即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 m区域夜间瞬时值≤65 dB。

由于火车通过瞬时噪声值昼间、夜间几乎一样,而昼间瞬时值暂无适用标准评定,故评价时选用夜间标准进行达标情况评定。详见表1。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给排水 管网设计 规划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汽车的保有量也在迅速增加,住宅小区停车库的规模也在迅速的加大,由此造成小区建筑红线内地下车库满铺。另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已成为小区景观建设的基本元素,车库上部设计有大量的道路、绿化、水景等。而且大型小区的设备用房往往面积大,布置复杂,且绝大部分都设置在地下。上述种种原因都使得居住区地下停车库的面积大型化、功能多样化、布置复杂化成为小区建设的必然趋势。于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狭窄的空间,选择一种综合、安全而又经济合理的管网系统,给建筑设计者在给排水设计规划中带来了新的挑战。由此给大型居住区的给排水、雨水、消防等总体管网设计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前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设计之前,应主动和开发商联系,并到现场详细的勘察地形,了解相关设计资料,这是做好小区管网设计的前提。前提资料未收集好,会影响今后小区市政管线和周边管线的正确衔接,甚至出现支、干管容量不符的情况。在理场勘察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主要有:(1)小区总平面布置图、道路施工网或详细规划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用地面积和性质、人口规模及备类建筑面积等);(2)现状地形地质资料(如有山体则应考虑排洪、排涝,如靠海则应考虑防潮);(3)小区现有水源情况,现状给水系统图,给水管径、管位帮永压资料,分区或详细规划范围内的给水设施和管线图;(4)小区周边排水设施情况,现状排水系统图,雨污水管的管径、接口标高,污水厂积雨污水泵站容量,分送或详细规划范匿内的排水设施和管线图等。

2.给水管道工程设计

2.1居住区的用水量测算:

(1)居民生活用水量:一般采用300L/人.d(其中L表示升,d表示天),时变化系数(Kh)可参照以下标准来确定,标准见表1。

人口数 时变化系数(Kh)

0.1~0.5万人 Kh=2.55~2.40

0.7~1.3万人 Kh=2.30~2.05

1.5~2.0万人 Kh=1.95~1.75

表1

(2)公共建筑用水量:按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确定,无详细资料时,接生活用水量的15%~30%计。

(3)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道路按0.5~1.0L/。d计,绿化按1.0~~2.0 L/.d计;

(4)消防用水量:按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对于室外消防和市政给水合用的管道,这部分流量可作校核用;

(5)管网漏损量和未可预觅用水量:按小区最高日用水量的10%一20%计。

2.2管径确定

确定管径是不仅要考虑远近期结合,同时还要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管径确定涉及设计供水量及经济流速的确定。 设计供水量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1)居住生活用水量(2)公共建筑用水量(3)绿化用水量(4)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5)道路、广场用水量(6)公用设施用水量(7)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不论小区规模及管网形状,均应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3.6.1条第2款规定计算节点流量,再叠加区内一次火灾的最大消防流量(有消防贮水和专用消防管道供水的部分应扣除),对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校核,管道末梢的室外消火栓从地面算起的水压,不得低于0.1Mpa。设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给水管道,管径不得小于100mm。管径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确定经济流速,从而确定经济管径,使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之和为最小。

2.3管材选用

设计时应结合各种管材的特性做到管材选用经济、合理。埋地管道长年累月承受输送液体内压、泥土及地面荷载的外压、高温变化引起的拉伸应力以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综合应力,还要承受水锤冲击力,因此管材首先应有足够

强度。同时结合建设要求做到经济合理。室外给水管道常用管材有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镀锌钢管、预应力(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等。

(1)钢管:其优点是耐高压、耐震动、薄而轻及管节长而接口少;缺点是易锈蚀影响使用寿命、价格较高,故需做严格防腐绝缘处理。钢管一般用于管径要求大、受水压力高路段,及穿越铁路、河谷和地震区等管段。

(2)承插式给水铸铁管: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承压能力,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接口方便,易于施工。其缺点在于不能承受较大的动荷载及质脆。按制造材料分为普通灰口铸铁管和球墨铸铁管,较为常用的为球墨铸铁管。

2.4给水系统设计

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应根据现有的水压资料和小区建筑性质及层高确定小区给水方式。对于大型或重要的小区,还应做经济技术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对于加压给水系统,如小区内均为多层建筑,则可考虑设一集中式的变频调速加压泵房,泵房一般可设置在小区负荷中心绿地下,亦可和建筑合建,但应便予物业管理;如区内有高层建筑,且呈分散布置或各幢所需的水压相差较大,则可考虑在距离较近的几幢离层建筑内设一加压泵房,或每幢建筑自行设加压设施;如高层均集中在某一区域且所需供水压力相差不大,则可集中设加压泵房。一般说来,集中式加压泵房既可节省用地节约投资,又便于管理,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设置方式,缺点是外部管线多,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差,而分散式的加压泵房情况则相反。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后再确定。

另外应注意的是由于生活、消防及商业用水都须单独计量,故在安排宅前管路时均应单独设管。

2.4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排水体制的选择

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更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

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2)管材选用

室外无压排水管一般很少采用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道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或对渗漏要求严格的地方(如污水泵站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等)才采用金属管材。较为常见的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近几年,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

等也在室外排水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3)钢筋混凝土管接口选择

用于排水的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和承插口管。管口形状不同,接口的方法也不同。管道接口一般分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半柔性接口三种。橡胶圈接口、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接口等均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常见的有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而石棉水泥接口则为半柔性接口。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道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

2.5污水管道优先布置,并与其他管道全盘考虑

按照城市排水体制,室外污水和雨水为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均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由于污水管道数量多,连接复杂,且为重力流,必须优先布置。当然,优先布置并不是说就不考虑其它管道管线。我们最早在进行每个单体的设计时,水专业就与建筑专业及其它专业密切配合,根据室外总体与各栋单体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体的给排水与其它专业管道的进出口位置,做到排水管道与其它专业管道在室外均能避开,尤其在室外总体做到管道不冲突,不交叉,这样就可充分利用覆土层的有限高度,将所有管道合理有效的布置。

3.完成施工图设计

设计人员应根据管线协调会上的要求对设计图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在设计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达到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由于给水、电力、电信和煤气管的施工图均由相应的专业单位设计,故以下仅对雨污水和管线综合图的设计提一些具体要求:

(1)设计说明中应有棚应的经济技术指标、污水总量指标、雨水推求公式、设计洪峰流量以及雨污水管材、接口和管基的做法和施工注意事项,并应列出主要的材料表、选用的标准图集等。

(2)图纸上应注暖各撵水管的长度、管径(断面大小)及管坡,并标明检查井各进出水管的管内底标高,各检查井应编号、定位(可以坐标或提对尺寸表示),并注明检查井中心地面标高。对于主要干道下的排水管若绘制纵断面图则能撼本体现上述要求。有排水构筑物的还应绘制大样图以及裾应的平面、剖面图。

(3)在综合管网图中,应注明各管线的位置、间距,对于主要干道上的管线应绘制综合管网断面图,并将各交叉点的管线标高注明,必要时应对节点绘制大样图,并把各交叉点用细线引出,缅线上面是上部管线的管内底标高,细线下面是下部管线的管外顶标高。

结语:

给排水管网设计中,往往受场地和标高的限制而需要考虑管线的相互避让和调整,这是小区给排水设计中的难题,在设计前,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业主的要求和意图,并以此来决定取舍。所以设计前除了要收集资料还要听取业主的意见和要求,再设计中尽量予以满足。同时一个优秀的给排水工程师还得具有现代意识、拥有独立思维、与社会发展同步。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布置还必须根据城市和工业区建设规划、分期建设来确定,这样才能做到同时满足近期和今后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增好.住宅小区综合管网优化设计及施工要点[期刊论文]-工程与建设.2010(6).

2.周钢.小高层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与常见问题[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09(13).

3.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4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