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孝文化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代际间沟通缺失
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生存,挣更多的收入不断地涌向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固定生活模式被打破,使“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观念受到冲击,家居养老观念被改变。青壮年农民远离父母,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许多老人独立生活,承担着家里边很少的农田的耕作,自己得不到照顾和关心,反而还不得不替外出打工的子女照顾孙辈。代际间的相互沟通缺失,精神上的孝敬慰藉缺失,时间一久,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困难。很多子女除了给老人很少的生活费用以外,很少问寒问暖,体贴关爱,节假日甚至连个电话似乎都忘了给老人打。
二、贫富差距加大
当前农村贫富差距加大,农村子女在孝敬老人上的做法也很不相同。物质条件较富裕的家庭的老人生活无忧,闲暇时可以到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活动活动,但绝大部分的农村老人需要忙于田间地头,为自己挣取一定的生活费。在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中给老人的生活费也不尽相同。少数子女甚至忘恩负义,不尽赡养孝道义务。有的“弃老”,认为年老的父母没有用了,是自己的“负担“。有的兄弟姐妹互相埋怨,推卸责任,造成老人的生活费用无着落。有的人甚至埋怨父母未能创造出财富,使家底贫,不能过上富裕日子。有的老人生病了,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造成生活不能自理。而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往往又不能得到子女的精心照顾,以致早早去世。
三、孝文化观念
许多人重视子女的教育、生活、健康等,却忽视对老人的孝敬,存在着”孝老不足,爱幼有余“,或“幼不敬老”的现象。老人成了弱势群体。平时不孝敬老人,等老人死了,却大摆筵席,吹吹打打,又唱又跳,“白事当喜事办”,好不热闹,并以此证明自己孝敬老人。如能把那些用于讲排场的钱用于孝敬还健在的老人多好!
四、家庭结构
兄弟姐妹多,有可能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反而造成老人生活无着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一对独生子女小夫妻要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责任的确太大,这些老人如果都健健康康的倒还好,若有生病的,则这对独生子女小夫妻就很难忙过来。这当然也就影响尽“孝”的质量。
五、评价缺失影响孝道文化进步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一家一户“单干”,使得农民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减少,相互监督和奖、惩、褒、贬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失去了群众性的评价,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道别人无法得知。另外,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就是某人不孝敬老人,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农村中还存在着传统孝敬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思想的影响,比如老人活的时候不怎么孝顺,死后则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多子多福,传承“香火”,非要生男孩,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等消极现象,比比皆是。
面对以上农村孝道文化的观点、思想、做法等,我觉得政府应重视并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扫除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旧思想,塑造新型的孝道观念。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解决新问题,大力弘扬孝道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把农村孝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来抓,使农村孝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建议几条做法如下:
1、做好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和增强人们正确的孝道观念,让人们懂得为何要尽孝道和怎样孝敬老人。宣传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网络、板报、橱窗、电子荧屏、广播等多种舆论工具,认真宣传遵循孝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启发人们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的自觉性,逐渐明确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意义,形成群众性的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做好典型宣传,进行“敬老先进单位”、“敬老好人”、“好儿媳”、“好公婆”、“爱心妈妈“等评比活动,让典型人物成为群众身边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活教材,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榜样力量的作用。从学校开始抓起,要求学校经常进行尊敬师长,敬老爱老教育,从小就进行孝道孝德孝行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孝文化知识”种子“,使得优秀的孝文化能代代相传。作为父母更要言传身教,因为你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孝敬你;你若不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也许就会向你学习,也不会孝敬你。
2、加强孝道文化建设
在学校开展孝道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让和谐理念下的孝文化的传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目前许多学生存在一些道德上的问题,比如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为此就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比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读孝文化知识教育读本,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回报社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尊敬师长,进老爱老助老。让他们从小就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让每个家庭成为行孝的主要实践场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一场所。要让每个家庭成员懂得敬老爱老的重要性,人人要有孝心,要身体力行,为老人着想,为老人服务,为老人提供一个精神舒畅的家庭环境。乡镇、村、居委会要设立老年委,不断加强对农民进行孝道教育与培养,节假日看望拜访老人,关心老人;设法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身体有疾病的老人;进行各种孝文化评选活动,挖掘孝文化典型,建立良好的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并能把敬老,养老,爱老助老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一、东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各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进程,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影响国际营销活动中营销组合的各个要素,还影响到营销者的策略制定。因此在国际营销活动中必须了解目标国与母国的文化差异。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和态度
格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 Hofstede)将文化定义为人类一群成员区别于另一群成员的思想意识的集合体。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包括价值体系,它阐明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或者一种偏爱。他通过对IBM经理们的工作价值观的测试提出了五维度的文化差异:权利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时间透视法。研究表明在这几个维度得高分的国家为亚洲(中国、日本、韩国),而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分数较低。了解这些维度差异有助于国际营销者规避文化壁垒,并根据差异调整产品、渠道以及管理上面的策略。例如,日本企业营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更看重市场份额而不是短期的利益,很多西方公司在在日本建立分销渠道上会碰到障碍,那是因为日本人看重已经建立的起来的关系,而惧怕和担心不熟悉的。又如,在中国馈赠礼物是商务活动中很正常的行为,通常是建立一些商务合作关系的常用手段。但是送礼与贿赂之间又着某种微妙的关系,这在西方国家通常被认为是非法的。
2、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形式和传播工具。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或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然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也在着个性,突出地反映了在人类语言表达方式上。正是这些个性产生了文化差异,构成了国际营销活动的障碍。明确了文化与语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明确了在国际营销活动中应该注意的要点,从而可以降低营销活动的成本,提高效益。艾德・霍尔从语言的角度提出高背景文化与低背景文化。在高背景文化中,一条信息的语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少而不主要,大部分信息隐含在沟通接触过程中,涉及参与人员的背景、所属社团及其基本的价值观。在低背景文化中,信息表达比较直接明确,言语是沟通的大部分信息的载体。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前者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广告传播和商品名称的翻译上,后者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务谈判上面。
3、宗教
宗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大部分文化中,人们会在中找到其存在的意义和信仰的合法性。宗教对人们的生活习惯、需求偏好、生活态度以及购物方式都有重要影响,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更加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作用和创造性。受伊斯兰教影响,中东国家的妇女除了在食物购买方面具有发言权外,其他购买决定都由男性作出,而且在伊斯兰教中,银行的利息被看作是放高利贷行为。印度教和佛教都强调精神上的成就而非物质上的获取,只有修行才能实现精神上的涅磐,这其对国际营销活动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儒家思想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强调“忠、孝、信”,使得东方国家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更迂回,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和关系的重要性。对集权的高度忠诚以及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好地解释了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经济腾飞。相反,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把此行为看成是对人权的牺牲和剥夺。
4、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影响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和消费模式,了解目标国或者目标地区的社会结构将为国际营销的市场细分、产品定位提供一定依据。家庭的规模和背景、教育、收入、职业等都有利于社会阶层的划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家庭单位是小家庭――只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家庭。一个国家的普通教育水平是决定在该国出售何种产品以及使用何类促销资料的有用指数。巴基斯坦7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这显然不会成为图书的理想市场,其促销手段也应该多以图片为主。销售科技产品的时候,产品的复杂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国的教育水平。
5、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审美情趣、商务谈判、消费方式、新产品开发和包装等方面。黑色在美国和欧洲是哀悼时候使用的颜色,而在日本和远东白色才是此场合使用的颜色。在与阿拉伯人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取得哪怕只是一点的一致意见也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因为他们在谈判的时候更喜欢谈一些与生意无关的事情。坎贝尔公司发现在中国销售汤料很难,因为99%的中国家庭喜欢喝自己煨的汤而不是购买速溶汤料。日本消费者更喜欢商品紧紧堆积在一起的连锁店而不喜欢像美国那样仓库式的连锁店。
二、国际营销中跨文化对策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模式、以及消费行为都有所不同。在进行国际营销的活动中,营销者必须要了解目标国市场的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差异,并根据目标国文化特点以及产品特点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适应目标国市场,满足目标国消费者的需求。
1、培养跨文化的知识和能力
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剧,跨国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培养跨文化的知识和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我们不仅要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还应当把跨文化意识转化为跨文化营销技巧并培养文化的敏感性。在这方面,位于全球首位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宝洁公司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公司鼓励海外员工学习当地语言,了解当地文化,并与消费者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了解消费者需求。宝洁公司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开展消费者追踪并与消费者建立持久的沟通关系。宝洁公司还在中国市场研究部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把消费者的意见及时分析,反馈给生产部门,以生产出适合中国文化,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又如,在20世纪80年代,宝洁公司向日本出售的婴儿尿布是根据美国人的喜好设计的,吸湿性较差,以为在美国适用的在日本也适用。但日本的父母比美国的父母更频繁地更换婴儿尿布,宝洁公司随后引入一种更强的一次性尿布,其设计目的是使婴儿时刻保持干燥状态。由于日本家庭的壁橱空间比较小,宝洁公司还将尿布改进为更薄的,这样就能在一个更小的包装袋里出售了,这与适合日本文化特色的尿布在市场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2、寻找不同文化的契合点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
正如在上文提到的,虽然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不同文化之间总有融合之处,并且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渗透,联系更加紧密,这为国际营销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准入点。高档洋酒在中国的销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生产洋酒的跨国公司深谙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中国以权力来表明人的层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一个迅速富起来的群体,对于这些有了钱而没有身份的人来说,洋酒无疑提供了一个表明身份的环境和道具。早在18世纪的法国上流社会聚会中,干邑就远远超出了功能上的意义,成为社会精英们交际的一部分被看作上流社会生活的缩影。这些精明的洋酒厂家敏锐的洞察到这一中西文化的契合点,进行洋酒推广,并大获成功。金王马爹利只做限量发售,其售价在1―2万元之间。1994年,马爹利在上海为促销极品干邑金王马爹利而举办“王者之宴”并大获成功。除了媒体宣传和超豪华宴会,马爹利、轩尼诗等大公司还经常组织古典音乐会等高雅艺术活动在世界巡演。随着这种贵族文化的生活的深入人心,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将洋酒与贵族文化之间划上了等号。
3、融入目标国文化,消除文化壁垒
要想在国际营销中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快融入当地文化,消除文化壁垒,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需求。这是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产品进入和机构进入不一定就能确保获得商业利润。宝洁公司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其成功之处在于每当推出一种新的产品,它都会结合产品特征,取一个贴近中国文化特征的名称,很快消除了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如飘柔(rejoice)、 海飞丝(headshoulders)、舒肤佳(safeguard)、激爽(zest)等。又如 BMW汽车的中文名称“宝马”,不正是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香车,美女”吗?奔驰轿车在香港销售启用“平治”这个名称,不但反映出轿车卓越的驾乘功能而且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平天下”的儒士思想,更是触动港人心底最深的心弦。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凡事当遵循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教育更是如此。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职业学校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主要是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每一项建设都是相互关联的。职业学校办学必须是开放办学,必须走校企合作模式。当前,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仍是薄弱环节,在校企联动发展中,校企间的文化融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企业文化进校园、就业文化进班级是职教文化建设的大方向、新的成长点,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重要途径。
一、校企文化的内涵
首先,从表现上来看,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文化,相比企业文化而言更含蓄和内敛,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也就是说再好的理念,也要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战略而存在,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竞争和客户导向。
其次,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更类似于一种事业单位文化,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资历、资格、人际,但是在企业里面往往更关注业绩,业绩是一个人收入、晋升的重要依据。
最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也就是讲求计划、按部就班,企业也讲计划,但是市场的变化很快,企业更强调速度,更强调灵活,这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一个本质不同。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中职学校,把企业文化融入自身的校园文化体系,对于学生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虽然很多学校都提出了“零距离”就业的目标,但就业后的毕业生缺乏职场适应能力问题一直存在。因此,仅仅依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无法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只有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亲近感,减少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使之很快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和校企无缝对接。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教育以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特点和优势,这是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要求,除了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有相应文化的陶冶。因此,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实现融合与对接,才能有效缩短校企衔接过程,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获得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
3.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所学校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校园文化是构成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是为学校提供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只有不断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文化,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文化品牌,才能在众多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和个性化发展。
三、中职学校校企文化相融合的途径
1.“园中校”模式。建“园中校”,把班级直接办到工业园区去,体现了职业教育更积极主动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学校积极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大力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理念,实现教育教学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一大创新举措,有助于深入探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多学期分段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满足工业园区企业的用人需求。例如,我校与溧阳市南渡新材料工业园合作共建技能型人才培训培养基地。以“多赢”的机制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有德行、有责任、有能力的高素质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既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又增强职业教育为地方工业经济服务的能力,这为溧阳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区三园”经济发展框架提供了人力支撑的科学依据。
2.企业“冠名班”。企业“冠名班”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特点。从2007年始,我校就开始连续四年与江苏华朋集团签约冠名办班,探索出了一条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先后在电工电子、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由点到面地推开,先后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江苏开利地毯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组建了上上电缆班,开设了平面设计班,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溧阳科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力乐集团和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溧阳市平安驾驶员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想与我校共同组建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学生学习模式、成长模式、生活模式的许多新变化和新情况。
本文作者:许珍工作单位:广西钦州学院
(一)城市文化建设存在滞后性而使得对高校文化的滋养不足尽管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重视,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和投资成本巨大的限制,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仍然缺乏,人才和资金的欠缺更是成为制约发展的软肋。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的文化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空间布局及建筑风格缺乏统一规划,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市交通治安治理有待加强,城市环境污染不同程度存在,城市生态不尽如人意;二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缺乏科学性和永续性,以经济开发为口号、具有地方政府行为背景的破坏文化遗产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严重;三是自发的群众性、公众性文娱活动开展得较少,城市生活压抑,文化气息缺乏,缺乏积极昂扬的城市精神。因此,由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滞后性而使得其对高校文化的滋养不足,影响不够。(二)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存在隔阂,缺乏有效沟通交流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它有自身独特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这本身就决定了高校必然与校外社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容易导致与城市之间的沟通障碍。部分高校处于城郊结合部,偏僻的地理位置,一是导致校园中各种文化设施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致使广大市民鲜有机会涉足校内,亲临高校图书馆、体育场馆、学术交流展示场馆等文化场所,感受不到高校中频繁的信息传递和学术交流所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二是因地理位置因素也削弱了城市文化中各种文化形式及人文习俗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减少了高校师生参与城市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更不利的是,观念上的隔阂也阻碍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渲染,致使高校和城市之间保持着对对方某种程度的成见,比如高校给城市留下的自命清高的印象,而城市中一些不良现象也常为高校所诟病。已有的成见再加上相互沟通不足,是造成双方心理隔阂的主因。(三)高校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及其辐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城市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高校在文化传播中未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首先,受地理位置的制约,高校的先进文化对城市的文化的熏陶有限,在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和塑造城市灵魂方面的作用还有待提升;其次,高校作为城市中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吸纳的各种知识、信息、人才是城市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而一些高校因先天条件的欠缺,在办学基础、学科结构、师资队伍、科研教学水平和科研投入等方面都有待改善和提高的现实条件下,势必会造成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作用不大;再次,高校中的人才优势在于人才资源可以互补和共享,较快提高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目前部分城市高校人才流向不容乐观,存在着部分骨干人才出走、对外来精英吸引力不强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由于高校中的人才资源的问题影响高校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的发挥。
(一)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进行城市文化建设,要结合地理、环境、资源各种优势展开,力求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一是整体设计城市文化形象。在设计城市文化形象过程中,要坚持“三高”原则,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把城市文化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使城市资源、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提高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二是因地制宜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些特点和优势表现在一个地方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和人文风情等诸多方面。因此,在确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整合文化资源、集中打造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整合民俗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内容,着力营造现代城市人文气息,打造城市的特色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赢得竞争的资本,也是一个城市走向世界的通道。(二)建立产、学、研相结合体制,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是高校应有的责任,尤其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形势下,高校要以其先进的文化引领城市文化的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推助器。高校服务社会的现实途径,表现在自身文化资源充分融入企业的市场竞争,运用自身的人力、智力,努力成为城市文化资源的集散地,最大程度实现高校文化资源的社会转化率和社会贡献率,为城市发展做贡献。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表明,高校不仅要发挥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还要与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形成城市与大学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高校是理论创新的主要阵地,理应尽可能地使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实现转化的途径就是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建立高校产、学、研一体开发基地。此举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和企业长足发展,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增强自身科研能力。(三)构建开放性的高校文化建设模式,增强城市文化整体实力构建开放性的高校文化建设模式,高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第一,鼓励高校师生通过与家庭、社会沟通联系,主动联合社会团体、街道和其他院校,到社区进行专题讲座、书画艺术展示等各种文化宣传活动走向社会、融入社区,倡导和推动社区文化良性健康发展;加大高校资源对广大市民的开放力度,对社会开放图书馆、展览馆和科研基地等教育资源,吸引市民走进大学校园,市民有更多机会感受大学校园文化气息,提升市民素养。第二,适时结合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大学教育,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城市滋养着高校生长,高校有责任面向城市,化解城市发展难题。因此,把城市发展主题作为高校一项教育内容,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动态,加深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第三,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播媒体宣传高校文化。一是借助网络平台增加沟通交流渠道。高校可在网上及时报道学术新闻和校园动态,通过开设网上学术论坛等交流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让更多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和辐射到城市当中;二是利用各种平面和影视媒体,立足高校服务社会角度,加大对城市文化宣传和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参与力度。(四)加快高校文化建设,引领城市文化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力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教学科研技术水平等等。高校文化建设现已奠定一定基础,在传承优良传统、借鉴其他城市高校文化建设经验的同时,继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凝练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校园文化。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
课题背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日益加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使传统文化之国粹正面临被销蚀和摒弃之危机。利用贵州省“和谐德育”课题开展实施平台,我校开展实施了《突出德育实践,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行动研究》、“家庭健康文化活动与子女健康人格培养研究”等活动,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倡导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看法,这种看法虽受个体认识水平、经验差异的影响,但它总是个体构建于一定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自古以来,人们对那些“满腹经纶、饱读经书”之士都是推崇备至,“家和唯孝友,养性在读书”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家长具备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对人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即教孩子如何做人,教育内容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
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家都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读私塾。但是私塾过去是一对一的,或者是一位老师教几个小孩子的。其集交流、沟通、开放于一体的课程特点,因人而异的灵活调整,有时候比现代的教育要强一点。因为首先,家庭教育是在教人的修养和价值理念。中国人的修养是什么呢?从传统的观念上讲,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的地方。关于伦理、价值,在《论语》上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一个君子啊,要修身养性,完成他这一生的成长,基本上要分这么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入则孝,出则悌,也就是说传统的孝悌之义。一个人进了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出了家门能够友善兄弟。这就够学一阵了,就先得把这个伦理关系协调好,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和谐、什么是人在家里的责任、什么是人的义务,先把这些磨合好才能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人在社会上,叫做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谨而信——一个人态度要谨慎,言语上不能太冒犯,不能太狂妄,而要笃诚守信。泛爱众——广泛地博爱大众,对大家有这么一种善意。而亲仁——再去亲近那些仁义的道理。这一段就是我们说的社会学习。一个人人格的铸就起于家庭教育的重视,这一切责任都在于他们的父母。因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只能以学科出发,以知识出发去进行一种对象化的教授。而只有在家里,每个家长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知道自己孩子的长项、短项是什么。
二、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正是一种游戏化教会孩子认知的最佳途径
纵观古今,我国多少仁人志士之家庭,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家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教他们念叨一些中华经典诗词,正因为伴着经典边玩儿边学,才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各种传统文化兴趣。所以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一个孩子的兴趣,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完全是一种游戏化的教会孩子认知的最佳途径。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她利用熟读成诵的“贤文”,从小就对岳飞施以严格的家教,教育儿子不但要学会承担各种苦难,而且要能成为一个刚正不阿的男子,聪颖的岳飞渐渐领会了其中的真谛。
在母亲的熏陶下,他格外严格要求自己并学得一身好技艺。
他先是随汤阳陈广学“主技”,后随同乡人周侗学骑射,继而又攻读《孙子兵法》,很快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深受乡人赞赏。十五、六岁时,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三、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生发器
一个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状态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以言语或行动的施教,而是一个家庭中的循环互补教育。从长远的意义上讲,我认为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比之学校知识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更重要,因为它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好的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是父母甚至是祖父母都在随着孩子与时俱进,一起成长。它既有长辈对晚辈的正教育,也有晚辈对长辈的反教育。使家庭文化教育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载体,使家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自信,拥有从容,拥有成长,拥有面对未来的态度。
所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日益加剧,因家庭教育的普遍薄弱或偏颇,从
而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堪重负,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之顽疾。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中,倡导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