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本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菜谱翻译 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1.文化和翻译

根据社会语言学家Goodenough的观点,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一组成”。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载体,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任。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失去意义。翻译和文化密切相连,奈达曾说过,“翻译就是交际”。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中介与桥梁,不但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的鸿沟。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码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符码的转换。

2.菜谱翻译的跨文化意识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而菜谱是餐厅的名片和广告,是沟通消费者和餐厅之间的桥梁,促成良好的双向沟通。翻译学家J.C.Catford曾经对菜谱下过这样的定义:“Menutranslation isthe process ofinter——lingualtransformation forse-manticequivalenceinthespecificareaofmenuandtermsinculi—naryculture.”从此定义中可以看出在菜谱翻译时要使用简洁的语言,用合理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贴近中式菜谱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考虑到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灵活处理.这样外宾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久远的饮食文化。

由于文化差异、宗教差异、道德观念及忌讳等问题,译者应具有跨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所铸就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一编码一信息传递一解码一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译者作为跨文化意识的载体在信息传递中起着桥梁作用。

菜谱翻译中要注意那些根据联想意义命名的菜肴,避免引起文化冲突。如“龙凤配”这道名菜有些就直译为“dragonandphoenix”这显然不妥。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有邪恶之意,而“phoenix”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里,西方人对此毫无感性认识。实际上这道菜的主料是lobster和chicken,可以译成“lobsterandchicken”。再如“三鲜汤”中的“三”这个数字在日本和北非地区代表“积极”意义,而在乍得、贝宁等地,“三”则有巫术的含义,奇数被视为“消极”意义,可译为“soupwithifsh,shrimpandvegetable”。而“红烧狮子头”译为“braisedlionhead”,狮子在西方文化中是令人崇拜、敬畏的对象,品尝百兽之王的头那怕得有不少的勇气呢。

随着中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成功的菜谱翻译成为了传播中国饮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由于中西方饮食观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翻译中要避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隔阂和误会。

3.中式菜谱的翻译

中式菜谱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其命名方式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外国客人可以通过菜谱领略到中国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姿,领略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浩瀚繁杂和博大精深。

菜谱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文化上的沟通。一方面,要讲清楚菜的原料和烹调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情趣和意蕴.注意文化差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翻译。

(1)直译(写实)

根据菜谱的表面含义用英语意义基本对等的词或词组来译,其顺序和结构基本不增不减。顾客一目了然就会知道菜的原料、烹调方法及刀工等。

a.烹调+原料

烤鸭:RoastDuck

脆皮豆腐:Deep—FriedTofu

炒芥兰:SautredChineseBroccoli

b.烹调+原料+with/in+配料

红烧鱼:BraisedFishwithBrownSauce

蚝油扒时蔬:BraisedVegetableinOysterSauce

红烧毛芋头:BraisedTaroinBrownSauce

c.烹调+an工方法+原料+with/in+调料

虾仁炒蘑菇:FriedShelledShirmpwithMushroom

茄汁牛肉片:FrjedSlicedBeefwithTomatoSauce

米粉扣肉:SteamedSlicedPorkBellywithRiceFlour

(2)直译+注释

以地名命名的菜式反映出地方特色烹饪技巧和风味。此类菜名译法如下:

a.地名/人名+原料

麻婆豆腐:MaPoBeancard

广东香肠:GuangdongSausage

b.地名/人名+(in)style

广东龙虾:LobsterCantoneseStyle

中式泡菜:Chinese—stylePickles

c.烹饪方法+地名+原料/地名

南京板鸭:SteamedNanjingDuck

德州扒鸡:DezhouStewedChicken

以典故命名的,直接译出该菜的原料及烹调方式,最好在英译名之外提供一个简短的背景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如:

佛跳墙:AssortedMeatandVegetablesCooked inEm—bers——F0tia0qiangluredbyitssmell,eventheBuddhajumpedthewall

(3)意译(写意)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谱追求“三美”即“形美,音美,意美”,有较深的内涵,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实对虚,显其“庐山真面目”。

a.原料+with+作料

鱼香肉丝:ShreddedPorkwithGarlicSauce

白灵菇扣鸭掌:MushroomswithDuckFeet

陈皮兔肉:RabbitMeatwithTangeirneFlavor

b.作料+原料

咖喱牛肉:CurryBeef

芝麻豆腐:SesameTofu

五味豆腐:Five—F1avoredTofu

c.以实对虚

舍去菜名里的寓意、夸张等说法而使用明白的英语译出。

白玉虾球:CrystalWhiteShirmpBalls

发财好市:BlackMossCookedwithOysters

青龙过海:WaterCelerySoup

(4)转译

在中式菜谱里,以“龙”、“凤”、“鸳鸯”、“翡翠”等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的菜名,不少人崇尚所谓某些原料的转译。

凤凰玉米羹:Conr andEggPorridge

芙蓉海参:SeaCucumberswithEggWhite

出水芙蓉鸭:SlicedDuckwithEggWhiteandHam

(5)拼音+注释

中国独有特色食品的英译,本着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原则,先按中文用拼音译出,然后再加以解释性的英译。

包子:BaoziStufedBun

饺子:JiaoziDumpling

锅贴:GuotiePotStickers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饮食文化是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的一门学问,它不但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与民族的哲世观、心理特质、审美情趣密不可分。因而中西饮食文化的互相沟通与理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关于中西餐的不同之处论述不少又仁智各异,尼克松和克林顿偶尔品上一顿中餐也纯属玩票,而西方人真正体味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之妙者,当属英国的李约瑟先生。

提起李约瑟,人们就会想到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位英国科学史权威给世界留下了一个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兴起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在网上检索,关于这个难题的资料多达一千多条。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直就是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风光事。然而,外国人的看法却不尽然。“虽然17世纪的耶稣会士所传播的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纪元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们把过多的东西看做是东亚发明的。然而同时却又存在着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倾向,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都绝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产生……与此相似,在过去几年当中,有一些谈到后来的物理学、工程学和制陶业的某些方面的历史的论文,也由于与传说的资料不一致,而被不公平地忽视了。在1950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技术史的有趣的著作中,(西方的一位)作者则没有把一些明明是属于中国人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人。例如,关于中国人最先认识到磁极性、发明火药以及最早制造铸铁等等,在这部著作中都只字不提。至于(一些)中国科学家本身,也往往忽视了他们自己祖先的贡献。”(《李约瑟文录》)这位为中国科技史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鸣不平的老外,不是别人,就是自称为“名誉道家”的李约瑟。他甚至认为,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做了注释,他以此来“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一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胚胎生物化学创始人,也是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长期致力于在中国和西欧间架设桥梁来沟通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他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里,但他却研究中国的儒家与道家。他认为,同情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的人,一定不会抱怨儒家对一切鬼神怀有反感(作者注:反感二字过矣。孔子于鬼神只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同时也会承认儒家的神圣是与世间的道德体系结合在一起的。他也同情道教,虽然道家许多哲学观点和基督教义严重相悖(作者注:道教并不全等于道家),但是道家“以柔克刚”,强调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胜过阿瑞斯(Ares),相信顺其自然和自然神秘主义,这一切对李约瑟来说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特别是后来他埋首于研究中国的创造发明时,才认识到道家思想和技艺在自然知识和技术控制发展方面,在许多世纪中曾经起着主导作用。他发现了“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而且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却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用的自然观又非常相似”的有趣现象。所以当有人问李约瑟,他把自己主要看做是一名科学家还是一名历史学家时,他认为自己最合适的称号应该是“名誉道家”。

为什么李约瑟对道家如此感兴趣呢?原来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与发现并不是什么科学家所为,而是发端于道家或方士的。

“方士”也叫“方术之士”。这类人以擅长“方术”为特点,同好几类人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如作为“士”,他们同诸子百家有类似处,也是源在民间,因而有别于年代更早或同时在官为职的卜祝巫医。但同时从“方”的角度,他们又与官方的星历、医术专家传承同类知识,而不同于先秦诸子和两汉儒林。“方士”和“道士”的关系也很密切。作为词汇,“方士”是“有方术之士”,“道士”是“有道之士”即“有道术之士”,这在早期文献中,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出现了道教之后,“道士”才有了宗教性的含义。

在战国时期,方士的“方术”包括天文、历算和占星、气候以及医学、服食、等。只是中国的方士比医药学家有着过分的奢望,他们总是诡言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以取悦于当时的统治者们。秦始皇时代的徐福就是一个大方士,据说他后来流落到了日本。汉代初年,兴起了炼丹术。方士或道士们主要是以某些矿物为原料,按照设想的配方,放入密闭的器皿中加热升炼,希图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到可令人长生不死的神丹妙药。《西游记》中孙大圣所推倒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即是当年炼丹热的缩影。自然,这种炼丹活动在目的上必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方士们却在炼丹中认真地观察了化学反应,做了大量的化学试验,制取到了一系列自然界所不存在的化合物,也人工合成了很多非常纯净的化学试剂。这种活动也唤起了方士们对化学变化的规律进行思考探讨,形成了原始的化学思想。

炼丹活动也许是起源于一种原始迷信的闹剧,它的消亡是必然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炼丹术却对古代化学和制药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炼丹术化学是古代化学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化学的原始形式。此外,炼丹术中那些有价值的科学成果,那些有着医疗效果的制品为后世的医药学家所继承和发扬光大,并且启发了医药学家对化学的研究,致力于新药物的合成。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古代很多大炼丹家、方士、道士其实就是早期的医药学家,并兼通医术。如东晋的葛洪,南朝的陶洪景,唐代的孙思邈、孟诜,五代的大明(道号日华子)等都是很有声望的医药学家,又是大名鼎鼎的炼丹家。

李约瑟这位“名誉道家”关心和研究中国科技史乃至饮食文化,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正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李约瑟在晚年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甚至派助手来中国收集烹饪史料。他也许想弄明白,西方近代的一些发现与发明,为什么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了。

中国人很早就吃“粒食”。为了吃“粒食”,我们的先人发明了陶鼎,后来又给陶鼎加上箅子、盖子成了蒸饭的甑。而就是这种在中国祖祖辈辈相袭,不论大人小孩都会的用汽蒸饭的方法,直到近代,洋人们才将之用于生活。瓦特是英国发明家,是他将原始的蒸汽机做了改革和发明制成了工业用发动机,出现了蒸汽火车,当时已经是18世纪了。烹饪蒸法只是近百年才在法国出现,而我国在古籍《礼记・曲礼》中就已出现了“饭黍毋以箸”。饭在烹饪意义上的专指意还是把谷物放在炊具上蒸熟,如大米饭、小米饭、秫米饭等粒食食物。

跟蒸法一样,中国烹饪的炒法,靠的是急火,需要用煤来做燃料。而早在宋代,汴梁就将煤用作炊用燃料。马可・波罗管它叫做“能烧的石头”。“急火”烧煤要用风箱,那就是现代鼓风机的前身。“急火”高温烧出了可口的佳肴,可是很少有人想到这种高温热学的创造者竟是炼丹的道士或方士。

“高温”还造就了中国的瓷器。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中国与瓷器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在陶瓷工艺中,陶土、瓷土的选取与精制,陶瓷的焙烧技艺,各种釉料的选配,釉制烧制的火候与气氛的掌握以及瑰丽色彩的成色机理(如钧瓷五彩缤纷的窑变釉,建瓷的兔毫盏、雨点盏等),都是得益于古代方士们对早期化学工艺的贡献。

除了以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硬件”之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软件”,这就是被民族的哲世观、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制约整合着的那种世代相传的看不见的文化。

中国烹饪的最高境界,公认为是调和。美食家袁枚曾说,芸豆必须配肉,刀豆则切忌有肉。烧芹菜忌用酱油,烧茄子得多用酱油。再加上厨师掌握火候之妙,其中由之而来的化学变化原理以及量化数据,却谁也说不清楚。而西餐则是既讲营养又讲烹饪材料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西方的营养学家长于分析,连一根作料香菜都要精确地分析出需用成分几许,而中国美食家就反诘:总共不就几毫克吗?至于小题大作吗?中西研讨会每次都争得不可开交,一派强调科学,一派强调艺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此评论说:“前者(中餐)之所以异于后者(西餐)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一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软件”上。

中国饮食最重要的“软件”当属味道。味道是什么?有人说味道是舌头和鼻子的合成感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仅说对嗅觉的解释,至今仍为生理学家们所头疼。200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就因为发现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气味就更复杂了,传统的“五味”加上鲜味,谁也说不清会产生多少味道。笔者在《“五味”与“天人合一”文化》一文中曾经谈到过,用舌头去尝可以很容易尝出“酸、甜、苦、辣、咸”或“咸、甜、麻、辣、酸”或者“咸、甜、酸、苦、鲜”这五味来,但这仅是从化学味觉的角度上说的。照此还可以从食品质地的物理味觉角度分析出“脆、嫩、细、酥、软”这五味来。但是“丰、腴、爽、适、舒”的口感五味则一定要用化学的味觉、物理的味觉,再通过心理感受来一起整合“品尝”。在这里“品”与“尝”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过程,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

五味中的“鲜”学问最大。许多人都喜欢吃川菜,川菜的特点一是辣,二是鲜。川菜鲜从何来?川菜专家熊四智先生说井盐最鲜,地道的川菜必须要用自流井盐。那里的古井深达两千米。著名的自贡市就得名于两座古老的盐井“自流井”与“贡井”。当年李约瑟在四川听到这个消息,不敢相信,后来他相信了,不但相信,而且断言四川的盐井技术就是现代石油钻探技术之滥觞。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潮汕咸菜;课程资源;化学教学

文章号:1005C6629(2017)2C0093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咸菜属发酵蔬菜,是目前我国蔬菜加工产品中产量最多的一种。就发酵蔬菜的制作而言,在我国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其主要原料一般为白菜、萝卜、黄瓜、甜椒等常见的新鲜蔬菜,添加食盐、水和调味料,利用蔬菜自身附着的或人工添加的乳酸菌,在厌氧环境下经发酵而成[1]。

在我国许多地方的语境里,咸菜是个统称,泛指各色各样腌制起来的咸菜,如咸萝卜、腌酱菜、榨菜等等。但在潮汕地区,咸菜独指腌大芥菜,而其他种类的咸菜直称其名,如菜脯(萝卜干)、咸蒜头、甜酸荞头等等。单个品种能霸占一个品类的统称,可见在潮汕地区,腌大芥菜(即咸菜)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

潮汕人对大芥菜的偏好源自其特别的地理环境。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日照充足,大气燥热。因此,潮汕人饮食讲究鲜淡,尤其在夏天专饮各种草药M凉水以除瘴气,蔬菜也多吃清苦之物。其中潮汕特产的包心芥菜[又名大芥菜;学名:Brassica juncea(L.) Czerniak.]营养丰富,并具有抗癌、清热、利尿、养胃、解毒、降压、降脂等功能,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由于潮汕包心芥菜味苦且辣,鲜吃难以下咽。于是当地的潮汕乡民采用大芥菜为原材料,运用传统的发酵工艺,将其制作成为一种具有潮汕独特风味的调味佳品“咸菜”。在潮汕地区素有“饭中鱼肉不如一口咸菜”的说法,可见咸菜在潮汕人心目中是何等重要。

潮汕咸菜素以金黄晶莹、酸甜酥脆、香醇爽口、风味独特而令人馋涎欲滴,成为潮汕饮食文化中的一宝,饮誉海内外市场,广受海内外潮汕人的青睐[2~4]。本文从潮汕饮食文化之一“咸菜”入手,运用化学的知识与原理,来剖析潮汕咸菜中蕴涵的化学奥秘,为建设校本化学课程资源积累素材,服务于化学教育。

1 咸菜的咸味

在制作咸菜时食盐是不可缺少的辅料,也是咸菜产生咸味的物质基础。食盐在咸菜加工中所起的主要功用为:(1)脱水作用。高浓度的食盐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能迫使菜体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及可溶性固形物反渗透出来,使菜体脱水、组织致密。同时,菜体外的食盐渗透进入菜体细胞内,直至菜体内外渗透平衡。在咸菜的传统加工工艺中,食盐的用量一般为6%~8%。(2)防腐作用。高浓度食盐水可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食盐本身不是防腐剂,只是高浓度的食盐可造成蔬菜细胞脱水,导致原生质和细胞壁脱离,细胞的生理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直至细胞停止生长或死亡,达到防腐的目的。(3)增进咸菜的风味形成。由于食盐渗入菜内形成一个高盐环境,在这种高盐、缺氧的状态下菜内营养物经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乙醇和醋酸等,形成了咸菜的酸香味。

人类的咸味感是在进化中发展得最早的化学感官之一。人对盐和对水一样,均有普遍性的喜爱,这说明人还保留了在生理上调节盐和水需求的本能。咸味是中性盐显示的味,是食品中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味。它是由盐类离解出的正、负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食盐中的阳离子Na+产生咸味,而阴离子Cl-抑制咸味,并能产生副味。

食品科学研究表明:无机盐类的咸味(或苦味)与组成盐的阴、阳离子的离子直径之和有关。在直径之和小于0.65nm时,盐呈现咸味;而超出此值时则呈现苦味。例如:NaCl的离子直径之和为0.556nm,显示出纯咸味;而MgCl2的离子直径之和为0.85nm,则苦味明显。

在食品调味料中食盐专用于产生咸味,其阈值为0.2%;在液态食品中的最适浓度为0.8%~ 1.2%。由于咸菜含盐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许多养生专家都提醒我们要培养饮食清淡、低盐的习惯。就咸菜加工而言,制作低盐化咸菜已成为食品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食用盐也已向低钠化发展,作为食盐替代物的化合物主要有KCl,如用20%的KCl与80%的NaCl混配而成的盐就是目前市售的低钠盐[5]。

2 咸菜的酸味

在芥菜腌制高盐环境下,许多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均受到抑制。由于乳酸菌在盐度高达10%~18%的环境中仍能生长,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芥菜的营养成分经乳酸发酵能产生大量乳酸,并伴随产生少量的乙醇和醋酸,这些产物又是良好的抑菌剂,能抑制大多数腐败菌的繁殖,确保咸菜具有微酸、鲜甜、醇香可口的独特风味。

根据史料记载,人类利用乳酸发酵技术由来已久,且乳酸发酵食品早已被消费者所接受,在欧美、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乳酸饮料相当盛行。乳酸发酵食品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1)口感好。酸味源于乳酸;(2)营养价值高。乳酸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多种维生素,如VB、VC、VD、烟酸和叶酸,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3)具有抗菌和保健作用。乳酸及乳酸菌素对人的肠道有害菌有抑杀作用;(4)可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VD的吸收;(5)具有特殊的风味和更长的保质期。在美国,乳酸已完全代替了柠檬酸和磷酸,并作为食品的酸味剂和抑菌剂。乳酸发酵产品酸甜可口,且具有乳酸发酵的特殊香气[6]。

3 咸菜的苦与辣味

新鲜的芥菜有轻微的辣味和较重的苦味,吃起来难以下咽。经腌制过后,则其苦味基本消失,转化成为一种具有酸甜酥脆、香醇爽口的且含胆固醇低和膳食纤维高的美食。主导这场神奇变化的是发酵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在鲜芥菜中辛辣味源自其含有的芥子油(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ITCs,主要组分为异硫代氰酸丙烯酯AITC),而苦味则是其含有的黑芥子苷(即黑芥子硫代葡萄苷)。芥菜在腌制加工过程中,芥菜中的黑芥子酶能催化黑芥子苷水解成为葡萄糖和不稳定的中间物硫代氰酸盐,此配基(硫代氰酸盐)易重排形成异硫代氰酸酯(ITCs)。因此,黑芥子苷发酵的最终产物为具有辛辣味和香气的异硫代氰酸酯(ITCs)、葡萄糖(Glu)及硫酸氢钾等[7]。黑芥子苷水解后,苦味逐渐消失,出现了香、辣味,品质有明显改进。

当咸菜存放时间较长时,水解的主要产物异硫代氰酸丙烯酯(AITC)还会进一步水解,生成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大蒜素,DADS)。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是大蒜精油的主要成分,这就是咸菜放久了会由芥辣味变为蒜味的原因[8]。

异硫代氰酸丙烯酯(AITC)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芥末油、辣根、芥菜中。研究表明其具有杀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活性等作用,可以起到预防前列腺癌、胃肠道癌、肺癌的功效。另外,异硫代氰酸丙烯酯以其较强的杀菌能力,在农业上可替代溴甲烷作为土壤绿色环保消毒剂使用。因此,异硫氰酸烯丙酯在食品添加剂、食品抑菌防腐、医疗抗癌,以及土壤消毒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9]。

4 咸菜的鲜与香味

芥菜在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蛋白质的水解作用,以及其他的生物化学变化,共同产生出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来。

咸菜的鲜味主要是由蛋白质水解产生的谷氨酸,谷氨酸对腌制品有助鲜作用。在新鲜的芥菜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也是芥菜理化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含量的高低是评价芥菜品种、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科学研究表明:在叶芥菜中富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被称为鲜味氨基酸的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27.1%,这是构成芥菜鲜味的物质基础[10]。而且发酵芥菜的风味与氨基酸密切有关,其中酸性氨基酸的比例决定了成品菜的风味,比例越高,鲜味越好。

咸菜的香气成分主要是由微生物作用于蛋白|、糖类、脂肪及其他物质发生生化反应产生的异硫代氰酸酯、醇、醛、酮、酯类等一系列化合物[11]。其中异硫代氰酸酯为芥菜的独特风味物质之一,是芥菜挥发油香味的主体。余下含量较高的是发酵产生的醇类,醇类本身具有香味,而且还会与咸菜中的酸进行酯化反应,进一步产生多种酯类香味化合物,使咸菜香味更加丰富。

5 咸菜的脆性

在食品化学中粗纤维是影响泡菜脆度的重要评价指标,适宜的粗纤维含量可使咸菜保脆性较好,口感脆爽。如果咸菜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少,则口感脆嫩,且不耐贮藏、易腐。新鲜的芥菜中纤维素的含量约为0.3%~2.8%,与白萝卜的含量相当,较适合制作咸菜。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但有促进肠蠕动、预防高血糖和高血脂,利于减肥,还可防治便秘等作用。

6 咸菜中的有害成分

蔬菜腌制过程中,由于硝酸还原酶及微生物的作用,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引起青紫缺氧症状,还可与人体中的仲胺反应,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也是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之一。由于亚硝酸盐作为亚硝胺的前体,人们心里普遍存在谈亚硝酸盐色变之患,对食用咸菜抱有戒心。

其实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它每天都会随着粮食、蔬菜、鱼肉、蛋奶等进入人体。例如: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为4mg/kg,肉类约是3mg/kg,蛋类约为5mg/kg,咸菜里的平均含量也在7mg/kg以上。食入了亚硝酸盐并不等于一定会致病,根据国家标准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要求,亚硝酸盐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不得超过20mg/kg [12]。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吃各种蔬菜不存在亚硝盐超标的不安全问题。

由于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盐含量会升高,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往往会比鲜蔬菜的高。那吃咸菜是否安全?蔡真珍[13]等探讨了咸菜制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日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蔬菜在腌制后,其亚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一般家庭在腌制咸菜时,待腌制8天后亚硝酸盐就降到了较低的水平,即可食用。另外,在制作咸菜时可以添加一些富含VC、VE、VA的食材,以及大蒜、鲜辣椒等,这些物质富含具有还原性(或称抗氧化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亚硝胺的合成[14]。总之,掌握好咸菜腌制工艺,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完全可以控制在安全的指标范围内,确保食用安全。

7 小结

本文从潮汕咸菜的风味特色出发,抓住其咸、酸、苦辣、鲜香、脆等几个主要特色,由表及里地挖掘这些性质的内在化学物质基础,并运用生物及化学原理解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规律和生理作用。文中展示了许多常见的化合物(如氯化钠、亚硝酸盐、谷氨酸、乳酸等),通过生物化学的角度去介绍其生物化学活性,给学生一个新的学习视角,扩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同时还介绍了许多他们不太熟悉的化合物(如黑芥子苷、异硫代氰酸丙烯酯、亚硝胺等),让学生了解咸菜的苦与辣的根源以及有益与有害物质(抑制与诱发癌症的化合物),教育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知识来指导生活、珍爱生命。另外,运用乳酸发酵原理和黑芥菜苷水解原理,来揭示潮汕的先辈们运用发酵技术,不仅能保存食物,而且还能创造奇迹。在潮汕地区除发酵制作咸菜外,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创造了一系列人类的文明。如由橘子皮制作九制陈皮、由佛手制作老香黄、由青梅制作话梅、由茶叶制作凤凰单丛等,大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将原本难吃、或不能吃的东西转化为美味佳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充分激励学生求真务实、发奋图强的科学精神。遗憾的是由于此文篇幅所限,文中所涉及的诸多内容,如氨基酸以及香气组分等未能详尽介绍,这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图表来弥补,使内容更加饱满、充实。

参考文献:

[1]王一淇,李宗军.湖南芥菜腌制发酵过程中的菌相变化规律[J].食品科学,2014,35(11):200~203.

[2]周智武.试论近代广东地区的发酵食品[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5):9~12.

[3]潮洲酸咸菜[J].中国调味品,1987,(8):2~3 .

[4]郝志阔,郑晓洁.潮汕地区饮食文化论略[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9~11.

[5]汪东风.食品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98~303.

[6]田长恩,张毅,麦维军等.乳酸发酵萝卜脯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2,(4):17~19.

[7]梁锦锋.萝卜硫素抗肿瘤活性研究及其关键酶Myrosinase基因的克隆表达[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13.

[8]朱瑞鸿,薛群成,李忠臣.合成食用香精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661~704.

[9]志.食用辛辣风味物质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5.

[10]刘独臣,李跃建,房超等.四川叶用芥菜主要营养成分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2):763~767.

[11]徐俐,胡伯凯,吴康云.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J].食品与机械,2013,29(5):10~14.

[12]黄裕平,史诗尊,王刚.汕头市龙湖区市售盐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10):1477~1478.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金瓶梅》 文化批评 文化学研究

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西方的文艺理论被逐渐引入我国知识界,在文学研究中引起一场批评方法的革命。其中,从文化的角度来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的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运用,并形成一股文化研究的热潮。在新时期的《金瓶梅》研究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文化热”。

一、从文化学视角研究《金瓶梅》有其合理性

文化批评方法主张从作品文本的内部构成来反观中国文化、人类文化的特质,或将作品置于中国文化、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来判定其文化价值、文化意义。简言之,文化批评方法是将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标本来加以研究的。从文化学的视角来对《金瓶梅》进行研究,有其明显的合理性所在。

首先,《金瓶梅》的文学文本的一般性质,决定了它与文化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文学对人的关注方式来看,文学家总是充满热情地将人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态和富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反映在作品中,全方位地传达当时社会的各种文化信息,使我们能够跨越时代障碍和思想限制去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从文学的表达与存在的独特方式来看,文学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把人的全部活动和人类的所有经验完整地表达出来,因此文学形象是以生命整体的形式存在着,而社会的文化信息和人类的发展潜能便必然附丽于这种理想的生命形式中。从文学的价值层面来看,文学所呈现的现象世界是复杂的具体透视各种价值关系的窗口,它提供了价值活动的典型事例,以及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动机,有助于揭示一种文化中现存的价值秩序。而“价值”则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其次,《金瓶梅》作为明代长篇通俗小说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具有文化研究的价值。第一,对《金瓶梅》作文化学的分析符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从来不把文学当作纯艺术看待,而是高度重视文学与社会的整体联系,重视文学反映生活、概括人生的文化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文学的也是政治的、伦理的、哲学的、教育的,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映和表达。因此,对《金瓶梅》的文化学研究,并未脱离古代文学思想的实际和文学创作的实际。第二,小说这种叙事性文体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描写,特别是风俗描写的功能。而明清长篇小说的题材取向从《金瓶梅》开始,从王朝盛衰、神神鬼鬼转向了社会现实、市井生活,这样就使其文化学的内涵更为丰富了。举个例子,在《金瓶梅》中,那些风俗描写有时是情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纽带,有时是借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还有时是展现风土人情,渲染时代气氛,为人物活动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和民俗情趣的典型环境,造成一种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与人物性格相契合的人文环境。

二、新时期对《金瓶梅》的文化学研究

第一类是对《金瓶梅》文化的整体性研究。代表专著有王齐洲《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对《金瓶梅》进行了诠释;田秉锷《金瓶梅与中国文化》,内容涉及对各种具体文化的研究;王宜廷《红颜祸水――〈水浒传〉〈金瓶梅〉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从性别角度对《金瓶梅》的文化进行审视;还有陈东有《金瓶梅――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断面》,何香久《金瓶梅与中国文化》,等等。论文有王祥云《从〈金瓶梅词话〉包蕴的文化理念审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认为《金瓶梅词话》所反映出来的天命观、人伦观、价值观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民族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所致;罗德荣、胡如光《〈金瓶梅〉女性意识文化折光》,从文化层面探究妻妾争宠所反映的女性意识的社会实质及其悲剧性;张进德《理性的皈依与感性的超越――论〈金瓶梅〉的二元文化》,认为《金瓶梅》是世俗价值观念与宗法传统道德观念的特殊浑融。作者的理性指向表现为对宗法传统价值观念的皈依,而艺术描写的感性指向则表现为对作者理性思维定势的超越。此外,还有王平《〈金瓶梅〉:文化裂变孕育的畸形儿》,陈东有《〈金瓶梅〉文化意义刍论》,王启忠《简析〈金瓶梅〉“生殖崇拜”文化返祖现象》,王彪《无可指归的文化悲凉――论〈金瓶梅〉的思想矛盾及主题的终极指向》,等等。另有王启忠《金瓶梅价值论》,田秉锷《金瓶梅人性论》,霍现俊《金瓶梅新解》,宁宗一、罗德荣《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以及章培恒《论〈金瓶梅词话〉》,等等,虽都未径直标出“文化”二字,但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文化研究。

第二类是对《金瓶梅》文化的专题性研究。这一类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物态文化层的研究。例如对《金瓶梅》饮食文化的研究。这方面主要著作有邵万宽、章国超《金瓶梅饮食大观》,胡德荣、张仁庆《金瓶梅饮食谱》,赵建民、李志刚《金瓶梅酒食文化研究》,戴鸿森《从〈金瓶梅〉看明人的饮食风貌》,田秉锷《〈金瓶梅〉与酒文化》,美国郑培凯《〈金瓶梅词话〉与明人饮酒风尚》、郭孟良《〈金瓶梅〉与明代的饮茶风尚》,以及日本小川阳一《〈金瓶梅〉中的酒令》,等等。其次是行为文化层的研究。如对《金瓶梅》民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研究。这方面主要著作有陈诏《从民俗描写看〈金瓶梅〉的时代背景》、《〈金瓶梅〉小考》,蔡国梁《灯市・圆社・卜筮・相面――〈金瓶梅〉反映的明代风习》、《磨镜・画裱・银作・漆雕・织造――〈金瓶梅〉反映的明代技艺》,刘秉果《〈金瓶梅〉中的体育文化》,梁今知《〈金瓶梅〉所见晚明市镇音乐活动》,邱绍雄《金瓶梅与经商管理艺术》,南矩容《金瓶梅与晚明社会经济》,蔡国梁《〈金瓶梅〉反映的明后期的城市经济生活》,跃进《金瓶梅中的商人形象透视》,王启忠《物欲横流 本末颠倒――〈金瓶梅〉对经济文化异质新态描写的价值》,等等。最后是心态文化层的研究。如对《金瓶梅》的宗教研究和性观念研究。宗教研究方面主要著作有余岢、解庆兰《金瓶梅与佛道》,朱越利《论〈金瓶梅〉中的佛道教描写》,石景琳、徐《金瓶梅的佛踪道影》,孔繁华《〈金瓶梅〉与宗教》,王启忠《简论〈金瓶梅〉宗教描写中的新形态》,此外,美国凯瑟琳・蔻尔莉茨所著《金瓶梅的修辞》中有专章讨论宗教,杨义《〈金瓶梅〉:世情书与怪才奇书的双重品格》“对正统哲学和世俗宗教的信仰危机”一节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相矛盾揭示了《金瓶梅》中佛教与道教的文化意义。文化研究方面,学者分别从儒家性观念、道家性观念、性科学等角度出发予以探讨,其中以国外学者研究成果为多。如日本奥野信太郎《好色文学谈义》,长泽规矩也《〈金瓶梅〉和明末生活》,等等。我国学者有王祥云《〈金瓶梅词话〉中描写的文化阐释》,谢真元《对男权中心的文化批判――略论〈金瓶梅〉〈肉蒲团〉性描写的象征意义》,等等,都比较集中地讨论了《金瓶梅》的文化及其意义。

三、当前《金瓶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文化批评的方法为《金瓶梅》的外缘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审美角度和操作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于当前的《金瓶梅》研究中的“文化热”,我们仍要保持一种谨慎和反思的态度。

首先,当前的《金瓶梅》的文化研究出现一种“泛文化论”的倾向。或是处处皆是文化,除了文化别无他物;或是将《金瓶梅》所反映出的一个时代的文化片面地等同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从而忽视了明代文化的特殊性;或是仅仅满足于对各种文化现象的罗列,而并不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研究取消了深度,走向平面;或是进行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反复的却没有任何进展的研究,比如对《金瓶梅》中的“茶文化”“酒文化”一类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但基本没有超越戴鸿森、田秉锷等人的研究成果,这是对研究精力的一种浪费。

其次,《金瓶梅》的文化研究存在一种观念先行的现象,而缺乏田野调查的实践精神。研究者往往先行接受或主观设定一种文化观念,以此为研究模式,再从文本中寻找相应的论据,以此来阐释《金瓶梅》时代的某种文化现象。而对于这种文化观念是否与历史相符,是否切合独特的文学现象,则并不进行详细的考证和坐实。

再次,《金瓶梅》的文化研究逐渐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一是过于强调文化研究的多元性特点,而丧失了研究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批评标准,这种自言自语式的文化研究不利于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激发,也容易造成《金瓶梅》文化研究的无序状态;二是《金瓶梅》的文化研究者不能有效地将西方的文化批评方法“极度语境化”,很多只是生硬地套用西方理论的名词、概念,而并未将外来理论与本土研究对象――《金瓶梅》文本本身的具体情境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导致《金瓶梅》文化研究的“失语症”;三是在对《金瓶梅》的研究中对文化批评方法盲目倚重,使对文学的研究沦为文化研究的附庸,丢弃了对于文学更基本的东西――审美的维度,忽视了对文学的诗性的把握。

最后,《金瓶梅》的文化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陷入到机械唯物反映论之中。作为文学的《金瓶梅》不是“镜子”,不是被动地反应或反射,而是投射,是能动地干预和表现。新时期的《金瓶梅》文化研究仅仅把这一文本当成是一部明代中期的市井生活的静态的“风俗画”,其研究只局限于对《金瓶梅》所反映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作为文学的《金瓶梅》对于其历史语境的反作用:一是对作者兰陵笑笑生个体,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群体阶层的欲望的满足,矛盾和焦虑的缓解;二是塑造一种文化(当然单这一部作品的影响是不够的,需要与当时同一类的文学作品联合起来),使那一个阶层的人们能更充分地适应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

参考文献:

[1]王齐洲.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第1版.

[2]皋于厚.明清小说的文化审视.学苑出版社,2004.

12,第1版.

[3]张利群.多维文化视阈中的批评转型,2002.4,第1版.

[4]盛源,北婴选编.名家解读《金瓶梅》.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第1版.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文章就如何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进行了探讨。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企业团队精神,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管理新形式。它主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分析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的运行,给企业注入文化活力,从组织文化的高度,力图把企业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已引起国内众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有的企业出资与文化团体合作,有的聘请专家学者为企业进行战略策划,以求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些都为企业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企业引进企业文化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企业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和自身潜能的认识,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使企业文化变成了一种好看不好用的花架子;二是一些企业虽然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但不是不完全就是缺乏必要的落实手段,到头来企业文化只是成为一种口号和空话。如何建立起适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和突出企业文化的民族性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民族文化的性质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特征。如日本的大和民族文化,它所派生的日本文化,着眼点放在运用职工的“集体智慧”,力求“协调,”“合作”,并格外强调职工对企业、企业对社会、领导对下属的责任感,因而就有了“和亲一致、顺应同化、感谢报恩、产业报国、奋力向上、献身组织”的特色。而在英、美这些带有浓厚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国家,则强调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强调个人创新,所以“发展个性、鼓励竞争、争创第一、走向国际”构成了他们企业文化的特点。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是东西方企业面临的不同社会环境和职工思想意识的深刻作用所致。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发展企业文化,同样也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色。鉴于日本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的一些企业就试图套用日本企业文化的模式,以传统的价值观为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与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矛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进行更新和改造,藉此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以达到企业经营成功和民族经济腾飞的目的,事实上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首先,还是不能离开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传统民族文化这个根本,因为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有特色的;其次,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要加以批判性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掘其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抵触的内容,同时还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鲜明个性;最后,对日美等国在企业文化的成熟经验也要坚定地吸取,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因此,我们企业建立企业文化应着重突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国家对民族的义务,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经营者与生产者同呼吸共命运等内容。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的积累,应有突出的个性

就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企业形象,同时它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人员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审美理念的综合反映。因此,企业文化应与本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企业精神在内容归纳、升华和凝炼中,由于每个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因而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也都应各有千秋。然而,时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开创企业精神时,仅仅模拟其他企业文化的语言文字,提出几句口号或标语,都是团结、进取、拼搏、求实、开拓、创新等不同组合。众多的企业都用同一面目去描绘企业的精神,而不讲究企业的具体特点,造成雷同,使企业文化失去企业个性。与我们相比,日本的多数企业在引进企业文化时,就非常注重突出每个企业的特殊性,如索尼精神就提出:索尼是开拓者,索尼的窗口永远朝未知的世界而开,充满活泼的气息,做别人不做的事。日立公司的社训要求为:诚——将优良产品贡献给社会;开拓精神——积极进取,独立自主;和——尊重个人意见,广与谈话,但以和为本。这些企业精神、价值观都是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来的,不仅个性鲜明,且言之有物,比起我国许多企业一概笼统地提出“求实”“拚搏”等口号,内容显然要丰富得多。当然,企业的目标精神制定后,更重要的还是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如果只是口号,不采取行动去实现,那么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只能成为美好的愿望。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行为准则,要能为企业职工接受

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价值观等要能被企业的员工认同,这样才能为员工自觉地接受,变成员工的信仰和追求。像“肯德基”店所供应的鸡,24小时内没有销售掉的鸡,全部销毁,看似企业蒙受损失,但因为它的信誉与质量,而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光临,这就是一种深入浅出的饮食文化。同时企业的这种道德行为规范必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职工的忠于职守,高质量的服务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而自觉地接受。企业文化能否成为员工的自觉追求,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一是看企业文化制定的是否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联系。有些企业领导在创建企业文化时往往好高骛远,不能充分体现员工的意愿,这样的企业文化即使制定出来,也很难获得员工的赞同与认同,员工不是发自内心去接受执行,就难以产生企业内在的凝聚力;二是看企业领导干部能否在接受企业文化中率先垂范。实施企业文化往往需要打破以往陈旧的观念,改变人们往日的工作方式和态度,面对这种破旧立新的情况,尤其需要有人起带头作用,而领导干部又是职工关注的焦点,就更需要在企业文化中以身作则。如果企业文化不能为职工自觉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就等于一纸空文。

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化和中国的世界地位,不难看到,经济和文化是个对立体,没有经济的强大和繁荣,就没有文化的强盛和繁荣,文化是经济的产物又驱动着经济发展,很难想象,没有文化驱动的经济秩序将是怎样的。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这种文化既是凝结在产品上的人类智慧的精华,又是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和群体风格。在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决定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多构成因素中,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和技术创新、开发机制则是基础性和“硬”性的,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则是弥补性和“软”性的,企业只有形成了合理的产权制度,拥有了完整的管理体制,建立建全了产品技术创新开发机制,进而发展到从各方面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的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才会真正提高到实践的前沿上来,否则企业文化的建设将难以实质性地融入到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改革及其强化活动中去,最终只能成为流行一时的时髦词语。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存在产权结构失衡,管理制度松懈,产品和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缺乏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强化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强烈冲动;而一些非国有制企业虽然在产权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技术、创新机制方面有相对优势,但大都满足于“泰罗制”的管理现状,缺乏对利用“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管理模式来改善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内外压力,也使企业文化建设进展缓慢。所以靠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解决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主要问题,而非得由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技术创新开发机制加以解决之后才能顺利发挥其预期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行方式上,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与企业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和技术创新机制等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的同步和协调关系,并要以后者为基础,摸索总结有利于自己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创出一套适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云喜.企业设计家[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