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来理解,信息是人脑对于客观事实的属性进行能动反映而产生的思想,是大众信息的邻近的属概念。笔者认为,关于信息的这个命题,其实就是创立控制论的美国科学家维纳表述的“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交换来的东西”的应有之义。
依据普通逻辑学的两分法,信息可划分为大众信息和非大众信息,新闻可划分为大众新闻和非大众新闻。
大众信息是指已经由大众媒体报道出去并被大众接受(非单纯接收)的那部分非大众信息。大众新闻是指已经由大众媒体报道出去并被大众接受(非单纯接收)的非大众新闻。非大众信息包括自我传播的信息、人际传播的信息、群体传播的信息和组织传播的信息。“非大众新闻” 包括自我传播的新闻、人际传播的新闻、群体传播的新闻和组织传播的新闻。大众新闻是由非大众新闻转化而来的。
二
新闻和信息可以是实体概念,也可以是属性概念。在收听新闻中,新闻是实体概念。在收听新闻信息中,信息是实体概念,如果其中的新闻信息是语法上的偏正结构,那么,该新闻就是属性概念;如果其中的新闻信息是语法上的联合结构,那么,该新闻也可是实体概念。信息是新闻的邻近的属概念。
新闻事实是“我的主观世界”以外的客观存在,包括客体物质世界和来源于客体物质世界的其他主体精神世界的内容和形式。客观事实的属性在“我的主观世界”中被反映为属性信息,通过“我”的认知而产生的信息就是“我的主观世界”所产生的一种思想。信息表达的内容属于思想和观点的范畴。观点可以是政治的,也可以是经济的、文学的、物理的、数学的,等等。通过“我”的认知而产生的信息是主观存在。“我”以外的“他(她)”通过认知而产生的信息对“我”来说则是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在电视新闻等以影像为形式的报道中,除了传者向受众传达的以语言和文字所负载的信息之外,动态和静态的现场画面也包涵着新闻事实的属性,这种属性反映在受众的头脑中也会产生信息。传者对现场事实的属性进行反映而产生的信息一般包含在报道过程的语言文字之中。受众对报道中的现场画面的反映,如同对报道中的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信息的反映,可以与传者传播的信息相同或不相同。传者传播的信息和受众对传播的内容进行反映而获得的信息可以用各种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信息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主观思维的结果,属于意识的范畴。观点也是信息。新闻事实具有新闻属性,但新闻属性并不简单地等于新闻信息,人对于客观事实的新闻属性的反映才是新闻信息。如果人对于客观事实的新闻属性没有进行反映,那么就没有相应的新闻信息,但客观事实的新闻属性依然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新闻属性都是客观的、真实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反映新闻属性的新闻信息是主观的,不一定符合客观真实或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真实。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是可知的。新闻事实也是可知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信息与其反映的事实的属性具有同一性。
三
新闻报道与报道新闻在一定的逻辑环境中是全同的概念,它们的内涵之一就是让非大众新闻或非大众新闻信息通过大众传播而成为大众新闻或大众新闻信息,就是报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传媒机构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不特定的广大受众传播那些来源于非大众新闻事实的非大众新闻信息和非大众新闻现场画面,使其成为大众新闻事实和大众新闻信息。
在上述传播过程中,非大众新闻事实的非大众新闻信息和非大众新闻现场画面在完全被受众接收的情况下将通过受众的思维加工和解读而产生三种传播效果:一是全部非大众新闻信息完全被受众接受而成为大众新闻,这种效果完全实现了传者的目的。二是全部非大众新闻中的部分新闻被大众接受而转化为大众新闻,其余部分则通过受众的解读而转化为不属于大众新闻范畴的“受众的个人新闻”,所以仅被受众接收而未被受众接受,这种效果实现了传者传播的部分目的。三是全部非大众新闻均未被受众接受,因而都没有成为大众新闻,这种情况又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是通过受众解读使“全部新闻”均转化为“受众的个人新闻”,二是虽然经过受众解读,但“全部新闻”未被受众认可而又未产生“受众的个人新闻”,这两种效果让传者的传播目的完全落空。
传者进行大众传播的目的就是要让大众接收并接受其所传播、报道的新闻信息。传者把新闻事实转化为新闻语言、新闻文字、新闻影像和新闻图片,然后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受众则通过对这些传播内容的解读把传者传播的新闻信息再转化为自己思想中的新闻事实,这是一个认知系统的两个相反的转化过程。这些过程体现了存在决定意识、事实决定信息和意识对存在、信息对事实具有能动反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传者知晓的新闻事实或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受众通过对传者传播的新闻信息的解读而知晓、接受和理解的新闻事实则一律是间接的。传者和受众在对直接的和间接的新闻事实的属性进行反映时,可以产生关于该新闻事实的直接和间接的信息,同时,这种信息也可以引导传者和受众能动地认知新闻事实,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正确地理解新闻事实,积极地对待新闻事实,勇敢地干预新闻事实,大胆地进行新闻实践,坚定不移地深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
因为媒体的“新闻报道”,非大众新闻才有可能被受众知晓并接受而转化为大众新闻。非大众新闻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大众新闻是媒体对非大众新闻进行大众传播和报道的一种结果。真实的新闻是传者对新闻事实的真实反映。大众传播、报道和事实都不是新闻的属概念。大众传播和报道是一种把信息告知受众的方式和手段,利用这种方式和手段就可以把非大众新闻告知受众而使其有可能成为大众新闻。新闻事实是新闻反映的对象,报道所传播的内容只能是对事实或事实的属性的反映,而不能是事实或事实的属性本身。传者决不可能通过大众传媒把某个有形的物品传递给受众,也不可能使这个物品所具有的属性与这个物品分离而传递给受众。报道所传播的内容只能是关于事实的某种思想,这种思想反映的是某种事实或某种事实的属性。事实的本身不经过传者的反映是无法让受众知晓的。
此外,大众传播和报道是两个具有全同逻辑关系的概念,它们的外延全部相同,但是大众传播和报道这两个概念所表达的感彩是有些区别的:大众传播较为突出受众在信息报道过程中的地位,报道则较为突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大众传媒。
参考文献: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0-0016-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行业也发生了彼此相互融合的局面。因为媒介的融合,数字技术的加入,导致了信息处理、传播等技术和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所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出现了融合新闻的现象。在本文中,会针对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以及融合新闻的传播进行简单的分析。
1媒介融合的相关内容
1.1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的相关定义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都是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的论述,一般存在两种说法,即广义说和狭义说。从广义方面来说,媒介融合就是将所有相关的媒介进行融合,并且将相关的运行要素也一并进行融合。从狭义方面来说,媒介融合就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介彼此结合在一块,呈现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无论是广义中的概念还是狭义中的概念,媒介融合都指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合作,彼此渗透的特点,这种结合,不仅仅是指传播技术,传播形式,传播工具的相互融合,更是指彼此之间的运行机制,信息生产理念等相关的规定也要进行相应的融合。
1.2媒介融合呈现出的特点
首先,媒介融合后的媒介内容呈多媒体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广播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相互融合,为信息的生产提供了高科技的保障,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融合下,信息的内容就呈现了新的姿态,在对信息生产的过程中,利用技术对信息进行图片,声音,文字,视频等多种呈现和传播方式进行创造。然后,经过上一条的简单分析,就会很容易的发现,媒介融合后无论是生产信息还是传播信息,都利用了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这就说明媒介融合后呈现出了技术化的特点。最后,媒介融合后的媒介世界呈现出更加系统化的特点。因为各种媒介进行相互融合,融合后的结果肯定是彼此之间取长补短,进行优势互补,所以说融合后的媒体会更加的具有系统性。
2融合新闻的相关内容
2.1融合新闻的概念
融合新闻与媒介一样也没有具体的概念或者定义,只是存在形象化的概念。对于融合新闻,有时候也会被人们称为多样化新闻,它主要是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从事新闻职业的工作者,他们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它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是由各种不同的媒体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针对新闻的搜集,生成,传播等程序进行操作的结果。
2.2融合新闻具有的特点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相关工作都是利用多种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在此基础上,观众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自己所关心的新闻信息内容进行相关的设定。综上所述,融合新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融合新闻是一份具有多样化特点的产品;其次,因为多种媒介的参与,所以融合新闻会进行全介质的传播;最后,因为个人可以进行新闻内容的相关设置,所以它又具有私人化需求的特点。
3融合新闻的传播效应
3.1融合新闻内容的传播效应
在融合新闻内容方面的传播效应具有两个:一是,长尾效应,它是指融合新闻的内容涉及的方面或者领域比较的全面或者多,所以它容易为新闻行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二是,叠加效应,它是指融合新闻内容由于各种媒介的相互融合,导致融合新闻所传播出的新闻内容具有更加功效的特点,绝对是大于各个媒介独自产出的效果的简单的相加。
3.2融合新闻报道方式的相关传播效应
首先,面对着多种媒介的传播,融合新闻的报道方式也就变得各式各样,由于新闻都是由某个窗口弹出来的,所以说融合新闻报道方式具有“窗口效应”。其次,因为媒介融合后,新闻的内容也将是相互参考的内容所以,只要某一个媒介生产出某个信息,其他的媒介也将会得到相应的相关内容,根据物理现象中的水波能产生共振的特点,所以就将融合新闻的这种现象称为“波纹效应”。
4促进融合新闻传播的相关策略
由于各个媒介都会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以要想将融合新闻的内容进行完美地生产,就要进行以下的策略。首先,利用各个媒介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将不同的工作分给不同的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也就是要将单一化的内容生产模式演变成利用全媒体进行生产的模式。其次,融合新闻相关的内容制作工作和工作等,也都要利用彼此合作的方式进行。
5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各个媒介就在时代背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进行了相互融合,同时又促进了新闻行业的发展,推出了融合新闻这一新产物,为了能够保证融合新闻的健康发展,对融合新闻进行详细的了解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并在现实中进行了多种自觉的尝试。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 De SolaPool) 提出的。他在专著《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赢得广泛认同。他认为,媒介融合就是 “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并认为“媒介融合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二、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1.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研究媒介融合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的。他们从技术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编技能融合等各个角度展开了方方面面的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便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
之后,Lori Demo 等几位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任教的学者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 界定了“融合新闻”的几种模式,分别是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这五种模式,也是媒体之间通力合作、信息内容上实现了共享过程的佐证。
2.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媒介融合
在我国,有关媒介融合的最新概念是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的。2005年,蔡雯发表了《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后,又接连发表了几篇与媒介融合相关文章,此后,国内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迅速增多。2007年,我国媒介融合的研究向着系统、深入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菲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出版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介大融合》。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模式
媒介融合不仅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传播内容的融合,还包括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高层次是打破产业壁垒、技术壁垒的全方位的大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裂变与聚合不断开展,最终形成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1.媒介内容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打破各媒介壁垒,实现形态整合,内容共享。在操作层面上呈现了初级形式的融合, 如信息采集、制作等信息共享层面上。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电视读报节目就是媒介融合初级形式的产物。凤凰卫视的 “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上海卫视“看东方”的“早报早知道”和“读家新闻”等等都是电视和报纸信息共享,互动推广,这些都是初级融合。
2.媒介渠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不同媒体日益融合。一方面,新媒介在不断加盟新闻传播阵营,从商业门户网站到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纷纷借助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力,通过汇聚新闻信息,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搜狐与巧家报社组建的“奥运媒体报道联盟”、腾讯与多家重量级都市报组建“捷报奥运媒体联盟”,这些报网互动项目都将极大推动报道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新媒介的借助和运用已成习惯,如用借助网络新闻、通过手机短信获取线索、利用手机和网站搭建受众参与直播节目的平台、将博客内容转载到传统媒介上等。目前出现的报纸网站、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都可看做是渠道融合的结果。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的变化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是不同媒介形式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合作。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它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作流程一体化
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单一媒体形态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形成单一的新闻采集、单一的新闻加工、单一的新闻产品和单一的传播方式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融合新闻以多媒体集中采集新闻,根据所属媒体介质和受众特点分类加工、生产多样化新闻产品,提供给所属媒体选择和传播。
按照融合新闻流程,某地发生一个突发性事件,派往现场的采访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摄影和电视录像记者组成,采集后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由精通各类媒介报道特点和掌握数字、网络技术的编辑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给不同媒体播出。第一批新闻产品是简要的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现场照片和简讯,第二批产品包括比较完整表现事件缘由的电视节目,为报纸提供的有相关背景资料的文字报道和的现场照片,网站上链接报道和与此事有关的信息及各方反馈。第三批产品根据事件的发展,深度报道、电视的专家访谈等。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受众;社会认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13-02
1社会认知的概念以及获取的途径
关于“社会认知”的概念解析。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形形的人和物,对这些都会有一定的分析和见解以及思考,进而有一定知觉形成。在此基础上,就会形成一定的记忆和思维,最终形成一些列的心理反应。这样,认知就会形成。目前,关于社会认知的解读很多,可以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研究,因此各种各样的理论也形成了。笔者就对这些理论进行介绍,比如:结构主义的研究学者认为社会认知的构建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也就是构建者会从自己的记忆的碎片以及一些数据片段来对知觉片段进行构建。而模式识别理论则认为,人们的大脑中本身存在一些知识结构,而这些知识结构会和客观的事实、人物进行联系和匹配,因此这些刺激的信息和人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进行重叠,进而形成认识结构。而在现代的研究范畴中,社会认知是一个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会在现实的生活中遇到各种的人和事物,之后对这些外界的刺激进行一系列的反应,这个过程包括:感知、判断、评价以及推断和理解。
公众社会认知的主要途径。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很多,来源也是四面八方。但是,这些来源无外乎两种,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前者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其他人的语言、谈吐、神态以及行为和习惯。后者则是各种各样的社会传播活动,比如:社会传播。当今,间接经验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社会认知的主要的方法。
2当下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的特征
电视民生新闻最近这些年收到大家的追捧和关注,尤其是在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中引起的反响更大。《南京零距离》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该节目自2002年1月开播以来得到广大观众以及业界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是好评如潮,收视率可以说创下了新高。自此之后,许多的电视节目以《南京零距离》为榜样,纷纷学习和取经,并且在自己的节目中加以运用。因此,关于电视民生的节目越来越多,如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可见,《南京零距离》不再是一个孤例,而是一个电视代表。由此节目衍生出来一个新的名词――民生新闻。这一专业词语很快获得大家的关注,业界和学界纷纷关注。因此,关于其的研究很多,有的学术刊物专门腾出专栏来对这一新闻术语和新闻现象进行介绍,比如《现代传播》。尽管民生新闻已经风靡全国,但是关于其成熟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笔者在“民生新闻”前面加上“电视”是为了确定研究的范围,也就是说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电视传播范围之内,也是一种基本的电视新闻形式。
关于电视新闻的研究数不胜数,不胜枚举。但是,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发现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大都是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新闻价值、新闻理念、题材的意义、传播的策略、节目的特点、生存的语境以及社会关怀视角等方面。这些出发点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从电视传播者的角度出发,主要是对电视新闻现象进行提炼和总结,有的甚至是唱赞歌。而从受众角度进行的分析则少之又少,比如从受众的角度来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以及传播的效果。要对大众传媒的新闻效果以及社会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既要从商业特征来衡量,比如:收视率,又需要从受众对媒介内容的评价出发。此外,还包括受众对民生电视新闻中的人物以及事件持有的观点和态度。目前,传媒的商业特征越来越明显,许多电视节目都是从收视率出发,因此有时会对传播的社会效果进行忽视。有的电视民生新闻尽管在收视率方面做得很好,因此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收益和超高的收视率,但是视点下沉往往也会伴随着出现,而这一点恰恰许多的电视媒体所忽视的。下面,笔者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与受众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讨论。
3电视民生新闻与受众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社会认知,其是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和人物持有态度的基础,也是一定社会行为的根基。我们既可以通过客观现实的直接经验来获得社会认知,也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经验。而当下人们获得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媒介。一般来说,大众传播效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情感、认知以及意愿,这是著名学者沃纳・赛弗森提出的观点。显然,传播效果的初始环节就是受众的认知,而受众的社会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和传媒的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受众的社会认知结构和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直接影响后者。电视传播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该过程中既有客观的现实,又有电视现实,之后还包括受众的心理现实。也就是说受众会对新闻信息进行重新的认识、接受、编码以及分析和评价,而这些活动的基础和其的社会认知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该过程可以说是受众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重新的组建以及转化的过程。我们毫不否认,电视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很强,其是对现实生活以及民众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反应,因此具有“原生态”性。但是,无论是在节目的播出之前,还是在节目的播出之后,都有人们的社会认知结构渗透其中,比如:编辑、采访、选题以及分析和评论。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绝不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有选择的折射。选材是会有自己的选择,而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会使用自己的一套密码来科学解读。
4结论
电视民生新闻是眼下的一个焦点话题,为了研究其与受众社会认知的关系,笔者从社会认知的概念以及获取的途径、当下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的特征出发,最终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探讨,希望电视民生节目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李彦平,白剑.和谐社会视域下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以大众传媒和受众为视角[J].文教资料,2011(8).
[2]刘思新,邓广宇,马玉.浅析大众传媒和社会认知的互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荣荣,权利里.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