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骨科 临床教学 循证医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62

骨科临床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与生物力学、材料学密切相关,影像学资料多而且复杂。临床疾病季节性强,疾病治疗周期长。目前缺少一种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循证医学的兴起给骨科教学带来了机遇。

循证医学(EBM)的含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方案”。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寻找并评价证据综合分析并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使得临床医疗决策更加科学化[1]。

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称为循证医疗,它采用包涵、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整个过程分为5步骤[2] :①提出问题;②查寻证据;③评价证据;④应用证据;⑤后效评价。其基本步骤如下:①首先对此病例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病史如何采集、如何进行查体、患者可能的诊断、需要哪些补充检查、患者的主要诊断是什么、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好的康复治疗措施是什么,然后对先前就相关基础知识提出的问题进行继续扩展学习。②根据提出的问题,查询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这时需要向学生讲解如何应用网络技术查阅相关文献,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会被进一步调动起来。③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重要性,利用学习过的统计学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④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专业知识,将现有的最好研究证据应用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决策中,这既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医德医风的最佳时机。⑤评价实施上述程序的效果,以便在以后的临床实施中加以改进,这是临床评价过程,也是总结、分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及对随访资料进行整理。根据病例提出诊断或治疗方面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去查找和回顾问题的历史记录,综合教科书和文献得出结论,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将结论进行分级,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采用最好的有循证医学根据的结论来指导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这种教学过程不但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使学生早期了解临床疾病与基础课程的关系,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纵、横两方面拓展。达到了将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的目的。

循证医学不是对传统医学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传统医学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3]。骨科学的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必将对骨科学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经过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学习,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医学科研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运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骨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循证医学理念,必将提高其教学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 Vineis.P.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ethics:a practical approach.Med Ethics.2004.30(2):126-130.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医学发展 信息服务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03

循症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1)关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BM)是20世纪80年代在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循证医学,也称为实证医学、有证医学、求证医学。有专家总结出,循证医学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查找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料;二是对资料进行筛选和识别,寻找最佳的临床证据。

(2)循证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笔者查找了大量资料表明,循证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模式。据有关报道称早在1972年世界上就已有人提出并倡导了实施临床随机比较实验。而我国也是近10年来才开始开展的循证医学研究。1997年7月卫生部批准在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了中国Cochrane中心,1999年3月被国际Cochrane协作网批准正式注册成为国际上第15个Cochrane中心。

笔者通过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循证医学的发展状况。以“循证医学”为检索词搜索有关循证医学的文献,结果从《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看1989~2006年共有2762篇有关循证医学的文献,其中1989~1999年共37篇,2000~2006年2725篇。CNKI的统计结果是1989~2006共有3643篇。其中1989~1999年是69篇,2000~2006年共有3574篇。从而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循证医学的研究论文寥寥无几,从2000年以来循证医学研究论文的数量迅速增长,这充分表明了国内科技人员对循证医学的研究日益重视并迅速发展。

(3)循证医学数据的来源和获取:证据是循证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可为循证医学提供证据的数据库经许多专业人士归纳总结出主要有:互联网在线数据库、公开发行的CD、EBM中心数据库等。有原始研究证据的Medline数据库,它收录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种医学杂志,是国际上公认的检索临床证据的主要数据库之一。其次是Embase数据库和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二次研究证据Cochrane图书馆,和有关网站等等都是获取信息资源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Cochrane图书馆,它是目前最具权威的循证医学资料库,包括(CDSR)系统评价资料库、疗效评价文摘库(DAR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等多方面文献,都可以作为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辅助工具。要想获取科学的、准确的证据需要参照大量的科学依据,这些科学依据的获取就需要以上的第一手资料。

循证医学的获取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①根据临床表现提出问题;②结合具体情况检索证据;③检索出证据后进行证据评价;④将研究出的准确证据应用于实践;⑤最后进行后效评价。在这5个方面中提出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循证证据的检索。如何轻松自如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掌握获取循证医学的途径与方法,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文献中筛选出最恰当的和最优化的证据,就是临床医务人员和图书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如何为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1)开展循证医学教育:作为医学院校的图书馆员应是循证医学最佳证据提供者之一,因此图书馆应在提高人员认识的基础上开展EBM的基础知识教育。首先要提高对循证医学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应用的手段,同时也帮助临床医务人员、医学科研人员了解EBM在国际和国内实践的概况,证据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检索步骤和检索技能,教他们如何利用医院图书馆、医学资源数据库、重要EBM数据库进行证据检索,寻找最佳临床解决证据的方法。

(2)提高为循证医学服务的技能: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语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文献检索和临床研究评价的能力。要具备为循证医学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充实自己。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上,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医学信息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因此医学图书馆员要具备良好的网络信息技术,掌握各种数据库的分析与检索等技术,这样才能全面快速、准确地找到临床医务人员所需要的最好的证据信息。

(3)为循证医学的开展提供信息服务:为了满足临床医务人员使用最好证据的需求,就必须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寻找和发现精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利用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信息管理人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文献服务中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服务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服务模式,循证医学的开展要求图书馆人员不断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新的循证证据。循证医学证据被淹没在繁杂的医学文献中,因此如何帮助从事繁忙医学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在广泛、繁杂的医学文献中快速地获取不同类型的证据,对循证医学的发展尤为重要,也是医学信息工作者需要深入循证医学领域探究的新课题。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来获取数据源。因为循证医学证据资源分散,检索系统过于复杂,医务工作者又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图书馆检索,很难快速地查到自己需要的可靠证据,而要对所获取的文献进行严格评价则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繁忙的临床医师根本无法也不愿意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消耗在文献的检索、评价与合成上,因此他们碰到具体问题更愿意求助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能够鉴别、筛选、合成文献,还必须具备主动收集、加工传递信息的意识,对信息要敏感,这样才能具备为循证医学服务的基本要求。

总之, 循证医学的开展与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循证医学的发展也需要图书馆的信息支持,两者互相依托才能得到更迅速、更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虹.从SCIE版收录的系统评价看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5):27-30.

2 冉玫.循证医学与医学信息服务.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4):48-50.

3 邹德凤.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解决医疗纠纷的思考.医学信息学,2007,28(3):213.

4 周祖文.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科研关系的几个问题.医学信息学,2007,28(3):210.

5 卢燕.循证医学与循证医学信息资源.图书馆学刊,2006,(6)104-105.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3篇

循证医学(evidenced-basedmedicine,EBM)顾名思义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应该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上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的新学科.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1]教授将循证医学(EBM)定义为“慎重地、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取得的最客观的研究证据来确定病人的治疗措施”.其定义扩展为“慎重地、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取得的最客观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参考患者的要求,将2者合理的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更加丰富了循证医学的内涵[2,3].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教学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目前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在70年代便开始了EMB的研究,发展速度迅猛,尤其在发达国家,EMB的研究成果已经在临床医疗实践、卫生决策等方面得到应用.

在目前的临床教学环节中,应该看到,循证医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其兴起和发展将对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4].眼科作为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近年来也大量引入循证医学进行眼科医疗、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导[5-7].研究生作为科研和临床教学实践的重要力量,在科研和临床教学实践环节中也有必要推广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面对复杂临床病例的处理能力[8].眼科学是一门涉及学科多,专业性强的临床医学学科,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诊疗手段和技术层出不穷,对眼科医学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的传统经验医学的教学体系中,眼科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均不如外、内、妇产、儿科等大学科.在传统经验医学模式获取的知识往往在新问题面前受到巨大的挑战,对相同病例,依医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差异,个性化诊疗习惯的差异,会形成差异化巨大甚至相反的治疗意见.有必要在眼科研究生中开展EBM的教学,来指导眼科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实践活动[9,10].

1循证医学能够有效地搭建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现阶段医学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讲授医学基础理论时,需要导入临床意识、临床思维和实践案例,在临床与基础理论教学之间贯通桥梁,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寻找并评价证据,综合分析并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使得临床医学的决策更加科学化.临床科研方法,应用RCT证据,Meta-分析等多种临床科研方法大量进入到临床中,大量病例的研究发现,单纯通过推理或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指导眼科的临床实践有时并不可靠,理论上认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往往值得认真商榷.在现行的医学教学模式下,临床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完全反映新诊疗技术和手段,对一些新发的病症也不能做及时的跟踪与讲授,教材的编写也必须突出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性等要素,对一些尚无明确结论的、还处于研究阶段的病症和诊疗手段也不能大篇幅的阐述,因此利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手段,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检索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等步骤,能够跟踪到最近的研究进展.同时应该看到,临床教学涉及面广、病种繁多、内容繁杂,而且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师生互动少、往往出现重理论知识讲授与学习,轻实践能力与医生职业素质培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而通过EBM的教学过程,可以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的效果.

2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构建创新性医学教育体系

目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医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或是由于教育理念的影响,或是受制于实际环境和条件,往往存在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继续学习脱节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医学这样一个站在科学和社会发展金字塔顶层的学科,对医生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适应新病症和新诊疗手段和技术的要求更加突出:(1)诊疗方法的局限性:病例数的局限,观测周期的局限,临床研究缺乏严格的科学设计;(2)诊疗中的决策依据通常是教科书、权威参考书,出版时间滞后,并不能完全反映诊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由于是基于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证据的搜寻和判断,并应用获取并经过评价的证据进行应用并自我评估结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学生一旦掌握了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并经过培训掌握了循证医学的基本能力,对于实现医学生自我教育,终生教育,以及构建创新性医学教育体系,均能起到十分很重要的作用.

3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谱由单因素疾病向多因素疾病转变

循证医学强调三方面的协调平衡,即最佳证据、医生通过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进行判断,以及患者的要求和价值取向.而传统医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尽管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但通常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临床医疗终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威胁健康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从单因素疾病向多因素疾病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和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就要求医学生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而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对于医学生完善知识体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有着很好的指引作用.

4利用循证医学手段,改变培养模式,造就创新人才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引领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研究生作为今后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环节普遍存在学生研究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发现问题能力欠缺、创新能力较低的症结.这既有学生主观上的因素如就业压力大、职业选择的趋利性、缺乏长期从事或者终身从事所学专业的动力等,也有客观上条件的约束,如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等导致的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因素.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和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手段,注重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展现能力的培养.通过把课堂教学转变为研究中教学,把学习和研究的压力实际传递到学生,同时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研究,教学中以实际课题研究或实际病例为导向,以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负责进行业务指导并创造相关环境和条件,由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师生间、学生学习小组间的讨论交流,以及共性问题的共同讨论,个性问题的个别指导等措施,树立学生循证医学基本理念、培养学生循证医学基本思维、掌握循证医学基本方法、从而提高研究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p#分页标题#e#

5循证医学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固化终身学习能力,强化职业素质和能力

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完成基本医学训练、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贯穿始终要注重培养学习的职业素质、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较强,同时对医学生的医疗实践活动的配合程度较差,客观上对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进行,长期来看对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是不利的,对提高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不利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意识、强化医患沟通手段.通过有效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医疗过程,不排斥医学生参与到医疗活动中.同时强化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所患病症现有的治疗水平和治疗手段,并理解一些目前采用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及恢复期间的所产生的副作用,并愿意承担这些副作用,在兼顾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培养医患沟通意识,强化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有力手段.

6循证医学教学将单一课程教学转变为构建知识体系网络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下,教学的重点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而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尽管已经考虑的构建全面的、适应性强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课程设置的意义,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单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中,往往忽视了课程之间存在的相互依托、相互承接的衔接关系,这对培养学生全面和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是不利的.而在循证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面对单一问题的求解过程,而是要对一个问题做出全面的判断,而且判据也需要进行搜寻和评价,并最终应用到实际病例中.这就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培养,利于将单一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构建知识体系网络.

7循证医学教学过程即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4篇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牡丹江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现阶段该年级学生为大四第二学期,已基本学完卫生统计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即将进入临床毕业实习阶段。随机抽取该学年6个班级学生,其中3个班级开展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实践,另外3个班级按传统模式开展教学。

1.2调查问卷

课程结束后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内容包括:

(1)你是否对循证医学思想与方法感兴趣?

(2)你是否了解循证医学思想与知识?

(3)你觉得是否有必要按偱证医学模式开展流行病学的教学?

(4)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是否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

(5)你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6)你对该课程的建议?

1.3前期准备

按照新的标准循证医学将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分为五级,其中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controltrial,RCT)和RCT的系统评价结果是最可靠的依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强调在进行临床科研设计时应尽可能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开展高质量的RCT实验研究。首先,培养了能实践循证医学和传授循证医学知识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流行病学教师。其次,任课教师在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均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同时教师已熟练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再次,学校具有必要的条件,使研究证据的查寻及时、方便、简捷。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如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

1.4实施过程

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开展基于循证医学思想的教学模式,按照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设计教学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具体过程如下。

1.4.1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由流行病学家及临床专家集体讨论,确定临床中常见的典型病例,并进行仔细的分析论证,发掘出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由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教师带领学习小组(每小组8~10人,每班分3~4组),利用案例材料,开展循证实践,引导学生将在病因、预后及预防方面的临床情况转换为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形式。如实习内容为导致脑卒中的可预防性危险因素是:“目前首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高血压,但也不排出其他危险因素”,就可以把这次实习的内容确定为一个具体循证医学问题“导致脑卒中的最大可预防性危险因素”。

1.4.2检索收集证据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检索资源,以期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通过互联网检索到了2个高血压指南(美国和欧洲各1个),均为循证指南。

1.4.3评价证据对获取的证据按照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如何对证据的质量和可靠程度进行分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统计学方法(如Meta-Analysis)得出确切的结论。

1.4.4总结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指出学生在文献检索及评价文献方面的不足。

1.5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课程结束后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共发出220份问卷,回收220份,回收率100%。在是否对循证医学思想与方法感兴趣、是否了解循证医学思想与知识两方面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结果无差异(均P>0.05);在是否有必要按偱证医学模式开展流行病学的教学及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否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方面结果有差异(均P<0.05);按两种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均反映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对课程改进提出的建议中,有50%的学生希望增加课时。总体结果表明,本次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目的。

3讨论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5篇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决策,使围术期的循证护理与基础护理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相互促进,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优状态。根据NRS疼痛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疼痛严重的程度,0级:患者没有疼痛的症状;I级:患者有轻微的疼痛症状,但能够忍受;Ⅱ级:患者虽然能够忍受疼痛,却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Ⅲ级:患者的疼痛逐渐强烈甚至剧烈难忍。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及患者的满意度[5]。

    循证医学的定义简单说来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也就是说,医生在做出诊断、开具处方、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在实施护理保健措施时,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都应当采用系统研究的证据,并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与愿望相结合,作出决策[6]。循证决策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系统评价的外部研究证据,决策者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的价值观和知情选择,三者缺一不可。证据获取的情景分析包括对象的特征、代表性,干预措施的方案,结局评价的指标,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面对的患者的情况是否与证据研究的情景相符,切忌盲目地、不加选择地应用。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遵循五个基本步骤:根据对患者医护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把它转化成为一个清晰的、通过研究可以回答的临床问题;针对该问题检索相关的文献,获取临床研究文章;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有机、灵活地使用临床证据;对使用证据后的医疗护理的质量,即患者的结局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7]。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加强个体化护理外科患者病情轻重不一、症状复杂,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需要根据不同病情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8]。而普通护理忽略了个体化护理,干扰了患者的独立性。循证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可得到的最好证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的需求和意愿以及护士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9]。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个体化治疗的难题。虽然目前的实际情况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循证护理方法学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距离这样的目标将越来越近[10]。作者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者疼痛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取针对疼痛的护理措施确实能够显着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普外科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表现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方面,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患者并发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样随之减少,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循证护理能够显着减少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并发症,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是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地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