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策划设计

文化策划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策划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策划设计

文化策划设计范文第1篇

1993年以来,“策划”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新闻媒介所推行。在报道工作中,传播者增强了策划意识,过去那种配合式、被动式的报道组织方法被主动式、整体化的运作方式所取代,推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道。在业界兴起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报道方式的同时,学界也开始了对“新闻策划”的研究探讨。①

笔者觉得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宽“新闻策划”的范围,新闻策划除新闻报道策划外,还应该包括媒体诸如营销策划、公关策划和广告策划等方面的策划传播活动。“媒体策划和设计”包括的内容大致分为新闻产品和非新闻产品的策划和设计。新闻产品是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能的那一部分,如报纸的新闻版、新闻性的专刊专版,广播电视的新闻频道及新闻性栏目,网络媒介的新闻网页等。新闻产品在媒介产品中究竟占多大比重,放置在什么位置,不同的媒介往往有不同的设计。新闻产品设计要求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在对新闻产品进行整体定性、定量的总设计之后,就要进一步设计新闻产品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报纸各新闻版面及其中主要栏目的设计、广播电视各新闻栏目的设计、网络媒介中各新闻网页及其主要栏目的设计等。②非新闻产品的策划和设计,也可以按照方汉奇教授的说法不妨称之为“媒体产业信息产品生产的策划”。比如报刊封面印刷和装帧设计、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策划、网络媒体数据库营销等等策划传播活动。

二、为什么而策划和设计?

国外的媒体策划和设计挣扎在市场化新闻理论和公众新闻理论之间,市场化新闻理论虽然不以改变新闻的准则为出发点,但以利润为目的的市场化新闻操作理念既影响到新闻的采编又操纵了新闻策划和设计。公众新闻理论则在策划和设计中提倡参与性、公民性,凭借网络媒体等新媒介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媒体策划人和设计师对自己行动的基本宗旨和出发点展开重新思考。与国外相类似,随着媒体产业化、市场化的推进,国内媒体策划和设计也基本上走进了由市场驱动和由新闻专业主义驱动的两极格局新时代。具体来说,由媒体市场驱动的策划设计模式又大致可以划分为从生产制造的角度出发和从商业利益出发,而新闻专业主义驱动则或者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以艺术的神圣名义祭起“为艺术”的大旗,或者一切以人为本,主张媒体策划和设计说到底就是为了改善人类生存。

众所周知,在我国,媒体产业化之后的策划和设计多为从生产制造的角度出发。这里的策划设计大多为媒介经营管理策划、媒介活动营销设计等。今天普遍的观点是,在传媒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策划和设计。一位媒体策划设计资深人士的谈话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激烈媒介市场竞争中打拼的媒体,尤其是刚起步、刚创办的媒体,谈不上什么策划设计的观点立场,拿到广告订单才是硬道理。他还说,想出了一个怎样优美、怎样精彩的策划和设计方案其实并不太重要,而重要的是把它转化成广告商的目光,广告主的青睐。

那些从商业利益出发的媒体策划和设计,刺激消费是其主要思想,时尚流行是其最大卖点。这种媒体策划设计的产品在笔者看来其实只有两个命运,要么已经进入衰退期,要么至少是在成熟期。20世纪3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造出一种名为“有计划地废止”的汽车设计新模式,即指设计新的汽车样式的时候,要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新部分设计。这种设计新模式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曾经一度造成消费者为追逐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但是,当到了八十年代外型简单、油耗性能优异的日本汽车打倒了外型变化多端、性能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的美国汽车时,美国人才惊呼:“这该死的‘有计划地废止’怎么是这样的结果!”可见,任何行业的策划设计如果单纯只从商业利益出发,都只是过眼烟云。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国内的电视娱乐节目策划设计,看看国内那一个比一个豪华庞大的媒体改版策划设计,你可以想得到它们的结局和上述设计新模式又有何异!

以艺术为出发点的媒体策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以与新闻专业主义融为一体,这应该不容置疑,但如果是为艺术而艺术,则似乎也会遭人诟病。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出现了如孟菲斯这样的反设计团体。他们总带着一种游戏的态度对待产品设计,把家具设计成造型夸张讨人喜欢的玩具。这样的产品虽然质疑单纯、理性、冷漠、机械式的风格,但仍然引发了人们对这场“游戏运动”的隐忧,人们对孟菲斯团体的评价也褒贬不一。1998年才成立但在同行中已小有名气的德国Buro for Form公司的策划设计哲学就是“产品不仅需要完美的功能和生态学,更需要一些诗意”,“最好的产品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联想的产品、能够和顾客交流的产品,或者是能够让人们以全新视角看问题的产品”。所以,我们认为,以艺术为出发点的媒体策划设计也应该时刻注意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结盟,而不能貌合神离。

三、策划和设计中的

人文关怀在哪里?

Stefano Marzano是PHILIPS设计中心全球设计总监,他在《飞利浦设计思想》一书中针对“高科技”(high-tech)这个概念提出了著名的“高设计”(high-design)思想:在社会已经进入第三次浪潮的今天,设计师面临的挑战实际上和每个人一样,就是去发现新的、有意义的利益和品质,即产品与服务必须具有能够实现使用者渴望和梦想的品质。……要创造出能带动我们迈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不仅要使它们在环境上友善亲和,也要确定它们对人性的基本价值和品质的关注,促进自我实现,提升更高的文化与社会品质,使其始终为社会带来至善至美。

阅读着Stefano Marzano《飞利浦设计思想》里的文字,笔者终于找到了人文关怀这个词。在他那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想象,他决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设计师,他对家庭、生活、自然环境、弱势群体充满了关爱。当然,让人感触更深的还是前不久国内媒体策划人和设计师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大考”时所交出的答卷,虽然大地震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但我们应当带着人文关怀来细心观察并且策划和设计这个世界,媒体策划和设计的人文关怀之路永远没有尽头。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新华网在18分钟后即14点46分29秒第一条关于四川地震的快讯。从14点53分开始到55分,又连续三条快讯。几个小时之后,新华网开设了地震报道的专题版面。央视在15时许便播出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只有32分钟。随后,在经过仅20分钟的准备后,15点20分开始,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取消原有节目,开始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只有52分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5月12日晚19时至次日凌晨1时30分紧急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5月13日全天24小时继续播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这是中国之声第一次在全天24小时开通直播节目。在地震之后不到半个小时,成都广播交通台孙静就开始了与地震有关的节目,播报他们得到的相关地震新闻,政府的号令,对受到惊吓的成都市民进行安抚。

汶川地震发生后,各报纸头版基本上都进行了非常处理,比如通栏报道、加大字体、使用大图片等等。四川境内的报纸在第一时间撤除了其它新闻,较早地表明了立场,采取通栏的形式,刷黑整个版面,用强烈的黑白对比形成肃穆沉抑的版面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特别是5月19日~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各地媒体都对“哀悼日”给予最肃穆的报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等都在一定时间内取消了各类娱乐节目,所有时间段都用来报道与地震有关的新闻。大型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雅虎也都只用黑白两色,以表示沉痛哀悼。新浪专题版面“亲历・故事・生命的奇迹”收集了众多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给人以振奋精神的力量;“孩子的笑脸”这一版面,用灾区孩子们一张张充满笑脸的图片,直观地给人以生命的希望;“网友献诗”和“网友互助寻亲”版面,给人们一种强烈的参与感;搜狐的“为逝者默哀”板块、MSN上的加红心的活动,使人们通过简单的点击方式表达向灾区人民的哀悼和祝福。腾讯网等则不断推出网民搜集的一些信息或自己写的博客、QQ空间等,讲述许多感人的小故事等等。

总之,国内媒体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可圈可点的富有人文关怀的策划设计远远不止这些。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中国媒体策划和设计理念的一次大检阅和大推动。看看充斥我们身边那些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的媒体策划设计“秀”,笔者知道现实和理想确实有很大差距。媒体策划和设计能否创造一劳永逸的价值?我们是否能用自己的信念去说服那些在产业化大潮中沉浮的一个个媒体企业?这些严峻的现实和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媒体策划人和设计师不是机械工程师,策划设计不能只关注传媒科技的更新换代;媒体策划人和设计师不是商人,策划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追逐传媒利润的最大化;媒体策划人和设计师不是艺术家,策划设计不是要标榜传媒个性,玩炫的玩酷的……尽管有时候媒体策划人和设计师看起来真的是这样,但是,媒体策划设计整合人类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类生活,改善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这个长远目标来看,人文关怀必然也应当是融合在我们每一个媒体策划人和设计师灵魂中的精神根基。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文化策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工;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一、化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息息相关,长远的经营理念必定匹配有长远的企业文化,从经营百年的化工企业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壳牌石油、英国BP、还是日本的武田化工,无一例外都拥有适合自己与社会的优秀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是企业留住人才,维持、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充分保障,只有当一家企业拥有这种优良的企业文化传统时,才能走在行业前列,晋级世界顶尖行列,在市场中建立起企业信誉,面对激烈的竞争而经久不衰。国内的化工行业仍然没有摆脱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生产条件,在技术创新与生产管理中的落后情况暂时没有太多改善,在化工企业文化建设中,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两极分化严重,在国有企业中,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后蜕变,在充分利用国有性质所带来的资源后,其无论是在经营能力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都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如中国化工、云南云天化集团等公司。

二、化工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缺失。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核心价值观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企业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近几年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严重的损害和威胁,今年8月,天津发生的特大爆炸事故,具体死亡人数官方尚未给出详细数据,爆炸造成了百亿损失,死伤人数上千人,由于氯化氢雨水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当地已经暂时无法居住,尽管这并不是化工厂直接导致的事故,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文化缺失,管理制度的随意导致的悲剧。[1]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维。化工企业中,不乏好的出色战略制定者、务实的战略执行者、优秀的技术人员、成熟的财务人员与尽职的后勤人员,这些员工,也许在专业知识的相关问题上能够应答如流,但如果问这些员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恐怕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也很难将企业文化完整的表达清楚;中国的企业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管理者企业文化思维缺乏,往往将一些意义模糊、空泛的口号当做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目标明确,条理清晰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一切站在企业角度上考虑,万字利为先,既不考虑终端农民用户的直接感受,也不考虑生产对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

三、化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第一,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需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机器良好运转的指导思想,同样,一个企业也必须拥有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根本,化工企业承载着14亿人口温饱的重大责任,是农民的衣食父母,将这种责任视为己出,把这种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获得利益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则,企业文化围绕着以农民的利益为核心来进行建设,并以此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具备这种企业文化素质之后,尽管企业会承担相应责任,但市场会根据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的价值来回报企业。[3]第二,确定企业文化的目标和主题。像“团结”、“求是”、“拼搏”、“奉献”这种宣传口号人人皆知,将这种口号作为企业文化显然无法找到其目标和主题,反应不出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与企业哲学,无法与职工形成共鸣,职工们在从事生产工作时不刻意的遵守也就不足为奇了,真正的企业文化要找到与职工的共鸣,能够让职工融入企业,以企业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让企业成为职工的精神寄托与心灵的家园,才能使企业与员工共同朝着目标努力。第三,形成企业文化建设逻辑。企业在员工的管理过程当中过于依赖制度,因此往往陷入被动,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形成一种文化建设的正常逻辑,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制度也是由人创造的,造就一个好的企业应当先从人下手,而不是制度,企业追求远大的理想需要拥有具有相同品质的员工才能实现,如何提炼出员工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和文化传统,是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明确和清晰的,建立一套企业与员工共同具备的作风的企业文化,才能让员工的品质融入到企业当中,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经管理者与员工的优秀品质与作风凝练而成的,它是企业精神方面的宝贵财富,是企业从历史中发掘与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并作为今后生产经营中的纲领和指导思想,保留、传承给后任管理者与员工,与企业的物质建设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成功所必备的关键因素。

作者:余任远 单位: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常云海.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文化策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 班级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85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各班级学生干部的配合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契机,它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布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是一种“教育存在”。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的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主要包括即班旗、班徽、班歌、班训、班风、班规、班级舆论等。

一、班级文化环境的改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实施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同学们以“学习、团结”等主题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主题的内容,富有对同学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作用。如在班上布置一些“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一种不知不觉的熏陶,那么班级物质文化也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对学生产生着润物无声的影响。

班级的另一阵地寝室,它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更是进行课余学习的第二课堂。寝室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寝室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细胞来培育,不仅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班级建设的持续性和实效性,促进班级学生的建设。

二、制度中推进班级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比如岗位责任制度、劳动卫生制度、作息制度、奖惩制度以及班级公约、学习公约等。希望在完善的制度中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得整个班级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我决心这次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管理思路:不能再单纯地围绕着学习时间做文章,受电视剧《亮剑》的启发,我要打造我们的“班魂”,所谓“班魂”就是我们的班级文化。从高一军训开始,我们就提出“蟾宫折桂,舍我其谁”的班级口号;我们还最早写出了班级誓词。口号或标语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活动才是形成班级文化的载体。高一的下半学期,结合学生值周班长制度,我给每一个值周班长提出“五个一工程”即一个计划,一个总结,一句名言,一件好事,一个活动。为了保证值周的效果,要求全班同学对每一位值周班长打分进行评价。

三、加强团结协作

作为一名教师,教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如何做人。我认为一个做一个成功的人那必须有“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纵观中外古今,任何伟大的事业无不是众人团结协作的结果,就连蜜蜂、蚂蚁这小小的生物也通过团结协作在地球上争得一席之地。因此,我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团结协作。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解释我所说的团结协作:

(一)团结协作是任课老师的团结协作

我们班的任课教师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这些老师教学水平高,富有奉献精神和爱心。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平时的教学必须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班级成绩的取得,是一个剧组的功劳,不是哪一个人的成绩。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再强调各学科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造成偏科。同时,教育学生“尊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求学生必须充分信任自己的老师。21班的老师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但在教学上协同作战,而且在教育学生上也形成合力,每天都会看到老师们在走廊上,办公室和学生谈心,几乎每个老师都是学生的偶像,正是靠着师生的相互信任,我才能走到今天。

(二)团结协作是学生间的团结协作

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中的学生优势在那里?老师的优势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高手,利用不好自身这一资源,就如入宝库空手而归。学生朝夕相处,基础相同,问题一样,应该更容易沟通,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能提高学习效率。为了保障学生之间能正常的持续的进行交流,比如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学习制度并改变了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五环”合作教学模式,五环分别是:1.学:学生通过老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认真自学。2.思: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学习,进行认真思考。3.议:对形成的问题及困惑小组内讨论、交流。4.展:对于全班比较困惑的问题由小组长向老师请教,然后各小组轮流在班内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5.评:指的是对小组的多元化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

(三)团结协作是老师和家长的团结协作

教育学生不只是学校、老师的工作,我们不能忽视家长这一社会资源。老师和家长的目的是一样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我十分重视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利用家长会和其他场合不断和家长交流,给家长讲解自己的教学教育方法,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除了学习外的闪光点,要求家长有耐心,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学农.《班级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文化策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策略

引言:

从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将文化艺术融入到城市建筑设计中,也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不可扭转的趋势。单一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不再只追求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建筑体了,更多的是追求一个舒适愉悦、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促使更多建筑师们考虑,如何将自己设计的建筑更好的融入城市中,更好的体现城市文化。

一.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的概念

1.特点在一定的城市空间中,把不同建筑有规划的结合,就组成了文化建筑综合体,一般来说,文化建筑综合体是利用公共空间将不同的建筑融合在一起,这样有效的加强了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建筑群体,也叫建筑综合体。文化建筑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属于连接城市中各个建筑物的一个纽带,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标志性的影响。对文化建筑综合体进行集约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整体环境的质量,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文化建筑综合体区别于普通的建筑体,有一些特有的特点,首先,一般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规模要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建筑,它一般是将多个文化建筑组合在一起,同时这种组合方式会更加符合一个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次,文化建筑综合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整体,它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环境相呼应。再次,文化建筑综合体是通过对空间内的高度设计来建造的。同时,文化建筑综合体在文化方面也有一些特点。第一,它会将多个文化功能结合在一起,既彼此不同,又相互补充。第二,它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和传递。第三,它时刻秉记文化的重要性,将文化作为设计建筑的背景和主题,凸显文化的表现力。第四,它不会像普通的建筑群体一样,密集程度很高,它只有集约性的特点。2.功能及空间特征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功能和空间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建筑合理,功能齐全,它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能够很好的发挥它的功能,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或紧缺。例如,墨尔本的联邦广场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第二,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建筑特点整体化,不会出现几个毫无关联的建筑出现在群体里这种现象,以文化建筑作为设计的主旨。第三,文化建筑综合体还会具有个性、独特的特点,虽然都是同一主题,但每个建筑又都表达着独特的建筑文化和风格。例如长江滨江公园,就是这样的建筑。第四,空间集约化是它的最最鲜明的文化特点之一,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规划空间,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同时,一些文化建筑综合体还充满了人性化的特点,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同时结合交通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等特点,建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建筑综合体。

二.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就是在一个公共空间中,将多种不同属性和功能的建筑结合,形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相互联系的、具有集约化特点的建筑群体。这样的建筑一般建在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对周围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和带动作用。集约化的设计有很多有优点,它有利于大规模建设时对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建造建筑,不会产生多余的空间,也不会让很多不规则建筑的排列挤占许多不能被有效利用的空间,有利于城市建筑环境的优化,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的繁荣,也能推动现代化城市的进展,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浪费,使得城市布局和规划都能够得到优化。同时,多功能的建筑设计给使用者方便快捷的服务,一条龙的服务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总体效果和聚集效应,这也和现实中很多生活现象类似,例如,中国许多卖同一类型产品的商家一般会聚集在同一区域,这就是聚集效应的好处。二战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筑迅速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林立而起,而发展趋势也从密集发展逐渐转为集约化发展,更加追求建筑的多功能和全面发展,不再是单一建筑功能的简单罗列,许多建筑同时具有购物、餐饮、休闲、文化、体验、生活甚至工作等多种功能,能有效的利用公共空间实现它作用和服务的最大化。

三.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的策略

(一)文化建筑的多元化设计

文化建筑综合体通常建立在城市的中心位置,一般包含多种文化元素,这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组成了文化建筑综合体。一般这种建筑不会单一的只选取一种文化,这已经不符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要求,通常会选取多种具有城市发展特点的文化相互融合,但多种文化组合在一起,又有可能出现难以融合、文化重叠等现象,因此需要集约化的设计,将多种文化进行有效的复合。一般可以将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建筑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以公共展览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这种类型的综合体主要通过展览城市的发展概况,将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示给人们,而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建造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等,这些建筑有效的结合了当地城市的所有文化特点,并且将他们放在同一空间去展示。同时,还有城市里的文化大剧院或者音乐剧院等建筑,构成了另一种文化展示形式,这两种方式互相依赖,彼此补充,使文化建筑综合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以演出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除了采用公共公共展览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还可以采用以表现语言、动作、音乐等演出形式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通过这种演出的形式将文化输出给人们。3.以文化展示以及文化表演为主的文化建筑这种建筑就是将以上两种文化建筑结合,既包含文化展示也包含文化演出的形式,在这种建筑中,通常包含演播室、图书馆和文化展厅等空间,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具体和多样化。除以上三种外,还有多种元素复合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多种文化的融合,具有很强的震撼效果,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建筑的集约化设计

1.整体化的布局设计这种建筑方式是指在建造中,根据整体建筑来布局和规划,设计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使整个结构比较协调统一,成为一个综合式的建筑。2.串联式的布局设计这种建筑设计中,空间结构的布局较为分散,每个空间是依靠长廊来进行连接和区分,并且每个空间的走向也是遵从长廊的方向来进行布局和设计的,区分前后位置和主次位置。3.分散度布局设计这种类型的布局设计主要根据文化建筑的整体来进行每个细小分支的布置,明确每个建筑的关系,把最具有特点和标志性的部分突出表现,其他的部分适当降低相类似的文化展示。

(三)建筑的空间叙事的方式设计

文化建筑综合体不仅要把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地域文化、城市精神文明很好的表现出来,还可以以叙事的方式将建筑的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参观的对象能够通过这种手法将时空融合,感受建筑所要表达的文化底蕴,使参观者们主动进行回忆联想,实现城市文化主体的表达,而这种叙事的手法一般有以下四种。1.采用并叙的表现手法将时空进行融合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将两个分散的空间结构安在一起,放在同一空间内,这种方式在设计上一般结合古时候的美好的思想观念,将它合理的融入到现代的建筑中,使建筑中既包含古代的古典美,又包含现代的简约时尚,二者完美融合,充分体现建造者的文化内涵,彰显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2.采用插叙的手法实现情景再现这种方法是指将一个独立的人或事插入到一系列具有相同特点或发展规律的人或事物中去,使它能够更好的表达建筑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又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给人新颖的感觉,又不会觉得突兀和不自然。例如,一些城市的文化中心会利用集约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理念的区域,将人和物进行完美的融合和交流。又如,烟台文化中心的设计,特意设计了“交汇之海,文化之石”的馆徽,几个巨大的石头的造型,激活了整个空间体系,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城市可用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设计者的无穷智慧。3.采用倒序的手法对历史进行回忆和描述。这种方式是在目前的城市文化建筑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将这座城市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进行重点突出和描述,将城市的纵向发展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沃克艺术中心馆,就是用这种展现方式,随处可见新旧元素的融合。新馆的设计不仅保留了原馆的精髓,通过透明的玻璃将城市街道连接起来,使建筑悄然融入城市生活。4.采用跳跃式的手法将历史的片段进行剪辑,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带动参观对象的情感,让参观者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受文化,达到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的目的。例如。哈尔滨音乐大剧院的设计,以贝壳为塑造原型,体现哈尔滨的松花江文化,行云流水般的建筑线条,像一颗贝壳在大海的自由的遨游和徜徉,完美的体现了北方冰城哈尔滨的城市文化。

总结

总的来说,文化建筑综合体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象征和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在城市空间中形成紧密联系的、宽敞的、复合的共享空间,凝聚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文明,是城市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也是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现代,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这种建筑方式能够用更加合理的布局城市空间,通过科学的、合理化的规划,结合当地城市发展的特点,使城市建筑不仅安全有效,更加符合整个城市发展的理念和环保的要求,使居民生活在一个舒适健康的城市生活里。在进行集约化的设计时,首先要清楚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的概念和特点,并且明确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这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或建筑者来说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要清楚如何进行文化建筑综合体的集约化设计,这是对想法和观念赋予行动和实施的具体化过程,这个过程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积累的,通过实际操作才知道理论是否可行,想法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只有在清楚的明白了集约化涉及到理念和设计原则,再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最后对建筑进行集约化的设计,才能使建造出来的综合体为这座城市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够在这座城市中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空间,传承和发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建设。希望本篇文章的探讨会对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风,韩娟,赵艳平.小议现代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J].陕西建筑,2013(08):36-37.

[2]李刚.企业办公空间设计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49-50.

[3]贾栋.传统元素子啊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下旬期),2013(07):148-149.

[4]郭香珍.浅析城市建筑综合体[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7).

[5]韦浥春,向科.文化建筑综合体文商结合模式探究[J].华中建筑,2015,(12).

文化策划设计范文第5篇

目前,学界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物质层面,如设计、布局、建筑材料、卫生状况等;精神层面,如宿舍规章制度、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宿舍文化的这两个方面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甚至成员来自于不同区域的宿舍文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可见宿舍文化建设主要涵盖两个层面,即:物质环境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2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没有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深度不足,工作思路不很开阔,领导关心的更多的是宿舍的基本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因此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多方面都忽视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

2.2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滞后

目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从实用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理解和实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因而忽视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价值”的现象,因而致使高校宿舍文化的层次和水平很难满足高校育人的需求。这具体表现为,一些高校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忽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从而使得宿舍文化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目前,大多数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赵平高建胜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300高校并没有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自己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加以调整。从宿舍管理制度看,目前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宿舍管理制度,就缺乏行之有效的反馈与监督机制,因而导致管理制度缺乏公信度。从宿舍管理员队伍看,目前部分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有的基本谈不上有什么知识或知识结构,因此也难以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其他方面提供应有的指导。由于缺少沟通,缺少方法,他们中有些人还时不时地会与学生产生摩擦与冲突。

2.3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对宿舍文化建设,尤其对学风建设产生很大的冲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为网络文化所吸引,上网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新时尚和交流方式。网络文化在改变着大学生宿舍学习的生活模式、思想观念以及宿舍中的同学关系。

3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3.1提高认识,树立以学生为主题管理理念

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家,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宿舍管理不应该只注重宿舍公共区域卫生的维护,宿舍家具的管理等,应该更多的探析和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把学生吸纳到宿舍管理的行列内,广泛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作为宿舍管理工作的指导。二来学生在参与宿舍管理并给与意见的同时能够对宿舍管理工作有所理解,有利于建立起宿舍文化建设与学生自身需求之间的桥梁,加深学生与宿舍文化建设之间的互融性,加强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认同,对激发他们共建宿舍文化的主人翁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健全宿舍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建立一个以辅导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管理机构,实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督促学生将规章制度变成自身生活学习的一种习惯。但是仅凭这些还不够,还必须依靠大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3.3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是介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一条纽带,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可以在对其他同学的教育引导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宿舍管理过程中要依托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纽带作用,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要注重其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严格要求他们模范遵守校规校纪,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干部走向社会,到基层进行社会调查,向基层干部学习,把宿舍生活作为最广泛的深入基层的实践,在宿舍实践中增长才干,端正自我。

3.4加强宿舍网络文化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相连,使网络越来越具有文化的功能。在高校,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网络文化越来越成为宿舍文化新的重要阵地。推进宿舍网络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宿舍网络环境,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辨别、增强信息过滤的能力,引导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其次,宿舍文化建设应主动适应新形势,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有吸引力的学生宿舍工作网站。网站内容以学生宿舍管理、学习、生活为主,将学生在宿舍园区的日常学习信息、勤工俭学信息、宿舍文化活动信息等上网,及时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再者,注重提升宿舍网络文化工作者素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宿舍管理人员更应具备良好的网络知识和信息素质,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收集信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