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导向性 

 

大学毕业之后,高职生大多要到企业就业,比本科生少了考研、考公务员等路径的选择。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绷紧了每一个高职生的神经。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高职生又将面临工作单调、薪酬低、升职机会少等考验。 

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也抱有热切的希望,同时又存在着对社会对企业了解甚少、过于理想化及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等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加以教育引导,协调并提高其心智发展,不仅将严重影响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所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有为之举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这一办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一人才定位直接决定了高职学生三年后的人生发展走向——到企业就业。换言之,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考量一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当作主攻方向。 

“可就业能力”最初只是一个学术概念,国外学者将其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而一个人能否获得或提高就业能力取决于四个因素: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人生态度;使用和开发自身素质的方式;向雇主展示自身素质的方式;寻找就业机会的背景(个人状况及劳动力市场环境)。 

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人生态度、思考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决策、问题解决、用心观察、懂得如何有效地学习、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以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就业及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不难发现,在以上诸多影响因素中,不乏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内容,如自尊自信、人际沟通、自我管理、积极心态等,这些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完善。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可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一体两面的。所以,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就业挂钩,从提高学生“可就业能力”的角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 

就当今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学生的心理期待而言,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两者之间的落差,尤其应引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高职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心里充满对未来的玫瑰色的梦想,即使再自卑的学生,也希望自己在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机会比农民工好一些。但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科技和管理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已经将生产流程、工序甚至操作动作都做了细微的分解,流水线上员工的操作是精确、简单、机械、重复的。因此,在这些企业里,不仅劳动没有多大的区别——高职生在薪酬上并没有显示出优越性,而且人的心理忍受极限还会受到挑战——不少学生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劳动而选择了离开。如何引导学生化解简单、重复操作所导致的心理倦怠和压力以及希望的落差,对高职院校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能胜任岗位的,还要是能安心岗位、忠于职守的。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未雨绸缪,以就业为导向,将教育由学校向职场延伸,将关口前移。 

事实上,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正是这样做的,只不过现在还比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和经验做法的层面,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引进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手段上探索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切中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源 

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的初级目标。学生心理困扰的成因很多,表现形式及程度各有不同,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为顺利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同时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初级目标的需要。 

一般的心理问题通常有现实的刺激源,譬如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个有影响的事件,个体会对这个事件产生恐惧、焦虑、失眠等情绪,这样的情绪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高职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因为就业压力而产生的。与本科生不同的是,高职生只有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实际大多只有两年半),两三年之后,他们大多以就业作为自己的选择,升本、考研的学生人数极少。因此,未来的就业前景严重影响着高职生的在校生活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的学生因对未来职业及职业发展不甚了解,深感迷茫、郁闷,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去尝试,但都不能坚持,收获不大;还有的学生举全家之力才得以读书学习,但是三年之后不知能否顺利就业,即使就业了,微薄的工资要偿还家庭的举债也是遥遥无期。这类学生在校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无奈、消极甚至敌对的情绪。 

有专家指出,未来八到十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会依旧严峻,这一严峻的形势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毫无疑问依然是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源。中央文件指出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把解决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更贴近学生,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共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调整认知,端正心态,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我。不少学生对就业形势只是笼统、大概地有所了解,难免会以讹传讹;更有一些学生对自身评价不高,缺乏信心,加重了就业的心理恐慌;还有些学生自我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增加了就业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要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确立人生目标,特别是职业发展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 

其次,要将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担忧转移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可就业能力”的现实活动和训练中,变压力为动力。很多学生一味地沉浸在对未来的担心和忧虑中,缺少行动力;有些学生则盲目地“左冲右突”,在现实中找不到正确的突破路径。这两种情况都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焦虑感。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情绪,始于对某种事物的热烈期盼,形成于担心失去这些期待与希望的思虑之中。焦虑本身并非一种情绪困扰,适度的焦虑有益于个人潜能的开发,但过度焦虑则会成为心理问题,化解它的有效方法就是行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开展各类心理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加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在行动中化解焦虑,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强信心,为顺利就业或成功创业做好心理准备。 

再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人活着就会承担压力,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压力化解方法的话,那就是优化心理素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技巧,有效化解就业焦虑,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生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 

如果说就业心理素质的提升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的话,那么,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同一性”则是高级目标。 

人的发展是终身的。哈维格斯特提出的人生发展课题的理论认为: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课题,这些发展课题都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对各个发展阶段的人们所提出的要求,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人的发展就是完成人生发展课题的过程。哈维格斯特还认为:个体若顺利完成了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课题,就会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并有利于顺利完成以后的发展任务;如果某一阶段的发展课题没有完成,就会沮丧、焦虑、不安,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影响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干扰下一个阶段发展课题的完成。 

高职生需要完成的现阶段人生课题主要有:确定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掌握独自谋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顺利就业;学习建立并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深入了解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对这三项人生课题,学校及学生的态度是不相同的,第一项任务因最为现实而显得尤为重要,都十分重视;第二项任务因关系重大而不得不重视;但第三项任务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殊不知,前两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必须以第三项任务为前提,因为如果对自我没有正

确的认识,自我定位不准确,要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是很难想象的。尽管“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有业不就”在高职生中也不是个别现象,究其原因,与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评价过高不无关系,而这些正是“自我同一性”这一发展课题在职业选择上的表现。 

被称为“自我同一性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这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自我同一性”一旦形成,个体则会获得一种心理的幸福感,并伴随有一种内在的把握感、何去何从的方向感、确定的预期感以及自我的整体一致和连续之感。如果在青年时期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则会导致角色混乱,生活缺乏目标,会时时感到彷徨迷失。对就业顺利的学生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除机遇之外,他们大都自我观念明确,具有较为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就业方向。事实上,这正是“自我同一性”这一发展课题圆满实现的表现。可以这样认为,对高职生而言,顺利就业与否只是一个表层问题,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才是最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应该对这一核心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切不可一“业”障目,片面的技能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终身发展作为终极追求目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要从学生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入手,把“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作为一条明线,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兴趣和积极性,而把“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一条暗线,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帮助高职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全面完成人生发展课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相应地,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因此,对大学就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就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学者们与专家们针对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理论和技术层面加强引导,已经初步取得成效,那么,哪些是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的途径,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途径

新时代的发展是人才的发展,是人才的时代。高校是人才的摇篮之一,大学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未来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社会带给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导致心理健康出现状况。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应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国内学者已经从不同视域内给出相关的指导,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有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途径,才能不断满足大学生发展变化的心理健康需求。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其具有抽象性而使其变得难以捉摸。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教育上。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对心理产生问题或心理有健康隐患的人进行引导、刺激、用正面激励或负面激励的手段进行辅助教育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对疏通心理问题、引导情感走向、促使心理积极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其领域广泛而专业,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高校群体中的大学生进行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未来人才主体,是引领整个社会未来的文化和思想的主流,他们的思想对社会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其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情况,而就业是社会的根本,是生产力进步的根源。

2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状有:竞争激烈、专业素质要求高、就业能力不足等。竞争激烈客观上是因为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多、逐年累加且高校不断扩招的结果,另外是社会就业岗位相对有限的结果。专业素质要求大学生必须有相关的岗位素质,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将工作竞争到手,这就给大学生带来相当的压力。就业能力不足,不仅体现在面试的表达上,还体现在缺乏实践性,理论性较强但未能充分指导工作,不适应工作需求等。因此,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已经形成老生常谈的局面。

2.2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就业难的无形的压力下,许多大学生谈工作色变,甚至对工作有着恐惧的心理。在“毕业即失业”的心理暗示下,许多大学生面对就业产生的焦躁与焦虑的心情,多数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四处碰壁,或是带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找工作,或是在压力面前畏缩不前,有的甚至毕业许久也不曾踏出找工作的步子,担心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或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能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这些心理都是不正常的,不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规划与社会发展,应值得大家关注与反思。

2.3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绝非朝夕之间,而且这已经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群体性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目前,主要措施是由高校在大学生新生入学后即对其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为大学生的就业做好一些充分的准备,以便防止出现就业恐惧、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扩大、就业失败等情况。但是,每年高校都会出现因就业问题而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抑郁甚至自杀等情况,说明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3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3.1高校方面承担主要教育任务

高校一直以来就承担着高校教书育人的重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成才,另一方面又要教育他们的思想,使其充满积极乐观的就业心理,从而成功就业,完成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标。高校的相关教育专家与教师队伍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指导方针,以大课堂、小辅导的方针,对全部学生以大课堂的心理辅导教育进行激励与指导;对少数心理素质不够坚强的学生进行重点的小辅导,必要时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在原有的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增加大学生就业实践机会,即在真正的就业来临之前,在临近毕业的一年里,为他们提供就业的实践机会,安排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增加对就业岗位的了解,减少就业恐惧心理。例如,组织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去参加企业的实习培训,与相关机构达成培训交流协议,使双方互助且完成教育的目标。

3.2就业机构予以正确的就业方向引导

就业机构是多方面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第三方机构等。每个机构在面临新的毕业生时,带有挑剔的眼光,因为它们中的许多机构都以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为门槛,拦住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然而,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毕竟是多数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所有机构都拒绝给他们学习进步的机会,他们永远都不会有工作经验,也就永远不会就业。因此,就业机构应该为其提供建议、为其提供机会,为其指明就业方向,这样,白纸一般的人生才会色彩丰富起来。因此,就业机构的选拔人才,不需要将大学生一律否定,而是引导,即使是拒绝,也要让大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岗位人才素质的点在何处,这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会受到打击和产生深刻的不可扭转的影响。

3.3大学生克服就业恐惧心理,增加就业实践

大学生因为在象牙塔中苦读,尚未与社会真正接轨,因此心理尚未受到磨炼,对社会的了解并不深刻。社会的生存法则和残酷的现实,使大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心理脆弱的就会立刻产生消极抑郁的心理,而这部分人,就需要克服自身的就业恐惧心理,并且增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的是能力与心理的锻炼,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的有效途径,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也是人生规划的重要宝典。它能使大学生了解就业情况,贴近现实,走进生活,走入社会,是成功迈入社会的关键。

4结论

大学生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试探和修正的结果。同样,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不会消失,适当的压力是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多的压力会扭曲人的心理,最终导致一些健康问题的发生。为了防止消极的后果和不良影响,我们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接近现实社会的模拟环境和途径,让他们在积极中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为社会和自身找到一条圆满的道路,从而做身心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2]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4).

[3]卢少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4(22).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78-02

近十年来,校园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国内几起比较著名的校园杀人案的杀人动机都是“琐事”。“琐事引杀机”看似难以理解,其实这样的动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起案件的。1997年北大投毒案是因为王某与朋友关系趋冷,便起杀心;2007年中国矿大的投毒则是因为常某对三名同学心生不满;2012年年底的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砍杀案也是如此;2013年3月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因生活琐事向室友投毒并致其死亡;刚刚发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则是被害人蒋某敲门打扰了袁某玩游戏……一系列校园恶性事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在2002年一次大规模调查中发现: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十年后,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心理出现困扰。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一类学生即有一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2%左右。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凸显,国家也明确规定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也都成立了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体系,不少学校存在用活动代替教育,用单一讲座代替课堂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搞“一刀切”,忽视年级间的心理差异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教学内容单一,无系统,不规范,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没有全面的教育规划,无主次,无重点,无层次,缺乏针对性,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适应、成长成才、择业交友等热点问题联系不紧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过于单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全方位、多格局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各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心理的动态变化,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大学一年级是人生的转折期,也是人生的一道新的起跑线。调查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表现和暴露在大学,根子却在中学,甚至小学。应试教育使学生被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中小学生青春发育期的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被应考这个“中心”任务所掩盖。由于缺乏全面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锻炼,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解决,到了大学,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给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挑战,因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还是对中学和高等学校的两个不同教育层次,都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上来,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学习方式、适应新的环境,学会独立安排学习和生活,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个层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二至四年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一年级的适应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否有效地处理和控制一年级出现的各种心理适应问题,不仅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降低高年级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第二层次为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学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他们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建立了新的心理平衡,但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要求不断地做出抉择,这一时期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极强的可塑性,是每个人按自身独特方式塑造自我的时期。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引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意志力,挖掘潜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自立性,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专题讲座,围绕学生关注的学业问题、恋爱交友问题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要着力构建教室、宿舍、校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进教室,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的学科教学紧密联结起来,不断化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各种心理问题,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这不单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也将是实现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建立起一支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参加的专职咨询队伍,以宿舍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充分发挥朋辈咨询的优势,宿舍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安慰,降低心理压力,缓解情绪紧张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效,有效地化解大学生生活当中各种难以应对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生活充实。要充分发挥各种大学生社团、群众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向上、乐观、和睦、轻松的氛围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广泛交友与合作中,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三层次为毕业生。对于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对他们进行求职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正确认识职业特点,树立自信心,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以开设就业心理活动课或专题知识讲座的形式广泛开展心理潜能训练,挖掘职业潜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同时进行适应性教育以利于毕业生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个别辅导与团体训练相结合。一方面针对个别大学生,如资质优异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实现专业化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发挥合力,共同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求职择业期。

三、加强层次性教育要关注的几点

1.处理好普遍性教育和特殊性教育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性教育不能因为层次性、特殊性教育而削弱,层次性教育也不能替代普遍性教育。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常态,通过普遍性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简单的心理调适技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而针对某一阶段、某一层次的教育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处理好特殊时期的心理困惑。普遍性教育与特殊性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普遍性教育为特殊性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殊性教育能更好地巩固普遍性教育的成果。

2.层次性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学生的现实心理特点,不能绝对化。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全程化、全方位的教育理念,要看到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是相对其他层次而言的,不是固化的、绝对的,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第一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其后两个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第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涯的质量,而第三层次的就业心理辅导是前两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体现和升华。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内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特点,并随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面临重大的生活事件时,如近期出现的系列校园室友投毒、刺杀等恶性事件,各层次的重点都应是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因而层次性的教育应是具有强大灵活性和广泛适应性的教育。

3.在每一层次的教育内容上,还要注重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教育的普遍原则,因材施教。教育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每层次内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山东科技大学2012级学生为例,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显示,男、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情绪体验高于男生,总分也明显高于男生,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与女生的思维特点、应对方式有关系,女性的思维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情绪、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思维狭窄,而男生的思维相对理性一些、豁达一些,更注重事物的大方向、善于变通不固执,这决定了女生的心理负荷要大于男生。另一方面,我校以理工科为主,对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及动手实际操做能力要求更高,这使得女生在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生活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造成了她们对未来的焦虑、不安。这就决定了在开展新生大学适应教育时,要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分别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针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开展专题教育,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边远地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也才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有效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心理问题的积聚和爆发,必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既要立足全局又要抓重点、抓关键、分层次、有系统地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邹广万.试论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2010,(01).

[2]宋敏.教室、宿舍、校园──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

[3]付玉华.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辅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7).

[4]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5]严由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2006-10.

[6]黄粦,李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考察──由马加爵杀人案想到的[J].财经科学,2004,(增刊):217.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1国外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养、教育机构的建设、相关专业课的开设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化[1]。他们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对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多是从单方面着手分析,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十分完善。由于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国外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并不完全适用,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的经验,制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但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目前只局限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和个别实验性的对比研究,没有具体成熟的健康教育措施。现在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多,结果也不尽相同。周英等[2]对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比临床医学生低,而且比全国常模低,但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1年级、2年级、3年级护理本科生心理状态比4年级学生差。申蕊娟等[3]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高于大学生群体水平,且2年级、3年级的护生心理状况较好,4年级次之,1年级护生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虽然两者的调查结果有些差别,但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并能说明事实的是目前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比较低,且各个年级学生具有特异性。在年级差异方面,早期的调查结果与近期的调查结果存在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早期护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较少,就业前景好,不存在就业压力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随着毕业生的增多,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社会各方面对毕业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处于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故其心理问题逐渐突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实施得当有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护理临床或教育工作。张运生[4]以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3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使实验组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护理这一特殊职业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稳定、乐观的情绪和宽容的品质、且善于交流。孙巧云等[5]在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对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公共选修课的开展对提高护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帮助,利于培养护生积极地交往、良好的心态,对于日后护理职业工作中与病患的交流有很大益处。

2.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2001年和2002年相继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建设性的规划,但在实施方面仍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当前发展的需要。目前,虽然各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入校新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等,但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些问题[6];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也是由非专业非专职人员承担;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般只是入校新生的事情,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科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3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望

3.1科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及讲座

在课程方面,可在开设《护理心理学》的同时加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还要根据护理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心理发展需要和可能面临的具体心理问题,将《护理心理学》的知识系统化展开,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领悟、理解和应用[6]。定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一系列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困难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辅导措施,旨在开发个体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7]。

3.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应为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新生应从入学时抓起,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每年至少1次的心理普查,对高年级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生应采取一定形式的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有的放矢地预防,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防患于未然[8,9]。

3.3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具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的功能,不仅可以面对面进行咨询,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理想、信念、人生观、恋爱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其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其解除心理困惑,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觉调适,增强自我心理保健[10]。

3.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护理专业是一个集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一门特殊的专业,该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学习、生活、就业环境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教育者必须熟悉护理专业的学科特征、临床护理工作性质及护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因材施教[11]。所以,应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步实施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定制度,形成一个专业专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建立,职业教育正朝着面向人人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中考分数低或零分数的学生进了中职学校,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问题生”成为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生源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我校学生生源结构来看,他们大部分都来自于乡镇和农村贫困家庭和单亲家庭等。在他们生理、心理发展而又未成熟的时期,就过早地经历了中考失利的挫折以及学习、生活、情感和舆论等方面的压力,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进入中职学校之后,他们又往往会感到现实的校园学习、生活与其理想有一定的相距,面对完全新的环境而失落,彷徨,抑郁,偏执,无所适从,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产生或加剧,并且时常困扰影响着他们。主要表现在:(1)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2)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3)思想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低,自我约束力不强。(4)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感较强。(5)个别学生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较多等。面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需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索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完善机构,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学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首先要领导重视,更新观念。要建立起由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工作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2012年,我校通过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的创建活动,确立了“全员参与,全程心育,以生为本,幸福成长”的心育理念,形成了“教务科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学生”、“专业科班主任班级”和“团委、学生科心理咨询室学生”三线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积极开展“以发展性心品教育为主,以补救性心理咨询治疗为辅;以心理预防为主,以心理干预为辅;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心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二、加强队伍建设,塑造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加强队伍建设,把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纳入学校计划,对全体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教师干部、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我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分期分批对全校教师、干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师”的培训。目前,我校持有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师”以上证书的有166人,基本实现了心理健康教师全员培训,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的心理教育教师团队,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能融入学科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班会课和班级日常管理教育中。

三、提高认识,积极倡导“心本德育”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倡导“心本德育”,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的观念,要与学生在心灵上有接触,换位思考。传统的德育工作者易以老自居,以权压人,而当代的中职生平等意识又是最强烈的。如果德育工作者仍是以一种“说道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就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德育收不到实效。我们德育工作者要积极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和分析中职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积极、健康进取的思想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德育工作者要关注新形势,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注重学科渗透,让学生在全程心育中成长

学校要根据《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相信学生当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会大大减少。同时,通过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同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如女生专题讲座、环境适应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求职、青春期教育与早恋问题等。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便于他们进行自我心理反省,自我心理调节。

五、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辅导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学生心理辅导的效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测试、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他们心理波动变化的轨迹,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使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得到及时的疏导,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理智对待挫折,既要看到挫折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挫折对自身成长的积极意义,达到减轻心理负荷,化解情绪,纠正行为偏差,从而避免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我校以“心之语”协会为载体,积极开展“放心飞扬”心理志愿服务活动,由于辅导者和被辅导者是身边的伙伴,彼此朝夕相处,年龄相同,有共同语言,关系平等,因而“心之语”协会志愿者可随时发现身边有不良情绪或行为异常的同学,给予他们及时帮助,充分发挥“朋靠教育”的作用。我校《“放心飞扬”心理咨询服务》志愿服务项目于2008、2010年分别获得了广东省财政志愿服务专项资金资助。

六、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系统工程, 是一个动态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日臻完善。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网络中,学校与家庭对学生教育与影响极为深远。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关系,父母期望,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家庭生活重大事件,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所以,学校应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学生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帮助家长加深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教育良好氛围的形成,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环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等对培养学生品德、陶冶学生人性、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此,学校应重视校园教育阵地建设,不断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以充分发挥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

我校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雷锋月”、“女生节”、“体育节”、“文艺汇演”、“毕业生汇报展演”、“社团文化艺术节”、“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技能竞赛活动月”和“校园明星・榜样工贸”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2011年,我校在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中,把“以社团建设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项目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养成阳光、健康和积极的心理。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发科.心本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