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第1篇

1.1对农田水利建设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虽然在现阶段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系统并没有充分认识。随着农村经济化的逐渐改革,我国水利工程中农业水费的收取逐渐从行政事业型收费转变成经济性的收费,因此,其原有的思维也逐渐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革过程中,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的规定,水利工程水费主要是根据管理权以及使用权进行个人利益的收取,而由政府来收取相关的费用是不合理的。人们对于这些观点的看法都逐渐忽视了资金内容的投入。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内容建立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农业粮食的生产、地区防洪、抗旱等问题的分析,这些项目的出现都需要收取工程水费,因此,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的建立过程中,就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改革理念,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1.2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核心性内容,但是,一些水利工程的建立却逐渐老化,甚至已经超出了使用的年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应用于小型农场的水利工程建设,所以整个配套的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农业技术的逐渐发展,人口增多但是耕地却逐渐减少,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性效率,就逐渐成为水利工程发展中十分困难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根本上保证农业经济的逐渐发展,就应该提高农业技术的生产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建筑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投入性内容的不同,就会使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应该逐渐优化农业建设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整个农业水利工程的建立提供充分保证。

2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服务的基本对策

2.1强化农业水利服务的工程投入

在农业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三农”目标的建立,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强化水利资源实现生态化的环境,最终受益的都是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基本生活。对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而言,应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按照基本的发展理论,依据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资金内容的投入的根本意义,为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保证,同时也为农村经济树立科学的发展方向。

2.2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及服务的创新性水平

在现阶段农业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逐渐强化组织内容的建立,实现专业化的农业技术运行,通过与群众管理内容的充分结合,应该建立科学化制度运行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也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市场运行机制,降低水利工程的成本运行,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核心性内容,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权利以及基本的义务。在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内容建立的同时,应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水利工程发展理念的建立,强化工程维修养护的基本体系,而且,也应该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强化专业人员的组建,优化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为整个农业经济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3结语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水利建设;设备;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使农田得到充分灌溉,通过对水源的适当调配来满足农田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农业水利工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河流的作用,降低洪灾发生的概率,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分析造成农业水利建设滞后的因素,寻找正确的措施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1.1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农村,许多农业水利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和农民集资建设的,其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农村自行组织管理,但在相关税法及税收政策改革后,其农村组织在农业水利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弱化,其具体管理责任主体没有得到确认,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主体与责任主体的指向并不明确,造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过相关的政策对管理工作进行确定,但在实际中起到的效果却非常小,责任不明造成管理工作问题愈发突出,限制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农田较为分散且农户较多,因此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非常多,而这些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前期的建设投资上,还是在后期的管理维护上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在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中,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而在相关的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内容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水属于自然资源,国家收费并不合理,这就造成对农业水利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及管理资金认识上的欠缺,再加上劳动力的流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建设及维修,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脚步。

1.3缺乏相关的建设维护人才

农业中使用的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这些分散的水利工程在检查维修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农村具有专业素质的建设维护人才较少,并且一些维护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造成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技术人才及维护人才短缺的现象愈发严重。再加上农田水利工程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老化及损耗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及检修将会使其部分功能出现退化,严重时将会使水利工程完全停止运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修及重建。

2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的措施

2.1各级领导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管理工作是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条件,因此需要确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中可以顺利实行下去[1]。同时领导需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确定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规范其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督及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该工作,在农村设立了水管站,同时也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这些部门都专门负责农村用水问题,对水源进行协调管理,这才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之路。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在农业水利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资金财政的支持,国家需要加大对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建设款项纳入财政预算中,使农田水利工程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再次,通过吸收社会的资金来充足建设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可以在农村中集资修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出资建设水利工程,水利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优点。对于农业水利建设资金需要设立专款专项,保证资金可以用到正确的地方,确保为农业水利建设及培养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

2.3积极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质量,必须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因此,中央要组织培训班,从基层选拔业务骨干,进行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培训后发放资格证明,然后委派到地方指导基层工作,然后再对下一层的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此外,针对现有的灌溉系统的老化情况,应积极维修和加固。

3结语

完善农业水利建设及促进其发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实施,而限制农业水利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有效地推动发展,以此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真正目的,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业生产;阻碍;策略

中图分类号: S27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39

农业的发展主要就是依赖于以粮食为主要生产物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作为农业粮食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农田水利设施,其建设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密切的关系[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的良好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本文从我国的农田水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田水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

1 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障碍

1.1 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很大的发展,农田水利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是与农业现代化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我国农田水利的重大工程大部分于20世纪60年代建设,存在着设计粗糙、配套不全、资金短缺、施工质量差、维修护理缺乏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很多农田水利项目已经达到了报废的年限,导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情况严重等情况的发生[3],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可是在灌溉水利用上又存在着利用率低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1.2 农田水利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政府对于农田水利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方式落后的问题。农田水利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是相关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存在权责划分不清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不到位、资金划拨不合理、人力资源不满足要求等问题的产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速度,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组织方式落后主要是存在着群众与政府的沟通不足,导致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得到政府的回应,政府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会与一些群众产生分歧,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延滞,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1.3 对本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不够

现阶段我国的水利部门在进行水利工程资金投入和建设方面,过多地关注经济效益,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城市、工业的用水保障设施上面,而忽视了农业用水的需求。导致农业面临“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局面,导致粮食减产、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产生,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

2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对策

2.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建设效率都与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关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的建设进度,降低工程的资金投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工程的成本管理,将资金投入到实处,增加工程的经济效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使用中应该加强工程配套设施的管理,例如加强灌溉渠、蓄水池、沉沙池的建设和维护,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应该加强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有利于延长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2 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农田水利工程所涵盖的面广、种类多,所需要的资金量。国家应该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缓解农田水利因资金短缺而存在的建设延滞或停工的现状。并且现阶段我国的农田水利相关的管理部门多,标准和规范都缺乏统一性,国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现状,水利部应牵头制定全国农田水利的发展规划,专项拨款进行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维护,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拨款资金落实到实处。

2.3 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主要部分来抓。健全和落实相关部门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目标,制定完善的体制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规范,权责分明,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奖惩办法,以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3 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大型水利工程在农业方面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4]。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农田水利取得了很大发展,可是也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的农田水利在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等方面,仍然存着这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农田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利于农田水利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春雷.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与建议[J]. 农技服务, 2013, 30(2):180.

[2] 杨春侠.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9):234.

[3] 王冠军, 陈献, 柳长顺. 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农村水利, 2010, (5):10-14.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性设备,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养护和管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粮食的产量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进行农村水利工程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存在。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一)水价及水费改革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水费管理制度为由相关协会直接向农户收取水费,不经过村镇两级,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用水负担,有利于水利设施的管理与养护,但是却影响到了乡镇两级的经费的周转,并且会影响到乡镇一级的水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问题,因此部分乡镇都不同意组建协会,一部分乡镇对筹建协会持中立态度。

(二)支斗农渠系改造投资主体不明确[1]

目前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个较具有争论性的问题是支斗渠管责任与支斗渠的投资人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一些主流观点认为应该把支斗渠的养护任务交到农户手中,谁用谁养。这就又涉及建设支斗渠的投资问题,理论上应该由用户集资,但是这又会导致工程处于代建阶段,停止不前,建好的养护不到位,缩短使用寿命。

(三)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存在阻力

想要做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革工作,首先要明确产权。只有产权明确,才能顺利的完成后期的承包、租赁曾合作方式的确定。根据有关规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归投资人所有。

目前最主要的用水合作组织是农户用水协会,但是由于登记注册不便利,而相关管理部门对其了解程度不够,两者又缺乏沟通,故而引发上述问题。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问题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部门对水费改革认识不够

在进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路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有部分乡镇政府对于水费改革问题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般参与不多,有个别的政府还会对水费改革进行干涉阻挠。部分协会在成立后,由于得不到政府支持,又无法有效的处理谁是纠纷事故,所以名存实亡,起不到任何的实质作用。

(二)农民收入低,负担能力有限

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农村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一般采用公共财政建设,但是在要求国家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应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相结合,多筹多补,先干后补,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2]

但是,目前让农民每亩投资几百元的预期目标显然不符合农民的负担现状,为此增加政府投入比例,降低农民筹资幅度,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劳动不断增加自身收入,并根据现实情况调节投资比例,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三)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从我国农村采取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来,对农村的水利工程的管理的重视程度下降,一味的强调重建,但是受当前技术水平的制约,水利工程建设停滞不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闲置,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更是被人们淡忘,导致水利工程严重损坏的现象不断出现,而较低的待遇又挫伤了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多种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必须进行改革。

三、推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增强地方政府对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

地方政府的态度对于进行农村地区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的重视可以推动改革进度,加强改革深度,而政府对于改革的财政支持更是可以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广度和相关组织有效性的确立。

(二)促进相关单位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解放

各个相关单位应该突破自我利益的局限,从水利事业发展的大局展望未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不断提高水利事业的效益,加速水利事业的发展,调动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热情服务群众。由于当前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待遇较低,应该加强水利的事业改革,让全体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工作中去,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相关的技术和思想培训,转变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觉悟。

(三)推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要想实现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长足发展,改革是关键,在改革过程中不能有“拿来主义”的作风,要切实结合我国国情,与各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有差异的进行改革,力求达到既能明确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又能落实投资主体,促进水利事业不断发展的目标。

四 结语

总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涉及国计民生,其体制改革中仍有不足,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适合现实实际需要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并进行相应改革,这将会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改善和保障民生,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许晖.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及方向[J].科技信息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也正是由于这些,才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农业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加强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促使农业增产,而且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现代农业也得到了大跨度的发展,为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具体来讲,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

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然而与此同时的是灌溉面积的持续增加。随着各种技术措施的应用,在农村体制改革和农业科学研究的支撑下,农田灌溉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粮食紧缺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1.2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只有为农业生产打好基础,依靠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为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奠定基础,为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支撑,藏富于民,保持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1.3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产品多来源于灌溉耕地,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灌区的更新改造进程,进而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效益。限于农业用水量无法持续大幅增加,因此只有依靠灌溉水的充分利用来扩大灌溉面积、保证灌溉效益。现代农业对灌溉水的利用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生产也极度依赖于高效低耗的灌溉技术和设施,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制约着现代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2 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建设上重投入轻管理

建设中把重点放在工程建设上,对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工作弱化,致使一些工程不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特别是一些小型工程设施,维护维修不及时,时常出现毁坏等现象,导致部分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2.2群众对工程的管理、维护认识不够

当前,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现实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矛盾,农民群众对工程的管护工作支持配合不够,还有个别群众为自身利益对工程设施随意毁坏。

2.3管护主体不明,职责不清

工程设施建完后,本应形成地方政府、受益群众、基层组织共同管护的局面。但在现实中,管护各方由于不愿投入新的资金和精力去管理,从而形成地方政府无法管,受益群众不愿管,基层组织无力管的窘境。

2.4管理经费无保障

在工程兴建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建成运用后的运行维护经费,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资金积累,加上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实际收入下滑,融资渠道减少,使工程管护资金来源严重不足。

2.5工程建规划不够深入

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

2.6产权不明

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由于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业主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不重视管理。

2.7基层水利管理建设薄弱

从社会资源动员角度看,缺乏有效的动员机制,资金来源单一,筹资困难。目前我国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主体依然是以政府为主,很难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来调动农民自身的资源投入,以及其它社会资源的参与。

3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

3.1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必须把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当务之急是在稳定提高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人饮安全资金的同时,尽快扩大中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以引导和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和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3.2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村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3.3 整合资源来制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最基本的就是规划,那么,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制定出村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政府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及讲求实效的原则,把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力度,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合、合理性。

3.4加快农田水利立法,从根本上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薄弱问题

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关于农田水利方面的法规条例,通过健全法律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的责任,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投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建设、管理和使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3.5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水利改革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吸收地方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以行政区域或水利工程为单元,通过对基层水利队伍的改组、改造、改革和完善,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3.6 应用高新科技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加大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建立信息化网络,联合调度灌区水资源,尤其是做好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最大化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3.7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把工程设施的合理有效利用与先进的方法灌输给他们,引导他们投入到工程管理和维护中去,提高农民群众管、护工程的自觉性,变要我管为我要管,变被动管为主动管。进行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群众的认识,使农民充分认识自然,处理好农业与自然的关系。

4 结束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适当给予政策的倾斜和经济、技术的支持,协调好农村与城市发展、农业与工业等行业建设的步伐,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