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社会科课程,新理念

    同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同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从国家教育部开展的课程改革来看,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颁布及教科书修订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又进一步修改,修改版审定稿即将颁布。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已经研制发行,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有《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按照新课程标准撰写的教科书,如北京师大版、人教版和华东师大版的《历史》,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版的《历史与社会》,已于2001年秋季在实验区开始使用。此外,全日制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标准也正在紧张的研制之中,不久将颁布。而且,一些地方的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践阶段。面对课程改革的形势,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这次课改的背景及其新理念问题。笔者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意对此作一番研究和阐述。

    一、改革的背景

    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考察其改革背景时应从大教育观出发,认清整个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导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基础教育应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缘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同时也为了适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改革也在其中。例如,1989年,美国出台了四份很有影响力的改革报告,即美国学校社会科委员会推出的《21世纪社会科课程指导》,布莱德利学校历史科学会推出的《美国教育中的历史课现状》、美国教师联合会出版的《民主的半截故事:美国历史教科书应该加入什么?》以及全国州长协会发表的《转变中的美国:国际前沿》。这四份报告直接影响了90年代美国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发展走向。到90年代中期,美国颁布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和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各州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或体现本州特色与要求的课程标准。在已推出的州课程标准中,历史教育均得到重视。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和课程,各省的教育部负责教育。安大略省从1997年开始新一轮改革,制定了《社会科(1-6年级)、历史和地理7-8年级课程标准》(1998年)、《加拿大和世界研究(9—10年级)课程标准》(1999年),提出了“知识的理解”、“思维和探究技能”、“交流”以及“概念和技能的运用”等四个成就水平,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也陆续出台。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8年发表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1999年颁布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在学习指导要领中概括提出两点改善中小学地理、历史和公民等课程方针,一是在价值观上要培养公正地作出判断的能力和态度、对日本本土和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国际合作及国际协调的精神、作为日本人自主的生存在国际社会中的素质和能力。二是从培养主动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等观点出发,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的学习、体验性学习、解决问题时的学习等学生主动的学习。高中的地理、历史科以主题学习形式编排内容,内容要有选择性和重点性。如“世界史A”,以近现代史为中心,在注意地理条件和日本历史联系的基础上,了解各文明的特质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用历史的观点探究各种现代课题。“世界史B”,则是在注意与日本历史相关联的基础上,理解世界历史的重大架构和源流,通过从广阔的视野考察现代世界的特质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在课程观念上,历史课程是以事实依据来构建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结构是可变的;历史课程不仅包括描述,而且包括解释;历史课程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科;历史课程不仅涉及名人的历史,也是关于普通人历史的学科;历史课程是体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课程目标上,既强调价值观形成,培养和形成完善人格,也重视对历史的了解,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精选内容,以学习主题为基本学习单元。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取向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讨论、辩论、小组合作、调查、展示等,重视体验与探究。

    ──在课程评价上,注重评价的个性化、过程性、选择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音乐教师 自主发展

伴随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将取决于音乐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但是在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有较多的人认为音乐教师的发展是在于外部力量,如音乐师范学校、职后培训机构等,忽略了教师的“育己”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弘扬人文精神、注重人性提升的时代,人们应该将关注的目光转向音乐教师的自主发展,探讨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这才是音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

音乐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指在没有外在行政命令和群体意识的前提下,来自教师个体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通过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研究设计,使自己的音乐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音乐文化底蕴拓宽加厚,从而不断地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自我价值为最终目的。从教育学意义上来看,音乐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是提升教师素质的要求,是一种辅助的机制。音乐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目标直接指向音乐教师专业发展。

二、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关注教师自觉主动的发展过程,有其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哲学详尽地阐释了人的自由自主的本质。动物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则不同,人不但有思想意识,能认识和改造世界,成为世界的主宰者,而且还有自我意识,能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不断地完善自身。因此,人能成为“主体”,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的主人。在实践活动中,人能通过理性的思考,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哲学理论告诉我们,自主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所以音乐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应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使其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使专业发展成为可能。

2.心理学基础

现代心理学把学习者认识到并形成如何控制认知学习这一心理机制,称为元认知。这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即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音乐教师作为相对成熟的个体,往往具有确定的自我概念、较明确的自我意识,为其自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认知基础。按照成人的特点,教师的元认知已可以达到内控和自动化,教师则多能自觉灵活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情绪、兴趣做出有目的的调控,使注意力维持在一定的活动上,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活动进程,这一心理学基础使得音乐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成为可能。但同时,音乐教师的元认知水平又因年龄及个体的变化而具有差异性,所以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教师不同的元认知水平,采用自主发展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把教师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希望他们既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育知识的教育家,同时又是具有突出音乐能力的音乐家、具有丰富音乐知识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

同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对于音乐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提出了挑战性课题。按现行教学计划(大纲)培养出来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都难以完全适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四个教学领域的教学要求。①拥有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音乐教师应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地弥补和提高,给自己定下合适的目标,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音乐教学和自己成长的过程,努力促进自己更快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

2.是音乐教师个体发展的实践需要

音乐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世界,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撞击的过程。音乐教师在对别人奉献的同时,其自身也应该求得一种丰富的体验、一种自我满足。同时音乐教师个体间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对于音乐教师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认知风格、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音乐教师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也是不同的。音乐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能使教师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需要,自主地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使不同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特点与教学风格,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差异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音乐教育改革,主张通过音乐教师的爱心鼓励、启发诱导,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等途径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与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观念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及潜能,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已经成为音乐教育中的首要课题。“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②

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不仅是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而且是音乐教师个体发展的实践需要,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对音乐教师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上的自主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深远。

注释:

①王安国主编《从实践到决策》,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②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钟启泉著《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蒲蕊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孙龙存《成人的元认知特点及其对成人学习的作用》,原载于《北京成人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机遇 挑战与对策

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取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推行,这次课程改革是教育观、教材观、学习观、授课观、评价观等全方位的改革。高中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科学应对新一轮的课改,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面临的机遇

1 新课改能够有效促使地理教师提升素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绝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高中地理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一是扩大知识面,增加乡土教材。地理科学是文理兼容的学科,有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有社会科学的内容,地理科学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贯穿一些地方信息,吸引学生,如,讲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我们就举十堰秦巴地区对交通的影响,山区导致交通不便,交通不便导致地区落后,十堰市近年来,致力打破交通瓶颈制约,大力发展交通事业,逐步形成了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空中相配合的立体交通格局。在讲授地理信息与技术时,结合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加强生态保护,“保一江清水送北京”,进行讲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过去主要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记笔记,学生比较少参与课堂,这种“满堂灌”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不利于提升学生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就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是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善于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广泛的地理资料,补充教材;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服务。四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死教材变为活教材,要求教师要开展科研,进行创新。

2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新课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课堂与课外结合、教与学结合、被动接受与主动吸收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广泛参与地理科技小论文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创新意识,成为创新型人才。

3 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水平

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次教改都极大地推进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进步。这一次教改也不例外,它使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趋于完善,推动了高中地理教育的全面进步。

二、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挑战

1 新教材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完成教学的难度

教材删去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和图表,且课堂知识容量明显增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教学进度,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课堂时间难以驾驭,不能有效保证每位学生参与互动的时间。

2 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与初中地理距离进一步拉大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难以适应,教学脱节,给教学带来更大难度。学生感到难学,就会失去学习的乐趣。

3 现行教材版本多,知识布局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就目前而言,有地图版、湘教版、人教版、山东版等四个版本,高考如何将四套教材配套,也是雾里看花。教师对如何驾驭好教材与课标有许多的困惑。另外,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应的教辅,现存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材为蓝本。

4 倡导“合作学习”的尺度难以准确把握

教师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使课堂热闹欢腾而失控,感性有余理性不足,难以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由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主动发言,讨论问题,容易使学生“写”的能力下降。

5 教师知识储备与教材出现矛盾

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还要具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要不断更新已有知识,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渠道,以备回答学生在课堂自主学习中随时提出的相关问题,这对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

三、应对高中地理新课改的主要对策

1 加强自身培训学习,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参加课程培训,主动融人更直接、更有效、更经常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研会议进行各种学习、观摩,促进对新课程理念与操作要求的理解,时刻关注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提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开发新课程、进行课程创新的能力。

2 加强教学方法研究,进行教法的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阐扬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力争改变“一言堂”局面,要以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的理念进行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合作,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潜心研究新课标,依据新课标设计教学方案,潜心研究新教材,依据新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3 加强多媒体的利用,力图实现地理信息多样化

要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文件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4 加强集体备课,增大地理信息容量

加强信息收集,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具有开放性,富有新意、真实生活气息的问题引进地理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要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建立全新的思维理念,力争取得高中地理教育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黄玉新课改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生物;思考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各挑战,新课程教育的任务是:以育人为基本职能,承载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这是新一轮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起点。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实施两年以来,采用了全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操作策略的认知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可谓异彩纷呈,更引入深思,启人思考。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人们大多数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上只是披上了“新课改”的外衣;或者只是追求新潮的求新,以致于因强调“小组合作”、“课堂的探究”、“分组讨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师生互动、生互动”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因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不能盲目地追求新潮的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课堂教学开放“过度” 。

如一位教师在讲DNA分子的结构时,一上课就提出DNA是怎样发现的?DNA有什么样的结构?DNA有什么特点?等一大堆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看起来该节课好象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上课的,课堂上有学生小组合作,有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互动有眼有板。但课堂效果怎样,只有学生心里明白。课后问几个学生这课听懂了没有,对DNA分子有什么认识?学生说不知到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学到。

2. 完成模块教学的课时不足。

这是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教材本身容量过大的问题,也有许多教师对教材的模块特点把握不准,处理不当的问题,还有教师的观念滞后的问题。但在课时的安排上,我感觉有不少章节的授课是“高不成,低不就”,安排一节课讲时间很紧,但安排两节课来上,时间又多了,且按目前所给的一周两节课的课时,也不允许你把知识线索拉得太长。新教材在课程编排上高一课程偏重,节次偏少(每周两节),高二由于分科和课程节次加大(每周三节),导致高一紧,高二较松。而且教材中加入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还要有一系列学生验证实验,而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较差,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不认识,也不会使用。导致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不高。

3. 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意味可以滥用探究性学习。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中的生生、师生互动,动不动就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既不考虑问题的难易,也不考虑探究的必要性,结果,学生跟着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探究出了什么,还美其名曰:“探究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探究活动似乎成了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像没有探究活动就不能算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也成了公开课上探究活动的“三步曲”。这种为了显示探究而进行探究的教学活动,使得探究性学习逐渐流于形式。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

1. 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理念。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依据一定的理念。具体来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同时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讨论,了解相关职业。因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要针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过程。

2. 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重结果,主要看教师的讲,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透彻到位,而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学得什么,学得好不好,能力是否提高。因此,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思考,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范文第5篇

一、推动课堂教学人本化改革,构建学习者文化

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上主要是受到了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等传统教育学派学者的影响,主张要“坚强、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孤立地以学科知识取向为教育价值主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很好的重视,道德情感与个性的培养完全被忽略了。正如M.H.斯卡特金所提到的:“在合理的具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这造成了多数学生的恐惧、苦恼或其他的消极享受,使其难以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与传统课堂教学理念不同的是,新课改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将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视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基于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充分审视传统课堂教学中重课本重认知、轻情感轻育人之类“目中无人”的状况,及时弥补教学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呼唤课堂教学形成学习者文化,即要求教育者从学科价值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情感体验、人格养成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其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使其完全融入课堂情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更加注重现代教学对社会生活变化的结合、适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与教学的教育性,将教学文化的重点转移至学习过程的主体——学习者身上,从而有效地促成学习者的发展。

二、破除守成型教学文化,重塑开放型教学文化

传统教学文化的守成特性是影响与制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课改倡导的崭新文化理念要求教师摒弃此前获取过很多成果的教学程序或模式,并继续学习摸索、创造发现,此种要求必然会与传统课堂教学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对立,并意味着教师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课程改革却并不能保证教师的付出能得到更好的教学业绩,导致教师在应用课改理念与保证教学业绩间辗转徘徊,陷入两难境地,部分教师因而产生求稳怕乱的思想,故步自封,并阻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包括要求教师依据教学情景的变动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而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转变传统思维结构,必然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要求。在这种知识、信息爆发式增长的状况下,教师必须建构起开放性思维结构,才能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并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教师应积极地以开放心态接纳新课程理念,主动更新知识结构,反思教学实践,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验证对教学理念的认知偏差加以调整,使教育思维长期保持自由、活跃的状态,以更好地指导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

三、整合各类型教育资源,构建课堂教学技术文化

如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中,新技术的应用影响到了教学和培训等相关活动,具体的表现就是教学活动时空的拓展与教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单调的文字、书本教学,字、声、图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对于刺激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其理解认知新知识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充分地整合各类型教育资源,认识并利用此优势,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将其视为新型教学技术文化并正确处理其带来的课堂教学变化。

因此,在课堂教学普遍应用信息科技的情况下,教师应正视课堂教学文化基本要素的重组及教学、学习概念的重构,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由文字体系向电子体系的转变,并理性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工具性的膨胀。因此,构建课堂教学技术文化并非是要抛弃所有传统教学手段,而是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价值进行有机整合,取长补短、协同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推动课堂教学交往化进程,构建课堂对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