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青岛市公安局根据国家及公安部相关法令构建了易制毒化学品“市公安局———区公安局———派出所”三级无缝隙管理体系,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了严格的监督管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也由此建立了相应的的规章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1使用者对易制毒化学品可能的危害认识不够因为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实验教学和科研经常使用的化学试剂,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普通化学品的层面上,思想潜意识里放松了对这些特殊药品的警惕,导致使用者对易制毒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经常会发现各实验室中存有部分盐酸、硫酸、丙酮等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者也会在实验过程中随意拿取、摆放。同时因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内容太少,人们对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范意识差。

1.2对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过程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山东科技大学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学校负责对各二级单位易制毒化学化学品采购与使用的资质申请进行审查,审批;二级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设立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仓库保管员。专管员主要职责:每学期由使用人员对易制毒化学品种类、数量的申报计划进行分类汇总并网上申请购买备案;核对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台账记录。保管员主要职责:严格遵守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制度管理,安全存放化学品。认真填写统一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入库台账,核查每次出、入库实际数量与台账相符。经院长审查同意后报送当地公安机关审批备案,然后通过正规渠道联系有资质的供应商;教学及科研实验室由其主管教师具体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过程管理。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受实验课程分布较广、实验内容各异、学生实验班级多、人数较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给特殊化学品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容易将易制毒化学品与普通化学品管理相混淆,尤其是公安部已经明确为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如常用的盐酸、硫酸、甲苯、丙酮、高锰酸钾等试剂,对这些既是常用试剂又是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措施较为薄弱,没有专门的橱柜,每次实验后剩余药品没有专门的处理程序,使用过程管理出现明显的漏洞,不但有可能造成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入社会,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2我校对易制毒化学品专项管理实践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如前所述,我校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重点应放在教学与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层面上。教学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主体,高校化学品的使用者主要是任课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他们是接触易制毒化学品机会最多的人员,不仅是监管的主要对象,也应成为管理者的主体。实现“全民管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及学生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危害要有清醒的认识。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报刊及展板等现有设施,广泛宣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熟悉公安部对易制毒化学品的三种分类所包含的各种化学试剂;通过图板、漫画上墙等形式曝光国内部分高校出现的利用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的案例,以起到警示作用;利用学生集中活动时间,不定期举行禁毒宣传教育;设置第二课堂,聘请公安局禁毒从业警员、高校教师、部分管理工作者作为主讲教师开设“禁毒知识”讲座;举办禁毒有奖知识竞赛等部分活动起到广泛宣传的目的。通过宣传,广大师生已经对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及涵盖的具体药品名称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这些易制毒化学品一旦流入社会造成的危害有了清醒的认识,全院师生将抵制的危害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积极献计献策,主动参与到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中来,既是使用者又是管理者,从源头上杜绝易制非法流入社会,在学院内初步形成全民参与管理的良好局面。

2.2健全制度,严格控制流通环节制度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入社会,认识是前提、流通是根本、制度是保障。根据2005年8月26日国务院第445号公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结合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规范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从采购、保管、领取和使用各个环节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章办事,坚决杜绝人情管理。管理流程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图1所示。(1)采购易制毒化学品的购买,实行分类专项管理。根据学院教学及科研实验的需求,各系实验室、科研团队首先向学院提出购买计划,系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审核后交学院由专人负责按易制毒化学品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汇总,填写《易制毒化学品购买申请表》(包括购买单位、法人、经办人、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等和拟选择的经销单位、法人等信息),学院(学校)分管领导签字、单位盖章后,分类、分级报公安局报批,办理购买备案证明。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向青岛市公安机关报批,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向青岛开发区公安机关报批。取得购买备案证明后,方可购买易制毒化学品。从2009年9月份以来,我校按照易制毒监管单位即当地公安局的要求,易制毒化学品的采购、入库、出库全部实现网络信息化,购、销、警三方同时共享交易信息,这不仅为购销双方单位交易带来极大的方便,更实现了当地公安局对购销、使用的全程监管。只有在公安机关审查通过并核发购买许可证或备案后购买合同方可生效。(2)领取采用谁申报谁领取的原则严格按有关程序领取,领用人填写领用申请单,由所在系(院)主要负责人审批签字,经专管员及仓库保管员双人审核无误,方可领用出库。领用人及相关人员填写《易制毒化学品入库、出库,使用台帐》并签字,内容包括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规格、数量、领用日期、领用人、保管员、专管员。易制毒化学品要随用随领,少领少存。(3)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部门,在领取后必须填写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台帐,内容包括: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规格、领用日期、领用量、领用人、每次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人、剩余量、结束日期、存放地点、存放方式等信息,建立信息库,以便随时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的领用、存放、使用情况。教学实验或科研项目结束时,将剩余的易制毒化学品交回仓库,重新登记入库。学院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使用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各实验室的易制毒化学品,要有专柜保存、专人负责,杜绝易制毒化学品丢失情况出现,任何人不得将易制毒化学品带出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的,需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实验回收的易制毒化学品废液交由有资质的单位予以销毁,防止流入社会或造成环境污染。

2.3强化责任心,实行责任倒查制自2009年以来,学院实行了责任倒查制。对在领取、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出现丢失、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将严格按照申请流程对各环节相关责任人进行倒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采取这一措施后,极大增强了实验人员与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基本能做到实验用量准确、存放地点安全、剩余药品管理到位,没有出现任何责任事故,全员管理成效显著。

3结语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化学实验室经历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整体水平和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更好的服务和实现四大职能、培养人才创新意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

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化学实验活动,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验证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证科学这些都将在化学实验室教学中实施,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具有严肃、严谨、实证的科研创造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化学管理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我国各地的学校还是比较重视化学实验室的配置和建设,但使用和维护保养却没有和设备的配置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同步。就这样的现状,让实验室成为一个随意的自由场所,实验设备损坏较为严重,实验室的环境较差。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不规范

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实验设备在不断更新,但是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步伐明显慢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不到位以及分工不明确。一部分教师不写实验通知单,甚至忽略了化学实验,还有对化学实验没有认真的态度,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记录实验的过程,对实验设备管理也不到位,借出和归还的都没有详细记录。

(三)部门配合不协调

许多学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这就是实验室管理效率提不上去的问题所在。实验设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学生的化学实验知识匮乏。因此,教师和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包容,多方配合

(四)实验人员不稳定

一部分学校的实验人员没有稳定下来,经常变动,最重要的是部分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正是因为实验室人员队伍不稳定,从而在造成了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顺利地进行化学实践,也阻碍了实验室教学的正常开展。另外,价格不菲的进口化学设备,因为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这些设备在安装后一直没有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五)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学校在建校期间为了达标,设置了化学实验室,而在达标后就撤销了化学实验室,用作他用,让化学实验室名副其实。另外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太过于简陋,实验室里化学设备长期无人问津,坏了没有专职实验人员保养和维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因为找不到所需的配件,只能弃之不用,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六)现代实验管理意识淡薄

在多年的建设和管理中,我国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这个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实验管理的步伐,所以,现阶段我国化学实验管理还有待形成成熟的现代化实验管理意识和理念。

三、化学实验室管理策略

(一)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注重学科建设,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现在的老旧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改革旧的管理体制,教师群体要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二)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发挥出实验室设备和有限的场所的作用,就要充分调动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最大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做到井井有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三)规范化学实验

任何科学实验活动,都必须强调与经济社会良性的互动和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过去,无论是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对保护环境认识度和重视程度不高,许多学校将化学实验室的废弃化学物品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而现如今,中国以及全世界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极高,这就必然要求化学实验室要转变过去的管理理念和意识。

(四)细化实验室管理

1.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

对实验室的一些设备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管理,只有账目能清楚地反映出实验室设备的财产数目,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最大的效率

账目分为总账和分账,总账反应的是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的总的数量和财产数目,而这个数目和数量必须和学校财务处的账目完全符合,总账要做到每年定期清算一次,做到收支两清。

分账是总账的承接,反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等。还有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分类号和编号。分账一般要做到一年一清算。设备、药品帐做到随到随记,保证设备和药品的库存量,做到及时补充。

2.建立实验室档案

为了让化学实验室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最用,就要做到对实验室工作做到科学安排,有制度的计划。

计划就是在每学年度,有实验课的年级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化学实验课程,并且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进行安全、有计划、有目的的实验室课程。实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员守则》《保管员守则》等,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保管、赔偿、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有明确的规定,做到有据可循,有规可依。

(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打破原来实验室各自独立的格局,实现设备资源人人共享,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平时重视仪器的维护个性保养,定期检查。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正常的运转。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才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环境良好的化学实验室的学习环境。

(六)强化实验教学管理

对化学专业来说,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开展实施,根据实验教学大纲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提前统计学生人数,学生的分组,在开始实验之前,准备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事后统计实验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等。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化学实验室建设; 化学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34-0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注重理论课程教育的同时,强化实践课程教学。作为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实践课程的重要基地,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成为高职院校重中之重。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化学实验室硬件建设

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实验室投入经费不足,导致实验室设备无法及时配置及更新,有的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室连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如:电导率仪、PH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等都无法全额配齐,更别谈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在此条件下,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享有独立训练操作仪器的机会,甚至有些课程如《仪器分析》(需要大型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无法按照教学大纲正常开出。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化学实验室硬件建设。对常用的化学仪器及一些辅助设备要全额配齐,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大纲要求选择性购进大型仪器设备。这样才能保障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健全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化学实验室管理

由于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化学实验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管理混乱现象。例如一些化学危险药品、试剂与一般化学药品、试剂一起存放,并且随取随用;实验仪器借出及归还没有记录;实验教师不做预实验;实验后的废气、废液、废渣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等等。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迫在眉睫。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可以针对学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化学实验室学生守则》《化学实验室实验指导老师职责》《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化学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等。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才能促使实验室高效、有序地运行。

三、加强实验室人才建设,提高化学实验室管理水平

由于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奉行“重授课轻实验”的管理模式,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基本将实验人员招聘排除在计划外,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少,一个实验室管理人员往往要负责五、六个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仪器、药品的常规准备和管理,这些工作性质单一、技术含量低。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导致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也无法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实验室人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实验队伍。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实验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进修,多与一些先进兄弟院校交流学习,从而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专业修养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修养的实验队伍,为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四、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对于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许多化学实验课程都有重复的实验项目,如《滴定操作的练习》至少出现在三门以上的化学实验课程中,而且大部分实验内容都为验证型实验。这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更改过时的实验内容,在设计实验内容时,教师之间要相互衔接,尽量避免同一个实验项目出现在不同实验课程中,缩减验证型实验,增加应用型、综合型、开放型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加强化学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于企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引导高职院校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实验室可以利用自身大型仪器、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六、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以赛促训、以赛促学”

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完成教学大纲中的实验内容,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开放实验室,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去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团队协作、创新精神。

总之,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应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耿济涛.浅谈如何搞好高职高专化学实验室管理[J]学园:教育科研,2011,(20):24-25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杨存良(1980),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张家口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摘要: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思想的历史使命和职能。高校实验室工作水平是反映高校教学、研究、服务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化学实验室是高校组织相关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验证相关理论、发展学生潜能、形成科研成果、培养相关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活动基地。高校化学实验室经历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整体水平和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更好的服务和实现高校的四大职能、培养人才创新意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制约高校化学实验室资源优化整合、科学、高效运转,更好的服务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重大隐患和瓶颈。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断探讨改进措施,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1.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证性非常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部分之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自主或参与化学实验活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在指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理论验证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大学生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证科学精神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在提升和确保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严肃、严谨、实证的科研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化学实验室是高校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能否适应和满足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决定着高校化学及相关学科建设、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社会服务及管理水平的高低。

2.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化学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和配置,但日常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没有形成相应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治理制度体系设计。这样一个现状,就造成实验室使用较为随意、实验室运行效率较低、实验设备损毁破坏现象严重、实验室环境污染严重。一方面,导致高校不能够实现对化学实验室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合,高校化学实验室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导致高校化学实验室可能成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又一源头和隐患。

2.2.管理人员队伍有待充实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为确保常规教育教学,高校将人员编制向教师系列倾斜,导致实验人员规模和比例较小,实验人员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素质结构不合理,且相对于高校其他系列人员队伍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与短板。这一方面,使高校化学实验室不能够发挥拥有功能,实验项目少且实验技术含量整体不高;另一方面,使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不能得到及时和科学有效的维护、维修、保养,造成高校化学实验资源和资产的浪费、损耗、流失。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人才创新能力目标的实现。

2.3.现代实验管理意识淡薄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管理,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形成了一系列的现成的经验和思维定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些经验和传统思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实验管理的新要求,不能符合现代实验管理的新趋势。过去的经验和传统思维定势,使得现阶段我国高校化学实验管理还没有形成现代实验管理意识和理念。

另一方面,任何科学实验活动,都要强调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和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过去,无论是高校还是整个社会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但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高校化学实验室转变过去的管理理念和意识,树立以对人和社会负责,人和自认环境和谐共处为核心的现代实验管理理念和意识,这是大势所趋,是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必然选择。

3.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改进策略

3.1.加强制度设计,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首先,科学、健全的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了工作人员各自的职责分工,是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确保了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转,实现了对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力支撑。其次科学、健全的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科学、严谨的工作化学实验流程,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与效果,确保了试验机实验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最后,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不仅包括人的管理还包括其他各方面相关资源的管理,科学、健全的高效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能够确保高校化学实验室实现对各方面资源的统筹与最优的整合。

3.2.建设专业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一方面,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增加专职实验人员岗位编制,减少兼职实验人员数量,优化专职人员队伍结构,不断提高专职人员队伍素质,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高校化学实验管理与科研创新团队。这样的团队不仅能及时、专业的将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好的同时,能够开发其功能开发,提高其使用价值。这样的团队不仅能有序、负责的辅助任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学,还能够有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养成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实验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开发,使他们不断提高学习水平,掌握和更新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实验室的管理需要。这样的队伍建设,要得到高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跟进和政策的引导,充分调动高校化学实验管理人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3.3.加强绿色管理,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的提出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滑雪产业、领域及其相关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是高校组织化学实验教育的主体之一,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树立“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探索各种有效形式和渠道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人与世界、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和代价,尤其要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空气、水体、土壤等周边环境损害的不可逆性。

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提升,不是高校实验室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推动,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联动,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对高校化学实验资源的最优整合和利用。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不仅仅强调制度上的设计和设备设施上的保障,更强调人员理念上的跟进,方法上的创新。(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我校由过去的以农林为主要学科的单科性院校向以农林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综合性院校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显著提高。为了适应学校教学的发展,满足多科性学科的要求,我校对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进行了调整与改造。 我校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的前身是基础部化学实验室,并隶属于化学系。2000年通过江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估为江西高校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2002年,由于新增应用化学专业的招生,基础部更名为理学院,化学实验室更名为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并实行学院与中心的二级管理模式,直接隶属于理学院.。为了提高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提出要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2005年我校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也是我校最早获批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实验中心建设与发展历程

实验中心建设和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1999年以前(大学扩招前)为第一段:基础部化学实验室,主要承担与农、林专业有关的基础化学实验课,这一阶段化学实验室条件相对薄弱,实验设备比较简陋;2000年—2003年为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室的扩建,学校先后投入了约700多万元用于改造扩建实验室及添置实验设备;2003—2005年为第三阶段: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心管理机制的磨合期,在这一阶段,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进入中心从事毕业设计,原有的完全教学型实验室已经不适应教学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与管本文由收集整理理急需与现代实验教学改革相适应;2005年—现在为第四阶段: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间再一次投入100多万元做好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和实验室局部环境的改善。这一阶段,为了适应全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与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实验中心加大了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共享。

3 合理配置教学型实验室与研究型实验室

高校的实验室一般承担着三大任务:基础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对外服务。自2002年以来,随着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硕士点的招生,原有的实验室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管理实验室,充分挖掘实验室现有的资源,我们将现有的实验室按功能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学型实验室;另一类是研究型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本、专科生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任务,按专业划分为以下实验室:定量分析实验室;普通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等九大类,它们主要负责承担全校9个院(系)24个本科专业19门实验课的实验教学任务。而研究型实验室,一方面承担着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和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研究人员多,大型精密仪器多,各种实验器材更是复杂。如何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规范实验现场,使其更有效地在科研及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它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进展及学生的培养质量。中心本着“教学优先,科研并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实验教学改革来规划实验室,围绕人才培养来管理实验室,强调实验室建设的效益,努力按功能划分实验室。实验中心在保证全校公共基础实验课顺利开设的基础上,对相关相近实验室进行了整合,实现场地人员等资源共享,在原有九大类实验室基础上,建立了以下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室:有机合成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分析检测实验室及应用化学研究所,并将以上实验室对全院化学系师生进行开放,为本院师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以保证我院的本科生,硕士生的毕业设计及各项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

4 科学管理仪器设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近几年来,实验中心实验实面积增至3060平米,仪器设备从528件增加到886件,价值为近800万元,但实验技术人员却没有增加。在这种形势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尤其重要。过去,仪器设备都是实验中心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施行“单人包机”管理,但长期如此,可能出现仪器被个人垄断现象,不利于仪器的开放使用。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及缓解实验人员紧缺的问题,我们采取教师与实验技术员共同管理制度:对于全校基础教学的大型仪器,以实验技术员为主管,并负责仪器的维护保养及建立台帐档案,另一教师协助管理;而对用于科学研究的仪器,则由教师负责主管,实验技术人员协助管理。为了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我们制定了仪器的借用管理制度,对于一些教学使用频率不高但科研又急需的仪器,在教学以外的时间里可以按《实验室仪器设备借用管理制度》进行借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这样,既保证了本科生公共教学实验课的正常开设,又为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从事科研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同时也为学院降低了办学成本,仪器的使用率也得到了提高,以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5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室的软件管理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是实验中心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校化学实验中心承担的实验教学学科多,专业多,班级多,再加上随着中心贵重精密仪器的增加,必须要有一批实验室管理与辅助实验教学的通才,负责本学科多门实验课程的辅助工作,这就要求实验室人员要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自中心成立以来,我们采取了各种渠道改变实验人员的专业结构:首先,根据专业需求,中心从相关科研机构,及社会企业公开招聘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实验室队伍中来;其次,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大型仪器,我中心曾多次派人出去培训学习,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最后,为了更好地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充分挖掘现有的人才潜力,学院安排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验教学,尤其是主管大型仪器的实验技术人员,对其仪器比较熟悉和了解,有利于指导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和掌握。

经过努力,实验中心目前拥有一支具有较强实验教学技术水平的实验队伍,同时这支队伍有一定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研究能力,这其中既有硕士生导师,也

转贴于

有本科生指导老师,有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也有省级教学研究课题,还有多项校级科研课题,有的作为主力参与了国家基金课题的研究。目前,实验中心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0人,(其中1人为退休反聘人员)学历结构为:1人硕士毕业,2人攻读硕士学位, 4人大学本科毕业;2人大专毕业。其职称结构为:5名高级实验师,2名高级工程师,1名实验师,1名为初级职称。这些人员在实施创新实验教学及科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6 实验中心存在的不足

(1)全校开放难以落实到位。由于中心成立时间短,资金少底子薄,有些硬件设施没有及时到位。因此,实验中心对外开放的范围还仅仅限于理学院的化学系师生,不能对全校进行开放,况且学校也没有配套的开放基金用于支助实验中心,全校开放制度难以实施。

(2)没有人才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虽然各高校都强调培养创新人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实验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人员在晋职、进修等各项待遇中不能与教师同等对待,高学历的人不愿进入实验室,即使进来后也不安心。实验队伍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以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7 实验中心今后发展思路

首先,努力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公选实验课,使其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除了对本院,本专业学生开放外,加大对兄弟院系进行开放。加强对学生科研训练的指导及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其次,进一步加强实验中心实验队伍建设。按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制定实验人员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定编,定岗。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设备工程师充实实验队伍,以缓解实验室设备维修费少,设备维修难的矛盾。最后,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教学资源与大型设备资源高度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