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

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

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 美术鉴赏 创新教学

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这门融合了各种艺术种类如语言、唱歌、舞蹈、律动、器乐、图画、手工、表演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的综合课程,它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改变对有我很深体会,在这场新课标改革中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包含鉴别与欣赏,是用运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因此,教师要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教学,使学生们不仅能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主要有两点:1.要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2.从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

二、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堂结构

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提高教学质量,把以往人们常用的直观教具如挂图等准备逼真地通过屏幕反映出来。改变传统的“组织教学——检查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课堂结构,针对美术特点,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课堂结构,建立“赏、问、议、讲、练”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互相之间并无固定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优化组合相结合的新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问”、 “赏”是美术学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学生均可提问,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议”指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讲”指的是教师的针对性讲解;“练”指的是课堂练习,这在美术课堂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通常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

三、教师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条原则

1、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目标

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了解美术学科各科的各个门类,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作为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其问题所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他们自己获得对作品的理解。这种对作品的重要性是不能教会的,而只能通过学生在理解一件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

2、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鉴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或者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别谈论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抛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画面。鉴赏与实践相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再次,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蕴,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刺激了鉴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此时教师要积极传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情景设置法等办法,往往事半功倍。创设课堂情景,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

3、要注意平时的搜集整理,精心备课

教好美术鉴赏,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备好课前的材料,如恰当的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典故等等。这些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加鉴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

4、举办展览为学生提供比较作品的机会

美术鉴赏课研究性学习中,当学生意识到他们对作品的一些假设需要修改时,说明了他们遇到了困难,这时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经过仔细挑选并且在题材、风格和作用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作品。

总之,美术鉴赏教学可以利用的方法很多,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去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而且还要善于动脑,善于总结,一定会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鉴赏方法来的。

参考文献

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范文第2篇

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以经典作品的欣赏为主的。美术欣赏是通过对作品感性的认识后进行的理性追求,是运用欣赏者自身的经验或知识去感受、体验、分析乃至判断美术作品,并在理解美术作品和现象过程中得到审美的体验。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习兴趣,但目前大多数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教学都显得比较枯燥,大多是教师分析作品,学生听教师分析作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怎样有效地组织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

一、充分认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写好相关的教案,并将收集到的、要欣赏的作品选好分析的题材和内容。但由于课时等原因并不能将每个作品逐一地、详细地鉴赏,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或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哪些作品需要重点分析,哪些只需要作初步了解,哪些需要学生参照课本或是资料来对作品进行鉴赏。教师可将众多作品中最典型的作品作为要分析的类型,选择该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的设计。

二、充分发挥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在欣赏云冈石窟的时候,通过民族要素来分析其雕塑特点,是可以看出雕塑在民族艺术上的继承与发展的,可分析如下:

1.我国大多数的佛像都是清秀的鸭蛋形的脸型,这是中国的传统喜好,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

2.飞天的姿态和飘带的形状与汉画中的舞伎的风格是相同的,其衣纹反映了中国北方的实际生活。

3.石窟中的菩萨都是庄严而又祥和的,而飞天则洋溢着悠然之趣,这是古人所信仰的神仙模样。

4.石窟里的浅浮雕比较圆滑,平面上多刻有阴线雕刻的,这些都体现着汉代石刻的演变痕迹。

云冈石窟是中华民族艺术风格的继承发展的代表之一,由此可以看到雕塑艺术的发展渊源和成就。

三、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在教学美术欣赏时一定要切记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例如在欣赏作品《最后的晚餐》时,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

师:这是达·芬奇的作品,谁知道他生活的时代?

生:文艺复兴时期。

师:不错,看来大家对达·芬奇还是有一定的了解,那你们知道是谁出卖耶稣的吗?

生:(讨论)犹大。

师:(呈现作品)那我们来看看这幅画,这13个人中哪一个是犹大?

生:(激烈地讨论)

师:画面中光线最亮的位置是耶稣,犹大在人群中,背景是最暗的,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

生:是不是要突出某一个人啊?

师:(引导学生)这幅画作者是用三角形来构图的,将门徒分成了四组,每一组都以三角形分在耶稣的左右,12个人的手呈现的不同姿势将各个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对称的统一体。作品抨击背叛,颂扬真善美。

另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作者创作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情节,必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欣赏兴趣。

四、培养学生自主欣赏能力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询问怎样欣赏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引导或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欣赏作品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或情感,还为教学增添了魅力。在欣赏教学中,可用“空白”的艺术理论来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所谓的“空白”原来是指作品中没有画出来却是要向欣赏者暗示的部分,在教学中则是指没有明确讲出来的部分。例如在国画的欣赏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部分:

师设疑:怎样去认识一个人?

生:内在的品质和外表?

师引导:观画如观人。

然后让学生在之前欣赏过的几幅作品中,总结国画的内在神韵、外在的笔墨的欣赏品评的标准,以教师引导为主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留出“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

再如,在现代艺术的欣赏课中,教师可将某些实物(如壁纸刀、垃圾桶)带到讲台上,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优秀设计,接着举出一些反例(如城市垃圾箱)并质疑:评价优秀的设计或拙劣的设计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来讨论现代艺术设计是怎样体现人文意识的。由于现代艺术设计与生活比较贴近,只需要教师稍加引导,就可让学生自己去欣赏。采用“空白”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领悟到此类欣赏方法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刘宜扶.浅谈高中美术课欣赏教学[J].新课程,2010(12).

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在县城高中中,美术学科几乎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虽然它存在的意义对于高中教育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社会教育的实践中,教育的执行机构以及受教育者对于“教育教学”表面的功利追求,于是她――高中美术教学被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这一状况下,广大的县域美术教师在从业时,许多人迷茫了,仿徨了,不置可否了。其实,大可不必。每一个踏入社会的人,无论他身处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诉求,它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不能做”。所以既然选择并进入了高中美术教学行业,我们就应该努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立足于现状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己专业化成长,而不是蹉跎岁月,虚耗生命。每一位县城高中美术教师,应尽量利用和拓展目前的平台,来谋求作为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因为我们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作为县城美术教师的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在认识我们职业工作的教育意义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县域高中的美术教学,目前面临怎样的现状的呢?它对于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怎样的利弊呢?

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升学预备教育,这是举国如此。在我们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县城来说,学生通过高考谋求人生的改变,教育教学机构也以此为中心工作,就导致了美术、音乐、体育等非高考科目被边缘化了。因为不被社会、机构所重视,不少美术教师自己心里也妄自菲薄了。其实不必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点,第一,在学生心中,他们对于美术的艺术享受还是有发自内心的本能的向往的,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重视并认真认真准备每一课,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被吸引进我们的“殿堂”的,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位县城高中美术教师努力奋斗,完成专业成长的动力,其次,由于被边缘化而得到大量宝贵时间,恰好可以被教师利用,完成自我的专业化提升。

县域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营造氛围,呼唤高中美术教师成长的内趋力

组内通过交流与沟通,宣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使每位美术教师明确,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色抬美术的理论与技能知识水平,同时包涵教育教学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专业化水准,才能突出自己的专业的独特和个性魅力,体现出美术教师的职业是不可替代的,让每位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重视起来,消除他们的“惰性”。这样在校内的教研组,以点带面让它动起来,将能重不断衍射,把整组人的思想激活起来。每位美术教师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内容,要求,使每位美术教师自觉树立自我专业发展理想,朝着理想与目标自我塑造,自我压力,自我跟进,最后不断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专业化成长。

二、县域高中美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是教学的专业化

教学在密切结合课标,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我们是从美术教师为终身职业的一个群体。教学是我们的首要工作,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要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每堂课里。县域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是教学水平专业成长。

首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备课,研究教案,做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去探究和享受艺术之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艺术是开放的,美术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承认他们对美术的不同认知,并给予积极健康的导引。

其次,要能够轻松而严谨地组织教学驾驭课堂,要想迅速有效地上好课,就要及时向有经验的同行们请教,选择性吸引同行们的成功之处,为我所用不要一味模仿。虽然模仿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捷径,但在模仿中要不断调整演化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创新,使自己的教学能独树一帜。

再次,美术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的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每次具体课堂的总结,找到课堂问题会症结,进行纠正在修正中前行,这不仅是美术教学,其实各学科教师教学进步,无不如是。教师反思作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而且写教学反思,不仅是实践的小结,同时又开启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门,激活了教师的智慧。

最后,美术教师认真上好公开课,以后开课的教案构思到实际上课这一过程,对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公开课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试上反馈,修正,磨合,最终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经历了这个“痛苦的过程后,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有一个不小的提升。

三、县域高中美术教师专业成长重点要落在美术理论与技能水平上的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根本无法胜任不断发展的美术教学,所谓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则更是无从谈起了。

首先,县域的美术教师应注意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等,以提高自己对美术学科的较深认识。一般的县城由于经济等因素的限制,较大城市来说缺少美术馆、博物馆等,相对而言,县级的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美术教师要想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就必须自己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到大城市办事、旅游时,多看看美术馆、博物馆,以获取最新的美术咨询,开阔自身的艺术视野,这样就能在教学中,肆意纵横、旁征博引,学生也就会被深深的吸引,从而慢慢的跨进艺术殿堂的大门。

其次,作为高中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必须得过硬。县级高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美术专业高考生,一般县城专业画室较少,学生多在学校学,当美术老师面对学生,而不敢出手示范,那就是笑话。在教学之余,美术教师还要坚持自己的美术实践,笔耕不辍,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只有坚持理论与创作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拓展美术教师对于美术学科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才能既会“讲”又能“画”,教学就能充分体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当自己的创作成果得到社会认可,有机会参加了社会专业团体,如书协、美协,这将使美术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也有了一个专业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更坚定地进行自己钟爱的美术教学工作。

四、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级活动平台,使其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外推力

高中美术作品的创作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鉴赏课;教学方法;兴趣

“现在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枯燥单调,与大多数学生对美术课的期望相去甚远。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单凭教师以本为本地宣讲,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很难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高中美术鉴赏课呢?

一、鉴赏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从中获得鲜活的、新鲜的体验,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获得教学的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把学生拉进课堂,真正走进艺术的鉴赏天地。

1.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只要有机会他们都很愿意且有兴致走上这个舞台,所以我积极地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挥洒青春热情的平台。首先,让学生转换身份和角色,由“学”变成“教”。在这里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其他资源,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并独立设计教案,让学生真切体验”教”的角色。这个准备的过程,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其次,让课堂成为实践的舞台。经过课前充分的准备,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期待自己的教学表演。“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把课堂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知识与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如,在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工艺作品,并到生活中寻找相关的艺术品,上网查找资料,搜寻有关信息,做了充分准备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分组展示。最后,我引进了竞争机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我把学生分成13个学习小组,确定组长,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按准备过程和上课表现进行评比,在你争我夺中完成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在课前对教学小组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设计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内容,存放在班级的电脑上,以达到资源共享,以补足学生准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易于形成一种具有感染力、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学习轻松、愉快、有意义,难怪有学生这样问“能不能多上几节这样的课”?

2.引导学生选择课题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

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现在的网络资源当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我想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索。高中《美术鉴赏》的每一课都设有一项“学习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把相关活动的内容转换成学生喜欢的课题,放手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和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比如“中国古代绘画”这一节的学习活动,从“山水画”中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我引入“现代旅游资源”,从山水画中看宗教文化,甚至还可延伸至古代山水诗、古典音乐等等,让学生走进一个丰富博大的艺术境界中。又如,我在上“中国民间美术”时,引导学生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选择课题:如版画艺术的生命力何在;松溪版画与湛庐文化的关系;从版画的制作过程看版画的表现语言等等。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地考察,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认知领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审美品位。

二、鉴赏课还要用活教材,利用恰当的教学技巧吸引学生的眼球

把教材用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时,不受教材的约束,学会灵活地运用教材,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能吸引学生的积极因素,教学时再运用恰当的教学技巧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摇曳生姿。

1.分析标题,提出设疑

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些紧密有递进特点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本课内容进行分析,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走进抽象艺术》这一课中的标题是“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对这一问题的提出,许多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我乱画就是抽象画,有的说只有艺术家才能画出抽象画,等等。我抓住学生认识的模糊性,提出“儿童涂鸦=抽象画?”学生议论纷纷,最后一致认为前者是无意识而后者是有意识的。我又提出“抽象画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学生带着好奇的眼光等待解答,这时我以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向学生介绍抽象作品形成的过程,使之认识到抽象画以纯粹的线、色、块作为造型语言,使绘画摆脱自然束缚,直接表现作者自己的艺术境界和追求,并教给他们解读抽象绘画的方法。接着我提出“它能否表达出艺术家对事物的看法”“你能找出抽象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吗”等一系列的疑问。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师生“深度会谈”,整个课堂充满激扬的活力,在交流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的表述能力以及更为丰富的审美情感都充分地表现出来。

2.重视引言,创设情境

教材的每一课都编有引言部分,这些引言或能产生悬疑,或可进行铺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情境引导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引言,以学生的感受和疑惑的问题为切入点,就能迅速创设相应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利用引言呢?教师可以在理解每课引言内容的基础上,把它设计成讲故事、音乐导入、影片导入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对本课的关注。如,在《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一课中,我利用引言做了这样的设计: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我提出问题“独特的建筑可以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个国家的象征,甚至能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建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一组经过挑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图片同时在投影屏幕上出现,近距离地感受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情,让学生激动兴奋,情感目标立刻得到集中表现和推进,激发了他们深入了解的愿望。

3.立足作品,激发兴趣

在分析作品时,可以重点抓住几幅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使之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掌握鉴赏画作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1)采用比较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去观察、分析和讨论。如,在讲到古希腊雕塑作品《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时,阿芙洛蒂特被称为爱与美的女神,学生对这件作品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深入了解的愿望,于是我选择了四幅题材相同的关于阿芙洛蒂特的作品,从女神不同的姿态动作,作者不同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加以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逝,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寻,也会有各个时代独特的表现形式,只要通过比较,就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感受和体会美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2)以点带面。对具体作品做典型分析,把握作品在某个方面打动人心的地方,从而让学生举一反三。欣赏时可对一些作品局部放大,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作品视觉的吸引力。如,在讲解秦汉的雕塑作品时,为了体现秦代作品个性、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就可以用不同人物形象的五官特征、发型的细节变化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度。通过视觉冲击振奋学生精神之后,再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知识与积累,举例说说其他相似的审美体验,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又能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提高鉴赏能力。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的鉴赏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相一致,积极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就能唤起学生的美术情感,达到艺术审美与人格培养相统一,艺术素养与创新意识同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