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专研教材,把握知识要点

相对来说,美术学科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没有严谨的知识体系、没有紧密的上课密度,但其知识点不容易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把握“度”,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美术知识与技巧,否则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想上好美术课,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识要点。也就是教师注意深入了解学生,如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明确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持久性等方面,进而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点。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春天的色彩》美术课的过程中,因知道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对大自然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春天美丽色彩,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确定让学生了解春天、相关优秀作品欣赏很是重要,所以教师将学生带到学校小公园中,让学生感受春天,观察蓝天、白云、绿树、小路等,从热加深学生对春天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之后将学生带回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美”绘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春天的美”的绘画,学生能够很自然的进行美术创作。

二、选用适合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形势下上好美术课,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美术知识与技巧。从新课改角度来看,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及适时参与,以便调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而要想在美术教学中,良好的调动、鼓励、引导学生,教师最好教授学生不规则的绘画形式、绘画风格,让学生可以自行的学习、琢磨、探索、试验绘画方式、绘画步骤、绘画手法等,总结经验,收获知识,增强绘画技巧、美能力等。基于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选择最为适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轻松、愉悦、自然的学习美术知识,最终收获知识、技巧、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因美术学科本身就不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过于严肃、刻板,那么将会大大削减学生的美术兴趣,致使学生难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课教学,应当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可以营造轻松的、自然的、愉悦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当然,要想使创设情境发挥作用,则需要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注意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结合教材,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如此可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趋势下参与美术知识学习、思考及探索,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美术知识、审美能力、审美素养。

四、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和评判。基于此,美术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运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潜能,如若教师设置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将会使学生思维固化,难以创作出有活力、有个性的美术作品。基于此,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想良好的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教师应当注意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在评判学生美术作品时,应尽量放大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那么学生将更加大胆的运用色彩或想象来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这对于激发学生艺术创作非常有帮助。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微课被引进高校美术教学课堂。通过介绍微课的定义和特征,分析微课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在教学水平、知识传播范围等方面的体现,阐述高校美术微课教学设计原则,提出只有美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技能水平,依据微课设计原则进行美术教学,才能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高校美术;教学效果

微课学习概念的提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而成为随时随地发生的一种终身性学习行为。近年来,微课的兴起和发展给高校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喜爱。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提升教学效果,是摆在许多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微课概述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主要指在10分钟内解决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短小,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由于所占用的教学时间比较短,微课与传统课堂形式相比,内容往往十分精炼,且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注重突出疑点难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用于高校美术教学。

(二)微课的特征

首先,微课的特征体现在“微”上,上课时间、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这一特点。时间上,与传统的45分钟课堂相比,微课在10~20分钟之内讲解知识点,授课内容“小而精”;表现形式上,微课主要通过多媒体终端设备来播放视频和PPT资料,较微型。其次,微课具有情境性特点。微课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会依据课程主题进行视频制作和PPT设计。例如,体育课教学一般会选择体育馆作为微课制作背景,医学微课则会以医院作为背景,美术微课教学则会选择美术馆或美术实训基地作为背景等。由此可见,微课的情境性特征使其与普通课堂有很大差异。最后,微课对象较为广泛,师生间的互动较多。微课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而存在发展,因此,其授课对象并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提出评价意见,教师依据学生反馈进行总结,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后再开展教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一)新颖的选题

选题好坏是衡量微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新颖的选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制作微课通常要选择某个知识点作为选题,小而精的题目更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能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因此,微课选题时,高校美术教师可以依据学科前沿知识,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最后筛选出具有可行性的实际选题。

(二)创新教学设计

要上好一堂课,教学设计是关键。教学设计要围绕选题,突出重点,符合教学目标,注重实效,教学思路清晰明确,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要使微课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必须创新教学设计,美术微课教学过程设计需要结合美术生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确保主线清晰,逻辑性强,并在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微课的趣味性特点,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美术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保证有效性,展现创造性

提高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一定要保证微课使用的有效性,而微课有效性的标准是微课使用是否恰当、能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实现教学的目标等。因此,只有保证高校美术微课使用的有效性,才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美术教学要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展现创造性。不论是微课视频的制作设计,还是其他资源应用,只有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因此,创造性要求微课设计不仅要以情景再现课堂内容,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进行创新性设计。

三、微课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的体现

(一)展示优秀美术教师的教学风采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优秀教师只能针对某个班的学生上课,其他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很难有机会分享这些优秀美术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今,优秀高校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优秀的微课作品共享给广大学习者,通过他们给出的积极反馈和评价,鼓励其他教师认真工作,也使其他学生受到熏陶。优秀教师本人也可以通过微课实现与他人的互动,发现自身不足与缺陷,经过认真分析思考后加以改进,最终促使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二)拓宽知识传播范围

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博、微信的出现,使人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和移动设备浏览新闻视频等信息。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借助微课这种网络媒体形式进行授课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例如,以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为核心的网络公开课程,受到全球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可见,微课依托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知识传播,将课堂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扩大了知识传播范围,拓宽了知识传播覆盖面,使优秀的美术教学资源分享到全球各地,让更多人受益。

(三)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性和娱乐性

相对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微课是教师精心准备、制作的一种教学资源。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都是经过教师反复斟酌确定的,虽然授课时间较短,但前期备课时间较长,目标也更明确。很多优秀的微课作品有别于传统课堂中枯燥乏味和纯理论式的教学,更多是在讲授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进行趣味性和娱乐性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事实表明,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所取得的美术教学效果更好。

(四)搭建高校美术教师交流平台

微课是一个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所有的高校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其他教师的微课与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通过给对方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发现自身不足。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进行相互讨论,有助于高效解决教学难题,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突破自身的教学瓶颈,从而提升高校美术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改变,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要通过微课提升教学效果,需要美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依据微课设计原则进行美术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微课这一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作者:黄小妹 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参考文献

[1]刘平.“三提升”提升美术教学效果[J].知识窗:教师版,2015,(1):54-56.

[2]舒艳红.高校美术微课发展的意义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2-64.

[3]陆正虹.关于提高高校美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7,(3):41-43.

[4]吴婵.关于微课对提升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技导刊,2013,(10):94-96.

[5]夏荣宁.如何让高校美术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J].大众文艺,2012,(12):82-84.

[6]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4):104-105.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美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1-0040-06

[作者简介]朱晓菁(1989―),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11级在读硕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近十几年来,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不计其数,提出的整合模式也层出不穷。本文就部分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新的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出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它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内容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计算机应用于教学的方式。除了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外,它更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1]《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将“课程整合”定义为:“Use of technology to support and enha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daily course of studying academic content.”翻译为:“在学科内容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支持和加强学与教的过程。”

使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笔者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点:

1.多媒体的支持。多媒体课件最重要的特点和鲜明的优势就是化静为动、视听结合。它可以迅速地向学生呈现高清晰度的逼真画面与富有感染力的数字音响,使教学产生变化,以达到尽善尽美地传递教学信息的境地。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完整地记录练习与创作过程,可供学生反复观看和临摹。

2.互联网的支持。首先,互联网允许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学生们集中坐在同一课堂中听同一教师讲课不再成为学习的唯一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视频、远程教学、在线自学等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其次,互联网在传统课堂中的使用也起到了巨大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随时使用网络搜索调整教学资源,而不必按照事先准备的教学资源来安排教学步骤。另外,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生可实现个性化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和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进度快的学生可以预先学习后面的教学内容,或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充,而进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温习前期课程,而不必担心错过课堂之后如何进行补习。

3.丰富的交互性。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性包括两方面: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的互动。传统的教学媒体往往是单向的交流,学习者控制学习材料,而学习材料并不提供反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习者可以和学习材料充分互动,甚至可以进入虚拟现实,产生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大大加强,除了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外,学习者还可以接触到全球各地的专家、同伴,并可通过论坛、邮件、聊天软件等各种形式进行交流,形成在线学习共同体,产生进一步的协作学习。

而信息技术要与课程整合,则必须要考虑课程中存在的整合点。关于整合点的定义,说法不一,原因在于有些研究者认为整合需要先考虑信息技术如何使用,再结合技术去设计具体课程;而有些研究者认为应该先设计课程,再寻找课程中哪些地方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应在于使用信息技术去支持常规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的需求或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在整合过程中既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三大特点:多媒体性、互联网支持性、交互性,同时也应结合学科特色,发掘教学中的实际需求,不盲目跟风使用。

二、美术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在国际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观点是美国乔伊斯和威尔所著《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设计或典范型(即有一定代表性、能起示范作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式)。[2]

杨开城认为,人们基本上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教学模式的:一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如“协作教学模式”指包含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模式”指包含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二是指某种特定的教学程序,如“读-议-练”教学模式。前者是种教学理念,本身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后者则是种模式化了的教学程序。[3]这种分类的方法与乔伊斯和威尔的观点基本一致。

另外,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博克斯在1978年有句格言:“所有的模式都是错误的,但是有一些是有用的。”(George E.P.Box’s 1978 maxim:“All models are false but some models are useful.”)大意为,模式是实践的理论化,它可以用来指导实践,但必须被证明在所有实践中都有效才能认为它是正确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模式。只能认为一种相对被广泛承认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相似的实践情境。

(二)传统课堂美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就是接受学习模式。一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其步骤大致可归纳如下: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新学习内容知识的整合协调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在传统美术课堂中,应用接受学习模式的教师一般按以下步骤来执行教学:导入新课明确知识点演示讲解方法与技巧学生练习和创作全课总结与作业点评。

另一种在美术课堂上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是四步法美术教学模式,其教学步骤可归纳如图1所示[4]:

图1四步法美术教学模式

激兴,即激发学生的兴趣;练笔,是练习美术造型的基本功,如线条、色彩等;创意,是用作品反映现实,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修身,则指人格的培养。事实上,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修身应贯穿于激兴、练笔、创意的全过程,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创造生活美、陶冶心灵美。

(三)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合的角度来看传统美术课堂,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一味灌输

正如前文所述,传统美术教学往往采用接受学习的模式,教师呈现图片或手工制品等教学材料,向学生明确这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教师进行演示,学生临摹或自己创作。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往往不够充分,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体现。

2.教材不考虑个体差异,学生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

这几乎是所有传统课堂的共同弊病,但到目前为止似乎并不能找出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法。而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在个体差异上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非线性编排的电子课本可以或多或少地弥补这一点缺陷,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课外扩充学习中。

3.教学内容单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缺少交流

国内的美术教材往往过多引入中国古代的、本民族的艺术作品,如古迹摄影、农民画、剪纸等,抑或是国外上世纪之前的名家名作,如梵高、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纵观近十年内的美术教材,虽然有过改版,但内容仍大同小异,缺少明显的时代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外部交流,封闭在教材提供的框架内,对艺术氛围的感受受到限制,也无法与别人共享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三、关于现有“整合模式”的探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研究者们已提出过诸多整合模式。关于教学程序型的教学模式,杨开城教授提出过一系列质疑和批判。他认为:这类教学模式的构建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归纳法,即从纷繁复杂的教学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某种规范化的教学程序;另一种是理论演绎法,即从某种教学理论或者学习理论出发,构建能够表达该理论核心理念的教学程序。[3]从这一点来看,“模式”本身是具有相当主观性的,它应该是灵活的、见仁见智的。杨教授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同一种教学方案在不同的人看来完全可以概括为不同的教学模式,使用的关键词也不尽相同。我们平常所说的这种“模式”,其实更多是指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合理安排各个教学步骤。

刘娜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了几种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按照杨开城教授关于模式的观点,亦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即教学方法式,包括“演示―讲授”式、“发现―探究”式、“自查―掌握”式。[4]而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一文中,张锐亦提出过“演示―讲授”式、“发现―探究”式、“自查―掌握”式这几种模式,[5]不管是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还是信息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均看不出有何明显差别或学科特色。笔者在此赞同杨开城教授的观点,教学方法型的教学模式,其实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本身不具有可操作性,但仍对实际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关于这类教学模式,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其带上各自的学科特色,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地为实际教学提供指导。

刘娜提出的第二类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程序式,其模式和教学过程如图2和图3所示[4]:

图2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

图3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

笔者查阅了诸多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并参考了其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献,结合刘娜提出的这一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将其统一归纳为: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布置任务学生经过探索、讨论完成任务组织评价。

可以看出,这些模式看似与具体学科整合,并详细列举了信息技术在其中如何运用,但其核心与信息技术并无太大关系,也没有明显的学科特色,本质上可以算是五步教学法的拓展运用。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一般为:展示材料、提供素材、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实现在线交流评价。笔者认为这一类模式应该称为“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某某课堂教学”更为贴切,其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常规教学模式的扩展,而不能上升到“整合模式”的高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有文献中提出的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模式,其本质上往往大同小异,缺少明显的学科特色。

四、关于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模式的理解

(一)课程特征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首先需要理解整合的要素。其一必然为信息技术,这点毋庸置疑,在此不再赘述。其二则为美术课程。关于“美术课程”,笔者认为可以一分为二。一为美术,二为课程。在此,“课程”是整合的主体,而“美术”则意为需要带有学科特色。

与“课程”整合,而非与“课堂”整合。因此,我们需要先了解“课程”到底是什么。课程(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文“跑道”,最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关于课程,不同的教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即教材;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泰勒认为课程即经验。经过归纳,我们可以认为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据此,笔者认为,课程应该是一个整体化的概念,是一个长时的、连续的教学过程,它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包括一系列课外活动。

(二)美术特征

1.学习美术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于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更强调精神层面的提高。如作品欣赏,我们不是要求学生分析出作品中用了哪种构图方式或是用了哪几种互补色,而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从而激发起他们想要创造美的欲望。

2.美术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强调交流。学习美术课程,不仅局限在一个封闭的课堂内,除了参观、游览等常规课外活动,还应强调人文交流,如校际互访,师生论坛,校外人士参考交流等。

3.美术作为一门具体、形象的学科,动态的学习材料指导性极强。如笔法的演示、色彩的调配、构图比例的丈量、立体空间如近大远小的感知等。

4.美术是技术性学科,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是一个缓慢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关键在多看多练,所以学习过程的记录和对比很重要,包括纵向对比(与自己)和横向对比(与他人)。

5.在创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尤其是在获得他人认同时,且具有强烈的分享、展示愿望。

(三)模式特征

结合前文观点,笔者认为,合理的“模式”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应该是非线性的、非程序化的,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无序性。

2.每个学科的整合模式应该有其自身特色,而不是所有课程适用的,即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是具体化的,而不是概念化的泛泛而谈,如创设情境、激发动机、自主探究、课堂讨论等,虽以具体学科举例,看似创新,本质上却各科适用。

3.模式应该是经长期的实践验证和反复修改的。

五、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新模式

如前文所述,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除了要对信息技术加以充分应用外,还应弥补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弱势和不足,将整合体现在课程全过程中,并具有明显学科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改革模式,应具备以下优点:

1.课程资源电子化,信息量大,使用灵活,减少学生负担。由于美术课程的特殊性,其学习内容比较灵活,资源也相当丰富。如果使用传统教材,学生没有条件购买各种画册,教师也不可能携带大量画册到课堂中进行欣赏教学。电子化的课程资源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只需打开课程网站即可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大量资源。

2.图文结合、视听结合,主要是视音频的使用能突破传统课堂限制,并可反复观看学习。除了传统教材上的图片,学生还可以欣赏到颇具美感的影视、动画作品,观看教师录制的绘画和手工教程,一步步进行临摹、比较等,遇到难点还可以暂停和返回。

3.打破师资不平衡现象,跨越传统班级概念。由于美术是一门技术性学科,教师之间的技能差距比较大,各自擅长的画种也不尽相同,在美术教学中,名师效应尤为突出。使用网络平台后,教师集中备课,各展所长,所有的学习者可以共享最优质的学习材料。

4.学习成果共享互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鉴赏水平。网络课程平台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和点评他人的机会,并且其他学习者、教师、家长以及校外人员都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促进相互交流和比较学习。

5.可集成大量课外学习资源供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灵活。由于天赋、爱好、课外辅导等影响,同一年级段的学生,美术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没有明显的知识水平特征。并且学生间的美术特长和偏好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擅长国画,有些学生擅长素描,有些则擅长手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美术学习可以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各取所需,各展所长。

6.其他大量相关信息资源,如站外超链接、比赛考级通知、参观交流新闻、荣誉展示等。一系列的通知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技能的认证与文化交流活动中去。而荣誉展示,相比较于传统的口头表扬和校内表扬,显得更为正式和公众化,让学生有一种类似于上了电视或报纸的自豪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7.提供学习跟踪、家长监督、校外交流等多元功能。通过建立师生博客、留言板等网络平台,给家长和校外人员提供一个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教学特色的平台。并且任何有需要的校外学习人员都可以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与学生互助互长。

综合以上特点,笔者提出了一个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新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

图4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新模式

该模式主要强调以下几个特点:

1.资源。使用“资源”而非“内容”,是因为“内容”偏向于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而资源含义更广,除学习内容(知识点)外还包括其他可利用的素材等。

2.占有。“占有”这个动词,一指素材的借鉴,二指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和掌握。

3.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学习成果,可以反过来补充教学资源,作为其他学习者的鉴赏对象。

4.监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引导和评价,还要有监督过程,这个监督过程既包括对学生个体学习记录的监督,也包括对学生间交流的监督。

5.交流。强调与外界的交流,一指人的因素,即校外未列为教学目标的群体,他们可能是课程的潜在学习者。二指校外信息,如考级、比赛、参观访问通知等。

六、反思与小结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环境,本文在总结了美术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反思和批判,取长补短,从而提出了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新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贯穿学习全过程,强调学科特色,重视交流评价,无特定教学步骤,应用灵活,可用于结合实际指导课程学习平台的功能建设。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论是先设计技术还是先设计内容,笔者认为关键一点在于不能使技术流于形式,不能沦为工具的奴隶。技术的关键还是要为内容服务,要找准整合点,而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使用技术去整合,去生搬硬套。另外,美术课程具有其特殊性,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舍本逐末,更不应忽视“纸”上功夫,笔法、写生、构图等依然是美术的精髓。

此外,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有一种整合模式是:学习者在计算机上完成一堂美术课学习的全过程,包括接受通过网络布置的任务,使用计算机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完成设计任务,并在线分享交流和评价。研究者们称之为在整合过程中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如对软件的探索。笔者对此持质疑态度,首先,这种模式更多训练的是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而非美术本身,本末倒置;其次,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他的软件操作能力,也许学生有很好的创意和很好的绘画技能,但因为对软件不熟悉或使用不精,无法完美地将自己的创意呈现出来。如此,我们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燕,孙友松.基于信息技术的三种教学模式[J].高教探索,2006(2).

[2]Joyce B R,Weil M,Calhoun E. [WTBX]Models of Teaching[WTBZ][M].United States:Pearson,2008.

[3]杨开城,张晓英.教学模式到底是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8(4).

[4]刘娜.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张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 作业布置 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对美术的兴趣已远不如小学时期,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逐渐减退,且上课时纪律松懈,使美术课堂管理的难度增加,而且学生对美术作业不够重视,拖拉和欠交作业现象严重。美术作业是学生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发挥想象、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充分体现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要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的指导可能看来微不足道,但是都是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发现的学生最容易犯的错,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作业有着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针对如何布置美术作业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布置作业要遵循一定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作业应该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

好的作业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结合美术课程标准和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我总结了美术作业布置应遵循以下三点要求。

1.教师要按照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应体现出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多动脑思考。教师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课前、课后观察或学科实践活动作业。

2.课堂作业布置要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需要独立完成或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练习。

3.结合美术学科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课外实践活动。如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的长期作业。例如10-11学年,我在七、八年级中实施了校园艺术节海报设计、以“纸”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制作、新颖的课程表设计等系列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主题要多样化

以往的美术作业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规定好一个主题,所有学生都做同一个作业,几乎每课都这样,因此会有一些学生不感兴趣。

课改后的每课学习建议中都会提出1-2种美术作业主题,改变了传统美术作业的单一化,极大地丰富了美术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结合学生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更为多样化的美术作业主题来,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点较为自由地选择作业主题来完成,而且,他们做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也会更加认真。

例如,布置关于“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这一作业时,就可以围绕本课中色彩搭配知识,设计多个作业主题,可以为家人设计一套牙刷和口杯,或毛巾,或拖鞋,或手表,手机等;也可以为图书馆和游乐场各设计一把椅子;还可以为自己或朋友设计一款文具盒。学生就可以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而且这些主题不但涉及到学生自己,还涉及到了生活用品,文具用品,公共设施等,可以说是与学生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作业布置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传统的美学教学中,学生的日常作业以绘画和手工制作为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中,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练的作业设计已经不适合了,而且学生对这种形式的作业也不感兴趣。我们美术教师应当尝试多元化作业布置法,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具体方法为。

绘画和制作形式作业:采用多种平面绘画表现形式和内容,如国画、油画、水粉、漫画等;多种材料和制作方式的雕塑、版画、海报等,表现手段可以是手绘、电脑制作、立体制作等。

表述形式作业:文字论述或口头表述对一件美术作品的欣赏或美术概念的理解,或者是美术设计的说明等。这种形式在美术欣赏部分中最常用,如请你结合课本和课堂所学比较同一题材的东西方绘画作品的区别。江苏的工艺美术有哪些?举例三种并说说它们的特色。

开放性作业: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举行适当的课外活动(兴趣学习小组),以及社会调查(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校服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要面向全校师生)。

阅读作业:新教材中提供了较多的“小知识”和“小卡片”等阅读材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相互交流,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我们在进行美术作业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整体水平,然后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在作业内容要求的难易程度上划分出三个层次,一类适用于美术能力较好、兴趣浓厚的学生,对他们可适当提高作业要求,满足学生的挑战自我、表现自我的欲望;一类适用于水平一般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较好地完成作业;另一类则是适用于班里动手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设置要求相对较低的作业内容层次,使他们觉得美术作业能做、会做,从而愿意去做。

例如,关于“笔墨画”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用已学的中国画基本笔墨技法画一幅《牵牛花》,之后结合不同学生的水平能力,对体内的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造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注重构图、笔墨技法的体现;针对大部分学生则是要求他们能基本掌握笔法和墨色的运用;而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引导其能针对画面某单个形象或局部进行绘画。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较为积极地参与到作业练习中来,体会笔墨的特殊魅力。

综上所述,合理设计的美术作业练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美术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美术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使学生主动表达出自己的美术见解,最终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吕伟国.优化课堂作业设计 增强美术教学实效[J].小学时代(教师),2011(12).

关于美术的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实践

一、基本概念

1.新课程改革。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以解决以往部分学生机械学习、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本位的问题,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适应时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美术教育中,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育,从单纯的技巧性教学转变为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鼓励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2.美术特长生。美术特长生指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在美术方面具有一定潜质,希望今后从事美术相关工作,经过合理培养而形成特长,并以美术为专业特长参加高考的考生。他们需要参加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考试,最终高校根据成绩择优录取。

二、部分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实践现状

1.文化课程教学现状。目前,针对美术特长生的文化课程教学,部分学校采取“大统一,小灵活”的教学形式。在高一、高二学年,教师对于美术特长生采取与普通学生同样的教学方式,在高三的专业集中训练与专业考试结束后开展集中辅导,针对美术特长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水平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简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划分重点、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梳理、讲解重点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1]。此外,也有部分美术特长生较少的学校实行完全统一的文化课教学方式,未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2.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专业课程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美术能力的高低,合理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其专业水平。在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面向美术特长生的教学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以语言传播知识,如讲授、讨论等;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层面直观感受,如范例演示、课堂赏析、画作对比等;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技巧与能力,如画作临摹、户外写生、默写学习、创作实践等练习;以作品评鉴为主,如评价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改正缺点,提升自身能力;等等。针对美术专业生的专业特长训练有些在校内开展,由学校美术教师带领学习;也有些与校外画室合作开展,在校外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灵活多变,但目前部分高中存在学生专业水平与文化成绩参差不齐的问题,对教学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且在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上难以达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新课程背景下美术特长生的教学实践策略

1.文化课程教学策略。(1)转变教学理念,引进先进方法对于部分美术特长生来说,文化课程是他们的短板。部分美术特长生较少的学校没有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考试结束后,学校组织美术特长生开展集中摸底考试,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对他们做出相应的评估,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高效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短期内把握住基础分值,引导优秀的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予以适当辅导,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都能提升自己的文化成绩。(2)完善教学体系,统筹课程安排针对美术特长生的教学体系应当与普通学生的有所区别。美术特长生由于需要兼顾文化课程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文化课程的总课时较短,如果学校按部就班地依据面向普通学生的教学体系安排课程,就难以适应美术高考的需求。因此,从高一学年开始,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到美术特长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与文化课程学习之间的平衡,针对他们后期需要长时间在外地进行专业学习并参加考试的特殊情况统筹课程安排,明确教学重点,制订合适、高效的教学计划,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尽可能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3)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养学校还可以通过优化师资队伍的方式提高文化课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教学培训活动,让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简单、生动、有趣。教师应当有效针对美术特长生的实际情况,摆脱高中教材内容的限制,梳理知识点,适当删减繁、偏、难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重要的初中阶段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础;同时,教师需要细致地讲解重点知识与关键知识,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克服在文化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文化课成绩。2.专业课程教学策略。(1)明确专业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目标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进步。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并进行合理纠偏与指导,将大的学习目标与小的学习目标相结合。大目标的设定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正确的方向;小目标的设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的喜悦感,提升自信心,并且能够通过阶段性的总结与分析,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与专业水平。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能对学习具有强烈的兴趣,其学习也会事半功倍。为此,教师应当合理引导学生,利用有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挖掘绘画的趣味点,引导学生在最初对绘画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兴趣作为不断前进的动力,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提升自我。(2)理论结合实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美术专业的学习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在绘画理论学习中,学生即使对人体骨骼和肌肉形态了如指掌,也可能会在创作中将人体画得扭曲变形。为此,教师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教学,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大量的临摹写生练习中不断磨炼自身的绘画技巧,提升专业能力。为此,在专业学习中,教师需要经常开展示范讲解,让学生不断临摹写生,针对形体结构、色彩搭配、明暗关系等环节开展大量训练,并从旁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薄弱处,不断训练,熟能生巧。专业能力的强化是循序渐进的,即使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创作中也难免出错。因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害怕出错,而是要在错误中不断成长,一步步地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个击破薄弱环节,稳中求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示学生的审美个性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高分,可能会让他们将优秀的画作死记硬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画出的画面刻板;长此以往,他们也难以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2]。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入创新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联想与想象开展绘画训练,鼓励他们不断思考,以此提升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而不是在因循守旧的绘画训练中故步自封。(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培养只会一种技巧的人,而是培养出有个性、有能力、有创造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不同的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爱好、性格以及人生经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艺术创作的风格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能够在绘画中展示个性,而不是用统一的风格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将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倡导学生个性发展,首先就要把握整体,面向大多数学生开展教学。教师应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水平为标准,再以点带面,让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激励其他学生进步。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深对学生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合理引导学生各展所长[3]。如,对于个性谨慎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先放开自我,再细致刻画,或许能够引导其创作出精细秀美的画作。(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发展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给予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效反馈,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水平,以此推动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也能够让教师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距与各学生的优缺点。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速度等。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有效引导学生,及时发现状态不佳的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辅导。此外,评价体系不仅针对学生,而且应当针对教师,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学更加高效。结语美术教育对人的个性养成和情感陶冶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明确了美术人才培养的目标[4]。对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优化高中美术特长生的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妮.关于高中美术特长生课程管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68-169.

[2]李昌谟.素描的面貌应该是多样的——高中美术特长生训练的实践探索[J].科技风,2020(6):83.

[3]杨永强.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对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学认知[J].赤子(上中旬),2014(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