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电算化含义

会计电算化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电算化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电算化含义

会计电算化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发展;会计实践;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会计电算化具有很多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其速度快、存储量大、数据出路能力强、编制报表简单、分析数据准确等,从多方面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和财务处理方式,并进一步优化会计信息分析,促进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方面发展。

一、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以及信息化运行的重要性

1.整体含义的具体把握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理解,主要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融入现代化的技术特点,通过财务管理的具体模式,更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2.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对各种财务状况实行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是当前财务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更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各个信息系统管理,提高了各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增加了财务管理上的透明度。因此会计电算化在实现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二、分析会计电算化发展在当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认识不够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发展,是解决财务工作复杂、繁重的相关问题,并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需要有强大的认识,有些企业在电算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上不够,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管理应用到每一个细节的财务管理之中,停留在手工操作、肤浅认识的基础上,在财务管理中,没有真正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2.保密意识不强

操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容易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操作管理不严。实际工作中因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或者未做到专机专人专用而造成的会计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由于在lnternet上任意访问或下载导致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致使系统崩溃和网络瘫痪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3.软件功能不全

在会计电算化的现代技术应用上,需要有软件的及时跟进,在会计软件应用中也常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为防止数据的丢失,在备份的同时也使很多医院不敢放弃手工记账,这样反而增加了工作负担[1]。如再遇到某些售后服务不及时的软件公司,那么会计电算化进程将被大大放缓。

三、探讨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数据处理方式与财务处理方式的改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数据处理能力和财务改变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数据处理方式中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多个环节,对计算机自动完成的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财务报表和会计分析工作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对信息处理的及时需要以及集中处理、自动化应用的程度等,都优于传统的手工操作,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财务分析能力多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对整个财务处理程序有了全面的提高和技术含量的提升。

2.会计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组织体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很大的改变,对于组织机构中形成的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的不同组织形态,就会要求不同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不同组别的人员构成,就需要更高的财务处理能力、信息化技术、财务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网络知识又要熟知计算机财务管理,对于会计组织和人员素质都有了很高的具体要求。

3.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

在会计电算化的逐步发展之后,就会改变以往的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的模式,尤其是数据局处理的能力增强,对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应用范围增大,改变以往人工技术的繁琐,减弱了人工参与财务管理的控制行为,减少财务管理山的人为控制因素,减少由于主观原因带来的各种腐败更不良现象[2]。在内部控制程序上,通过计算机专门的程序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渠道。

4.财务软件系统的不断完善

选择一些有实力、比较成熟可靠的软件,财务人员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3],及时反馈给软件公司,使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财务软件的完善是一项需要长期、持久不断投入的工程,不但需各企业领导的支持更需要全体财务人员的积极配合。

四、总结

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背景下,会对会计实践带来更多的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也要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从多方面提升信贷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更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含量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财务管理能力,服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许增.浅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10(03).

会计电算化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影响;问题;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观念、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操作手段、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都在朝着适应新型网络经济的方向变革和发展。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应运而生。21世纪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实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展演变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会计电算化有了单项业务的处理。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原始凭证输入、编制记账凭证、审核、登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系统。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功能智能化模块和局域、广域网络的出现,会计方面的电子数据处理,有了决策与控制的支持系统,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强化了企业经济核算和企业管理。如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那么管理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就需手工操作,降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实行会计电算化,大量的会计信息无需手工操作,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管理手段的进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程度,已达20%以上。

二.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产生了影响

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产生了影响,引起会计实务中人事安排、岗位责任、组织机构、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变化。

(一)内部控制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手工核算形式下会计人员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组织会计工作的运转。而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等,按新的分工形式完成会计工作的运作。其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不相容的职务互相分离的基础上。最后,内部控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的重点将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几方面。

(二)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

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第一个层次,主要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进行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系统,一方面仍然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以会计科目为核算依据,用会计账薄及会计报表作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在总账核算、序时核算、明细核算和会计报表方面大大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主要体现在:1.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方式下会计核算的不同;2. 电算化后的会计账簿的改变;3. 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

(三)会计管理发生了变化

会计管理电算化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借助计算机会计管理软件提供的功能和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地筹措和运用资金、节约生产成本和经费开支、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会计控制,主要通过预算控制软件和责任会计软件来实现,这两个软件是会计管理软件的两个部分,都需要会计核算软件提供详细的数据;开展会计分析,采用会计管理软件分析和评价计划的完成情况,找出差异和努力的方向。

(四)会计决策发生了变化

会计决策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会计辅助决策支持软件来完成决策工作。该软件根据会计预测的结果,电脑系统将对产品销售和定价、生产、成本、资金和企业经营方向等内容进行决策,并输出决策结果。

(五)审计内容发生了改变

电算化以后,同样需要审计的监督职能,所不同的只是审计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计算机只会无条件地按给定的错误程序和方法处理有关会计事项,而这些则是肉眼不可见的,这就增加了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三.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

(一)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许多人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甚至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2.政策与法规滞后。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

3.会计基础工作不符合电算化的要求。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

4.目前,一些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会计人员必须拥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网络知识,而且还应具有接受创新知识的能力。

5.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和本身的资源缺乏,从而使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

(二)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增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2.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

3.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必要的内部控制: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四.结论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处理,还包括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 21世纪的会计也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的会计,我们仍应继续对会计电算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加强和改进其优缺点,加快会计现代化步伐,发挥会计信息作用,使其完全融入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秀梅.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5,(19) .

[2]刘红. 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思考[J].现代会计,2003,(2).

会计电算化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过渡分析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存在我们不应该因为会计信息化的出现而否定,会计电算化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基础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没有会计电算化是不能快速的过渡到会计信息化的。它将传统的会计工作过渡到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让会计工作更加便捷,但是网络的兴起以及世界联系的加强,单纯的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需要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

一、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工作从纸和笔的繁重劳动中跳了出来,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便捷的核算和计算。对会计数据进行快速的录入和统计,对审核工作进行便捷的操作和快速的管理。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者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提高了。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是计算的数据更加准确,通过计算机的录入和计算就避免了人为的不必要的错误。同时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大大的提高了,和传统的计算和统计相比,数据处理只需一键式操作。二是数据的处理按照固定的程序保证了计算的准确和计算的规范。让数据在相应的软件规范下进行操作。三是培养了能够使用计算机并懂得会计知识的专业从业者。会计电算化使从业者进行了知识的更新和运用,能够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操作和工作。为会计信息化的过渡做了充足的准备[1]。

会计信息化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必要探索和应用,它通过互联网实现会计数据的处理和会计资源的共享,以及会计统计的网络化交流,它使企业的会计工作不在孤立,而是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它存在很多的特点和优势。一是普适性,会计信息化并不是一个完全新鲜的技术和行业,它是会计工作的更新和发展,是依托传统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工作逐步发展起来的,它要对传统的资源进行运用和更新,进行换代而不是抛弃。二是动态性,它使企业的会计工作不在孤立的静态的发展和存在,而是参与到网络和社会中来。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并能够及时的记录下来,如果更改网络中是有记录的,这就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不可更改性,三是继承性,它对会计工作的继承和联系是最基本的,通过集成各方的优点来发展和更新。

总之,要研究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度,就要首先研究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和特点,其次分析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和特点,真正做到取长补短,顺利过度。

二、 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和过度的必然性

但是随着网络的进步和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会计电算化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十分单一,以为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计算和核算以及统计。如果那样定位就完全一台计算机足够了,所以会计工作还要进行必要的管理。通过会计的工作要对企业的各项工作实行实时的监控,保证各部门的协调,实现会计计算和统筹的管理功效,通过各个部门的信息反馈和整合来实现企业资金最大化的节约,但是科技电算化是无法做到的,二是会计电算化往往是事后的计算和核算工作,而不能把会计工作和企业的日常各个部门的工作联系起来具体规划和提前的精准定位,因此会计电算化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提前协调各个部门进行统筹。三是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保密性和安全性比较差,对于数据的更爱和数据的泄露与复制都没有记录,对于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同时计算机的保存系统和计算机的故障就导致数据的丢失,让整个企业的会计文件和会计数据损毁,损失巨大。三是软件本身存在弊端,软件不能及时的更新和整合,只限于企业内部的使用。不利于会计工作的交流和会计数据的更深层的处理。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化时代遇到的问题确实不少[2]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会计信息化基本能够改进和完善,以便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一是会计信息化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和变化。对企业的全部信息进行统筹,不仅对会计数据进行统筹和信息化处理,对于企业其他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全部录入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协调做出参考的依据。同时信息的动态录入以及信息的联网,能够使企业进行动态的管理和调整,促进企业的发展活力。二是信息获取的实时性,会计信息化之后,企业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是实时的,能够最快的获得各个部门的信息,以及同行的信息,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制定出相应的决策。三是信息的智能化。会计信息的获取不仅是单纯的数据还包括数据的处理以及会计计算的参考和建议,能够享受到更加全面和智能的信息。四是信息数据的共享性,通过企业数据的上传和分享,各个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好的会计方案和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的分析来制定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全局的措施。

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过渡不仅在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显现和会计信息化的优势,还有赖于各方面条件的具备。一是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关于会计信息化软件的研发,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硬件准备。二是相关会计工作者在会计电算化的从业中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再进行信息化管理更加便捷。因此实现过渡很有必要。

三、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对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需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一是相关机关可以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在机关内部宣传会计信息化的认识,重视会计工作的过渡。也可以在机关内部率先进行过渡,实现机关内部的会计信息化过渡。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在社会上进行更彻底的宣传。二是企业也要加强宣传在企业内部形成对会计信息化的优势的了解,更加积极的推动会计信息化的推行。三是新闻媒体通过加大宣传和制作专题节目的方式,在社会形成对会计工作信息化的热议,及时进行过渡。

总之,对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首先需要在思想上进行重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2、进行企业的信息化软件的更新

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对于计算机这个最大的硬件不需要进行更换,最主要的是要进行软件的更新和数据的录入。要购买适合会计信息化的软件和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信息联网的软件对企业的软件进行全部的更新和替换。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对于本企业的软件进行保密设置,保证本单位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安全。同时还要考虑软件的控制性以及交流的便捷性,保证软件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和交流,为企业政策的制定以及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要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上下工夫,同时还要保证信息共享的一体化。为会计信息化提供顺畅的交流平台。

3、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虽然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已经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很好的培养,但是科技信息化进程中仍然需要更加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一是对会计从业者培训基本的信息化的操作,让会计从业者能迅速适应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二是要让会计从业者学习系统的会计信息化的知识,懂得操作的原理。同时转变想法,让从业者不再单纯的计算,而要学会管理数据和整合数据。三是高校在会计教学中要引入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让培养的高校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单纯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全面的提高我国会计工作者的素质以及法律知识,使我国的会计工作者成为全面的人才,从而更好的参与企业管理。

总之,对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人才的培养是必须的。要通过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注入活力。

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工作从纸和笔的繁重劳动中跳了出来,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便捷的核算和计算。会计信息化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必要探索和应用。要发扬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同时要积极的促进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作者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金哲. 关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分析[J]. 价值研究工程,2011(11)

会计电算化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俗名称,是基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核算工作,将原来的手工方式转变为电脑核算,减少了手工操作难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但是它缺少财务管理职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化是在当今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条件下,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并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智能性等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1],就是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技术与方法,同时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会计电算化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电算化比较传统的手工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会计工作是一个企业日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二是国家对会计软件市场进行了规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会计软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三是会计电算化需要的投入较低,其硬件方面主要需要的是计算机以及一些辅助设备,投资不大,绝大多数企业都能承受。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具体地说,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自从计算机诞生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是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进行一些会计电算化的探索。

2)推广应用阶段(1983年到1988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在各个领域逐步开始应用。据财政部对全国3万多家单位的调查表明,至1988年3月,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大部分都是单机工作处理一些简单帐务。

3)普及提高阶段(1988年到现在):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发专用或通用会计软件,减少了开发费用,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一些商业化的会计软件公司也纷纷建立逐步形成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会计电算化不仅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还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二、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

1.覆盖范围较小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其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会计部门内部。而企业的财务信息涉及到企业中各个部门,如采购、人力资源、销售、生产、运输等部门等。正是这些部门,构成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变化的过程。会计部门只是财务信息的最后处理者,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容易成为信息孤岛

许多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虽然也在开展其他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企业信息化的观点来统一指挥信息化工作,造成企业内部各个信息化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不统一和不一致,使会计电算化不得不采用手工辅助的办法与外界交流,其信息化的作用也大大降低。

3.会计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我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这一事物(认识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既是以往研究的理论结果,又是以后研究的出发点和条件[2].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和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要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服务于企业,才能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

三、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及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般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诸领域及其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会计信息化(AccountingInformatization)是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无法适应和涵盖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的情况下,由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根本性变革,它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上升发展的新的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项融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会计理论及实务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和系统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3],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其涵义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地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的实质是在新的会计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建立起以“集成”与“互动”为特征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对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互动”是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相互影响,他们互为主动关系。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平台的构建,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会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会计信息化的核心;人才的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等等,是会计信息化健康发展的保证。

四、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后者蕴涵了网络会计等新内容,并且溶于企业信息化整体之中,这就使得它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必然。而会计信息化要能够与时俱进,需要以信息生态学等新理论和新思想为指导,探讨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生态环境的共生互存等关系,研究当前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从本质上比较,会计电算化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它要求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多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在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同时,更侧重于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见表1。

1)目标全面性。会计信息化要实现会计业务事前预测决策,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分析评估的全面信息化,这将全面影响包括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以及政府对会计的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对会计进行系统全面的发展。

2)功能范围全面性。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还包括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预测和决策、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3)技术手段全面性。会计信息化不仅要采用计算机技术,而且,更要以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4)集成、共享性和开放性。从系统地位区别点上看,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集成技术,使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成为可能,这里的信息集成性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在会计部门内部实现信息集成,即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协调和解决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相关性的矛盾;其次,在企业内部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即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集成,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最后,是在企业间的信息集成,形成企业或组织与外部关系人(如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的相互授权的信息共享。会计信息系统必将日趋开放,会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了组织的适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5)实时动态性。会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按信息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本身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时间上的实时动态性。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事前财务及业务的预测和决策,计划本身就是动态的。例如本期的财务及业务计划是根据前一会计期间的分析结果和市场状况由会计信息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实时调整、动态制订的。事中财务及业务数据的采集是实时动态的,并随时与事前制订的财务和业务计划相比较,以监督和控制事前决策或计划的执行。例如企业外部的数据(发票、订单等)和企业内部的数据(入库单、产量记录)一旦发生就实时存入相应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等待处理。事后财务及业务数据的处理更是动态和实时的。例如财务及业务数据一经传入就会立即转入相应的处理程序,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更新、分析等一系列运算操作,以保证信息动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6)处理、输出信息的多元性和智能性。进入会计信息化阶段后,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会计系统不再是简单模拟手工的系统,而是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既可以按既定的月、季、年来提供会计信息,也可以随机快速地生成需要的会计信息,既可提供历史信息,也可提供当前信息和未来信息(如预定成本、目标利润等);还可以提供图形化信息(直方图、折线图等)以及语音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既可以提供货币的,也可以提供非货币的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更体现了多元化和智能性,如折旧计提的方法不仅可采用直线法,也可同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其它方法进行试算来比较差异。

五、结束语

今天的会计信息化是在历经了20多年所积累的会计电算化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改变了信息的载体和信息存储方式,加快了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针对性和交互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环节和细节方面的运作及处理有待完善,要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培养新型人才,从技术上保障数据的安全。同时需要构建相关各方面的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以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会计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如何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总之,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口号的变迁、它更代表一种改革的观念,会计信息化势在必行,它将在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秀梅。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5,50(19):44-45.

会计电算化含义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全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进步,全球IT技术正在逐步发展以及应用之中,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随着环境方面的变化而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原始的手工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相关内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要求,这也促使相关的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必须去迎接极有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的新的问题、新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当前会计电算化相关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探索我国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的相应策略,尽最大努力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会计电算化产业稳定以及快速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相关问题 研究与探索

会计电算化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会计学、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企业管理等。其主要运行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与当今会计学科进行充分的融合,进而达到信息技术代替人工会计工作,并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对相关的企业政策做出预测以及决策。随着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进步,全球IT技术正在逐步发展以及应用之中,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在环境方面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原始的手工会计方式中所采用的相关内控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在电算化会计方面的要求,导致我国企业内部的电算化控制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及挑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现状

1.会计电算化工作基础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的很多单位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一系列片面的观念性认知,只单方面的认为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在处理数据或者其他资料的时候十分便利,经常会忽略会计电算化工作在事务性工作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工作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也经常被一些院校所忽视。目前,我国有些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工作方面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对缺乏,财务人员以及会计负责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结果经常性质疑,导致会计电算化工作不能够正常运行,进而导致会计电算化工作在预测、决策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基础较为薄弱。

2.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随着我国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应用、推广等工作正在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计算机网络系统进一步发展,导致我国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信息安全工作存在较大隐患。例如: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极有可能导致我国企业的电算化系统陷入瘫痪,进而导致我国会计工作相关的信息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计算机内部的控制制度相对不完善,进而导致我国会计数据等不完整,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工作实效。

二、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相关策略

1.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职能控制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会计工作在历史发展中的一次伟大的革命,会计电算化工作不仅是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对于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会计电算化工作在进行运行的时候,必须制定出相应的组织系统以及管理控制,进一步的明确责任分工,不断强化组织控制。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分工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相关人员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关的职权进行分离,进一步的强化会计电算化工作在限制违法行为方面的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电算化工作方面出现的违法,从而进一步防止会计工作中的舞弊以及欺诈行为。

除此之外,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能控制工作在含义方面还有更深的内容,会计系统是否安全,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相关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让更多的会计人员接受系统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综合能力。

2.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

首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部控制,才能够真正保证我国在会计电算化信息方面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的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工作和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操作流程,进一步发挥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

其次,进一步的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操作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时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相关的企业要依据市场化原则,对单位的业务以及相关会计政策进行不断的调整,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管理制度方面的综合应用。不断更新和改善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部控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发展和进步,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促使国际互联网以及企业的内部网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信息交流以及信息共享。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在全球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逐步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体系也正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向网络化、智能化等方向迈进。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价值信息,并作出相对应的市场反映,谁就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就是用一系列的先进手段和技术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佳.谈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