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小学数学是由许多概念、法则、性质等组成的确定体系;每一个法则、性质实际上都是一个判断,而每个判断的判定都离不开概念,可以说,判断是概念与概念的联合,随着学生年龄和学龄的不断增长,概念是"双基" 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因此,学生只有正确、清晰、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灵活地运用概念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这是我们一线老师困惑已久的问题,本人把多年来在教研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共勉。

尽管小学生获取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路径形式,各类概念的形成又有各自的特点,但不管以何种方式获得概念,一般都会遵循"激疑--引入--理解--运用"这样的概念形成路径。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参与、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过一句话:"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目的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为学生设置疑惑,激起学生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位置"时,我们一位老师这样出示趣题:小红的左边是小明,右边是小兰,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他们三人的位置是怎样的?学生就此问题议论开了,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抓住学生疑窦顿生,情绪高涨,老师接着说:"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正确位置吗?学了这一课,聪明的你一定能解答这个问题。"

可见,精心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入课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求知欲望,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二、概念的引入讲述宜直观形象

1、从实际引入。小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概念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的。在概念的引入教学中,教师从比较熟悉的实际事物中,提供足够的直观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看、听、摸、做等多种活动,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用形象的描述,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夸张的手势,丰富的肢体语言,合理的比方等,努力让孩子们理解所学概念,理解运算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引出概念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在教二年级孩子认识厘米和米时,我让孩子们学会用手势来表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孩子亲身感受1厘米和1米的具体长度,使孩子们在估计物体具体长度时有据可依。

2、从生活引入。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如:在教平行四边形概念时,先把一幅学校大门(变形门)的图展现给学生,其次,让学生想,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类似这样的门?最后,让学生观察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变形后的特点。 这时学生可以说出:两组对边的木条长度相等,但四个角又不是直角,顺利使学生思维中初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3、从旧知引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有些概念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同时又强化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如:教小数乘整数或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可以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入;教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时可以从约数这个已有的概念引入。

4、通过计算引入。概念虽然很抽象,但它们都有各自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些概念通过计算就可以提示它的本质属性。例如:通过小数除法的计算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5、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这也是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用"问题"引入概念的途径有两条:①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②从数学问题或理论本身的发展需要引入概念。如,教学"平均数"时,教师先向学生呈现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争拿糖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很高兴,有的小朋友很不高兴?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大家都高兴?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可能会怎么做?

三、概念的理解

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采取一切策略和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概念引入的基础上,以足够数量的感性材料,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以便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1、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的具体组织过程,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体念做数学,在体念中理解概念。如:讲直线的长度是无限长的: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画直线时的"没有头"帮助学生理解无限长。

2、对近似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在辨析中理解概念的真实含义。比较是人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通过对近似概念的对比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讲线段、射线、直线三线的概念时:以表格式帮助学生辨析它们的同和异,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三线的概念。

3、通过实例理解概念。学生能背出概念并不等于真正理解概念,教师还要通过实例突出概念的主要特征,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学习小数的性质后,让学生正确判断,哪些小数的零可以去掉,哪些小数的零不能去掉。从而加深对小数性质概念的理解。

4、变换本质属性的叙述或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时,对某一概念的内涵往往不清楚,也不全面,把非本质的特征作为本质的特征。为此,往往需要变换概念的叙述或表达方式,让学生从各个侧面来理解概念。目的在于从变式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如:在学习质数时,可以说是"一个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有时也说成"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因为事物的本质属性可以运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如果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叙述和表达都能理解和掌握,就说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透彻的,是灵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

5、借助反思能力理解概念。逆向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教师没有直接提问:什么叫角?而是让学生动手画角,继而接着问: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这个角的?学生试着叙述,这样一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角的本质属性理解得既轻松又透彻。

三、概念的应用。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计算、作图等,能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概念的应用,除了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促进概念的巩固外,还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通过概念的应用,可以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情况,以便及时弥补。

1、自举实例。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所以从具体到抽象又回到具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更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使用这种练习方法。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这些图形?

2、应用于计算、作图等。 掌握概念对计算有指导作用,反之,通过计算对理解和巩固概念也起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时,灵活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通分、约分,并说明通分、约分的依据。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后,就可以让学生把小数按要求进行化简或改写,在学生理解线段、角等概念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等等。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98-01

数学概念是小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石,也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继续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笔者在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呢?

一、联系实际,引入概念

因为概念是比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因此在引入新的概念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其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地引入概念。那么就要从下面几点展开教学: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学,通过实物让学生观察、演示或操作来阐明概念,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二以旧概念的复习引入新概念。一个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概念系统中,处在与其他概念的相互联系中,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学习复杂概念之前,先学习更一般更简单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以这个上位概念作为新概念的先行组织者,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有关概念来阐明新概念的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利用整除的概念阐明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概念中,再添上“最大”、“最小”的限制,而得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实践表明,用先前的一个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这样的既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又能使知识结构形成的更完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联系的思维方法,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景,激起学习概念的欲望

数学书上的概念学习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如果在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能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前分发物品的情景,问学生怎样分才公平?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提供给学生的物品既有可以分完的,也有分不完的。因为情景富于吸引力,学生跃跃欲试,在尝试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体悟到每份要分得同样多“才公平”。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呼之欲出,这时老师可以再适时引入“平均分”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在分一分中客观存在的“分不完,有剩余”的现象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了铺垫。与此同时,在分的过程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每次分的结果通过列表集中在一起,借助观察表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当刚好分完的时候,可以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算出分的总量,这又自然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对于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学生也很自然想到要把不能继续再分的部分加进去才可以算出原来的总量。

三、充分利用资源,丰富教学素材

由于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即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生活知识,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知识抽象为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小数意义》时,可以设计 “猜教师身高,并将其准确表示在图上”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有多种策略:有的学生利用估计表示出了一点七几米;有的学生将第八条平均分成10份,涂若干份;有的学生将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出七十几份。通过具体的题目将其抽象出来,这样的训练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步缓解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还有,运用直观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目标是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产生飞跃,形成概念。我们都知道,学生生成材料有对错之分,也有优劣之别,还有同一水平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课堂上,第一个学生不能准确地表示出1.7几米,另两位能正确表示,但方法不同,老师正是将三位学生的自主研究成果按序呈现,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引入两位小数的必要性,以及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在交流讨论中,多向完善概念的重构

由于交流、讨论是学生进行数学概念建构的最重要的过程,一个班集体是以学生个体为主所组成的。所以,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这前头脑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相关的知识和相关的生活经历与实践经验。学生个体生活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通的。可能有的学生了解或掌握的是与这个数学概念相关的直接经验和知识,有的则是简接的知识,甚至有的学生与概念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一点也不具备。作为一个数学概念,它不是象语言所表达那样抽象,其内涵是丰富的,要想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建构,就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理解把握,直到建出结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老师给出几个讨论方向,引导学生朝着这些方向去交流讨论,让学生各自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辨析,相互批判性地吸纳,在讨论中使自己的思维从模糊到走向清晰,从偏向走向完整,从错误走向正确,这样对概念的建构,远比听老师抽象性的讲解,学生强迫性的记忆要好得多。

总结: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好概念的引入、形成和巩固,让学生主动参与概念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文第3篇

一、认真分析,明晰特点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是构成概念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方程”的内涵是“含有未知数”“等式”;其外延则是包含具有以上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如x+3=5等,但不包括3+x>5、4×2=8和7x之类的对象。

概念产生过程有形成和同化两种基本形式。概念形成主要靠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来认识概念。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数学知识相对贫乏,认知结构也较简单,因此常用概念形成的方式教学新概念,如长方形、比例等概念的学习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概念同化主要是依靠已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新概念。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获得新概念的方式会逐渐由概念形成向概念同化转变,如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就是建立在三角形这一认知基础之上的。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这两种不同形成过程常常结合起来使用,一般先借助于一定的情境、典型性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再通过一些正反例证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同时把新旧概念连接起来,形成概念系统。

二、把握实质,恰当引入

在小学数学中,概念主要有定义性及描述性两种概念形式,而定义性概念亦非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大多采用“属+种差”的方式来定义。如“方程”的定义,先指出方程的属概念是等式,再强调它含未知数,即便如此,在定义前也加入像x+50=150这样的描述性词句,来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在小学数学中,很多概念是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来说明的,如三年级下册关于面积的概念,教材就作了“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面积”的描述。

教学时,根据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在引入上应有所侧重,定义性概念应侧重于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描述性概念则关注于对外延的认识。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方程”时,就可采用以下方法引入。

(1)依次出示教材第一页的五幅天平图,让学生先用语言描述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再用式子表示。

(2)先引导学生对列出的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然后引导学生按是否是等式来分类,并将等式按照是否含有未知数(这里指x)分成两类。

(3)教师指出:像x+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让学生根据方程的内涵来说明其他几个式子为什么不能称为方程,再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

这里,以具体情境为支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写式子、比较、分类等活动,从具体到抽象认识了方程的概念,再通过对反例的判断和对正例的列举,学生对方程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从形式上认识了方程,还经历了方程的建模过程。

三、充分感知,丰富表象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一定表象之上的,只有借助于在感知过程中形成的表象,才能完成对概念的抽象与概括。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感知材料,促进学生概念表象的建立,为进一步的抽象概括提供认知基础。

例如,教学“认识分米”时,可以在告知10厘米是1分米后,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看看1分米有多长,再让学生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直接感知1分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闭眼想象1分米大约有多长,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并判断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大约是几分米,进一步在头脑中留下1分米的深刻印象。经过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学生充分感知1分米有多长,在头脑中建立了1分米的表象。只要一说到1分米,学生就会叉开大拇指和食指用手势比划出来或者在头脑中马上联想出1分米的长度。这样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表象,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建立1分米的正确概念。

四、运用变式,凸显本质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概念后,可以呈现若干变式的例证,变化概念的无关特征,使学生对概念表征的抽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教学“互相垂直”的概念时,若只提供“水平与铅垂方向”一种标准式的垂直样式,学生往往会忽略互相垂直的本质属性“相交成直角”,而只认为水平与铅垂的位置才是互相垂直的。当学生初步认识了“互相垂直”的概念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互相垂直的其他图样,让学生在不同的垂直情况下,真正理解互相垂直的内涵。在指导学生画垂线时,要变化已知直线的位置,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竖直”对“垂直”的制约和局限。

在概念教学中,有时也会运用反例来反衬和激活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梯形之后,可以让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也是梯形”这句话的正误。教师可通过反例帮助学生明晰梯形的本质属性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不是“有一组对边平行”。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文第4篇

一、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进行感知,帮助建立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具体形象。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常常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最后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理使概念得到巩固和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概念。

1.通过演示、操作,让具体形象的内容转化为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尽可能地利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圆周率”这一概念非常抽象,有的教师在课前布置每个学生用硬纸制作一个圆,半径自定。上课时,就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出三个内容 (1)写出自己做的圆的直(2)滚动自己的圆,量出圆滚动一周的长度,写在练习本上;(3)计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全班同学做完后,要求每个同学汇报自己计算的结果,并把结果整理成下表。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时再揭示: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做圆周率。再让学生任意画一个圆,量出直径和周长加以验证。这样,引导学生把大量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圆的大小、测量时用的单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形成了概念。

这样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逐步抽象,环环紧扣,层次清楚。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教学中有许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内容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即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生活知识,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知识抽象为教学内容。

例如,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的概念的形成比较困难。教学时,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出示1千克的物品(如1袋1千克的盐等),同时让学生拿出在课前准备的1千克重的沙子等物体,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再做一些实验。加深学生对“千克”这一概念的认知。

但是,运用直观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因此概念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产生飞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

二、组织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注重概念的引入准备

1.通过直观引入。如“5”的认识,就是让学生数主题图中有5匹马,5个,5支枪等,突出这些东西的数量都是5可以用数“5”表示。通过数各种数量为5的实物,逐步把数5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

2.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如,学习“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讨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事例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

3.通过旧知识引入。到了中高年级。许多概念可以通过联系紧密的旧概念直接引入。例如,“质数和合数”的学习,教学时就从复习因数的概念人手,让学生找出1、5、9、11、12、27、16各数中的因数,再引导他们观察、比较,最后把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三类,从而初步建立质数、合数的概念。

此外,还可以用已学过的计算方法引入新概念。如,分数、循环小数、余数等概念都和除法有直接联系,可以用计算引入。这实质上是运用旧知识引入新概念的特殊情况。

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概念教学一开始,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如,采用实物、棋型、挂图,或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便让学生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

三、运用归纳方法,使所学的概念系统化,纳入知识架构中去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文第5篇

一、自学,让学生勾勒出新概念的轮廓

在小学阶段,课本的概念大致可分为数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量与计量单位的概念等。教材大都安排有不同色彩的插图或文字、旁注或框图,十分便于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我以一些结构典型的教材为载体,教给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概念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自主地学习类似的新知识。例如几何形体的概念,在教材中总伴着图形或操作,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应紧紧联系课本提供的图形,从中寻找图形的基本特征或根据课本的要求完成剪、拼、画等具体操作,让学生综合利用自己捕捉到的一些感性材料,在脑中初步勾勒出新概念的基本轮廓。

二、互学,纠正对概念认识的偏差

数学概念一般用精炼、严密、抽象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其中一些关键字眼往往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或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或产生歧义,混淆不分。因此,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应以突破概念的难点为中心,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与切磋,剔除概括过程中的非本质属性,形成正确、清晰的概念。

1.演示操作,丰富感性经验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依赖于感性材料的支持。学生从书本获得的直观材料往往不够具体全面,或因自学不到位而印象模糊。例如“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因课本例图直角都在三角形的左下方,学生自学后,误以为直角在三角形左下方的才是直角三角形。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直角三角形,不断变化它们的方位,让学生在眼观手摸中把新感知的与获得的表象做一番比较,而后自觉地调整、纠正对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2. 质疑释疑,突出本质属性

质疑,能够及时地暴露出学生自行探索概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课堂上,教师应关注班上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该问,哪些问题不该问。例如:学生学习“平行线”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概念中“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线”这些字眼入手、思考提问,避免提出“什么是平行线”之类在新概念前加“什么”之类的应付性问题,提高学生对概念知识所提问题的质量。释疑,作为“指导―自主学习”课堂的主旋律,它可帮助学生扫清蒙在概念前的一层薄雾,使概念清晰、明朗起来。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所提问题必然深浅不一。为合理安排课堂40分钟,可先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学生在同学面前往往显得更主动、更无拘无束、更畅所欲言。这种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起到教师讲授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对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或学生的共同疑点,则需要在全班内交流,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围绕学生的问题或自行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解决,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纠正原本对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三、训练,促进对概念理解的深化与应用

训练,是巩固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的重要手段。“指导―自主学习”的“超前”为课堂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在课堂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训练:

1.正面强化记忆

正面强化记忆就是让学生从正面去直接理解概念。例如:学完圆的直径、半径等概念,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本质属性马上动手画出一些圆的直径、半径,从而强化了记忆。这样可以使一些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也能从训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变化形式

在学生认识某一概念后进行训练时,可充分利用变式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概念,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使概念建立得更牢靠、准确。变式,可以围绕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设计判断、选择、比较之类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练习,自觉规范数学语言,深刻理解概念。例如:学生学完“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后,可设计判断题“从一个顶点到对边所画的一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也可以出示一个圈内画有若干条线段的三角形,让学生从中选择高,或让学生给规定的底边作高,以不同的训练形式从不同侧面来巩固概念。

3.归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