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中原地区;美学思想;城市绿地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拥有广博多样的地域自然环境和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华民族善于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居环境建设。我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中原地区密切相关。中原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正统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越来越突出地域性特点,传统美学在当代城镇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我国目前城市的建设受到国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在城市建设思维上出现了情与理权衡的偏差,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本文分析了中原地区城市绿地建设的思考,并试图从中原地区美学思想的角度,探讨符合国人审美心理的现代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 

1对我们有影响的中国传统美学 

我国从前秦时期就形成了以审美意象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美学思想。传统美学影响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我们某些处理问题的方式还受这些思维方法影响。老子提出“道”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的基本评价尺度,这影响到国人在看待空间界限上与西方人的差别:在老子的思想中,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孔子则重视个人的美育在社会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欣赏自然美方面,孔子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认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要符合欣赏主体的道德观念。 

我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整体和合的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尤具借鉴意义。风景园林师们要善于吸取前人的智慧、他人的经验,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城市住区与城市景观、城市住区与周边环境、城市住区内部景观等关系问题。 

2中原概念及其文化基本精神 

2.1中原概念的形成及其区域优势 

中原既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学的概念。汉代以后称河南一带为中土或中州、中原,在这个地域内产生和流布的文化,学界泛称为中原文化。 

中原一词最初不是作为地域概念出现的,只是一个普通名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中州之地的专用术语。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中原文化的源头博大精深,其影响力辐射四方。北宋以后虽然趋于衰落,但其影响依然绵延不绝。 

2.2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原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的焦点和文明核心。因此,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区域,这一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很强的正统性特点。刚健勤劳,自强不息,中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主张大一统,崇尚和为贵,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崇尚和为贵的大一统思想;注重发明创造,是中原文化的一贯精神。 

3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3.1关学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结合运用 

1992年,钱学森先生在《美术》杂志上提倡中国画要画关于现代城市的题材,“城市山水画”这一提法开始传开。画家祝林恩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城市风光的作品,开创了“城市山水画”这一新的领域,祝林恩也被称“中国城市山水画”的开创者,“城市山水画”表现的是城市风光和都市生活,寄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美好向往和艺术性追求,对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建设也提供了参考。 

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技巧,而艺术的生活则是一种境界。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城市美学正是通过城市的审美与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美学相辅相成,通过城市美学的指导思想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内在修养,铸造城市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奥地利建筑师卡米罗·希特的《按照艺术的原则建设城市》正是现代城市美学艺术说的代表,他的艺术原则着眼于关系,特别是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者可以直接控制和创造城市环境里的公共建筑物、广场与街道之间的视觉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并且互相辉映的,每个物体之间应该无论从视觉体量或比例尺寸感受上都应有相对应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中找到城市环境景观的直观感受。除此以外,城市绿地建设相连更多关系的现代城市美学思想,就是我们不可不提的19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埃布倪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说城市现代美学。其代表作《明日的花园城市》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就是通过对城市地块的规划设计,使城市布满各种绿地并且每块绿地在空间上相互联系交织成网带有均衡的观点。 

3.2山水园林关学与山水城市建设 

中国古典园林其实是风景名胜之集大成的“集景文化”,它把山、水、建筑、花木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都与山水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离开了山水就没有中国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通过欣赏园林中山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自然景色,从而达到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陶冶性情的目的。现在,在建设山水城市的进程中,了解山水文化的特征,吸收古典园林中的美学思想,做到“古为今用”,对建设“山水城市”有重要的意义。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的美学特点是一致的,其所追求的都是诗画意趣和超越形似强调神韵,都是在“神似”上大做文章的。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去理解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吸收中国山水美学的精神,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现代化的“山水城市”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富有东方文化的内涵。4中原地域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4.1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内涵 

城市绿地建设本身具有文化属性,其可以凭借城市的合理利用来构建。城市这种形式在人类文明的长期进程中,与人类文化有机融合,从而向人们传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城市绿地建设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植物文化、生态文化、建筑文化等。 

4.2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体现 

城市绿地文化性在大都借风物抒感,借物咏志,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无穷魅力。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市树市花及花卉展,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展等代表着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植物文化性在宗教方面更是大放异彩,人们也常常表达对宗教神灵的敬仰,菩提树等成为沟通神灵世界的媒介。 

4.3中原地域关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的体现 

中原地区美学思想深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要求无论是人的审美,对艺术作品的评析还是对自然景观的赏玩,都强调绿地空间按主次序列进行有效转换。如洛阳市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城市“十字”景观骨架,以金谷园路一洛南行政中心轴线和隋唐洛阳城遗址轴线所构成的南北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以洛河为轴,沿河两岸景观形成东西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应用功能并没有把人的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作为基本出发点,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区往往既不清晰、不合理,市民缺乏适宜的心理过渡空间,并没有考虑到普通市民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一味引用名贵树种,而这些与儒家道德美学的初衷相违背的城市绿地建设应该回归到整体性的思考,应当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设舒适生态宜居的城市。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美术基础 积极性

当下有很多高职学校学生认为只要学好电脑设计软件就可以成为一个设计人才,从进入这个专业之前很多学生就知道PS、3D、Maya等绘图软件,在学习中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对于素描、色彩等基础的学科知之甚少,很多学生表现出对基础美术学科的忽视,缺乏兴趣。他们认为只要熟悉相关的设计软件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带着这种天真的想法,很多学生完全沉浸在电脑世界中,一些作品只是各种素材的杂乱拼凑与毫无意义的堆积。一些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虽然不断增强,但作为美术设计上的创作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这些学生在艺术设计这一新兴专业中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

1.美术基础在教学目标方面制定不够明确

素描、色彩等手绘美术基础在教学目标方面制定不够明确。比如有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一年素描,却不知道素描和自己将来从事的室内设计专业之间的关系,于是产生了疑问,我为什么要学素描?我为什么要画静物、石膏像?这些对我从事的专业有什么帮助?但是当学生在学习CAD制图的时候,就很清楚自己在为绘制室内外平面效果图打基础。学生便觉得学习的电脑设计软件离学习目标更近,在学习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方向上产生了模糊。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要多向学生灌输学习基础美术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告诉他们美术基础即手绘基础,无论是广告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动漫设计都要有很好的手绘基础,并给学生欣赏一些大师的手绘作品,强化学生的手绘意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清楚。

2.美术基础的教学方法不当

美术基础训练的枯燥、进步缓慢、看不到成效和电脑设计的声图并茂、信息量大,展示方便、快捷,图像生动,形式感强、逼真,修改起来方便,相比起来要缺乏吸引力得多。这是因为在美术基础教学中,一些从事基础美术教学的教师是绘画专业毕业,缺少对设计专业的了解,不善于根据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过多地强调造型基础训练。比如学生石膏几何体画不好我们就继续几何体的训练,直到画熟练为止,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学生的热情渐渐耗完了,进步缓慢。在基础教学中,我们应多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基础训练,而不是以绘画专业的要求来要求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教师不妨采取一些方法来加深对设计专业的了解:阅读相关设计类的书籍;熟悉设计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请教设计专业的教师,弄清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通过对设计专业信息的收集、整理,提高对设计专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设计专业紧密联系的、合理的教学计划。

3.美术基础教学针对性不强

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一张作业完成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长期的素描训练占课时量比较大。这样的练习不见得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反而使学生久久看不到作业效果而失去耐心,而电脑绘图软件在设计时很快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图展现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培养学生的速写意识,特别是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速写式的快速素描练习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快速绘画能力。基础美术中除了素描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课程就是色彩。在色彩课上,我们都是用水粉颜料进行训练,因为水粉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掌握,但是通过几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还是在用水粉画静物写生,内容太过单调。而且对于设计专业来说,水粉技法的实际使用的概率很小,无论是室内设计的手绘效果图、广告专业的POP手绘还是动漫设计的手绘稿都很少以水粉来上色。基于这个原因,色彩的教学应该弱化以水粉为主的教学模式,可多传授一些其他材料的色彩教学内容,如水彩技法,适合手绘的马克笔和彩色铅笔等技法等。马克笔和彩色铅笔技法难度低,工具简单,方便学,在设计草图中广泛使用。多种色彩工具的使用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使用价值,一举两得。色彩写生的对象除静物以外,也可以增加一些植物、静物、人物,等等,开阔学生的视野。

4.不重视美术理论的教学

美术基础包括一定的美术理论、技能和审美。美术理论、技能教育的任务着重在于美术基本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更深一层地把握美术的审美价值。审美教育的任务在于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对美术一般常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分析与鉴别作品,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在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一个普通的受过教育全面发展的人都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审美能力,更何况一个专业的艺术设计人员。艺术设计本身是一种创作,那么创作的素材来源于何处呢?审美主体的艺术设计学生必须在教学实践与社会观察中,不断发现并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美,并认真欣赏艺术大师们的优秀作品,取其精华。真正要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脑艺术设计作品,还需要电脑和美术设计基础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者的美术基础理论越扎实,审美能力越强,艺术修养越高,他们用电脑设计出来的作品就越受欢迎。

综上所述,当今的艺术设计是美术基础与电脑技术结合的产物,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不是削弱。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走出会电脑就会设计的误区,培养出真正理解美、理解设计的艺术创作者。

参考文献: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第3篇

项目名称: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分层实践教学研究

项目编号:2016YX014

1 本文研究背景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媒体的应用方法以及能将多媒体技术课程所学的媒体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本文从这一点出发研究在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应用宣传设计的教学方法[1]。

为了达到让学生能熟练、灵活使用所学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做事情时的统筹协调能力,设计了多媒体宣传软件的制作。

本研究定位在讲授完课本知识后,为了能将多媒体课程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而进行设计的,是在学生掌握了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制作软件包括photoshop, Authorware,同时学生掌握了premiere视频软件的部分简单操作以及掌握 flash软件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设计是在课程基础知识教授完毕的情况下,为了巩固学习而设计的一个综合案例,采用的模式是“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宣传项目的制作。

无论是多媒体,还是当下流行的新媒体,都是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就教师方面而言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会某个操作,但不能将操作真正应用于信息处理方面;同时对于分开的章节知识能掌握操作,但是综合起来往往就不能正确的设置了;再者对于承载操作的素材的选择,如果不能从学生感兴趣并且熟悉的方面取材也不能达到授课目的[2-3]。

2 本研究的思想

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驱动”方式来综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知识,宣传制作为“载体”,将需要反复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应用到案例的制作中。在设计过程中以案例为“载体”,将课程知识穿插在案例中。为了达到让学生能熟练、灵活使用所学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做事情时的统筹协调能力,设计了多媒体宣传软件的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

(1)将素材按照流程图中的图标提示加入到Authorware中,并且生成实例的效果。

(2)应用photoshop为宣传制作图片素材,应用Authorware加入大量的图片、动画(动画素材可以应用flash制作)、视频(应用premiere软件制作)、文字信息(熟悉文字信息的编辑);

(3)应用Authorware中擦除、等待、交互、计算图标以及函数实现宣传的过渡和交互;应用“热区域”交互法和“计算图标”实现不同等级的模块之间的往返效果;

(4)完成宣传模块的制作

应用photoshop美化图片,同时加入了动态元素,提升画面的视觉效果;移动文字是应用Authorware中移动图标和特效实现的;动态元素素材中有收集的也有自己制作的,其中滚动字幕是应用premiere软件制作的。

3 本研究方法的实施

3.1 多媒体宣传软件制作组成与流程

多媒体软件的开发流程图如下1:

多媒体宣传制作属于多媒体技术中软件的制作部分,软件制作首先要设计软件,在多媒体课程中若以Authorware软件为制作软件的框架,在软件设计时一般采用“倒树型”结构,如下图一级模块为主要介绍的对象,二级模块为将对象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描述,二级模块下面还可以再有三级模块等。在宣传软件的具体制作中以Authorware软件为框架实现对对象的逐级递进的介绍,框架如下图2:

3.2 宣传软件的制作

(1)制作软件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针对多媒体技术课章节知识教学完成后,设计一个综合应用的实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里面的知识原理以及操作,包括,抠像、调色、橡皮檫、画笔、蒙版等工具;需学生掌握Authorware中的知识包括,文字设计,移动设计,各种媒体素材的插入,交互的设计,退出的设计等。同时加入了premiere软件来的一些简单操作,如字幕,图片特效,切换效果等来制作素材。学生也可以应用学过flash来制作素材。

(2)案例制作

根据软件设计的流程,结合收集和编辑好的素材,制作多媒体宣传的片头部分和主要模块部分。

①片头部分的制作

应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下图中片头部分的流程图,根据流程图中的图标提示加入音乐,加入应用photoshop处理好的首页背景图片,加入文字信息,处

② 主体部分的制作

主体部分设计了四个一级模块,分别是“系概况”、“系建设”、“教学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生活”用来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的设计,同时在二级模块下包含了多个分支的三级模块,四级模块等。部分在制作时,应用了交互结构和热区域响应方式,以经过美化的文字作为热对象,使用者单击相应的文字就可以进入下级模块的界。

本部分在制作时,应用了交互结构和热区域响应方式,以经过美化的文字作为热对象,使用者单击相应的文字就可以进入下级模块的界面。

设计思想仍然采用交互结构和热区域响应方式,图形、文字、声音相互配合,如上面流程图。在技术上还是应用photoshop制作图片素材,应用Authorware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动画、擦除和等待图标,这样可以产生美化效果,也可以让界面便于用户操作。

3.3 软件调试运行以及

经过反复的运行,调试无误后,对软件进行,时应用Authorware的一键功能,生成.exe可执行文件,并且能够在没有安装以上所应用的软件的环境下使用。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 接受美学 召唤结构 期待视野 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 TU2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美学理念的加入,室内设计逐渐从简单的室内装饰转化为室内设计系统化的多层次的提升。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各种装饰材料的出现,室内设计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室内设计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重要的经济产业。美学渗透到室内设计中并不是偶然的,它在人们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渐成为了室内设计中重要的人文需求,由此也直接导致室内设计的艺术化及其独特文化的产生。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文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理论学派,它完全超出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是把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进程中所居的地位及其所能起的再创造作用,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以及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此后,在其被提出的几十年时间里,接受美学理论的影响延伸到戏剧、音乐、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工程等领域,室内设计中接受美学的应用也是在此之间产生的。

2 接受美学理论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深层意义

接受美学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偶然的,二者的结合在本质上是由于二者具有一定的通性。而接受美学与室内设计的相互融合则是将二者的共性进行放大,从而在本质上改变原有室内设计的潜层次价值,从而赋予设计本身更深层次的意义。

2.1 将“以人为本”渗透到设计的各个角落

接受美学中强调,无论多么成功的作品,只有当其被使用者所接受认可时,才能够发挥其基本的价值。而室内设计本身价值所针对的就是房屋的使用者,因此,室内设计本身与接受美学本身对于“人”的理念强调是相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模块化的商品房大量出现,使得室内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理念被削弱。初期开发商在房屋建设及室内设计过程中,提供给消费者的仅有最基本的使用价值,这种理念造成了室内设计的艺术文化意识在人们的精神层面里逐渐淡化,从而导致室内设计成为房屋建设的附属品。接受美学的应用,在保证室内设计基本价值的同时,增强室内设计在人文关怀以及艺术价值方面的表现与张力,凸显室内设计理念中的人本思想,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总结起来,接受美学是室内设计人文思想体现的主要动力,而室内设计则是接受美学应用以及表现的具体方式。

2.2 接受美学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强动力

室内设计的价值产生是在人们接受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这与接受美学的基本理念是相同的。在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它的发展必然是由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共鸣所带来,所以使用者的认可和接受是设计者设计理念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房屋室内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超越了房屋原始的使用和居住价值,深层次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对于房屋认识的重要价值层面。并且,随着美学艺术的深化和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人们对于美或者艺术人文价值理念的认识逐渐加深。接受美学中所强调的“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质就是在任何的时期,只要是被人们所接受的事物或者作品它的价值才能被体现。如果传达的设计理念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就不具有价值。所以,将二者综合可以看到,室内设计要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可通过逐渐提升人文艺术价值的方式去实现,而这种理念则是接受美学的根本。因此,接受美学的应用在本质上可以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3 接受美学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体现

接受美学并不是单一的理论,它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美学分支,其中包含了很多美学概念。而所有的组成部分几乎都是与作品受众群体的“接受”有关。在室内设计中,有两类基本的接受美学概念被广泛的应用。

3.1 室内设计中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重要的美学概念,它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从自身的审美趣味等出发,对于作品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接受者对于事物的认识,生活的经历等逐渐发生变化的,所以,期待视野对于作品所强调的是创意,即能够让更多的人对于作品有一个深层次的印象。在室内设计中,他所面对的受众群体是不确定的,所以,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一般在满足了基本功能后都强调设计的时代性与创意,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来吸引更多的人。在商品房中,大多数开发商一般都会从两个方面融入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第一,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展不同的设计。例如对于知识分子群体,多从文化角度深化设计理念,而对于老年长者,则增加更多能让人感到温馨和稳重元素。这种设计理念能够让设计定位更加明确,避免了设计的平庸化;第二,模型与实际的设计体验。为了增加用户对于房屋的兴趣,一般而言,开发商会将室内设计的基本理念制作成模型,用于用户直接的判断,同时还会推出样板房,让用户直接体验设计。这两种方式既能够让消费者体验到融入了美学的室内设计从而增加消费者对于室内设计的兴趣,还能够增加用户对于品牌的印象。

3.2 室内设计中的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概念是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能够促使欣赏者将作品与个人的感情以及生活经历等相联系,从而将作品与欣赏者的审美理念完全统一,赋予作品更加深层次的价值。在文学作品中,召唤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特征。与文学作品相同,将召唤结构融入到室内设计中,提升了室内设计的深层次的价值,赋予了室内设计更深刻的意义。例如,在相对的两面墙中的一面悬挂一面镜子,会增加人们对于房屋空间的想象。而在卧室的天花板上增加月亮、星星的装饰,则会让人们联想各种情景。诸如此类的简单设计,无不体现着召唤结构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这种美学理念的加入,使得室内设计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兴趣,增强用户的接受与认可。并且,召唤结构可大可小,通过细微的结构变化都能起到很好的设计效果。

4 结语

室内设计与美学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又含着深刻的人文理念和艺术价值。在实际中,室内设计只有被人们接受才能够体现其应用的价值,而这种理念和接受美学的概念是相通的。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接受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其深层价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室内设计整体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基本理念,给予室内设计再创造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深化了室内设计的人本理念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超,刘晓荣. 刘熙载美学思想与室内设计创意的方法[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 罗旭. 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J]. 大家, 2010,7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 符号学 设计美学

检 索:.cn

Abstract :Articles in our life have meaning. Through communicating with human in sense and psyche, they influence people's life and human self. The sign's signifier not only can be words in linguistics, also can be all kinds of material forms. The article designed is a "text" consisting of signs. It communicates the meaning of form,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and convey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values and aesthetic taste in particular time.

Keywords :Modern Design, Semiotics, Design Aesthetics

Internet :.cn

我们生活和居住的环境中的物品,其实是有意义的,它们通过自己的物理形式一直在与我们的感官、心理、情感和思维进行交流着,从而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人本身。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认为,即使最简洁、质朴的环境设置都会向其中的居住者传达意义:“他倾听着身边的各种物品所诉说的语言,这些他生活的伴侣,这些他愿望和灵感的见证者。被布置在房间里,像一个美丽的思想,这些物品在主人在旁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向他诉说着。这些家具,这些墙壁,这些朝着外面的开口,这间他舒适的私室,这些他一生的分钟、小时、天和年度过的地方,都在向他诉说着。”[1]唐纳德・诺曼也认为:“知识不仅储存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储存于客观世界。”[2]

人造物品的意义和它们如何传达这些意义是设计符号学在研究的课题。符号学美学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符号学

现代符号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和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罗兰・巴特的《神话》也影响极大。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美学》和《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装符码》,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对美学和设计美学影响较大。

以语言学为基础的符号学主要包括信息符号、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信息符号主要研究象征、索引、图形符号、信号。句法学研究符号组成句子的规则,语义学研究句子的含义,语用学研究它的应用效果。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一个符号是两个基本要素的结合体: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是符号形式所指代的概念和含义。在语言学中能指指的是书写或发音的词语,所指指的是词语文字或声音背后所指的事物。比如,“桌子”,能指是桌子这个词语的书写文字和口语发音,所指是这个词语所指代的物理实体的桌子。

符号学产生于结构语言学,并推广应用到人类社会和科学的各方面,认为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一种符号,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存在,而是由于人脑意识的阐释而拥有和代表一定的含义。并且符号之间,物体之间,和人之间,有一种类似语言中的结构语义学。是人类与物体,人类之间,生存、交流和学习的手段和方式。符号学的研究领域,集中于理解符号和如何把这些符号组织成意义系统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交流。

二、物质性能指

符号学不仅仅研究我们普通所说的“符号”,如交通标志和图标等,还包括我们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家具和各类产品等。符号学分析最主要的对象是一个“文本”。一个文本一般是指一个记录下来的信息,它在物理上是独立于发送者和接受者的。它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图片,一个电视节目,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设计产品。一个文本是一个符号的集合体,符号可以是词语、形象、声音、动作等。文本的建构和解读都是根据特定题材、风格、媒介和文化的惯例和习俗。

语言学家索绪尔将符号定义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后来的符号学家批评了索绪尔主要集中于语言学和抽象的能指的研究,而忽视了我们真实的物质世界所构成的能指。能指不仅仅可以是语言学中的一个书写的词语,也可以是物体的实体形式,也就是我们看到、触摸到、闻到和经历着的物体形式,可以是声音、色彩、线条、图形、质地、形体、空间等。这些是可以给人感官愉悦和审美的形式,都是可以在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形式语言。而所指是内容,就是任何我们从自己碰到和经历的物品中解读出来的意义。

能指从抽象的语言词语扩展到实存的物体,对符号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周围由形形的产品和建筑构成的世界已经被“自然化”了。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存在,从而忽略了其所传达的意义。即使在平面图形符号中,我们仍然因为太习惯了图形媒介而忽略了图形符号的能指本身。马格瑞特的一副烟斗图片在符号学中影响广泛,它提醒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个真的烟斗,而是烟斗的图片表现,也就是一个平面图形符号的能指。(图1)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让我们注意到图形形式本身的含义和传达的信息,因而也更多地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

符号和符码总是通过各种媒介的物质形式传播的。你选择什么样的媒介来做符号的载体,会影响到你所传达信息的内容。在各种媒介中,被认为具有最真实效果的是摄影和摄像,特别是电影或电视。但是与工业产品或者建筑比起来,电影显得要虚拟和虚幻的多了。即使是一个设计模型也会有重量和实体性,让人感觉得更真实。一个三维的模型,即使它不能工作,但是它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方式和能力是一份草图素描或透视图永远无法比拟的。在设计产品上,“现实自己说话”。作为意义文本的设计物品,是比电影等更加直观、丰富,有持久影响力的符号媒介。

三、设计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意义包括指示意义和暗示意义。指示意义指的是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符号的直接意义,也就是一个产品是什么,比如,一把椅子,一个电话,等等。产品符号的指示意义其实还包括如何使用该产品。比如,椅子是用来坐的,电话是用来给别人打电话的等。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利用产品语义学,将产品的使用方法通过产品造型设计直观地传达给使用者。

暗示意义是符号通过特定的语境、环境、文化传统和习俗的背景,暗示给你,让你联想到的另外的意义。传达暗示意义,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隐喻。罗兰・巴特认为,人类天生就喜欢类比。在符号学意义上,隐喻就是通过一些人们熟悉的语汇来表达人们不熟悉的事物。隐喻是一个在设计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设计策略,也是一些设计大师创造精美绝伦的设计之美时常用的一个策略。比如,勒・柯布西耶朗香教堂的设计。(图2)为了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后现代主义建筑经常利用隐喻的手段来表达人文、情感和精神的东西。比如,利伯斯金设计的柏林犹太博物馆。(图3)

罗兰・巴特介绍了符号意义不同层次的思想,认为指示意义是符号所表达的第一个层次的意义,暗示意义是符号所表达的第二个层次的意义。指示意义和暗示意义共同构成符号的第三个层次的意义,也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神话”。这里的“神话”也就是社会中主导人们思想的意识形态,它是人们思维、解读事物意义的基础,赋予我们在一个文化中的经验意义。“神话”在社会中起着意识形态的“自然化”事物的功能。它们的功能是制造社会主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观,一些看起来像是完全“自然”、“正常”和共识的态度和信念。

关于设计产品的符号意义和审美,Sara Ilstedt Hjelm在他的《产品设计符号学》[3]中对两把在设计史上有代表性的椅子的分析说明很透彻。这两把椅子,一把是Bruno Mattson在1934年设计的,(图4)另一把是Jonas Bohlin在1987年设计的。(图5)这两件设计产品基本的指示意义是相同的,都是用来坐的椅子。但是,它们的暗示意义却大不相同。一把是用天然材料,弯曲的赤杨木和原始的编织物制成的;而另一把是用水泥和钢铁做成的。一把是根据使用者身体的形状设计的有机形体,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可供休息的座椅。另一把椅子用两块水泥平板构成坐位和靠背,用非常简单的几何形的钢架构成座椅的扶手。它只是用了平面、靠背和扶手这些椅子的基本符号,是一种美感的激发和实验,而非实用舒适的座椅。它反讽了现代主义设计美学,喻示着现代主义审美趣味的衰落。

这两把椅子同样反映着那个特定时代的“神话”或者主导价值观,其实是代表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种设计美学观。现代主义设计美学观:设计应该是“诚实的”、“真实的”和“不言自明的”,应忠实于材料,运用简洁的几何形和干净的表面,反对多余的装饰。这一美学观念在工业产品设计发展中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完全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了,直到近些年才被质疑。还原被自然化了的显而易见的现实,是符号学分析的最大挑战。现代主义设计美学观其实是要尽量淡化和隐去产品的物质形式能指,拒绝设计产品的物质方面的特性。现代主义者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人类总是喜欢从一切事物身上诠释意义,即使是一片空白的表面。

法国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是一个把内部外翻的建筑。(图6)建筑结构、电梯和通风系统不是隐藏在建筑内部,而是在建筑外部。这一建筑,打破了现代主义美学观。针对米斯的“少就是多”原则,罗伯特・文丘里提出了“少就是乏味”。在符号学实践和后结构主义批判的影响下,设计和建筑设计已经开始把产品看做一个可以被阅读的“文本”,而把物质世界看做一个由符号能指组成的世界。就像Bruno Mattson和Jonas Bohlin分别设计的两把椅子,它们都是符号文本,向人们诉说着历史、价值观和设计审美趣味的转变。

注释

[1] Samuel,Flora.Le Corbusier in Detail.Oxford:Elsevier Ltd.2006.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