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专业化防治的组织形式
一是专业队伍组成。2004年以来,利用中省项目投资和防治经费投入,安康市10个县区分别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113个,专业防治队125个,其中在工商、民政、农业部门分别登记备案的有53个,拥有机动喷雾器1 085台,有机手1 153人。二是专业队伍类型。目前专业队可分为应急防治专业队、专业化防治队和农民自建防治队等类型。应急防治专业队由农业植保部门直接领导,人员、器械由县区植保站统一管理,专门用于各种突发性应急防治;专业化防治队由相关个人、涉农企业、合作社组织等申请,植保部门审核配发5~10台器械组成防治组织,并提供技术、培训、信息等,经营、管理由专业队自主;农民自建防治队与专业化防治队类型基本一致,受县区植保站管理,工作相对灵活多变。三是专业队组织的服务形式。形式上有植保部门统一组织、协会组织、涉农企业和合作社组织等;服务方式上有全程防治、代防代治和阶段防治等。
1.2专业化防治开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每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29 506.7 hm2,占总防治总面积的7.33%,每台机动喷雾器年均防治30 hm2,机手年均收入2 896元。涌现出一批较为突出的典型。2010年,旬阳县蜀河镇胡海宝专业队对当地15.3 hm2水稻实施全程承包防治,水稻生长过程防治3次,收取承包防治费1 200元/hm2,防治纯收入1.05万元/hm2。
2存在的问题
2.1专业队建设缺乏有效载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从1996年开始探索粮食作物全程统防统治,到后来的防治专业队建设过程中,由于在组织防治、机械维修管理、专业队员培训等环节上全部依赖植保部门,而植保部门又缺少人力和财力,从而形成专业队仅仅是农业部门的示范队,虽然专业队数量大,相当部分器械处于闲置状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2.2队伍不稳定,业务技能差
由于专业队管理相对松散,缺乏有效纪律约束,又受病虫发生程度影响,收入不稳定,机手稳定性差;同时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选拔机手较困难。现有大部分专业队仅组建初开展过短期培训,后期培训无保障,专业技能较差,影响工作开展。
2.3安全防护跟不上,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2002年,全市大力发展专业化防治队伍,在各县区选择一些群众基础好、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队员,给予器械、农药以及技术扶持,组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防治专业队。但由于多年接触农药,有效防护措施跟不上,对专业队建设影响较大。
2.4专业队发展不平衡,后继乏人
现有专业队虽然较多,但规模小,作业能力差,装备水平低,先进典型少,带动作用不强,只有少数专业队工作开展相对较好,这些专业队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群众基础好,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较强。但随着这部分人的逐渐退役,后续人员青黄不接。
2.5投入与宣传不够,保障不力
宣传发动不够,社会氛围不浓,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方向单一,管理不够细化,运作不够规范,法制建设滞后等,使专业队缺乏发展后劲和后期运营保障,植保器械更新缓慢,难以适应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需要。
3安康市专业化防治的模式
3.1协会模式
以农业协会为依托,集农药销售、防治、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组织,机手是协会会员,与协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模式。如旬阳县农技中心2005年成立旬阳县植保专业技术协会,开展技物配套有偿服务,会员涉及技术干部、农资经营户、机防队员等200余人,由协会为专业队提供病虫防治信息和高效低价的防治药剂,专业队取得农药批零差价和防治收入。该协会专业队2010年共开展专业化防治19 840 hm2,挽回产量损失1.78万t,防治队员人均收入3 494.32元。
3.2企业模式
以涉农企业为依托,联合建立专业机防队。如汉阴县在专业队建设上坚持政府推动、植保助动、市场拉动、统分结合的原则,执行自愿互利、有偿服务、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2009年根据新鑫米业有限公司病虫防治要求,组建企业机防队,配发8台机动喷雾器,县植保站负责机手培训及防治技术指导,企业负责药剂采购、机手工资等,并组织机手对订单生产的533.3 hm2优质水稻开展统防统治。由于防治中统一使用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连续2年优质稻谷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0%以上。
3.3合作社模式
与专业合作社联合,机防队是合作社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合作社内部提供相关运行费用。如汉滨区植保站应早阳乡东宁魔芋合作社的要求,2010在早阳乡组建的东宁魔芋合作社机防队共配发机动喷雾器15台,手动喷雾器5台。邀请植保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年开展魔芋病害统防统治133.3 hm2,平均投入防治成本225元/hm2,合作社在收购魔芋时扣除防治费用,该模式深受芋农欢迎。
4对策
4.1培育基层网点,强化技术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农资经营人员开展专业化防治。农资经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有优势的农资经营网点,具有实施大面积技物配套服务的基础,可以给这些网点配发部分器械,采取租赁机械给农户或由经营网点代防代治的有偿方式开展防治;另一方面应加强农户防治技术培训,利用各种农业项目推进专业化防治[1]。可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从防治器械扶持、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4.2搞好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快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各级政府列支专项资金用于专业化统防统治,从政策到资金给予大力支持[2]。植保部门充分发挥在专业化防治中的引导、指导和督导作用,逐步建立规范化运营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组织服务,保障农民权益,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组织管理上注重细节,做到从业人员提素质、增收入、保稳定,确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4.3加强安全防护,建立补贴机制
从思想上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建立相关安全防护制度,将机手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机手防护装备档次,不同季节和环境配备相应防护设施[3]。植保部门在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时,应与服务组织签订机手安全防护协议,由服务组织全面负责机手安全防护,植保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防护设备不齐备的不得从事喷雾作业,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同时,建立机手补贴和保险机制。由于机手工作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应建立相应的农药津贴、医疗保险等补贴机制,解除其后顾之忧。
4.4强化技术指导,搞好示范宣传
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应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适时病虫预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方案。要与各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便捷快速的信息通道,为专业化防治组织提供病虫发生、防治技术、药械供应等信息服务,指导开展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4]。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技术人员实行分片负责、分区指导,提高防治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效果。充分利用示范园区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召开现场会,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专业化防治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5-7]。
5参考文献
[1] 郭跃华.安康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56-59.
[2] 万凤彪.浅议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市场化运作[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1):42-44.
[3] 袁艳.专业化——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新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5):127-128.
[4] 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0):120-121.
[5] 赵景芳,石晓东.突泉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120-121.
第二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农作物病虫害实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物保护技能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服务组织。
第三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与、民办公助"的原则。
第四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接受植保专业机构指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管理。
第五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一般分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型、协会型、基层组织型、合作互助型四种类型。鼓励发展公司型、协会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可以组建机防队,委托机防队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公司型(协会型)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指由公司(协会)与被服务对象签定承包服务合同,依照合同实行统防统治,负责人事管理、财物管理,负责购买施药器械和农药,支付机防队队员工资,协调解决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基层组织(合作组织)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实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指由乡镇、村基层组织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村级服务站,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村级服务站与农户签订承包服务合同,依照合同实行统防统治,负责收取承包费,及时解决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六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签定承包服务合同,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条、第三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并建议适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全程承包服务农作物产量损失赔偿暂行标准。
第七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属民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以服务为宗旨,实行面向农户的有偿服务。根据农民意愿,可选择全程承包或代治等服务方式。全程承包服务是指农户与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签订承包服务合同后,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保证施药防治效果,承担相关责任;代治服务是指农户自购药剂,由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负责施药,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对施药防治效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必须按照植保专业机构下达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在三天内开展统一施药防治,并在施药三天后检查防治效果。如防治效果不达标,需查明原因后采取补救措施,保证防治效果。
第八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组建的机防队,对机防队队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机防队队员需在熟悉并掌握机械性能、喷施技术和基本的机械保养维护知识,懂得安全用药常识后方能上岗,实行有偿服务,按劳取酬。机防队队员需对每天的施药情况(包括农户姓名,大田基本情况、施药时间,所施农药的数量、用量、种类、喷雾量等)进行登记归档。机防队队员实行的安全操作规程、用药技术规程等,需遵从《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所需的器械,由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自行购买,按照省财政厅、省农机局的有关规定,享受农机补贴。所需农药由县植保技术服务中心等服务组织根据植保技术方案优惠配送。
第十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收费标准在物价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益状况,由专业化防治组织与农户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一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要制定和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农药器械保管使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和保存机防队人员的进出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机防队人员档案内容包括机防队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机防队配备施药的器械等。
第十二条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必须妥善保管病虫情报、承包合同、机防队员记录的田间施药情况登记等档案资料,完善档案管理。
关键词: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83-03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Specialize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rops Diseases and Pests in Wuhan
ZHU Bo-hua1,LONG Yun-tian2,ZHU De-xiong3,TANG Shao-yun1, ZHANG Kai1, WANG Shuang-ning1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of Wuhan City, Wuhan 430016,China;
2. Wenhua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3. Soil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Station of Huangpi District, Wuhan 4303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eanings,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 of specialize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rops diseases and pests in Wuhan, proposals for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aspects such as policy support and multi-channel investing capital; focus on supporting to cultivate a dominant forc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support to enhance service ability; expanding business scop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t.
Key words: Wuhan; crops; diseases and pests; specialize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升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的重要支撑。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富裕、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将进一步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1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重大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害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现阶段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方式,是“十二五”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1.1是应对农作物病虫害不断发生变化的态势,促进农业稳产、丰产的需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的态势。武汉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多变,种植结构多样化。近年来,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纹枯病、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在武汉市发生范围广、危害重,西瓜病毒病、稻水象甲等检疫性病虫也传入武汉市,严重威胁武汉市农业生产安全。而这些病虫的防治时效性和防治技术要求高,仅仅依靠单家独户的分散防治是难以做到的,只有通过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统防统治,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提高防控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危害损失,保障农业稳产丰产[1]。
1.2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特别是在病虫害大发生年份,防治工作尤其难落实。这种现状为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推进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器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可提供新的就业渠道,实现机手增收。
1.3可以促进科学用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武汉市目前农业生产仍以农民承包种植为主,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的植保知识,盲目、大量用药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而且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推进专业化防治,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统施”,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2]。
2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
武汉市农业发展方向为“两型”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长期以来都很重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自2005年以来,武汉市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断总结统防统治工作经验基础上,整合购机补贴及家园建设行动项目资金,积极探索专业化防治组织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模式,着力构建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试点示范,并按照典型示范,带动发展的思路,逐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2.1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专业化防治组织252个,其中机防队225个,机防队员2 310人,补贴购置机动喷雾器12 383台,覆盖作物包括水稻、油菜、棉花、玉米、蔬菜等,服务覆盖面积达30.08万hm2以上,其中全市水稻机防面积达60%以上。专业化防治杀虫效果达95%,防病效果达85%以上。据测算,水稻实施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主防治的效果提高15%以上,防治效率提高80%,平均减少2次用药,每公顷节省农药费用270元,节省人工费用450元,增加稻谷产值600元以上,平均每公顷水稻增产节支增收1 320元左右,全市增收13 728万元以上。
2.2专业化防治的组织形式
目前武汉市专业化防治组织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应急防控型。以街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组建应急防治模式,在防治关键时期开展应急防治;二是村级组织型。以村委会为主体,组建集体防治模式,为本村或周边地区病虫统一防治服务;三是专业合作型。以协会、合作组织为主体,组建协会服务模式,对加入组织的农民提供优惠服务和对其他农民开展有偿服务;四是大户主导型。以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组建产业基地服务模式,主要服务生产基地,兼顾周边地区;五是配套服务型。以农药经营企业为主体,组建经营实体配套服务模式,建立群众植保机防组织。
2.3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服务方式
武汉市专业化防治组织本着“服务为主,自愿互利,合理收费”的原则,不断完善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取承包防治,通过阶段承包或全程承包等方式,由机手带药实行“五统一分”(即统一测报、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统一收费标准,分户防治),收取一定费用,每公顷按150~180元收取;二是采取代防代治,农民出药,机手施药,收取代治费,每公顷按90~120元收取;三是自防自治,购药、施药由龙头企业、种粮大户自己解决;四是统防统治,在应急防治的关键时刻,由政府统一调度,开展应急防控和救助防控,不收取任何费用。
3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不稳定,统防统治规模小,覆盖率低,防治对象大多限于水稻等作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资金投入不足
病虫害防治需要的植保器械前期投入很大,而病虫害属于生物灾害,具有突发性、暴发性、成灾性,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收益小、风险大,加之自身属于微利行业,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因此存在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
3.2队伍不稳
虽然武汉市机动喷雾器数量达12 000多台,机防队达225个,但注册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少。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施用农药风险大,每年就防治几次,时间短,收入少,队伍稳定难。
3.3防治风险大
由于病虫害防治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影响大,风险难把握。并且部分农户对病虫害达标防治认识不清,对防治效果要求过高,时常出现防效纠纷问题。
3.4大面积统防统治少
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制约了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些农户存在惜本思想,不愿接受机防服务,只有在人手实在不足的情况下才聘请别人进行防治,使专业化防治工作大面积连片开展难度大,影响了专业化防治效率。
3.5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各乡镇农技中心实行“以钱养事”,技术人员少,职能多,田间调查时间难以保证,技术宣传、田间指导显得滞后,而村级没有农技员,使得机防组织适期防治、科学用药难度较大。
4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发展对策
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将建设专业化防治组织作为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这将是推进武汉市专业化防治发展的良好契机。
4.1争取政策支持,多渠道投入资金
一是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专业化防治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要争取固定的、长期的地方财政投入来扶持和稳定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争取上级业务部门专业防治的项目和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农作物病虫防控项目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从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民培训、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等相关涉农资金中,重点支持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建设。与有关保险部门协商,争取办理专业防治有关保险。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采取措施,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中来。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缓解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资金困难,促进专业化防治组织快速发展。
4.2重点扶持,培育主导力量
围绕武汉市优势农产品基地和板块基地,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采用资金、技术、物资等扶持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药经营实体、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及其他经营服务组织创办专业化防治组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具有特色、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专业化防治组织,培育一批信誉高、服务优、防效好、有活力的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发展规划、队伍稳定的植保专业合作社。一是落实有关政策。从植保器械、药剂、技术、信息等方面大力扶持,完善其服务方式、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增强发展活力,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的病虫害专业统治队伍,成为武汉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主导力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示范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专业防治的优势、做法和典型,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制定激励机制,重点对专业化统防统治先进单位及组织给予专项奖励。要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全面推进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4.3规范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一是帮助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运作,使其尽快走上合作社制度管理和公司模式经营之路[3]。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即有注册登记、有章程、有规章制度、有组织牌匾、有办公咨询场所、有联系电话、有专业机手、有高效施药机械、有病虫发生信息栏、有示范区),实行“四上墙”(即服务公约、服务方式、收费标准、机手姓名及联系方式上墙)。在植保服务上,实行动态管理和建立跟踪服务档案[4]。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对专业化防治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服务行为。三是健全防效认定机制,避免防治中出现纠纷,促进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发展[5]。
4.4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服务能力
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与专业化合作组织建立紧密的业务指导关系,提高其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制定病虫害防治预案。选择本地种植面积大、易于开展统防统治的农作物为重点,按照“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防效评估”的原则制定防治预案。二是适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在防治适期前3~5 d将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传递到专业防治组织,并在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三是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快引进和推广先进、高效的机械,如担架式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太阳能杀虫灯等。四是办好技术培训班。对专业化防治组织骨干成员集中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施药器械使用及维修技术培训,使其达到“一能三会”标准,即:能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病虫、会正确施药、会检查防治效果。
4.5扩大经营范围,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周期短,季节性强,专业组织不能常年开展经营服务,可采取自立、兼并或联合其他合作社或组织等形式,通过向农户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来增加效益,如充实到农机专业化组织,可以从种到收实行机械化作业;充实到农药经销企业,可以实现供药、防治一体化;充实到农技服务中心,达到既开放卖药,又现场治病,可以实现病虫测报、田间防治一条龙服务。通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才能稳定专业化防治队伍,有经济实力提高病虫防治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能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1]。
参考文献:
[1] 向子钧.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之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1(1):42-44.
[2] 黄光鹏,黄文九,贾雄兵.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思路探讨[A].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5-19.
[3] 冀菊梅,郝兆宏,染晓青,等.洛南县植保专业化防治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A].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3-25.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农业生产;应用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凭借其在农田管理、土壤湿度监测、病虫害防治、农药喷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一度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当前,我国无人机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应用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关于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对此,本文将以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点为介入点,着重介绍无人机技术在农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喷洒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以促使现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1现代农业领域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优点
1.1安全高效
无人机技术相比传统农业技术,在喷洒方面,其安全、高效的优势尤其明显。由于其喷洒的工作效率高于传统喷洒100倍,且覆盖的农田作业规模也高达100亩每小时,极大节省了传统人工喷洒农药、作物管理的时间,无人机技术避免了农业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农药,从而发生身体病害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操作更加安全[1]。
1.2自主作业
利用飞控导航、遥控操作原理,无人机技术下,农药喷洒变得自主、灵活,且可以不受农田地形、高度的影响。且在喷洒农药之前,无人机根据规划的导航路线可直接抵达农田区域,对农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与信息收集,以此录入地面指挥系统,帮助农业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农田管理对策。
1.3防治效果好
相比传统人工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无人机技术因为可以自由转换其喷洒高度、广度和农药喷洒的剂量,药液在旋翼气流的作用下加速形成雾流,在作物身上的穿透力更强,且有效避免药液飘失,无论是农药的覆盖面、沉积效果,还是最终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都比传统人工喷洒农药更加显著。
2现代农业领域无人机技术的主要应用
2.1作物生产情况监测
利用无人机技术,可有效监测农作物的长势、病虫害情况、灌溉情况等。在遥感技术支撑下,无人机技术能通过航拍,以摄像、图像等形式全面了解农田面积、作物种类、作物土壤变异、作物周期性的生长变化等情况,从而发现人类肉眼不可见的病虫活动迹象,及时了解作物的生长问题,并第一时间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无人机技术对作物监测不仅涉及范围广,数据准确,还有效节约了作业时间,这些优势都是传统农业技术所不能比拟的。
2.2农田作物药物喷洒
在农作物农药喷洒方面,因为无人机在空中飞行,航线设置灵活、飞行速度也可自行控制,无人机的体积较小、质量轻,喷洒覆盖的农田面积广,能轻松实现复杂地形农田区域的农药喷洒作业,药液喷洒均匀,农药飘失少,有效避免浪费[2]。当前,不少设计精巧、振动小的用于农药喷洒的无人机,不仅喷洒准确、下沉气流也较为稳定,可控性高,喷洒过程极少受到恶劣气候影响,喷洒没有废气产生,污染少,符合国家有关绿色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要求。
2.3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因病虫害发生的粮食减产已经超过10%的比例。气候、作物种植习惯、作物品种、防治措施不到位等都是导致作物病虫害的主要原因。采用无人机技术,为无人机安装红外光谱扫描设置,可通过巡视,发现农作物反射到系统中的近红外光,以此形成多光谱图像,以此了解某一区域农田的病虫害活动情况,从而及时发现作物生长中出现的问题,提升防治效率,避免粮食减产。国内有研究显示,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能成功发现葡萄叶片条纹的病状信息,为了解葡萄冠层的病虫害状况提供有效依据。此外,有研究显示,八旋翼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能成功获得马铃薯冠层的相关图像信息,通过自动识别技术进一步监测马铃薯生长异常状况,快速监测到马铃薯疫病的进展状况,为防治马铃薯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及应急处置方案。
2.4土壤湿度监测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肥沃而含有一定水分的土壤。利用无人机技术监测农田土壤湿度,主要通过搭载土壤湿度检测设备,以可见光的判定方法获取土壤湿度相关的图像信息,在对土壤湿度指标对比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模、计算、分析,进一步推导出土壤的湿度水平,数据更加准确和真实,以此实现对农田土壤湿度高效的监测与管理。基于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复杂的现况,利用无人机技术监测农田土壤湿度,可有效降低监测成本,且无人机搭载检测设备的方式,操作便利,运行方式灵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领导重视到位,责任层层落实
柳河县政府高度重视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工作,组织农牧局、财政局、气象局、广电局和各乡镇政府等有关单位,协调开展全县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制定了“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防治工作方案”并层层落实责任,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农牧局组织抽调农业站农技人员,分片深入乡镇村屯,指导全县病虫防治工作。
玉米、水稻生长后期,即灌浆至成熟期是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柳河县各相关农业部门继续高度重视,直至取得病虫防控的全面胜利。组织动员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避免任何麻痹和松懈情绪,一鼓作气,坚决打好打赢病虫害防控战役,确保即将丰收的粮食真正到手。
2.信息宣传到位,全力防病治虫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强化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和防控态势,按照重大病虫害周报、突发病虫害日报制度要求,及时准确报告病虫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传递病虫发生情况信息。县办和农牧局向各乡镇发送了《关于做好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农牧局在县电视台做了《关于做好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引起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及时到田间查看病虫发生情况,进行及时防治。
二代粘虫有效防治时间紧迫,各乡(镇)在二代粘虫等防控工作中,突出重点,认真监测虫情,并先重后轻,分类施策,加快防治进度。重点抓好发生面积较大的村、屯,确保不留死角。其他村、屯在抓好已发生虫害地块防治的同时,认真搞好田间普查,发现一块,防治一块,突出工作重点,坚决控制二代粘虫等为害。
3.技术服务到位,科学有效防控
农牧局制定了《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方案》,按照方案,县农业技术人员包乡镇,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包村头和重点户,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查看病情和虫情,现场指导防治。到目前,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头农户和田间地头1600多人次,使广大农民能科学、安全、有效地防治二代粘虫和玉米大斑病。同时,积极协调各农资服务部门,做好农药、器械等物资的调度工作。
今年,柳河县二代粘虫呈点块发生的特点,各地农技人员广泛发动群众,教育广大农民克服畏惧情绪,讲清为害后果,动员组织广大农民不等不靠,实行群防群治,及时进地施药防治。同时,做好防治方法宣传,指导农民科学安全用药,防止中毒事故发生,确保人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