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 现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9-01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机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为首家。它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适应农机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农业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现智能化农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液、信一体化专业素质,掌握智能化农机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安装调试、机械故障检测、诊断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智能化农机运用、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农机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是在推行“精确农业”战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支持“精确农业”的若干重要农业机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使用与维护。但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校内现场教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仅限于农机机械基础、底盘拆装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校内现场教学。同时考虑季节、气候、土壤、种植种类等因素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更适宜于校外现场教学。

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现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农场农机智能化控制室或田间,将抽象农业机械智能化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室或农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类型和操作与维护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2.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实训设备与现场机械、教具与工具三者结合;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上,在充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考核,并以此综合评价。

通过校企合作,现已经开发了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六门课程,并对六门课程共同实施的关于智能化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八个教学模块:

2.1基于GPS、GIS在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作业面积计量、引导定位作业和空间数据定位采样的应用技术;

2.2基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术与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应用技术;

2.3基于实施定位处方农作物生产和控制的施肥、施药、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技术;

2.4基于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技术应用;

2.5基于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技术的应用;

2.6基于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2.7基于GPS、GIS有关技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2.8基于GPS接收机的智能化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和播种机械技术的应用。

三、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了实验室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生从徒弟向师傅的转换。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2.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至于真实的生产与工作环境中,使课堂上抽象的智能化技术得以具体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相互帮助与学习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第2篇

一、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树立职业榜样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正文中的科学史以及科学家访谈、生物科学史话等栏目介绍了不少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的卓越成就、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充分说明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意义和对人类的影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自豪感,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献身科学的理想信念;深度挖掘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历程,尤其是面对困难时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从而对塑造坚定的职业理想产生深远影响。比如不少高中生对农学专业存在一些偏见而不屑报考,而杰出的杂交水稻育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堪称追求职业理想的励志典范。他敢于挑战权威,在还是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一名教师的时候,就通过科学实验了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他不畏艰难,在外界质疑、实验多次失败、研究被迫中断、实验秧苗全部被毁等多种打击下仍坚守初心;他淡泊名利,名满天下的时候,仍躬耕于田畴,不断冲击新的目标。

二、搭建平台创设机会,丰富职业体验

每一份职业都有自己的苦与乐,只有全面客观地感知才能作出科学判断。设法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亲历工作过程、职业角色带来的感受,可以为学生选择大学专业以及就业方向提供重要依据。课堂上的体验活动主要有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科学实验等,课外的体验活动包括参观本地高校、生态园、植物园、动物园等。比如,为深入了解“医院中的检验师”这一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一方面可以在实验室中引导学生利用还原糖鉴定的有关知识对同学们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实验和多种食物还原糖含量比较实验;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医院的检验科,采访检验师的工作感受,在课上交流分享。再比如,“化石标本制作人员”这一职业离学生生活较远,可以在网上购买化石标本模型模拟化石标本制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自体会职业要求和职业乐趣,认同职业价值从而形成为之努力的持久动力。

三、借助生物科技前沿,开拓职业视野

教材中“生物科技进展”“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弘扬了生物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理论成果往往催生了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而高中生大多对新兴职业知之甚少,面临这类专业选择时常常茫然无措,教学中借助科技前沿顺藤摸瓜,可以发现和认识新兴职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学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介绍了科学前沿“人工合成生命的探索”,其中我国科学家创建了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如果不做拓展,学生很难理解科学家为什么要人工合成生命。合理想象有助于增强生物科学前沿技术的魅力和感召力,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畅谈“如果人工合成生命技术支持人们‘量身定制’人造生命,你想赋予生命什么样的超能力”,在此基础上观看相关科普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的合成生物学专业,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专业和职业选择的视野。

四、正确认识冷门热门,走出职业误区

生物学中有些专业不为大众所熟悉,比如古生物学、化石标本制作等,通常被人们称为“冷门专业”。“冷门专业”因不被了解而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很多人误以为冷门专业就业难,事实上也不尽然。比如我国古生物学科人才队伍严重萎缩,新老交替的人才断层问题特别严重,后备人才明显不足,所以古生物学专业就业率并不低。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研究所、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可以去公司,辅助寻找矿产、石油等资源;还可以从事其他与地质相关的行业,如海洋地质研究、地震研究等。物以稀为贵,一些专业正因为“冷”,才会人才匮乏。还有一些冷门专业只是一时的“冷”,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也可能“供不应求”。学问不分高低贵贱,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优秀,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愁未来的出路,而自身平庸、得过且过,即使选择了热门专业也不能一劳永逸。评价专业冷热主要有四个维度:学生兴趣,感兴趣的专业就属于自己的“热门”;社会需求,因供需关系导致的冷热门很容易“翻转”;学校实力,同一类专业在不同学校中,会因办学实力导致热度不同;录取分数,历年来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冷热门评价方法。教学中多列举此类“冷门专业”中的杰出人物从业经历,可以引导学生冲破世俗的眼光,走出职业误区,用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确定专业选择标准,真正做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五、明晰专业素质要求,做好职业规划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第3篇

据一些媒体反馈,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有些后劲不足,不能适应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新闻专业的教师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学生反映教新闻写作的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这些反馈是对新闻教育的挑战吗?新闻教育怎样才能既坚守大学的教育本质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的新闻院系怎样才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原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渤海大学学报》主编的林博士。

采访者:有媒体反馈,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媒体工作表现出来的是上手快,但知识储备比较单薄,后劲不足。而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中文系的,虽然上手慢些,但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后,底蕴是比较足的。那么新闻专业的学生怎么在上学期间为“后劲”做好准备呢?

林: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新闻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其他专业,比如文学、史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众多知识去夯实。这个夯实的过程中,除了专业老师教专业之外,学生要自觉地去捕捉其他知识作补充,这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仅仅起到方法、理念、信息的引导指引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去努力,自己做好定位、做好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采访者:您能不能以《新闻史》的学习为例来具体说一下这个夯实过程呢?

林:想学好新闻史,首先必须懂得历史,不仅要懂中国历史,还有外国历史。另外,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这些知识都要涉猎,都要懂一些,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知识体系架构,才能把新闻史真正学好。在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一个专业就像一辆汽车,仅仅有一个车的轴承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轮子、车棚、方向盘等等一些物件,才能成为一个能快速运行的汽车。所以说,新闻专业的学生整天仅仅抱着新闻学的书看是不对的,学新闻的和教新闻的都应该建立一种“大新闻观念”。

采访者:现在很多人对“大新闻观”都很赞同,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新闻学和文学好像走得太近了,很多学校的新闻系是脱胎于中文系的,教新闻的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教中文的老师直接转过来的,所以现在一些人担心新闻文学化,有专家还提出“文学新闻学风生水起,新闻学教育正走入误区。”

林:这是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新闻业是晚生的,起初最早从事新闻业的人很多都是作家或者说文学从业者,相比之下,德国的新闻业是直接从报学里产生。我觉得无论新闻学是从哪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不应该成为限制这个专业发展的理由。在我们国家,一些人认为新闻发展缓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制于文学专业,还有人在讨论新闻的归属问题,我个人觉得目前再探讨这些问题都没有意义。就当下来看,新闻的现实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职业化的进程当中也需要很多新闻人才。因此,对新闻和文学关系的讨论应逐渐淡化。因为虽然新闻学在大门类下属于文学,但新闻传播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就是说即使你再强调新闻无学,否定新闻有学,甚至有人认为新闻应该归属于文学专业等等,但从国家教育部的一级学科分类来讲,它已经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了,“法律”已经认定了。接下来就是学界和业界不断地努力,建立起纯正的新闻专业理念,来积极探讨新闻的“学”在哪里,应该怎样去发展,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目前急需做的。

对于已经建立新闻学专业的院校而言,既然建立了,就要谋求发展,归属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有学科相对独立,建立有学科、专业带头人的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加上目标定位合理准确,大家努力,一个学科或者专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态势。

采访者:媒体还有一种反馈,就是专业记者的问题,农业方面的报道媒体喜欢让学农学的去做,经济方面的报道让学经济的去做,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不了解。有人评价说,这意味着新闻专业的一些就业机会被“抢”了,您觉得这是对新闻教育的一种挑战吗?

林:其实这就是一个教育竞争的问题,谁的质量好用谁,这才是真正的“市场”法则,这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在与我们争夺“用人”市场,我们就认为是谁谁“抢”了我们的饭碗,如果我们把这种“抢”当作一种挑战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培养合理的人才,要了解市场需求实际,不断调整一些培养人才的教学计划,在总体规格下,需求局部调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我们也必须相信,从新闻人才的整体培养上看,一定是强于其他专业对新闻职业的领悟的。其他专业入主新闻行业工作,也是少数的,这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我们学习新闻的人也有从事非新闻职业的。从专业就业的角度讲,这是合理的。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从事本专业的比例能达到30%以上,就属于合理的就业原则。

采访者:为了应对媒体对专业记者的要求和需要,近几年有的院校在新闻教育上进行了专业细化的尝试,进行专业类的新闻教育。比如有的院校考虑专门培养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经济记者等等。

林:如今的大学教育专业越来越细化,这本身就是问题。如果在新闻教育中进行这种新闻评论、经济记者等等的专门培训,越来越做技能型教育,而不是学养型教育,这恰恰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现在有的学校为了寻找办学特色,打着各种办学特色的幌子,我觉得这实际上是误人子弟。比如专门培养经济记者这种做法,过分地去培养学生仅仅在经济领域去做,会耽误他的前程。他将来就一定要从事经济方面的报道吗?或者说社会就一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对于这种所谓的教育改革,我觉得没有必要尝试,而且对此比较反感,本来专业细化就是问题,在细化当中再细化,这不是精英教育,这越来越多的是应试的技能型教育,我们在新闻教育上还是不能忽略宏大的新闻观念。

采访者:您的硕士研究生相当比例是从其他专业考过来的。您也多次说过,您反而更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如果本科学经济、医学等专业,研究生学新闻,是不是可以应对“专业记者”的挑战?

林:我确实在某种场合这样说过,但前提是现在新闻本科毕业生的知识面窄,不够宽阔。我觉得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应该有很大的区别。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应该更全面,更精深,不仅需要有原专业的基础,还应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渗入,在“博”的基础上做到“专”。任何领域的人才都需要有博学的基础。

其实,新闻专业的教育,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我个人觉得,新闻专业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有洞察社会人际关系和发展的能力;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要学会和使用各种媒体的能力,尤其是在“融媒”时代;要懂得媒体发展与市场关系的能力。

采访者:刚才咱们谈到了媒介对新闻教育现状的一些反馈,其实,我们新闻教育内部的反馈也很值得关注。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2005年12月,某高校新闻学博士导师在给新闻学博士生上《新闻学研究》课时,发现部分博士生没有新闻实践经历,不会写新闻。他表示:“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这件事被评为当年新闻教育界十个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或现象之一。有人痛斥,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这不仅是博士的悲哀,更是博士教育的悲哀。

林:我也认为这样的博士是不合格的。但这毕竟是个案。作为个案,不是普遍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夸大,更不能由此来否定博士的教育。中国博士教育问题的结症不在于会不会写一个消息的问题,仅仅就这一个小个案来否定博士教育,实在是无意义。如果较真说,这些新闻博士是谁招的,不面试吗?面试的时候你考核新闻文体写作了吗?如果在招生时就定出规则,不会写新闻文体的考生不录取,不就解决了吗?

采访者:对于这件事,有学生反驳,教我们新闻采写的老师有的还没在媒体工作过呢。应该讲,学生的这种反馈在我们的新闻教育里或大或小确实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在逐渐被重视,被解决,比如我关注到这样一种现象,业界领导者当了学界带头人,比如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当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

林: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业界真正的报人或者在新闻界做出贡献的人,不是官员,他们首先是记者,然后做到编辑,再到总编、社长。这部分人去从事新闻教育或者在其中担任某种职务,这很合理。我觉得在新闻学教育中,至少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来源于媒体,有着丰富的媒体实践,所以我也希望真正的业界人士关注新闻教育的发展。新闻教育的发展必须靠三股力量,政府政策的支持,学界的努力和业界的支持,这其中业界的支持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业界当中不仅有实践,还有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这些需要灌输给学生,传授给学生。

采访者:在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方面,您曾经多次提过想招学历史的老师来教新闻史。有没有想过去真正落实这种想法?

林:我一直在试图去落实。但现在问题是找一个学历史的人懂得新闻很难,找一个懂得大历史观的学新闻史的人很难。实际上,这是我们教育机制的问题,不能培养出可以共融学科的人才。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原因。有的人虽然读了博士,但未必懂得教育,博士可以去干其他职业,但不一定适合当老师。老师这种行业,过去我们常说,好人不愿意当,坏人当不来。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整体要求比较高。比如说口语表达能力,板书书写,教师的职责问题,心态问题等等,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态度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满足某种专业的需要,而引进的教师对这个职业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态度,你再有学养不一定能当好老师。

采访者:那么您认为像新闻专业这样一个比较新的学科的长远发展具体需要哪些条件呢?

林:我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无论是硬件的还是软件的,尤其是人才引进的力度。这对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讲是一个致命的要素。第二是有没有学科带头人和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也就是说在这个学科的发展当中有没有领头羊,有没有一个团队去不断地努力追求专业化,以及在专业化的过程当中所显现出来的那种张力,这很关键。好的学科带头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职业的神圣的尊严感和价值感,甘心愿意为这个职业做出努力,盯住目标,不要泛泛。当然,学科的发展仅靠一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这个学科团队的队伍是否团结合作,是否和谐。第三个条件就是一个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它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区域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虽然我反对大学逐渐职业化,但在这个后工业化时代,不参与社会不参与实践是不行的。大学是象牙塔、殿堂,但不能推卸和社会的关系。有的学校推掉了围墙,好像是和社会空气流通的,但思想里还是排斥社会,排斥实践,这好像不合适。

采访者:对于新闻专业学生们的就业和未来您有一个怎样的期待呢?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第4篇

专业如此之多,虽然有些专业通过名称可以大体了解它,但也有一部分专业仅凭名称无法了解到它的真实情况(如培养目标、学习课程和就业方向等)。

首先,应该了解学科门类的划分。

当你去研究一些院校的时候,可能更多看到的是对某个专业的介绍。

那么,学科和专业之间是什么关系?

识专业,从专业体系开始

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中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注:本科未设置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预留。)

每个学科门类下包括若干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包括若干个二级学科。

研究生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科进行的。

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从这个专业目录里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

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

专业类下是各个专业,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本科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专业进行的。

(当然现在随着招生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已经按照大类招生,只有少数不适合合并同类项的还在继续按照专业招生。这是后话,这次暂且不表。)

学科和专业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

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另一方面,从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学科的作用是间接的。

在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专业口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教材、实验设计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科建设是无法替代的。

因此,将专业与学科混淆,或主张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以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结果必然是削弱专业特有内容的建设,不利于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是偏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

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这是不正确的。

当然,如果某所高校在某些学科具有较强的实力,那么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也一样会具有较强的实力,无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硬件条件、师资队伍方面。

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实力一直很强,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全国排名第二,与之相关的本科专业如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也都具有很强的实力。

识专业,注重专业内涵

认识专业,考生和家长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

所谓专业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

通过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该专业是否符合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

通过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可以了解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的一些区别,判断哪所大学的对应专业更加适合自己。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不尽相同。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就业和研究领域等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专业的内涵,更加具体地为我们指明就读该专业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报志愿时选择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的第一次选择。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

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造成的。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地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要了解这些内容,可通过访问高校招生网站,那里会有关于学院和专业的介绍。

识专业,这些误区要避开

1、按名称认识专业

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望文生义,也不能道听途说。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

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事实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相关的职业。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

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

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

专业之间的细微差别,有时候通过名称并不能清楚地区分,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不能仅凭名称来认识专业。

2、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一般意义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但是考生报考时,往往还是愿意选择好大学的优势专业。

对于一个专业来讲,很多大学都有设置,但是不同的大学之间,同一个专业的实力是不一样的,这也直接体现在录取分数线上。

好大学的优势专业,往往录取分数线每年都相对较高,考生报考时,要量力而行。

但反之,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却不一定是某所大学的好专业,首先录取分数高有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当下比较热门而导致报考人数多形成的,其次还有的专业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年该专业由于录取分数低而使当年报考人数较多形成的。

3、专业等同于职业、行业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行业一般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饮食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

如前所述,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也有大体的就业方向。学生如果想毕业后进入某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大学期间就读与之相关的专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就业就会相对要容易得多。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提出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和行业。

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通信技术领域高级研究开发型人才,强调“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网络、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华为、中兴、大唐等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行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以及各类IT企业。如果学生有志于进入这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就可以选择通信工程专业。

以后到某某行业就业,是否就一定要读与该行业对口的专业?

一般来讲是这样的,但是也不绝对。

有的行业对口专业很多,例如银行业,需要金融、财会等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但是也需要计算机、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人才。

而有的行业对于专业来讲要求比较严格,例如电力系统,有一个需求专业目录,考生可以首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之类的专业。

如果考生对某个行业感兴趣,还是尽可能选择相关对口专业报考,这样毕业生进入该行业的难度就小得多;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未能考取相关专业,也可以通过辅修、考研等其他方式学习相关专业,从而达到进入该行业工作的目的。

4、只要专业名称相同,在所有大学都一样

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是由于每所高校在办学特色、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相同专业之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都有设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

而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两校的专业各有侧重。

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感兴趣,还要去了解拟选择高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否也与自己预期一致。

5、热门专业就业率高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然而许多考生和家长却容易陷入一个理解误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

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

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有的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甚至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

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在选择时,紧盯热门不如参考由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

但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第5篇

(一)农业职业教育的萎缩现象与农业科技需求的矛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一直持续的出现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三产业较快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乡镇企业就已接收了10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对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变化带来了新挑战、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体现。农科专业的萎缩,导致我国农口院校大范围的出现招生难、办学难的局面。不过我们应该看到,我国13亿多人口,有9亿多尚在农村,我省农民农业人均纯收入现在3000元左右,农业经济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增长,科教兴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成为农业职业教育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如果农业职业教育大面积下滑,必然要超出农业结构调整所能承受的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相一致,传统的农业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及农业科技需求,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农口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供不应求与招生难的矛盾

从我院乃至全国来看,近年农科毕业生连年出现用人单位争抢要的喜人现象,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但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又年年出现招生难的怪圈,“八五”期间那种办学红火的局面难以再现。这主要是随着我省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青年学生、家长在择业观念上与现实发生了严重错位,故相当多的学生弃学农科,纷纷拥向第三产业一些热门专业,加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是学生弃农学工经商的原因,受错误传统观念影响,大大减弱了农业职业教育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吸引力。

(三)各地构筑多年的农业教育资源逐渐弱化和流失

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低收益产业,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培养新型科技农民具有明显公益性,农职教是办学成本较高的教育形式,需要国家各级政府提供有力的办学经费、学生学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支持,以满足学校办学条件的需求,调动广大学生学农务农的积极性,以保障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发展。

(四)现在校的部分学生毕业时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农村基层就业

这部分学生艰苦奋斗观念差,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事业心创业精神淡化,尤其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增加,有的怕吃苦,讲条件;缺乏劳动观念,追求精神和生活享乐等,导致乡镇一级的农技站、林业站很少能吸引、招聘到高学历的农职毕业生。

(五)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含义理解有偏差

一些学生和家长往往对“农”字的理解太狭窄,仅局限于传统农业上,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以旧的眼光来看待,尚局限于身不离土、手不离锄从事田间工作的技术,对如何从事现代化的高深高效农业和育种、加工、销售、外贸就业市场新需求不了解,农业观念滞后。

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取向

(一)农业职业教育工作面临历史机遇

如上所述,当前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良好的机遇。自“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三农”工作,早在2004年6月教育部等七部委在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如何高度重视农业及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明确指出,“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急需一大批具有现代农业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农村科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带头人,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产业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这就必须要继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同时农业科技要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技术,以带动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近年的农口专业毕业生年年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证明,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高职人才。

(二)掌握社会人才需求趋势,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将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注重改革创新,力求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上办出特色。专业建设要力求以现代农业的观点,在科学确定“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拓宽学科、专业领域,注重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从总体上保证培养人才的适销对路。根据我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对人才的要求,专业建设要立足潍坊,面向全省,辐射全国,重视发展培养养殖业,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籽种农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要设置并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设置并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需要的专业;设置培养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并且在重视新兴农业产业专业设置的同时,要努力推动保留专业的现代化,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以专业调整培育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农口职业教育的发展。像结合我省近年农资市场已逐步形成集团化的情况下,探索试设农资经营类的专业,主要面对农资经营企业和农资经营户培养就业和创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的农技人才,想必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宗旨是按职业的不同需求,培养多方面的技术型实用人才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应该进一步转变,培养模式要有特色。要突出以职业岗位职责为目标,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行业需要为准绳,以够用为尺度,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密切结合,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自己的国情,努力突破传统的农业职业教育模式,逐步向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转轨,促进办学方式向着适应农业市场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