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该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近年来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有所下滑,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脱节。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便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育训练学 课程体系 现状 对策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是由“体育教学训练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两门学科组合而成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体育学下设的四个二级学科点之一,是以探索、研究体育教学规律与运动训练规律为目的,以了解和解决体育教育和运动过程中,因实践需要而导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运动技术难题为内容,具有显著的实践应用性的一门综合科学。具体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游泳等术科专业方向和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方向。而专业技术水平是本专业最基本、最集中的标志。主要培养目标是:高校体育师资、教练、科研及管理人员,其中体育师资的培养是第一位。

一、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发展趋势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从1954年开始至今己有50年历史。虽然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特别前苏联)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研究方向由单一到多元,体现更大的包容性,突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用“研究方向”实质上是二级学科的下一层,即三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关系到能否保持专业总体优势和学术特点,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以竟技项目划分,把研究方向与从事的体育项目相对应,所以我们曾经出现过如:田径研究领域又分为跑的方向、跳的方向、投的方向等越分越细的现象。专业研究方向过多,过细、过窄且不少研究方向已陈旧过时,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们是以二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同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普遍存在因人设课、改课程名称不改课程内容的情况。这种课程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体育发展的需要。

(一)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

目前各校都是以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这种设置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窄,影响了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二)重复内容偏多,研究性、前沿性不够

多年来,我们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本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问题,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降低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三)选修课程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

高校开设选修课门数差别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出各校开设的选修课门数较少,学生缺乏选择余地,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很多学校对跨学科选修均未做出规定,有些高校甚至未开出跨学科选修课,不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科学设置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为体育教师和训练队教练,良好的专业技术是他们从业的根本,所以一定要加强该专业的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要增加专项技术课程的课时数,另一方面设置一些技术性教学的选修课,并且调整技术课程的设置时间,使研究生二、三年级有技术课程的学习。组织各种项目的比赛活动,使学生在相互比赛中进行学习。

(二)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设置的课时数对本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课堂教学,对出现教师不给研究生上课、代替教师上课的情况一定要严格处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使任课教师严格对待硕士研究生教学,认真备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三)提高学生进行课下学习的自觉性

为硕士研究生设置专门的自习室,以便提供良好的自习环境,并将学生的课下自学列入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评比中。

(四)加强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提倡鼓励硕士研究生多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对研究生发表文章的版面费,设立专门的扶持资金,并对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学生进行奖励。定期组织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邀请导师对科研思路进行指导,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 曹丽华.福建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课程设置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8(5):566-568.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如何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以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数量和改善其就业质量,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体育人文社会学 就业保障 机制 研究生

近年来,我国的人文社会学发展非常迅速,这是因为在新时代改革和发展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也出现了繁荣局面。而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对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并建设相关就业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与人文社会学关系及发展趋势

(一)体育与人文社会学的关系

体育是一种人文社会现象,它包括竞技、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等。人文社会科学则包含两部分内容,即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探讨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学科,将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将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及辩证关系作为研究内容。人文科学学科包括文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等,内容非常丰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要以经验作为研究基础,其学科包括政治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等,是一种工业化发展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思想逐步解放,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进一步加快。这时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成效显著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群。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将向国际合作研究、学科建设完善和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1.与国际的研究合作将越来越频繁。我国自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来,就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同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在今天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研究体育这样全球瞩目的课题,离不开同国际社会的合作;2.体育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将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3.研究方法将更加多样。随着改革潮流而来的是大批科学文化研究者,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相信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也肯定会朝着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现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跨专业现象比较明显,一部分学生具备本专业体育技能和教学经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属于“跨行”报考生,这部分学生在报考前并不具备体育专业技能,也没有体育教学能力。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体育相关理论知识,这对后一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优势,况且,企业招聘意向是既要有专业的体育理论知识,又要有技能实践能力,因此其就业面临很大的困境。一方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要比中、西部地区大,这是受地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女研究生受毕业后结婚生育等因素影响,就业也会变得比男研究生困难。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研究生就业形势都保持在很好的水平,但是目前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招聘要求过高。近年来我国体育院校持续扩招,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它们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体育院校都开始利用招聘会和网络招聘教师,但是这种招聘受某种风气影响,对名校博士和海归博士很热衷,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原本以为学历不是问题的研究生们,迎来了毕业后严峻的就业形势;2.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相比,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没有就业优势。因为一部分跨专业体育人文社会专业研究生学习的大部分是体育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体育技能训练,没有能力胜任公体课教学任务,而另一部分体育专业的体育人文社会研究生虽然受过系统的体育技能训练,也有一定的体育教学经验,但是和同条件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比起来,没有应聘优势可言;3.学校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平衡,缺乏就业指导。目前各学校体育人文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似,大多学生都是修满3年的学分才能够毕业,很少有提前毕业的。学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只注重学生理论文化知识的培养,缺乏实践训练,导致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另外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不够完善,没有针对实际就业形势和研究生个人就业意向的实践技能指导训练,导致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利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除此外,还存在研究生自身的问题,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努力,没有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沟通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等。这些都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三、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探讨

(一)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规划和理论研究

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理论研究和发展规划可以保障学科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比较缺乏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统一的学术组织,这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不利因素,不利于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组织,并组建统一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库,在强化其组织管理职能的同时,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理论包括本体理论和学科理论两部分。体育人文社会本体理论在大的方向轮廓上已经基本确定,但在一些领域还需进一步调整和界定。比如在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等领域。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需要借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深入研究其内在联系,形成本学科独立的研究方法体系。学术理论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现阶段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成果比较丰富,为实现短时内的快速发展,应该积极加强同他们的合作交流,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与国际研究接轨。

(二)拓宽体育院校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

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体育院校的研究生需求量大,各体育院校根本不必为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担心。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对体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院校应该在充分认识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式的基础上,主动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拓宽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重点加强市场需要而目前研究生所缺乏的素质培养。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应进一步加强结合市场的实践培训,强化市场的引导作用,将这种观念运用到课程设置中,比如可以适当增设体育管理课和体育营销课课程。相应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因为目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体育专业技术,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另外学校方面,应该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创自己的特色教育模式,打造具有特色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文社会研究生。

(三)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精神,体现了研究者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觉研究精神,这种纯研究精神可以与相比,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在当前这种学术研究浮躁、功利性强的社会,提倡加强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其研究越深入,越有利于就业保障机制的顺利建设。

要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首先,应该培养其创造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研究者才有可能将满腔的创造热情投入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其次,在创造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研究主体完善自我的能力。因为研究者只有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才能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对未来的体育学习充满热情,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同时也能吸引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专业教育者的加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增添新的活力,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体育人文社会学爱好者,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推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再次,要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反思与修正能力。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总结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对它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把它放在当今社会具体的环境中进行研究,这就需要研究主体在研究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正,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市场的需求。通过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可以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推向有利于学校教育发展方向,学校可以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加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机会,推动就业保障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取得新的进展。

(四)建立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就业指导体系

就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形势来看,学校有必要发挥其教学资源优势,建立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导他们完成职业规划。就业体系的建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重点让他们掌握就业指导相关专业技术和知识;2.探索和开发高校就业指导方法和内容。学校应建立同校外用人单位的就业指导联络机制,交换彼此育人和用人信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信息,结合自身培养人才特色,探索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拓展新的教学内容,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提供可靠的就业条件。另外可以根据需要,邀请用人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加入学校就业指导小组,展开体育人文社会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意向,同时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提供更加直接的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指导考评体系,推动整个就业指导体系不断完善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目前的处境堪忧,在今天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其就业优势不明显,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招聘单位,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政府、企业和学校各方面都应该从认识观念和行动上重视起来。一方面深化高校内部课程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加强高效同用人企业的合作,找准人才培育方向和定位,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保障机制,彻底改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文亚群,许之屏.试论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的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7).

[2] 李磊.完善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1.

[3] 钟秉枢.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J].军事体育学报.2013(4).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Cao Yanxia;Nuo Ribu

(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China)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招生单位的名称数量、培养层次、专业设置、科研状况等层面,对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人才培养态势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而提出了综合性大学培养体育人才应立足社会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优势,加强与体育交叉的新学科的建设;做好与其它专业院系的联合培养工作等建议。

Abstract: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stud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he authors mad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developments of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from the recruit students unit name, quant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setting, research status, etc.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example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 should base on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he key to uni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give full scope to their advantages, to strengthen construct sports interdiscipline and do the best combined training of the sports talent.

关键词: 体育人才 专业布局 目标定位 课程建设

Key words: sports talent;professional layout;target location;cours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05-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愈加多样化,这促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人才市场的繁荣和体育人才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改革培养方案,调整培养思路成为目前各体育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师资队伍健全、教学资源丰富、学科群体林立、学习氛围良好、人文环境优雅,使之相对体育类专业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我国具有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后盾的综合性高校,无论是在培养规模还是在人才多样性方面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借鉴国外体育学科建设发展经验,挖掘利用综合性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使其担当起培养体育专业相关人才的重任,形成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多模式、多途径、有良性竞争的局面,是普通高校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基此,本文在调查我国多所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态势。

1“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概况

通过登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各“211”院校校园网以及查阅中国体育年鉴等资料,获得招生单位、数量和培养层次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见表1。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受当时国家政策影响,专业性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体育院系一直是我国体育人才的最主要培养单位,开设有体育专业承担培养体育人才任务的综合性大学仅占极少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资源的整合,招收体育类专业学生的院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截止2008年9月,接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的 “211”院校已达43所,占到了“211”院校总数的44%。其中具有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有3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33所、本科学士招生单位22所。相比1999年,只有8所“211”院校开设体育专业(体育类和师范类院校除外),有了显著增长。这表明,我国诸多综合性大学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根据体育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培养社会亟需之才。

另外,培养层次起点高是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呈现的另一个特点。虽然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但其表现出的良好发展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例如,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在2004年、2009年的两次全国部分高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评估中,能够从诸多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中脱颖而出,排列前10位就是最好的例证。

2“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专业设置与布局分析

专业是人们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设计[1]。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要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体育需求,就必须有大批的高水平现代化体育人才的培养。调查表明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专业设置仅限在教育训练学和社会体育两个方面(见表2),专业设置的广泛性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因素,单一的专业设置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狭窄。胡红梅,彭洪涛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体育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2]。国外发达国家综合性大学体育人才培养一般都结合本地需求设置专业,例如在美国,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种类繁多,有体育教育、体育科学、体育管理、运动学、体育交流、健康保健、舞蹈、余暇运动、体育旅游、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以及教练员专业等等,以满足社会上多样化的需求。另外,一些院校还能根据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精心设置一些容易就业和满足社会多方面要求的专业供学生选择[3]。因此,如何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优化完善体育人才的专业设置,是我国体育工作者要探究的重中之重。

3“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我国体育社会化的进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体育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必然要反映到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上。调查显示,约占80%的综合性大学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当地需求,设置自己的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努力。比如较早开设体育专业的苏州大学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演变,当前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所专长,一方面能够胜任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功能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作为少数民族教育最高学府的中央民族大学,立足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宗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全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体育人才,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基层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总之,这些院校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更加宽泛,就业口径更宽阔,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表现出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4“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课程建设趋势

调查显示,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的课程建设略显落后,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10所开设该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是按照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进行课程设置的。该课程方案作为21世纪第一份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文件,是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背景出台的,它顺应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潮流,结合我国的教师教育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适应当初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的改革。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该课程设置存在主干课程刚性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等弊端[4],另外,有关体育史学、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不够突出,在当前我国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主流下,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色彩,这应引起培养单位的注意。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问题更多,表现为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依据,处于盲目状态等等[5]。通过对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学校调查显示,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零散、技能肤浅根本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源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从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证,只是运动科学、人体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的简单组合,这样的课程必然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基于这种事实,社会上急需大量的社会体育人才,而各培养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率却很低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作为综合性大学,必须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论证,才能走出这样的怪圈。关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多数院校将其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三大必修环节,学位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选修课程作为非学位课程。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要求一年半内完成学位课程。以苏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为例:课程总学分共37学分,学位课程(必修课)占25学分,非学位课程学校提供15门课程30学分供选修,要求学生至少要修够8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这种课程设置是个普遍现象,与之不同的是以清华大学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其学位专业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学位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7)的课程。为了体现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在学位专业课的每个模块都是给出了多门课程以供选择,并且要求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非学位课程是指补修课和任选课,补修课程是指在学科本科层次欠缺专业基础的学生,要求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科核心课程。任选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和实际,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不受年级、科系、学校的限制,自由度较大。清华大学的选修课比例增大、跨学科专业课程和任选课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提供了借鉴,值得其它院校学习。

5“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学研究与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对比

统计显示,综合性大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体育学术论文的数量呈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开设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学。但与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相比无论是在发文数量还是论文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表3显示,2000-2004年在体育学领域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30名作者,大都来自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只有2名来自“211”综合性大学,而且还处在前10名之外。在发表体育学论文最多的前30个机构和体育学论文引用最多的30个机构排名中,“211”综合性大学同样所占比例甚小[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研究规模和研究的综合实力无法与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媲美。另一个现象是,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研究偏向教学和人文,欠缺在竞技体育和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体育作为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它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支持[7]。学科设置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进行体育研究的深广背景和强大技术支持,但表现出的不尽人意需要学者们深思。只有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综合化优势,才是自身的发展之路。在项目申请方面,综合性大学近些年发展的较快,充分显示了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潜力,在2003年之前,综合性大学很少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体育学课题,但在2003年之后综合性大学申请成功的体育学项目比重逐年增加,2008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综合性大学获得资助的项目比例达到了31%,首次超过了专业体育类院校(详见图1)。教材、专著也是代表科研水平的重要方面,历来都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出版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教材和专著是体现的是在该学科理论研究深入层次。调查显示,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研究在此方面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查阅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教材编委和作者构成,来自综合性大学的作者寥寥无几。这需要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者们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我国综合性大学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设体育专业培养体育人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培养方向明确,培养层次高,正朝着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市场的实情和体育人才国际化趋势靠拢。部分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精心设置了一些社会紧缺的、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体现了自己鲜明的培养特色。培养目标定位向着时代性和前瞻性方向发展,课程设置强调文、理、工科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知识领域综合化特征凸显。存在的不足是,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人才培养方向上仍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主,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置过于笼统,实用性不强;部分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僵化,必修课比例过重,自由度不足,跨学科学习安排欠缺;科学研究潜力有待挖掘,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者科研能力亟需提高。鉴于此,建议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定位应明确,要发挥其综合性的优势,体现自身的特色,引导、促进、加强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体育专业的开设应做好与其它专业院系的联合培养工作,为师资的交叉、实验室的互用、科研经验的借鉴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专业设置要与时俱进,课程目标要多样多元,课程结构要多层面,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同时,注意人文科学教育的跟进;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种类,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努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创建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培养基础厚、出口宽、社会适应性强的多功能性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隗金水,邹亮畴,黄志玲等.体育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和学位设置的改革设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96-99.

[2]胡红梅,彭洪涛.以综合大学为依托培养各类优秀体育人才[J].体育学刊,2007,14,(5):82-85.

[3]李忠梅.从美国体育院系的发展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4]胥英明.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4,11,(5):10-12.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一体两翼 培养模式

一、前言

体育舞蹈自上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现阶段由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我们同其他先进国家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身逐渐成为众所瞩目的休闲方式,但同时体育舞蹈教师的缺乏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满足社会对体育舞蹈教师的需求,加速河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体育舞蹈的专业教师已成为目前我省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任务,但当务之急是如何构建体育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体育舞蹈人才。

二、对《体育舞蹈》专业“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的分析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必修课、选修课和限选课三部分。主干学科为舞蹈学,专业核心课程为: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教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和专项理论与实践。

1、必修课设置

必修课分为五大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理论教育平台、专业技术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至4、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至4、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学语文、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共12门课程,累计758学时,共36学分。

专业理论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专业导引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学和体育心理学等共9门课程,累计366学时,共21学分。

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国标舞专项训练、艺术体操专项训练及健美操专项训练等共3门课程,累计492学时,共28学分。

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又由3部分构成,分别为教育理论基础、学科教育基础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理论基础部分开设有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学科教育基础部分开设有体育教学论和中学体育教材分析与课程设计(含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教师职业技能部分开设有课堂教学技能(含微格教学)、教师语言艺术(含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和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该平台必修课程共开设10门,累计306学时,共14.5学分。

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军事理论及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学技能训练、教师资格证、裁判证、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论文、专业技能竞赛、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共计37学分。

2、选修课设置

选修课也分为三大平台:专业理论教育平台、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和教师教育平台。

专业理论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中外舞蹈史、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运动生物力学、音乐赏析、美学原理、休闲体育学、体育营销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绘图、体育法学、体育管理学、中医针灸学、体育测量评价、运动选材、体育概论和体育史等共18门课程,累计144学时,共计8学分。

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视唱练耳、田径、体操、武术、乒乓球、篮球、现代舞、羽毛球、网球、排球、太极拳、传统体育养生、民族舞、足球、跆拳道、街舞、轮滑和健美运动等共18门课程,累计252学时,共计14学分

教师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师礼仪、教育政策法规、书写技能、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教育管理学、教师心理专题、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共11门课程,累计90学时,共19.5学分。

3、限选课设置

根据我省各师范类院校制定的《通识教育限选课安排》进行实施,本专业学生必须从每一个系列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的课程。同时至少在社会科学系列选修3个学分课程。选修的非本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数不低于10学分。安排在第3至第7学期开设。

4、学分学时比例及要求

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26.5%,占总学时36.3%;专业理论教育课占总学分16.7%,占总学时19.7%;专业技术教育课占总学分24.2%,占总学时28.7%;教师教育课占总学分11.3%,占总学时15.3%;实践教学平台占总学分21.3%。

(二)培养模式特色分析:

1、广泛性

体育舞蹈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平稳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体育舞蹈人才,满足社会对体育舞蹈专业人员的需求。

2、师范性

体育舞蹈专业课知识比较广泛,促进教学的培养,学习和教学相关的课程,毕业时颁发相关的教师资格证,对广大师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生源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体育舞蹈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加上国家的重视,中国参加体育舞蹈英国黑池舞蹈节比赛的选手已经非常多,水平也已经非常高,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于生活、物质、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舞蹈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大学里开设这门学科已是势在必行的选择,学校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进,不断变化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新起的课程是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样也是人们对于高等学府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

3、全面性

学习的内容要全面。体育舞蹈学习不仅针对摩登和拉丁舞进行重点学习,而且还要对健美操、艺术体操、街舞等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达到形成激励向上的氛围,把“陶冶情操”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发挥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使体育舞蹈学习真正放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

4、创新性

培养模式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注重实践与探索有所创新,而且还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的不断推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体质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方面,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体育舞蹈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人才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容之一。体育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改善大学生的形体条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及审美观,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及精神生活。在当今科技信息社会里,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受到大学生们的喜欢。所以,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舞蹈课程势在必行,同时对实现我国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培养方案[Z].2010.

[2]于桃红.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84-85.

[3]张清时.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3-14.

[4]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表演专业本科教学计划[Z].2005.

[5]洪伟,翟廷立,赵健,等.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体育舞蹈方向)的论证报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84-87.

[6]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本科教学计划[Z].2005.

作者简介:

周明华 (1963-) , 男, 重庆人, 洛阳师范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职;应用方法

中职教育近些年来一直在朝职业化方向倾向,除去传统教育以考试成绩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判定标准外,同时兼顾学生的职业化课程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示范讲解式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的影响,中职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安排课后作业,学生按部就班完成”的教学模式层面,学生从业后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高低参差不齐,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学生主导的素质教育课堂

传统中职教育都是教师主导的课堂,少有学生能够体会到主导课堂的滋味。倡导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开展教学工作,一方面让教师放手,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自我主导能力。

如:让学生组织一场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的项目围绕学生所学习的职业课程内容展开,由任课教师作为比赛裁判和技术指导。整个比赛的前期由学生选择具体项目;中期由学生自行组织参赛队伍,参赛规则由教师制定,队伍分配由教师进行协调安排,避免扎堆成组;后期由学生投票和教师点评,最后由获奖学生进行竞技分享。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进行,但在中职课堂上却极为罕见,开展一场由学生自导自演自拍的职业技能比赛,核心是为了有效展开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综合素质。

二、情境演练式素质教育课堂

情境演练的课堂在于情境的设置,教师是职业教育的专家。由学生作为职业应聘者,而教师作为考官,假想学生刚刚毕业且正在求职,为学生创设一堂职业面试情境演练课。学生前期进行简历制作和面试准备,教师践行模拟人才选拔演练,了解各大公司对中职学生的面试要求,挖掘能考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面试难题。中期双方对垒,学生递交简历,教师进行当堂面试。后期进行录用人员公布,并说明被录用人员的应征优势和面试表现。最终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分享简历制作、面试准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面试就职情境演练过程中,体现和评判一个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特别容易,有针对性地提升其综合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就业贡献力量也是中职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三、课程交叉式素质教育课堂

在中职课堂上,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文化课程,同样也有体育、美术、音乐等非文化课程,还有学生学习的主导,即职业性课程。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程度的交织融合,既能增加中职课堂上课程的丰富多样性,也能让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锻炼。如:数学与体育联合进行的户外数理拓展课程,英语与音乐联合进行的经典英文歌曲赏析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展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适应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对于学生对多元化知识融合的接受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素质教育在中职课堂上开展,学生主导、情境演练、课程交叉都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中职教育的素质化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