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1篇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任务,企业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最关注的就是成本和实用性,如何降低开发成本是一个持久的话题。通过分析多个行业的信息管理平台,发现一些底层功能几乎相同。因此我们想搭建一个底层通用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框架,使企业能快速开发自有业务的信息管理平台,帮助企业节约开发成本。本文通过研究目前现状,对比研发成本与购买成本,指出该套框架关键部分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快速开发框架 EXTJS技术 权限设计

1 研究背景

项目组对武汉市本地13家中小型企业的实地调研表明,随着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逐渐认知和接受,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形成的价值需求已逐步显现。在调研的13家企业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占比70%、15%和15%;其中,已使用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信息管理的企业占比38%,而在剩余没有使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企业中,有意向使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企业占比达到了100%。由此可见,企业用户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需求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多数企业逐步将信息技术纳入到自己的战略管理之中,企业不仅希望管理软件支撑业务运营,同时还要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开始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整合性、弹性、集中的数据储存、便利性、提升管理绩效、增进组织互动关系等功能皆有助于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适应时代环境,为企业未来系统建设构建统一的底层架构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多数企业囿于投入成本、认知难度、部署难度、平台性的问题,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只能抱以观望的态度。

2 研发成本与购买成本对比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高昂的开发成本、软件部署难度、运行及处理平台的多样性都是他们难以承受的投资风险;企业不仅需要负责对管理软件底层支撑软件及硬件环境的开发和部署,还需要负责维护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后续人员培训、信息资源优化、整体成本调整等工作。由此可见,开发管理软件所需大量的人力投入、技术投入以及时间投入是阻碍中小型企业将信息化运用于企业管理的主要原因。

企业为了应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急剧发展及变更,对管理软件也提出了更高的功能需求,系统实施、集成,IT规划,支持与维护等方面尤为突出。而大多数企业自主开发的管理软件由于在软件规划时期就对其功能进行了相对固化的调整,这种软件结构很难适应系统在后续时期对上述功能需求的扩展。

相对来说,更多的企业由于考虑到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多重投资,倾向于使用更加便捷、快速开发或取得应用授权等方式来使用管理软件,从而减轻繁琐的开发、部署、培训、优化及维护工作。基于云计算等主流技术所催生的管理软件完美解决了多重成本投入、认知难度、部署难度、平台性的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分配及利用的最优化,让企业能够按照实际需求快速地搭建管理软件赖以运行的软件及硬件资源,并且能够在后期系统技术升级时方便地对软硬件进行增减、更改和部署。基于上述优点,企业选择使用快速开发框架搭建符合企业运营的管理软件将无需承担过高的投资风险。

3 使用ExtJS前端技术

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创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及人类行为思想的新技术开始诞生。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优秀应用培养并改善了人们的前端使用习惯和操作体验。从Web2.0时代兴起到Web3.0时代盛行的Ajax体验,已经逐渐成为WebApp的标配。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前端框架就是JqueryUI 和 ExtJS。从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来看,ExtJS有着非常接近于C/S模式应用的操作体验。在WebApp中,多标签、鼠标右键菜单、拖拽、Ajax无刷新请求已经成为了ExtJS的代名词。用一个较专业的词语来形容,即Native(本地化应用)。给予使用者良好的操作体验对于一套企业信息管理平台非常重要,这可能会直接关系到生成效率。

4“通用”的底层设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在内部的管理、应用、需求上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的开发有着明显的行业领域性。经过调研多家IT开发企业、大型公司技术部、个人软件工作室的结果看来,最令他们头疼的就是每当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他们总得去重复做一些项目底层的设计和部署。这些底层的功能设计就是一些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权限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字典管理。即使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些底层的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搭建一个底层框架,使其包含现有的权限、角色、用户、日志、字典等管理功能,在这套框架基础上,开发人员只需专心地部署公司的业务逻辑,这样能够使得开发过程更加方便、高效、有意义。

目前B/S模式的应用,大多以MVC架构为主流。这种架构模式把传统的URI请求对应的物理文件变为URI请求到对应的函数方法,显得更加清晰和简洁,也便于后期人员维护。我们的设计方案也是基于MVC架构扩展开的。

基于MVC架构的程序,有着精确的URI格式。常见的比如有:

/控制器/方法

/模块/控制器/方法

无论URI的格式怎样改变,最终的共同点都是请求到程序内的具体方法。为了更加精确地控制权限,我们还为请求的“具体方法”加上GET、POST两种HTTP请求方式判断。再统一编码规范,凡是有数据写入的方法统一使用POST请求,请求数据显示的方法统一使用GET请求。这样一来,读写权限的分离也就基本实现。大致的配置模型如表1所示。

接下来就是角色与用户。很早以前,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是以用户与对应的权限绑定的方式来配置,这种方式需要为每个用户都设置一次权限。之后,很多后台引入了用户组的概念,权限与用户组直接关联,用户只需与用户组关联,用户只需要分配对应的组就能拥有对应的权限,而具体权限的配置就只需在组管理内设置。科技和管理水平日益进步,即使使用用户组概念也未必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当某领导既要有A组的权限、又要有B组的权限时,解决办法只能再为某领导单独创建一个组,或者为其再开设一个账号。这只是在角色权限管理中某领导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在实际企业运营过程中,也许有不少的角色需要跨职能、跨部门处理一些业务。为了优化以上的问题,将原有一对多的组与用户的逻辑关系,改善为多对多的角色与用户的关系。

权限的分配设置基本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权限的验证。权限与方法相联系,MVC架构的程序每一次请求都是请求到具体方法。相当于每一次请求都需要验证其是否有足够的权限和其身份是否合法。曾经的非MVC架构程序中,经常能见到所有页面都include 某个文件,而这个文件就是用来验证权限的。在MVC架构程序中,有一种名为过滤器的模块,每次请求都需要经过它。根据上述的要求,将权限验证的部分写入过滤器之中,就可顺利实现。整套权限管理的框架也就形成了。

根据前文中提到的MVC过滤器,日志的管理思路也十分清晰。日志记录着整个系统的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遇到了某些故障和问题,作为技术人员第一反应就是去检查日志。一个完整的日志,它包含了时间、位置、角色、具体操作、异常信息、日志级别。日志的记录工作由过滤器和异常处理器来共同完成。正常的请求操作的日志全部由过滤器处理记录,而当请求操作遇到异常时,由异常处理器记录该条日志并记录异常信息。整个日志管理功能实际上是分为异常日志和操作日志两部分。一套拥有用户、角色、权限、日志管理的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框架到此也基本完成。

整套框架没有涉及到任何业务部分,但包含了相对完整的底层功能。因此称之为“通用”。无论是软件公司、自身技术部,基于这套框架来开发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只需要专心实现实际需求、部署公司的业务逻辑,并且按照一定的开发规范,权限、日志、用户等模块就无需再投入冗余的时间成本。

(通讯作者:张莉)

参考文献

[1]计世资讯.2009中国管理软件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计世资讯,2009:11-43.

作者简介

章衡巍(1991-),男,湖北省武汉市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0级学生,网络工程专业。

秦林园(1993-),男,湖北省黄冈市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1级学生,软件工程专业。

通讯作者:张莉(1980-),女,湖北省武汉市人,讲师,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工程。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可视化;系统架构;门户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93.09

随着制造企业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如何能缩短产品生产的周期,增加物料产品的种类,对订单变化的快速反应,以及适应频繁的装配工艺修改,这些都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粗放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ed System),即通常所说的MES系统就是为能满足对车间生产过程的实时可视化、实现排产、生产过程监控、产品质量跟踪以及产品的有效追溯等等这些需求而定制开发的,系统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率。MES系统将在打造数字化协同制造工厂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的处理技术,把各种经处理的基础数据信息转换成合适的图形图像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而生产作业可视化就是把底层生产作业的信息经过计算机采集处理成图表图像,清晰的展现出来。

现今,大多数公司已经完成PDM/CAPP、ERP、MES等系统的建设及集成,已可实现从计划到执行阶段的有效应用。而对于车间现场作业过程以及底层作业情况的数据采集控制仍存在部分盲区,即生产作业可视化。这种信息化覆盖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数据传递过程中的滞后,甚至是断层。车间操作人员之间的信息无法完全共享,管理人员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反馈,十分不利于生产管理。因此,如何通过MES系统实现生产作业的可视化将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下企业基于生产作业可视化的MES系统的架构。

1 系统架构

为了能够解决灵活的可扩展性的要求,系统将基础容器部分与业务应用部分分离,形成了集成门户和业务系统两部分。

集成门户部分提供一个用于整合外部B/S应用程序的框架,以使得用户可实现信息集成、内容分类、单点登录、权限管理、个性化主页等功能。包括门户自身的组件管理、布局展示逻辑以及相关配置参数的持久化管理。而业务系统部分包括项目中的具体业务相关内容,包括业务、数据以及用户操作界面逻辑等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

项目解决方案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1 mes.ExtInfrastructure 系统基础设施

系统基础设施层将系统各层次中的公共内容抽象出来,形成通用的业务无关的可复用组件包。例如包括:自定义控件、AOP/IOC包装、层超类型、公共类型、扩展方法定义、HttpModule、工具类、安全控制类、日志类等。

1.2 mes.Portal.DataProvider 门户数据层

提供门户部分的数据操作方法(主要与门户中各类组件相关),对上层隐藏数据操作逻辑以及具体的SQL语句。定义数据实体对象。

1.3 mes.Container 系统IOC容器层

IOC容器用于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层对象与业务层对象,被管理对象的实例化过程由容器控制。因此,该层位于数据层与业务层之上,用于配置需要IOC容器管理的类型以及系统切面配置。

1.4 ponents 门户逻辑控制层

包括了门户站点构建过程中的控制逻辑,主要有:配置数据模式定义、配置数据的加载方法、门户模块基类型、配置实体定义、门户扩展行为基类以及配置节定义等。

1.5 mes.Actions 门户运行时行为扩展

用于定义门户运行时的行为扩展(IPortalAction)框架,运行时在门户框架的特定生命周期中(如登录后、登出前等)注入用户扩展行为。从而使得扩展行为不与门户框架本身产生强耦合。

1.6 mesPortal 门户站点

门户站点包括了模块定义(PortalModelControl或CachedPortalModelControl)、具体配置数据PortalCfg.xml以及其他资源文件等。

1.7 mes.ExtDataProvider 可视化系统数据层

数据层提供对外部数据源的操作封装,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外部数据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关系型数据库,还包括其他各类外部资源的操作,例如外部WebService、外部文本文件等。因此,对于系统中需要添加外部WebService(或WCF)引用的地方,应该添加在该项目中而不是在网站项目中(部署时,必须把该项目中的config内容复制到启动程序即web项目中的web.confg之中)。

1.8 Bussiness Logic Layer 可视化系统业务层

该层为可选层次,对于逻辑较简单的业务过程,可忽略该层次,上层跳过该层直接调用数据层完成业务过程。对于逻辑较复杂的业务过程,根据业务环境实际情况建立领域模型,提供服务操作接口。

该层的建设无固定模式,需根据业务规模、业务特点、扩展需求等环境因素来具体划分、设计。

1.9 mes.Presentation 可视化系统表现逻辑

无固定应用模式,一般将仅针对于可视化业务系统Web项目的公共内容抽象出来放入该类库中(更为通用的类,如可同时针对与门户以及可视化业务系统进行复用的类、或针对于低层次操作的可复用类行应放入基础设施层),例如页面层超类型定义、较为复杂的表现层逻辑(较为复杂的业务逻辑应放入业务层中)。

1.10 mes 可视化站点

B/S结构项目接口,包括用户操作接口(即界面)以及服务接口(WebService)。

2 门户集成

MES生产可视化系统必须是一个涵盖多个生产部门(包括计划、制造、装配、设备维护、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方方面面信息数据的一个平台。它的数据来自于方方面面,有来自于HR的人员考勤考核信息、有来自计划的工单信息、有来自MDC/DNC(Manufacturing Data Collection/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的设备状态信息,有来自于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系统的加工工艺卡片和工艺图纸。这些数据经过生产过程的一道道的操作、运算、加工,会产生新的数据,这些新数据也会根据业务需要同步到其它的系统中。

3 总结

通过上述的MES系统架构,可以比较方便灵活的实现生产作业可视化,并可以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实现功能定制。同时,门户的应用可以实现根据用户不同职能,浏览不同信息、操作不同业务。车间操作人员之间可以共享生产作业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反馈。

通过MES生产作业可视化的应用,可以弥补底层生产作业信息化的盲区,逐步达到各层次之间的无缝衔接,完善生产反馈过程,力求以高效的数据传递、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基础,实现管理上的不断提高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立辉,张洁编.电子装配行业的MES体系结构及技术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9,5.

[2]朱耀华,郝文宁.可视化技术简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6.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3篇

蓝凌从一开始决定进军知识管理领域时,就已确定要基于一个成熟的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的产品策略。深圳蓝凌副总裁刘向华表示:“这主要是基于蓝凌自身定位和市场需要而来的。”当时深圳蓝凌的平台选型,主要考虑有四个方面。

首先,技术架构。用何种技术平台能够最快速度让产品上市,同时又能够支撑较大系统负载(蓝凌主要定位在中高端客户群)。

其次,商业关系。选择的产品平台必须有利于蓝凌快速开拓市场。

再次,行业积累。供应商是否有企业级信息化和管理理念上的积累,与蓝凌推崇的“管理+IT”理念相融。

最后,供应商支持力度。选择的产品平台供应商必须是初期能给予蓝凌足够大支持力度,且能保持较长时间。

通过诸多方面的考虑,最终选择IBM Lotus平台。从2001年到现在,Lotus已经20周岁了,而深圳蓝凌的Lotus之路也走了8年多,基于Lotus平台的主打产品EKP也经历了从1.0版本到7.5版本的巨大变化,当初决策的这四个方面,在目前仍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蓝凌和IBM已经建立了非常牢靠和密切的联系,IBM有专门的技术和商务专员与蓝凌对口,大部分IBM新产品均会邀请蓝凌参与beta测试和内部试用,蓝凌在IBM Lotus产品新功能规划上也拥有投票决策权,甚至IBM的其他合作伙伴在平台二次开发上遇到的疑难问题也会通过IBM来寻求蓝凌的帮助。应该说,蓝凌与IBM的这种合作关系,已经走上了长期共赢之路。

蓝凌眼中的协作软件平台

按照深圳蓝凌的理解,一个优秀的协作软件平台必须具备两个核心特征:清晰的自身定位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第一,清晰的自身定位。按正常逻辑IBM完全有能力像微软、Oracle等公司一样自己研发面向终端用户的标准产品,但IBM并没有这么做,他们的大部分产品是面向ISV的,Lotus产品重点功能聚焦在核心架构、系统开放性、独立API等“中间”的功能上,提供的是一个可以充分二次开发的平台。IBM只专心做工具,而不是业务功能。这样就给ISV撑开了一个巨大空间。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一个产品想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企业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如果其将核心价值放在抽象共性需求和提供工具,把满足业务需求的工作剥离给第三方服务商,这样形成的生态链就能满足市场面的需求。

第二,持续的创新能力。Lotus产品从最初的Notes版本问世迄今刚好20年的历史,从技术成熟度而言已是业界翘楚,不仅如此,为了保持竞争力,IBM Lotus坚持创新。深圳蓝凌见证了IBM Lotus底层技术框架从传统的c/S架构转变为B/S、从B/S转变为基于最新SOA体系的R/S(RichClient/Service)架构的全过程,为适应更新的业务要求,IBM不惜重构底层技术,R5到R6版本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底层技术重构,从R6发展到现在的R8,5,每个新版本都吸纳了许多互联网最新技术。同时,深圳蓝凌与IBM合作测试下一代产品、参与规划下一代新功能等方面感受颇深。

独创理念“管理+IT”

深圳蓝凌在创业之初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非ERP”领域,实施策略是当时业内首创的“管理+IT”模式,即通过管理咨询与信息系统配套实施,来确保客户能够直接一步到位地达到提升管理的目的。深圳蓝凌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度过了起步阶段,建立了自己管理咨询、产品研发和工程项目实施模式。而这两年也是国外知识管理理念刚传人中国的时段,深圳蓝凌的咨询研究团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了知识管理这个全新理念并在公司内传播,而深圳蓝凌的技术团队也在这时候接触到了IBM Lotus基于协作技术提出的《走进知识管理》白皮书,并展开了将知识管理理念落地为IT工具的研究。两个核心团队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知识管理可以在“非ERP”领域发挥核心作用。

所以从2003年开始,深圳蓝凌对自己的全线产品进行了重新规划,将产品名称统一定义为EKP(企业知识化平台),定位于“管理支撑”领域,用以对应目前业界普遍熟知的以ERP代表的“业务支撑”领域,业务支撑系统的管理对象是资金、物资、生产线等有形资产,管理支撑系统的管理对象是企业员工、知识、文化等无形资产。

总的来说,深圳蓝凌之所以走向知识管理领域是因为具备了管理咨询和IT两种思维模式。按照深圳蓝凌的理解,在企业管理领域,管理咨询业和IT业必将走向融合,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广大企业客户对两个行业提出的客观要求。这种需求和趋势,早在深圳蓝凌还是一个系统集成商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发现。当时,深圳蓝凌通过长期与管理咨询公司的交流发现:传统的咨询公司,为企业做完咨询之后,会制定一套管理的理念,并形成文字交给企业决策者一堆文件,但是如何将这些理念落地,如何实施以及监控,企业仍然不知道。全球化竞争时代,企业不仅需要咨询顾问们给予的新观念和方法论,还同时需要配套的IT工具来支撑实操,将观念固化为员工行为习惯,将方法论固化为内部协作流程。当时刘向华想,如果能够帮助企业做咨询并且帮助企业将管理思想固化成为IT工具,成为企业切实可操作的工具,那样企业做管理就容易多了。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理论伦理管理人本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许多企业界人士信奉利润第一,虽然也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但远没有得到普遍的践行。从早期的假冒伪劣、商业欺诈、到近期的毒大米、“苏丹红”,尤其是婴幼儿奶制品行业,近年来就连续出现了阜阳“大头娃娃”、“三鹿奶粉”两个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些情况,不但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更为主要的是在全球化和伦理化经营的世界潮流中,我国企业显然从整体上处于观念和实践双重落后的局面。因此,诚信经营,突出伦理,就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任务。

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管理学理论界的主导性工作和主要内容是引进和研究西方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近十数年来,诸如企业形象、企业战略、流程再造、知识管理、公司治理、企业伦理、领导理论等管理理论,几乎左右了我国管理的学术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历史演化的视角,探索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辨清其发展方向,以免陷入到琐碎的细节和时髦的理论陷阱,并进一步引进消化西方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希望对我国企业进行伦理化管理有所裨益。

人和物一直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两个核心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企业成员、顾客和社会其他人;物的因素主要是指资金、技术环境等。人有人的发展逻辑,物有物的运动规律,这两者共同构成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两大理性基石。这两个逻辑的隐含与彰显、对立与融合,演绎了整个现代管理史。因此本文从人和物的关系为依据,将现代管理思想史简略地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时期、人性化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丛林时期、和卓越管理(伦理管理)四大阶段,概括了各个主要的典型观点,总结了管理的新趋势——伦理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古典管理理论的伦理思想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一生致力于工厂、车间管理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他意识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变,也就是说“物”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人”的问题的解决。可是泰罗还是把重点放在“物”上面,把人看作“经济人”,忽视人的社会性,从而导致了劳资双方“彻底的心理革命”的破灭。不过就管理伦理而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也有了初步的思考和行动。例如,在制订工作定额的问题上,泰罗已经考虑到工人的必要休息时间,而不能以工人长时间超负荷劳动来作为制订定额的基础。这一做法是比较道德的,在当时无疑可称为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成果。

如果说泰罗是从底层的“车床前的工人”开始,向上探索管理,那么法约尔则是从高层的“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始,俯视组织的管理。与同样受过工程师教育的泰罗一样,法约尔也从工程师的角度,总结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和十四条原则,构成了一般管理理论。他的理论隐含着一个“物化”的倾向——把企业组织看作是一台机器,尽管他也提到了人的团结精神、主动性、纪律等关于人要素,但却并没有充分阐述如何才能够让组织具有这些精神和素质,尤其是管理的人性价值和意义,所以,就其内容而言,主要还是强调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提高效率,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对为什么则很少有阐述。

马克斯•韦伯通过研究一般行政组织,认为官僚制的行政组织由于把理性充分地工具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但正因为如此,就很容易把这种工具“非人化”,也就是说办事的效率是提高了,却导致了真正的“人情味”的牺牲。实际上,正是马克斯•韦伯首次明确提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揭示出管理理论的内在不协调,反映了“物”与“人”这两大管理逻辑的矛盾面。

综上所述,古典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以提高效率为中心,偏重于机械等物的因素,伦理管理在理论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对“人”的阐述尚处在一种比较模糊的隐含状态,并且主要表现出以“物”为中心的倾向。

人性化管理理论的伦理思想

(一)个体行为理伦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人性化管理理论逐渐发展起来,人性化管理的早期理论形态是人际关系学说,其奠基者是美国的管理专家梅奥。其理论要点有: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新型的领导通过增加职工满意度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贯穿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导思想是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从伦理角度来看,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比以前的理论有了更大进步。他强调员工是“社会人”,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因此,不能单纯从物质条件着手,还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等方面鼓励工人提高生产率。

在梅奥之后,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伯格、弗鲁姆等学者提出的需要、动机、激励理论,强调管理必须根据人及其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提高其积极性。特别是被称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的管理哲学,贯穿着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他强调真正良好的管理在于以“人”为中心,在于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而人的最高价值在于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受马斯洛的影响,麦格雷戈在人的特性假说上提出了“X理论—Y理论”,并主张“Y理论”即“自我实现人”假说。沙因则更进一步提出“复杂人”假说,由此产生“超Y理论”,并成为权变管理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行管理,对人的分析更深一步。

(二)群体行为理论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个体行为理论已不能解决问题,群体行为理论应运而生。领导行为理论则是从领导方式的角度探讨如何调动管理中人的积极性。其中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通过著名的“管理方格图”,把“人”和“物”的关系作为管理的基本矛盾直接地表述了出来。它以关心人和关心工作为两轴,研究不同区位的领导模式,并极力推崇既充分关心人又充分关心事的领导类型。

由此可见,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新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背景下,更加重视人的作用,产生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并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倾向,从而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行为科学后期理论也开始注意“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并努力寻求二者的统一。

管理理论丛林时期的伦理思想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管理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其特点就是把科学管理的合理成分和人际关系学说管理理论的有益成分融为一体,既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又强调以“人”为中心,力求“人”和“物”的统一。“管理丛林”时期,管理学家们充分意识到了人与物统一的重要性,并将人和物作为管理系统的两大方面,试图用系统的观点来解决问题。例如,巴纳德把组织看作是人的行为的系统,他提出的几个二重性的问题其实都是对“人”和“物”的矛盾的表述。比如他提出在组织中存在人的个性和组织性的矛盾,有个性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了完成任务则要求人非个性化,具有组织性。系统管理学派强调组织是一个有目的的开放系统,该学派所建立的组织系统模型不仅有与人直接相关的社会心理子系统,还有任务指向的技术子系统,它们共同对于内核的管理子系统渗透影响。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社会系统主要是“人”的系统,技术系统则是“物”的系统。这是对管理中人与物的重要性都给予充分认识的观点,该学派把人看作“工作人”,认为人的本性与人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发展与他们工作的发展相互促进。

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突出决策中人的主体性,认为人不是全知全能、而是有限理性,所以,人的决策不可能以“绝对合理”为准则,必须也只能以“令人满意”为准则。另外,西蒙还提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事实判断在哲学上被称之为“实然”,是关于“物”和客观规律的描述和阐释;价值判断被称之为“应然”,是关于人应该怎么做的内容,是指人的价值观念。西蒙的分析弥补了管理理论中的科学与伦理之间的隔阂,具有重要意义。

军事上的“战略”概念和企业管理中的计划职能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企业战略理论,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为管理理论领域中的“理论增长点”。在其初期,仍然以“物”为中心,偏重于分析技术、方法和设计研究,后来则逐步汲取了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心理学等的理论主张,在企业竞争优势、资源及核心能力等方面,比较充分的考虑了“人”的因素。

在众多的理论派别中,“企业文化”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是管理中最宝贵的资源,管理“人”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象征和暗示作用,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主张通过培育并倡导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全体员工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忠诚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管理理论发展到“丛林”时期,各个学派兼收并蓄,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企业文化理论也不例外,不再仅仅强调狭义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基础,而是广泛地吸收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超越了一般的人性分析,把文化引进企业管理,强调“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效用,旨在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完成既定目标。

卓越企业的伦理管理

虽然卡耐基、德鲁克等人早就表达了对“人”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理论和企业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人本思潮和竞争的需要,“人本”基础上的“人”与“物”的统一,才受到企业界的重视。近二十多年来的企业成功经验研究表明,“人本”基础上的人与物的统一是优秀企业长期成功的经验之一。

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Thomas•J•Peters&Robert•H•Waterman,Jr.,1982)在其《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优秀企业向顾客提供无人可与之匹敌的质量、服务和可靠性,提供功效显著而又经久耐用的产品。优秀公司总是把普通员工看作是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根本源泉”。

R•爱德华•弗里曼和小丹尼尔•R•吉尔伯特在评价《追求卓越》一书时指出优秀企业的秘诀在于懂得人的价值观和伦理,懂得如何把它们融合到公司战略中,他们认为:这场卓越革命的基本伦理是对人的尊重。这是企业关心顾客、关心质量背后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优秀企业难以置信的责任感和业绩的关键。其实,除了“尊重人”这一条外,“通过对社会作出无与伦比的贡献”也是理解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的一个关键。

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拉斯(James•C•Collins&Jerry•I•Porras,1994),通过对18家长期成功(至少有45年卓越经营经历)的企业与18家对照企业进行长达6年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利润不是最重要的。“与商业学院的教义相反,我们并没有发现,‘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的财富’或‘牟取最大利润’是大多数目光远大的公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或最重要的目标。他们倾向于追求好几个目标,而赚钱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不错,他们追求利润。然而,他们也追求范围更广泛的、意义更深远的理想。追求利润不是最主要的,但是目光远大的公司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又得到了利润。他们两方面都做到了”。

“人”与“物”的统一,何以能够产生卓越的经营成果?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崇高的目标能激发工作热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M•圣吉(Peter•M•Senge,1994)认为“当人类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组织的目标也是如此”。二是伦理分析导致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有赖于正确的分析,要做一个好决策,除了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外,还有必要进行伦理分析。三是讲道德的企业能吸引人、留住人、发挥人的潜能。四是企业活动是集体活动,经济效益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方能取得。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柔性协调,有助于集体活动取得成效。五是只有真正地为顾客着想,即合乎伦理地对待顾客,才能赢得顾客。美国著名企业默克公司董事长乔治•W•默克(George•W•Merck)说:“我们努力牢记药品是为人的,而不是为了利润。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利润也就来了,而且总是会来,我们记得越牢,利润就越大”。六是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合作,是企业求生存、争效益的重要条件。争取舆论支持,赢得公众信任,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企业行为和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管理理论中伦理思想演变的重要意义

2000年以来,知识经济、全球化、竞争等等因素,使得企业和理论界真正将“人”的因素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位。细究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伦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以人为本,人、物结合”管理逻辑的展开。而企业界的实践,则又将这一趋势有力地推向深入,这不但使企业管理的伦理化特征日渐明显,而且更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实现各方利益的兼顾

福利经济学认为,自利利他是经济主体行为的伦理核心。传统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但利润最大化隐含的假设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单个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好处,事实上,这很难做到,因为利润最大化是从企业本身而非社会整体利益来看待企业的价值。在利益驱动下,企业有时会偏离正确的轨道,结果,不仅损害社会利益,也使企业难于生存。伦理管理则不同,它注重社会整体利益。伦理管理从企业的价值观角度,明确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从企业的使命来界定企业价值:一是为社会提品和服务,二是为生产者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三是生产或服务的过程合乎法律和伦理。

传统管理一向奉行所有者至上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样做并不能保证所有者的利益,害人害己的事例不断在身边发生。伦理管理的兴起使人们对企业经营中各种关系的认识有了变化,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顾客、供应者、社区、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以兼顾各方利益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态度。二)明确完善“人”是管理的终极目的

传统管理也注意尊重员工,那是因为得到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满足了员工的需要就有可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在这里,员工是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对传统管理而言,尊重员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伦理管理的兴起,使以尊重人、完善人为目的的思想进入管理领域,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为了企业的利益,而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尊重人的权利,发展人的个性,把完善人作为终极目的。

(三)促进企业承担社会的道德责任

不考虑伦理的企业之所以不做某些事是因为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员工之所以做或不做某些事是命令、制度的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受制于外界是一种他律。而道德则具有自律的特征,道德约束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唤醒人们的良知和羞耻感,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理性目标。伦理管理要求通过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用道德的尺度来衡量管理的标准,使企业及其全体人员认识到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从而全面造就自己,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斯蒂芬•R•柯维说,唯有基本的品德才能够为人际关系技巧赋予生命。管理过程正体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简单回顾管理学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开始,整个管理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一种伦理思考,那就是以“物”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还是力求二者统一。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那么什么样的经营管理行为是合乎道德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应具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才是符合道德的?以什么样的目标利益来促使职工努力工作等。诸如此类的管理问题是任一时期管理学理论所不可能回避的伦理问题。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的伦理化日益明显,“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伦理管理将是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话题。“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伦理管理已不再把单个的个人或企业内部人作为管理中心,而是关心与己利益相关的人群,将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作为己任。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柯林斯,杰里•波拉斯著,刘国远等译.企业不败[M].新华出版社,1996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用性;集成性;PDM;ERP;周期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917-02

THE Pivotal Technology Research of Integration between ERP and PDM

ZHU Bin-bin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Zhuzhou 412001,China)

Abstract: ERP and PDM have made great success in their application fields, but th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m lack of interoperability and integration。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 and research about the system integration between ERP and PDM, it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Key words: interoperability; integration;PDM ;ERP; cycle

ERP与PDM都是目前业界较为有效的企业应用管理系统。在工业生产制造和商业产品两个系统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同时二者又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工业产品的制造控制阶段,ERP对于资源的规划管理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对于产品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企业级产品信息集成方面,ERP单独几乎无法完成全程的管理与控制,如果将ERP与FDM进行有效的集合,则可以使得制造以及工程技术部门之间可以准确高效进行信息的传输,加快工作的流程以及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由此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1 ERP与PDM的基本概念与设计思想

1.1 ERP的定义及其发展概况与核心思想

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系统,系统具有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应用软件,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流程与制造相关联的所有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进行产品质量的控制生产成本的管理等。目前应用的ERP系统经历了基本MRP、闭环控制的MRP以及MRP的形成等几个阶段。世界上美国Garter Group Inc.咨询公司首先提出了ERP的理念。即本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以系统化为其核心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的决策层以及企业普通员工提供合适的管理平台。

ERP的管理核心思想就是对整个供应链的合理有效地管理。ERP系统是在原有的MRP—II基础上进行的功能扩展,可以将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进行合理的整合,将客户、供应商以及企业内部的生产结合在一起,以全新的供应链管理形式有效融入到系统中区,从而实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效益的目的。系统的核心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协同管理供应链资源的思想、同步工程、精益生产与制造以及基于与生产同时进行生产的思想。

1.2 PDM的定义与论述以及组成结构

数据管理产品(Product Data Management,简称PDM)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其基本概念是以应用软件为基础,将与产品有关的信息和与产品有联系的所有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技术。从这个层面上分析,PDM系列就是把产品生产流程与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与流程在一个数据平台上实现集成与集中管理。系统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集中管理计算机技术文档以及其中涉及的相关的工程图纸,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延伸到产品开发中的三个重要领域,也就是图纸的设计以及电子文档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发放以及变更管理、产品结构的相关配置以及管理。并行工程、集成产品的开发等新的思想不断发展并被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对于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实现了有效的控制以及有效的协调,因此过程管理的功能便诞生了。PDM系统集成了一切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与过程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产品是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企业能够通过电子形式进行文档管理,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的获取、产品技术的维护以及图纸的修改等一切与技术相关的信息。PDM系统包含了如产品的结构管理、电子数据保存、工程管理等一系列的基本产品功能。

2.1 ERP与PDM集成的企业需求

众所周知,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是现代企业进行基本运作的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动态过程。而产品的形成的周期又是由ERP与PDM两个系统共同确定的,因此从完整产品周期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ERP与PDM的集成在企业方面存在着内部需求,主要表现在过程作用与对象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以及统一性、管理过程中的逻辑序列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验证和执行关系等方面。

2.2 ERP与PDM集成方案的论述

ERP与PDM集成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用产品数据技术进行系统信息以及使用企业资源规划的管理信息集成在一起进行企业中信息交换问题的解决。通过这种集成方案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对于信息的交流,从而缩短产品的设计中周期,以此提升企业的可竞争力。一般而言ERP与PDM的接口可以采用主动式、被动式以及中间式三种方式实现,无论采取哪种方案都需要有集成技术的支持。现在的集成系统中可以采用的集成方式主要包含中间数据库、中间文件、数据库同构直接访问以及API函数调用等四种方式。

2.3 ERP与PDM数据交换分析

PDM系统可以对所有与产品有关的数据以及所有与生产有关的过程进行统一管理;而ERP主要分析是在生产中的有关资源以及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在这两种系统中可以完成数据的相互交换,PDM可以为ERP系统提品设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将产品的BOM以及工艺路线以及产品的相关属性传递给ERP系统。同时ERP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维护后可以将生成对应的MRP以及CRP进行生产过程的指导,做为产品设计的参考,在整个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内,要能够确保BOM、CBOM以及Routing在系统中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两个系统中数据交换,形成双向集成。

2.4 ERP与PDM集成的程度

ERP与PDM都是面向行业企业的应用系统,贯穿于企业产品的整体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两者之间必然存在较多的共享数据与信息。共享数据以及信息在两个系统中的融合程度直接决定了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图1描述了目前常见的三种及程度的特性。

3 ERP与PDM的集成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3.1基于XML产品数据交换技术

在两种系统的集成过程中,采用基于XML技术进行集成的技术主要包含一些重要的传输协议,主要包含了XML协议、SOAP协议、DTD与RPC等一系列的通信协议,与HTML语言一致,XML语言属于网络方面的通用通信语言,作为一种通信的元语言,XML语言可以允许用户进行标识的自我定义,XML语言具有独立于应用平台、自我描述、机器可处理、半独立结构以及开放性等特征。

3.2两种系统集成中采用的BOM技术

在企业产品的研发周期,PDM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作为其底层的数据支持的,BOM为数据库的组织核心,产品的所有数据以及技术文档之间的联系都是基于BOM的基础。EBOM与实际产品结构的概念差别正在逐步缩小,BOM中的管理都是按照PDM的产品结构以及管理配置作为基础的,并通过PDM的多视图结构来实现,从这样的层面分析,可以认为以BOM作为数据核心,就可以将与产品所有相关的工程数据以及技术文档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可以建立企业单一数据的产品源,集成相关产品的数据,实现在各业务应用中的一致性、可靠性以及最新性。

3.3 PDM与ERP集成的异构数据库管理技术

由于目前提供给行业企业应用的PDM与ERP系统都是由不同厂商提供的,系统后台使用的数据库往往不尽相同,因此异构数据库的互联技术必然成为两种系统在底层进行集成的必要关键技术。在底层具有多个异构数据库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中间库的形式进行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的交换。底层进行集成的优点能够确保异构数据库进行大量数据交换时的效率以及较好的实时性。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进行复杂字段的映射的时候的时候,算法实现的难度较大,需要中间的相应的文件进行转换。异构数据库的通信方式如图2所示。

4小结

该文主要对PDM以及ERP两种系统基本的概念、组成方式、发展过程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于两种系统的区别以及联系做了详细的阐述以及对比分析,并分析了两种系统集成的可行性以及进行集成的有效方案,为PDM以及ERP两个系统的集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刘伯莹,周玉清,刘伯钧.MRPⅡ/ERP原理与实施[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文寄秋.ERP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