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积分兑换方案

积分兑换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积分兑换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积分兑换方案

积分兑换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防雷 隐患分析 防范对策

引 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陡增,校园的雷击事故也屡见不鲜,典型的“07.5.23”重庆市开县某小学雷击事件,就造成了7名学生死亡、39人受伤的惨剧,让人触目惊心。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剖析当前校园防雷安全工作存在的隐患及原因,深入研究校园防雷技术措施和预防雷灾对策,以彻底消除校园雷灾隐患,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1 校园防雷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

1.1直击雷防护存在的普遍问题

(1)建筑物没有安装防雷装置。这些建筑大多为二层以下的校舍、食堂、厕所、传达室、运动场看台等,有的为旧时建筑;

(2)防雷接闪器不符合规范要求。校舍维修及防雷装置日久缺乏维护等原因,造成接闪器倒伏、断裂、锈蚀严重,避雷带支柱脱落;接闪器材料规格偏小;楼顶不同高处接闪器布设不完整;楼顶上架设的天线、热水器、空调外机或广告架等金属构件未采取有效防雷措施或没有与防雷装置连接;

(3)建筑物设有接闪器,但无引下线,易成引雷祸端;引下线间距过大或敷设部位不符合要求;引下线材料规格偏小、腐蚀严重甚至锈断;

(4)接地电阻值不符要求。金属屏蔽管、配电柜的PE和金属构件等未作接地连接,或虽已连接但阻值超标;

(5)运动操场等开阔地带未受雷电防护装置有效保护;

(6)旗杆未可靠接地,未设置警示牌等。

1.2内部系统防雷存在的普遍问题

(1)电源总配电柜、机房配电箱没有安装SPD或安装的SPD已损坏。

(2)防雷电流感应、防雷电波侵入措施薄弱。架空线缆、各类弱电进线未作埋地、屏蔽措施,线缆缠绕在防雷接闪器部位;

(3)配电箱、机房、多媒体教室、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等设备未接地;消防管等金属构件未作等电位连接;

(4)计算机房设置在顶楼,或计算机房设备未作等电位连接、防静电地板没有接地措施等。

2 校园防雷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分析当前中小学校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2.1对校园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学校对防雷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防雷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雷电防御知识普及宣传缺乏。

2.2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制和具体措施不到位

防雷安全管理责任制不健全,具体责任部门和防雷安全管理人员不明确,许多学校没有建立防雷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年度检测等防雷安全制度和防雷应急预案,防雷安全未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范畴,未建立相关工作档案。

2.3旧校舍雷电防护设施没有实施有效改造

学校建校历史普遍较悠久,旧校舍的防雷设施相对不完善,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造;有些实施了改造,但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给校园防雷安全留下隐患。

2.4部分新改建校舍使用前未进行防雷验收

新改建校舍特别是农村、郊区学校存在建造前未经过防雷装置设计技术审查,建成后未经防雷竣工验收就投入了使用。

3 校园防雷安全防御的具体对策

针对校园防雷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问题和原因,为完善校园防雷设施、强化防雷安全工作,应采取科学的防雷技术措施和预防对策。

3.1进一步提高校园防雷安全重要性认识

校园的防雷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要高度重视,认清校园防雷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校园防雷安全万无一失。

3.2建立健全校园防雷安全工作责任制

(1)学校要建立健全防雷安全责任制度,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落实责任部门和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建立防雷安全工作档案;

(2)各级教育和防雷安全监管部门要履行好对校园防雷安全的监管职责,强化防雷安全常态化检查,督促学校将防雷安全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范畴,落实好各项防雷安全措施。

3.3抓好校园防雷安全隐患的整改实施

要在排查检测鉴定的基础上,把校园防雷安全隐患整治纳入校舍安全工程改造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和施工,防雷技术措施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1)外部防雷技术措施:

①校园各类建(构)筑物应安装避雷带或避雷针,其布设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以有效保护建(构)筑物;

②引下线宜均匀对称布设,间距、材料规格、敷设部位要符合要求;明敷引下线应牢固、平整,且远离人员活动区域,距地面上方1.8 米部分设绝缘保护层,设置警示牌;

③接地装置应完备,接地阻值符合相关要求;

④楼顶架设的金属构件应作可靠接地,接地阻值宜≤10Ω;

⑤有线广播、信号网线、电话线等线路不能缠绕在防雷接闪器部位;

⑥运动操场等开阔地带应受周边建筑物防雷接闪器的有效保护,未处于保护范围内的,应增设避雷线或避雷针;

⑦旗杆、路灯桅杆要按要求进行可靠接地,旗手站立处应放置木板、胶皮等绝缘脚垫,并设置警示牌。

(2)内部防雷技术措施:

①架空电缆线、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套管不少于15m埋地进入,进入端要作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保护接地;

②电源总配房、机房配电箱应安装相应规格SPD;有电化教室的楼层需安装两级SPD,设备要作保护接地;

③卫星接收装置、信息网络接口、交换机等端口处应安装信号SPD;

④教学楼金属楼梯扶手、消防管及室内金属构件等应作可靠等电位连接或与防雷装置连接;

⑤计算机房应考虑设置在中间楼层,设备应做好等电位连接;静电地板要多点接地。

3.4强化校园防雷安全的源头管理

(1)新改扩建项目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新建校舍的防雷装置设计需经技术审查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开工;校舍完工后,应进行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机构实施防雷装置检测。

3.5切实落实防雷设施日常维护与定期检测

(1)加强校园防雷装置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制定常规检查和维护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2)防雷装置实行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测制度,应主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进行年度定期检测;

(3)对年度定期检测中发现的防雷装置安全性能隐患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消除校园雷灾隐患。

3.6推M师生防雷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

(1)加强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师生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提高师生防雷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并不断地推动全社会对科学防雷的认知;

(2)定期组织师生开展雷电灾害防御演练,着力提高应急处置雷击事件的能力。

4 结束语

校园是教书育人、学生聚集的场所,校园安全事关到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建筑物不断增多增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校园雷灾隐患也随之增加,防雷安全工作越显重要。因此各学校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雷电,增强综合防雷能力,确保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积分兑换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计划生育手术;安全隐患;并发症

计划生育手术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措施, 手术虽然不大, 但也是创伤性节育措施, 有一定风险和安全隐患。医护人员必须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现对江西省万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3年4月1日~12月31日的667例要求接受计生手术对象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4月1日~12月31日本服务中心要求计生手术对象667例, 女扎对象216例、人流对象105例、药流对象60例、上环对象252例、取环对象22例、引产对象12例, 年龄在19~50岁。

2 方法

2. 1 掌握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通过详细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等掌握计划生育对象高危情况。对计生手术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 是否有剖宫产史、人流史、妇科炎症, 对药物是否过敏, 是否处于哺乳期等。②计生服务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无视计划生育常规, 手术操作不规范、不娴熟, 致使手术对象发生意外及创伤, 救治药品及治疗设备不到位等。

2. 2 防范并发症

2. 2. 1 加强管理, 提高整体素质 完善各科室管理制度;每周2~3次理论知识学习, 定期分批次派医护人员培训进修;遇有个案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处理;临床上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班班交接;关心受术对象身心变化, 提高其遵医行为;保证病区设施齐备, 正常使用;术前掌握对象的危险因素, 排除禁忌证, 并做好心理护理;告知对象手术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等,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 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时做到细致、轻柔;针对不同的节育方法和相应的安全隐患, 用相应的措施。

2. 2. 2 上取环 术前查明子宫大小、位置及附件情况[1]。哺乳期闭经的上环对象先行B超或早早孕试剂检查排除妊娠, 子宫过软者先注射缩宫素后再上环;有剖宫产史的注意探测颈管长度;子宫内口过松、子宫9.0 cm的放置含铜无支架IUD或建议采用其它避孕措施;子宫颈内口过紧的扩张宫口后再上环;白带异常和中度贫血的治愈后再上环。上环后告知环年限、随访时间。取环的了解取环原因, 取前作B超定位检查。绝经后和嵌顿取环的在B超监护下取出。告之术后注意事项, 如有异常及时就诊。除绝经者外及时落实其它避孕措施。

2. 2. 3 人(药)流 仔细检查和调节负压, 备好宫缩剂、止血剂和输血补液等急救物质。选择大小适当的吸管, 扩宫时注意用力均匀。宫颈内口紧的用1粒米索前列醇术前30 min塞阴软化宫颈, 并开放静脉通路, 术后给予催产素;对恐惧手术、多次人流、有剖宫产史、哺乳期和子宫极度倾屈且孕龄不超过49 d、年龄

2. 2. 4 绝育术 术前充分向受术者介绍绝育术的特点, 提醒对象考虑婚姻稳定性, 配偶或子女早逝的问题, 使受术者做到知情自行的选择。术后做好心理疏导及安慰等。术前叮嘱受术者排空膀胱, 再一次检查各项检验结果, 及药敏试验结果, 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有剖宫产史经检查有盆腔粘连的, 建议采取其它避孕措施;体温在37.5℃以上、白带异常、B超提示盆腔积液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者经治疗痊愈或正常后再完成手术。术中做到稳、准、轻、快以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和不适, 注意患者感受。

2. 2. 5 引产术 术前B超检查有无前置胎盘、做好凝血时间检查、定血型, 备齐宫缩剂、解痉药、止血剂和输血补液等急救物质。规律宫缩后, 严密监护孕妇及产程进展情况。适时做阴道或肛诊以了解宫口大小, 穹窿饱满度, 警惕羊水栓塞和后穹窿穿孔。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滴注催产素, 有活动性出血的立即清宫。宫缩乏力出血的按摩子宫, 肌内注射或滴注缩宫素。产后检查子宫颈、阴道有无裂伤。瘢痕子宫和多次人流的特别注意有无胎盘粘连。有大出血史的严密观察宫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胎儿娩出后及时处理死婴, 避免刺激产妇, 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抚, 助其身心早日康复。产后适当给予抗生素、宫缩素和回乳药。告知术后注意事项, 出院时作好避孕指导, 一个月后随访。

3 结果

上环对象有5例出血较多, 出血时间7~14 d, 轻微下腹坠胀不适, 经抗炎止血治疗后好转, 并随带环时间延长症状消失。1例腹痛且下腹坠胀不适, 经B超检查环下移, 取出。人(药)流对象有5例第8天阴道还有少量血性分泌物, 经B超检查未发现残留组织, 经促进子宫收缩和抗感染治疗后, 第10天干净。女扎对象有3例自觉刀口搔痒不适, 经检查未见异常。引产对象未见异常。

4 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七八十年生比较多, 但现在也时有发生。本次研究分析, 术前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安全隐患, 可有针对性地做好计划生育手术, 确保计划生育手术安全, 减少并发症。一是通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掌握高危情况等安全隐患, 针对相应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计生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 改善服务态度, 认真工作。严格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有关规定, 依法执业, 准确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严把手术质量关。三是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减少意外怀孕。

参考文献

积分兑换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

临床工作中护士是各种药物的直接使用者和保管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护士也有可能因遗忘、判断失误导致差错的发生[1],加上当前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特需医疗住院病区,收治的病种多,用药涉及面更广,护士往往难以及时掌握各种新药和罕见药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因此,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系列规范的药物管理方法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区用药安全的危险因素

1.1 药物更新换代和药名更新速度快 在新药更新速度快、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多且变化快的新形势下,还常出现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名称等容易导致用药安全隐患的情况,例如:同一药物,进口与国产的药名常常不同,不同药厂生产的药名也不同。因此,用药安全的危险因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存在着。

1.2 收治的病种多,年龄跨度大 本科室收治的患者年龄跨度大,收治病种多,本身就存在用药差异性大、涉及面非常广等特点,也是用药安全的危险因素。

1.3 缺乏规范的特殊用药警示标志 例如一些因治疗需要超常规使用的高浓度药、超剂量药、细胞毒性药、使用途径异常等,如果没有规范的用药警示机制,也存在安全隐患。

1.4 护理人员的畏难情绪 面对上述困难,部分护理人员对及时、主动学习药物新知识产生了畏难情绪,个别护士在不太了解药物作用、副反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的情况下执行用药医嘱,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

1.5 毒麻药品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给病区的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2 防范对策

2.1 编写和及时添加表格式的《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由分工负责病区药物管理的护士主要负责,按规定格式将病区常用药物的主要作用和副反应及注意事项简要列出,使用新药时1周内添加相关内容,供护士在工作中随时查找翻阅,使护士及时掌握和更新相关的用药知识,以保障用药安全。

2.2 设置用药提示板 在配剂室显眼的位置粘贴一个塑料布,如用白色塑料包书皮展开粘贴即可,用白板笔书写,规定每逢发现有药物剂型或剂量有改变,当天由药疗班护士负责写提示内容,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护士掌握到相关的用药信息,从而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

2.3 实施规范的特殊用药的警示标志的使用程序 凡发现医嘱所开药物的剂量与常用量不同如过多或过少时,使用高浓度药物如氯化钾、碳酸氢钠、高浓度氯化钠或化疗药等毒性显著的药物时,或用药途径与常规途径不同时,由指定班次的护士完成医护核对、在配药单和摆放的相关药物处标记并插上规范的警示标记。所有警示标记做成小卡片塑封,不同类别的警示标记由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组成,例如“浓度异常,请小心查对!”“剂量异常,请小心查对!”等,还有各种不同途径用药如膀胱冲洗液、空肠营养液、鼻饲液等也有规范的颜色和图案警示标志分别挂在配剂室和床边相应位置,再有一些如“暂不加药”和“未服药”或“未注射”等规范的用药安全警示标志,规定非静脉用药注射器作为容器带药入病房必须用记号笔在注射器上写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等,口服摆药时早晨药用白色口服药杯,中午用绿色,晚上用黄色,睡前用红色,这样标识明显一目了然,都对用药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2.4 冷藏药物的规范管理 随着需冷藏的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冷藏药物的规范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采用在冰箱内加放塑料格,每种药单独存放在一个格内,并且将口服药、一些特殊用药如胰岛素类则规定放在冰箱的侧门,药疗班每天检查,并保证冰箱内的温度在2℃-8℃。

2.5 毒麻药物的规范管理 毒麻药品是病区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应专锁专柜专人保管,病区设置密码箱,专人保管,班班交接,班班核对,见方用药,并签全名。

2.6 加强用药知识的学习 由护士长安排,病区药物专管员将每周增加的新药的主要作用与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添加在《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中的同时,在病区晨会上作简要讲解或提示,对药物使用和保管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提示。要求夜班护士每周至少查阅《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一次。科室不定期对护士抽考相关的用药知识。

3 效果评价

自制护士对当时使用的药物掌握情况调查表。实施前后随机抽查正在使用的部分药物作用、副反应、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患者对药物宣教满意度,采用我院护理部设计住院满意度对其中主要用药指导一项作实施前后对比。使用我院护理部设计药物检查的评分标准。

4 结果

实施1年多来,护士对当时使用的药物掌握情况由50%上升92%,发现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8次,避免了差错的发生;患者对我院护理部设计住院满意度中其中主要用药指导一项的满意度很满意一栏由85%上升到100%。无过期药物,药物检查均在99分以上。

5 讨论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既是病区药物保管着、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新形势下药物更新换代和药名更新速度快,必须掌握有关的药物知识进行药物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做好三查七对及用药监护,以确保用药的有效和安全[2],为患者用药把好最后一道关。

《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设置用药提示板使护士熟悉药品的药理作用、用途、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等,增长了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有利于抢救并能及时地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使医生对护理人员刮目相看,也为护士赢得了时间。

实施规范的特殊用药警示标志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了护士用药的风险意识,同时也预防了因人员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既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也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3],从根本上保证了护患双方安全。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掌握药物名称、主要作用、用量、用法,不能随意增减,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任何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并将药物健康教育信息传达给患者,使护患之间的距离拉近,患者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曹玉英.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2):91.

积分兑换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327-01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目前维权行为不断发生在医疗纠纷中,并呈上升趋势[1]。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种比较复杂,病情也比较严重,造成了非常高的死亡率,与此同时还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区域,这导致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工作,若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法律纠纷[2]。本文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总结具体的护理情况,现进行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4例,女性患者有42例,年龄范围是42――80岁,平均年龄是58.4岁。其中有46例患者患有心悸梗死,有50例患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和总结在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

2、分析不安全因素

2.1 医院因素

医院分配的心血管内科床位过多,比较拥挤,噪音大,尤其是在进行夜间治疗时会对患者的睡眠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者很不满意医院的环境因素。医院的环境需要改善,如病房地面比较潮湿,患者容易滑倒而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这在某种程度给患者的睡眠及康复带来消极的影响,严重者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从而引起护患之间的纠纷。

2.2 患者因素

完成护理整个过程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合作共同来完成,所以,优秀的护理工作需要患者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并且容易发生突发状况,随时会危及到生命,而患者又不能完全执行医生嘱咐,经常发生没有经过允许就离开病房,甚至离开医院,即使告知医生也没按照约定返回,使得外界诸多因素有机会引起患者其他病症的发作,为此后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而提高了护理风险。

2.3 护理人员的因素

2.3.1 护理技能不够

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多数医院实施护士聘任制,导致一些护士的临床经验不丰富、专业技能不熟练,再加上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的多变,护士无法单独实施护理操作,难以熟练地使用心内科医疗器械,如除颤仪和心电监护仪等,因此无法及时观察到患者病情的急剧变化,最终因为造成不良后果而导致护患纠纷。此外,由于传统的太注重于护理操作技术而缺乏对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难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会降低护理质量。

2.3.2 缺乏服务意识,欠缺责任心

由于心血管内科繁重复杂的护理工作,导致多数护理工作者超负荷工作,从而产生精神紧张和厌烦的不良心理。某些护士缺乏较强的责任心,没有完全执行“三查七对”的护理制度,没有按时巡察病房,交接班工作做得不充分,没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造成严重后果而引发护理纠纷。

2.3.3 不规范地书写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是护理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在处理法律纠纷时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数护理人员能意识到护理记录的关键作用,但是还有少数护士粗枝大叶,存在麻痹心理,具体不合理的地方如下:第一,没有及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记录,并漏记采取的措施,造成护理记录残缺不全;第二,对患者的监督不认真,护士巡房时发现病人离开病房,根据主观臆测填写病人病情,导致临床资料缺乏真实性;第三,病情记录的自己不清楚,难以辨认,容易造成护理意外或误诊。

3、 防范措施

3.1 责任到人,健全制度

健全各项操作规程和制度,是防止护理事故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责任到人,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制度,护理行为必须在规章制度的规定之内,为患者提供优质良好的护理服务。

3.2 规范护理记录,强化法制理念

护理记录记载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是重要法律依据,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全面、准确地记录,并且护士长要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强化医疗健康教育及法制观念,让护理人员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及守法。

3.3 强化技能,提高水平

强化护士护理的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避免因护理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通过技能培训,使护士不但了解和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还能操作呼吸机、电除颤仪和心肺复苏等机器。此外还要强化业务培训,保证护士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单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的标准,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3.4 改善服务态度及病房环境

在护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工作中面带微笑,使用文明用语,注意沟通技巧,全面提升护士的服务意识,努力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经常换位思考。 同时,护士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的态度要诚恳,仪表要大方,耐心解释患者的问题,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利用晨、晚间护理,与患者进行寒暄问暖,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实际行动去感召患者,以取得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3.5 改善病房环境,强化安全管理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应该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安静的治疗环境,医护人员应该从自身出发,防止医源性噪音出现,委婉地制止影响患者休息的行为,树立起良好的医护人员的形象。 此外,责任护士要做好入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应该在患者出院时指导出院,帮助恢复健康。病房应该设置防跌倒、防滑标志,有意识障碍或老弱患者的床边应该有防护栏,定期把治疗费用清单解释给患者,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积分兑换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safety analysis in newborn baby guardianship room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Methods: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1002 cases with disease babys in newborn baby guardianship room from 2008 January to 2009 December and 1026 cases with disease babys in newborn baby guardianship room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1 December,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suspension safety warning labels predictive risk management.

Resul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y falling out of bed, aspiration, scald, tube, switches, premature apnea and infected data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being "stuff"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he rest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KConclusions:Probability of safety accidents by the suspension safety warning labels predictive risk management is far below Prob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safety management.The new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coefficient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新生儿监护室无家属陪护,由护理人员提供24小时连续性护理,收治新生儿的年龄范围是出从生后至28天以内的新生儿,新生儿病情变化快,需要随时进行抢救,并且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不会主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观察、治疗、生活护理及预后基本上完全取决于护理水平的高低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尤其是新生儿的安全问题如洗澡时护理人员的失手造成新生儿的坠床;新生儿吐奶后的误吸;沐浴时水温控制不好或冬季在辐射抢救台保暖时皮肤保护不利造成的烫伤;新生儿烦躁、哭闹时四肢躁动造成的静脉留置针脱管;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差,早产儿手腕、脚腕细,腕带松,集中洗澡时腕带脱落被调包;早产儿肺功能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呼吸暂停和早产儿抵抗力低,长时间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造成的肺感染等,一旦出现上述安全问题,将给新生儿及家长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安全问题能否预防,主要因素在于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在于护士长管理水平,如果管理到位、制度到位,将极大地降低新生儿出现意外的风险。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措施,消灭安全管理缺陷,为新生儿及家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在无患儿家属监督的情况下工作,有时难免会产生懈怠心理;监护室抢救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应急情况多,技术操作标准要求高,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早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新生儿的治疗、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我科成立以护理骨干为成员的质控小组,按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分工,定期质量控制与随时质量控制相结合,每周讲评并每月分析工作弱点,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我科从2010年实施安全管理以来,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的评估,并在醒目位置放上安全警示标识,采取风险管理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02例为对照组,对新生儿室病婴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其中坠床1例、误吸9例、烫伤5例、脱管10例、被调包1例、早产儿护理暂停9例、院内感染5例。从2013年1月,我科采取了前瞻性的安全管理,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26例为观察组,两年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每天深入在监护室中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与指导,并每周晨会讲评,每月进行汇总分析。统计结果:坠床0例、误吸2例、烫伤0例、脱管3例、被调包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2例、院内感染0例。对两组病婴从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和被感染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除了“被掉包”项无统计学差别外,其余各项(坠床、误吸、烫伤、脱管、早产儿呼吸暂停、院内感染)差别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以护理骨干为质量控制成员的前瞻性风险管理,统计发生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以及早产儿呼吸暂停及时抢救的发生率。我们的管理方法如下:

1.风险因素分析:①新生儿监护室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的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以及早产儿的呼吸暂停等。②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新生儿由于生理解剖和免疫特点,本身对病原体普遍易感,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1].

2.实施前瞻性的风险管理。①科室根据新生儿的特点设计出预防新生儿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呼吸暂停、院内感染等的护理评估表,表中设计出低、中、高度危险的分数值。②科室设计出爱心形状的安全警示标识牌,上面刻有“预防坠床、预防误吸、预防烫伤、注意箱内温度、预防脱管、预防被调包、注意呼吸暂停、预防院内感染”等。③接诊护士接到新生儿时,根据新生儿情况用安全评估表进行评估,达到低、中、高度危险时,分别用蓝、粉、红色曲别针e在分级护理卡上,用于课题组成员和护士交接班时确认有危险的新生儿。④评估出了新生儿有哪项安全危险,就挂哪项安全警示标识牌于床尾、暖箱或辐射抢救台等醒目的位置,用于护士在工作中起到随时提醒的作用,让护士随时都能看到安全警示标识牌,心中时刻想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⑥建立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2],成立以护理骨干兼课题组成员为核心的质量控制小组,及时发现风险苗头,成员4人,分别负责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工作质量,根据科室实际工作特点,制定详细考核内容、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以及贵重仪器使用程序等,质量控制人员每周四、周五为质控日,把自己所管项目全部检查一遍,发现问题除通知本人外,还要登记在兜装的质量控制小本上,并定期质量控制和随时质量控制相结合,每个质量控制成员都是护士长抓好管理工作的一双眼。护士长每天检查护士和质量控制成员的工作,一个错误如果护士长查到了而质量控制成员没有查到,那么责任人和质量控制成员都要列入考核,但以责任人为重,护士长每周一例会上要对质量控制成员的质量控制内容进行分析,全员护士一起讨论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最后护士长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日后工作中做质量追踪;对连续出现错误的项目或个人进行管理分析,从中找出改进措施。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新生儿监护室实施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明显降低了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对新生儿监护室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把经过评估后有某项风险的安全警示标识牌用细松紧带悬挂在新生儿床尾、暖箱或辐射抢救台的明显位置,让护士随时都能看见可能发生的危险提示,能及时杜绝和预防不安全因素,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