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的要求

(一)媒体融合要求采编人员具备跨媒介内容制作能力。新媒体崛起后,传媒产品的内容制作、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微信、微博、智能手机等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并受到大量用户的喜爱。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和竞争,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得不积极转型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力求形成共赢的局面。媒介融合使得新旧媒体的边界日趋模糊,传媒产品在生产、制作和传输方式等方面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变化,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在技能层面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传统广播电视的策划、摄录、编辑等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创意与运营能力。(二)传媒扩张要求广播电视编导类。学生掌握新媒体技能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广播和电视在视听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不再明显,互联网、移动新媒体中音视频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的群体。在新媒体的挑战和影响下,近年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网站,以便于从互联网和新媒体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力求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台网一体的格局已然成为共识。台网一体化的结果之一是传统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虽然人员已经趋于饱和,很难再容纳数量众多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但从这些传统媒体中衍生出的新媒体单位或部门,以及大量出现的民营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等,却存在着大量的广播电视编导方面的人才缺口,只不过这些机构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

二、新媒体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大潮,高校广播电视传媒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尤其在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方面,面临较多问题。(一)新媒体教学师资匮乏。近年来,高校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前两年开始,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传媒专业也不例外。不断引进高学历师资的举措,虽然使各校传媒专业整体师资的学历大有提升,在校内外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中都达到甚至超过了相关的要求,但是综观各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师,尽管理论知识较丰富,但是大都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少教师没有真正参与过广播和电视作品的采编、策划与制作等工作。另外,具有新媒体理论尤其是新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加匮乏,着实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学生更深层次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二)新媒体实验设备投入少。近年来,微博、微信、手机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形态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占据越来越多的传媒市场份额,而且发展迅速。但是,当前不少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本来资金就比较紧张,又往往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摄像机、照相机、化妆间、演播室、灯光照明等比较传统的广播和电视实验设施和设备上,新媒体实验室和实训设施方面的投入却非常有限,这种做法与媒介融合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要求是严重脱节的,按照这种思路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态势知之甚少,新媒体实践技能的缺乏,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三)学生新媒体素养有待强化。目前,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上都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并且出于教学管理、学生安全等现实问题,大多数实践训练都是在校内或课堂中开展,与广播和电视台真实的节目形态和制作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传媒类学生实践技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写、编、评等方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影视剧等传统传媒产品的新媒体营销、新媒体产品的创意与开发、融媒体内容的采集与传输等实践技能,才是学生更加重要也更为稀缺的技能。比如,在2017年全国及地方“两会”召开期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大量采用了融媒体新闻直播的方式。直播期间,从报道设备到“中央厨房”,再到互动创新,无不折射出媒体融合取得的可喜进展,同时也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实践技能和新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却没有认识到传媒业中这种重要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深刻改变,没有能够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故而学生新媒体方面的专业技能局限性非常明显,创新性严重不足。

三、新媒体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策略

毋庸置疑,当前传媒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更复杂,高校应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实践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学生的跨媒介技能。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再定位于单一的媒体技能培养,应高度关注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对于媒介发展和传媒产业新的思维方式、运营手段、新媒体营销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采集和制作等传统的技术性层面的实践技能。只有通过这种变革,才能让学生既在广播电视编导方面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备较扎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运营的能力。(二)调整课程体系,增加新媒体的实践训练。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媒业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既要具备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技能,又要有较强的新媒体实践功底及敏锐的行业洞察力。鉴于此,新媒体视阈下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就需要不断与新媒体的发展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应删减不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老旧课程,适当增设微视频编辑、网络新闻编辑等相关课程。此外,由于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且很多传统媒体产品的新媒体营销也方兴未艾,因此,可以增设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创意、新媒体产品运营等课程,并增加相应的实践课时,让学生对新媒体的运营和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新媒体所需要的编导技能有深入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使用新媒体来进行娱乐。(三)重视师资培养,解决技能培养瓶颈问题。由于过度强调师资的学历层次,实践技能突出的优秀教师在各高校都非常有限。此外,有的教师没有能够跟上传媒格局的转变节奏,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滞后现象,导致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遇到严重的瓶颈问题。针对此状况,笔者认为,传媒专业新进的主要从事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师资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转而重视其实践技能。此外,各高校可鼓励年轻教师利用假期到商业网站、广播电视媒体自办网站等与新媒体发展密切相关的单位实习,丰富实践经验。以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为例,该学院每年都会鼓励传媒专业的教师利用暑假前往各媒体机构实习锻炼,或者直接让新进的年轻教师前往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机构实习至少半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媒体发展的最新状况,尤其是增强对于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的知识建构。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目前已经在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传媒专业取得较明显的成果,获学校认证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大幅度增加,从3年前占专业骨干教师比例不足20%,提升到了现在的60%左右。这些“双师型”教师对于媒介融合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传媒需要的人才有了充分而全面的认识。因此,这些教师也会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向学生补充介绍新媒体知识,或者开设一些新媒体方面的实践环节。此外,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还开设了网络新闻采编、新媒体产品创意与运营等与新媒体结合紧密的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技能的培养,都让学生受益匪浅。(四)整合各种资源,为新媒体实训提供保障。实验室在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加大投入,引进专业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及新媒体实验室,满足学生数字化视频的制作、网站建设和运作等与新媒体技术密切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的需要。除实验室外,相关院系还可联系学校宣传部等单位,共同管理学校和学院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加强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认识,在掌握新媒体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加强实践技术,熟悉各种新媒体编导技术和软件的运用。同时,切身感受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编导之间的异同之处。此外,院系除保留原有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实习基地外,还应当积极与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新媒体传播公司等建立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习中加深对传媒融合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切实提升新媒体内容产品的采集和制作技能。(五)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新媒体运营技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进入更深的层次,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经验和技能。除适当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新媒体实验室建设等举措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多地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去开拓学生在新媒体方面的视野,从而让学生不仅仅成为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使用者,更要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动向和变革路径,认真分析新媒体中的音视频节目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在采集、制作和编辑等层面的异同之处。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复合型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极大挑战。如何培养既具备广播电视编导技能又兼具较强新媒体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当前必须着力关注和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高校只有努力探索和研究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技能与新媒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作者:李微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茜.“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 实习模式; 全新探索; 诠释分析

1 现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专业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大的发展,为广播电视系统输送了大流量的优秀人才,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广播电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广播电视高素质的人才,是广播电视教育的当务之急。

对于现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弊端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于目前一些高校开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没有做到完全和社会挂钩,使得一部分毕业生到社会上之后无法直接进行实习和实践。导致了学校和社会的脱节,使得广播电视编导的毕业生不能马上的输入社会,这就是学生在校期间“重理论,轻实践”而导致的。学校的教学往往为了赶进教学进度和应付考试为主,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可是,我们要知道,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较高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而现今的教育模式仍然过于死板,单纯的是为了理论而教学,为了考试而教学,无法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实践,这样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理论知识极强,而动手能力极差,从一个广播电视编导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编辑。其次,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教学中得操作经费不足。要培养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让其在自身操作中摸索经验,而实践操作就需要配备良好的基础设施,而不是像现在的学生只能远观教师操作,无法亲力亲为,无法上前进行操作。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齐全也是广播电视编导教育的一个弊端,导致学生毕业实习的时候无法马上能上岗操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应该将教育投资转向更新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完善其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最后,就是缺乏资深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进行教学。由于目前社会上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似的一些优秀的广播电视人选择了在电视台或者电台报社等地方从事工作,从而放弃了去学校进行教学。这种单纯选择使得在校的学生无法更好的接受最新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信息,使得学生实习时觉得和社会脱轨。以上三点原因是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

对于上述的现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原因进行总结,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例如面对硬件器材薄弱的问题我们可以加大教育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得比例,将教育事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教育力度。对于学生在校期间“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育者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为其提供更多实习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积累其实践经验,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人员的欠缺,社会需要将更多地就业机会投身于学教,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用一部分的人才运用于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人才的持续发展。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方向在人们眼里都有了定向的模式,电台、电视台和报社、广告公司等,对于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是他们所热爱的,他们会全身投入到工作中去。实习的范围是毕业生第一个工作岗位,实习模式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思维,因为通过毕业后的实习, 毕业生才能真正的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而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与实践。学生通过实习模式的平台对于我国现今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将学校所学习的有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工作和实践。因为只有结合理论的实践才能被完善,只有结合实践的理论才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所以说,良好的实习模式有利于毕业生自身的发展战与完善,更有利于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优化与革新。

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员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媒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媒体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更多的记者和编辑成为了市民反映民情和民意的对象,更多的报纸和节目成为了市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所以说良好的媒体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拉近民众与政府的距离,使得民众与政府能更好的沟通,将民生传达给政府,所以这就要求从事广播电视编导的人员要融入媒体,将自己作为媒体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更好的服务与社会。一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员需要良好的责任心和道德观,要从内心认识到自己职业的公正性,要秉承为专业,为民众的思想,将自己所学学习的专业完全的应用与社会,服务于人民,要无愧于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职业,所以说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编导不仅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

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将以往的经验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总结出更省时省力更完善的结论,用于以后的实习工作,所以实习模式不要拘泥与刻板的模式当中,要寻找到适合自身实习的模式,选择自身喜爱的工作方向。敏捷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也是广播电视编导所应该具有的素质,敏捷的思维有利于编导在做节目时能很好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见招拆招,用淡定和从容的态度应对突发状况,以不变应万变。敏锐的洞察力就更不必说了,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有独特的新闻视角,将所见所闻能第一时间的汇报给观众,新闻视角的独特性往往是收视率的保证。况且,实习的模式不是固定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完善的。因为随着新事物新科技的发展,社会结构也一定会随之前进和完善,固定的实习模式往 往就不能适应发展的社会,容易将人变得刻板和循规蹈矩,实习模式只有随着事物的革新在不断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进步,才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索与讨论,总结出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教学模式的弊端与对未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对于未来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单位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对现有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总结和创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而作为大学里正在学习和探索这门科目的学子们就更要努力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学校和社会中吸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文化,只有两者的相互合作和不断努力,才能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蓬勃发展,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惠阳,马王平.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1(01):35-39.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管理

【分类号】X321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突破旧的模式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来源于艺术学和新闻学两大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该专业从电视编辑专业逐渐发展。在电视行业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举足轻重,不过,由于我国媒体发展及其迅速,竞争非常激烈,很多问题也随之显现。例如在实际学习当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目的性较差,对设备的技术性使用、综合性使用有所欠缺,教学环节松弛,对实践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课程内容衔接脱节。进行综合性操作中,有的同学懵懵懂懂,有的熟练度不够,布置的作业不全面,检查作业不到位,练习作业乏味无生机。

在我们身边的朋友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多元化一味都是一些用人单位对能力的要求倾向,而局限于广播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容易受到冷落。对于刚刚学会的专业技能尚不熟练,专业优势远不明显,怎样运用所学,站稳脚跟,发挥自己的特长呢?这就需要学习者卯足劲头,勇往直前,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练就过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具备创新的眼光,拥有向上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临事不乱,处理问题有条不紊,事事显出过人的胸襟韬略,在迅猛发展的广播电视行业中如鱼得水。

2 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问题

媒体行业的发展日益壮观,可以号称一日千里,同时我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同样是水涨船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从确立以来,形成了自有的体系,在动态发展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学科格局,我们要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其科学定位。定位的方向包括很多,比如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对教学旧框大胆改革,尝试、借鉴新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模式。艺术是相通的,本专业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学科中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使之交叉互利,增加技能的练习,增加能力课程,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细化,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增强,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的定位必然是大势所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省去了写板书的时间,可以专心的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听课、做笔记的时候也可以快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节约的时间还可以用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此一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大幅的提升;突破了视觉的限制,可以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3 管理缺陷

体制在这里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模式。体制的缺陷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问题众多,作为新兴专业很多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锤炼,在课程设置上问题较多。比如有的学校把概论课在第三学期开设,而作品分析则在第四学期,而史的部分则放在第五甚至第六学期,这种安排显然有违常理,而涉及到专业内涵问题就更多了。其次是管理模式,很多学校衡量一个老师的优秀与否不是看你的教学效果如何,而是看你发表的文章怎样。教学能力再强,没有科研或者说没有高水平的文章,在学校看来也是无用的。在此情况下,老师们重科研轻教学也不足为怪,因为高水平文章看起来比培养优秀的学生更重要。再次,各种机器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扩招却不扩容,无论是教室、实验室、指导老师、各种设备,还是实践经费都远远不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往往是10个甚至更多的人一台机器,而实践经费更是无法满足需求。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解决较之学风的解决恐怕更为困难。因为有些问题不只是意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机制问题。

4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方法

增加学习的范围,电视业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的更新必须亦步亦趋,局限于传统教材,必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要增加学习的内容,扩大学习的范围,要从创新的方面进行选择,比如实用性、趣味性以及时效性。涵盖的内容要范围广,符合时代的潮流和创新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教材的选用要使得学习者走在媒体行业的最前沿。

(一)重视实践,全力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

提倡创新,就是为了学有所用,就是为了能在工作中一枝独秀,实践、创新唇齿相依,只有更多的实践,才有创新的可能。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属于是“应试教育”,在面对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都抱着一种合格的心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要加大对学习者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共考核的办法。学校方面可以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统一实践。比如,学校可以先通过校园的话剧社、广播社、影视剧社组织比赛活动,筛选出优秀的作品,然后联系当地或外地的广播电视等节目组,将这些优秀作品的作者推荐给他们。进行学习实践,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还能提供本专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定要鼓励学习者的创作性。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自己的作品,其乐无穷。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创造,激发创新灵感,活跃创新思维。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文第4篇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能够把信息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在这种形象教学中更好地感受各种元素,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对于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观测的现象,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其模拟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抽象事物的客观认识,改善教学效果,有效得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率。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一些图形图像的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成为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收者,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得学生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打破以往的时间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让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变得津津有味,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强调艺术的想象力,将其运用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能够增强教学的活跃性,有助于塑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学会自如地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充满兴趣。另外,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分组进行讨论,进行合作式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方便了师生交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些教学距离,难免给学生一种威严感,不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将会疏远,交流时间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外,还可以运用网络手段建立学生群。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把相关资料上传到群内,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习中需要用到的资料,方便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最好的引导者。而且,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广大师生在网络世界里吸取足够的学习资源,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2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电教媒体的结合目前,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忽略了传统电教媒体的运用,虽然计算机多媒体发挥覆盖了部分功能,但是传统电教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运用各种媒体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媒体的特点,并且要学会充分地运用各种媒体。再就是选择媒体教学时,还需要坚持媒体功能性原则、教学需要原则,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既要会运用传统电化教育媒体,又要充分发挥传统电教媒体的作用。传统的电教媒体主要是运用幻灯片、投影片来直观表现专业信息,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编导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但它始终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电教媒体,它们在功能特点上仍然存在差异。在运用传统电教媒体时,学生可以参与到幻灯片的制作中,从而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影视技术基础。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结合各媒体的效果,取长补短,并且要根据媒体的优势,让教学更加丰富生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课堂中运用过多的影视片段等,对教学会产生反效果。虽然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过多动态的画面,容易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采用口头传授教课,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疑难问题,然后教师便能够根据教学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为此,要掌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有一定的度,课件不能被直接作为电子板书的形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还要学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把握好课件中的视听比例,做好组织教学内容的配置,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还要加入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不要一味地重复以往的教学课件。在合理配置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有效地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质量。

3总结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教学辅助手段;电编教学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本文中倡导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指新型网络应用平台,如微课平台等。

新媒体力量不断深入社会各个行业,教育行业也被新媒体洗礼,目前从比较受欢迎的微课等混合教学方式的热门程度可见一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独立学院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导课程进修结合,使其更能发挥作用,为独立学院带来更高的性价比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一、独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

独立学院办学成本与公办院校差距比较大,尤其是在艺术类专业教学资源配备中,尤其以电视编导专业投入成本最大。在保证基本教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使学生不局限于课堂内有限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

传统教学局限于课堂,构成课堂的硬件设备十分有限,其内核就是教师讲、学生记、互动少、学生压力不足。这样的课堂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闭塞理解,没有展示成果的机会等。

1.学生数量与教学设备数量比例失调

以我院为例,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校学生人数324人,系内摄像机数量为20台,比例为16:1,摄像机分配严重不平衡。以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电视编导课程中的分配为例,2013级在校学生共87人,即使在一次课程中,全部20台摄像机全部配置到位,也要4~5人一组,还要排除机器故障、其他年级借用等情况。

2.学生自己动手机会少

除了机器等硬件设备条件限制外,还有学生的内在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或能力没有及时受到重视或关注,或者认为关注的氛围与期待不符,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每一届学生在实践或实验课上交的作业质量普遍不高。

3.教师指导学生的机会少,师生沟通交流不畅

独立学院教师教学任务相对比较繁重,教师除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之外,其余时间均被其他课程填满。这造成师生交流时间有限,很多指导无法达标完成,学生作业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新媒体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优点

随着近期微课等课程改革方式的兴起,新媒体越来越被认可,以前手机作为课堂禁止使用的物品,也变成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现在的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配备比较清晰的照相摄像功能,对于各种网络app应用熟练。智能手机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的摄像机之外,还可以延伸出其他功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设备资源紧张的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多。在人手一部手机等设备的配备下,几乎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创作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作业作品,提高了学生掌握拍摄技巧的能力,为学生在正式拍摄作业作品及掌握严格的摄像剪辑技能打下基础。

在网上增加师生交流机会,延续课堂教学环节。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上,双方由现实延续到虚拟世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对新媒体教学与独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对接的实践探索

1.借鉴微课教学方法,使用手机等方便携带的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如在电视节目编导课程中,要求学生最终完成每组一部视频作业,内容以原创剧本为依据,每组学生分工合作,分别完成剧本创作、摄像、表演、后期剪辑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号召学生使用单反相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录制作业,以最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完成作业,而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等着轮流使用系内的摄像机器。

2.通过微信等即时通讯设备对学生进行辅导

除了使用方便的设备进行拍摄之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等即时通讯设备对学生进行辅导,这种辅导不局限于课堂之内和工作时间之内。学生在课堂外、课后依然可以通过截图、发送视频片段等方式寻求教师的帮助和解决办法,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找准自己的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领悟,有消极怠慢的情绪。一种学生认为自己的创作水平已经很高,不需要借助外力,盲目自信,拒绝与外部进行横向比较;一种学生认为自己的水平非常差,也意识到自己的制作水平有问题,但却找不到改进的方向,甚至无改进的欲望,胆怯于向他人进行横向比较。就此情况,本课程尝试采用两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强制学生采用内部横向比较的方法。在新媒体平台上注册公众账号,要求各组学生将完成的作业视频上传到公众账号,全体学生都可以进行在线观看和点评,由此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第二步,挑选出大家认为优秀的作品上传到视频类门户网站,开展公众网络投票,以点击率和点评数、公众意见作为作业评分标准,给学生增加压力。

4.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兴趣为先,以作品为师

在新媒体的社会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对网络表现出更强的信服力和模仿欲望。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电视节目制作人课程中,我们采取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从模仿开始,使学生在兴趣中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因为是对成功作品的模仿,在评分时也有一个比较大众化、公平的标准。在课程中,我们将学生分为12组,共同模仿网络上风靡一时的MV作品《小苹果》。学生热情地投入,展开激烈的竞争式学习,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其中有3组学生的作品在腾讯视频等网站上的点击率超过5000以上,这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新媒体平台介入对独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意义

1.有效节约了日常教学成本

在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中,有将近一半以上需要进行实践教学,对实验设备需求量非常大。而对于独立学院来讲,教学资源有限是一个比较大的限制,适当节约成本,同时不降低教学质量,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开放的新媒体平台正好满足独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这一需求。

2.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独立学院无论是在教师的办学资历结构上,还是学生的素质方面都存在一定限制。很多学生的作品没有办法参加专业的、高级别的比赛,因而从大众水平开始、从走进公众视野开始、从接受社会公众评价开始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是独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开放的新媒体平台为我们打开了这样一条开阔视野的道路。

3.给学生与教师施加压力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铁路采购与物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特产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