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工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安全员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开放实验室,已成为当今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随着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更加的凸出。在对实验室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开放实验室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影响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因素很多:实验项目较多且较分散;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数较为分散,时间不集中;安全、环保意识薄弱;管理体系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理念滞后等。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师生的安全预防意识,构建一个能适应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成为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
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要与之相适应:实验内容上要面向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开放的时间上,尽量满足同学的合理要求。
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样也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可以把学生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由原来的被管理者转变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者,发挥学生安全员在管理时间、特殊身份、模范带头等方面的作用,把实验室安全管理当中的一些细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二、构建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学生安全员的特点和特殊身份,需分别从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安全教育体系、监督检查保障体系等各方面与之协调配合。
1.建立适应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把学生安全员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制度是保证。在对已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整理的基础上,修定改进,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安全员的管理员身份、管理权限、管理职责等相关的内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确立。
2.对学生安全员进行技术培训,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学生安全员进行培训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针对实验设备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另一方面,进行安全员自身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培训。
3.扩大安全教育宣传,为学生安全员顺利开展工作铺平道路。加大教育宣传工作,使学生和教师能够了解此项制度,配合安全员开展工作;同时也自觉规范自己在实验室里的行为,对安全问题时刻予以警惕。
4.落实监督检查保障措施,使安全工作真正抓到实处。建立实验室管理员与学生安全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使二者在实验室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建立对机制的监督检查体系,避免出现对安全责任问题相互推诿,进而产生麻痹大意的现象。
整套安全管理体系在运行之初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其不断完善改进,最后以制度形式予以确立,在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当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安全员的考察聘用。学生安全员作为本安全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其作用至关重要。在选择学生安全员时,注重学生责任心的考察。挑选有责任心的学生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后,和学生签订聘用书。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热情,保持长期认真负责,可采用勤工俭学的形式,对学生安全员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安全员队伍的稳定,也可以保证整个安全体系的长期有效运转。
2.明确学生安全员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不能过度依赖。学生安全员虽然在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只能看成是整个完备安全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学生安全员由于经验、精力、责任心等方面原因,难免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毕竟他们不是安全体系的责任承担者,过度的依赖安全员,把大部或全部安全保障任务都落实给他们,一旦发生问题,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四、构建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1.有助于填补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真空。开放实验室要求在开放的时间上,尽量满足同学的合理要求。在正常工作日白天全天开放,晚间及节假日实行预约开放,特殊情况下24小时开放,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实验项目。这其中有一些时间段管理员是无法一直陪同的,学生安全员相对于管理员时间更灵活,对实验室的安全可以做到有效的监督,减少安全隐患。
2.由于特殊的身份优势,学生安全员和同学之间更易沟通,和正式管理员相比,对某些安全问题的处理可能效果更好。学生安全员和同学之间相对熟悉,安全员对自己同学的一句提醒,一句嘱托,实验学生更易接受且印象深刻。由于实验室管理员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和身份的差异,老师的一句真诚提醒可能被学生误读为唠叨或命令,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无形中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隐患。
3.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的意识,提高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氛围。学生安全员是经过培训聘任后上岗的,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员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会产生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其他同学的自我约束意识,加强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氛围。
构建高效实用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每个高校的重要任务。把学生安全员引入到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学生安全员的特殊优势,把实验室安全管理当中的一些细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炎明,戚康标,王宏斌.王金发实验室全开放模式下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213-216.
[2]段雪娟,吴克刚,柴向华.浅谈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广州化工,2012,40(4):127-128.
[3]马锦琦.开放式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4):154-155.
[4]高顶,徐桂云,张爽.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型开放式高校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l2):125-127.
【关键词】气体钢瓶;安全使用;管理
实验室使用的气体种类较多,主要有氢气、氮气、氩气、氯气、氧气、二氧化碳、压缩空气、氦气及乙炔等,它们通常储存于气钢瓶内。这些气体有些属于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有毒气体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安全因素,需对气体钢瓶进行安全使用与管理。
1.实验室气体钢瓶管理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有关实验室气体钢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体钢瓶没有醒目标志,甚至出现以专用气瓶盛装其它气体的现象。
(2)忽略了有些气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反应,反应剧烈甚至会产生爆炸。如乙炔与氧气、氢气与氧气、氯气与乙炔等。
(3)对气瓶的安全使用规范操作重视不够,对气体钢瓶的使用未能正确掌握。
(4)实验室防爆设施不健全。如通风不良、气瓶带静电、气瓶泄漏检测等问题,未及时处理而存在安全隐患。
(5)气瓶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责任分工不明确,缺少专人监督和处理,导致一些问题无人发现,出了问题也无法及时处理,因而存在安全隐患。如气瓶附件丢失、气瓶气体泄漏、气瓶的残存气体及空瓶处理等都需要有专人经常检查处理。
2.实验室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运输与存放
2.1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
(1)压力气瓶上选用的减压器要分类专用,安装时螺母要旋紧,防止泄漏;开、关减压器和开关阀时,动作必须缓慢;使用时应先旋动开关阀,后开减压器;用完后,先关闭开关阀,放尽余气后,再关减压器。切不可只关减压器,不关开关阀。
(2)使用压力气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与气瓶接口处垂直的位置上。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并经常检查有无漏气,应注意压力表读数。
(3)氧气瓶或氢气瓶等,应配备专用工具,并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易感应产生静电的服装手套操作,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
(4)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瓶,与明火的距离应大于10米(确难达到时,可采取隔离等措施)。
(5)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2.2气体钢瓶的运输
气瓶在运输或搬运过程易受到震动和冲击,可能造成瓶阀撞坏或碰断而造成安全事故。为确保气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气瓶的运输时注意以下几点:
(1)装运气瓶的车辆应有“危险品”的安全标志。气瓶必须配戴好气瓶帽、防震圈,当装有减压器时应拆下,气瓶帽要拧紧,防止瓶阀摔断造成事故。
(2)气瓶应直立向上装在车上,妥善固定,防止倾斜、摔倒或跌落,车厢高度应在瓶高的三分之二以上。
(3)所装介质接触能引燃爆炸,产生毒气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 不得与氧气瓶或强氧化剂气瓶同车运输。
(4)搬运气瓶时,要旋紧瓶帽,以直立向上的位置来移动,注意轻装轻卸,禁止从钢瓶的安全帽处提升气瓶。 近距离(5m内)移动气瓶,应用手扶瓶肩转动瓶底,并且要使用手套。移动距离较远时,应使用专用小车搬运,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适当的安全方式搬运。
2.3气体钢瓶的存放
气瓶存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存储场所应通风、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避免阳光直射,严禁明火和其它热源,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2)存储可燃、爆炸性气体气瓶的库房内照明设备必须防爆,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同时应设避雷装置。
(3)气瓶应分类存储,并设置标签。空瓶和满瓶分开存放。氧气或其他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应与燃料气瓶和其他易燃材料分开存放,间隔至少6m。氧气瓶周围不得有可燃物品、油渍及其他杂物。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4)气瓶应直立存储,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或扎牢,禁止利用气瓶的瓶阀或头部来固定气瓶。支架或扎牢应采用阻燃的材料,同时应保护气瓶的底部免受腐蚀。禁止将气瓶放置到可能导电的地方。
(5)气瓶(包括空瓶)存储时应将瓶阀关闭,卸下减压器,戴上并旋紧气瓶帽,整齐排放。实验室对高压气体钢瓶必须分类保管,直立固定并经常检查是否漏气,严格遵守使用钢瓶的操作规程。
3.实验室气体钢瓶的管理
气体钢瓶属于危险品,使用和贮存者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能使用。为了加强气体钢瓶使用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因此需进行制度化管理。
(1)按气体的性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实验室张贴气体钢瓶使用制度。钢瓶使用管理按“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执行,用气单位和个人对所领用钢瓶负有维护和保养的责任,操作要认真仔细,按操作规程执行,远离明火,如因使用不当发生事故,或因保管不善损坏、丢失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领用人的责任。
(2)为防止压缩气体钢瓶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对实验室使用气体钢瓶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凡是需要使用气体钢瓶的教师职工,必须到实验室填写“钢瓶使用登记表”,登记使用日期、气体名称、钢瓶编号、领用单位名称、领用人等。
(3)建立安全教育制度,营造实验室安全氛围。组织实验室各技术人员、学生相互参观和学习,在实验室张贴各种安全标志和警示语,编写与发放安全学习材料,举办讲座,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4)建立气体钢瓶存放规则制度,并在气体钢瓶存放室张贴“气体钢瓶存放规则”。气瓶管理人员气体钢瓶进行正确的存放、定期技术检查、更换,严禁气体钢瓶超期服役,并记录相关检查项目和时间。气瓶入库储存前,应认真做好气瓶入库前的检查验收工作,对检查验收合格的气瓶,应逐只进行登记。气瓶发放时,库房管理员必须认真填写气瓶发放登记表,内容包括:气体名称、序号、气瓶编号,人库日期、发放日期、气瓶检验日期,领用单位、领用者姓名,发放者姓名,备注等。
(5)建立气瓶日常检查制度。如检查气瓶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是否有清晰可见;气瓶的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缺陷;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气瓶的使用状态(满瓶、使用中、空瓶)。检查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每二年检验一次;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如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乙炔等),每三年检验一次; 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氩、氖、氦等),每五年检验一次。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超过检验期限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4.结束语
气体钢瓶是危险品,涉及易燃、易爆以及有毒气体,如果安全防范不到位,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不健全,会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严重的会造成贵重仪器的损坏及人员伤亡等。因此应重视气体钢瓶运输、使用、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加强日常检查制度的完善,提升安全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Abstract】Laboratory is the base for training compound application talents with certain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afety of laborato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problems of laborator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0 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安全事故高发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1]。为贯彻“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意识,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实验室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并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1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各类高校来说,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 实验室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中长期规划[2]
独立学院兴起于本世纪初,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到2014年,全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2015年有50所独立学院转型,现有272所)。由于办学主体的资金投入不能一步到位,只能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不断地增加教学用房,并对已建的教学用房逐年进行调整,重新分配,已建成的实验室很可能就需进行搬迁、扩建。又因新增的专业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难于对全校实验室规模、布局进行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一些教学用房不得不改建成实验室,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的持续增多,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数量、种类、实验项目、实验人数均在增加,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3]。
1.2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断变化,专业持续增加等原因,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大多尚未成型,还处在不断摸索过程中。
1.3 独立学院实验室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
大多数独立学院定位为教学型学校,致力于培训应用型人才,对科研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一般仅存在一些教学型科研任务,因此,独立学院的实验室中安全隐患类型相对较少,可以对实验室存在的绝大多数安全隐患进行安全评估,实验室安全事故可预防性较高。
1.4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力量匮乏,一方面是由于新建的学校缺乏积累沉淀,高端人材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校的科研条件无法与老牌学校相比,导致学校难于留住高级人才、人材流动性较大。
1.5 学生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
受限于招生批次及分数线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动手能力较弱。
1.6 由于学校创办时间较短,实验室房屋、设备、线路老化等类安全隐患相对较少
由于存在上述特点,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拟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情况,就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2 建立并完善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从属于学校的校园安全大系统,但由于实验室的性质和特点,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必须遵循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对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技术防范、教育培训、检查整改、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内容[4-5]。
2.1 机构与职责
根据我校的现状,建立“学校―专业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房间(机台)安全责任人”四级安全管理构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级机构安全责任,实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6]。形成校、院、实验室群策群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学校建立校级层面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行使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由校长牵头,后勤保卫处、条件装备部(注:实验室管理部门)、人事处、资产与预算管理处、法规与招投标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各专业学院主要领导为成员。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检查监督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
(2)组织制定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
(4)对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5)受理全校实验室安全事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下设实验室安全专家组,从专业角度协助并督促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履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
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分工为:
(1)后勤保卫处作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归口职能部门及学校水电的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用水用电安全、防盗防窃防虫害、房屋安全等管理,负责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实施安全月活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用电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指导整改。
(2)条件装备部是负责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订实验室日常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实验室建设项目及实验项目,督促各学院、实验中心落实危险设备及重大仪器设备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监督各部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督促落实各实验室或机台安全责任人,评估各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负责技术安全措施的落实,负责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
(3)其它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与其工作范围有关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
各专业学院成立院级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落实。
实验中心设安全员,负责本实验中心所有安全相关工作。
各实验室房间或机台确定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对房间或机台的安全直接负责。
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与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与实验中心(室)、实验中心(室)与各房间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涉及面非常广泛[7],与学校开设的专业和拥有的实验室类型有关。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2.1 实验室建设项目及新增实验项目安全审核工作
建立了实验室建设与改造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对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场所建立审核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落实“三同时”制度,完工项目需经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存在安全危险因素的实验项目进行审核、评估,必要时邀请校外专家给予指导,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技术防范措施、特殊资质等条件,并在项目开设后进行重点监管。
2.2.2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
对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及废弃物,建立从申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记录和控制制度,严格分库、分类存放,强化各环节的管理,堵塞漏洞,严防丢失、被盗和非法使用。定期检查物品台帐,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对于剧毒化学品和其他高危物品,严格落实了“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领取、双人使用”的管理制度。
2.2.3 实验室仪器设备与操作的安全管理
建立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安全运行。对具有危险性和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机械加工设备、高温高压设备等采取了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制订了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接受了业务和安全培训,了解了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按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持证上岗。
2.2.4 实验室水电的安全管理
按相关规范安装用电、用水设施和设备,定期对实验室的电源、水源等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2.2.5 实验室安全设施的管理
学校根据实验室类别、潜在危险因素等配置了大量消防器材、烟雾报警、监控系统、应急喷淋、洗眼装置、危险气体报警、通风系统、防护罩、警戒隔离等安全设施,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安全设施定期检查,做好设备更新、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2.2.6 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
我校所有实验室均配备了相应的灭火器材,落实了消防器材管理职责和措施,保证消防器材定点存放,性能良好。聘请了专业的维修公司对学校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分批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熟悉本岗位的防火要求,掌握所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保证安全教学。通过先进入消防体验中心进行体验等措施学校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学生)开展了防火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应包括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科研项目的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8],我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实验室规划中,上述方面未涉及。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是各项措施得以贯彻、落实、执行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根据本校实验室设置情况和存在的危险源的类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我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项目和人员的准入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易制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员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
除此之外,我校还编制了实验室安全手册,监督各学院、实验中心制订了重点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已上墙或放在可随时取阅的地方。
随着新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危险源不断增加,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及时制订及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2.4 实验室安全技术措施
学校要注重对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投入,从硬件上保证消除安全隐患。首先,在实验室规划设计时,确保实验室基础设施符合实验室使用要求,如水电线路和容量和布局、通风要求,设备布局、安防系统等[9]。另外学校设立有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保证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我校实验室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消防器材配备充足:除各建筑物自带的消防设施外,我校所有实验室均根据室内易燃物种类另配了灭火器,部分实验室配备了防火毯、消防桶等;
(2)废弃物集中处理:化工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化学实验室的废水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3)安全标识种类齐全:除各楼内消防逃生标志外,实验室内危险源处张贴有化学危险品标识、机械安全标识、用电安全标识等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师生注意防护。
(4)防护装备齐全有效: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及公用防护用品,如化工实验室的防护眼镜、防毒面具、通风柜、柜、气瓶柜、长袖工作服,机械装置的安全罩、安全连锁装置等。
(5)监控设备全面覆盖:所有实验室均处于监控设备覆盖范围,部分实验室安装有防盗门窗,保证实验室财产安全,并随时监测实验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0]。
(6)应急装备有备无患:如化工实验室的紧急冲洗装置、洗眼器、医药箱等。
另外,在进行实验项目设计进,学校要求各学院尽量利用替代品减少危险源,如用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低毒物代替高毒物,从根源上减少安全隐患。
2.5 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
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思想,结合实验室特点,进行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各种预案演练、急救知识培训与操作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1-12]。
学校要求所有新生均需进入我校与珠海市合作共建的消防体验中心接受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手册,让学生熟悉实验室工作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实验室的环境,预习实验内容,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了解所接触的实验设备、化学药品的性能。对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均进行培训,实行准入制度[13-14],采用网上培训考试系统、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实验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实验中心对学生介绍实验楼内部建筑结构,实验楼内各种灭火器的类型及放置位置,介绍实验楼内各种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仪器等的管理人员及联系电话,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及电话等,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出现事故时尽快离开现场的逃生方法等。通过上述措施,坚决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2.6 安全检查及整改
我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联合检查,条件装备部每学期进行4-5次安全检查(包括开学检查、节假日前检查、不定期检查等),二级学院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及培训情况,制度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档案建立健全情况,安全设施、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安全隐患和隐患整改情况等。
在定期、不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进行梳理,我校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整改并跟进督查整改情况。对不能及时消除的安全隐患,隐患单位及时向学校报告,提出整改方案,由学校确定整改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2.7 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制订了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预案规定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发生较大险情时,应立即报警,并逐级报告事故信息,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发生实验室事故后,实验室所在单位应当配合相关职能机构,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写明事故调查报告,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2.8 实验室安全评估及防范
鉴于我校实验室主要均为教学型实验室,实验室进行的教学活动处于可控状态,条件装备部定期统计各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情况,了解实验室使用仪器及易耗品的种类和数量,分析设备、耗材和工艺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开设的实验项目的安全状态均进行安全评估,建立实验室安全台账,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同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对重点部位加强监控及检查,以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创造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保护学校的财产不受损失,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15]。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确保对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验室安全工作者的共同任务。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在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协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依赖于制度和组织机构,更依赖于各级单位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理解与遵守。
【参考文献】
[1]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曹传堂.浅谈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J].管理观察,2010,31:109-111.
[3]万长建.高校快速发展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33-135.
[4]付国庆,张玲,石玉琴.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比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00-902.
[5]叶秉良,汪进前,李五一,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419-422.
[6]温光浩,周勤,陈敬德.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5-8.
[7]徐东华,朱小东.理工类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2,03:42-44.
[8]郭恩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201-202.
[9]郭敏杰,胡新,王.高等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77-179.
[10]程琳琳,王旭,谭海燕.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强化管理策略[J].热带农业工程,2013,37(4):25-29.
[11]廖秀萍,陈纪鑫,许业河.转变理念 开拓创新 积极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49-351.
[12]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13]孙立权,范强锐,陆捷.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科学仪器,2008,(2):126-128.
一、发挥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育人作用
通常来讲,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遗传之外,影响最为深刻的便是生活成长环境。其中,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进行学生教学活动之外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管理,而这些工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同样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鉴于后勤工作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所以需要完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以此对中小学的后勤工作进行有效约束,进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中体会到后勤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使其在耳濡目染下感知工作责任感,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另外,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细节问题更应认真对待,如厕所的水龙头、食堂的桌椅以及教室的灯光布局等等,都需要一丝不苟地去完善。倘若对细节方面不注意,便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其为人处世态度及生活习惯。唯有让学生在细节之处感受到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对自身的要求与标准。
同时,在中小学的后勤管理工作当中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摆在首位,以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构建促进中小学生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此外,还可定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当中,使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切身感受,进而提高其在生活与学习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后勤管理工作的环境育人作用
学校的育人环境不仅包括校园自然环境,也包括良好教风、学风的人文环境营造。
1.自然环境
学校对校园环境中的绿化、美化工作要格外重视,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去感染人、影响人,进而教育人。其中,后勤管理工作者则应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如保证教室桌椅、黑板的舒适性以及窗户采光、通风的合理性;保证体育设备的齐备、安全性;保证实验室、图书室的实用性、快捷性等。唯有在舒适优雅的环境中,学生的情绪才会调节到最佳状态,消除其在德育中的叛逆心理,进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2.人文环境
学校的人文环境包括众多内容,有校园文化、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管理人员的政风以及后勤服务状况与学校治安状况等等。而这种精神层面的环境优劣会透过不同人员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涵养直接体现,因此在后勤管理工作中也对后勤员工的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工作态度与服务作风以及非学术方面的学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种种人文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唯有将后勤员工的优良品质、人格魅力以及正确价值观念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出环境育人的作用。
三、发挥后勤管理工作的管理育人作用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习惯养成能够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不同的习惯能够造就不同的人生。因此,中小?W后勤管理工作还应在管理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其能够受用终身。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习惯的养成不得强制要求,而应从细节入手,加强日常引导。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丹东高等专科学校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是在化工系原有三个专业(化学教育专业、化工教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个原有专业均属普通高等教育性质,毕业生属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而新成立的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它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而不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因此新专业的建设不能靠在原有专业的办学模式基础上做修修补补的“改革”来完成,而必须冲破原有专业框框的束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原有的教学基础,在深入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如下的程序开展了专业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预期就业岗位(群)各岗位(群)的职责和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标体系掌握上述专业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由此所决定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时数、教学手段与方法(构成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每个实践教学过程所承担的技能培养的内容、重点、时数、手段与方法(构成各门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综合上述工作,我们编制出四套专业教学文件:1.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与教学模块对照表: 2.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 3.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 4.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门实验课、单项技能实习、综合生产实习)教学大纲。综上可见,这些教学文件是在明确毕业生就业流向、岗位技能要求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有如下特点:1.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的,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便讲授什么; 2.基础课按专业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来开设; 3.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为1∶1),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建设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做好现有专业教师的专业转轨工作。我系现有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过去一直从事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新建立的高职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都发生了变化,自然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专业素质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重新学习,实现专业转轨。在新专业创建伊始,我们按照“个人申报、组织考核、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对每个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和教学任务重新定位。两年来,每个专业教师都按照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制订了业务提高计划,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自修了相关课程,写出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有些教师还参加了学校为青年教师举办的外语培训班、计算机培训班、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班。许多教师已基本做到“一专多能、能讲会做”。此外,还通过派教师外出脱产进修来提高教师的素质。近三年来,我系先后有5名教师参加国内访问学者工作,有6人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学习,有2人曾到英国参加职教方面的培训,有1人正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
2.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派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下派教师交任务、勤检查,使他们尽快具备工程师素质;二是新引进一批具备“双师型”素质的青年教师。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这些外聘教师都是来自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选聘6名兼职教师。他们除了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及实践技能指导工作外,还帮助我系专业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素质结构转变。其中的部分人员还兼任了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经常就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发表意见,进行咨询,帮助安排实习基地,可谓一举多得。
三、搞好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认为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是发展高职专业的两个轮子。几年来,我们坚持“双轮驱动”:一是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二是狠抓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两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更新现有16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同时新建分离技术实验室、工业分析实验室、化工中试实验室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另一方面,在省内八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训基地,保证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四、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上突破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归纳起来有“五个淡化”:淡化学校与社会的界线,淡化学生与劳动者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淡化专业界线,淡化学期界线。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为例,过去在化学教育专业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中两者从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教学场地是有严格区分的,而在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的许多专业课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日益模糊,可以说已融为一体。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是围绕培养学生技能这一主旨展开的,很难再按传统意义的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课教学来定义。
五、重视专业教材建设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高职专业尚未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完整教材体系,从全国看,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我校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设置以来也面临着没有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专业建立伊始就制定了专业教材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分解,落实到人,每个专业教师都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相应承担了教材的编写任务。两年来本着“政策支持,人人参与,突出特色,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学校的支持下这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一部教材正式出版,三部在学校编印使用,另有几部讲义也将很快脱稿。我们计划分两个阶段,用五年时间完成专业教材建设,形成一套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教材(讲义)体系。
六、创造条件,推动高职专业毕业生“多证制”的实施
我们已与市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协商,拟在我校建立化验工、食品检验工等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站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这一方面可使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对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可以为本专业毕业生实现持多证走向就业岗位创造条件。“多证制”的实施无疑有利于提高高职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七、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管理是专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系列专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依法治教,按章管理,保证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我们还建立起校企联姻、师生结合的教学质量反馈及评价机制,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一方面使我们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改革沿正确方向进行;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全面、客观、公正、量化的评价,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我们严把学生成绩考核这一关,尤其注重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各门课程均按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了技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量化的、分等级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课程结束时要按这一指标体系对每个学生逐个考核,避免了成绩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考核结果比较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客观上也起到将学生平时学习着眼点引导到实践技能培养上来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