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美术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建构在课堂中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所用时间两方面内容上,要打造一堂高效率的课堂,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化分配课堂时间,即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充分吸收、掌握所学知识。近年来,新课改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端正教育理念,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现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充分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巧妙地抓住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等于这堂课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精心安排,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一方面要纵观小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学会借鉴前人成果,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教学实际,逐渐形成自我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而且,教师需要认真监察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从而形成师生之间课堂上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例如,在《画家故居》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浙江的画家及他们的作品,还可鼓励对画家感兴趣的学生参观画家故居,然后教师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面地结合学生喜好进行查阅。

二、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活跃课堂

由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造。因此,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然要求美术课堂不能是一潭死水,而要生动丰富、充满活力,让美术课堂“活”起来。所以,美术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丰富课堂内容,以便达到让美术课堂“活”起来的教学要求。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首先,走近学生,增进师生感情。我国教育家马丁伦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在社会心理学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才能得以进行。所以,想要教好美术课,就要在培养学生美术兴趣上重点下工夫。学生只有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发挥自身潜能及天赋。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融入学生群体,关注他们的成长,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你,这样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美术的天地自由遨游。

例如,在手工制作的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并充当学生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其中,与学生一起分析,一起解决问题,和学生建立起一条友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快乐,尽可能帮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工具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现代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够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巨大动力因素。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它自动化、智能化功能,将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具体、活泼的形象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生活感官经验,从而达到内化理解所学教学内容。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大量视觉感受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课上会给学生欣赏大量图片,并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活泼的视频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这远比教师单纯地用文字叙述对学生来说有趣得多。

最后,课程整合,探索美的存在。生活处处都有美的存在,通过美术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美、发现美。所以,美术教学中,可以把美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相互整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培养学生美术能力。例如,美术学科就语文学科而言,都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同等优势及作用,只是其二者的表象不同罢了。美术主要是利用视觉艺术来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进行表达,而文学则是利用文字进行表达。那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美术教师可以运用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与画结合,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进行感悟,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进行联想。

三、高效课堂的保障是积极总结

“吾日三省吾身”,所以,教师在课后要积极总结。首先,美术老师要参照课程评价标准,对学生在教学准备阶段,学生学具的准备、资料的收集的情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创作态度、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及课堂作业等及时作出评价。其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课堂教学不可能没有一丝失误,所以美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多进行总结,总结是提高的关键,只有不停地进行思考,总结课上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下节课有质的提高,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争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已成为大趋势。所以,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潮流,追随国家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课前、课时、课后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多管齐下,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情感教育;渗透

情感是对事物的一种体验,一旦主体形成对某一事物的体验之后就会保持一段时间,甚至会伴随个体的一生。美术课堂教学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模仿和创作更加讲究情感的捕捉、投入和表现,也更加偏重于情感的交流和分享。美术课堂给了学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提供了情感交流的良好机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是美术教育中的核心之一。

情感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有所不同,不像各学科的教育那样有依附的场地。情感教育需要在时时、事事中渗透,这种渗透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有这种渗透的思想和行动。但是教师如何渗透,如何通过美术课堂活动来进行情感教育?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美术教育经验认为要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渗透情感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沟通心灵,让学生交流情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而且很多科目还是小学生在毕业时需要考察的学科。因为美术课不是考察的学科,有些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态度就有些淡了。所以,小学生是不是喜欢美术课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了。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我们,接受我们的课,这样,情感才能顺其自然地产生。因此,教师应善于采用这些灵活的、有效的策略,主动积极地去创造一些生动、真切的情境,用真情实意去感动学生,去挑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让之在情理之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在一种艺术的课堂中表现出来、发挥出来。

(一)设置互换角色的场所

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改变“说教”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目标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方实施好。在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作品是一个无聊、繁琐的任务。教师要试图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坐在学生的中间,成为讨论组的一员,让学生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思想包袱,还学生一个与教师自主交流、深入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放松心情,然后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真正体验到美,从而可以创造美。

比如,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授美术课时打扮成一厨师,然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想象之后,出示今日的教学题目:“今天的菜谱”。学生在教师一进教室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让学生在面对各种菜肴、点心和水果,就会把学生带进丰富的、神奇的菜谱世界……教师这个时候可以趁这个热乎劲,来引导学生去谈论菜谱的魅力和美丽,让学生去交谈、讨论这种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菜谱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铺垫。

(二)真诚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学生的心声是欣赏美、创作美的源泉和动力。只有真诚地去倾听地学生的心声,才能把握学生的命脉,抓住学生的心声,然后才能借势引导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我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下课的时间,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谈的东西很多,学生既可以谈论自己在这美术课堂上的收获,也可以说出自己对课堂的不满意的地方,还可以讨论自己的计划和规划。比如打算在今后学些什么,自己有没有打算?会打算准备些什么呢?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的机会。这样一来,让学生感觉到是自己在为自己设计课,自己要为自己的课负责。教师在教授这样的课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这是我的课”的思想,就会积极地去参与课堂教学,去试图欣赏美、体验美。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也会收获与学生的情感,也会增加为对教师的尊重。

二、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资源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自然资源、校园里以及生活中各种资源中蕴含的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如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必然会对美术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创作空间,学生也能在其中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和动心之处。教师也要在利用课堂资源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地去有效利用这些外在的教学资源,还要整合,让这些内外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纸风铃》和《摇玩具》时,激发学生的进行积极的思维“如何把线穿过杯底,不要让杯子上下移动”和“如何使纸圈摇动”的问题时,可以请那些已经经过自己的探索成功完成的学生,让这些“小老师”给同学讲解、示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自主探索的劲头大大增加,也可以让他们享受成功和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去享受。

三、鼓励学生进行精心创作

创造一件艺术品不能算是进行美术创作活动了,当然也不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的目标。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采用多种形式,比如个人独立的创作、小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等形式进行创作,让学生充分去感受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式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和乐趣。同时让学生慢慢地去采纳一些自己喜欢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让教材活起来,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种方法,让美术教材“动”起来,在“动”的状态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去体验艺术作品的美的地方。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石头 石头画

石头是花鸟画中重要的题材,凡写意花鸟画都可配以石头。花鸟画中的石头与山水画中的石头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艺术中,对石头的审美欣赏有瘦、漏、空、透、奇、怪的标准,其力和势是至关重要的,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增加画面的意境和意趣。石头画造型独特、贴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石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特别是在农村。同时,石头是伟大的,它们都是风雨不催的。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分析了农村小学石头画法的教学对策,并且提出了建议。

一、农村小学石头画的存在意义

农村小学开展石头画教学,是指在农村小学中,教师因地制宜,选择石头等自然材料,将其带入美术教学中,既能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扩充,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实现美术教学的发展目标。概括而言,将石头画法带入农村小学美术课堂,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石头画法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生活就地取材,符合美术教学的意义,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教学的发展;其次,作为一种乡土资源,能够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石头可画、可雕、可琢、可拼,运用面广,适合小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能够全面实现美术教学的突破。

二、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仅是帮助学生在运用石头制作成美术作品之前了解石头本身,更是美术学习中艺术欣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要欣赏蕴含在石头中的自然美,才能切实地发现美。在对石头的观察与把玩中,能够发展蕴藏在石头纹路中的美,并且能够感受到因为自然的变化而形成的天然的修饰。在农村地区,儿童每天都在与石头进行交流,而真正能够发现石头中的神奇之处的却少之又少。只有学生眼中有景色,才能做到欣赏。美术教学,要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与审美引导,使学生关注到石头中蕴含的美,进一步探索与开发,如果学生不能欣赏其中的美,便无从谈起开发创造[1]。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石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寻找石头美的不同角度。例如,一方面,石头是大自然的恩赐,本身具有自然的痕迹,每一条痕迹上,都留有自然界的手笔,有些像桃子,有些像心脏,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都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产物。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石头。发现美不仅要发现石头本身的美,还要根据学生的热点,进行全面的探索,发现更深层次的美。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发现美的过程,也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策略性思考,充分开发想象力,及时做出判断,寻找欣赏自然美的途径。在寻找欣赏石头美的途径中,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只有以兴趣加以引导,才能切实实现教学的突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美的探索。否则学生对于美的追寻都是基于教师的,往往缺乏直观感受的环境,完全凭借教师的讲解加以构建,缺乏自主创新与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美,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2]。

四、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指导学生自主创作一些有特色的石头画,开展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在班级中可以_设石文化展览中心,并且持续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融入特色活动的案例和资料。第一,教师可以组织石头作品展示会,在展示会中,展示优秀的石头画作品,并且在现场组织石头画创造比赛,利用这种手段展示学生的成果,并且鼓励他们相互分享创作的乐趣和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且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满足感,显著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之间交流作品,发展审美能力,提升欣赏水平。第二,组织班级的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比赛。比如举办石头画创作大赛、石头花成果展,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积极交流经验,并且听取教师的总结。第三,利用石头作品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和美术课程,通过展示、表演、制作和策划,让学生体会环境和传统文化及美术的关系。比如学校可以设置石头说话墙,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且让学生通过石头诉说自己的心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3]。

五、农村小学石头画技法

1.石头有阴阳向背,为求形式感,可分三面、两面、一面,上白下黑,上疏下密,疏白为阳,黑密为阴。根据画面需要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纵可横,可直可斜,可方可圆,可繁可简。用笔要挥洒自如,灵活多变,中、侧锋互用,重笔法,浓淡干湿,勾皴点擦,泼破,虚实松紧,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2.勾皴法画石:是一种比较概括、明快的方法,发挥线条的张力和审美趣味,虚实相生,顿挫转折,中侧聚散,顺逆拖拉,随形就势。皴擦为石之纹理,增强石头的立体感,边勾边皴,外形线实,内皴线虚,气韵贯通,生动活化。

3.勾填法画石:勾好石头后添加色墨,以丰富石头的表现形态。填色墨要注意笔笔见笔触,不可随意乱涂,杂乱无章。

4.泼墨法画石:用色墨泼出石形,墨色浑化生动,但注重用笔,笔是筋骨,墨是肌肤,笔得形似,墨得神韵。巧妙用水,使之淋漓苍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浓不凝滞,淡不浮薄。在泼中见苍润之气,虽干犹湿,妙留空白。

5.破墨法画石:色墨泼后,趁湿用干重墨破。可勾,可皴,可擦,可点,笔墨变化莫测,趣味无穷。可一次破,也可多次破,须控制好画面效果。

6.点苔:自然界中的石头上多苔点,变化多端丰富。国画中点苔时,可用各种笔法去点,形态各异,攒三聚五,若即若离,含蓄而且生动。点苔要有传神点睛之妙,可点于败笔之处以遮丑破败,笔弱乏力之处以强笔助势,破除呆滞之感以增加活力。

7.画山石分为勾、皴、擦、染、点五个步骤。从山石的形态看,有石块、石坡、石壁、石崖、峰岳等。从山石的构造来说有土质山和石质山之分。不同的石质和构造决定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有披麻、折带、解索、牛毛、卷云、斧劈、豆瓣、钉头等,这些都是古代画家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提炼出来的笔法符号。这些符号可以帮助我们主动表现山石的形态。清代的王原祁、王时敏、王鉴一生只用了披麻解索两种皴法,却画出了那么多影响深远的画,可见笔墨技法的深邃。

但不同人的笔性对同一种皴法的表现也不同的,比如黄公望和四王所使用的都是披麻皴,然而他们的画确格调不同,黄公望的风格和意境更高一筹。这主要是由于画家的个性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笔势和笔性。另外,相同的笔法在不同的纸质上所形成的风格是不同的,比如生宣和熟宣,宣纸和绢。同一笔法所呈现的不同形态还与行笔的快慢和节奏有关。山石的表现以重复为主,因此笔墨的浓淡变化更重要,否则一定呆滞。皴法是表现山石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僵死不变的,这一点在写生中就会体会到。

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石头画教学,并且开发石天资源,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并且有利于小学教育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承担责任,利用石头艺术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小红.浅谈“色调”在水粉画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65-66.

[2]张开升,戎永祥.把握美术学科“三性”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45-46.

[3]杨小勇.古滕的民间美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65-66.

[4]徐夕人.插画表现形式的分析与思考[J].大舞台,2015(10).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本真;水墨画教学;趣味;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7-0088-03

[作者简介]徐国欢(1973―),男,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本真教育是我校的教育哲学,是我们对理想教育品质的概括。我们所理解的本真教育是相对于那些功利的、浮躁的、等级制的甚至是非人的教育而言的。本真教育以科学的儿童观和人性观为基础,学生在这种教育中可以保持童心,养成善心,坚持真理,释放潜能,自由且健康地成长;教师在这种教育中,把自己视作真理的追求者和实践者,可以自由地探索教育真理,智慧地开展教育活动。本真教育,从师生共同活动来说,注重双方平等的交流、视野的融合、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换、质朴人性的碰撞。本真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强调和谐的环境、民主的氛围、尊重的文化、规范的自由、合融的精神。

一、让水墨画真正走进课堂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绘画的代表,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了解和掌握水墨画,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水墨画教学已作为必修课纳入美术教材,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水墨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时间都太少。在每个年级教材上,水墨画只安排了1~2个课时的内容,除去课前准备的时间,真正用于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练习的时间就更少了。在这么少的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也得不到什么锻炼。

在本真理念的指导下,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前提下,我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儿童水墨画为艺术特色,进行“趣味水墨”课堂教学的实践。“特色”两字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是指“全部学生都能展现出来的”才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全校每一名学生都能展现出其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水墨素养。

所以,我们的趣味水墨是要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尽情挥洒,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水墨画带来的乐趣,创造出属于儿童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二、水墨画课堂教学的模式

(一)按年级进行递进式教学

水墨画内容丰富,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难度各不相同,入门有高有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按低、中、高年级进行由浅入深递进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1.低年级学生以了解水墨画工具和练习基础技法为主,主要掌握中锋和侧锋的运用、墨的浓淡变化、各种线条的表现等。而小雨点、小浪花、小圆花、小鱼、熊猫等内容比较符合低年级的认知特点。

2.中年级学生要求能较熟练运用中侧锋、浓淡墨表现一定难度的水墨造型,同时根据画面内容添加适合的背景。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动脑,按照自己的意愿尽情地表现。

3.高年级学生对浓淡墨的运用较为熟练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技法,能够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容,在接触一些传统的水墨画技法以后能创作出具有童真趣味的作品。校本教材的课例如下:

一年级《雨趣》:在学会画点的基础上,注意点的大小变化,了解疏密的概念。学习疏密点的画法,尝试以浓、淡、干、湿相结合的方法练习画点。引导学生回忆雨天的情景,自由发挥创作《雨趣》。

三年级《可爱的小金鱼》:带领学生观察小金鱼,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引导学生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画出可爱的小金鱼。

六年级《我的同学》: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艺术表现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和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二)以动物为主线进行教学

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小学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很多儿童都喜欢小动物,动物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用水墨表现动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加强他们对绘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因素往往会让作品产生一种纯朴自然的童趣。所以,我校在进行水墨教学的实践中,一直以小动物为主线进行辅导。

三、水墨校本教材的编写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课标中的学习活动建议,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其他活动建议。”并提倡“积极编写校本课程和教材”。我校正在研究的省“十二五”课题“基于本真教育理念的课程实践之研究”,旨在以本真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创编。同时系统地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有条件、有步骤地尝试推动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最终提升学校课程实践的整体水平。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本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思考、总结,提取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和课堂不断地积累,一步步收集资料、整理素材、制作范画、撰写文稿,设计编写了水墨画校本教材《趣味水墨》。

(一)内容丰富层次清

孩子的发展就像堆积木,随着年龄增长,一层一层慢慢往上堆叠,急不来也急不得,每一个步骤都照顾到了,孩子就能自然、扎实地成长。编写校本教材时,我们注重分年级、分层次营造水墨画学习氛围,给每个年级设计了一个绘画主题,每个主题分上下学期共20课时由浅入深展开教学。低、中年级感受墨性以水墨游戏为主,高年级接触传统绘画适当学些简单技法,中间不断穿插传统艺术的人文教育。

如一年级上学期《趣味水墨》的部分目录为“水墨画工具和基础技法介绍”“圆点和长点”“雨趣”“直线与曲线”“墨趣浪花”“侧锋表现块面”,四年级下学期的部分目录为“赭石小鸡的画法”“水墨画公鸡”“教子图”“双吉图”。

(二)题材有趣特色明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强塞给儿童,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趣味水墨》就是要让学生喜欢水墨、爱画水墨。在内容上,教师结合多年的兴趣小组教学经验、学生的兴趣以及年龄特征,筛选出学生感兴趣、乐学好学的主题。其中,低、中年级以各种小动物作为表现对象,由易到难,旨在让学生了解笔墨的各种变化以及简单的造型能力。如一年级画小鱼,二年级画可爱的熊猫,三年级画金鱼,四年级上学期学习画小鸡、下学期画公鸡。高年级开始接触山水和人物,增加一定的难度,学习基本的笔墨技巧,促进学生的艺术养成。如五年级画树,六年级上学期画山石、下学期则结合我校的京剧特色画京剧人物。

以《京剧净角》课例为例:通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净角的分类和基本特征,对名家名作的欣赏使学生对运用水墨表现京剧净角产生兴趣,教师的示范和学生自己的练习让学生学习并尝试用水墨画法表现京剧中的净角。有的学生画出了忠勇正义的红脸关公,有的学生画出了刚烈、正直、勇猛的黑脸张飞,有的学生则表现了粗豪暴躁的黄脸窦尔敦……

(三)形式多样趣味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趣味水墨》不是让学生去临摹,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习惯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水墨画对墨的浓淡变化和线条的运用很讲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小组用毛笔画浓淡不同的各种点线表现大小不同的雨,或者做走迷宫练习,学生多练习几次后再画各种线条就得心应手了。再如,不要求绘画内容,用水笔蘸墨随意涂抹,感受水、墨相溶的奇特韵味,根据效果再想象添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娱乐中学到水墨技巧。在这里,绘画变成了一种游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

如在教学三年级《金鱼》一课时,在完成了一条金鱼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给金鱼添加小伙伴和背景。有的学生说小金鱼在水底的草丛里捉迷藏,有的说小金鱼在石头旁进行游泳比赛,还有的甚至添加了小鱼、小虾、小乌龟等说是做游戏……学生大胆想象,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创作了多样的作品。我们一致决定把本课的课题改为《金鱼的快乐世界》,这何尝不是学生的快乐世界呢。

放手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讨论,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它有利于学生之间共同分享各自的意见和想法,以最佳的创意和表现,促进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提高。比如,四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节水墨画,前面已经学过各种动态的小鸡和公鸡的画法,欣赏了大师的《双吉图》《八吉图》《多吉图》等。笔者要求学生把宣纸连起来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因为以前没有合作过水墨画,所以大家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交流、讨论,编故事、确立主题、画草图、添背景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完成的作品非常精彩,一点也不输于大师,而且更加有趣,更加可爱。

艾斯纳指出:“任何一种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都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所以,在水墨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真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最终回归的还是那一颗颗善良的、稚拙率真的童心。

参考文献:

[1] 黄r琪.“以人为本”的台湾省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趋势[J].学校艺术教育,2012(8).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5篇

美术老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辛勤的努力和忘我的认真工作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工作中享受到的收获与喜悦,也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始终爱党爱国。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使自己能一如既往地热爱教育工作,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尽心尽力地搞好教学,一心一意地为了学生,一份真诚与质朴受到学生的肯定。坚持上下班制度,从未迟到早退,坚持教学“八认真”,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周前课,课前精心准备,上好每节课。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欣赏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于是,我选择了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来做示范,利用同桌帮助一些不会绘画的同学,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他们应有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三、学校少年宫工作:

  我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少年宫国画班活动,我辅导的国画班成绩喜人:在学校“庆元旦美术作品展”中,展出的学生优秀的《戏剧人物》国画作品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部分学生参加了“无线成都无限爱”书画竞赛爱心奉献活动。王梦婷同学在成都市“些经典、画经典”现场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四、教研工作:

  课堂教学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各级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本学期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还从教育教学刊物的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本期完成了教师的“四个一”工程。

  在一学期的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来期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美术老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8   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继续担任四、五年级以及二(4)二(5)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要求,我将从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总结。其总结如下:

  一、德

  学期初,通过学习几位先进教师师德经验,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小学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回想自己在上一学期的师德表现,寻找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再对照学校提出的"十要十不要'以及"五个严禁"认真剖析、改进。我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内培训活动及校外培训,还学习了学校提供的《教育的故事》和阅览室的《中国小学美术》丛书等,通过集体培训、听课学习、公开课实践等学习活动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闻,还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打下了基础。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不应以任何方式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二、勤

  本学期,出全勤。

  三、能

  我任教三个年级十一个班的美术课,每周共计22节课,另外还有一(5)、一(4)两个班的儿童画教学特色活动、每周二晚八点至九点的剪纸专业队。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将好的学生作品放在教室外的展示栏进行展示,不足的作品,我辅导学生完善。这样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以积累教学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因材施教。针对二年级教材内容多为手工,与我校全住校封闭式管理、材料准备困难的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对于我所负责的儿童画教学特色活动,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短短的两周一节课四十分钟时间完成一张作品远远不够,所以,我除了课堂内给予认真指导,有时候还利用课外看电视时间去班上辅导。在每周二的剪纸专业队课上,开学初专门去书店购买几本剪纸作品书,还查阅各网站,准备好各种剪纸范作图片资料,也进行阶段性教学、阶段性辅导、阶段性要求完成作品。

  四、绩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艺术节”,“阳光体育节”“读书节”等等校内外的活动;以及个人担任的美术工作,宣传海报、展览橱窗、各科各类的展板的布置等任务。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宣传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们全程积极参与创作作品。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不拈轻怕重,力求优质高效。这学期多彩的艺术节,在区艺术节摄影比赛中,我所指导的六(4)班陈翰林同学获全区小学组三等奖。在校艺术节绘画比赛中,剪纸比赛中,摄影比赛中,多位同学获奖。个人,联盟校上陡门学区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二等奖。

  美术老师工作总结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着,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