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验学习;小学数学;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102-02

201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其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个性,提升他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目前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的状况,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发挥课堂魅力,让学生快乐体验学习?

1 在生活经历中体验学习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学生的生活经历就是这已有的知识。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吃力。对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感性的认识,在学习知识前教师应组织学生多收集和参观生活中的一些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让每位学生课前设计一个“钟面”。学生对这个任务很有兴趣,放学回家后积极行动起来,仿照自家的钟面采用图画纸、纸壳等材料制作起来,遇到有难度的地方家长参与了辅助制作。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了不少知识。在课堂中,学生对于原本感觉到很难的知识都能对答如流,整个课堂显得很轻松。学生正因为有了这种亲身体验的过程,上课时非常投入,不仅思路打开了,而且热情很高,激发了学习兴趣。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施展空间,教师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数学智慧,让学生间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魅力,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 在问题情境中体验学习

数学家哈尔莫斯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一些问题情境的体验,就多一些成功的希望。如果能让学生有一种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体验,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进行问题解决的愿望,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凭借自己的主动体验学习、生成学习,将数学知识内化为解题的能力,这也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

在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首先用电脑课件出示一连串的成语,有十拿九稳、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等。教师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成语猜出所对应的分数,然后又让学生根据所猜出的分数观察哪几个分数最与众不同?再由学生尝试将这些分数化成小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形象、生动而又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出设计情境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智力的挑战,所以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对学习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凭借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使问题得到成功解决。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隐含着“化成有限小数和分子还是分母关系更大”的思想方法,为学生主动探究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提供了鲜活的验证过程,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直接体验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愉悦感。

3 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

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去发现问题才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因为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将问题理解得深刻彻底,从而准确掌握到问题的性质、规律和内在联系。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体验、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学会发现和创新。

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对圆柱体的模型进行观察,通过先观察整体,再对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先要求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然后将其卷成筒,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展开后的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的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后,总结出:“展开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而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高。”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推理得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圆柱侧面积=底面圆周长×高

根据上述认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观察、思考、实验及推理等活动,最终对圆柱表面有了全面的认识。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合作而得出结论,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这一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要增强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

活动是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有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其自身素质和个性发展,儿童这一年龄阶段,实践活动形式正是“玩”。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玩的形式来将教材中一些难点知识、抽象知识简单化,如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不仅满足了儿童天性,还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5 在生活应用中体验学习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学生发展数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解决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方法。让数学回归生活,在生活应用中体验数学,才能让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笔者结合生活问题,组织学生深入探讨“房屋架为什么是三角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来回答。又如在学习了“估算”这部分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购买东西或是面对一些需要了解而又无法马上准确计算出的数据进行估算,从而减少一些麻烦,提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