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端商务礼仪

高端商务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端商务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端商务礼仪

高端商务礼仪范文第1篇

1、滴滴打车现在推出了一个新功能叫滴滴专车,使用滴滴专车可以预定到专车接送的服务;

2、滴滴专车是滴滴打车2014年8月19日宣布推出的为高端商务出行人群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滴滴打车软件面向出租打车用户群体,而滴滴专车则面向中高端商务专车群体;

3、在滴滴专车信息平台上,车辆和司机均来自合法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司机劳务公司,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审核培训,司机师傅统一着装、全程标准化商务礼仪服务,上下车主动开关车门、提行李,车内还备有免费充电器、饮品、干湿纸巾、雨伞、儿童老人专属靠垫等出行必备用品,用户可以预约专车,可以呼叫专车,享受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来源:文章屋网 )

高端商务礼仪范文第2篇

“红酒俏佳人”主题俱乐部,由5位创始股东发起成立。

俱乐部会以“跨界·生活·品鉴·共赢”为核心理念,国内率先提出跨界商业模式,汇集了众多高端俱乐部、私人会所、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和商业联盟的优质资源。以“聚集人脉·整合资源·共享品质·同创未来”为宗旨,通过“股东制、合伙制、邀请制、实名制”的创新模式,旨在为精英人士提供一个“开放、诚信、互动、高效”的跨界资源交流平台。

我想要做什么

“红酒俏佳人”主题俱乐部联合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提供高端红酒品鉴培训服务、高端人脉对接服务、商务会所预订服务、健康养生咨询服务、高端旅游咨询服务。俱乐部微会所将逐步形成一个跨界融合的产业链闭环,诚邀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加盟,创造伟大的事业,成就卓越的梦想。

俱乐部会员类型

“红酒俏佳人”主题俱乐部,让您拥有属于自己的微会所,提高您的生活品质;

钻石会员:2万元

金牌会员:1万元

vip会员:0.5万元

我的承诺与回报

NO.1 每一位投资微会所的股东成为微会所的钻石级会员,享受尊贵的个性化服务。

NO.2 为会员提供一套红酒品鉴礼包:

1、高档酒具一套:起酒工具一套:价值150元;

                     高档酒杯8个:价值480元;

2、红酒鉴赏套装(可放到店里也可自行收藏):

发起会员享受:现有法国红酒23种品类任选价值3.2万红酒作为品鉴个人收藏;   

钻石会员享受:现有法国红酒23种品类任选价值1.5万红酒作为品鉴个人收藏;

Vip会员享受:现有法国红酒23种品类任选价值0.7万红酒作为品鉴个人收藏;

NO.3 会员享受消费红酒折扣权利:发起会员消费享受6折优惠,钻石会员消费享受7折优惠,vip会员享受8折优惠;

NO.4 会员享有在俱乐部特约商家签单服务(信用值范围之内)。

NO.5 会员享有免费参加定期由俱乐部组织的红酒知识及商务礼仪培训联谊沙龙。

NO.6 俱乐部的赠送品会员优先享有。

发展策略:

1、吸收学妹级美女为核心会员(由俱乐部聘用销售人员);

高端商务礼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关礼仪;教学方法;情景模拟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7.01.081

公关技巧与礼仪教育是从人类的基本行为入手,引导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等教育致力于培养经营管理、社会服务领域的高端实用型人才,加强公关礼仪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学校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如何做人的素质教育。《公关礼仪》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

一、西安文理学院《公关礼仪》课程教学内容

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体现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方向,西安文理学院《公关礼仪》课程介绍公关礼仪的概念及产生、发展历程,阐述公关礼仪的特征及其基本原则。系统介绍形象礼仪、会面礼仪、交谈礼仪、体态礼仪、文书礼仪、往来礼仪、会议礼仪、娱乐礼仪,简单介绍国际商务礼仪。

课程定位方面:高等教育是要培养在社会、经济等服务领域具有高级实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公关礼仪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公关礼仪实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坚持“理论够用、适度”的原则,注重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关礼仪习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掌握各类礼仪的基本技巧、规范及操作方法,能以良好的个人风貌得体地与人交往,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同时使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展示自身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掌握现代公关的基本礼仪规范,具备良好本的礼仪素养。

二、《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内容探讨

公关礼仪课程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

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互联网应用等不同方式进行授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强化学生对礼仪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仪表礼仪”章节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观看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仪表美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有:

1.讲练式教学。礼仪教育的理想方式是把讲授知识、模仿练习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要求学生进行站、立、行、蹲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礼节规范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练等需要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在轻松自如中加深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模拟式教学。模拟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交际场景或情景,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诱导,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之中。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从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学生讲课式教学。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在礼仪课程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如问候、书信、各种场合的秩序等礼仪问题,提前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备课,然后由学生上台讲课、演示,最后教师点评、指导,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印象,也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对其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提升,效果良好。

4.讨论式教学。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5.项目式教学。它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其项目指以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礼仪服务为目的的工作,比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免费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

此外还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集改编了几十个交际礼仪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反思

礼仪是通向现代市场经济的“通行证”。因此,它是一项长期而深远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礼仪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故此,本课程还需要做如下改进:

1.开发礼仪实训项目

课程需要进一步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际,开发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项目,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2.建立课堂文化

让学生感受礼仪之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只对美的东西给予关注和感兴趣,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挖掘和展示礼仪内容体系的美。让学生品尝礼仪理念和规范的盛宴,欣赏到礼仪之美,体味到礼仪对自身巨大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吸引他们自觉学习礼仪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交际能力。

3.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因此在贯彻实施现代礼仪“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作到为人师表,成为文明礼仪的楷模。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教育学生;以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风范去感染學生;以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之心去打动学生。礼仪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老师要首先尊重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积极、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在各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结语

高端商务礼仪范文第4篇

我院专业教师和中锐教育集团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及国内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多次考察和对汽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反复地论证,结合中国汽车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际现状,达成共识,将德国“双元制”职业培养模式引入到汽车商务人才培训体系中来,确定的培养方案:(1)筹建高标准的汽车商务实训中心;(2)依据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开发一套本土化课程体系(包含了教学软件,德国双元制教材,教学资源包,学生手册和教学课件等);(3)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法,实施差异化小班教学;(4)组建双方组合、校企结合的专兼职教师团队;(5)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实现学生高端优质就业[1]。

2建立国内高水平的具备专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而立体式情景化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快车道”。在对汽车人才需求企业和开展此类专业高职院校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必备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力争高标准,尽可能引进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汽车职业培训模式,诸如丰田模式、大众模式,并按该厂车型培训流程进行训练。实训室配备和企业实景化的教训环境可解决传统人才培训与企业工作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二是硬件建设,应与专业建设、实践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实训室功能、设备配置、情境布置应遵循适应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生产性实训,以达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的。在充分调研和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新汽车实训中心已经竣工。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建有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电控发动机、电控底盘、电控柴油机、自动变速器、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商务实训中心(400m2)、汽车仿真软件等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这些高标准优质配备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实训条件。其中,汽车商务实训中心完全模拟汽车4S店、车辆保险公司建设,确保学生在完全符合企业标准装备和规范操作流程的实训环境中学习。

3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按照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和服务课程体系,结合对相关示范院校及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和“学习领域型”课程的开发步骤,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工作任务出现的频率,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共同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框架由汽车基础知识、实训课程、阶段性企业实习和个人成长四大部分组成。每个专业(或方向)开发3-4门课程作为优质项目课程来建设,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努力达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要求[2]。汽车基础知识:现代汽车是集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物,作为汽车商学院的学生无论从事汽车营销、保险理赔还是二手车评估工作,汽车基础知识必不可少。汽车基础知识课程应主要包括:《汽车文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汽车电气基础》、《汽车使用性能》、《汽车故障诊断常识》等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训课程:依据专业差异设计实训课程,应主要包括:《汽车商务礼仪实训》、《汽车商务沟通与谈判技巧实战》、《汽车销售员实战》、《汽车服务顾问实战》、《汽车投保实务实训》、《汽车理赔实务实训》、《二手车交易实战》等,根据具体情境还可增设其他相关课程,以体现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阶段性实习: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进度,实施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阶段式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持续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实战技能。个人成长部分包括:在课程体系中引入“积极心理学”课程,从正面和积极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到心怀感恩、追求卓越,将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人生价值观融会贯通,同时开设《办公软件使用》、《职业规划》、《哲学与思维》、《拓展训练》、《红酒文化》、《高尔夫训练》等课程,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完整、技术精湛、积极乐观的高素质智慧型汽车人才。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情景化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差异实施小班教学,通过超过60%的大量实训课程和到企业工厂交替式的阶段性实习的完美结合,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4组建双方组合、校企结合的专兼职教师团队

建立由合作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基层领导、本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团队,对汽车商务教学团队以教育部国培、企业锻炼、国内外进修为主要途径,加强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同时聘请中锐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4.1培养专业带头人从现有专任教师中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1人从事汽车营销方向,1人从事汽车理赔、二手车评估方向。专业带头人每年到国内示范高职院校或企业调研1次,每年参加一次教育部国培,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建设理念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引领汽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高端商务礼仪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近700万,而社会各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却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所减少;而薪酬方面也出现不乐观的一面,有调查显示长沙市近六成高校毕业生月薪在2000元以下。因此,有人将2013年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用人标准也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更多地注重个人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就业“软实力”。

一、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内涵及区分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他在《软实力》一书中讲到,“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换而言之,即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起初“软实力”的概念是运用在国家综合实力层面,随后该概念迅速受到全球理论界专家的关注,致使其内涵不断扩展,并被运用到各类竞争主体实力的描述当中,甚至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就业软实力。

关于“就业软实力”的概念,国内还没有正式的界定。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长沙、深圳等地的走访调查,与近百家的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汇总其意见并参考相关文献,认为“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指专业知识外的能力,寓于大学生心理、性格、志趣、品德、涵养和魅力之中,对他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总和。”

“就业软实力”和“就业硬实力”的区别在于,“就业硬实力”是可以通过具体形式量化出来的专业能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毕业证、学位证、奖学金证书、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证书,甚至包括机动车驾驶证等职业技能证书等“硬件”;而“就业软实力”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潜在的“隐形”力量,具体包括敬业精神、诚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商务礼仪、审美观念、抗挫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等。

二、当前国内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理工科大学生是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人数众多、情况较为特殊的一类。说其情况特殊是因为:首先,理工科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专业性强,即便是在当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理工科的人才需求量还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理工科的大学生就业前景还是较好;其次,虽然用人单位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当前很多的用人单位更倾向选择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理工科人才,即便是应届理工科大学生对薪水要求相对较低,也时常会被冷落,究其原因发现许多应届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软实力”方面存在不足,要经过一、两年的“社会学习”才能满足那些高要求的用人单位;还有个别理工科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但在开始的工作过程中,暴露出“软实力”的不足,被用人单位辞退的情况。早在2005年11月13日的《中国青年报》就刊登,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学生,但在随后的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其中的20人被辞退,仅留下1名大专生,而公司反映出他们被辞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专业知识层面的原因,而是个人综合素养等“软实力”方面的原因[1]。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普遍存在。

以上现状值得我们探讨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不足的原因:

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为了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了高校的专业化建设,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教育更多地偏重应用性知识和操作技术实践的训练,忽视了理工科大学生在人文素养、审美观念、职场技能、个人魅力等“软实力”方面的培养。

此外,理工科大学生自身提升就业“软实力”也没有引起重视,一方面,受到父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影响,众多理工科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术,找个好的工作是上大学的主要目标,而对“软实力”方面的学习不太重视甚至是漠视;另一方面,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相对较难、学习压力较大、空余较少,即便有时间也多数在实验室里度过或花在考研复习方面上了,以至于缺少相对充足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软实力”。

三、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现实意义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大格局,结合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以及理工科大学生目前的实际就业竞争能力,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1、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大学生的综合实力包括其“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都会影响综合实力的提升。可以说,理工科大学生的“硬实力”是培养其“软实力”的基础,理工科大学生“软实力”的提升是对其“硬实力”的最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抓好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加强其“软实力”的教育培养势必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有利于理工科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由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不难看出,就业“软实力”不足成为众多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的瓶颈问题。通过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将实现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将更好地帮助理工科大学生融入职场,符合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进而更好地就业,实现“人职匹配”,同时,也将大大缩小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求职竞争者的差距。

3、有利于理工科学生就业后更好地发展

“就业固然很重要,发展更加重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的理工科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非常看重自己在公司以后的发展前景。在综合实力当中,“硬实力”虽然相当重要,它能体现自己某些方面的实力,充分证明自己符合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要求,但进入公司就业后的发展更多还依赖于“软实力”的发挥。前面《中国青年报》中案例就是“硬实力”达标,“软实力”不合格而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之路的最好典型。因此,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 “软实力”将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职业道路的发展。

四、对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建议

鉴于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在就业求职当中的重要位置,说就业“软实力”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一点都不为过。因此,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中非常必要而又迫在眉睫的核心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

1、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

在就业“软实力”的内容当中,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等方面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分不开的。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和服务指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理工科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首要问题。具体来说,可以结合高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见习和实习等环节,通过课程传授、讲述典型案例等形式来激励广大理工科大学生,使其具备“做一行爱一行”、“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思想,进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就业“软实力”。

2、积极开展各种形式企业管理方面的素质拓展活动

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等就业“软实力”是理工科大学生进入职场必备的基础条件,而许多理工科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攻克难度较大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与人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对这类问题,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来宣传并提高广大学生在此方面的不足,比如:求职面试情景模拟、产品营销情景模拟、团队创业模拟、室外团队任务、职场人际关系处理模拟等等。通过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努力去克服不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软实力”。

3、结合素质选修课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人说:“在大学校园里可以通过穿着和举止就能找到当中的理工科学生。”这句话反映的是,当前,个人的审美观念以及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也是众多理工科大学生所缺乏的现象。而如今的职场对个人的审美观念、商务礼仪等人文素养还是非常注重的。这就要求广大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提高自身在人文素养方面的修养,以达到当今职场的水准。具体实施来说,高校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素质选修课,并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通过选修课的课堂传输相关的知识,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可以举行类似“商务礼仪”大赛等活动,给予理工科大学生实践的机会;而学生个人方面,除了要积极参加相关的人文素质选课课程提高自身素养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甚至是向已在职场多年的家庭成员请教、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就业“软实力”。

4、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都存在着竞争,就业岗位的竞争、市场业务的竞争等等,有竞争就有压力,如何面对并缓解这些压力对理工科大学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好办法就是具有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化压力为动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抗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抗挫能力指的是面对挫折、失败等消极因素的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指个人面对各种情况对身体、情绪、能力等方面的调节能力,通过调节使个人能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首先需要其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足以抵抗各种挫折,其次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能够冷静处理的心态,还需要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的态度,如此一来,当面临压力的时候能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较好的处理问题,同时,更需要有一定的执行力。

5、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一个公司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才能生存。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入职可能并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处于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创新能力是职业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创新能力是一种心智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个模块。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参考创新能力的“三个模块”来开展。首先,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创新意识,发现问题指的是学生、生活、工作当中发现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不便之处,发现问题才会去想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创新;其次,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甚至是团队性质的探索和思考,这就是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就要掌握相关的条件,并给予执行,实现问题的实际解决。当然,这些都需要学校正确地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配合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不仅是一个理工科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能力,也是一个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会因为每个理工科大学生的性格、背景、个人经历和阅历、职业目标等不同而有所偏差,但这种能力是经得起长时间地考验,具有延展性,甚至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内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应当注重对就业“软实力”的培养和提升,鼓励广大理工学子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和技能,使之具备过硬的就业“硬实力”和“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齐蓓.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软实力”及现实意义[J].科技信息,2011.29.130.

[2]尚国超,于钦. 关于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探讨[J]. 知识经济,2011.08.57-58.

[3]鲍新龙,郭春娥,谭冬霞.浅谈IT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软实力[J].咸宁学院学报,2008(2).32-3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