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概念知识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实践与思考

数学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其抽象性之高、逻辑性之严、应用性之广和思维量之大,在众多学科中当属首屈一指. 而数学概念及其教学活动又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形成学习方法和理论的前提条件,堪称数学活动的奠基之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人们缺乏对数学概念的高度认识和足够重视,往往使得学生难以深入有效地理解和把握各种数学概念,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现象和畏难心理. 笔者认为,“基石不稳,何来坚固?”我们应当把数学概念教学放在不容含糊的重要位置加以认真对待. 本文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试简要阐述之.

1. 提炼关键词句开展概念教学

无论是描述性概念还是定义性概念,数学概念的严谨度、准确度和精炼度是不容置疑的. 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数学概念的内容描述不可能平平谈谈,而应是重点词句和一般性词句同时共存的;二是要求我们抓住其中的重点或关键性词句加以认真剖析,从中得出一些精准的信息量,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的丰富内涵. 因此,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日常教学训练,引导并教会学生“善于提炼”的能力和本领. 如在教学“梯形”概念时,从“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描述中,引导学生能够抓住“只有”这个关键词,通过剖析,要让学生从中搞懂“只有”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有而且只有”. 如此说来,我们完全可以把梯形概念丰富为“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又能有效培养了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再如,“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多项式分解因式. ”从中我们要同时抓住“积”和“整式”两个关键词,否则就会容易发生错误.

2. 揭示本质属性开展概念教学

概念就是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 只有在充分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才会给出一个正确的概念;否则就是错误性的概念名称. 因此,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执教者要善于引导孩子能够从数学概念中找出其本质内容,这是理解和把握概念知识的关键性一步. 如在教学“互为补角”概念中,针对“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这一描述,剖析其本质属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两个角相加之后的和为180°. 如果一个角为180°,或者三个以上的角相加之和也为180°,则称不上互补角. 二是互补的两个角仅是数量关系,与他们所处的位置是毫无关联的. 通过对以上两点本质属性的剖析,能够使学生对“互为补角”概念有全面透彻的认识. 再如,对于“等腰三角形”概念的分析,其本质属性就是“有两条边相等”,至于形状、大小和位置则是非本质属性. 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挖掘本质的能力.

3. 突出相互比较开展概念教学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1 新教材更加注重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本质特征。

旧教材在谈到某个物理概念时一般是直接把概念的定义拿出来,然后就开始应用此概念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新教材在这些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概念获得的全过程,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1 新教材注重物理概念的引入和形成。

新教材在形成概念前使学生获得了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

例如:对质点概念的引入,通过举例在研究雄鹰的飞翔时,雄鹰的各个部分运动情况不同,指出准确描述物体运动的不容易,提出困难和麻烦出在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都不尽相同,引导学生要想办法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从而顺其自然的引入了质点的概念。新教材比旧教材在这里多出一页的篇幅来引入质点的概念,可见其对概念引入的重视。

1.2 新教材注意物理概念的本质特征。

物理概念因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有些物理概念反映了物质或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这些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由物质或物体本身所决定。

例: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新教材通过“思考与讨论”,指出惯性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进一步提出这种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很自然地抓住了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其大小由其本身的质量决定,而和其它任何因素无关。

2 新教材在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上具有多样性。

2.1 新教材大量应用漫画与图片,提高概念的学习效果。

首先,应用漫画,使抽象的物理模型变得生动而形象。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三幅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的转变过程,且可以很形象地看出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关系。

2.2 新教材中物理实验贯穿于物理概念教学的课堂中。

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课堂上通过实验来刺激学生的知觉选择,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最有说服力的。

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先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在下一节讲“牛顿第二定律”时就可以水到渠成。

2.3 新教材通过穿插物理概念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物理概念。

任何一本物理教科书,都不可能孤立地讲述物理知识而不涉及物理学史。因为历史上物理学家对某一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发现,其思维过程与今天学生认识这一问题的思路往往有类似之处,所以概念教学有时可借助于物理学史料来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笛卡儿再到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学生通过对历代科学家的研究探讨过程的认识,也一步步从错误的观点转变成正确的认识。

2.4 新教材通过对比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为了深入理解概念,除了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外,还应找出概念与构成它的要素或与它相近的另一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真正改变

只有教师的观念发生转变,才能接受最新最好的理念,也才能使他的实际教学发生改变,朝着课改方向前进。教师必须从演讲台上撤下来,把学生从听众的心理角落中请出来,努力使学生回归学习的主置,使其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授课是将新知识输入学习者脑中,优秀的授课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且要与学生自己的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联系的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多”。调动学生全部感官扩大神经兴奋的刺激区域和兴奋频数,是快速学习的根本。真正优秀的教师总能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让学生多思考,只有思考才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探究,有探究就会有发展。在这无形之中就能把你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你的教学中,学生也在无形之中接受你的理念,同时学生自己也就在无形之中接受了新课标,在无形之中发展了自我。这样也就达到了新课标精神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二)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情境因素。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模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1、突出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重要作用:

实验在化学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有些学生只是看热闹,事后问那个实验是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却一概不知。怎么防止这种现象,在实验之前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来引起学生兴趣,这样效果更好些。

实验为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原理提供了素材和依据。如学生实验金属钠的性质,通过对钠和水的反应现象观察,可以得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课上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要尽可能让学生做,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一些“选做实验”和“兴趣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2、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概括过程:

思维乃至智力的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

概括在思维乃至智力的发展及其训练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不要像以前一样,让老师概括好了“塞给”学生,教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如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学习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概括和总结,对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教师的课前备课

在新课程改革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我们的设计是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体验建立了联系,搭起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让我们的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时,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般的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中死的知识才能成为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注重学生差异,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学习时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四)注重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他们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 拓展性课程目标设计的异位与矫正 幼师心理学课程目标、内容的拓展及教学思路 新课程目标下的初中数学 新课程目标下赏识教育的适度运用 基于能力本位课程目标下教学方法的思考 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目标下提高少数民族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思考 新课程目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问题与对策 技校体育教学课程目标和资源的研究 电势概念教学的新尝试 新课程目标下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转变 基于建筑设计课程目标下能力培养的思索 课程目标:概念、功能及其分类理论 解读课程目标,优化教学模式 理解课程目标改变教学方式 关注教学环节落实课程目标 论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 试论课程目标的细化 坚守课程目标 关于体育教学三维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33.

[3]林辉庆,邱建友.电势的教学设计――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2010,32(3):10-11.

[4][5]贾起民,郑永令,陈暨耀.电磁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

[6]Beck I L, McKeown M G, Gromoll E W.Learning from social studies texts[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9,6(2):99

-158.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也已全面启动。高师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都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如:由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由“传承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由“单纯的技术教育”转向“全面教育”;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化为“重过程”。然而,在欣喜之余,冷静思考之后,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有些体现出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课程本质的变化,有些却与新课程理念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师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有些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过于强调所谓知识的实用性,过于注重课堂讲授的内容与基础教育教学内容靠近,固而不仅浪费了有效的学习时间,而且也失去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

现在有些毕业生,当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教育学校以后,总会发出一些感叹,认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用。于是有的教师就开始过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对学生有用。他们主张在课堂上更多地以基础教育教材中英语课本中文本出现的内容作为授课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能够一走出校门就能学以致用。其实,这种教学行为使高师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走上了一个偏颇:在课堂上以“快餐式”的形式对学生加以训练,并将对其能力的培养视为一种召之即来的、短期即成的行为。从近期目标上看,学生的施教能力似乎得到了提高,而事实上,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新课程理念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即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应着眼于促进大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所谓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构问题或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具体而言,是指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习高深知识、发展复杂性思维和实现知识远迁移的能力。高校毕业生施教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知识远迁移的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用什么教什么的做法,只能导致学生疏于思考、疏于探究、疏于勤奋,其能力之根难于向纵深处延伸。其实,目前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并非是真的学无所用,而是所学不知所用,他们缺少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而忽略了自己作为教师的有价值的引导作用,使得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的关系出现失调,这也使得高师英语专业课堂教学行为走进了一个误区。

目前,有些师范院校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应顺应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于是,他们一改以往的“权威式”课堂教学方式,目的是想实现自身角色和自身作用的根本改变。诚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不是教师的单向劳作,它应是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互动或交往的活动。以此为基础,有些教师就开始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发展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一味强调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其实,这种做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分强调个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进行意义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师的有效途径。

最后,在教学手段上,有些英语专业的教师不分学科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师范院校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的又一问题。

二、主要应对策略及措施

1.更新理念,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认识问题,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就无法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转变育人观。表现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上,因为英语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英语专业知识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似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知识引进课堂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量”上的“度”,关键是应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保证英语课堂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有利于促进知识由学术型形态向教育型形态的转化;有利于英语课堂内容整合与贯通;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英语素养的发展与养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化智为能的方法,引导他们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基础教育的施教能力。

2.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意义创造。在高师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课程资源,加强教师的指导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给在校生以自由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条件,使他们在独立思考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本质,在自主探索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创新的过程。

另外,高师学生可以各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英语的平台。例如,他们可以自己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内容,探索研究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且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问题,从而增加“做英语”的学习机会。目前看来,在高师英语教育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学生参与开展课题研究的力度,让他们在课题研究中实践新的学习方式,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

3.转变教学方式并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英语观认为,英语教育应该重结果更重过程,同时还要重视应用和学习者个人的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观从传统封闭性、传授性的教学观向现代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转变。即,让英语教学走出单一的“讲授、练习加考试”的模式,让学习者在开放的、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英语和英语教育。

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方法正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的。师范生在校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经历“大学教法-学法-中学教法”的转化过程,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是高师院校教学所特有的规律。因此,为使高师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新英语课程的教学,就必须改变高师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新的英语教育观指导下,从“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模式中解脱出来,实行多元化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手段的特征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有量有度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实,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应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为一切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都只能是对教学起辅的作用。

三、结语

在教学这个立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尤显重要。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牵涉众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更有赖于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其他相关措施的有效配合,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自身教学的观察者以面对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挑战和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成为真正改革的动力和实施者,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肩负起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李天鹰.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构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