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对于我国各大高校来说,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同时,高校建立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各大高校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探析了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重要性、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备性建设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的教育机制不断完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逐渐表现得积极向上,同时对高校学生也采用了一种“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实验室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要承担的是培育新一代人才的重担。但是,在实际实验室教学过程中,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能在教育中发挥实验室的重要作用。为此,通过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可实施的方案来建立完备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1提高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重要性

在高校中,实验室作为实验操作的重要场地,其设备和材料都必须受到高校学生的共同爱护。在不断完善的高校教育体系下,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可以有效降低高校实验组的利益损失,提升高校实验组的效益。这样可以使实验室规范地运作,在保障实验室成果的情况下,维护整个实验室器材的完备性,这也是对各种实验室器材的整合运用。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可以为实验室的良好运作奠定基础,也可以为高校学生掌握更多技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2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过程中,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是最基础的问题,会影响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不完善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下,有些教师的不规范行为很可能会带给学生不良影响。

2.2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严格

在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过程中,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严格是应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室一切工作的基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严格,将导致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难以有序进行,比如没有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清洗和更换等,这样会直接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造成恶劣影响。

2.3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在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是最严重的问题。比如,摆放或操作不当会对高校实验室器材造成损坏,甚至会威胁到实验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提高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有效策略

3.1完善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完善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就要拟定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让高校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遵守教学制度。同时,为了完善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还要让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实验室开放时间进行实验教学、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向实验室管理人员申请,让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决不能破坏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另外,教师在开展实验室教学之前,还要给学生们普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的相关知识,以免学生对实验器材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只有对实验室教学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3.2严格管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

为了严格管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有效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不仅要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监督和核查,还要为仪器设备的管理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约束实验人员滥用仪器设备的行为。首先,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高校要加强监督和核查,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维护、清洗和更换等。同时,将实验室日常维护工作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然后组织监督人员对老化或损坏的仪器设备进行集中维修。其次,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高校还要增强实验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意识,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3.3强化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为了强化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有效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就要改善实验室环境,保护实验室器材,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制度化管理。首先,改善实验室环境的目的是消除实验中其他干扰因素,以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其次,爱护实验室器材是为了确保现有器材的使用安全和后期所购置的器材的有效使用;最后,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就是要增强每个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可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就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高校只有强化管理完备性建设,加强执行者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才能更好地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淑英,于同泉,杨柳,等.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探析[J].分析仪器,2013,15(1).

[2]彭春元,林远煌,许显坚,等.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5).

[3]王赣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22).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1前言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国家科技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基地。相比于普通实验室,具有平台高、开放性强、仪器设备精密昂贵、地位相对独立、管理模式独特等特征。新时期下,城市化、信息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往往面临着科研负荷重、人员流动快、废弃物处理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等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更新理念、改变思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的是硕、博士等高端技术人才,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断层严重,工作人员通常只关注科研和教学成果,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当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处于“亡羊补牢”的补救阶段,离“未雨绸缪”的预防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发展落后,面对着众多学科领域和大量的先进的实验设备,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更加复杂,尤其是近年来科研任务加重、信息化进程加快,使得信息(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安全管理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大部分现存的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信息安全管理松散、安全管理制度落后、安全操作流程混乱、安全监督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2.3安全责任不明确

大部分高校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和专职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也鲜有对安全责任人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安全责任人的责、权、义等问题。此外,很多高校实验室存在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负责单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也不利于监管和考核。

2.4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以及客观资金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目前高校实验室在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安全设施存在着老化以及配备不足等问题,例如:烟雾报警、消防喷淋、辐射防护等设施,实验室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以及高温高压设备等,使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风险程度较普通实验室高很多。

3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3.1营造安全意识氛围

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意识氛围淡薄,安全管理制度松散等原因,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坚持科学发展、长足发展、绿色发展,真正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强化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3.2完善精简组织机构

3.2.1实验室专属安全管理机构

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同时设立技术安全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系统性的管理。避免管理部门过多、体质松散、互相推诿的现象出现。很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由学校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交叉管理的,因共同管理的部门过多,使得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

3.2.2实验室专属信息管理中心

信息安全(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已经继人、物、环境之后,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然而以往对于实验室信息安全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建立实验室专门的信息管理中心,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安全管理。该中心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查并签订相应保密协议,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3.2.3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

高校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如大学环境卫生与安全办公室,主要工作人员由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卫生专家、工业卫生学者以及安全工程师组成,以便各院系有需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把关或者定期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以及演习等,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3.3.1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到岗。由各学院配合管理,共同承担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工作内容和标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工作指导方针,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实验室和每一台仪器,强化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3.2推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

实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推行身份识别系统。实验室安装门禁系统,对实验室进行权限管理。实验操作人员需在网上平台进行预约,办理专门的智能卡,通过刷卡进入实验室,预约前需完成预约实验室相应的安全培训课程。实验室准入制度将根据实验操作人员的职能进行类型的划分,并将人员信息录入数据库,从技术上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协助管理人员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3.3.3仪器、设备和管理制度

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规范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规程,防止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仪器的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购买、仪器维护、仪器使用、操作规程等制度。保障仪器正常运转、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安全隐患。

3.3.4药品、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规范药品和危险品的管理,由专人负责并建立保管品的名录清单。对药品和危险品的使用进行登记,使用过后的进行会收,统一保管统一处理。例如,在装有废液的容器上粘贴明显的标识,并注明废液的名称、类型、组成以及使用日期和使用人,使用完成后将废液倾倒在指定回收地点并清理容器。对于高压钢瓶,要注意管路检漏和钢瓶的使用规范,及时将使用完成和有问题的钢瓶返厂检查和维修。

3.3.5数据、资料的归档和保密管理制度

完善资料和数据的保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的安全和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资料的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相关的文件,以及实验室每年的消耗品采购、设备维护、仪器说明、图片报道等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便于实验室的管理和评估。此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大型仪器都开始配套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涉及知识产权和数据的稳定和安全问题,使用正版软件可以保证仪器和数据处理运行稳定,同时可以防止他人非法盗用或删除数据。

3.3.6安全考评和奖惩制度

由管理部门、学生导师、行业专家共同对实验室的安全做出风险评估,并制定安全管理考评和奖惩制度。确保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根据考评和奖惩制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奖惩、通报,并以书面形式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3.4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3.4.1保证充足的安全资金

高校应重视起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的投入,包括力、物力和财力等。未雨绸缪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体系,保证实验室配套设施的齐全,减少资金浪费。同时,高校应给予实验室一笔专项安全经费,专门用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的购买、更新,安全培训、演习等。

3.4.2精细化配备安全设施

高校实验室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对实验室的仪器的要求也不同,相应的基础设施也会有不同规格的需求。因此,实验室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在使用后期不断进行改造和调整。对于专业特殊的实验室,如化学、生物、医药等学科,要树立“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配备必要的防护和急救设施。

4结语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需求,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我国绿色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长效机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当下做起,改变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说起来确实重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干起来往后靠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被动局面,切实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庄越,叶一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2):21~24.

[2]莫寅斌.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09(6):175~176.

[3]魏钟波,沈萱,裴大平.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46~248.

[4]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17.

[5]李阳春,阙斐.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236~238.

[6]钟少颖,梁尚鹏,聂晓伟.美国国防部资助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1261~1270.

[7]龚竞,徐水,侯勇,等.高校研究型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137~140.

[8]周岱,刘红玉,赵加强,等.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析与建构[J].科研管理,2008,29(2):154~165.

[9]冯芝媛.高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2):103~104.

[10]曹蓓.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30~31.

[11]任雪艳,孔庆军,陈芳.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08(3):174~176.

[12]朱娟蓉.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42~445.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传统实验室管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80-02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环节[1]。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指实验资源包括仪器与实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2]。为此,如何使更广大的学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是开放实验室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对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

1.实验室资源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是依托于理论课的,主要是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验证,因此传统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实验室上固定内容的实验课程,造成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上课,就会出现实验仪器紧张,经常出现学生排队等候的情况,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要,同时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实践动手,大部分学生只能从旁观察,导致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而实验课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实验室空置,实验资源浪费,这样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动手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实验的参与者局限于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而言,则缺少实践机会,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2.实验室功能设置单一。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合理,应用面较窄,在实际使用中效率较低,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2,3]。目前我院的大部分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均归属于某一课题组或科研团队,其他课题组或者学生要想使用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需要和该课题组协调沟通,实验室基本只服务于该课题组或科研团队,造成实验室功能过于单一[4],实验室使用不充分。比如我院的冷冻干燥实验室仅在技能训练时使用,而在大部分时候则是空置的,造成了实验资源的严重浪费。

3.实验室经费不能合理使用。由于各实验室附属于某一课题组,大多数课题组只从自己的使用方便出发,不断地重复申请购买仪器设备,没有从学院的角度整体考虑经费问题,导致部分设备重复购买,造成实验设备的浪费。而另一些仪器又由于经费不足,无法购买。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一方面实验设备的重复购买且设备的利用率低,有的设备还没充分利用就已老化报废;另一方面又占用了学院的经费,使一些需要更新的设备不能及时购买,造成实验室经费紧张,不能合理使用。

二、开放实验室的改革措施

实行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5]。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自主、更方便的实验环境,就要给学生提供免费的实验仪器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目前我院有以下几种开放实验室模式。

1.针对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的开放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后,学生可以自主选定实验内容,制订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并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保障,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5]。特别是当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学生可以反复实验,这就要求实验时间和仪器设备保障充足,因此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加大综合实验的比例,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中的综合大型实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针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

(1)针对科研型学生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尤其是对食品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实验中心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部分对科研实验有积极性的学生尽快进入实验室,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参与开放课题的研究。在此模式中,实验中心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审核通过后,需要对实验室的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授权该学生进入实验室。这样的管理模式为那些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培养。

(2)面向各类实践活动的开放管理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或者各类竞赛,例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食品文化节”,学生们将平时在课程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食品制作和加工的创意进行实践,此活动为期约一个月,学生查阅文献后自行拟定食品创意制作活动的主题,结合实验室的方向和条件,联系相应的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在此期间,实验室完全开放,免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等资源。这样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针对毕业设计―自选实验课题型的开放管理模式。实验室首先公布教学计划以外的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和资源,学生选择一个和毕业设计相关的综合型或设计型的实验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实验室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安装与调试以及完成实验后由指导教师辅导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开放模式特别为一些正在考研或者已经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实验,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一致称赞。

3.面向社会服务的开放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资源本身就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有义务为社会服务。为此,我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媒体开放实验室,只需要在学院登记后就可以接受采访,这样更方便为社会、为媒体服务。此外学院也鼓励教师和企业开展双赢合作,一方面企业得到了学校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经费收入。在为媒体和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进行实践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1.开放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目前我院已经实行了门禁管理制度,首先学生根据制订的实验方案选择需要的实验室,在填写实验室门禁授权申请单后,经指导教师及实验室主管教师的签名同意后,到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递交申请,经中心授权同意后,方可获得该实验室的门禁卡授权,此授权会确定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获得门禁卡授权后只需刷学生卡即可进入该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门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

2.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制度。网上预约管理制度适合于假期做实验的师生,无论是在小长假还是寒暑假,均需要提前登录开放实验室管理网站,在网上填写预约申请单。开放实验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提出的仪器配置要求进行归类和整理,并将相应的设备放置在实验室中,该申请人只需带学生卡到管理中心办理授权后即可进入配置好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管理模式要求实验教师按照申请单对实验设备进行提前配置,为广大师生在假期的实验提供了便利。

3.开放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制度。实验室集中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所以“安全”对于实验室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只有在实验室的管理中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6]。因此,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我院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对易制爆、易制毒试剂实行专人专柜统一管理制度,所有易制爆、易制毒试剂集中于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实验需要时,只需到管理中心填写申请表,注明需要量和用途等,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同意签字后,方可领到试剂。

四、实施效果与结论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院的开放实验室正在逐渐正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实验室以来,不仅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对食品科学的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此外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开放实验室不仅充分利用了实验室资源,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2-15.

[2]孟莉新,孙培禄,弓锵,续海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11,(05):107-109.

[3]周永生,陈群,席海涛,林富荣.色谱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8):216-219.

[4]迪丽努尔・克依木.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1.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 语言实验室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167-02

相比传统的模拟语言实验室,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在教学应用上也存在不少的性能优势。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外语教学量身打造,其功能设计与华侨大学的外语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实用性较强,对于提升外语教学环境、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提供了软件和硬件保障。根据该校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建设实际,笔者认为,建设和管理好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并不简单,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管理制度建设、日常规范化使用、设备维护、管理队伍教育培训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力解决,对改善外语多媒体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介绍

语言实验室从过去单一的模拟语言实验室逐渐演变为数字化的语言实验室,日渐体现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应用的个性化和主动式,实验室功能不断增强和拓展,调动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作为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媒介载体,在外语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对提升外语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不仅促成了外语教学模式的改变,也积极推动了我国华侨大学在听力课、口语课、视听说课等课程上的改革。笔者学校目前语言实验室都是芬兰进口sanako有12间教室,共有626个学生座位,但担负着全校公共基础英语和外语学院英、日语专业听力课教学任务。

2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2.1 实验室管理制度化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由此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因此,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是该校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管理走向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是全校学生上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室(实验室配有空调、投影仪,上课条件与环境优良)。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程度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声望。为此,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该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实行校、院二级领导,并切实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领导。有严格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和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华侨大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规程》(制度汇编),内有《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安全与保密规则》《实验室各级人员职表》《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度》等职责,挂在各实验室墙内,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对因违规操作造成设备损坏、不做记录、不报告等情况而影响正常教学的要严肃处理,实现了制度化管理,使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1]。实施规范有效的实验教学,有严格和规范的实验项目评分标准和考试(或考核)办法,受到校评估专家一致好评。

2.2 实验室使用规范化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全体人员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及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时,还积极参加各类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由于每次实验室听力课学生人员多,每间实验室英语听力课程满,特别是上午上课1~2节和3~4节中间课间操上、下课时是学生高峰期,若不加强管理,不仅造成混乱,而且容易造成耳机损坏,同时很难分清责任[2]。为此,笔者学校采取实验室上课每班有学生座位表一张,学生按座位表对号入座,方便教师点名,防止学生乱坐,中间下课课间操时实验人员按学生座位表检查,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爱护学校公共财物的意识,保护了仪器设备完好率,并在每间实验室安装探头、监控设备,提高防盗仪器设备安全。

2.3 建立语言实验室工作档案制度

建立学校统一汇编的《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管理制度》,可为上级部门提供实验室情况的准确数据,做到账、卡、物一目了然。并按《实验室自评体系》对实验室人员考核、工作日志、自评报告、仪器设备卡、低值易耗品管理账、设备维修记录本等各种资料信息,进行记录存录计算机账目文件。笔者学校根据《语言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明确了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清洁卫生、设备操作和安全用电,都有明确的考核与奖惩措施,教师在使用实验室时,务必按照《语言实验室设备使用记录》要求,及时记录规定设备使用的时间、班级、人数等信息,同时记录好设备使用故障,以备后续修整。

2.4 提高实验室队伍管理水平

外语学院实验室有专职管理人员和兼职实验教学教师两部分人员组成。专职实验技术人员4人,3名实验师,1名助理实验师,学历都是本科。兼职教师共计40人,教授1人,副教授15人,讲师22人,助教2人。实验室由该院副院长兼实验室主任,主管负责实验室日常具体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直接关系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好坏,因此,该校需要在保证正常语音教学的前提下,每学期不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内包括计算机知识、软件平台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促使每个管理人员熟练操作实验室多媒体设备,或者开展实验室技能大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学,通过比赛让他们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3]。

2.5 维护语言实验室设备

学院大力开展教学硬件建设。拥有12套芬兰进口Sanako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1间并配有先进的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学院设有英语、日语资料室,藏书两万多册。此外,学院还购置了MyET、MyJT英语、日语口语训练平台、“句酷”英语作文批改网等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了外语教育资源VOD点播系统供师生使用,教学资源丰富。极大提高了学生在历年全国专业四级统考、专业八级统考均取得优异成绩,平均通过率比全国高出20多个百分点。学生参加日本国日语水平能力等级测试一级(最高级)成绩也相当优异。几乎每天,该校都会使用到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确保外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管理与维护不容忽视。在外语教学中,该校应加大对实验设备维护措施的重视,尤其是易损坏零件的修补,从硬件质量上给予实验教学帮助,这不仅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按照规范管理维护,还需要定期做好故障的排查与整改,确保故障后短时间内不影响外语教学的正常进行,管理人员要及时记录隐患与故障发生点,及时上报,尽早处理。

3 结语

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高质量管理,与管理制度建设、日常规范使用、制度化管理、设备维护和人员技能等息息相关。因此,该校历来高度重视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倡导实验室管理人员、学校师生在发现实验室问题时,及时上报并处理,确保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能方便教师使用,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辅助做好外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曲学楼.浅谈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的改革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23-25.

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验中心;问题;建设内容

一、存在问题

(1)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不足。尤其是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协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所需的各种技能等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强化上述培养与训练极其必要与迫切。

(2)重复建设,共享不足,实验室利用率较低。目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面临着重复建设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分散的局面。由于一直以来,多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都是按照学院和专业来设置的,因此,不少实验室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这样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同时,现有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分散,多数按专业进行设计,自成体系,专业分割,不利于经济管理学科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因此,急需要按照跨学科、开放式、共享式的思路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势和效益。

二、建设目标

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重在应用,提高效率”为原则,对已有的、分散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包括设备、环境、师资等资源的全方位的重组,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经管实验教学中心,服务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具有能较快地进入中高经济管理层潜质的本科人才,实现经管实验教学的体系化、综合化、信息化。不仅为经管专业学生,而且面向工科专业。

三、建设内容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1、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实验中心建设方案。按照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要求的原则,通过合并、重组方式,科学调整实验室结构布局,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组建经管实验教学中心。紧紧围绕实验教学资源的统筹调配,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搭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层次综合实验平台,满足各类实验课程的不同需要,支持分层次、分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四种能力的实现。

2、创新理念,科学规划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相结合,提出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实施方案;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从学科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的整体性出发,创建富有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独立运行新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实验的比例,分层次、多模块全面重组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多元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3、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为满足跨专业、跨学科综合实验教学的需要,改变按专业或课程设置教研室的例行做法,专兼职教师相结合、校内外教师相结合,组建项目团队,参与项目研发、设计、运行实施等环节,以保证实验教师队伍数量与水平。同时兼顾实验管理队伍和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4、注重实效,科学设计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新建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现有的专业实验室仍分属于各学院(专业),采用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集中管理主要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分散管理主要在实验教学的实施方面,实验课程的确定、实验教学计划与内容的安排和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由各教学院系负责。

5、建立健全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实验中心管理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七方面着手:分别为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环境与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档案及文件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贾敬全.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1)

[2]许忠荣.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4)

[3]瞿丰.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05)

[4]廖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及其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9(06)

[5]慈教进.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问题探讨――以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

[6]刘海刚.地方院校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