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康复技术职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03-02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四大板块之一,是针对病、伤、残患者,利用现代康复的手段,促进其身心功能康复并重返社会的学科。康复医学临床需要的补充是在中医学校设置关于康复治疗的专业,宗旨是服务社会,主线为临床方面的应用,以为临床能力本位,以就业率为导向,以用人单位满意度为评价标准等。因此,有必要对康复治疗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构建“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化三级递进”康复治疗技术高端技能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本校以“培养面向临床康复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能力本位培养”和“素质本位培养”相结合为培养目标,以“政、行、院、校”全面深度合作为平台,探索“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贯彻“三结合、三定向”即专业建设坚持校院结合、工学结合、理实结合,专业教学坚持以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岗位需求为方向,完善“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项目导向、三环节循环”的教学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临床康复治疗工作需求相一致、毕业与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本专业面向康复行业,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康复治疗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世界卫生组织ICF理论,参照WCPT、WFOT规定的教育标准,结合对该专业就业领域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康复治疗职业技能和康复服务能力,有涵养,有优秀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学成后可以在各个医疗单位、康复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康复、社区康复、康复护理等工作的高端高端技能型康复专门人才。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四年。人才培养规格既明确了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2.关于“职业化三级递进”。“职业化三级递进”模式具有如下特点:遵循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更能将理论联系实践。职业素质、道德和技能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行业的认知来实现知识的转变,将中医院校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1)对职业的认知阶段。从学生的思想教育沟通能力进行教育。通过多临床实践,多参考职业环境来进行职业体验,让学生们多认知,多了解。从而认知清楚康复工作的流程,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明确工作方向。(2)职业认同是第二级阶段。规范医疗行业的行为与培养康复技术的主要场所是医院的治疗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指导学生深入职业,合理规划职业蓝图。在此阶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医学涵养,提高康复技能,为第三阶段大打下良好基础。(3)职业熟练是第三级阶段。开展为期10个月的“校院双主体指导管理”的准岗实习教育,依据要求负责监管实习的部门做出评价考核,让学生在此阶段中职业的意识、道德以及能力等都可以达到用人单位对职业的要求,为学生在社会中站稳脚跟提供坚实基础。
二、倡导“以项目为导向,坚持三环节循环”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所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康复临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反复强化,在“教中学、学中悟、悟中做”,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目标,达到突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基地的开放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要在工作过程基础上,改革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要制订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特色能力的高等技能技术应用型、紧缺型康复治疗人才的一套培养计划,需要与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病种及其特点相结合,重点培养康复治疗职业能力。同样的,本院依据康复治疗师考试的要求,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康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制定了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并完善了技术专业理论。
三、彰显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
中医学既讲究整体的协调,同时又兼顾个体的差异,从推拿、针灸、传统保健、气功和药膳等治疗方式都体现了其优势和特色。因此在培养中医药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同时必须要根据中医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现代康复医学和传统康复医学的教学资源,培养出的康复治疗师不仅要深谙古今康复理论,能将太极、导引和气功等运动方式融入到现代康复疗法中,清楚熏洗疗法、推拿和针灸等专业技能,熟练地掌握康复治疗手段,取百家之长,提高康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的能力。
四、引入新型临床见习制度
学校安排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完成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后,在进入大三之前暑假期间进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并形成规范制度,着重培养学生深入了解康复内涵,熟悉医院运作模式,掌握常见病康复治疗技能,从而在今后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
五、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持续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教学、实习以及就业一体化产学结合的模式。宗旨是服务社会,原则是提高就业率,在毕业之后参加继续教育如高级研修班等培训,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延伸学生教育时限,倡导紧跟时代,立足社会,将终生学习立为目标,提高工作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六、结语
国务院办公厅在2002年8月转发了由原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以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康复医学临床需要的补充是在中医学校设置关于康复治疗的专业,设置为本科四年制度,以尽快填补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空缺,得到迅速发展。康复治疗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生不仅要通宵理论知识,还要学以致用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所以,根据现实中在康复技术方面急需高端技术人才的情况,我们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创造出突出特点的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力和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在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计划以及教学的实践中也要渗透进这些理念。所以,必须建立关于康复治疗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康复医疗方面的高端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毅,于景龙.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2(36):175-176.
[2]蓝巍.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2005,23(15):109-110.
[3]胡鸿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0,12(36):171.
[4]周立峰,付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60):72-7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教学改革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康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型学科。目前,我国的传统康复医学及其康复技术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在临床、教育、学术研究等领域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即开设传统康复课程,笔者一直从事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大胆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教材选择
2007年至2009年由于我国高职高专层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时间太短,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我院使用了一些本科针灸推拿或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1]教材,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对于高职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从2010年开始我们选择使用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第1版《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现在统一使用第2版《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教材编写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安排
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中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中医知识,再开设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时,中医基础理论的部分简单介绍,重点放在经络与腧穴、推拿技术、针刺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刮痧技术等传统康复技能的部分及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临床对针刺治疗的要求较高,要求具备中医类医师资格证方可进行针刺治疗,而学生考取中级按摩师证就可进行推拿操作,所以在内容安排上重推拿轻针刺。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部分选择脑血管病、脊髓损伤、脑性瘫痪、颈椎病等康复科常见病重点介绍,其他疾病的传统康复则简单介绍或学生自学。
3教学方法改革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一门强调技能的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及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3.1多媒体教学[3]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我们采用全程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可以将教学内容中抽象和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转变为图片、图形、动画、视频,真实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内容多,特别是经络与腧穴部分,经络的循行与腧穴的定位较难掌握,应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十二经脉的学习通过动画展示,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比如常用腧穴取穴的学习,我们采用观看视频的方法,学生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更容易掌握知识。
3.2理实一体化教学[4]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中的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技术重视技能性,要求动手操作能力强,我们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技能采用边讲解、边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比较容易接受。比如在讲授抖法时,教师边讲解边在学生身上操作,让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关节活动幅度、频率等,然后让学生在教师身上操作,教师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然后再次让学生操作,最后全班学生分组相互练习手法;再比如讲授拔罐法时,教师在实训室边操作边讲解,然后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教师直接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3情境教学法[5]
针对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临床常见病症传统康复治疗部分,采取情境教学法结合病案讨论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选取古今医案,设立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质疑。最后由教师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这种将情境教学与病案讨论穿插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加强网络教学[6]
随着现在网络的普及,学生更乐于通过网络途径获得知识,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建立微信群,每次课后将课堂重点内容上传到群里,方便学生复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定时在群里回答,或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不时发个小红包给予奖励;建设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上传教学资料、电子版参考书、视频、复习题等,让学生在课后使用智能手机也能自学。
4加强实训教学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训教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安排教师指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强化训练,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利用周末分批次安排学生到附近医院、门诊见习,积极开展病案讨论,亲自为患者辨证施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采取“走出去(利用假期到医院门诊见习)、请进来(把患者请进实训课堂)”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7]。另外,将实习安排在综合医院的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让学生学习常见病的针灸诊疗技术、推拿治疗手法及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8]。
5教学评价改革[9]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最初选择普遍的结果性评价,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很多学生考试能得高分,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却不能正确取穴,不会手法操作,或手法操作不正确,所以我们现在更重视过程性评价,如考勤、学生学习态度、课堂提问情况等,而且增加技能考核,在每学习一项内容之后进行考核,比如腧穴定位考核、推拿手法考核、艾灸法考核、拔罐法考核、模拟疾病康复等。腧穴定位考核[10]的具体方法是精选临床常用腧穴约100个作为考核范围,在真人身上事先在规定的穴位上用无色荧光笔标出,学生随机抽取20个穴位,用圆形贴纸贴在穴位上,最后教师用防伪紫外光笔照出学生贴纸与正确定位的差距并进行打分。加强传统康复技能的考核,使学生在以后实习和工作中能准确选穴,正确操作。
6结语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材、确定重点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训教学、改革教学评价,从而加强学生对传统康复技术的技能掌握,使学生在实习和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许健鹏,高文柱.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陈健尔,甄德江.中国传统康复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范秀英.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1):74-75.
[4]程先宽,孙迎春.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4(27):134-137.
[5]范秀英.高等职业教育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设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9):892-893.
[6]赵彩娇.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针灸临床能力培养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2):126-127.
[7]陈英.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实训教学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5):79-80.
[8]吴云霞,许金德.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针灸推拿学操作技能实训教学[J].新疆中医药,2013(3):70-72.
[9]曹艳杰.高等职业学校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改革[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9):888-890.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全员动员,全面贯彻,积极参与:在研究之前进行全面动员,上到各级领导,下到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在研究中,全面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在研究结束,所有参与人员均进行总结。
(二)以课程改革作为抓手,开发符合高职教育理念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康复治疗的临床特点和实际岗位需求,结合高职教育理念,确立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将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培养的主线。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训环境改造:对于实践教学,从软件方面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实验实训项目,制定实训项目训练计划,编制实训指导;同时加大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着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改造,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专兼职教师的日常管理,使该专业教师成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二、实施的过程
(一)强化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2006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强调“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这些理念的转变,最终都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上,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方法中。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以岗位需求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情境建设为支撑”的高职教学理念。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1]“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2]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体系又一重要任务。先后选派专业教师到大型康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引进康复专家充实到教学第一线,提高教师产学研的能力;高年资教师帮带低年资教师;安排专职教师进入康复机构,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积极鼓励教师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和教学比赛,形成竞争机制;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先后在国内期刊22篇,公开出版发行教材11本,由该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先后获得宝鸡市职工创新成果奖,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完成技术服务12项。
(三)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实验实训项目建设:为了配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先后建成了PT实训室、OT实训室、ST实训室等8个实训室,康复实训中心通过省教育厅的评审,成为陕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先后和宝鸡市中心医院、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等20余家康复医疗机构签约,成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四)加强课程开发的力度,开发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项目课程:2012年8月,课程开发组在课程专家指导下着手有关项目课程开发的调研工作,先后走访和宝鸡地区各级各类康复机构33家,采用发放调查表、走访、邀请康复专家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康复岗位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确定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确定了培养目标,制定出符合岗位需求的能力结构,构建出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课程体系,并分析对照课程内容,制定出课程标准。先后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方案,制定了5门项目课程标准,完成了2门项目课程的网络课程,编写了5本工学结合的规划教材。
(五)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方案确定以后,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机构的教学管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任务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同时强化质量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分阶段教学检查,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的评教评学体系。建立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基于行动教学的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设和研究,是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增强了教师的改革意识,实现了课程改革的突破,完成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在教学体系研究和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教学的实施环境的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化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校企合作的深入问题等,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西结合 系统化功能康复 指损伤 再植术 效果
Integrative Medicin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for the systematic effect of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Zeng Qiumei
Abstract:Objective:Uses in after China and the West union systematization function recovery breaking refers to the reimplantation the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after the discussion breaks refers to the reimplantation,China and the West union systematization function recovery technology,in breaks refers to the contour,the function improves and restores the function.The method will break refers plants survival again case of illness,will divide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ll carry on the entire journey China and the West union systematization function recovery nursing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se of illness;After control group case of illness carries on breaks refers to the technique the conventional host,the passive function exercise.Conclusion:After China and the West union systematization function recovery treatment is breaks refers to the reimplantation to obtain the good function the fine method.
Keywords:China and the West union systematization function recovery refers to the damage reimplanta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35-02
断指再植术后如何最大程度地恢复指体功能,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我科2007年7月开始了断指再植成活病例的中西结合系统化功能康复护理研究,在取得了良好进展的基础上,对后续的病例在断指外形、功能康复上加以深入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断指再植指体成活患者89例,平均年龄46.5岁,其中男性72例、女性17例,完全性断离61例,不完全性断离28例。所收治的病例都同属一治疗小组,术前严格选择手术方案,制订医疗措施;术中强调保护骨关节面,预防肌腱粘连,精细修复血管神经,治疗处理方法大致相同,便于对指体成活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
2 方法
2.1 实验组。根据病人的经济能力及个人意愿,共58例病人进入实验组,进行全程中西结合系统化功能康复护理。
2.1.1 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断指再植成活后,即可开始物理治疗,早期仍可用神灯和超短波,减轻组织水肿,控制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拆线至术后3个月进行早期功能康复,可采取一般康复护理措施[1]。
2.1.2 中药口服:中药的应用对于促进创面修复、软化疤痕、消除肿胀,改善功能和减轻后遗症等具有明显作用[2]。中药口服每天1次,每次1剂,要根据早、中、晚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药,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以活血舒筋,和营通络,接骨续筋;晚期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坚骨壮筋为原则。
2.1.3 中药熏洗:伸筋草20g、透骨草20g、威灵仙15g、宽筋藤20g、海桐皮15g、苏木15g、丹皮15g、木瓜20g、桑枝15g、当归15g、三棱20g,莪术20g。拆线后每天2次,每次30―60分钟,7天一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将患肢放于盆上,用浴巾盖住患指使药液蒸汽熏蒸患指,药液蒸汽温度以病人承受能力和不烫伤为度。药液温度降低于50度,将患指浸泡于盆内,浸泡时,随时询问病人感觉,吩咐屈伸活动患指,约10-20分钟。通过药液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及药液的充分吸收。
2.1.4 指法按摩:泡毕,擦干患肢,应用指推法进行按摩,进行患指的主动与被动的功能活动。操作时,指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约20-30分钟,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按摩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3]。
2.1.5 一体化功能康复。手部去除内外固定后,可采取砂袋法、弹性橡皮筋法、健身球法、握力圈法等医疗体育康复方法,防止肌健粘连,促进手指感觉恢复,增强手部肌力。同时,运用日常生活训练、家务操作训练,工艺疗法,职业技巧训练等作业训练康复,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起到较好的效果。
2.1.6 全程心理医学康复。手术治疗期,针对患者悲观恐惧心理,进行劝导和安慰,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和疼痛。晚期康复时,针对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工种,个别对待,使其正确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充分发掘手指康复潜能,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2.2 对照组。根据病人经济能力及个人意愿,共31例病人进入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断指术后常规的主、被动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并开展作业训练康复的功能康复护理。
2.2.1 早期康复(0-3周)术后1周内进行“三抗”治疗,对病人进行术后健康教育,指导病人保暖、禁烟、抬高患肢、康复不介入。术后2-3周,向心性按摩;理疗,主要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为主;未受累关节的主被动练习。
2.2.2 中期康复(4-8周)开展作业训练康复,主动运动,练习手指屈、伸、钩指、握拳,动作要轻柔,避免拉伤修复的组织;感觉训练,以触觉、定位、定向觉为主。
2.2.3 后期康复(9-12周)主要以按摩、理疗等方式进行软化僵硬的瘢痕和关节。
2.3 评价标准。应用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4](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进行功能评定。
2.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运用SPSS13.0软件,采用X2检验,P
3 结果
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随访,按照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实验组:优47例,良7例,差4例,劣0例,优良率93.10%,恢复原工作54例;对照组:优10例,良9例,差9例,劣3例,优良率61.29%,恢复原工作18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4 讨论
本项目研究旨在贯彻中医康复治疗护理思想,将中西结合系统化功能康复技术渗透于临床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的全过程。
中医中药功效。因断指术后病人指体因气滞血瘀,致气血运行不利,脉络瘀阻不通,肢端肿胀。故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消肿为主。方药中伸筋草、透骨草、当归、宽筋藤有舒筋活血、化瘀通络之功;威灵仙、海桐皮、木瓜、莪术祛湿活络消肿;桑枝利关节,行水气。因此,方药对于促进创面修复、软化疤痕、消除肿胀,改善功能和减轻后遗症等具有明显作用。
中药熏洗功效。临床运用中药熏洗疗法,既可通过药液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又可充分利用热效应改善给药途径,药液中的药物成分通过局部皮肤吸收,直达指体部位,增强指体部位的药物浓度,使药物借热力透达,产生最佳效能。通过临床观察,无发现中药熏洗成活指体的不良反应。
指法按摩功效。指法按摩可促进局部气血疏通,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回流,从而提高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指体功能的康复。
物理等一体化功能康复功效。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护理基础上,配以物理疗法,用神灯、超声波治疗,可减轻组织水肿,控制炎症,加速了局部血液循环,医疗体育康复、作业训练康复、心理医学康复等早期康复治疗则继续促进患指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了康复质量。
从临床实践看,断指再植术后,运用中医中药疗法为主,辅以主被动肢体功能锻炼,结合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的中西结合系统化功能康复技术,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断指外形、功能改善与恢复,效果好,是断指再植术后获得良好功能的优良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燕翔,柴益民,王保春,等.断指再植术后的系统全程化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4,32(8):170
[2] 王宝红,李文香,牛清霞.中药薰洗在断指再植术后伤指康复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96-2697
关键词:儿童康复治疗;实习生;教学模式
康复治疗专业是康复医学的一门重要临床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1]。而临床实习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形式,是实习生"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三方面同步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康复知识用于临床实践,并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学生实践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素质、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康复工作者,提高带教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
1.1建立教师带教制度 教学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带教老师教学活动规范化,同质化,避免带教工作的盲目性和经验化。使得带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知道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制度规范临床教师教学行为,提高带教教师综合素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2]:包括科室考评小组定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能力进行评估、指导和反馈,同时定期组织实习学生座谈,在实习结束时让实习生针对实习的感受、对实习工作满意度、对实习安排及模式的看法及对带教老师的带教素质进行统一打分评定,从而对带教老师进行评比,发放问卷调查,由学生评选出心目中最好的临床带教老师,评选结果应该作为临床带教老师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将评选结果反馈给各位临床带教老师,从而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考评小组和实习学生两方面的评估对教师带教能力和素质进行多方位的管理、监督、反馈,也是强化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有利保障。
1.2建立学生实习制度 包括学生岗前教育和培训,实习学生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服务质量实施的综合评价和考核。学生实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在统一的管理下规范性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性,为实习创造出一个良性的管理环境。
2 带教教师队伍的建设
2.1科室领导层面重视临床带教工作 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队伍建设缺乏政策层面的支撑与扶持,临床带教教师缺乏培养、考核、激励机制[3]。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尤其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具有医生和教师双重职业属性的临床带教队伍,不仅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要承担科室创收的任务,在面临多重压力下普遍存在"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我科从组织领导层面引导、重视、肯定、激励临床带教工作,并明确带教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从而避免临床带教工作成为一种应付性的工作。
2.2带教教师的素质教育 带教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实习生从事工作以后所具备的素质,将对学生对于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及工作意义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带教过程中,老师的工作态度、对儿童康复治疗认识的深度、工作实践技能的能力体现都将影响着学生,使其在进入正式的工作前形成一种文化,这将对学生从事工作后的发展及其在对该学科的认识和处理专业问题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带教教师要带好实习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要以身作则。
2.3带教教师的选拔和岗前培训 带教教师有严格的选拔标准,至少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儿童康复治疗相对于成人康复具有其特殊性,要同时面对患儿和家长,除了应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较高沟通能力和亲和力。因此我科在接收实习生之前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估,对有带教能力的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然后再对其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现场模拟考核,重点从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专业实践、语言表达四个方面进行遴选,选拔合格的教师带教前参加科室专题培训:从理论、技能、沟通方面进行强化和提高。同时定期举办高年资教师座谈会,通过高年资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提高低年资带教教师带教能力和素质。
2.4带教教师基本功训练 通过医疗实践结合医学教育,重抓带教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入院、中期、出院患者的评估,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家庭康复训练沟通和指导,出院指导和随访,康复治疗记录的建立和完善,通过以上管理病人训练,提高带教教师的基本能力训练。
2.5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训练 临床教学人员主要身份是医务工作者,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意识不足,教学方法和技巧缺乏,除了加强临床基本功的训练以外,还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定期参与院外和院内的教学培训,使临床带教教师掌握较新的医疗动态和医学前沿知识,以促进教师掌握新技术、新业务,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并鼓励教师参与医院定期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并进一步提高教师带教能力。
3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
3.1对学生引入现代医学模式观 现代医学包括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缺少康复医学意味着卫生保健模式的缺陷[4]。所以在临床实习中要对学生引入正确的医学模式观,使其进一步理解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康复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患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5],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应在治疗伤、病的同时关注预防、减少功能障碍以至残疾的发生,尽早让患者接受康复治疗。
3.2细化教学方法 目前儿童康复治疗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探索和形成细化的教学方法,及时总结学生实践课程学习的特点和现状,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合适的教学方法[6],如通过医学模型示教、视频观察和分析、常用手法和功能训练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操作,通过扮演与实操掌握关键点的控制和操作要领,以及实际病例分析和演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分析病例和解决问题中构建专业知识体系[7]。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治疗原理、治疗方法、操作要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康复观 我科收治的患者以脑瘫、脑外伤、各种脑炎患儿为主,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和认知障碍等。我们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残疾带给患儿痛苦时,通过我们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和介入,部分年龄较小或病情较轻的患儿通过治疗后可以进入正常人群;部分患儿经过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残疾或功能障碍,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功能的变化,让学生深刻感受康复治疗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不少人还存在许多关于康复治疗的错误认识,如把康复治疗简单地等同于针灸、推拿、理疗等,阻碍了康复治疗的正常发展,也使许多患者因为自身与某些医务人员康复知识的不足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我们通过对学生正确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懂得康复治疗是与其他临床医学并驾齐驱的一门学科,有着严格的适应症与规范治疗手段,让学生们认识到康复治疗的作用与意义。同时让学生们认识到儿童康复治疗除了采取各项康复技术以外,还借助生物电、磁疗、康复工程、中医学等,让学生认识到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树立学生整体康复观。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在教学模式和带教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培养出适合儿童康复治疗发展的专业人才。我们将结合当前医疗体制和临床医学教学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带教水平,为儿童康复医学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康复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纯生,董新春,贾杰,等.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引导式"教学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0):925-926.
[2]栗蕴,梅妍,方旭,等.临床医学课程及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5):62-64.
[3]韩旭,王大壮,张来根,等.建立健全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队伍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14-16.
[4]杨秀丽.在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中加强康复医学宣教的体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4):255.
[5]芦海涛.康复治疗学本科生的神经内科教学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6):5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