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教育概念

思政教育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政教育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政教育概念

思政教育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大思政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64-01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普遍不重视思想政治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和挑战,所以,进行课堂改革就成为高职思政教育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要能够适应形势需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打破教学常规,践行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获得有效发展。

一 构建高素养的施教主体是践行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关键

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使他们成功成才,促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师,要能够积极树立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够从教师型转向导师型,要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就目前而言,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不能积极实现身份转型,教师课堂教学中依然做知识的传播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式教学,对学生的启发有限,引导不足,课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另外,高职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要得到重视要积极构建专兼职结合,人员立交式流动的科学化模式。要通过创新施教主体的方式促进教学的发展,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中的党员、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分子进行有效培养,使之能够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通过这些学生了解全班学生的思想状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 教学要能够引进教育典型事例,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智慧促进教育功能的提升

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要能够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凡是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素材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引进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想。现在社会竞争力和压力很大,很多高职学生都担心自己的前途,怕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在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和引导,给学生鼓劲,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能够轻装上阵。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思想教育价值的教育典型事例,使事例人物的典型品质、职业操守、个人修养、业务能力等被学生感受到,促使学生思考、借鉴,发挥典型事例的内在影响力,获得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如教师可以将主流媒体推出的先进人物与思想内容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聆听他们的感人事迹,感受他们的高尚品格,这种作用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教学内容,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另外,教师可以请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到学校来现身说法,用他们的创业事迹和人生经验来感化学生,鼓励学生不断锐意进取,鼓励学生不断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这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会更大。因此,高职教学要勇于突破,利用一切条件,创造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人士的崇高与伟大,为学生树立生活中的榜样,使学生能够不断努力追求成功。

三 积极拓展,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立足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需要教师能够面对形势需要,研究学生特点,能够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多种模式教学中获得学习潜能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模式,积极探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变单向教学为师生的互动教学,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为学生创设模拟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要积极进行改革创新,认识到创新才能促发展的道理,努力开拓教学创新途径,力图促进学生成功成才,进行有效教学探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雪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思政教育概念范文第2篇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有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界定,学者们有着诸多见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的作者杨立英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广、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切要素,包括“网络虚拟环境”;狭义是指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具体因素。她认为,现实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围绕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系统周围并影响该系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我们认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对这个概念,我们必须把握两点:第一,这个概念的中心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讨论环境的时候一定要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题而进行。第二,环境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问题,切不可用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及带来的挑战

不可否认,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网络必然会充实网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网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民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更深入提供了新手段,这是较为积极的一面,但也不可忽略的是,网络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小视:说谎率的急速上升,不良信息的侵蚀度、网上娱乐的迷恋度持续升温等。在网络虚拟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还未能完全占领网络主阵地;网络信息混乱,容易误导网民的思想和行为;网络的虚拟特征,对网民交往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硬件、软件投入不到位。因此,在网络化的虚拟环境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消极性和积极性共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正视和回应网络虚拟社会存在的这些挑战,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机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也就将失去其极大的政治优势和教育导向作用。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1.管理措施的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制度保障。互联网是一把众所周知的“双刃剑”,它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普及,既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渠道,又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引起部分网民思想混乱,甚至导致其犯罪。因此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是极其重要和迫在眉梢的。首先,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包括网络管理、检查、筛选、值班、汇报和岗位责任制等,使整个网络行为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加大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使网民懂得何为有所为,何为有所不为,以增强其上网自律意识。再次,组建“网上监察队”。网上监察队应注意加强网络监督,处理那些不良的信息,对于网民在网上暴露的各种问题,应引导性信息,免于网民误入歧途。

2.网络伦理教育的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道德保障。在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情况下,社会首先想到的就是采取刑罚的手段,对犯罪分子予以严厉的打击,从而保护网络的和谐秩序。但从本质上讲,法律不可能真正阻止网民的犯法行为。要想减少网络犯罪,应以人为本,加强网民网络伦理教育。首先,确定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倡导性规范和限制性规范。比如说网上已经提及的“十不”规范,就是限制性规范的内容。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网民形成积极正确的网德观。再次,开展一些专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网民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3.网民消极心理的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心理保障。据专家分析,消极的心理是导致网民网络犯罪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和引导网民以积极正确的心态接受网络,使之保持正确的认知水平,提高其对网络的认识、评判能力。首先,要引导网民正确的看待计算机网络;其次,要引导网民克服盲目仿效的心理;再次,要培养网民正确的上网心态;最后,要引导网民以正确的心态、方式来与人交往。总之,只有利用这种理性的心态来看待网络,才能使网民以开放的思维,来吸收网络中的合理成分,减少不良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使之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真诚地与人交往。

4.教育队伍的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人才保障。培养网络教育人才,造就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当务之急。首先,要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才能引导他人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适应网络信息时代,不断更新观念,广泛研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大众传播学等理论,加强自身理论建设,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如果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有了较好的信息素质,也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做后备,却不懂得怎样使用互联网络,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以通过网络,深入把握网民的思想状况,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有的放矢。

思政教育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无法离开理念的导向作用,而理念的形成一方面受到社会实践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主体特征、社会要求以及内容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的定位从工具性向关注主体性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受教育者的定位问题,这不仅仅是涉及围绕教育形成的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涉及教育的目的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封闭,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比较单一,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的定位更加趋于实证性和工具性,人的整体性价值渐趋冷落,导致“人的缺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左”的思想影响,同时受到人群的阶级划分意识的影响,把大学生看成是被教育和被改造的对象,当成被动、无个性差异的群体,从根本上忽视每一个个体的特征、个体的需求和个体的诉求,导致在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掩饰下漠视个体的需要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无论在教育的手段上还是在教育的方法上都是机械地、居高临下的说教与灌输,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当成实现某一社会目标的工具。

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的思想对人们头脑的束缚,也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极大地进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这不仅证明了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且,最具有革命性的认识是对人的定位从工具性向主体性的转变。这样一种转变符合的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样的转变同样符合我们对社会发展目的重新认识,符合我们对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人的成长规律的重新认识,符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对自身发展需求的定位。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也验证了这种转变的正确性,那就是社会中个体积极性的极大进发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在现实的层面上,这样一种转变意味着人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基础和根本。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注重从人性学的角度研究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强调了人性学说的指导作用。在指导思想上逐渐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弘扬、培育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力,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因此,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一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巨大变革,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无效性、空洞化等困境的根本前提,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方法,从环境到对象、从机制到评估体系等一系列巨大转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从阶级性为主向注重社会性的转变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阶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哪个阶级、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社会,也就是它的普遍,是维系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功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两者是互相促进的,也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级,完全忽视了其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批判、克服、战胜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样一种功能定位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人民内部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不相符的,其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泛阶级化现象和泛政治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政治思想教育领域的功能定位发生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导的内涵与要求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多地表现为人民性、建设性为主的社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从社会性目标向重视个性化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包括社会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社会化目标意味着大学生要成长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和社会要求的人才,体现了目标的共性、普遍性和共同性。个体化目标是要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体现了教育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社会化的目标是个体化目标实现的条件和主导因素,个性化目标是社会化目标的基础,是社会化目标的促进因素。很难想象一个与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相背离的个体化会有多大的空间,同时,扼杀了个体化的目标则是教育的目的相背离,从而会导致社会化目标的泛化和空洞化。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侧重其社会性,这种目标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单一性的反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学生的自身要求与自身定位多元化、选择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目标凸显。对学生的个性化目标的尊重与重视无疑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越来越兼顾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目标定位要求,突出个性化的目标定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一是尊重差异,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与选择环境;二是注重有个性的创新人格的形成,为学生按照个性的特点规划自己,超越自己提供条件和制度安排,给每一个人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三是对于不同的个体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单一化向融入人文教育的转变

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环境中一个大系统,那么,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密切相关性。一方面,政治思想与人文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另一方面,政治思想无时不刻不是处于人文思想的氛围中,而且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应该体现的就是人文精神。人为地割裂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育,似乎谈人文教育就是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谈人文教育就是讲温情和人情,而不讲阶级性。所以,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语言表达乏味、教育模式僵化,最主要的问题是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教育的失败。其实,失去了人文关怀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根基。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要培养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成长在一定历史时代和实践基础上的人,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有着健康的人格特征,个性鲜明的人,也应该是有着高尚道德和懂得人文关怀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是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寻找人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的道路和真正的精神归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则是相对注重对发展人的感性、情感和个性的独特价值的挖掘,强调人的思想、意识、情感等属于主体范畴的因素对于客观外在的制约,以及对于物质利益的精神超越性”。一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乃至人的合理需要。这样的教育要体现出人性化、生活化与幸福感。坚持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生活化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平凡生活;幸福感不仅要关照人内心的幸福,还要滋养其社会性幸福感情,使人成为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的、高品位的、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另一方面,重新定位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是什么”的追问也引发更多思考,高等教育从整齐划一的模式向尊重个性的转变,从谋生的预备期向人文精神培育的转变体现了高等教育目标的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人文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人文教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环境。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在单一的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也是封闭的。

思政教育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文化,思政教育

微文化是起于微博的广泛应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崛起,由“微时代”、“微哲学”、“微关怀”等相关的“微”概念汇聚成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目前,微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的在增加,并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深入影响了处在文化前沿的大学生思想和个性发展,这就为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和方向[1]。

一,微文化特点

微文化作为一种微小的文化载体,因网络而繁荣,因此它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除兼容了网络媒介的即时性、开放性和海量性等特点外,它的便捷性、个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更加的突出。

1.便捷性,即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的便捷突破了以往的范畴,表达方式上的简化和突破,迎合了大学生的接受方式,传播媒介、形式多样化以及科技手段融合,颠覆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途径概念。

2.个体性,个性化的方式共享信息资源,原创和个体意识的体现,使得“微文化”具有创造、传播、评论和关注发展一体化模式,切合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和自主创作的满足感。

3.超强交互性,微文化的“无距离和无差异”和“分众化”的优势迅速抢占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凸显了群体间的无差别交流、精细化传播和无限包容度,不断的开拓目的需求信息的新交互平台。

随着微文化的发展,它的内涵和界定也在不断的拓展,所具备的价值特点的多样性也日益突出,对传统文化、信息传播、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教育途径的影响和冲击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微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从微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出发,结合统计数据[2,3]中大学生的文化、信息和心理需求的契合度来看,微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目前,由于监督体制尚未健全,微文化下各种信息的传播和意见表达缺乏约束,碎片化的信息泛滥,不法分子制造的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经常使得人们的认知产生偏差的现象也极其突出。因此,思政教育者能不能充分利用微文化的新渠道,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引领学生思想动态已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成功与否。高校思政教育衔接微文化系统的价值和紧迫感已经很明显,针对微文化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应该着重从如何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并完善全方位、立体式的快速干预机制,才能在新时期下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融入微文化引领大学生动态:

在数字网络时代下,深入研究微文化的特点和教育意义,重视并掌握互动和引导的途径和技巧,是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新任务,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

1. 思想跟进,高度重视。微文化的渠道是全新的,接受新事物就是要打破传统[4]。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承接新内容和新工具,积极研究和参与微文化的发展,思想上和行动上主动对接微文化下主客观体的定位,转变理念和角色适应并引领大学生的文化思潮。

2.主动参与,积极互动。首先蓄势以待,要建立和掌握衔接微文化传播的渠道和领域,比如微博、微信和微语录等,其次要活跃参与,加强互动,关注特殊个体,对一些微主题发起探讨。最后,微文化也是思政工作者补充知识和修正工作方式的窗口,积极互动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无形中加强服务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号召力。

3. 培养人才,传播主流思想。微文化下,谁是主流思想,在于共鸣的范围和次数。如何传播主流,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共同及时关注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群体及时介入,协同弘扬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净化错误舆论,增强校园主流文化的影响力[5],这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

4.以理服人,创新微形式。微文化的概念没有绝对的界定,寓教于乐的道理一样,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创新微文化的形式,把课堂和主题教育等内容带入微文化领域,增加收听渠道,扩大收听范围。通过微文化抛问题,需要真实切身并且生动的内容才能引发大学生的评论,有效创新微文化形式,就是握住了微文化中视、听、触觉,全方位拓展大学生接受渠道和形式,改进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符合大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4).80-82.

[2] 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 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1,(3).89-92.

思政教育概念范文第5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概述

(一)概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主体是高职院校,内容是思政教育,客体是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目标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以就业为导向,是将就业作为思政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终极目标,教育资源的配置应以提高就业率为出发点,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关键绩效指标,课程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高职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理念是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培养的人才兼具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在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培养出兼具德育理论与技术操控能力的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高职毕业生有明显优势,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专业技能,就业竞争力较强。第二,以市场需求性为主。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不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学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实践环节比重较大,专业设置比较灵活,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市场需求。

(二)作用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拥有核心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经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的作用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有利于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将难以得到创新。把就业贯穿于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接受实际的检验,才能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创新高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毕业生。通过思政教育形塑学生价值观念,通过就业实践环节矫正学生对外界社会的错误认知,从而使其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把思政教育与就业相结合,能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三,有利于指导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学生德育修养的主要方法。把就业内容引入思政教育,使高职生对就业有更深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其抗压能力,从容面对就业压力。合理就业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目标,通过高职思政教育对就业的指导,可以使高职学生更加明确就业的方向。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要紧紧围绕就业问题展开,思政教育要以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中心,承担思政教育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首先,职业院校近年来逐步形成了思政教育就业导向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践行该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相结合,得到了广大任课教师、高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应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以就业为课程改革导向开展思政课程的教学和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围绕就业进行,能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使其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进而达到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其次,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下,用人单位将综合考察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而定,德才兼备是所有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应当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挖掘思政教育的职业性和市场化特征,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改革模式,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择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在引导高职毕业生就业上发挥独特的功能。最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主要采用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在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紧密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用人单位实际,绝不能脱离这三个实际孤立办学。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思政课程改革,一方面可以借鉴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减少课程改革中的部分障碍;另一方面也是对该办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在就业导向下开展思政教育改革实践,首先应转变思政教育理念。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营造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环境,引导师生树立就业导向的思政教育思维,突出思政教育的职业性,创造条件让高职学生参加思政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深入生产一线,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理解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在实践中树立创业与就业的意识。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思政教学,突出思政教学的就业导向,在教学中把就业内容融入思政教育,转变原有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将思政教育的职业性融入教学环节。

(二)坚持解决“两个”问题相结合

“两个”问题是指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和思想问题。思政课堂是高职院校开思政教育和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阵地,在就业导向下,思政教育应坚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确保思政教育改革在就业方面取得预期成效。首先,任课教师在通过思政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时,还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可在思政课堂增加讨论环节,让高职学生就道德素养对职业的影响、思政职业化的出路等话题展开讨论,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与道德关系的理解。其次,任课教师应关注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高职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实际需求,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和认识社会,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就业问题。总而言之,在就业导向下开展思政教育改革,必须坚持解决“两个”问题相结合,不可偏废其一。

(三)建构新型思政教育职业规划体系

新型思政教育职业规划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以理论为导向的职业规划体系而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职业规划体系,是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思政教育改革工作的直接体现。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分阶段开展思政教育,指导高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大一时,教师应通过思政课堂帮助高职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强化职业意识,使其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端正职业理想,自觉抵制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腐蚀,形成踏实勤勉的学习态度。大二时,在职业意识培养的基础上,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讲解就业形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大三时,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向学生解读国家就业政策,指导学生进行就业市场分析以明晰职业定位,发现自身优势,摆正就业心态,从容走上工作岗位。

(四)建立思政教育的就业心理疏导机制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要建立系统化就业心理疏导机制。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就业心理疏导机制是重要一环。除常规的理论课程讲授外,校方还应成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对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及时解答和心理疏导,帮助高职学生排解心理和就业压力,避免高职学生因就业问题产生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而出现过激行为。思政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一环,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把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创新成效努力融入教学实践,利用思政教育创造性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思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纹伽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曹丽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1).

[2]苏志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2).

[3]李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微[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