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在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全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XX年度土肥工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为目的,开创了土肥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切实抓好农业环境管理。

保护基本农田是国策,农业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抱着对社会、对子孙负责的态度,我们依法依规进行保护和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意识

针对我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农业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我们利用标语、培训等多种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树立社会全员参与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认真调查研究

对群众反映较多、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茶恩青坪国土整理项目耕作层被破坏,经实地调查,我们写出“国土整理应重视耕地质量”一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根据文中所制定的改造方案进行整治好。河口三联整理区渗水漏肥问题,在调查后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3、积极参与规划修编

今年是基本农田中长期规划修编年,我们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工作,同时收集过去未收集到的耕地利用现状图和耕地利用规划图。

4、搞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从农业投入品着手,设定柳桥村为生态农业建设试点村,该村全面推广复混肥和BB肥。

二、搞好肥料生产管理,维护肥料市场秩序。

肥料市场的纯净,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重点抓源头—肥料生产管理,协作执法大队搞好肥料市场管理。

1、抓肥料生产管理

对我县境内有规模的3家肥料生产企业,一是督促办理各种法定手续;二是不定期检查生产记录,促使各企业规划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公布肥料信息

春播期间,经肥料生产企业调查和肥料市场调查,发放了一期肥料信息。

三、积极推广土肥新技术

1、开展技术培训

上半年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全县232个重点村开设培训班,培训村、组干部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份。

2、设立土肥试验

早稻在泉塘子农技站设立不同肥料对比和不同施肥量试验两个。

四、实施好两个项目

(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本项目去年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工作,今年重点抓好工程扫尾、验收、资料收集整理等。

1、工程扫尾

田间工程扫尾工作4个标段都在2月份完成,土化室建设经请教多方专家,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加紧施工。

2、验收

经市水利质监站主持,邀请县各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全部合格,其中C2、C3标段被评为优良工程。

3、工程结算

田间工程结算书全部进行了初审,目前已送县财政局内审。

4、资料整理

4个标段资料全部搜集齐全,基本整理完善好,只差工程验收书盖章手续。

(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该项目3月份申报,被农业部、省农业厅立项后,按照要求、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好早稻测土配方施肥

2、工作人员培训

一是选送4人参加省农科院化验员培训;二是派出3人参加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管理培 训;三是对乡镇土肥专干培训,聘请市有关单位专家培训22个乡镇土肥专干,结合乡镇土肥专干的培训,编写、印发规范性技术资料8篇。

3、宣传发动

6月2日,县人民政府召集各乡镇的乡镇长、主管乡镇长、农技站长、土肥专干,对测土配方施肥进行专题研究。各乡镇在县工作会议后,分别召开了宣传会议。

全县出动宣传车22台次,书写宣传横幅22条,永久性标语200多条。

4、编制工作方案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量大,细化程度高、专业性较强等特点,制定了工作草案,经局党委集体研究,最后形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其一、协调催促有关单位对项目的核算、审计,争取尽快通过部、省验收。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自2011年“六五”普法开展以来,全局普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普治并举、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以打造法治政府为核心,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为重点,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活动,为建设繁荣平安、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确保“六五”普法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局成立了“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2个。在全县进一步落实了县、乡镇、村三级普法组织网络体系。各乡镇农技站普遍调整充实了普法工作专职人员,各村以村委办公室为阵地,设有宣传专栏。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六五”普法工作组织体系。

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六五”期间的普法经费由原来的“五五”普法期间的人均0.1元上调为0.2元。积极征订各种普法教材,目前共计征订300余本。还拿出普法经费0.2万余元,编辑印刷了《“六五”普法宣传提纲》等10余种法制宣传资料,免费向群众发放。深化主题,创新载体,广泛营造浓郁的普法氛围突出重点,广泛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认真按照“每月一法”的活动安排,紧紧围绕“12.4”全国法制日等各种纪念日开展活动。突出抓好平安开江宣传月、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月活动。两年来,共组织开展大型集中法制宣20多场次,发放各种法制宣传材料1.5万份,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6400人次。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特点,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在开江县政府门户网站农业局网页开设了法制宣传教育网页。与网络运营商协调,开辟了《农情信息平台》,定期向广大的手机用户发送有关涉农法律知识。目前,网页更新普法宣传内容50余次,发送各种法律信息1000多条。

积极营造普法教育氛围,不断强化阵地建设。五年来年投资2.5万元,对单位楼道有关标语、标牌进行了更新补充,共更新“六五”普法宣传标语25块,补充完善村级普法宣传标语260块。在全县广泛营造了浓厚的“六五”普法宣传氛围。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六五”普法取得实效强化机制建设,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效性。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每年达到12次以上;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公务员继续教育管理体系,依托县委党校,组织全县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共计38次,达320人次;对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法律知识培训15次,共计166人次。

整合资源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的实用性。坚持以开展“诚信守法企业”为抓手,坚持每年对规模以上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至少进行2次轮训,每年对个体、业主进行学习培训不少于3次,规定企业经营管理者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10小时。

“法律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实现多样化。近年来我局开展了“法进乡村、法律护农”活动,共发放法制宣传资料1.5万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400人次。每年组织农产品投入经营商、涉农企业法人等150余人进行普法考试,参考率达到了90%以上,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普治结合,治建并举,大力推进“法治农业”建设以加强法治机关建设为核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农业局聘请了1名律师常年担任机关法律顾问,多次参与机关重大决策,每年提出各类法律法规建议近十条。在全县积极开展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各镇农技站为民服务机构的作用,实行各种项目规范化办理,扎实推进项目审批提速。

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民主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局属各单位认真按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标准,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凡是单位的重大决策事项,单位收入、支出等情况都予以公开,让干部职工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增加单位的透明度。

四年多来,我局“六五”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行政执法人员对专业法律学习还不够系统全面;执法活动与法律宣传不够密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资料收集不全,

档案建立不规范。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水平;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卓越始于平凡,完美源于认真。我热爱这份工作,把它作为我事业的第一个起点。作为一名农行员工,我深切可以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柜台服务是展示农行系统良好服务的“文明窗口”,所以我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用心服务,真诚待人,以自己热情的工作态度羸得顾客的信任。

是的,在农行员工中,柜员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群体,柜台是展示农行形象的窗口,柜员的日常工作也许是繁忙而单调的,然而面对各类客户,柜员要熟练操作、热忱服务,日复一日,用点点滴滴的热情服务让客户真正体会到农行人的真诚,感受到在农行办业务的温馨,我为自己的岗位而感到自豪。为此,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要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时刻不放松;二是保持良好的职业 操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四是认真的认识自我,“胜不骄、败不馁”的性格。

至参加工作以来,我立足于本职岗位,踏实工作,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只有这样,才能确确实实干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业绩。点点滴滴的小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一线的员工,注定要平凡,因为他不能像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用满腔的热血堵枪口,炸碉堡,留下英雄美名供世人传扬,甚至不能像农民那样冬播夏收,夏种秋收,总有固定的收获。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那些诸如存款、取款,账务录入,收收放放,营销维护,迎来送往之类的枯燥运作和繁杂事务。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够奉献,奉献我们的热情,奉献我们的真诚,奉献我们的青春。平凡的我们一样能够创造出一片精彩的天空,没有根基哪来高楼,没有平凡哪来伟大!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平凡的奉献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主要工作实绩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1、粮食生产又获丰收

粮食生产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克服长期低温干旱及雷暴雨等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连续4年获得丰收,实现总产28.72万吨,较去年增加0.5万吨,完成预期目标的106%,属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其中夏粮面积47.36万亩,总产13.94万吨,秋粮面积44.39万亩,总产14.78万吨。

2、设施农业不断壮大

新增设施蔬菜20__亩、设施杂果1000亩、露地蔬菜3050亩,发展中小拱棚1.1万亩,全县设施蔬菜面积突破1.3万亩,蔬菜播种总面积达8.2万亩,总产量达15万吨。设施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的促进了蔬菜生产上档升级。

3、生态养殖健康发展

畜牧业步入持续均衡发展阶段,规模化、生态化已逐渐成为畜牧生产的主体。全县已有年出栏生猪千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8家、存栏万只以上的蛋鸡场7个、出栏万只以上的肉鸡场40个、奶牛场6个。建成大中型及养殖小区沼气工程7个,还有7个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生态循环经济发展逐渐加快。“金永丰”、“沛民”、“猪将军”等6个品牌畜产品远销全国多个城市。全年出栏生猪30.1万头、禽类82.7万羽,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2.53万吨、0.98万吨、1.45万吨,完成市考指标的120%、196 %和161%,畜牧业总产值达5.5亿元。

4、一村一品产业不断提升

全县已拥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0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9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2个。新申报了48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3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出产了涵盖农业各领域的一批有__特色的农产品和工艺品。40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年产值预计可达6.658亿元。

5、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

全县2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了农业部“一体化”认证,4个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了市上验收。在全县建立了4个农药残留检测点、19个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1个动物防疫实验室和1个植物检疫点,对全县12个定点屠宰场派驻了动物检疫员,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产品安全防护体系。除日常监测检疫外,开展了7次大型联合执法检查活动、4次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配合省市开展专项检查6次,确保了人民生活安全。

6、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全县拥有农业龙头企业59个,固定资产总值9.2864亿元,经营收入达7.9亿元,带动农户93100户。深加工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了产品销售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2家,发展会员28096个,带动农户46539户,遍及全县21个乡镇168个行政村,其中30多家与超市签订了直供合同,实现了农民、超市、消费者三方共赢。

7、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全县新增新型农机具4958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6.13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完成机耕作业64.2万亩,机播作业81.1万亩,小麦机收41.5万亩,玉米机收5.6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81.45万亩,利用率达94%。全年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8、农村经营管理逐步规范

全县366个行政村实行了村务公开,经营管理逐步规范,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全年成功流转土地22902亩,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财政奖补试点,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933.58万元,32.49万人受益。

(二)项目任务圆满完成

1、农业综合开发。在4个乡镇11个行政村累计投资1210万元,新打和改造机井90眼,配套设施齐全,提前半年完成了1.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并启动了20__年3个乡镇5个行政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扶贫开发。年初确定的11个扶贫重点村完成投资1330万元,实施改厕、改圈、改厨630户,硬化出村道路58.3公里,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新启动了45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已硬化道路168公里,修桥8座,完成投资3284万元。移民搬迁95户409人,85个贫困村全部与帮扶企业实现对接,帮扶工作全面展开。

3、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完成中央补贴资金816.48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958台,受益群众3936户。玉米联合收获机从无到有发展到了81台。

4、沼气池建设项目。投资450万元,建成户用沼气池3000口,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县农村户用沼气池总数达18000余口。金永丰大型沼气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5、信息入村工程。104个农村信息站点已全部建成,全县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达到396个,累计各类信息28775条,网上成交金额287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40%和359%,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6、长庆油田供菜基地建设。投资514万元,建成5000亩蔬菜供应基地,占地10亩的蔬菜加工检测中心运行良好,累计实现净菜供应4.85万吨,经营收入达73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12.3%。与长庆油田6500万元的订单农业,创出了产销直接对接的新路子。

7、金圪塔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成功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500余亩,成立了“金土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280万元。占地100亩的50栋日光温室大棚正在建设之中,明年开春可投入生产。

8 、良种补贴项目。完成投资843.4万元,补贴小麦良种41.84万亩,玉米良种41.96万亩,水稻良种0.36万亩。

9、农民科技教育工程。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57场次,培训新型农民15220人次;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1100人,农业综合开发培训农民300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150人,学历教育培养乡村农技干部63人。

10、温饱工程。覆盖山区及沿渭14个乡镇83个村,总投资22万元,实施面积22255亩,超额完成255亩。

11、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两个小麦万亩丰产示范片亩产达505.4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出183.7公斤;两个玉米万亩丰产示范片亩产达600.1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出267.2公斤。

(三)不稳定因素逐步得到化解

1、畜牧长临工问题圆满解决。47名长临工中44人已经领到补偿金,共发放补偿金48.194万元,其余3人正在积极做工作,长临工队伍情绪稳定。

2、农民身份曾受聘在基层农技机构工作过的人员发放养老补助资格审核工作已结束。全县符合发放养老补助条件的人员共755人。

3、种子体制改革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8名分流职工挂靠到县农场,解决了养老金缴付问题。其他政策性安置到我局,但无工资的人员个人养老统筹缴纳工作协调良好,所有人员思想平稳。农牧企业包袱逐渐减轻,发展平稳。

二、具体工作措施

1、抓好关键环节,确保丰产丰收。一是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建立了10个病虫测报点,组建了30人的村级植保员队伍,病虫情报22期、制作电视专题节目2期,预警准确率达95%以上。二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共进行玉米秸秆还田36万亩,玉米灭茬旋耕覆盖38.45万亩。三是抓好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使农民科学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县45.6万亩耕地施用了配方肥,占全县耕地面积66%,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2、实施科技项目,推进高效农业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机化推广、良种统供、农民培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品牌化、高效化发展。

3、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务农积极性。加强项目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存在问题

1、设施农业发展较慢。我县经济底子差,难以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设施农业发展较慢。

2、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功能弱。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企业拉动力不强。

3、农业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规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和服务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农户、基地和龙头企业之间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农民的质量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法律意识较弱。

4、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建立在基础上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成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四、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全面实施“74321”工程,加快__现代农业发展,稳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主要工作目标:实现肉类总产2.2万吨、蛋类总产0.6万吨、奶类总产1.1万吨、蔬菜总产14万吨、粮食总产2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60元。

(一)做优四大产业

1、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积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加快改造中低产田,优化品种结构,抓好高产创建,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攻单产、促总产、提品质,实现粮食总产25万吨。

2、发展设施农业,做优蔬菜产业。以长庆油田生活后勤服务基地为中心,以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5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做好蔬菜加工,严把蔬菜质量关,提高蔬菜附加值,巩固产销对接模式。以金圪塔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基础,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蔬菜,努力把尚村镇打造成我县第三大蔬菜基地。带动全县发展设施蔬菜1.6万亩,使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8.5万亩,总产突破14万吨,向10万亩的发展目标迈进。

3、发展生态养殖,做强畜牧产业。以金永丰、天马、秦韵等规模养殖场为龙头,围绕瘦肉型生猪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肉牛、奶牛基地建设。抓好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治工作,加大沼气工程建设力度,新建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3处,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综合利用工程10处,户用沼气池20__口以上,大力推广“畜—沼—菜(果)”生态模式,示范带动全县生态农业循环发展。力争年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

4、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道文化展示区建设为契机,建设沿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名优特色农业产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接待收入1300万元。

(二)强化三大保障

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检疫,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新建农药残留检测室1个、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基地5个,进行农药残留样品检测10000个以上,确保畜产品产地受检率、屠宰检疫率、出场肉品持证率、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全部达到100%。

2、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和疫病防控实验室的作用,强化动物疫情预警监测和疫病防控,保证物质供应和应急储备,确保畜禽建档率、挂标率、免疫率全部达到100%。

3、强化植物疫情防治保障。加快苹果非疫区疫情监测站建设项目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县、乡、村植保网络体系,抓好村级植保员培养和技术指导。抓好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警预报、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管理,严格植物检疫,确保植保防灾救灾的社会效能。

(三)创新两大机制

1、创新农业规模化发展机制。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板块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2、创新农产品营销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引导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和科技人员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均占、风险共担”。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县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

(四)实现一个目标

努力把__建设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__ 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60元,增长15%。

(五)抓好七项工作

1、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板块农业。着力打造西安金圪塔现代农业示范园、西安金永丰农业生态养殖园区、长庆油田生活后勤基地、__秦韵生态养殖示范园区、西安竹林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五大农业园区,以园区建设带动主导产业优化聚集,培育特色板块农业。

2、加强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加强沼气、良种补贴、温饱工程、都市农业等项目建设,做好45个扶贫重点村建设、1.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工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3、发展一村一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在做好40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9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主导产业提升的基础上, 积极做好新申报示范村和示范乡镇的产业提升工作,积极培育“一乡一业”、“一县一业”,推动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396个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和__农业信息网的维护管理,年农产品供求信息15000条以上,实现网上销售农产品1200万元以上。

5、加强科技培训,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撑。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创业能力。培训农民人数不低于1.2万人次。

农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实现种植业夏秋熟稳产增收。

始终坚持把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促进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的主要途径。虽然去年秋播遭遇连阴雨、大面积播种较迟,但由于狠抓冬春培管和穗期病虫害防治,全镇9.5万亩夏粮总产突破4万吨,产值较上年增30%以上;秋熟水稻平均单产达600公斤,收获期间,天气持续晴好,品质是近三年来最好的一年,实现了丰产丰收。全镇6万亩流转土地较上年亩增收250元以上。

1.产量实绩:(1)夏粮 油菜1.2万亩,单产180公斤;小麦6.2万亩,单产405公斤;大麦1.5万亩,单产385公斤,;二豆0.2万亩,单产150公斤。(2)夏熟6.4万亩水稻单产达600公斤。

2.技术措施:油菜,推广双低油菜,全面使用硼肥,重点防治菌核病;小麦,推广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注重测土配方施肥、小麦赤霉病防治;大麦,主推啤麦新品种,优化施肥技术,提高啤麦品质;水稻,重点推广“扩行 控密 调肥 防病 治虫”十字配套技术,注重后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二、围绕中心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1.农民培训。为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今年我们农业中心依托市农委粮油站、植保站、耕保站分别于主要农作物播种前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各村居重点对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主要内容涉及:粮棉油高产栽培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共集中开展技术讲座2场,赴村踏田指导130多次,受训农民(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500余人次,发放《步凤农技》13期、《病虫警报》2期18000多份;并计划于今年冬闲,针对目前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农民对购置大型农机具国家财政补贴的相关情况还不甚了解的实际,与区社工局对接,专门邀请市农委农机处的专家来我镇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国家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优惠政策、大型农机具工作原理、简单故障排除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2.林业工作。森林小镇创建:规划建设23个项目,完成步凤新幼儿园、步凤新小学、河滨公园一期、全民创业园42幢、嘉陵江路、五台山路两侧、光明路两侧、前进路两侧、汇成名居、碧水蓝湾、前途、清恩一片林等11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合计栽植香椿、落羽杉、栾树、银杏、广玉兰、榉树、香樟等树种51000株,植被107651平方米。农村绿化:1.通榆河饮用水保护区涵养林绿化。该工程南北长为2000米,东西宽为150米,面积520亩,投资350万元。今年栽植中山杉1800株、落羽杉27000株,女贞10000株,提高了通榆河生态修复功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提升。2.环镇东、西路绿化提升。南北长10公里,合计70亩,项目总投资约131万元。栽植中山杉、女贞、红叶石楠球等苗木8646株,开挖分界沟20000米,种植三叶草67000平方米,美化了道路环境。3.黄巷渠、凤洋河等12条河道。总长度34080米,面积409亩,投资约260万元。栽植中山杉、栾树、女贞、紫薇等树种计41430株。进一步改善了河道总体生态环境,打造人水和谐的新格局。绿色景观通道建设:1.港城高速。路线全长5000米,两侧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范围为港城高速公路两侧围网外约50米,总面积约为540亩。完成土地整形78000平方米,造型土方5000立方,移植苗木22000株,栽植乔木8000株、小灌木12800平方米,铺种草坪50000平方米。2. 226省道绿化提升工程。路线全长900米,面积135亩,投资90万元。栽植乔木品种有落羽杉、榉树、红叶李、青皮柳等合计约5000株,小灌木90000平方米。今年栽植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苗木保存率、成活率均达历史新高,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9.5%上升到23%左右。为了保护生态资源,杜绝滥砍滥伐苗木行为,今年我们农业中心加大了对滥砍滥伐苗木的督查及处罚力度,全年共查处滥砍滥伐苗木事件10起,较好地规范了当事人的经营行为。

3.渔业工作。在春秋两季镇农业中心对步凤镇在外从事近海捕捞作业的近20艘渔船进行了二轮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发放安全知识宣传资料100余份,同他们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积极推广高效渔业养殖技术,新发展设施淡水虾养殖300亩;同时,不断加大对非法电捕鱼的打击力度,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按照省市渔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打击非法电捕鱼活动,并将此项工作常态化,全年共查处非法电捕鱼事件九起,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净化了农村水生态环境。

4.农资监管。2017年镇农业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镇范围内农资经营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每一位农资经营户发放了国家禁用限用农药品种名录,签订了禁用限用高毒农药承诺书,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单位和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优化农资市场,净化农资经营环境。

5、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镇村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村居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今年省市抽检蔬菜样品6批次105个,镇抽检蔬菜样品600个,合格率达100%。由于宣传及时、监管到位,全年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从而确保广大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6.农机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购置大型农机具贴补的文件精神,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搞好购机农户财政补贴材料上报、信息反馈等服务工作,全年共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00多万元;对辖区内980台农用机械进行安全普检;组织近百名农机作业手进行安全作业、大型农机具工作原理及简单故障排除等内容的实用技术培训。

6、秸秆综合利用和双禁工作。今年我镇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上下艰辛努力,实现了省环保厅遥感卫星零监控的既定目标。镇农业中心作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认真履行职责:一是多对全镇主要交通要道两侧农作物秸秆进行拾草打捆,积极推动了全镇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二是开展全天候宣传、督查。出动流动宣传车在全镇辖区范围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广播宣传、巡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村居着手整改。据统计,今年我镇秸秆机械全量还田12万亩,机械拾草打捆0.45万亩,友谊秸秆加工厂清运农作物秸秆7000多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2%;秸秆双禁方面:实现省环保厅遥感卫星零监控的既定目标,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的既定目标。

8.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一是安全维稳,本部门及挂钩村居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二是环境整治,农业中心全体人员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挂钩畜禽养殖户50户,重抓环境整治和发酵床运行,成效显著;三是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所有工作没有拖全镇后退。

三、存在问题

在发展新型产业中,因农民科技意识不到位,始终将传统的粮油种植放在第一位,致使结构调整受阻;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推广种植产量效益不明显,特别是一些家庭农场主和种植大户因种田效益低下,存有毁约、弃租、跑路的隐患,制约了新型产业的发展;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程度仍然较低,农业三品论证力度有待提高;农民培训以及相关的新品种及病虫害试验、示范、推广经费没有着落。

四、2018年工作计划

1、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0000亩,设施农业1000亩;高速圈外招引现代农业项目一个以上;全年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五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市农委相关处室对接,积极争取高效农业项目,不断提升中心技术服务能力;

2、造林绿化。完成森林小镇创建任务,集镇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750亩,农村绿化183.5亩,高速通道绿化2850亩(其中沈海高速1650亩、盐淮高速1050亩、港城高速断档150亩),主干道(步湖路)绿化1050亩,完成友谊村森林村庄创建。加强长效管护,确保保存率。

3、强化农产品质量和农机安全监管。规范农资市场、农资经营、农机操作行为,确保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4、农业行政执法。进一步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农资、非法电捕鱼和滥砍滥伐苗木行为的查处力度。净化生态环境,为创建国家生态镇尽职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