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设计美学 课程设置 设计文化 艺术哲学理念
设计美学是设计领域各学科的交叉理论课程,是比较复杂且有难度的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掌握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文化精神和艺术哲学理念为先导,探讨和分析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为其从事设计实践打下良好的美学理论基础。
一、设计美学课程内容的独特性
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设计这种特有的审美规则并不是空穴来风,它背后有着客观的依据和需求。可以说,设计之美的依托是其使用价值,正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和适者生存的法则造就了这一审美趣味。产品的实用功能虽然与其自身的功能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但实用功能却直接影响着主体对它的审美评价,实用甚至可以转化为审美。美的现实存在不得不使人们考虑被哲学美学所忽视的功能与美的关系问题。“工业美”“实用美”作为明晰的观念逐步建立起来,使“功能美”成为现代设计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所以,虽然设计美学研究的内容包含范围极广,但是,功能美的研究应该是设计美学课程首要解决的重点,特别是本科阶段,应该是整个设计美学核心理念。课程内容不同于普通美学课程,更多的涉及设计产品使用的舒适性、视觉上的愉悦美观等。这样的功能美实际上包括了设计美的全部内容,与我国提出的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有一致性。把功能理解为一个从内到外、从功效价值到审美价值的整体,对设计功能美的解释应当说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
从本质上讲,设计就是一个沟通“思”与“行”、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哲学范畴。它不仅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所以设计美学课程内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哲学内容。设计哲学,是关于设计领域根本观点的学说体系,是设计的普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设计哲学讨论的就是设计的普遍性问题,如设计与需求、设计的尺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美学等问题。
中国传统的设计艺术,处处都体现着传统中国哲学儒、道、释三大思想体系的理论精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自然与人的亲和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对传统工艺设计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和工艺品设计,十分注重顺应自然物性,遵循自然规律,将自然物性与人的巧思、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天工”与“人工”浑然一体的哲学境界,从而形成了富有浓郁东方特色的设计文化。西方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康德的理性主义,再到近代的科学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符号学等思想流派,都深深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今天,人们从广泛意义上提到的“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和“环境意识设计”等,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进步和实现自身最高价值的依靠,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深层次地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哲学思想。
二、加强设计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共通性
加大共通性课程的设置,是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所以,首先在课程设置时,加大设计美学课程与共通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和掌握设计美学中“形态美”的同时,应该加强造型基础的认识,特别是对“三大构成”的理解与应用。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例如可以设置一节计算机“分形艺术”,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形态美的直观认识,而且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另外,学习材料美的章节内容时,还应该加大材料科学的教学力度。设计美学课程的很大特点就是它的学科边缘性、交叉性。所以,设计美学是在设计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深厚的文化修养、文化传统深藏于心底,是一种具有内在制约作用的强大力量。如不同的国家,文化传统不同,设计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当学生理解了传统的英国古典人文主义传统,再去欣赏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家具与壁纸,才能深刻体会其设计美感。
同时,还要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学习。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中汲取大量的营养。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更是对传统造物美的影响深远,例如,中国园林设计中随处可见的那种满足于模糊的混沌,在审美上不想触动原始地貌,体现一种与世无争的“归田退隐”生活。我国传统美学中对“曲”和“藏”的追求,使许多景观设计有意识地藏而不露,产生曲径通幽的效果,许多景观小品也追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的诗意境界。
因此在接受比较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基础上,加大通识课程的全面性,才能对设计美学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此种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后走上社会时能够有较好的审美辨别能力和审美欣赏品位,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追求更高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人格美、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较为系统的设计美学的教学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美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也对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操作有所理解,成为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
三、加强设计美学课程的分析环节
设计美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实题实做”,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理论性分析,在实际设计能力中提高理论水平。这是以实际设计成果来完成理论探索,再回到理论,上升到理论。例如,在学习“动态设计之美”这一章节中,先抛出几个设计案例,如室内设计中的虚拟水景,展示设计中的观众互动等,使学生分析什么是动态设计,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动态设计之美,最后要追加课下练习——自己做的动态设计(可以只有方案),最大程度地理解动态设计之美。再如,学习“设计美的构成”一章时,布置一些实践分析环节,请学生自己拍摄身边的设计作品,可以选取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是有不足之处、值得批评的设计作品,做成幻灯片的形式,课堂上相互交流,进行设计案例分析。这种课程结构,不仅把理论知识变成活生生的内容,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更有兴趣,使理论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强调实用性,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在整个设计美学课程结构中,由于涉及面极其广泛,涵盖内容极其复杂,所以设计美学课程结构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不仅课程结构庞杂,而且也不适合本科教学的特点,整个课程应该突出几个重点:设计美的含义,设计美的构成要素、理想境界,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等,特别要加强通过对设计个案的美学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体会中西设计美学观念在视觉、结构、空间、色彩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不仅摆脱了传统理论的枯燥,还突出了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能力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设计美学课程交叉性强,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而且设计美学学科起步较晚,没有统一的权威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常常拘泥于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教师应探索设计美学课程结构,以设计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向实践,使理论修养在实际设计或者案例分析中完成,再上升到理论,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的优秀设计人才。综上所述,设计美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课程结构是随设计发展而发展的,具有未来性和前瞻性。探索设计美学的课程结构,使其既是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因素,又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促进力量。
参考文献:
[1]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M].林鹤,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强,闫育红.艺术设计教育的得与失[J].美与时代,2003(04).
[4]张晓玮.设计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效能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1(6).
[5]艾迪斯·埃里克森.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宋献春,伍桂红,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
[6]朱良志.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12050)
作者简介:蔡良娃(1977-),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美学、城市设计研究,(E-mail)。
摘要: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采用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5-03 建筑美学课程教授的内容是以城市与建筑为审美对象,同时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美学、科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精华,总结而成的美学规律。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即引导学生如何从美学的、艺术的维度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并为日后的设计引入美学思维的理论支撑,值得建筑学相关教育者思考与探究。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力及对其工具性的依赖。学生们借助简单的软件,如Sketch Up、3D MAX等,很容易迅速地制造出复杂、新奇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作品。传统形式美的准则与数字化的城市和建筑观出现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字技术下建筑美学的转变,是当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当前建筑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建筑美学的兴趣,让美学与哲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理论等更浅显易懂,切实帮助学生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确认识当前数字技术对设计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冲击,学院对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作出调整。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
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的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主要原则为:减少纯美学理论比例;增加学生关注内容;延续形式美研究传统;关注当代信息化与生态美学新思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自身特点,对于建筑美学的含义与范畴、建筑美的哲学定位、建筑美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等美学基本概念作适当压缩。在讲解时尽量做到简单明晰,不过多展开演绎。
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代建筑师、规划师的作品,较为关注时尚前沿的建筑设计,认为这些建筑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真实,而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更能为自己所模仿的情况,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的讲授中,对于西方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艺术观念与美感特征等部分内容适当压缩,着重讲述建筑的审美拓展、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潮。
在建筑美学理论体系中,重点讲述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理论。对传统形式美法则的研究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优势,以学院彭一刚院士为带头人,从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把解决好建筑形式美问题当作建筑创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彭一刚院士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学生设计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审美变异,是以学院曾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二)进行横向主题式教学
横向主题式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与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传统的美学史纲,从古希腊的和谐优美开始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再到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后现代的多元多义。这种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但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吃力,同时,面对活生生的最新建筑设计研究时往往显得“交流”困难,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
尝试在简洁梳理建筑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把形式美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重点与一般(主和从、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渗透于层次”等作为不同主题,每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横向展开比较,分析各个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如在“均衡与稳定”主题中,包括了诸如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的均衡完整构图与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营国思想,以及扎哈·哈迪德极具动感的参数化城市设计方案的比较;避暑山庄烟雨楼建筑群不对称的布局与具有稳定感的金字塔群的比较;肯尼迪机场候机楼的动态平衡与CCTV大楼突破传统稳定观念的惊人形式的比较等。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认知。教师仅对每个主题基本含义作重点讲述,归纳、比较,研究部分由学生完成,重点对不同时期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课后每一位学生都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符合该主题的作品进行课堂分享。在此阶段,学生从资料搜集,到重点备课、课堂讲述,都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被提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品呈现出了多维的理解。
(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历来被认为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方法,由含义解析、叙述、分析到图示、案例解析,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同时,艰深晦涩的美学理论似乎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完全无关,容易淡化学生对建筑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尝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美学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尝试在美学课程单元的不同阶段,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动态的声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拉近学生与著名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尽可能地体验建筑的三维世界。除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采用互动式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外,在建筑美学基本概念部分,由于主要为美学概念、哲学定位以及美的形态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美学意义与文化艺术信息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可进行赏析式体验。比如: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节选;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文化维度时,请学生欣赏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古堡》交响曲、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等。
而在新增的当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最前沿的“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单元,对“参数化城市与建筑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数字化城市的哲学与美学解读”等主题,或自选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汇报研究成果并展开广泛讨论。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成若干课题,4~6名学生为一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题内容为听者设置思考题。课堂上以制作PPT、影片、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果表达,亦有听者的随机提问,形成讨论互评。由于“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是较为前沿的美学理论与设计思潮,学生对这一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们视野广泛、思考活跃、评断犀利,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结 语
当今,全球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建筑现象纷繁复杂,建筑美学课程试图拓展学生规划思维与设计创作视野,为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提供美学理论与思维方法支撑。同时,针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课程学习中感兴趣与出现困扰的问题,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比例;打破通史化教育模式,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在注重天津大学传统美学理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教学之外,增设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拓展与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部分的讲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吕品晶.建筑教育的艺术维度——兼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实践探索[J].美术研究,2008(1):44-47.
[3]六角鬼丈.建筑教育的特征与未来——艺术系的建筑教育特征[J].胡惠琴,译.建筑学报,2008(2):12-14.
[4]布正伟.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J].建筑学报,2011(11):80-85.
Exploration and though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teaching methods
CAI Liangwa, ZENG Jian, ZENG P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g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关键词:包装设计;人文思想
弘扬人文精神是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具备了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现代科学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无比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导致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严重地压抑、扭曲、肢解着人性,窒息、扼杀、吞噬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狭隘、自私、冷酷、片面、机械、枯燥,这时人文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是势在必行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人文主义客观上对精神造成压抑的势头有增无减,设计中如缺少人文精神,哲学被全盘否定,人类对极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对心灵世界的研究也被排除,尤其是反对关于世界和人生终极存在与价值追求被停止,忽视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性需求。高扬人文精神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指引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前进的明亮灯塔。
亚里斯多德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科学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同时又是科学家,发明家。新时代的设计师应学会善于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科学技术的实验主义、分析主义的方法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视野,使其设计活动摆脱了手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和凝固性,一个重新建构语言符号范式的分析时代对形、色、线,对制作过程、对材料、结构,对创新与科学原理等的理解与尝试都建立在人文思想为主线的大设计观的基础上。
人文即包括文化、哲学、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音乐等门类,作为服务与人的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必须要涉及到人文思想,它就像春雨滋润着设计师的心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事一种精神活动,包装不仅创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了解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认知生产的国度、区域、国度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逻辑推理、审美特征、消费心理等全方位的认知、包装既是产品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的商口,传递着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设计师的高品位的综合素质,设计出高品质的包装产品也是加快商品行销的关键。
1文化哲理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进行哲学深层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类社会学、知识甚少,对文学全然不知、找不准卖点,可想而知商品就难以畅销,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无论是人类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都是宏观整体中的文化形态,如何分析文化,认识文化、找到解开不同文化现象的钥匙,找到一种像基因那样的文化建构的控制因素,对文化结构分析既把文化分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性文化与精神文化,除了文化体系的不同而外,普遍存在的是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阶层的文化差别,诠释一件有说服力的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的解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文化思辩。从工业革命至后工业革命的精神本体的对话,人类生存的数字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跨文化交流盛况空前,跨文化交流中的焦点问题是“误读”,所谓“误读”是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往往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按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解读必将导致“误读”。“误读”是一个既酿成灾难又能激活创造的奇特的认知精灵,它会导致隔膜、离异。然而,人对人文和艺术品的“误读”会激活想象力和灵感,并可能导致创造的驱动器,但如对商品包装“误读”那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量的加大,交流频繁,就更需设计师对他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产品品质以及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
谈到哲思,西方哲学和美学流派中的人文主义主潮以极大的努力从各方面为人类精神争得应有的地盘与位置,对以数理逻辑为主导内容,以主观经验为基础和根据的现代科学理性进行不余力的批判,如克罗齐、弗洛伊德、荣格等都对人类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关注;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的理论建树对传统科学和逻辑理性的攻击与突破,对人的精神领域中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方面的发现与张扬,也是传统人文精神所作的一种现代开拓,对建立在数理科学基础上的近代认识论的批判,为哲学和人文学寻找自身的认识和方法论根基,人文学科要成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抗衡,不能没有自己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近代笛卡尔、康德的哲学基本上以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认识论为基础,伏尔泰在把世界分为自然与历史人文两大部分的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两门科学;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主张认识论范围“扩大”到人类文化的其他领域,重视语言、神话、宗教等和艺术直观等认识论功能,找到不同于科学主义的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有助于使人文科学真正迈入科学殿堂,成为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科学。设计既有科学理性的严谨,又有艺术的浪漫;既有西方文化的精华,又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但它又与西方重视自然科学、高扬自然科学精神不同,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释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人事、重视内在精神境界。
譬如:先秦道家倾向于以人合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崇尚自然、天性,提供通过“坐忘、心斋”等修养方式来超越与自然的差别;孔子“礼学”主张“克已复礼”,目标是使“天道在人道”中得到完满实现。孟子更主张“自我修养,思成尽心”,达到“知天”、“事天”的目的,中国的人伦成分占优势,具有鲜明伦理化倾向。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面不断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包括文化发展,从长远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市场经济在体制性质而言,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有负面影响,有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是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新晨
2审美特征
关键词:审美知觉;语言;分析美学
美术与设计的基础是知觉,对于美术家与设计师而言,仅知觉经验就足以引导他们走向创作。在这个意义上,知觉研究对于解决美术与设计的种种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美术与设计中关于空间、深度、错觉、动觉等问题,其实正是知觉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无论是早期如希尔德布兰德(AdolfHildebrand,1847—1921)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TheProblemofFormintheFigurativeArts)。李格尔(AloisRidgl,1858—1905)的《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LateRomanArtsandCrafts),沃尔夫林(HeinrichWSlffiin,1864—1945)推出的“观看的历史”(HistoryofSeeing),还是后期如贡布里希(ErnstHansJosefGombrich,1909—2001)的《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ArtandIuusion:AStudyinthePsychologyofPictorialRepresentation),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1904—1994)的《艺术与视知觉》(ArtandVisualPerception),都以成功的分析强调了知觉研究与美术与设计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是一个如贡布里希所说的“广袤”的领域,切人的点很多,本文想借助于分析美学的研究成果,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审美知觉问题。
一、审美知觉语言分析的哲学基础
每个美学家都有自己思考和谈论美学问题的方式。诚然,我们可以只思考而不谈论。就像我们能够欣赏一件艺术品,却并不觉得有必要把经验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如果没有谈论,显然也就没有美学。我们也正是从各种美学“谈论”(语言)中获得对美学问题的理解的。当代美学中的分析学派从一个极端的方式,把一切美学问题归结为美学的“语言”问题,力图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探究美学问题。如布洛克认为:“美学涉及的,乃是我们一般情况下思考和谈论艺术的方式,它围绕着下述字眼如模仿、写实、再现、表现、内容与形式、直觉、意图、艺术品等去考虑艺术概念的问题,并且试图去理解和阐明艺术的概念和上述种种术语。”分析美学犹如抽身美学之外,对美学的命题、概念、术语进行一系列冷静的解剖。无论是对整个传统美学,还是其中的审美知觉问题,这当然是一种特别的探究方法。
通过“语言批判”分析美学,发现传统美学由于语言的误用而造成了一片混乱,“‘美的’这个词比其他词更频繁地出现在某些句子里,如果你注意一下这些句子的语言学形式的话,你就会发现,像‘美的’这样的词更容易被误解。‘美的’(还有‘好的’)是一个形容词,因而你不禁要说:它有某种性质,即‘美的’性质。”传统美学由于奠基在这样一个词的基础上,因而“整个被误解了”。美的,就像好的、漂亮的、可爱的等等词汇一样,是作为感叹来使用的,其效果如同我不说“这真可爱”,而只是说一声“啊”,并笑了笑,或者只是摸了摸肚子。“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做出审美判断时,诸如‘美的’、‘好的’等审美的形容词,几乎不起作用。”对这些词语的运用其实质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同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角力游戏一样,既然被称为游戏,显然有某种相同之处,不然就不会都叫做游戏,但是,我们仔细地具体地“看”,而不凭空地“想”,我们是看不到所有这些活动有什么共同之处的,只能看到相似之处、亲缘关系。“这种考察的结果是这样的:我们看到了相似之处盘根错节的复杂网络——粗略精微的各种相似。”维特根斯坦将这种相似称为“家族相似”。“家族相似”的提出,使传统美学所谓“美的本质”(“美是什么”的追问方式)的观念被消解殆尽。“尽管维特根斯坦并不是有意把家族相似的想法运用于一切词语,但人们很快意识到这个观念特别适用于诸如‘艺术’和‘审美’这样的概念。”乔治·迪基(GeorgeDickie)、韦兹(MorrisWeitz)、肯尼克(W.E.Kenniek)等当代美学家对诸如“艺术能下定义吗”等问题的探讨,正是对维特根斯坦这一思想的继承。正如韦兹所说的那样,维特根斯坦已经给“当代美学的任何一种发展提供了出发点”。传统思辨美学在此遭到了一种新的批判。
如何纠正这种语言的误用从而纠正对美学的误解呢?维特根斯坦最终回到了“日常语言”,他认为。“当我们讨论一个词的时候,常常问自己,人们是怎样教会我们这个词的。这样做一方面摧毁了大量的错误概念,一方面为自己提供了一种这个词被用在其中的原始语言。”从日常语言交际来看,“一个词的含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所以,维特根斯坦特别强调语境对语词的意义的决定性作用。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中使用,每次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和不能归类的经验事件,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看”这个词,维特根斯坦详细考察了它的两种用法:
“其一:‘你在那儿看见什么啦?’——‘我看见的是这个’(接着是描述、描绘、复制)。其二:‘我在这两张脸上看到了某种相似之处’——听我说这话的人满可以像我自己一样清清楚楚地看着这两张脸呢。
重要之点:看的这两种‘对象’在范畴上的区别。”
“看”是一个日常用语,维特根斯坦严肃的分析,实际上是从实例上表现出了一种与传统美学有着显著差别的立场。顺便说一句:维特根斯坦这里的“看”所对应的哲学(美学)用语正是“知觉”。
二、审美知觉语言分析的思路与结论
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分析哲学家艾耶尔(A.J.Ayer)也对诸如“看到”等一些知觉(的日常)用语进行了分析,通过一番考察,他发现,知觉一词有两种意义。其一,“说一个对象被知觉并不包含说它有任何意义上的存在”,其二,“说到一个对象被知觉确实包含它存在的含义”。艾耶尔以“看恒星”为例,我们可以说“看到一颗比地球大得多的恒星”,也可以说“看到不大于六便士的一个银色小点”。之所以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我们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看到”这个词,前者的意义是所看到的对象必须存在,但不必具有它所呈现的性质,后者的意义是所看到的对象具有它所呈现的性质,但不必一定存在。艾耶尔在此所做的也正是维特根斯坦要探讨的内容。但分析哲学家奥斯汀对此提出了批评。奥斯汀认为,“看恒星”的结果显然还可以给出更多的说法,如“看到望远镜第十四镜片中的影像”等等,“看恒星”的不同结果,只是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识别、分类、赋予特征和命名,并不能说明知觉有两种不同的意义。知觉本身只有通常单一的意义,而没有不同的意义。通过语言分析,奥斯汀还对知觉对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在哲学(美学)史上,关于知觉对象问题总结起来有两种理论:直接实在论和感觉材料论。直接实在论认为知觉的直接对象只能是物理的存在物——物质事物,它独立于知觉活动而存在。感觉材料论包括表象论和现象论,认为知觉的直接对象是感觉印象或感觉材料,它不能独立于知觉活动而存在。对哲学(美学)史上知觉论的考察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理论的对立,如洛克“外知觉”与“内知觉”的划分,正是建立在对知觉对象的划分的基础之上,胡塞尔的知觉分析,就是典型的感觉材料论。奥斯汀则认为,所谓的“物质事物”、“感觉材料”都是哲学语言,是日常语言所不用的,在日常语言中是它们被实指为“山川、河流、声音、颜色”等等,普通人是不会指着其中的某物说是“物质事物”或“感觉材料”,这不是他们的说话方式。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到底哪是感觉材料,哪是物质事物,就连操着哲学语言的实在论者和材料论者自己都不能回答清楚,换言之,“物质事物”与“感觉材料”这两个词的意义都不清晰,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内容”。所以,将知觉问题的解答诉诸这两个词,是一种误用。奥斯汀认为,知觉的对象既不是物质事物,也不是感觉材料,知觉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是个别的、异质的,不应该进行抽象的类别划分。
显然,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分析哲学家都将知觉问题视为语言问题,为探究知觉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词在不同语境中使用时意义上的差异,从而突出概念的多义性,以此提出了对“本质主义”的批判。但有趣的是,当代美学家曼德尔鲍姆(M.Mandelbaum)以对“家族相似”一词的分析提出了对维特根斯坦的反批判,他认为所谓家族相似,并不仅仅指外貌上的相似,其中必然有“生物学上的亲缘关系”,“那些家族相似的人都有一种共同属性,即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隐而不见的遗传因素使他们与不属于他们家族的其他人区别开来,其中显然有某种“本质”的东西。奥斯汀认为知觉一词本身只具有单一的意义,也是对维特根斯坦的一种纠偏。但他反对对事物(知觉对象)的分类,又与维特根斯坦走到了一起。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如果没有对事物的分类,我们是不能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的,这是他们的缺陷所在。
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分析哲学家虽然没有直接分析“审美知觉”这个概念,但他们对知觉的分析对探讨审美知觉问题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审美知觉是美学术语,为日常语言所不用,对它的分析同知觉一样要落实到“看”等词语上,从乔治·迪基《艺术与美学》一书第六章的标题“审美知觉,看作……”就可看出这一点。如果像维特根斯坦一样承认“看”有不同的用法,那也就承认了存在这一种日常的“看”和一种审美的“看”,即存在日常知觉与审美知觉的区别;但若同意奥斯汀所持知觉只有单一的意义,则日常知觉与审美知觉之间也就毫无分别。前者如美学家奥尔德里奇(V.Aldrich),后者如美学家布洛克。一些美学家还根据对知觉对象的划分——物质事物与感觉材料来区分日常知觉与审美知觉。这一问题引起了西方当代美学家们热烈的争论(详见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三章第二节)。
审美现象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这是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海德格尔虽然已经将审美扩展到感性生活的整个领域甚至工具领域,但是,要把持现象学的态度、进入“游于物”而不“攻击物”的状态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亦即审美知觉与日常知觉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三、审美知觉的语言描述及具体化
既然分析美学认为对同一个词的使用,每次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和不能归类的经验事件,那么,所谓“美”、“艺术”的确切定义,亦即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当然也是不存在的。这就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美学的基本问题,由此,美学要做的就是像要我们向别人解释什么是游戏一样,我们只能选择一些实际的例子对它们作出描述了。由于每一种语言游戏都包括了整个文化,维特根斯坦特别强调要描述审美构成的“整个文化”、“整个环境”,就像要理解一个语词的意义必须要掌握其所在的语境一样。同一个词,每次使用都代表着不同的经验,那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人对同一对象也会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去“看”、“听”,去审美知觉并作出审美判断。于是,维特根斯坦最终认为:“为了澄清审美用语,你必须描述生活形式(formoflife)。”只有在对具体“生活形式”的描述中,我们才能回答关于美的一系列提问。同理,也只有在对具体“生活形式”的描述中,我们才能真正地去理解美术与设计的问题。
虽然,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的“描述”绝不等同于文学家所做的文学描述,它在放弃了对美、艺术等对象做形而上的“阐释”的同时,仍然需要在“描述”中进行分析,简言之,这种描述的结果仍然是一堆理论文字,美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仍然有所区别,但是,显然它也不同于传统美学家的理论文本。面对这种情况,正如罗蒂所说:“我们大家(包括德里达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都应该通过自觉地模糊文学——哲学的界限和促进一种无缝隙的、未分化的‘一般本文’观念,来设法使我们离开我们的行当……我认为我们最好把哲学只看作古典与浪漫之间的对立在其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另一种文学样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将美学转嫁给语言对“生活形式”或者“事物本身”的描述,文学家也就应该是最有资格来进行这一美学“描述”的人了。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也透露了这一点:“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活形式。”我们来看看诗人纪伯伦对“美”的谈论:“请你们仔细地观察地暖春回、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观察到美。请你们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淅簌、小溪淙淙的流水,你们一定会听出美。请你们看看孩子的温顺、青年的活泼、壮年的气力、老人的智慧,你们一定会看到美。请歌颂那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似的脸颊,罂粟花样的小嘴,那被歌颂而引以为荣的就是美。请赞扬身段像嫩枝般的柔软,颈项如象牙似的白皙,长发同夜色一样黑,那受赞扬而感到快乐的正是美。”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将诸如“看”、“听”这些知觉词语舍弃,再将“美”隐蔽(“愈隐蔽愈好”——恩格斯语)起来,就像宗白华所做的那样: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我们获得的也就是所谓纯粹的文学了。而如果按照海德格尔“思就是为诗”的说法,从“纪伯伦们”到“宗白华们”之间,也就并不需要再“前进一步”了。这情形印证了罗蒂所说,“一种新形式的文化出现了,这就是文学家们的文化,他们是这样一类知识分子:写作诗歌、小说和政论并批评其他人的诗歌、小说和政论。……诗人和小说家取代了牧师和哲学家,成为青年的道德导师。”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广告美学是研究广告中审美现象和审美规律的学科,是广告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是指导广告创作的基本理论,具有社会使用功能和社会市场价值,广告美学服从美学的基本原理。本文就学习和研究多位学者关于广告美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以期对广告美学的认知更加深化,从而在实践中实现对广告美学多元化、互动化、人文化的理解。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一)广告美学著作方面
王世德教授的《商业文化与广告美学》一书,理论根基深厚,立论高屋建瓴,是我国第一部正面论述商业文化学和广告美学的学术专著, 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思维缜密, 理论性强, 是这本专著的一个鲜明特色。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广泛借鉴现代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符号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此外, 研究深入细致, 注意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广告和商业的审美规律,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点。作者用了三章的篇幅来具体分析广告和商业中的审美规律, 这是本书的主题部分, 也是本书最有实践价值的部分。
刘泓在《广告美学》一书中认为,广告传播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播现象。面对广告传播的发展,我们显然必须在经济营销、媒介传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当中去寻求其美学意义的系统结构及其发展过程。这篇著作在讨论广告美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迁与广告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广告的社会责任与“消费美学”的崭新认识,同时,还分析了印刷广告、电波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等美学特点以及广告创意表现与广告审美心理等,并进一步展望了广告发展的当代美学趋势。
张薇编著的《广告美学》里介绍了广告美本质的多维透视、广告主体活动美、广告载体要素的组合美、广告美的价值功能、广告审美心理、广告审美意象的创构、广告的艺术形态学考察、广告美发展的动力学分析等。基础性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恒定性,正是这部分内容构成学科的基础,教材内容反映现实的前沿性发展,实现了教材基础性内容与前沿性内容较好的结合。将前沿性内容融入基础性内容的框架系统中。
(二)广告美学论文方面
宋顺清的《广告美学初探――从美感谈开去》讲述了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因为劳动促进了大脑功能不断优化,从最初的感觉、感知、潜意识,发展到能动脑筋利用、制作、使用生活生产工具,并模仿和辨别自然界及其人类行为,从而产生了喜怒哀乐等等复杂的情感。这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是伴随人们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行为而渐渐的发展变化的。美感是大众认知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美学与心理学是有必定的关联和影响的。
吴志翔在《广告美学:符号的创世纪》里写到:“传媒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地流变。哲学语言被稀释,以最简易、最媚俗的方式被理解和传播。”这是吴志翔这位学者的洞察和感慨。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的一切都在快速地发展。符号的隐喻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包括了一种价值上的傲慢和偏见。这种隐喻性最直接地从广告中扩散开来。广告形象是当今时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力符号。大众化的广告传媒把很多变成了可能,它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符号创世纪”运动,所有投身其中的人可以说是“形象设计者”,他们在创造美妙的世界形象。
崔银河的《试论广告美学与受众审美接受》指出,广告就其本身来说有商业化、社会化或公益化信息传播的意图,与此同时也是有着明确的审美价值属性的艺术作品。策划广告的设计者人设计和创作广告作品的同时,也应该将其广告作品的审美切入点考虑其中,这样才会因其广告创意自身的独特而深深地吸引住人们的主义,才能使消费者因为对广告作品的独特而去喜欢上该广告作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