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近几年,我国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而各媒体之间的融合也在逐渐加强,由此可见,媒介融合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让网络技术、大数据、数字传播等新兴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新闻传播媒介的出现,电视新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电视新闻的传播有着内容滞后性、共享不及时性及消息传播速度慢等不足之处,非常不利于电视新闻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因此,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成为必然选择。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国外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是指通过不同媒体或媒介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新闻传播的一体性。媒介融合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不同媒介在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中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种途径的交流、融合。

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现状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每天要在大量的新闻中选出最为合适的内容进行报道,筛选工作量非常庞大。首先新闻编辑应当明确自身职责和目的,筛选的新闻必须具有正面、积极向上、真善美等特点,对于一些含有负面、消极、偏激内容的新闻一律不予选用。其次,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对观众的喜好及社会动态有一个全面把握,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素材,提高新闻的收视率。最后,新闻编辑应当迎合媒介融合趋势,创新新闻传播的内容、形式、途径,促进电视新闻的个性化定制,这样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与注意力,提高电视新闻的用户黏性,为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当前时代处于劣势。首先,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形式非常单一,仅在电视上进行传播。其次,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多元化、碎片化、快速化新闻阅读需求。最后,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性与高效性不足,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就容易造成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没落。

三、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创新新闻传播途径,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开拓良好的未来。当前是各种信息技术与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利用各种手段,创新新闻采集、制作、编辑工作。

1.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程度,必须提高对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对编辑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当了解当前社会民众的需求,新闻编辑可以深入到社会中收集群众对新闻的看法与喜好,这样在新闻收集工作中能够有一个大致方向,迎合观众的想法。除了满足群众需求还要提高新闻质量,注重对新闻人物的形象塑造。在新闻标题的选择上,也应当进行适当改变。选择合适的标题,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对电视新闻宣传有良好作用。新闻工作者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还要提高新闻的观赏性。

2.构建信息化数字新闻平台。媒介融合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不断涌现,新闻工作者可以依托这些技术与手段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拓展传播形式。电视新闻工作者建立信息化数字新闻平台,能够实现新闻与各种媒介资源的融合,既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共享性,又提高了新闻信息的质量。这一平台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破除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局限,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最为常见的信息平台有微博、微信、知乎等。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所拥有的网民基数非常庞大,新闻编辑可以在认证账号中新闻信息。微博有着良好的互动性,新闻编辑信息后,可以在微博上了解网友的看法与观点,积极与其进行互动,对网友提出的合理意见,新闻编辑可以采纳并改进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3.提高新闻质量,创新新闻采集与制作方法。互联网与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创新新闻采集制作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在新闻创新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内容、形式、质量的统一。首先,不同板块的新闻应当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民生与社会板块一定要占据较大篇幅。其次,新闻编辑人员要选择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扩大新闻的影响力。最后,在报道国家大事时,编辑人员一定要坚持新闻的严肃性和原则性。

4.提高编辑技能。媒介融合背景下,不仅广播电视新闻需要进行创新与转型,电视新闻编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强知识储备,紧跟时代潮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其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通过培训与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新媒体技术水平。其二,编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有效并快速地筛选出正确信息,是对编辑人员的一个极大考验。

四、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新闻;创新;发展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技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强有力推动,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率都变得极快。目前虽然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全面发展与普及,但是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还需继续创新和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如今互联网、电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将相关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共享,[1]丰富了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加快了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拓展了广播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以及增强了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对整个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三网融合的概念

通常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只是一种比较广义与社会化的说法,指的是有线电视网、电信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这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之后,从而提供包含数据、语音及图像等综合性的多媒体通信业务[2]。其实在现阶段这种说法并不能真正代表其融合之含义,更主要的还是指的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技术层面逐渐趋向一致性,网络层实现互联互通、无缝覆盖;业务层不断互相交叉与渗透;应用层的IP协议趋向统一化。再从经营的角度上看,存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也是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实现多元化、多媒体化以及个性化服务为一体的融汇,行业管理标准和政策方面形成统一。

2“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的形势

在20世纪时期,那时候的广播是无比的风光,它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进行声音传送,相比于报纸传播新闻,传播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可以快速收听到全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画面、还有就是受众对于收听的信息选择性比较差,这也直接制约着广播的发展空间。现如今计算机互联网、电信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众多多媒体应运而生,广播自然而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广播目前不是受众来接收信息的第一选择,但是也有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之处,例如意外突发事件(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汶川地震等)的发生,广播就会成为第一选择媒体,无论什么年代,它都具备自身独特性,不可或缺。电视弥补了广播没有画面的缺陷,受众参与性更高,在新兴媒体还未普及兴盛时期,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新兴媒体的冲击,也受到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就目前来说,广播电视新闻虽然面临着新媒体浪潮的不断冲击,但是“三网融合”依然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发展机遇。面对机遇,积极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保持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

3“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变化

3.1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优势的削弱

目前,伴随着“三网融合”快速化进程,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能力已经逐渐被削弱,由于广播电视新闻大部分内容的生产,面临独家版权内容以及原创内容生产能力的考验。加之现如今,各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互联网网络运营商竞争占领市场份额,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生产优势自然被侵蚀。广播电视新闻面临新媒体的多方冲击,并没有坐以待毙,也在努力进行变革求新,趋向以受众为中心,由于在生产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受众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原创性新闻节目是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一大缺憾,还是体现创新能力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产生重要的影响。

3.2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供应模式的转变

“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手机、电脑及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大部分新媒体软件供应平台都是在三者的基础上产生,渐渐地成为了现在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主要模式,也使得广播电视新闻所生产的内容不再仅限于视频内容的生产,通过新媒体软件供应平台可以实现新闻内容生产的多元化及复合性[3],将视频、图片、文字、声音融为一体。另外,生产内容还需要不断去满足现如今受众群体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生产内容的变化也改变了与受众之间传统封闭的无沟通方式,现在积极主动地与受众增强沟通与交流。这也足以说明新媒体软件平台促使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供应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

4“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发展变革之路

“三网融合”大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面临这新媒体的巨大冲击,面对竞争压力的同时,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最为直接的就是需要进行变革,有效地去借助于互联网、电信网及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平台优势,再结合受众群体需求的特点加以分析,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以求满足受众的需求,唯有解决与受众之间的供求矛盾,才能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取得长足发展,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思路。

4.1借助多媒体技术打造舆论平台

“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一定要借助新兴媒体的先进技术与理念优势,大量吸引受众群体,为广播电视新闻在舆论方面打下一方新天地,筑造崭新的舆论平台。比如网络媒体一般定位分众传播下的浅阅读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快速、简单、直接及互动性[4]。加之现在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软件比如QQ、微信、微博等及时通讯软件的技术成熟,就此诞生了手机QQ、手机微信、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与手机相关的新型业务,由于手机媒体的快捷性、即时性以及交互性的优势,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新闻、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当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舆论平台的打造,比如央视的网络《朝闻天下》《国际时讯》《新闻联播》等,各大卫视中的如江苏网络电视、湖南卫视金鹰新闻等,都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舆论平台的打造。所以实践证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三网融合”下应该着力于利用手机、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技术打造提升和推动发展的舆论平台。

4.2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内容丰富性、形式多元化

一直以来,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要强调其宣传作用,是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重点在于对舆论的正确引导,报道过程中多体现出是传播者的意志,却极大地忽视受众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人们群众生活实际,无法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受众群体中具备亲和力与影响力,只体现了独有的权威性。“三网融合”背景下,改变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与受众的沟通条件变得非常便捷,有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加上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量庞大等优势,进一步丰富了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取材,也更能贴近人民群众,利用人民群众对新闻内容的接受,也使得新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余。除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得到极大地丰富之外,在其表现形式上也变得更加多元化,网络快捷搜索及海量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变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编排模式是属于线性传播,现如今被网络化板块式、专题式以及链接式的新闻编排模式所取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展示与解读报道。受众群体可以自主对新闻信息进行快速选择,由从前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了现如今的主动选择。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153-01

引言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编辑技巧,最主要的就是提高编辑人员的编辑技巧。编辑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安排,这样一来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新闻编辑技巧,来帮助制作。通过采取合理的新闻编辑技巧,可以帮助编辑人员更加高效的处理新闻事件,保证新闻编辑的质量,促进新闻工作的科学进行。

(一)确保新闻质量

通过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确保新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为在编辑人员处理新闻素材的时候,通过使用一些新闻编辑技巧,对新闻内容、播报方式和语言表述进行细化安排,从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素材的认真程度,这样一来素材的质量得到提高,整个新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所以,新闻编辑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编辑技巧,从而及时的完成工作,进而保证新闻的质量。

对于编辑来说,必须要遵守自身的法则与规范,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说,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规范编辑行为,使得各个新闻编辑严格地去遵守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规范自身的编辑行为,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

(三)贯彻“内容为王”的新闻理念

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信息,同时对于旅游、美食、娱乐、交通出行、购物等方面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信息内容生产上要坚持“内容为王”的传播理念,按照不同媒体的特点以及人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新闻,实现传统媒体向门户网站、APP终端等“全媒体”的融合体转变。尽管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对于受众群体的新引力正在逐渐下降,但是其影响力仍然存在,这就归功于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发展中积累的广泛的人脉以及剖析力度强的信息内容。因此在“内容为王”的媒体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广播电视新闻传统媒体更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选择出与大众兴趣爱好相符合的新闻热点,从而有效提升收视率。

(一)新闻素材的甄别技巧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必须要加强新闻素材的甄别技巧。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必须要加强甄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选择出更加优秀的新闻素材,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播出率,提高收视率。新闻素材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闻记者通过专业的采访和调查渠道来搜寻新闻素材;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一些栏目的观众热心的提供一些新闻资料,这样一来就需要新闻素材的编辑工作者提高筛选的能力。首先就是要确保新闻素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去对素材进行甄别,来进一步保证新闻素材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其次,在进行新闻素材的甄别时,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要学会使用一定的技巧,通过运用这些技巧,来进一步提高素材审阅的质量,一般来说,编辑工作者主要采取三种简单的方法来对素材进行甄别和筛选:第一,一般来说,新闻采编部门都会采用长期合作的人员,提供的新闻素材,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保证新闻素材来源的真实性;第二,除了要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之外,还要注意考虑新闻素材的时效性,看是否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向观众进行传达;最后,还要注意考虑新闻素材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因为只有这样的新闻事件才可以更快地吸引观众的兴趣,提高收视率。所以新闻编辑要从以上三点进行考虑,来进行新闻素材的确定和甄别。

(二)新闻专题的挖掘技巧

对于新闻的编辑来说,还要注意提高新闻素材的挖掘技巧,简单来说,就是面对同一个素材,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有效的新闻素材是有限的,而且观众感性的素材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的。那么对于新闻广播电视来说,如何才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在多种媒体的竞争中快速占据有利地位,这就需要新闻素材的编辑学会独辟蹊径,面对同样的素材,却可以挖掘出不一样的视角,让观众有着更多的兴趣来进行观看。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广播电视新闻要想更好地进行发展,就必须要要学会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进行新闻素材的编写时,要尝试从新闻事件的立意方面考虑,进一步挖掘素材的深度,这样一来新闻质量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媒体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编辑人员,首先要懂得借助新闻图片的作用,因为新闻图片有着更好的直接说服力,而且具备一定的真实性,让观众可以更加真实的体会到;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对新闻素材的背景、影响力、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度发掘,这样才可以提高新闻的可看性,为观众带来一定的新鲜感。所以说,掌握新闻素材的挖掘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热点新闻,从而提高新闻播报的质量。

(三)新闻的模糊处理技巧

对于新闻的模糊处理技巧来说,它与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的特征并不违背。新闻的模糊处理就是针对一些对社会生活有着不利影响或者是带来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来减少新闻对大众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对于一些灾情、军事情况等,就必须要进行一些简明的报道,来安抚观众的心理,防止不必要的动乱或者是恶性事件发生;其次,对于一些具有保密性的新闻事件,可以对一些必要的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尽量不报道或者是减少关键词的报道。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的作用,更好地稳定社会。

(四)电视新闻的画面处理技巧

除了对新闻素材的编辑处理技巧之外,在画面处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技巧。通过对新闻素材进行画面加工,可以更好地提高新闻播报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新闻素材的编辑时,可以对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画面进行恰当的处理,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观众获得情感共鸣,提高收视率;除此之外,新闻编辑人员还要注意背景和素材内容的颜色差别,运用简单的背景颜色,而且在标题处要进行特殊的标注,体现出新闻播报条理清晰和简洁深刻的特点,来进一步吸引观众。

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后期的电视素材编辑具有重要的意义,好的编辑方法技巧可以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社会吸引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因此为了保证电视素材编辑质量,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备一定的组织指导技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实现对新闻编辑的有效指导。首先要求相关的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常识以及法律认知能力,能够在进行新闻的编辑时有效确定新闻内容的合法性,从而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在处理关于民族冲突、地区矛盾、政治、宗教等问题的时候,新闻编辑人员必须保持足够高的政治敏锐度,从而避免因为新闻编辑人员的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在处理国际国内重大热点新闻内容时,要求新闻编辑人员要能够明确新闻的背景,这样不仅可以在进行后期处理时保证新闻的重点,同时也可以客观真实地对新闻进行报道,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同时新闻编辑人员可以根据新闻内容的需要对新闻时间长短进行编排,增添一定的处理技巧,从而提升新闻内容的公众吸引力。

(六)传播过程的处理技巧

新闻后期编辑人员对对新闻素材进行处理后,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信息平台将其向社会传播。而在传播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一些突况,而通过良好的传播过程的技巧处理,不仅可以使得新闻信息的传递过程更加流畅清晰,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控传播解节奏,有效处理传播中可能出现的突况。对于一些进行中或者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主播也很难预测新闻下面报道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插播其他新闻的方式进行传播,例如在报道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时,主持人可通过卫星通讯联系前线记者,如出现突况可插播其他新闻图片、视频,当突发问题解决之后可继续播报事实新闻。

结语: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来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要采取合理的编辑技巧,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质量,进一步稳定广播电视新闻市场,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冬民.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J]. 才智,2014(02).

[2] 谢远浩. 探讨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技巧[J]. 新闻传播,2013(05).

[3] 张晓微.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析[J]. 才智,2013(08).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编辑 技巧分析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27-01

张春梅(1977-),女,吉林通化人,通化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研究方向: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并在重组后再次传播,属于一种思维的过程。在此阶段内,编辑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作为新闻编辑,应当充分学习政治知识,研究思想内涵,无论是对于新闻样式还是新闻内容,编辑都应当对其进行加工,采用特殊的编辑与排版手段,提升新闻的收听率,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一、广播电视新闻题目以及结构的编辑技巧

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的技巧就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题目以及结构的编辑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的编排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的拼凑,而是一种艺术行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在对新闻进行编排的过程中,只有注重新闻题目以及结构编辑的技巧性,才能够创作出好的新闻。[1]因此,新闻编辑者应当考虑新闻受众听觉的规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广播电视新闻稿件与报纸稿件不同,其感染力更强,如此才能够弥补时间短的缺陷。因此,新闻编辑在拟定标题时,应当力求简练、直观,假如稿件的标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时,可增加副标题,以此突出文章的中心。此外,新闻编辑者还应当着重强调新鲜感,广播稿件的标题越新鲜,越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使新闻的传播更加广泛,影响力也能够随之增加。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文字处理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标记的文字通常需要运用在两个方面,即画面文字与播报文字。通常情况下,画面文字的内容较多。例如,中央新闻开始时,新闻主播介绍主要内容时,就会出现文字提示,在进行新闻画面播报时,画面下方也会出现文字,播报文字主要是指主播或者记者在播播报新闻时出现的文字。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画面文字运用较多,因此在文字处理方面也应当讲究一定的技巧。[2]首先,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文字显示的处理技巧应当清晰明了,注重文字与背景颜色的反差,突出字眼的清晰度。假如针对某一则新闻进行文字论述时,如果使用的是单纯的文字,新闻的标题就应当简洁深刻、条理清晰。但总体来说,新闻标题还应当生动形象,以此吸引受众关注。另外,在广播新闻电视中,虽然新闻本身属于一种消息的传达,但新闻也属于一种舆论工具。因此,无论是画面文字还是播报文字,广播新闻的文字都应当注重语言的情感色彩,选择恰当的词语。主播在播报新闻时,应注重语调与播报的重音停放,把握好播报的节奏。

三、运用模糊化技巧处理新闻稿件

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是广播电视媒介的关键,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当对特殊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如此才能够使新闻的内容更加圆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糊处理技巧,是为了更好地从侧面反映新闻的信息,避免正面揭示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对象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图像稿件的模糊化处理。随着电视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性,图片新闻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载体。图像通常具有直观、真实的特点,但较容易侵犯他人的权利,因此新闻编辑应当对图片稿件进行模糊处理。例如,使用马赛克以及进行侧面拍摄等,以免侵犯他人隐私。

第二,急发稿件的模糊化处理。新闻的主要特性就是时效性,因此广播电视企业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3]对于急发稿件进行模糊化处理时,新闻编辑不仅仅需要重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还应当考虑到稿件发送的时间,因此对于这些新闻需要进行模糊处理。例如,对于自然灾害类的新闻传播,只需要说明时间与地点即可。

第三,道德类稿件的模糊化处理。社会道德问题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也是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重点话题。新闻编辑在模糊处理时应当把握道德新闻的主体,关于道德利益类新闻应当谨慎对待。例如,在犯罪新闻的报道

,为了有效保护犯罪人员的隐私,编辑在模糊处理时可引用“化名”等。

第四,机密稿件的模糊化处理。广播电视新闻常常会出现本国或者他国的机密,如商业机密以及军事机密等。对于这些稿件的处理,新闻编辑可使用“据调查以及据统计”等类似的模糊语言,以免新闻播出后机密信息被窃取。

四、结语

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不仅仅应当具备充分的传媒行业的严谨性,还应当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策划的水平。新闻报道创新的前提就是创新的思维,因此,新闻编辑者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编辑技巧,吸引受众关注,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昌,吕鹏.中国广播电视编辑理念发展的四个时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21(05):43-44.

[2]田颖.论教育电视新闻的编辑思维与编辑技巧的主体整合[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06):

54-57.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第5篇

新闻的受众面较广,时间有限,因此,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简洁性、准确性、真实性。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要贴合这几项特点进行工作,把好新闻内容的三关:一是,思想政治观。主要看稿件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观点是否全面。注意政治界线、公开报道的科学性和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二是,新闻事实关。注意检查和核对稿件与画面的情节内容和基本事实两个方面有无差错,前后有无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违反科学,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三是,新闻编辑要具有时效性。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新闻发生。

2.1正确的政治导向

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较为庞大,有较强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新闻编辑创新的前提。广播电视新闻单位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管理和控制都是由国家来主导,具有较为明显的公益性和真实性。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严格的要求,新闻素材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契合时代的主旋律,具有真实性,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传播正能量,能较好的引导和启迪群众的政治观点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过程中,不能脱离国家政治路线,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者在复杂的信息处理工作中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具备特殊的新闻敏感性,在国家和党的政策基础上深入分析,从合适的角度切入问题,这样既能够将信息准确的传递给民众,又能让受众耳目一新,避免了传统电视广播新闻的呆板特点。

2.2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为了使广播电视新闻在激烈的信息传递渠道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广播电视新闻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在编辑过程中首先要如上条所述,严格遵守和遵循国际的政治导向和思想路线,在此基础上进行新闻内容的筛选和编辑,选择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题材。与此同时,编辑人员要具有敏锐的新闻感知能力和洞察能力,以新闻受众者的心里出发,发挥新闻的价值。新闻的编辑过程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和同理心态,使新闻能以较新的方式和符合受众者心里的方式传递出去,达到新闻所具有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引导的作用。

2.3及时地追随社会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进步

新闻的一大特点是时效性,这个时效性并不仅仅是指某一条新闻及时的播报,更是指整个新闻行业的时效性要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按照当前新闻传播的时代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发展。因此,新闻编辑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知性,能及时的捕捉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对政治思想的知情权要求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从业人员要充分了解新闻受众者的心里,在新闻的编辑过程中融入社会发展的流行因素,甚至流行词语,使新闻播报在本身“高冷”的特点下更接“地气”,从而更加吸引眼球。编辑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更好地把握语言的使用技巧和不同文字组合带来的不同效果,要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塑造不同的新闻特点,特色鲜明,更加吸引民众的目光。

2.4明确受众的需求

广播电视新闻自解放以来便有我国舆论喉舌之称,其编辑也是有章可循,不能随心所欲和任性的编写,但是这些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人们的观念不断进步和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在不断提高,并且有了新的要求。对新闻节目的青睐是人民对文化追求不断提高的一大重要表现。人民开始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希望在新闻上看到的内容能够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要满足受众者的心里,多传递一些与人们衣食住行有关的信息,也能反映一些生活中的难题,使新闻内容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