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论;创新;发展

【abstract】foundation education new course reform is an overall of change;with student development for should be look for course reform of balance machine, these be 2 of the course model heavy gou.but the innovation of course principle include again innovation of school view, innovation of course view,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view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view.this text try this two problem make some study.

【key words】 new course;reform;theories;innovation;development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1. 课程典范的重构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1.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2. 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2.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2.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2.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2.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教材;教法;改革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向来是与时俱进的。在世纪之交,世界局势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对亚洲现存的一切都造成巨大的冲击,影响波及整个世界,新加坡亦不能幸免。但在所有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中,新加坡最早最成功地抵御了这一危机。21世纪来临之际,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未雨绸缪,于1999年4月发表声明,为了顺应变迁迅速的社会,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必须做出适当的修订。为此,新加坡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

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是基于以下理论基础的:(1)先进的科技已为学生开拓了无限的空间,并给予他们浩瀚的选择机会。因此,在面对决策和道德两难的困境时,道德认知与创意思维显得更重要。(2)全球化的冲击给作为公民的个体对国家的效忠与承诺带来永恒的挑战。因此,让学生从小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显得无比迫切。(3)采用指导原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确保适当的有关独立情境成为各主题及其学习成果的基础。根据上述理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宗旨与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人,使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作贡献。为此,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从知识、技能及态度三方面着手,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要注意的道德准则;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面临困难时应付、处理问题的技能;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此,新加坡中小学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了改革。

(一)《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小学将原来的《好公民》课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课程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名称不变,但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并规定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逐年推行(详见表一)。

表1新加坡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的推行

推行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年级

小一和小四

小二和小五

小三和小六

改革后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

1.个性塑造;

2.与家庭的联系;

3.对学校的归属感;

4.作为社会一分子;

5.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

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

《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十个方面28个德目,它们是: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洁正直:(3)诚实;(4)勇气;(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礼貌。

4.责任感:(10)对己;(11)对他人;(12)对学校和社会;(13)对国家。

5.爱家:(14)孝顺;(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长辈;(17)维护家庭声誉。

6.爱校:(18)以学校为荣;(19)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7.团队精神:(20)合作。

8.社区生活:(21)种族和谐;(22)互敬互重;(23)关怀和体谅。

9.爱国:(24)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25)对国家有信心;(26)应变能力。

10.认识与了解邻国:(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稳定。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每个年级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个主题;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表二是新加坡中学三年级公民与道德课教学内容。

此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励学校提供“5E”,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等辅助活动。

(1)榜样:以能够把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教导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校内成年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

(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

(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所教导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

(5)经验:学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的场所。

因此,应该制造机会,让他们去关心别人、负起责任和做出决定。

(二)《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改革

为了达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各个德目的要求,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用看图讲故事等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的设计,采用了麦卡锡博士的四段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为了配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个人的潜能。教材由四部分组成。(1)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经验。这部分教学活动是提供条件让学生了解某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形成概念——仔细思考。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教师和同学中获得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归纳和总结,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资讯。(3)练习与应用——付诸行动。即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4)进一步去发现——经验内化。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并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已形成一套综合的多媒体教材,包括教师手册、学生作业和视听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灵活应用教育部国民教育处、教育部其他署、电视机构和新加坡报业控股所制作的有关教材。改革后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旧貌换新装”,“装”进了一片片薄薄的惟读光碟里,换上了用崭新的资讯科技配制的“新瓶”。

(三)《公民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表达个人经验、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讨论和个人反省等活动,达到以实际韵行动改变行为的效果。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积极探讨,引进西方各种有益的理论,予以创新,建构新的德育方法,以适应当代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CulturalTransmissionApproach)。

文化传递法是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讨论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故事、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2.设身处地考虑法(ConsiderationApproach)。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恐惧和不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轻易下判断。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的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价值澄清法(ModifiedValuesClarificationApproach)。

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分为五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4)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4.道德认知发展法(CognitiveDevelopmentApproach)。

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说明原因,并聆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教学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以上四种教学方法不是僵化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时是灵活使用的,如何取舍,需视哪一种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及视学生的认知阶段而定。此外,教师可采用讲述、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四)《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为了使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新加坡教育部还改革了评估方法与标准。由原来教育部统一考试和评估改为教师可自行拟订评估模式,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鉴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1)行为/品行检核表;<2)公民与道德教育作业;<3)简单的专题作业(反映学生对道观念、价值观或原则的了解和领悟,并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合作程度及其行为举止),如在评估小学学。生第二学期《公民与道德教育》科的等级,教师应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计划的情况考虑在内(见表三)。

表3新加坡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等级

A

B

C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等级

A

B

C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没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二、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要根据时展不断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学校德育内容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只有紧紧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良好德性的公民。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针对国家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的分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必然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倾向。在这一新的形势条件下,如何解决学校德育统一的主流文化价值与现实生活中家庭、社会产生的非主流文化价值的冲突问题,使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校德育教材要多样化和科技化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包括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新加坡的中小学教材还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将《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也要改变过去单调的教科书的面貌,使学校德育教材多样化,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3篇

关键词:E_Learning;随机过程;教育理念

1 《随机过程》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问题

《随机信号分析》这门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息论方向)及通信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随机过程》是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的必修课[1]。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自通信专业研究生招生以来就开设了《随机信号分析》课程。在历年的教学中,作者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本门课程对数学理论要求较高,理论性较强,经典内容份量重,内容抽象难懂;

2)以往由于在教学形式上,较重视理论及教学证明,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面对具体应用问题无从下手;

3)教学手段单一,仅靠教师的讲义、教材,难以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形成具体的认识,使得学习难度增加。

2 E_learning概念及在《随机过程》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1 E_learning概念

E_learning是Jay Cross在1998 年首先提出,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它是一种全新及有效的学习方式”[2-5]。

2.2 E_Learning环境下教学内容建设

2.2.1 交流与讨论

创建QQ及微信平台,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论坛、QQ、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交流手段进行互动。学生成功的问题学习案例,教师对于相应问题的解答可以进一步的整理,反馈或补充到课程资源中。利用该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起到指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在这样的开放空间内的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习资源大大丰富,学习情境对于学习者更有激励作用。

2.2.2 教学方案设计

学习资源包括课内资源及课外资源[5],课内资源主要针对教学方法改革对应的教学方案设计,包括以下方案设计:

1)启发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启发式教学方案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对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指明一个方向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询、组内讨论等多种方式给出答案。

2)讨论式教学方案

讨论式教学是由教学预先设定讨论题目和要求,由学生分组讨论的一种教学形式,分析和研究“随机信号分析”课程结合本专业相关知识能进行讨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并设计4~5个讨论题目,并制定详细的讨论要求;将讨论题目发到E_learning环境上去,要求学习3~4人一组,选定一个讨论题目,按照相应的讨论要求,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在课堂内进行分组讨论和组间交叉讨论,教师分小组点评,并做最后总结。

3)研究专题式教学方案

在课程教学后期,针对其中与后续专业课相关比较密切的课程内容,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归纳性的专题内容,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来总结前期学过的教学知识点,所有同学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该专题通常都比较综合,内容涵盖知识点比较广。

4)案例式教学方案

设计1-2个随机信号分析的典型分析案例,贯彻课程和实践教学整个过程中,精选和设计4-5个典型案例,每个案例包括原理介绍,源程序代码和可演示的执行代码。选定一个典型的案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应用程序演示,剖析设计方案和分析程序源代码等各种方式设计新的教学形式;

现代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手段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问题,课外资源包括软件仿真编程实现《随机过程》课程中知识点验证,《随机过程》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学术文献;及网上现有的数字化资源等。

3 结论

E_learning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代表着信息时代教育思想,即以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强调学生应该享受教育提供的人性化服务。如何将网络优势应用到学校教育中,是每个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的问题。作为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者, 在研究、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形式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薛冬梅.《随机过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初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6):54-56.

[2]胡蓉.WCOE_Learning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14-20.

[3]汪家宝,杨德军.关于美国e-Learning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的探讨[J].电气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总第167期):93-96.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4篇

一、学生的差异性问题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和考试中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及开放性的问题,不唯一的答案。如果一味的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就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只学会死记硬背,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2.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学有所长,严格贯彻“因材施教”方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也就是“饿的能吃饱,饱的能吃好。”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而现阶段绝大部分学校的做法是:课一样上,试一样考。这样会出现如果教师讲的有难度、有

高度的内容,差生上课就会如坠烟海,不知所从。教师讲授浅显的知识,优秀生就会觉着索然无味。同样考试题目容易,测不出优秀生的水平,激发不起学习的积极性;难度大了对差生是一次打击,甚至因看不到希望而丧失学习信心。许多教师往往为了照顾差生或者说平均分数,而忽视了优秀生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差的没变好,好的被拉下。所以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个性、特长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这也是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所在。所以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切实关注这些差异,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熟悉学生的家庭背景。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普遍的是:个性被抹杀,特长得不到发挥,家庭背景被忽视。说白了教师想把学生做成所谓的合格“产品”,“听话”的孩子。这是不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表现。上述三问题解决不好,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逃学和辍学,能力没提高反而变成问题学生。

二、教师理念需要更新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帅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O Liujun

(Li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Liuzhou, Guangxi 545002)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writer’s consideration on changes that teachers must face dur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vocational curriculum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迅速进入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成为对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以演示课件为主,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媒体的角色,发挥的是多媒体功能,体现的是媒体特征,它不会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学习模式的改变。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则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学习。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不再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成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学习工具的角色,发挥着学习环境的作用,它会直接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全方位的改变。在信息技术视域下讨论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高职课程进行整合,有效促进课程建设的实践,是高职课程改革需要面对的重要一课。

首先,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整合要求重新建构课程体系。计算机是信息化社会中最基本的劳动工具,围绕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将成为人类未来文化的基本要素。教育网络信息化的应用使教学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使学生轻易地可以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仅把课程当作某种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这样的观点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威廉姆・多尔认为,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使课程得到充实和完善。高职课程体系的组织和建构必须突破以往过于明确的学科界限,向着跨学科、综合化、项目化的方向发展,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积累和掌握技能、发现和创造知识。另一个方面,学生的感知和经验被纳入课程体系,学生个体的探索和体验受到重视;教师不以权威的观点控制课堂,承认和尊重不同的意见和价值观。高职课程体系的解构与建构在各种观点、观念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完成。

其次,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整合要求重新建构师生关系。教育信息化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专家”和信息提供者转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信息的交互模式使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协作以促进其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职责发生了至少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对于学生学习的监控、评估和指导作用在加强;二是教师逐渐成为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人员和中坚力量。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学”。新的教育模式使教学过程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和个别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处境。

第三,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整合要求重新建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而展开。一直以来,从电化教学到多媒体教学等都是对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即定模式下的改进和改良,以期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意味着我们要对教学中的教师、学生、媒体的地位和作用乃至整个教学过程等进行重新评估与变革。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的扬弃,又是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适应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分别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与理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能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和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程的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的媒体则是学习的工具。

第四,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整合要求重新建构评价方式。在学习即意味着占有知识的情景下,对知识占有量的多少及记忆巩固程度的高低是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教育信息化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和教学模式等学习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必将导致传统的单一的、静态的、封闭的、终结性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视域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学生学业能力的判断依据的更多的是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质量,是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素质、是学生在设计创造学习内容的方法和程序,以及他们依据何种准则和怎样运用准则对学习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因此这种评价是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注重过程的。课程评价的开展也由教师单方面进行转变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合作进行。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整合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琼・托马斯(Jean Thomas)说过:“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在高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高职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具体教学项目的实践,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1)整合不是为了整合。课程整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生硬的使用网络技术无助于确实改善教育教学效果而只会成为阻碍。(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唯一模式。信息技术确实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但它并不能取代一切。如何从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整合的优势切入现实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是广大高职教师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创造力是赋予教育教学有生命活力的重要源泉。计算机不能取代教师。在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课程建设仍然要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的特色和风格。(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结合和体现一门课程自身的特点。高职教师要注意到,当下能够体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课程而异。因此高职教师应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高职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是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与重要特征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已经成为高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一个热点。认真关注和理性应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变化、新问题,能促进教师积极适应教育信息化给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 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89-223.

[2]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6-220.

相关期刊更多

英语新世纪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新世纪剧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农化新世纪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