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艾森克人格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中图分类号: R57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3-0515-02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无病因可寻的临床常见病,在经济、科技、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心理行为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发 挥作用的疾病临床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 激 综合征)等。在这些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负性情绪,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让专 科医生无不感到棘手,因此越来越多的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医生的会诊对诊治胃肠疾病有一定 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住院患者,女2 0例,男5例,消化内科患者22例,泌尿外科患者3例,病程均超过6个月。
1.2 临床表现
消化道症状有腹痛、空腹感、呃逆、咽部梗阻感、腹泻或便秘、反酸,部分 有胸闷、肌肉酸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面红、多汗、手抖、情绪障碍、情绪低落、生 活 兴趣减退,对自身疾病的过分担心害怕、疑病现象,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4h睡 眠时间小于5h),躯体形式障碍。
1.3 辅助检查
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全部经过电子胃肠镜检查,并排除食道、胃、结肠等器质性病变。
1.4 心理测评
“HAMD”(选用24项版本)评分结果[1]:得分超过35分达到重度抑郁状态者15 例,占60%;超过20分达到中度抑郁状态10例,占40%。HAMA评分:总分超过29分达到重度焦 虑 状态21例,占84%;总分超过7分表示肯定有焦虑状态4例,占16%。艾森克人格测评:17个被 测评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个性缺陷,集中表现在偏执、强迫、神经质三项因子分超过60分13例, 占入选人数的52%。
2 讨论
曾经有学者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特点和症状的研究中发现,“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受中 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双重控制,来自胃肠道的刺激通过传入通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 反应,而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通路影响胃肠道的功能[2]。一般情况下,副交感 神经兴奋 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道运动功能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其兴奋会引起消化道 括 约肌的收缩。有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和应激可能通过影响脑-肠轴,造成消化功能 的异常,尤其心理应激状态下对肠神经的敏感性增加。心理因素对内脏功能的影响是多样化 的 ,对于不同性格特质的个体所表现的情绪症状各不相同,内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抑郁,外 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焦虑,从以上患者艾森克人格测评结果分析:女性内向型个性患 者多易发抑郁症,男性内向型个性患者易发生焦虑症,但是抑郁和焦虑并存现象也很普遍。 在会诊联络过程中还发现,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也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依次为家庭人员变故、工作环境变迁、收入减少、退休、人际关系等,这些负性事件所造 成的临床症状突出的表现为咽部阻塞感、呃逆、功能性腹痛等。反过来这些胃肠道 症状继续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早期生活环境、父母遗传、长期性的 应激状态都不可避免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机体最终发展为功能性胃 肠病[3]。有调查表明功能性精神心理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 ,精神病 学提倡这两种疾病共同诊断共同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首先是 心理治疗,即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治疗、暗示疗法、放 松疗法等,是十分见效的,其次是心理药物的使用[4]。近几年来抗抑郁药治疗功 能性胃肠病 已得到承认,近半数以上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对心理药物的治疗有反应,本院用5-羟色胺 再 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协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好转、躯 体症状的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在综合医院与临床专科的会 诊联络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其它专科心理疾病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现象也很普遍。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心理与行为评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问题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9-39.
[3] 姚希贤,李益农,林三仁,等.功能性胃肠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 ,14:20.
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脑力容易疲乏,并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神经衰弱的病人,其表现可谓五花八门,可以说从头到脚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疲乏,记忆减退,烦躁易怒,对光、声敏感,心悸,耳鸣,眼花,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尿频,腰酸背痛,阳萎或遗精等。但其中最突出的是易疲劳和失眠。
先说易疲劳。神经衰弱病人随时都觉得疲劳,在清晨起来就感到倦怠无力,休息后也不缓解。至于失眠,神经衰弱的人主要表现在入睡困难。他们躺在床上辗转反辙,浮想联翩而又控制不住,对此状况病人很着急,而心情愈着急则愈睡不着。有的病人还表现为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多梦,以及醒后无清新感等。
许多疾病会引起“神经衰弱”症状
在诊断神经衰弱时,要注意与躯体疾病引起的“神经衰弱症候群”进行鉴别。有的老年人,当其体弱多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颅脑外伤后遗症、肺结核、肝炎等病,他们常会有失眠、烦躁,易疲劳等症状。这些现象是躯体疾病表现的一部分,并非真正的神经衰弱,有这些症状或病史的人,要及时找医生进行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大多数病人原疾病得到控制或好转时,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也会消失或缓解。
神经衰弱用哪些治疗方法
神经衰弱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西药、中药)及适当体育锻炼等方法。临床经验表明:采用综合疗法比单纯用一种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1、心理治疗:导致神经衰弱的原因常常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许多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异、人际关系、子女关系紧张等会使人感到压抑、怨恨、委屈等,长期处于这类不良情绪状态中,就容易患神经衰弱。所以,采用心理治疗的第一步,需要反复耐心地讲解、说明和解释,使病人了解引起本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以及影响疾病治愈的因素等。其次,要劝导病人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办法消除这些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第三,要帮助病人合理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处理好由于疾病而对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新的矛盾,以巩固疗效。
2、西药治疗:西药较多使用的是抗焦虑药。如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等。这类药物具有减轻焦虑、稳定情绪、松驰肌肉、改善睡眠等作用,对减轻症状有一定帮助,可适量应用,但不可长期服用,否则会习惯成瘾。若需较长时期服用时,应该几种药物交替服用,或服用一段时间后根据病情减量或停药。谷维素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对神经衰弱病人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如心悸、多汗等),适量服用有一定效果。病人如需服安眠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多服、滥服,严格控制服用剂量,以免服药成瘾或中毒。
3、中医治疗:中药治疗神经衰弱有副作用小、疗效可靠等优点,但辨证用药很重要。如属肾阴虚者,可选用补心丹、交泰丸、六味地黄丸等;心脾两虚者,可选用归脾汤、养心汤;肾阳虚者,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阴虚阳亢者,宜选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酸枣仁汤等。一些单味中药对缓解症状也有效。如合欢皮(皮)、夜交藤可治疗失眠、心悸、健忘;灵芝、刺五加、枸杞子具有扶正培本、益智安神、补肾健脾等作用,对增强脑力、治疗失眠和阳痿、改善食欲等均有帮助;五味子可以振奋情绪,对改善精神萎靡不振有效。
此外,针灸、按摩和食疗等对神经衰弱所致的头痛、失眠等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4、运动疗法:神经衰弱者参加适量的运动或劳动是十分有益的。老年患者可选择参与的活动很多,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游泳、划船、园艺劳动等。适量的运动及劳动锻炼,有助于调整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稳定情绪、改善睡眠非常有效。同时,运动还能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消化系统的新陈代谢,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正常功能。
【摘要】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病毒感染而出现明显精神症状的急或亚急性疾病,由于受累神经所在脑功能区或分布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就出现了相应神经系统的病理体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及精神障碍的表现,精神症状可见于病程的各个时期。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及其他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脑病。加强对病毒性脑炎精神症状的治疗,能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减轻后遗症。下面为此报道了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进展。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护理
一 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青壮年为主,发病季节以冬季为多。秋季次之,符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国内报道,约2/3病毒性脑炎患者合并不同程度上的精神障碍,且精神症状见于病程各期,易与精神分裂症混淆,误诊率高达45%。病毒性脑炎所引起的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注意障碍、感知觉障碍、思维内容改变、心境和人格改变,与功能性精神障碍不同的是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部分患者早期意识障碍轻往往不容易引起重视,加上突出的精神症状掩盖了病毒性脑炎其他症状,且很多精神科医生不重视神经系统查体。其在病期的各个时期可出现,甚至构成本病的主要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往往隐蔽或不表现。以青壮年多见,全身散发,无明显季节性,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大部分有感染史,精神症状多样而复杂,多为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常伴有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及关系妄想。但精神症状无论是兴奋或抑制,均无自伤、自杀企图和行为。赵宏宇等对病毒性脑炎101例临床分析中发现有精神障碍者25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其发生发展有特殊性。就诊时最常见的躯体表现是发热。神经系统检查少数患者可能完全正常,但大多数患者有精神系统阳性体征,但不恒定、易变化,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些患者甚至在发病后1~2周或2周后才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视损害部位不同差异很大。我们认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分类大体分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型,精神运动抑制型及兼有二者的未分型三种类型。所导致的冲动及伤往往不可预料,极易造成患者本人或其他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它与没伴有精神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相比具有其特殊性。
二 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
当前确诊主要通过病毒学和免疫学的检查,但是目前病毒类型尚难通过敏感及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而确定,故其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头颅CT或脑MRI检查。病毒侵犯脑组织部位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额叶损害可引起幻嗅、情感障碍、智能损害;额、叶损害可引起癫痫;枕叶损害可引起幻视;中央旁小叶损害可引起大小便失禁等。另外,确诊病毒性脑炎时,还应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炎、细胞病毒性脑炎和其他虫媒介导的病毒性脑炎相鉴别,以便治疗时有的放,不延误治疗时机。总体来说,我们认为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诊断应结合如下方面进行:意识障碍。据文献报道,病毒性脑炎占90%,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发生在病毒性脑炎的各个时期,有明显波动性,因而有时难以判断,但它随着疾病的加重而加重、减轻而好转,是平行关系;而功能性疾病,是周围和自我意识障碍,错乱和朦胧状态,当病情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精神症状和起病形式。据资料记载,病毒性脑炎精神症状出现率为81%。功能性疾病也可急性起病,因此容易混淆,此时应做脑电图检查,部分患者不合作,为了控制精神症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出现多汗、尿床、肌张力增高等症状,此时难以区别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在此阶段,要更加仔细检查每一症状。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赵焱等报道28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和脑脊液均有异常改变,脑电图在疾病早期平均1周即出现改变,在弥漫活动背景上周期性8波及局灶高波幅尖波、棘波放电。多数不对称,病毒性脑炎病理改变有出血、坏死。头部CT示“马蹄形”局灶性低密度区,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为早期诊断提供条件。实验室检查中脑脊液白细胞增高、蛋白增高。
三 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在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面,如治疗恰当,一般2-3周症状好转,如果第一次治疗不彻底,可有潜在病毒存留,适宜时再度复发,后遗症状、精神症状以人格和智能障碍为主。岑伟提出此现象结合用安定类或苯巴比妥,不用抗精神病药能控制症状,是否可以作为脑部炎症性病变所致精神障碍与功能性精神病的区别点,值得探讨。本组病例的神经系统体征大多在精神症状之后出现,且不一定恒定存在,体征的部位及性质亦改变,有的病例在整个病程中始终都以精神症状为主,不见有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体征,但部分病例还是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主要有发热、头痛、呕吐、多汗、意识障碍、抽搐、尿失禁、病理征阳性、肌张力增强,其中发热、意识障碍最常见,因此,提醒临床医生遇有不明原因突发精神障碍而伴有上述表现者,不要轻易下功能性精神病的诊断。同时对这类患者的精神症状、意识状态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护理记录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当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时,应考虑其精神症状的精神病理学因素。在生活护理方面,与功能性精神障碍也是有区别的,其护理难度明显增大。这类患者的精神症状往往伴有意识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其行为往往无目的性,易跌倒、会无目的的损坏病房设施。如果被保护性因素约束,患者不识时,往往不能或不表达,容易发生压疮,易继发肺部感染。因此,我们要保证患者饮食摄入量,按病情制定饮食计划,给于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维持毛细血管渗透压,保持体液平衡。精神症状较轻者设专人照顾,耐心协助饮食:激励家属供给病人爱吃的食物,使病人随时能吃到着急想吃的食物。不能进食者喂食;意识障碍或严重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对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统详细认真体格检查,尽早反复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等辅助检查,及时有效抗病毒性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是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林庆,王艺,叶落梅,等.脑电图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2):713-714.
[2] 张维伟,徐慧文.脑电图对单纯孢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6,15(3):175-176.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肺癌 神经系统症状 误诊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2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2.14:1;年龄41~70岁,平均5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例,有肺结核病史2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例。
临床表现:患者均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首发表现就诊,其中头痛伴恶心、呕吐12例,单侧肢体活动不灵利9例,意识障碍3例,精神异常3例,眩晕共济失调2例,癫痫2例。
辅助检查情况:脑脊液检查8例,压力超过250mmHO者6例,蛋白质大于0.45g/L者4例。22例均行颅脑CT及MRI扫描,见额叶、颞叶、顶叶多发转移灶15例。单发7例,分别位于顶叶2例,丘脑2例,枕叶1例,脑干1例,小脑1例。22例均行肺部CT检查,结果周围性肺癌17例,中央型肺癌5例;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者11例。
误诊情况:全组病例曾1次或多次就诊于神经内科,误诊为脑血管病12例,脑囊虫3例,原发脑肿瘤3例,脑脓肿2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患者从就诊时间到确诊时间3~60天。
讨 论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肺癌常常发生转移,其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脑部,在颅内转移中肺癌脑转移者居第一位。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并不少见,也是治疗效果差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脑转移瘤自然生存时间较短(1~3个月),是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可形成多发转移灶。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等途径转移至脑部,瘤体迅速生长,引起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增高,同时压迫周围脑组织出现颅高压症状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如果肺部原发原发症状明显,肺癌诊断已明确,而后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不难考虑到肺癌脑转移的可能。但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可能早于肺部症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造成误诊。本组病例被误诊为脑血管病,脑囊虫,原发脑肿瘤,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误诊原因在于: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其肺部症状未出现前的临床表现多与原发肿瘤、脑囊虫病,脑血管病,脑脓肿,脑炎,脑膜炎等病相似,以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癫痫等为主要表现;脑转移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脑CT,但其CT表现无特殊性,其与脑原发肿瘤CT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低密度影像;脑转移瘤易误诊为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肿、出血、坏死、囊变以及引起的占位效应常是肿瘤及脑卒中的共同病理过程,脑肿瘤内外出血时,CT表现为高密度影像,难以和脑出血区别;脑转移病灶常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可无肿瘤所见,位置也常波及灰质、白质交界处,加之肿瘤病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增强,易导致血栓形成,癌栓也可引起脑软化,与脑血栓形成相似;当CT增强后脑转移可表现为不均匀增强,与陈旧性脑血管病难以鉴别。本组平均年龄56岁,而该年龄组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年龄,在无肺部症状而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病人就极易造成误诊。
误诊预防:笔者认为临床医师对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首发表现的肺癌要有高度警惕性,首诊医师不应忽略全面分析病情,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应进行认真仔细的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脑部疾病的特点,综合分析,以免误诊。对急性起病、疑似脑血管病的12例中老年患者,未注意到其缺乏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且影像学上不能用单一血管病变解释,按脑卒中治疗效果差。尤其对中老年病人,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或原因不明的脑部肿瘤均应想到肺癌脑转移的可能。同时要重视不典型的肺癌的起病方式。有吸烟史、年龄3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头痛或类似脑血管病表现的患者,宜尽早行颅脑及肺部影像学检查,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并行常规、生化、CEA检查。对于脑脊液压力高、检出形态异常细胞、蛋白显著增高、CEA增高者,应考虑肺癌脑转移的可能,以达到早期诊断、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成华.肺癌脑转移的治疗[J].国外医学・呼吸分册,1986,1:11.
【关键词】 疲劳;治疗;康复
神经系统疾病后疲劳有急性或慢性的疲劳症状,从病理上分析发现它是一个独立的、复杂的疾病而且与机体的抑郁、年龄、病情等没有必然的联系。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病理性疲劳是慢性的,一般不能通过休息缓解,造成该病的原因比较复杂,至今还有很多未知的原因尚未调查清楚。
1 神经系统疾病后疲劳的常见类型
神经系统疾病后疲劳的病人通常会有一些认知异常或过度感觉身体疲倦的反应,而且时常感到体能不足,在肢体以及心理(而不是认知)方面体现为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后疲劳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恢复、病程的进展和生活质量(QoL),神经系统疾病后的功能缺损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反过来,疲劳又进一步的导致机体肢体运动方面功能缺损。
1.1 帕金森病导致的疲劳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有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通过有关疲劳的持久性的纵向研究发现,帕金森的疲劳症状一般都倾向为慢性的,疲劳、抑郁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关于帕金森的疲劳症状研究表明它在患病人群众中表现为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频发症状。
1.2 多发性硬化中的疲劳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有专家学者研究认为疲劳是多发硬化病人最严重的症状之一,会造成一定的运动障碍,能够引发病人不良的心里反应。对于疲劳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经过调查发现约70%的多发硬化病人具有疲劳症状并且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病人谈到他们自身的疲劳状况是严重的。疲劳经常伴随其他症状同时出现或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前,甚至在休息时频繁出现并且经常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病人通常会有肢体以及认知的障碍。与多发性硬化中的疲劳相关因素或潜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1.3 脑卒中的疲劳症状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有证据表明脑卒中后疲劳在没有脑卒中后抑郁的情况下可以单独的发生,在一些病人中常伴发并使疲劳加重。脑卒中疲劳分为脑卒中前疲劳和脑卒中后疲劳两种类型。脑卒中后疲劳可以相对于脑卒中前疲劳独立存在,研究发现脑卒中疲劳主要发生在脑干,在皮质下也有发生。对于基底动脉梗死的范围脑卒中后疲劳的发生特别敏感,而相对于大脑半球梗死的范围就相对不敏感,根据这一点可以初步判断出疲劳的模式与脑干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还有研究发现脑卒中前疲劳的病理学基础与网状激活系统中的神经网络中断相关。
1.4 脑外伤中的疲劳 脑外伤是指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研究发现大量的脑外伤病人有疲劳症状但是根据调查结果也能发现疲劳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轻微脑外伤病人脑损伤2周后会表现有疲劳症状,其中有84%的稍严重的脑损伤病人发现损伤后6周后表现出疲劳。研究表明有一半的病人可以判定为疲劳是最严重的症状或是最严重的症状之一。与脑卒中病人一样,脑损伤的病人在脑损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出现疲劳症状。大量的样本调查分析发现三分之一的轻度疲劳病人在损伤后6个月表现出严重的疲劳症状与脑损伤的程度无关,有一半多的病人脑损伤病人2-5年后仍然存在疲劳问题。
2 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2.1 药物治疗 对于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后疲劳我们应该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疾病早期病情较轻,对日常生活或工作尚无明显影响时可暂缓用药。若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或患者要求尽早控制症状时即应开始症状性治疗。康复治疗师应每天询问病人并对病人的疲劳的体验和其特点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判定出疲劳发生的模式和触发机制,及时的与临床医师沟通日常活动模式以及减少或消除药物疗法产生疲劳的副作用。
2.2 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合理的睡眠对于疲劳病人而言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建议病人按康复治疗师安排的日程表进行合理规律的小睡和一定时段的适量休息。如果病人经常出现睡眠过度、不眠症或睡眠异常呼吸需要通过多导睡眠描记法评定和治疗,或夜间适当的给予催眠药治疗。
2.3 合理的运动 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身体的结构会随着你的运动而变化,因此加强了自身的体质,当机体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后疲劳后应该适度的运动从而减轻疲劳症状。当出现由于过度休息和感觉缺失而导致的运动减少或不活动都会加剧病人的疲劳症状。通过适度的有氧训练对脑卒中疲劳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康复治疗师需要评定病人的体能、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从而保证休息和运动之间实现适当的平衡。
2.4 心理治疗 对于疲劳病人大多发病原因跟心理状态有关,我们可以采用催眠、引导意象或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少应激、缓解疲劳。另外,可以教病人放松,当全身放松时能够引起脉搏、呼吸、血压等的变化,通过降低精神的不安和肌肉紧张的程度可阻断疼痛反应。例如指导病人进行缓慢腹式深呼吸或者闭目、深而慢的呼吸动作,都可能安定身心、松弛肌肉;其他做一些体育锻炼、放松操、沐浴等从而达到减少疲劳的目的。
3 结 语
对于多种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后疲劳应该给与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但是都可以通过药物、饮食、提高睡眠质量、适当有氧运动、健康教育等手段来调整和改善机体的生理情况,从而为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