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体育教学后记

初中体育教学后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体育教学后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体育教学后记

初中体育教学后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班课;选项教学;组织形式

前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广泛开展,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已成为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尊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选择化,努力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体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它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时,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合班选项"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办法,而且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及所选教学内容合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便更好的完成课时和课程目标。

1、体育"合班选项"分班后学生多次选项造成项目组内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在高中三年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可以有多次选择学习运动项目的机会。可能会有部分学生由于对某项运动情有独钟而始终选择同一项目,而部分学生可能会不止一次地改变他们的选择,这样就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先选择这个项目学习的学生和后选择这个项目学习的学生可能会混合在一起,这必然造成同一教学组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实这一问题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早就存在了,由于学生的体育发展状况和运动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运动技能水平方面也同样不同程度的存在差异。而在学生自愿选择运动项目和多次选择,混合编班的情况下,这种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更为突出,如何合理科学的组织教学,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思考和研究。

2、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质分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同质分组体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组织形式,即按照学生的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学习和练习,这种分组形式也叫分层次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确保了所有学生均有所得。他的体会是体育教学工作只有而且必须考虑学生的学力水平,才能真正作到因材施教,只有作到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发展。学力是指以知识、技能为核心而形成的种种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兴趣、爱好、态度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由于学生的学力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拟定个性化的目标,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在教学整体目标之下,调整教学目标,并赋予教学目标一定的自由度,这样才能确保处于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分组教学进行教学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分组是以运动技术水平,体能水平差异,作为分组依据。有目的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列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教师将跑得较快和较慢的学生合理的分配到各小组内,以便各小组整体实力均衡。其特点是各小组学习水平较为平均,有利于在各小组之间开展各种丰富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小组小群体、小集团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型分组:合作分组是新课程边准提倡的一中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的是教师有意识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也有的是学生自由组合,旨在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点。达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勉励,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例如在高中技巧动作直腿后滚翻,头手倒立等动作的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者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让他们在练习中通过保护和帮助以及相互探讨动作要领,来提高和完成动作,最后比较各组掌握,动作的人数和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初中体育教学后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兴趣,师生情感

一、精心设计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1)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2)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3)安排和设计好备课环境;(4)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和掌握有关教材的的“三基”,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课前的准备和设计,准备充分设计到位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4:以我教授“鱼跃前滚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先分析教材:鱼跃前滚翻是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三年制新授教材,是在小学教材各式滚翻的技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滚翻技术动作项目,训练身体的灵巧性、柔韧性,促进全身韧带关节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可使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偶发事件中,如滑倒、摔倒、跌倒时学生会采用滚翻动作进行自我保护,减少损伤。再分析学情:技巧技术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要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首先必须从前滚翻开始学习。在前两节课中学习了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技术,有80%到90%能很好完成。大部分学生对技巧的学习是有兴趣的,且积极性高,这对技巧的教学是一种促进,也是技巧教学的有利因素。而女生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相对较困难,所以要适当降低要求或者教给她们一些形体上的技术,以此来调动女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应该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然后设计教学目标、方法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以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掌握鱼跃前滚翻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跳跃、灵巧、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空间定向和平衡能力并能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自信、顽强向前的精神。

二、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施教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1: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规范学生上下课集合整队、变换队形、整理服装、学生练习、课堂讨论、收拾器材等,持之以恒的课题常规,有利于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技术技能,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落实和提高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教师首先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这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体育课堂上,“欲”与“施”应该是一致的。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上好体育课的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校体育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就不会感到体育课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主动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快乐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富有创造性的课堂会增强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信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调整课堂状态,加强科学学法指导

高效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投入学习和运用。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脚蹬、脑后着垫 ”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使抽象概念更生动、具体、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自由想象,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当然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可局限于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语言激励等教学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真正调整好课堂状态,让学生不仅思维动起来,思想也要动起来。同时要加强科学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寻求方法,遇到突发事件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三、和谐的师生情感是高效课堂的剂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认同中的,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班级动态,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一视同仁,多参与学生活动,共同分享体育带来的乐趣,以活动为载体,去触摸学生的喜怒哀乐,使学生认同体育课、认同教师。还可以及时倾听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和看法,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使学生“信其道”,从而更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2: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四、课后反思总结是高效课堂的升华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写教学后记感悟、教学反思总结等,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课堂逐步达到高效的有力手段。只有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吸取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体育课要达到高效课堂,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高效教学的理念,确立高效教学的学生观,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和,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