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建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范文第1篇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召开此次会议的背景:第一,2011年3月24日,召开北京市教育工作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文件,北京市也制定了《工作意见》。召开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贯彻文件精神;第二,姜沛民主任到任后非常关心基础教育的发展,明确指示,要加强对教育内涵发展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按照市教委主管领导的相关指示精神,召开了这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是想传达一个信号:未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这项工作,狠抓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这里,有两个基本判断和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第一个判断,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按照计划已经完成。按照《规划纲要》,北京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占GDP的4%。从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看,2009年北京市财政教育经费是351亿,占当年GDP的3.6%。到2011年北京市GDP估计将达到1.5万亿,如果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可想而知,这将是多大的投入。抗震加固工作即将完成,下一步往哪里投入?如果一部分主要用于办学条件改善,那么,下一步我们必须考虑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装备条件投入,我们如何给社会,给人大、政协一个交代?交代的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使用效果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之一。

第二个判断,2001年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领域全面推开,2007年高中课程改革也全面展开了。到2010年,高中课改完成一轮,初中已经完成2年,接下来改革的突破口应该在什么地方?如果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就是我们未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那么,其工作关键在什么地方?显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管理是关键。从这个背景分析其意义重大性都不为过。所以,今天的会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动员会,是一个战斗号角。

北京市顺义区是市里文件出台后,第一个着手落实文件的区。我们邀请的3位校长就如何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的介绍,报告非常精彩。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作一个文件解读,又有经验性的引领,希望这项工作能更加扎实地推进。这是我们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同志们作的基本的引领。

2011年2月26日,总书记在中央第26次集体学习的会上,专门就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题提出4点要求:一是着力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二是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三是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坚持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是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总书记关注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更强调的是内涵发展是我们未来强调发展的重点,实际上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即如何取得内涵式发展?

2011年3月24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教育工作会上特别提到:“要把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作为我们的出发点,作为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刘淇书记提出的五项工作要求,其中第二条是:“坚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方向,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坚持把教育改革和创新作为改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按照刘淇书记在会上的讲话精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在教育发展的动力、核心任务、主攻方向方面都给了非常明确的指示。

此次,会议也是对这些讲话精神的落实。所以,特别希望各位主任、领导与校长,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把贯彻落实这个文件精神,作为进一步贯彻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市级层面做工作之后,也通过各位领导做好各区的工作。下一步要按照规划要求,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摸清家底,做好办学条件达标工作

希望大家摸清家底,做好现有的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把办学条件达标有缺口的地方做好。从市级层面讲,我们有统计,但是不全面,所以希望各区县抓紧时间落实相关工作。有了清晰的家底,在今后,按照规划,在有相关项目或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够很好的落实到位。否则,若没有计划,临时凑数,发展肯定不能可持续。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

这次文件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等5个单位,要联手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建设。这5个单位要各司其职,每一个单位都涉及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每一个单位都要在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将这种制度的建设落实到位,并且要主动丰富新功能。就装备部门来讲,其传统职能就是所谓“建、配、管、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现代技术装备的日新月异,原来的四大职能恐怕远远不及。市级层面的装备部门,要在此基础功能上,注重增加“培训、研究和评价”,要关注装备使用的效益。这一点上,尤其是在未来评价里面,我们可能需要继续关注。另外,北京市教委基教处马上要做一年一度的教学视导,在教学视导里,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使用状况将是督导的重要方面。

四、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养

市级层面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委托市装备中心牵头,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示范性培训,之所以做这样的示范性培训,是希望区级层面也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实际上,实验室的使用仅是一方面,如果专业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器材物品也最终无法发挥最大效益是可想而知的。无论是总书记的讲话还是刘淇书记的讲话,都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即对人才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按照《工作意见》,我们将要在明年或后年建立一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校,这批示范性学校和现在北京市推进的整体改革结合在一起,到时像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京源学校等,再次邀请他们与大家分享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工作。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机能实验;实验教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46-03

[Key words] Functional experi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Laboratory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无论在巩固、运用和完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素质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医学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实验科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以机体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和药物作用规律为研究对象[3],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个学科的实验系统有机融合,实现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应用。我校机能实验室是在原有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及实验针灸等实验室的基础上经优化整合而组建的综合性实验室,它的成立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单一学科的传统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年3月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室整体搬迁入新校区,实验室环境和设备层次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

机能实验室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在完成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日常的行政及教学管理、仪器设备及化学药品的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因此,如何搞好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

1.1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指一种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可以规范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既定的目标[4]。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主要有校一级管理模式、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和校-院(系)-教研室(组)三级管理模式三种,各有其优点和不足。校-院(系)-教研室(组)三级管理模式是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教研室与实验室、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间的协调,但容易造成研究领域单一、规模太小、资源浪费,从而形成“小而全”的局面。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我国多数高校采用的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它有利于调动各专业院系领导、教师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整体发展。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实行的是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由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虽然二级管理模式普遍采用,但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这种模式的不足。在这种二级管理模式下,实验室与教研室关系较难协调,部分理论课教师带实验的积极性下降,形成了“只讲实验,不指导实验”的现象。另外,部分院(系)领导和理论课教师不了解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往往重视教研室(学科)的发展而忽视实验室的建设,特别是对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和实验课程的改革显得底气不足。校一级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校级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实验室真正成为独立于各学院的实验教学实体,不仅为实验教学改革搭建了坚实的实践平台,而且有利于综合设计性及科研性实验的开设,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5]。笔者认为,校一级管理模式应该是基础性教学实验室的发展趋势,对招生规模不太大的医学类院校尤为适用。

1.2 强化实验室内部管理

机能实验室可设的实验课程及实验数量较多,仪器设备庞大,为了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机能实验室搬迁入新校区之后,在注重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实验室软件的完善。为此,我校实验室制订了实验室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多项规章制度。在管理上,我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实行以岗定人的岗位责任制,建立教师工作档案,分工合作,权责明确,有效缓解了实验室内部人员相互推诿的现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现能力培养

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程归纳起来包括经典实验、综合实验和探索实验三部分,旨在给学生能力的培养搭建一个平台,活跃学生的思想,扩大知识视野,培养探索精神、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

2.1 经典实验——基本能力的训练

医学机能实验技术是医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的启蒙环节,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操作是否规范都与将来的临床和科研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各领域的经典实验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验证理论课所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离体标本的制备、神经的分离等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并教导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次实验。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还利用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开展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打下了基础。

2.2 综合实验——综合能力提高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课程的综合知识或者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实验,也就是把多种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有机地综合到某一个实验中,达到完整的、综合的实验目的[6]。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例如,“体液因素及药物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在已经掌握了蛙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来做这一实验并综合运用药理学、生理学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结果,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而且还实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预期目标。作为实验教师,要在综合性实验特别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的设置方面下工夫,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探索实验——科研能力的提升

探索性实验在机能实验教学中能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与严谨科学态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7],因此增加探索性实验项目应该是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探索性实验的开设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的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实验实施规模较大,项目涉及范围广,给带教及实验准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探索性实验需要讲授、讨论、实践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带课教师在实验进行之前要先指导实验设计,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而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方案逐一准备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教学工作量很大,但有些院校并没有在政策上体现多劳多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其次是实验条件及学时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探索性实验的发展。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的硬件设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其拥有的实验设备也仅限于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这就使得学生的一些创新性强且有较大临床意义的设计方案无法施行,不得已改成现有条件允许的设计方案。另外,探索性实验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应该允许失败和重复,但由于受到学时数的限制,致使学生无法再进行实验而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些实际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探索性实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目的。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应该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一方面,给予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政策的支持和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成立科研小组,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间的平衡发展。此外,学校还应支持实验室的发展,加大投入以保障探索性实验教学的需要。

3 加强人才培养,稳定实验教学队伍

硬件和软件是实验室建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软件建设难于硬件建设,因为硬件建设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而软件建设则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搞好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实验教学是富有活力和创造激情的教学,但我国高校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确不够完善,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地位较低,工作缺少荣誉感,以致出现实验室师资不稳定的情况。有的理论课教师往往把实验课当作是理论课的附设,上课精力投入不足,很少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这样就形成了实验教学不重要,要求低,实验技术人员低人一等的观念和环境。因此,要搞好实验室工作,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前沿阵地,而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实验人员,应树立自信心和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积极献身于实验室工作。作为学校,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提升其地位并得到大家的认同。

3.2 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现代化的实验室,一是靠科学管理,二是靠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管理是方法,实验技术人员文化和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关键。一名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厚的理论底蕴,还要掌握广泛的现代科学仪器知识和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经过比较全面的培训。因此,努力学习并不断补充新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技能,是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业务素质。笔者认为,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使人才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实验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区别对待,在抓好基础及专业理论培养的同时,重点抓实验技术及维修管理技能,从而将我们的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此外,实验室应积极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强调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并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以使其能尽快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成为促进实验室发展的重点力量。

3.3 稳定实验队伍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技术人员不受学校的重视,导致实验室师资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很多人不愿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一有机会就往教师队伍靠,这种情况在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队伍的发展。面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学校、二级学院乃至实验室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大力引进师资的同时要稳定现有的实验队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事业留人。学校应加强教学科研设施的建设,在项目申请上向实验人员适当倾斜,让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第二,待遇留人。学校应在职称、津贴、进修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实验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在稳定现有技术人员的同时,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使实验技术队伍更具生命力。第三,感情留人,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实验人员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其工作和生活要关心和支持,对其成绩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重视和采纳。同时,要努力在实验室内树立浓厚的学术风气,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不断拓宽学术氛围,使实验技术人员在平等、活跃的学术环境中快乐地工作。

4 结语

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发展和机能实验室的建立是医学教育目的再认识的结果,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会在现有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内容,为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明昊,李玉洁,孙曙光.主体参与模式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3):28-30.

[2] 景璐石,冯军,高礼,等.积极探索机能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65-66.

[3] 刘洁,刘芬,张大威,等.机能实验中心建设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419-420.

[4] 张安勇,杨富国,陈常兴.普通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39-141.

[5] 张建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78-80.

[6] 段晓英,姚天明,杨勇.巧设综合实验,提升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97-99.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艺术实验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团队

一、高校艺术实验教学现状

1.艺术自身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艺术不再拘于以往较为单一的表现形式,趋向于多样化,信息化,平民化。艺术的应用脱离了以往繁琐的手工操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以采集分析信息、数据、图像等为主,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2.艺术实验教学的变化

正是由于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不再拘于繁琐的手工操作,艺术的实验教学也就不在是以往的进行使用绘画工具来进行手工绘画操作的教学。而是专注于使用计算机、数码相机、图像输出设备来进行绘画,创作,实验。另外扫描仪、数控机床也被广泛的应用在高校的艺术实验教学中。这样就使得高校的艺术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发生了巨变[1]。

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全国推广建设

从2005年起,在教育部的主导下,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截止目前,全国共有360个国家级示范中心获得建设批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己筹资建设了2000余个省级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全国推广建设,激发了各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热情,纷纷从观念、内容、管理、设备、队伍、运行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2]。

二、高校艺术实验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实验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其一,实验教学体系缺乏,分不清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导致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和执行存在脱节;其二,对实验教学内涵缺乏研究,导致新专业开设时没有经验参照,在队伍建设、人员结构、制度落实等方面形不成科学的体系;其三,只注重结果评价,缺少对实验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教学实验的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重视不够。

三、高校艺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1.认识艺术人才培养内涵的创新

艺术实验教学的内涵的创新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元素的创新、表现形式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流程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材料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评价的创新。这几方面的艺术内涵创新涵盖了创新在艺术实验中的具体内容。

2.更新艺术类实验教学的观念

树立“能力本位”的理念,坚持以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主导;延伸实验内涵,确保更多学生从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中受益,使其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

四、推进艺术实验教研团队建设的建议

1.建立高水平的艺术实验教学团队

高水平的艺术教学团队是高质量艺术实验教学的重要支撑,其重点是实验教学核心骨干队伍的建设。艺术没有国界,在当今国内艺术实验教学与国外差距明显的背景下,可充分借鉴国外艺术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积累的相关经验,结合我们当前的实际加以吸收利用。应该不断进行多媒体制作培训,引进高层次的技术教育讲座,同时加强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建设,使之保持先进性[3]。

2.建立健全艺术实验教学体系

建立健全艺术实验教学体系,需要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出发,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为突出实验的地位,强化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时较多的专业应尽量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包括人文环境条件、软件条件、硬件条件等。

3.加大艺术实验教学内涵的研究

传统艺术教学内涵已经非常完善,新时代下艺术实验教学的内涵研究主要在于创新(包括元素的创新、表现形式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流程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材料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评价的创新),教师团队首先要对“创新”下足功夫,这里的创新不是盲目的创新,应该倡导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进行创新,使创新成果现实可行。

4.调整艺术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艺术实验教学仍比较注重结果评价,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于此暴露无遗。艺术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可作如下调整:可以独立设课,单独考核,提高实验的比重,提升实验的效果;可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对实验项目进行层次划分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个性需求[4]。以学生为本,实施开放实验。可以开放各实验空间、时段,跨学科实验内容开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应根据开放状态进行实验技师配备与管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配备专业老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适当使用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何辉.数码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文艺研究.2006(05)

[2]赵汇鑫.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讨[J].四川戏剧.2011(04)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尽量减少或降低由于设备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费用或风险,在两次相邻定期检定/校准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应进行期间检查,提出了期间核查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了纺织检测实验室开展仪器设备期间检查的方法及结果的处理,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

关键词:纺织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是发现仪器设备故障和误差,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因此,不论是纺织企业内部实验室还是第三方实验室,做好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都是必要的,这对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期间核查的概念和意义

期间核查是为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而对设备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其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这种核查不是一般的功能检查,也不同于检定/校准,而是在两次周期性检定/校准间隔内对检测设备的中间检查。其目的是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的间隔期间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以此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一旦测量过程控制发生偏离,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或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成本和风险,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有效地维护实验室和客户的利益。

2 期间核查的组织策划及实施

2.1 编制相关文件

为了指导和监控期间核查工作有效进行,需要编制相关技术文件,这些文件一般包括程序文件、核查计划、作业指导书(核查方法)等。

2.1.1 程序文件的编制

程序文件应包括:目的、范围、职责(主管部门)、工作程序、相关支持(引用)文件等。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应根据不同实验室的设备特点而确定核查的仪器设备范围。仪器设备是否需要期间核查,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对于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可不考虑进行期间核查;对于稳定性较差的仪器设备,应结合以下几点,在适当时间安排期间核查。

(2)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及上次校准的结果:对于实验室识别出校准周期可以较长的仪器设备或上次校准结果不是很理想的仪器设备应在适当时间安排期间核查。对于识别出校准周期短的仪器设备正常情况下,可不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3)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和频次:在仪器设备易发生故障时或排除故障后,不需进行校准时,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当仪器设备使用频次较高时,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4)仪器设备的使用: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校准的设备应在适当时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5)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时,引发仪器设备故障的概率就会增高,甚至有时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并缩小期间核查的间隔。

(6)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当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会影响设备的使用状况,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2.1.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确定了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后,要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针对不同设备而编制的具体的核查方法,应包括:需要检查的参数或量的范围,所选用的核查标准,操作步骤及方法,需要记录的数据以及分析和表达方式,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核查间隔等。其中核查标准的选择和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是关键环节。

(1)所谓核查标准是指用来代表被测对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仪器、产品或其他物体。它的量限、准确度等级都应接近被测对象,而它的稳定性要比实际的被测对象好。合格与否的判定是“期间核查”的最终目的,其标准的确定应根据仪器设备的准确度、重复性等要求而定。

(2)期间核查不是重新校准或再校准,不需要对设备的所有测量参数和全部测量范围进行核查。选择哪些参数作为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以下两种情况:

(a)设备的关键测量参数应进行期间核查。但是,对于多功能设备,应选择基本参数。(b)选择设备的基本测量范围和常用的测量点(示值)进行期间核查。

(3)期间核查实质是考核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或系统效应对设备示值的影响(稳定性), 因此应当排除来自被测对象、环境和人员等随机误差或随机效应的影响,为使被测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做核查标准。为使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可以在期间核查的测量中通过同环境同检测人多次(例如等于或大于10次)独立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2 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核查计划中应确定具体核查时间,而核查时间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设备使用频率高或性能不稳定,或鉴定/校准周期长,则应在两次检定/校准时间间隔内适当增加核查频次。一般在两次检定/校准中间至少核查一次。核查时间确定后,按照期间核查程序,由责任部门(或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核查。

2.3 完成期间核查报告并保存核查记录

在对某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后,得到一组测定数据,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结论。完整的期间核查记录应当包括:期间核查计划、采用的核查方法、选定的核查标准、测试数据、判定标准、核查结果评价、核查时间,核查人,评价人等信息,由相关部门归档保存。

如果期间核查结果显示仪器的计量性能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并执行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程序。

3 在工作中常用的核查方法以及判定标准的确定

3.1 期间核查方法

不同实验室拥有的测量设备其种类和技术性能是不同的,实验室应针对具体的设备特点,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期间核查方法。纺织检测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如下:

(1)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如:电子天平和pH计的核查。对使用频率很高的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一旦失准,就会给检测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天平的测试功能,根据每种天平的常用范围,分别选定几个标准砝码作为核查标准,在天平检定后对其进行测量,保留数据。到了规定的核查时间,再对其进行测量,分析两次测量结果,判定是否合格。

(2)用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品(质控样品)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如:核查厚度计,可以采用标准厚度板来测试,也可以定期测量一个相对稳定的物品如钢片的厚度。

(3)利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

并不是所有的仪器设备都能找到相应的核查标准。当无法找到核查标准时,利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是一种通用而有效的方法。如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随机配带有校准板,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校准板和喷嘴的组合测定规定压力下的透气量,符合相关要求即为合格。

(4)仪器之间的比对

这种方法运用于两台以上同类检测设备的情况,具体方法是,两台设备都在检定/校准的同一周期,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将两台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标准棉样的结果计算两台仪器的不确定度值,再根据仪器的不确定度值进行比较,确定仪器之间的差异,这是既简便又省时省力的比对方法。仪器比对也是考察仪器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因此使用比对的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分辨力、灵敏度等性能应是一致的,测量范围也应该基本一致,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有可比性。该控制限与(3)中的相同(这里的差值a指两台仪器间测量值的差值)。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用八篮烘箱对原棉水分测试仪进行校准核查时并不是指同一型号设备的方法比对。

(5)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两个实验室间比对时须寻找一家无论从测量设备、人员素质还是实验室管理等方面都比较强的实验室进行比对,或者参加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计划单位组织的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这样才能起到作用,否则比对将失去意义。

(6)留样复测

该种方法是考察留样前后两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检测/校准实验室的测量误差来源于测量设备的允差、环境条件、人员、测量方法、使用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使用测量设备的正确性、耗材的好坏以及样品(包括样品留存期间性能变化、样品均匀程度等)等因素。除了测量设备的允差和样品均匀程度是我们在测量过程中无法消除的外,其他因素是实验室可以控制消除的。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样品的均匀程度对核查结果的影响,纺织检测实验室一般都使用纺织品作为留样。如做拉伸强力试验应选择均匀程度比较好的棉或涤棉纱布,而不应选用本身均匀度就不好的麻纱或者麻布。假设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为Δ(绝对值),样品复测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值为a(绝对值),考虑到样品的均匀程度在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Δ上乘以一个系数,通过审核大量的实验室后发现这个系数为1.2 比较合适,即样品复测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1.2Δ,则结果可判定满意,否则不满意,测量过程存在异常。

(7)用具有自校准功能设备的自校准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3.2 判定标准

3.2.1 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差Δ判定

(1)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xs已知,xs的扩展不确定度U95≤1/3Δ)。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维持。

(2)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品(xs未知,为确定核查标准量值xs,仪器设备校准后需立即进行第一次测量,以确定x0,得到xs= x0-δ。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维持。

3.2.2 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s的扩展不确定度区间U(具有95%概率或k=2的区间)判定

(1)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xs的不确定度必须比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值的不确定度小3倍以上。

判定标准 ,H ≤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维持。

(2)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质(仪器校准后马上进行第1次测量,得到x1)。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维持。

上式中: xs――为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

x0――设备校准后立即对核查标准进行n次(通常n≥10)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x1、x2――设备两次校准期间对核查标准进行n次(通常n≥10)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δ――测量仪器设备的示值误差,可以由仪器校准证书查得;

Δ――测量设备最大允差的绝对值。

3.2.3 期间核查数据的应用

应分析期间核查的数据,当发现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采取由计划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设备量值溯源失准。接受准则:H≤0.7,设备技术指标稳定,继续保持。拒绝准则:H>1,表明设备技术指标超差,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送检定/校准。临界预防准则:0.7

4 结语

实验室建设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德医风医院形象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地处珠三角腹地,是南海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南海区三级医疗网络技术服务龙头,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具有一定区域优势地位和影响力,长期以来,承担着南海地区260多万人口的健康保障任务。几年来,医院认真贯彻相关政策,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把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当作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医院满意度不断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责任制度

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将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建设等内容列入全院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和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各科室主任与行政领导签订责任书,员工与科室主任签订廉洁行医责任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抓好教育,提升医疗队伍整体素质

始终把抓好思想教育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按照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结合负面典型的警示教育,结合开展“创建优质医院”、开展“三好一满意”和“创先争优”等活动,评选“最佳科室、最佳医生、最佳护士、最佳窗口形象、服务之星、微笑之星”,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活动,全面推进,持续开展。

三、采取多种形式收集意见和建议

医院采取多种形式收集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医院显要位置设立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意见箱、投诉电话,在医院网上开设了民主评议网页,发现问题,立即调查核实,对当事人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改革了病人满意度的测评方式和方法,开通了“满意度服务评价系统”,第一时间真实地了解到病人的满意度情况。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住院病人代表座谈会和门诊病人代表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督导整改。

四、把握重点,阳光用药取得实效

我院成立了“阳光用药监管小组”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责任,对医师单品种用药金额、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定期通报和公示,限时进行整改。定期组织阳光用药和处方点评工作会议,审核“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报告。建立了医院用药目录、药品处方集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落实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使用金额排在前50位药品的规格、使用数量、总金额、生产厂家,每月内部进行公示。对监控平台显示排名靠前的医生,在必要情况下让处方医师进行解释,若解释不合理,则按处方管理相关规定处理。对出现不规范和不合理处方、病历的部分医务人员进行处方点评内部通报,进一步规范处方行为。对存在严重不合理用药问题的药品或超常使用的药品做出停用一周的处理。每月对筛查出的使用金额排名前十的处方,药品使用金额排序前10位的 抗菌药物(品种、分级、用量等)、辅助用药、能量补充用药的处方,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等,进行专项处方点评。

五、借助信息手段,打造监管平台

我院开通了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将监管平台与医生工作站、药师工作站及护士工作站进行联网。重点监控处方或单个患者医嘱中药品使用的品种、用量和治疗费用等重要信息。对处方金额、单病种用药金额、抗菌药物及辅助用药金额进行筛查和排名,重点筛查大金额处方。对医生处方用药进行信息公开以及在线追踪监控,推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在内网开设“阳光用药”专栏,定期公示用药“双十”的科室和个人。实现了对医师非常态化用药现象的及时发现、预警提示、评价分析、纠正改进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促进医务人员廉洁从业。

六、坚持纠建并举,整体推进

长期以来,推进院务公开公示,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推行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着力构建阳光行动透明运行机制。医院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按规定确定销售价格。开展医德医风阳光评议,面向社会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优质医院”创建活动,推行临床路径阳光管理以及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推行检查用药阳光收费,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七、多渠道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