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育人目标;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解读

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新理念。理解“语文素养”,是解读新课标的一个关键。

一、语文素养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对于“修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是:1.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2.儒家指以反省体察为主的“修身养性”之道;3.特指逐渐养成的有涵养的待人处世态度。

从相关工具书关于“能力”“素养”的解释来看,“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里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重在“功用性”;“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者作一比较可以看出:一个是强调“条件”,一个是强调结果(达到的高度),两者在范围和程度上是有所区别的。

对于什么是语文素养,不同的专家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倪文锦对“语文素养”理解则是广义的,他指出:“语文素养首先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其二,这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听、说、读、写,这是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智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则涉及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等。”

王尚文对“语文素养”持狭义的理解态度,他认为“语文素养”应包括四个方面:语感、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感是核心,是指语文自觉,即对语言、文学的直接感知能力;语文思维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和思考;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音、语义、语法)、言语知识(言语主体、语体、语境等)和语文文化知识(文学、典籍、成语、音韵、书法等);语文技能是指语文动作技能(如识字、书写等)和语文心智技能(如记忆、注意、联想等)。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能力。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总之,语文素养是综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二、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1)热爱祖国语文。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育上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语文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化。(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态度等等。(3)丰富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标准》除对语文知识有相应的规定外,还要求把社会常识、科普常识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在各年级的课程、教材之中。(4)发展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促使这些能力适应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5)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主要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语感强调个人经验、个人感悟和个人的语言修养。(6)提升思维水平。语文课程以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为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7)养成良好的个性。个性是个人面貌的独特侧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气质和性格,如自信、自主、创意等。二是良好的语文品质,如个人的语言习惯、语言风格和语言品位等。(8)完善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生活情趣等等。(9)借助其他工具学习的能力。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0)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具体阐述为上述十项目标,总的来说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学者对语文素养这三个维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三者是互为目标、互为基础、互为手段和途径的关系。这种由一维到三维的转变,正体现了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最大区别;尤其是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理念从对知识的重视转向对学生自身的重视。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的阐释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体现的特点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包括三个层级:(1)听、读、说、写(显性言语行为);(2)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言感悟和语文思维(支配行为的智能因素)。(3)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参与支配行为的心理因素)。(4)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言语环境等。(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由此可见,其内涵呈现出的特点有:语文素养是由多因素组成的动态系统;养成过程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长相生的过程;结构和运作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文环境之中。“语文素养”的提出,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2.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能力的全面提高

对语文能力,从课程的逻辑范畴层面和主导价值层面,《语文课程标准》作了重新认定:(1)识字写字的能力(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2)阅读能力(包

括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3)写作能力,能用文字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45分钟能写500字左右的文章。(4)口语交际能力,学会汉语拼音,会说普通话,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5)综合性学习。

以往的语文课程目标只有识字、阅读、写作三大块,而《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在课程目标上,以上述五个方面作为横向结构,对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增设了“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之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综合性学习”,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协调发展。这“五个方面”的学习,适应社会的需要,体现了语文素养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这五个方面的学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有机统一的,如进行识字与写字的教学,随机地创设情境进行说话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阅读教学结合小片断的写作训练,把识字与说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写作中应对阅读过的材料进行“反思”,把写与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综合性的学习中,要注意把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机统一起来,还要尽可能地把课内“小”的综合练习与社会实践运用的“大”的综合练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全面”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形成

从人文素养看,语文课程要教学生做人。“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个性是第一次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个性与人的创造性相连,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世界如此斑斓,勃勃生机,就因为它的子民永远遵行着一条原则――“成为你自己!”语文教学就应该张扬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性灵。其“个性”和“人格”的要求是:有“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体认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能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有了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主动求知,一辈子受用无穷。

4.全面学习和了解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了有关语法修辞知识,简明扼要。有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划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常见的修辞格。语法修辞知识反对繁琐,克服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学术性,贴近生活实用,介绍语文常识,为学生“解缚”“减负”起了导向作用。语文新课标,虽然降低了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要求,但并不等于说语文知识不重要,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语文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应当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关注。

下面,以“语言积累”为例说明。语言积累包括四个基本方面:(1)语言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段、篇等知识的逐步积累和丰富。(2)语感的积累。积累语言中所蕴含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3)语言法则的积累。包括词法、句法、章法和修辞法则。(4)规范语言的积累。如课文精彩片断的记忆、优秀诗文的背诵等。可以说,语言积累不只是对语言现象的简单记忆,而需要经历一个理解、感悟、鉴赏、应用的复杂过程。由此看来,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

总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语文能力是关键,必须做到“四化”:内化,语文能力要稳定地落实在学生的个体身上,成为学生个体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一部分;外化,将能力在实际的语文活动中运用出来;物化,能根据不同需要,用书面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活化,能不择时间、地点,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自己的语文能力,出口成章,下笔为文。有了这样的“四化”,语文能力就能真正的形成了,语文素养也就能真正地得到提高了,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也就可以顺利实现了。

参考文献:

[1]彭小明.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63.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3]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36.

[4]王敏,康淑聪,梁建业.构建语文课程的全新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首要任务[J].阴山学刊,2004,(2)115―116.

[5]汪潮.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J].小学语文教学,2002,(12)4―5.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第2篇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神经系统 小学低高年级 教学影响

一、概念界定

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一二年级在正规学校就读的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五六年级在正规学校就读的学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c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及植物性神经。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

二、教学特点

(一)小学低年级教学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学习,没有纪律概念,学习能力有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内容设置比较少,并且在课堂中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低年级学生还没有从幼儿园的环境中转换过来,老师讲课多使用儿童化语言,慢慢过渡到成熟语言。

教学内容多为简单的字词、拼音等,文章都比较简短,培养阅读与朗读的基本技能,要求掌握简单的加减运算和对几何体的直观认识。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把识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各种插图,如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填空组词等。

(二)小学高年级教学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多营造民主气氛,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事务,如组建班干部群体。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如开展竞选班干部和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等项目的竞赛活动;在课间纪律、卫生、语言文明、作业、佩戴红领巾和文明学生牌等方面,则开展小队竞赛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赛,唱歌小赛场,家务小能手等。

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多,且与书本相结合,更注重理论知识,在几次见习中,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多被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比较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的词语,少了儿童化的词语,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并且设有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诵、小练笔、视频观赏等环节,很少出现游戏的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为数学公式、几何题、应用题的解答,600字左右的课文及课后10个左右的生字词。知识内容生疏,知识面宽,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

三、原因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神经系统特点分析

小学低年级多为7-8岁儿童,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半球继续发育,脑重由6岁时的1200g增加到1300g,接近成人的脑重(1350g~1400g),同时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基本完成,细胞之间的轴突与树突间的联系更紧密,出现许多新的神经通路,颞叶发育接近成人,额叶迅速生长,使儿童运动的正确性及协调性得到发展。

对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尚未完善,他们能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识,但这种能力还不太完善,仅是直观的、形象的,对抽象的、概念的知识理解能力弱。

(二)小学高年级神经系统特点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多为12-1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脑重量增加不多,主要在进行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复杂化的过程,为儿童的推理、想象、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打下物质基础,也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记忆力更有效率。

神经的联络纤维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质细胞结构功能在强烈地发展和形成,这是联想、推理、概括等思维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功能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四、建议

(一)低年级教学建议

1.教师可多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给学生一个幼儿园到小学的缓冲期。让儿童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动,促进额叶的生长发育,培养儿童的肢体协调性。

2.教师可多采用看图说话、图片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利用视觉通道进行学习。

3.对于低年级语文生字词的教学要求应适度,适度的要求可以帮助儿童完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日后教学中,可逐步提高难度,帮助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这一时期的儿童语言能力不强,还部分带有幼儿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符合该年龄段的特点,即带有儿童化的色彩。

5.教学中可设定口号,并制定一系列班规及学习规范,帮助儿童意识化自己的行为,强化学生的自控能力。

(二)高年级教学建议

1.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语言应该去除儿童化,更强调科学性和逻辑性,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该年龄段儿童的神经系统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理解上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日常教学的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2.教师应更重视训练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如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活动方案、模拟实验等,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将神经系统的物质基础具体化。

3.教学难度、时间长度、活动设计都要与低年级不同,要求儿童维持一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并学会采用不同的记忆策略学习。

4.教师应该适度提高阅读、写作的难度与要求,数学方面进行更抽象化的教学,培养该年龄段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靖玉.浅谈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方法[D].新课程:教研版,2011.

[2]李进起,张素先.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六年级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D].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7A):110-114.

[3]刘玉平.浅析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相关教育[D].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6):153-153.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05-2

综合性学习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全球课程改革和社会需要而提出的新理念。从2001年至今,相关的研究论文已不下千篇,专著也有好几部,所讨论的问题集中在对“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概念的内涵和特点、意义和价值、实施和评价等方面。但由于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对“课程”等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使得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给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带来了混乱。本文就围绕“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概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一、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综合”这个词给出的解释是“指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综合”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首先体现为全面分析考查的过程,最后升华为一种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为联系,它不是几样东西的简单拼盘,而是事物本身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是对科学本源的回归。我们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原本没有清晰的界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只是深入认识事物各种特性的需要而人为地把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和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分科教学和研究的弊端日渐显现,所以综合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是一种活动,综合性学习也是一种活动。它是为了适应世界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而产生的,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有自己的主题,范围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综合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也不是指向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主要指向过程。正如课标所说:“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学科课程的综合,但在学习内容上又与学科课程互为补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是从传统的研究性学习走向习得性学习,是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也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学习目标上,既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综合,也包括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全面认识事物,培养一种科学思维,因而不受学科的限制。也正因为如此,综合性学习给分科教学体系下的师生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可以说,综合性学习不只是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深层次上,综合性学习也是人们思维观念上的一次革命。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提出

既然“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合理的,接下来就是由谁来教、怎么教的问题。“综合性学习”为什么不由科学、社会等学科的老师指导,而要放在“语文”名下呢?有学者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提法,从一定程度上讲,表现了人们严重的学科情结,这种思想与综合实践领域的初衷背道而驰。”但是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提法也有它的合理之处。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其实,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习课程。语文学科的性质本身就不是单一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语文作为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类要生存和从事其他活动,首先要有交际、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学习语文来锻炼。因为语文是理解和表达的工具,人类要通过它进行交际,凭借它思考并保存思维成果,传承文化。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因此,说语文是百科之母,一点也不过分。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各个领域里运用语文,在运用中进一步学好语文。

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综合性学习也未尝不可。新课标就把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提。但是,这五大板块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概念。前四者着眼于分项练习,后者着眼于整合应用,而且后者较前者视野更为宽广;前者为后者服务,后者立足于“用”,是对前者的完善和拓展。

其次,语文课程的特色是人文性。“所谓人文性,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它是民族的根。“语文课程从来都植根于人文精神的价值、情感和态度之中。”“语文在作为工具使用的过程中,也渗透了人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融进了民族的性格和情感。换言之,语文在发挥工具的功能时,也在发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在当前的分科体系中,不同学科的人文性是有强弱之分的。自然科学的人文性要差一些。

这也意味着人文性是会淡化和缺失的。我国的教育,由于专业分得太细、太早,急于培养人才却忽视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加之以传授为主而内化不足,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但往往知识面狭窄,能力畸形,缺乏深厚的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这也正是提倡“综合性学习”的原因所在。

“语文”是学科视野,“综合”是科学视野,理想层面上,在“综合性学习”前面冠以“语文”是不合理的。因为既然是综合,既然在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就不应该再局限于语文学科内。“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本身就体现了人们还未完全转变传统思维观念,还没有脱离分科教学的窠臼。

那么,问题又回到我们到底该不该分科上。不分科是为了尊重客观规律,但在操作层面上却有困难,比如,教学上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教学压力很大。就目前来说,不分科教学会造成教学上的混乱,学生也会无所适从。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语文教材对综合性学习设计上的差异就说明了人们的顾虑。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后面都有综合性学习,主题大都是人文味比较浓的。相比之下,语文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所占比例则少得多,而且主题明显是跨学科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理解和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仍存在争议,进而影响到教学实践。但

就理念本身而言,综合性学习是旧的教学体系下的一次突破,是一次思维观念上的革命,意义深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综合性学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新课改以来的教学现状正说明了这一点。

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建议

那么,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如何调和呢?有学者把综合性学习限定为首先姓“语”,“因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综合的,容易出现内容泛化和虚化等现象。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时,要坚持以语文为中心的原则,突出学习内容的语文性”,同时,“要找到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连接点,立足于语文学科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标应定位于语文素养的培养”。这虽然是以学科视野去理解跨学科领域,也不失为在两难的困境中寻求的一条出路。有学者认为,应该完全跳出学科领域,从宏观角度看待课程综合化趋势,主张彻底的综合,这在当前恐怕还只是理想。

考虑到学习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认为,综合性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处理好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两者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学科教学是专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综合性学习是习得性或者称为拓展延伸性学习。学科学习是实现综合的途径,为综合性学习提供基础。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并产生情感、激发想象、启动思维。综合性学习整合相关的知识,恢复事物的本来面貌,有助于培养科学品质和创新精神。

第二,应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强化实施和评价。新课标指出:要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成立综合性学习指导委员会,对学生深入探讨的问题给予适当引导和帮助。但是应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第5篇

一、太抽象、概括、不具体

《标准》不只是为专家学者们制定的,主要是为教师、学生制定的,要让教师和学生能看懂,能自觉地照着去做,所以一定要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

首先,《标准》运用了一些教师们不太理解的新概念,对这些概念应该给以必要的解释和界定。比如《标准》标明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是《标准》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最重大的理论上的突破。《标准》的全部内容都是根据“人文性”来解释、设计和构建的。可是什么是人文性?《标准》却没有阐明。对此尽管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涵必须给予解释。不然,教师们怎么理解?又怎么落实?再如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这个概念的内涵发展变化很大,它不仅指教科书,还要指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种因素的整合。课程是独特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班级,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可以说,一线教师了解这个变化的并不多,《标准》也应该给以诠释。还如:语文素养、语文因素、语文实践、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方式评价等等,都应加以解释和界定。《标准》对“语文资源”的解释就很好,教师一看就明白。

其次,有些内容不够具体,太粗略。如《标准》的“阶段目标”分四个学段制定,分四个学段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不按年级分?甚至按我国现行的学制——每年两个学期来分。那样教师执行起来不更明确更容易吗?也许,由于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知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阶段目标难确定,抑或教材的不同又增加了确定的难度,所以,阶段目标只能笼统地、大致地、粗线条地确定一下就算了。可是一线教师怎么办?

再者,新课程的实施,新课改的到来,要求教师具有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也需要崭新的学习方式和文法。这些崭新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到底有哪些?《标准》要不要给以介绍和提供?难道还需要另外的“解读”和培训?

教师们需要拿过来就能照着去做的标准,需要用来很容易就能检查自己教学情况到位与否的标准。假如读了《标准》之后还是“满头雾水”,不知怎么去做,那岂不失去了意义?《标准》应该为一线教师的执行着想。俗语云:“话好说,事难做”,制定《标准》时,概括的、原则的话好说,而详细起来就不容易了。但再不容易也得详细具体,否则全国的教师就作难了。

二、人文精神的定位和语文课程的本体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语文教育缺乏哲学层面的思考和哲学高度的指导有关(这大概与我们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关)。《标准》的制定者应多从哲学层面和哲学高度来思考并指导《标准》的制定和语文教育实践。

看《标准》开头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定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第一段第一句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第二句接着谈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两句都涉及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这是较准确的。

但是第二段却丢掉了人文性,而只阐述语文素养及其地位问题。实际第二段仍应按照第一段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阐述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谈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而没有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那么第三句的“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中的“多重功能”从何说起呢?

语文素养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更重要。语文教育首先是“培植人的丰富而完美的精神”。精神第一,语言运用第二。人没有了精神,就不能成其为人。语文教育是“垫定人的精神根底”的教育。当然,培植人的精神,主要通过语言途径。精神和语文不可分割。但语言对于人,首先要有精神,没有精神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有了精神,才能有要表达的意义,才能有语言,才能有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当然,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在培养过程中是统一的,不能脱离语言只培养精神,也不能脱离精神只培养语文素养,二者是交融的、一体的、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精神培植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是语文教育的本体。《标准》丢掉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奠基作用,只谈语文素养的奠基作用,不是太片面了吗?客观地说,《标准》在对“人文性”的强调上胜于以前所有的大纲(以前的大纲根本没有提“人文性”),但强调的力度仍然不够。很显然,标题说“课程性质与地位”,但在“地位”中只阐明了语文素养的地位,而人文精神的地位丢掉了,没有了。没有人文精神,只有“语文素养”,怎么能形成“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只有“语文素养”才“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吗?人的发展可以只靠语文素养而不靠其他因素如精神因素吗?所以说这在认识上是说不通的。窃以为,课程“地位”的内容应这样写:“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人文精神是学生成人的基础,为人的根本。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保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如果不这样写,《标准》后面的许多关于人文精神内容的论述都没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