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药工程特色

制药工程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药工程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药工程特色

制药工程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色;主线;环节;三性;四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9-02

在2012年的毕业招聘会上,笔者所在的学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出现一名毕业生平均有八个岗位供选择的就业形势。而富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建设,是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较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支撑和保证。《制药工艺技术》是本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认真学习高教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议》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职业教育的内涵,围绕“突出一个主线;完善两个环节;坚持三性建设;形成四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进行课程建设。

一、突出一个主线

《制药工艺技术》课程建设是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为主线,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切入点,将职业能力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行业发展前沿知识整合到课程中。在教学中将知识学习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操作规范相统一,把合成原料药的合成原理、生产操作、设备操作及维护、成本核算、“三废”防治、GMP知识和安全生产融于教学过程中,融于典型产品讲授中,融于实训教学的训练中,融于职业资格考核中,实现高职课程建设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

二、完善两个环节

《制药工艺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完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环节是我们课程建设的内容。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明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按课程标准,以“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组织理论知识教学,完善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在实践技能教学中,我们精选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使基本操作标准、规范、熟练。遴选和设计实训项目贝诺酯的制备,贝诺酯是21世纪的解热镇痛药,山东是全国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基地。在实训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训指导书的操作要求,在指导教师的监控下,通过设计制备方案、选择工艺路线、制备粗品、精制、成品、质量检查和形成报告的实训过程,使学生学到了技能,养成职业素质,掌握规范化岗位操作标准。近几年出现的“欣弗”事件和“齐二药”事件,都是企业生产人员岗位操作不规范和职业素质差造成的恶性事件。所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按照职业要求,规范、熟练、准确地进行实验、实训教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坚持三性建设

职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它是培养职业技能,在生产一线成为行业操作能手、技术骨干和一线管理者,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化,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的课程建设坚持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和内容适用性。为使课程建设与“三性”吻合,我们对山东医药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山东省医药行业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优势化学原料药,以新华鲁抗、齐鲁制药、安丘鲁安等企业为龙头,将山东省建设成为世界级解热镇痛原料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产品有阿斯匹林、异丙安替比林、盐酸曲马多、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化学原料药。

1.职业定向性。职业定向性指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不明确在什么岗位工作的职业院校是没有理由存在的,所以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满足教育对象生存和就业的需要。我们在课程建设中,以山东“重点发展产品”中涵盖的职业岗位为课程建设内容,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和为山东医药行业服务为课程建设方向,将内容设置成数个教学项目,对每一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包括生产路线的选择、工艺条件的确定、生产操作过程、关键岗位的操作要点和“三废”防治等,把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设备融入课程中。对应着项目,我们配备了咖啡因生产工艺流程仿真操作系统、萘普生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流程模型等,为学生创造看模型、看设备、看图、看课件和动口、动脑、动手的四看、三动机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技能主导性。技能主导性指职业技能的获得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优势,是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培养操作技能与现场控制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心所在。在实践课教学中,我们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根据山东省“重点发展产品”中涵盖的岗位,设计实训项目,按照实训项目的技术含量安排实训内容,如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频率高、种类多、影响因素复杂、技术要求严格,我们在设计实训项目时,选择了用相转移催化剂制备L-苹果酸的实训项目,实训中讲透原理、反复练习、摸索规律、掌握操作,体现技能的主导性。

3.内容适用性。内容适用性指课程内容要适应当时、当地所属行业、职业的要求,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因为我院的生源基本来自山东,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山东各医药企业,我们在《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中,基本围绕山东省医药行业生产的药物种类展开教学的,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熟悉产品、熟悉岗位。

四、形成“四双”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建设重在效果,我们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受欢迎,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课程建设中的“双师型、双教材、双标准、双基地”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形成课程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1.双师型。几年课程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双师素质”的教师熟悉医药行业的职业道德,了解企业对本专业各工种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主讲教师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所授课程的内容与生产接轨,与岗位贴近。

2.双教材。在课程建设中重视教材的建设,我们实施理论课“规划”教材和实践课“校企开发”教材的双教材建设机制。通过论证、比较和试用,理论教材我们以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制药工艺技术》“十一五”规划教材为蓝本,根据职业要求和山东医药行业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增加、删减,使理论知识必须够用。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获得需要实践教学完成,而实践性教材的缺陷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要突破瓶颈,开发满足企业和岗位需求,反映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的实践教学训练教材,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紧密协作,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制药工艺技术》实训教材开发程序是,首先广泛深入地进行职业调研,收集资料;再根据调研内容与专家沟通,充分研讨、论证,提炼出实训教材编写方案、实训项目和编写内容,拟出实训教材编写大纲,交企业专家审定;然后专业教师任主编,行业、企业专家任主审,由专业教师执笔,遇到技术问题随时与企业专家探讨;最终编写完成定稿、企业专家终审、使用。我们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了《制药工艺技术实训指导书》、《职业资格与制药工艺技术》教材,经试用效果比较理想。

3.双标准。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制定了《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把课程标准与教学质量有机联系在一起。在理论课课程标准中,我们根据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按项目组织教学过程,确定考核内容、方式和标准。在实践课课程标准中,我们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以典型药物产品为载体,使实践教学具体化。

4.双基地。双基地是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我们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强化基本技能,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配合《制药工艺技术》课程建设,我们建成了工艺岗位齐全、技术成熟、内容全面的安乃近模拟车间和教、学、做一体化的单元反应教室,在教室讲理论、原理,进模拟车间和一体化教室动手操作,学生到企业后可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我们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去企业实训基地见习和参观劳动,培养职业素质。从反馈的结果显示,由于我们坚持课程改革和课程特色的建设,笔者所在的学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优势,继续学习有基础,今后发展有空间。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符合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形成了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

[4]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5]雷希梅.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13):163-164.

制药工程特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浙江;地方经济

进入21世纪后,传统医药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植物药市场份额达到近300亿美元,对中草药和中草药制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大。然而,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日本、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已出现多种采用新学科、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植物药的新思路,在制剂、质控等方面,有些已走到前面。我国中药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低,且多为初级产品,以出口资源为主;相反,日、韩、德、法、英等国的一些产品已进入中国市场,甚至开始在中国申请专利,这对我国中药产业已形成巨大的挑战。有关专家指出,面对日趋直接而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我国发展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已是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主要在如何利用多种科学技术,开发“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三便”(便储存、便携带、便服用)新型中药,且与国外在技术方面存在较大距离。我们必须通过提高整个中药工业的高技术含量,推动中药工业产业向现代化高技术产业方向发展。但我国目前以中药为背景的制药工程人才很缺乏,以中药为背景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也少见,尤其是浙江省更没有培养这类人才的专业。基于这种情况,根据浙江省地方经济的需求,开设以中医、中药为背景的具有中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非常必要;同时,由于以中药为背景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在浙江省尚属首次开设,关于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笔者现就已做的相关调研总结如下。

1 性质与人才培养的目的

具有中医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以中医药为背景,以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眼于生物制药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新药研制、中药药用资源发掘、中药开发及生产为主要特色,涵盖食品、环保、生物制品及生化分离、发酵工程等领域。该专业应将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领域中的先进科学技术有机地组合起来,以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施GMP。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较宽厚的中药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和中药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拥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学习、实践、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

2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

制药工程专业在我国各高校开设较多,但他们主要注重于化学制药,与以中药为中心的制药工程在培养方式和内涵上有一定的差别。同时,虽然浙江省各高校开设的制药专业主要注重于化学制药,但在学科建设上有很多借鉴之处,为具有中医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在专业设置上,本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是浙江省第一个以中医药为背景的制药工程专业,专业已于2004招生,目前在校学生近200人。专业开设至今,在校领导的关怀及相关老师的努力下,教学改革工作有一定的积累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培养模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成功实施将为培养优秀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人才,对解决浙江省地方药厂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中医药背景的技术人员匮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将能更好地为浙江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紧缺的具有中医、中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人才,为浙江省甚至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后备力量。

此外,本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中医药大学,具有雄厚的中医药基础,为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学校的重视和社会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3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

笔者通过两次学生座谈会对40位同学进行了初步调查。有30人认为首先要在课程安排上体现本校的特点,在内容上不能照搬其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模式,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知识,体现出真正的中医药背景;有8位同学希望课程涉及的范围广泛一些,中、西医都要学,便于找工作或考研究生等;其他2位同学认为在内容上没有什么想法,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授课方式上,有38人希望实验和教学紧密结合,并希望开设的实验课内容要跟上学科发展的需要,其他想法的只有2人。在合作方面,关于校校合作,有39人希望实验在本校完成,而希望有名校的老师参与到理论课中来,最好请省内或国内的名专家来上理论课或开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专题讲座以扩大知识面;关于校企合作,40位同学都希望能和企业多联系,特别是一些专业课,希望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到企业进行见习,甚至与企业共同开课,把一部分实验课放到工厂或大的企业上,其中有35位同学提出是否能每门专业课都能与相关企业联系在一起,进行联合教学。

笔者在进行调研时曾专门邀请了浙江、上海医药企业高层开发和管理人员以及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工程方面的专家进行了研讨。企业界人士希望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好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最好是在大学期间参与过老师的课题,并具有参与国际交流的潜能。

4 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具中医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动手和实验设计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这些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工厂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来进行训练。一般的培养模式是在开设专业课的时候开设这一门专业课的相关实验,对理论课讲解的知识点、原理、方法等进行验证和巩固。我们在实践探索中,不仅重视双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保证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还在一些专业相关的方面,让教师在一定范围内指定题目,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实验任务,或者采用多种形式,如自定题目、科技课外活动、科技立项和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等方式,提高综合性设计实验,增加研究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多种实验相结合,受到同学的普遍欢迎,特别是一些综合性设计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因紧跟学科和专业的前沿,而且实验中同学们自己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来,而不似验证实验一样被动跟着老师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对学习和专业的兴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当然,实验室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其规模也难以与工厂相比,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还对工厂实习进行了调研。工厂实习虽然很辛苦,但学生们都很喜欢,兴趣很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遇到问题,通过指导老师的帮助,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有机地与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认识到课堂上学的东西还是很有用,提高了学习和上课的积极性。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暑期工厂实习,加深了专业的认识,对自己要学什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也充满热情。

制药工程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 培养模式 本科教育

A Study on Modes of Talents Training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Liu Li-chao Wang Guo-xi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414000)

【Abstract】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raining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alents are pointed out.In order to mee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c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alents quality,a series of problems including the training target orientation,multiple qualitative conceptual instructing ideal,Teaching mode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al capacit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Training pattarns;Undergraduate Education

1 制药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医药工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产出等特点,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由于其发展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因而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未来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医药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与医药工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密切相关。医药工业的发展速度与制药工程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迫切需要大批既懂制药又懂工程同时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湖南省是一个制药大省,制药行业也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医药行业总产值、利税、出口创汇值等多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我省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与该产业在国内医药行业所处的地位不相匹配,无论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还是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作为我省对制药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

“十五”期间,湖南省的目标是创建医药强省,因此建设好以培养我省医药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的高水平制药类专业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也完全符合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规划,必将会加快我省急需的制药工程专门人才的培养速度,满足制药大省对制药专门人才的需求,为湖南省经济建设做出项献。

2 制药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所对应的学校类型也不同,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显然主要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对工程研究型和技术实践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湖南理工学院属于地方应用型工程类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即技术实践型和技能实践型两种,或者介于这两者之间。湖南理工学院定位主要立足于区域经济,面向全省和全国,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的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从这个定位出发,我们的本科教育紧紧抓住“工程应用型”这个涵义,制药工程是奠定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是化学工程和制药类的前沿学科领域,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工程,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工程问题是这个专业学生最终面临的问题,涉及内容主要有药物的制造、分离、制剂、过程控制等工程问题和质量管理法规,因此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确定培养模式,所构建的教学体系,应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强调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3 构建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系拥有制药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制药工程专业没有明显的特色,较侧重于工程方面知识。化学化工系制药工程专业设置的课程门类繁多、混乱,课程名称繁多、重点不突出,容易产生混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选课,也不利于明确的向社会进行特色宣传,进一步的适应市场需求。因此,为了培养既懂制药又懂工程同时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还能体现湖南理工学院在培养制药工程人才方面的特色,必须对我系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与要求、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设置及其进程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理顺化学化工系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使相关专业、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和同类课程的整合,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21世纪医药工业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合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的医药行业。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计划设置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及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密切结合,做到新体系、厚基础;新手段、重实践、促自学。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精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将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学术动态引入课程,建立创新的课程体系。

3.2 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加强相关专业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和同类课程的整合

对现行的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注重体现个性特色,使制药工程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有机结合,相同的课程进行整合,研究和探索出更为合理和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3 积极探索专业定位,适应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结合湖南省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制定出特色明显、目标明确、适应市场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制药工程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及目标。

4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素质要求包括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业务素质三个方面。其中业务素质应体现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

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4.2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要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等。

4.3 较好地掌握生物化学、分离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个或以上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4 获得较好的课程设计、药厂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4.5 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胜松,朱慧霞,姚日生,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6,22(44):1~3.

[2] 王 娣.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72~73.

[3] 景介文,陈 雷.制药工程学科知识的核心点与创新[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4):92~93.

[4] 沈超颖.巧妙选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思维[J].中国西部科技,2006,13:72~73.

制药工程特色范文第4篇

【摘要】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该文章通过对《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意义、存在依据、合理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今后进一步深化双语教学改革提供策略建议和依据。

【关键词】 制药工程;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育系统,即在学校教育中,同时进行学生的母语(第一语言) 和第二语言(外语)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两种语言的兼通并顾[1],其目的是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运用双语教学,对《制药工程》课程实施的双语教学尝试也成为中医药类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他学科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运用不同语言进行学科交流的能力,教学成果显著[2]。

目前,一些中医类院校正在尝试针对《制药工程》实施双语教学,但有关《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还有很多争议,这与中医药类院校的专业的传统特色有关。我们近期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中进行了《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尝试,下面是我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1

开展《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意义

制药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药学、工程学及相关管理法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个新专业。它对提高人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相关产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前景十分广阔[3]。

办好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适应我国制药产业发展需要的制药工程专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国制药工业的研发和生产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制药工程学科的教育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制药理念,加快我国中医药产业的更新换代,拓宽中医药类院校学生的制药工程专业知识面,对中医药类院校学生《制药工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双语教学的优点在于:①加强学生对《制药工程》课程的理解,养成国际性的《制药工程》科研思维习惯。《制药工程》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与其他边缘学科的结合,使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新理论、新名词不断涌现,这些新名词多数以英文定义,为了理解透彻,要求采用英文直接给学生讲解,并使学生形成直接的思维习惯。②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使学生具备熟练进行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通过双语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英文专业用语,并且能够独立进行阅读、应用英文原版科技文献,独立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并能独立参加学术交流活动。③通过双语教学的努力,可以促使中医药走向世界,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实施《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目的,就在利用现代最先进医药科技理论的同时,把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理论推向世界。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既学习,又应用,进而把祖国的中医药国粹以英文的形式传播到全世界的使命。

2

开展《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部分课程的课堂主要用语,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教学方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目的[4,5]。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双语教育中第二语言的运用,而忽略了教学科目本身的传授。我们在教学中时刻强调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制药工程理论,并尽可能多地掌握制药工程的英语翻译,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制药工程交流的能力。此外,英文是双语教学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我们在《制药工程》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采用英语、中文交叉混合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没有明确英文意义的时候则用大量中文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掌握制药工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升了英文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体会到在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实施双语教学特殊性。《制药工程》实施双语教学,其主要教学基础应该是立足于制药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讲解,由于中医药院校的制药工程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因此在采用双语教学授课时候,必须穿插中文进行讲解,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提问,增加双语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制药工程理论的基础上锻炼英文翻译的技能。

3

开展《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及体会

3.1 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在进行制药工程双语教学开始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制药工程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制药工程,这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因缺乏对制药工程基本理论的认识,自始自终都没有产生学习制药工程的兴趣,对制药工程理论因缺乏了解而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下很难提高制药工程的双语教学效果。所以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开展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关键。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寻找制药工程和中药学两种交叉学科的结合点。制药工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制药生产和临床实践。我们要求教师结合个人经验及学生的课堂反应,制定灵活、合理的教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开展课堂和实践环节双语教学。在教学中巧用案例来说明讲解,这样可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制药工程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共同讨论制药工程的原理和生产实例,促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实践证明,理论实践相结合是开展制药工程双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有研究表明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课件中使用一些具有特色的设计将使上课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6]。我们在教学中提前把中英文对照的教学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在教学中适当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对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运用直观形象的表格、图像、动画演示,把讲授内容的中文注解在屏幕上清晰显示,并对相应的英文翻译进行标注,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双语教学的效果。

4 开展《制药工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相关教材的编写是目前制药工程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7]。在双语授课讲解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制药工程抽象的理论,如何与学生一起讨论在教学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师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明确、清晰地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制药工程的理论,结合中药学、制药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培养既具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又具有较丰富的制药工程学知识,并能熟练准确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师资队伍,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基础。因此,在今后教师队伍的培养中要特别重视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曲木铁西. 试论双语教育的概念及分类[J]. 民族教育研究, 1998,1: 32.

[2] 宋汉君,罗佳滨,苗 智,等. 关于医学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4):49.

[3] 景介文,陈 雷,闫基东.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2):97.

[4] 吕卓人,薛小临,张 军,等. 走出误区稳步推进医学教育的双语教学[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512.

[5] 罗育林,张阳德. 医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147.

制药工程特色范文第5篇

我国在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验和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立足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和国际实质等效性,制定了专业认证标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各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化工制药类专业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的7项指标共35个观测点和补充标准的3项指标共19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涵盖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体现工程教育的国际等效要求,是专业工程教育教学的指导性要求。近年来学院不断探索具有专业认证特色的化工制药类专业个性化教育新途径方法,将个性化教育与专业认证相结合,以认证标准为依据,设置多个具有工程实践特色的化工制药类个性化教育模块,开展满足认证标准的个性化教育教学。目前,学院设置了9个个性化教育模块包括14个个性化教育小组,其中7个模块均与专业认证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内容符合认证标准,学生根据学习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相应的模块学习,指导教师负责个性化教育实施与考核。

2专业认证理念的个性化教育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2.1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工程基础知识

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发展和新要求,设置个性化教育工程基础教育模块,不仅开设化工原理工程设计强化、化工过程控制、学科导论、反应工程等特色课程,还计划开设工程创新、工程导论等工程课程,部分课程聘请企业专家讲授,加强学生单元操作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实验过程设计的工程基础能力的培养。

2.2开展实习实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校内实训:学院建有工程实践教学中心,配备各种常用的化工设备,如流体输送设备(泵、风机)、多种型号换热器、分离设备、反应釜、干燥设备、管道阀门等,并将设备剖解,使学生直观了解化工常用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理。在化工实训基地,学生根据现在有装置绘制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安装设备管道,并且进行打压、试漏等常规操作,完成贴近实战的工程训练。通过实训,不仅培养学生的工程识图、制图、工程设计能力,而且系统训练学生的工程设计技能,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学院仿照药品生产环境,模拟药品生产过程,建有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设备种类齐全,有各种生产和检测设备100余台件,可完成片剂、颗粒剂、针剂、胶囊、软胶囊、滴丸等多种剂型中试规模的制备、包装以及质检工作。学生可进行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现代制剂等不同的操作单元的学习实训,达到专业认证的工程实践要求。顶岗实习:依托学院合作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学生进入工厂参与实际生产,由厂方安排学习岗位,采取“一带一”模式(一名职工带一名学生),在2-4个不同的生产工段实习。学生先后完成安全教育、生产培训,生产工艺流程学习等环节,掌握实际生产操作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可研报告实训:学生在学习化工技术经济课程的基础上,指导老师给定某化工建设项目及其参数,指导学生开展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设备选型;厂址选择、工程实施计划、组织管理及机构定员、财务分析、经济评价等工作。然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全面、系统的对拟建项目进行论证,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评价实训:针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讲授安全基础知识、安全评价涉及标准和安全评价实际工程设计文件,指导学生撰写安全评价报告,学生能够得到安全评价的基本培训,实现毕业生与企业零接轨。

2.3开展创新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院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制药实验中心,搭建自主创新实验平台。学生依托教师科研题目,在自主实验室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院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学生独立进行资料查阅、设计实验方案、安装实验装置、动手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学生通过创新型实验拓展了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以实际工厂为背景,完成合成氨厂造气工段的工艺设计,学生利用CAD软件,绘制物料流程图、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然后学生进行合成氨造气工段的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主要设备工艺计,最后绘制合成氨造气工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通过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3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个性化教育实践成效显著

学院在个性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实现个性化教育模式与专业认证标准接轨,突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46项。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工程训练等措施,发展了学生个性潜能,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保证人才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基础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就业,个性化教育调查显示学院个性化教育模式受到90%以上学生和企业的认可和支持,符合专业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模块,满足了个性需求,与社会需求契合度非常高,促进学院化工制药专业排名,提升学院知名度。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