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echnology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sign to observe and study of China's long the development of handicraft industry activities,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ofessional study the problem in; For both design major area of study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enrich students' professional study of idea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process art history,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是美术设计专业以及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课程学习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了解不同时期工艺的造型、色彩、装饰以及审美思想特征;笔者在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艺术生)的特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在此谈些体会和见解。

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主要教学结构看,除了田本的主要优点得到发扬之外,还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这一局限突出表现在过于关注上层社会的用品和艺术品,忽视一般的日用器皿、工具和用具,这显然与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息息相关。正如上文所说,我们理解的工艺美术是“应实际生活之需要,于各种器物上施以美术之技巧或装饰者”,那么,在古代只有上层社会才有财力物力把“美术技巧或装饰”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而下层社会所需要的日用器皿、工具和用具大都朴素实用,它们的设计生产状况必然受到冷遇。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却遭遇矛盾和困惑。因为随着设计教育的“开放”,西方新的教育理念强烈地冲击着工艺美术教育的领地,使“工艺美术学”这一原本就是外来的概念变得与时代难以合拍,结果是学科名称被替换。

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

对这门课程,普遍的教学方法是先在课堂上介绍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大体发展脉络,再重点讲授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强调辨认各个时期不同艺术风格的纹样与器物造型,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种艺术风格,分析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教学,可以实现以下课程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及各种工艺美术的类型、造型、装饰和艺术特点。第二,认识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与工艺美术的关系,把握各时期工艺美术的审美格调、美学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三,理解各历史阶段工艺美术的时代风貌及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发。第四,要求同学们能根据自身兴趣特点,对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及现象深入研究,做出自己的评价,并与现代设计实践相结合。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是以老师为主体讲授,模式相对固定,这种类似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方面的原因,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仅是被动听,不需要动脑筋思考,也不会去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听过之后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学”方面的原因,学生普遍不重视理论课,认为学习理论课没有实际用途,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就能成为好的设计师,没有认识到优秀设计作品的产生不仅要依靠表面形式,更是源于它的内涵—设计师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可能认为,中国古代只有手工艺,没有设计。其实,站在设计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漫长的手工业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优秀设计作品。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优秀作品中所蕴含的先进设计思想。

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3.1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的课堂气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营造一种有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的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能够很好地营造这样的课堂气氛,把声音、图像、文字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时,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诱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且由于多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由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一跃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可以播放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内容有关的影视剧,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唐代的艺术特征时,我们可以播放电视剧《大唐盛世》片段。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包容和自信,从而理解那时的艺术特征是丰满圆润,是那样的华丽高贵。再给学生播放图片。比如书法、器物、石刻、壁域、服装等,对这些艺术形式进行分析进而加以说明,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地讨论,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实践证明,在多媒体创设的逼真的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加强与相应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论联系

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中要讲授各个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品的造型、装饰、色彩等特征。无论是对工艺美术作品的造型、装饰结构的处理,还是对材质、工艺的运用,其实质都可以归纳为是对作品形式的改变。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品上有普突出的表现。虽然受我国古代“重道轻器”的思想影响,古代设计理论的构建没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但这些理论思想在我们的器物上是有着完美表现的。

例如,当讲到秦汉时期画像石画像砖的时候,介绍其中一幅弋射收获画像砖,画面上水中游鱼与空中飞鸟的构图很自然地跟同学们就提到了现代荷兰著名版画家埃舍尔的木刻Sky And Water(天与水I),从而展开了关于从契合到渐变的讨论,学生反应也很热烈,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

总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是关系学生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提高的课程,在设计观念和教育观念变化较大的时期,这门课教改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刘伟生.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探析[M].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04):102-104.

[2]程娥.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9).

[3]尚刚.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传统陶瓷装饰中卷草纹的起源和发展

卷草纹最初起源于古埃及,经过希腊传向印度,在我国东汉时期随着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卷草纹又称‘卷枝纹’、‘卷叶纹’,是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构图机理似缠枝纹,以植物枝茎作连续波卷状变形,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以切圆线为基干变化出有规则的草叶或茎蔓,形成枝蔓缠卷的装饰花纹带。在唐代时,卷草纹多取牡丹的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

宋元明清许多瓷窑产品上广泛采用卷草纹来作为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

二、传统陶瓷装饰中的卷草纹

1、传统陶瓷装饰中卷草纹的发展

早在汉代工艺美术史上就已经出现了卷草纹。汉代铜镜的编式称卷云纹就是卷草纹的前身,到唐代演化成复杂的卷草,近代称香草。“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舞台并不稳定,使得工艺美术此时并不兴盛,但佛教文化大为盛行,促使大部分陶瓷青花装饰中都采用忍冬纹和莲花纹(也就是卷草纹的前身)”。

发展到了隋代时期,卷草纹已发展到了成熟时期,开始慢慢出现了花的造型。发展到唐代卷草纹的线条变得十分舒展华丽。脉络清晰自然,细节部分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并在丰富的变化中寻找规律性。这一时期的卷草纹造型丰富复杂,但又不失典雅。唐代的卷草纹砖上的卷草纹饰高度集中了传统图案中变化与统一的构成原理,均齐与平衡的形式,条理性的反复组织等特点,在具体纹饰中表现为重复、条例、节奏等形式,形成造型优美、结构严谨、条理流畅、色彩灿烂的特点。

到了宋代,陶瓷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卷草纹被广泛用于陶瓷器皿上。彰显出十分幽静和高贵的形式美;在内容和取材上也在体现出浓烈的时代感和当时生活中的质朴美感。宋代中后期,卷草纹不仅在中原有所发展,就连这时期的辽国和西夏陶瓷文化中,卷草纹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成为了当时陶瓷装饰中的主流装饰纹样之一。

到元、明、清时期,卷草纹的发展具有了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是元代时期,大部分小件陶瓷器皿上的主体边饰纹样都是以卷草纹为主,使得这时的卷草纹更贴近于生活。而到了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我国瓷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卷草纹作为主要的传统纹样之一,被大量运用到陶瓷装饰当中进行修饰。这一时期的卷草纹造型继承了元代的许多艺术特点,构图繁琐丰富,用笔自然洒脱,但是具有相当强烈的整体感、浓郁的形式美,是在元代卷草纹的造型基础上形成了符合所处时期的时代感。

到了现代,卷草纹已和现代艺术风格相融合,使它在陶瓷装饰中经久不衰,即便是在文化气息十分保守的时期也是如此,仍然被当时的艺术家们所喜爱。“万寿无疆”瓷就是当时瓷器中的精品之作,宝相花、转心连的搭配再加上卷草纹的修饰,是传统与大胆创新的完美结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修饰了卷草纹,颇具时代感。

2、陶瓷装饰中卷草纹的运用

“在当代的装饰纹样设计领域中,卷草纹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卷草纹以其独具的古朴、细腻、精致、流畅和优雅的气质,适用于陶瓷设计中的装饰领域。正是因为卷草纹这种多样的特性,使它能够在当代陶瓷装饰设计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技巧上说,卷草纹运用了中国国画的传统装饰手法,卷草纹以其独特的造型方式被运用在陶瓷设计中的各个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被运用于青花瓷器的刻画当中,现在仍然有众多工艺美术大师十分青睐卷草纹的装饰性,于是常常用它来装饰和点缀青花瓷器的瓶颈或是腹部等一些重要部位,比如刻画在青花瓷盘的盘口边缘或是青花梅瓶的瓶颈等一些传统的陶瓷上,既能体现陶瓷的细腻和精致,也能将陶瓷悠久的历史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3、卷草纹的艺术效果

卷草纹样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每一个人,塑造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展示了人们对美追求的丰富性。回望我们中国传统装饰历史的发展过程,卷草纹样作为植物装饰纹样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境界和审美需求,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喜好,成为最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同时卷草纹作为不同文化形态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装饰纹样,体现出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种种奇妙的联合和融合。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作为装饰艺术,它既可以独立成幅,又能成为一件单独的艺术品,也可以作为边饰构成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虽然它的曲线和长短变化限定在某些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要以特定的大小和上下左右的位置安排来定,但这样更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妙地安排画面的布局以及线条疏密的穿插变化。使卷草纹尽显出它的特点和美感。引起人们丰富的、充满美好愿望的联想。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陶瓷工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行规界限被突破,加之人才匮乏等,使得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虽然,我国积极颁发了相关政策,以期保护更多传统陶瓷工艺,使其能够得到良好的传承。但是市场无序竞争,很多经营者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使得优秀的传统陶瓷工艺趋于边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积极对传统陶瓷工艺进行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对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

一、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历程

陶器的出现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到了商州时代,已经产生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具有职业化特点。战国时期,陶器上出现各种纹饰、花鸟等,使得陶器更具观赏性,且具备一定色泽。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日渐广泛,多种色釉也开始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即“唐三彩”[1]。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并经过焙烧后,形成多种颜色,为后续陶瓷工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瓷器是在陶器技术发展基础上而来的,商代的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材料,烧制时,温度能够达到上千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瓷器品质。

商周时期,青釉器出现,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为主,烧结温度高达1100℃以上,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但青釉器与瓷器存在一定差别。宋代时期,我国瓷器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在胎质、釉料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发展,且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程度,在工艺技术基础之上,具备明确的分工,且出现了很多名窑,如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其中很多磁窑都是专门为皇家制作瓷器。

二、传统陶瓷工艺分析

(一)青花瓷工艺

青花瓷以其自身清丽雅致闻名,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整体上来看,青花瓷色泽相对单一,但并不单调,通过绘瓷艺人的勾勒,能够形成层次分明、粗细有致的纹饰,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视觉印象[2]。青花瓷制作工艺主要通过起稿、勾线等六个步骤而成,如图1。对于青花瓷而言,要数景德镇最为出名,在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已经非常精美,尤其是永乐、宣德等官窑烧制的青花瓷,青色浓艳、造型多元。发展到清代时期,康熙等几代皇帝对于瓷器非常感兴趣,并对青花瓷的质地、画面等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加强对景德镇瓷工工作环境的改善,鼓励瓷工积极创新,使得青花瓷的制作水准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青花瓷色泽艳丽、清新,与蓝宝石相媲美。

(二)青花玲珑瓷工艺

玲珑瓷作为陶瓷之一,具有玲珑剔透、晶莹等特点。随着传统陶瓷工艺快速发展,加上人们审美的变化,使得玲珑眼的形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米粒状发展到月牙状、圆珠状等多元化形状[3]。从釉色角度来看,玲珑眼陶瓷已经由最初的碧绿色变为红色、黄色及绿色等相互交替的五彩颜色,赋予了玲珑瓷更强的艺术表现力。青花玲珑瓷在世界陶瓷艺术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其开始于明代,建立在青花瓷陶瓷工艺基础之上,融合了镂雕工艺,使得陶瓷工艺发展更进一步。

(三)粉彩瓷工艺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年间,融合了珐琅彩制作工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釉上彩。由于此类陶瓷色调淡雅、且具有独特的粉润之美,被称为粉彩。粉彩的主要原料与施彩方式都是舶来品,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在烧好的素瓷之上,以玻璃白作为底色,运用国画技法在陶器上绘制,最后通过炉火烘烧制作完成[4]。由于此类陶瓷制作工艺独特,是将玻璃白与五彩彩料有机相容,使得各类彩色发生了反应,如将原来明显的颜色变为不透明的浅色调,实现对颜色的柔和化处理,使其能够给人们一种粉润的视觉感受。

(四)颜色釉瓷工艺

颜色釉瓷素有“人造宝石”之称,光彩照人,但是“千窑难得一宝”。现代工艺中,人们主要利用现代技术进行配料和控温,以此来提高色釉质量。不仅如此,通过创新不同的烧成方式,陆续创造了上百种色釉,如羽毛花釉、凤凰衣釉等高温色釉。异彩纷呈的颜色釉的价值并不在于自身,更多的是其多元化色彩代表的艺术价值,使其能够流传至今。受到不同时期,社会背景、文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陶瓷工艺的发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具有时代性特点,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三、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

传统陶瓷工艺流传千年,已经纳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极其珍贵。但是传统依赖手工方式的制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陶瓷工艺发展需求,且价格不菲,使其发展难度较大,仅有少部分人关注陶瓷,影响陶瓷工艺推广。对此,重视对传统陶瓷工艺的革新和传承至关重要[5]。如日本漆器传承中,利用X光技术对传统漆器原料、配方等进行分析,使得漆器生长朝着标准化、精密化方向发展,形成流水线,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变为大众性艺术品。我国对于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方式,将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此来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使得陶瓷工艺能够与人们生活相融合,实现对陶瓷艺术品的承载。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面对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与全球化趋势,我们面临的是多元世界文化。传统陶瓷工艺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非常珍贵。因此我们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既要抓住机遇,也要积极迎接挑战,加强对传统陶瓷工艺的研究力度,适当增加技艺、造型及材料等方面的投入,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赋予陶瓷现代化理念,且能够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更好地走进家庭生活,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还能够推动陶瓷工艺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举青.浅析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2):146-147.

[2]何科丁.新经济形势下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的复兴[J].中国陶瓷,2015,(11):88-91.

[3]王婷.中国陶瓷工艺的溯本求源之作――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陶瓷(续)》[J].中国出版,2015,(24):64.

[4]刘明玉.手工陶瓷香t工艺及其价值探析――以四神纹多功能手工陶瓷香炉为例[J].中国陶瓷,2016,(10):83-87.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第4篇

【摘要】20世纪末叶,中国画由复兴走向繁荣,这使工笔重彩画家在不同文化的参照中,有了更多比较、选择的可能。现代工笔画正实现着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出现了对西画明暗的借鉴,色彩的拓展和对色彩丰富、厚重的追求。本文就我对现代重彩画的造型与色彩产生的新样式及特点作一论述。

【关键词】写意性造型特点;写实性造型特点;色彩;民间用色

一、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写意性的造型特点

传统中国画讲究的是以形写神,表明了造型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再现这一层面上,而贵在传神。历代的名画家更是重“意”,即“以意造形”,而夸张与变形又是“以意造形”常用的艺术手法。唐代绘画是古代工笔人物画的鼎盛时期,纵览这一时期工笔画的优秀作品,无不运用了夸张与变形这一艺术手法。如唐代的《簪花仕女图》,作者有意的通过夸张造型,用画中女子的体态去迎合人们当时对丰满身段的审美偏好。现代重彩工笔人物画家正是借鉴了传统写意性的造型观表现了现意性的造型特点的,具体如下:

(一)强调主观表现的造型特点:现代工笔画家对古代造型的夸张与变形不只是简单的继承而且还强化这种写意性,表现在一方面要强化客观的本质特征,通过主观感受塑造出不同情趣的艺术形象。现代工笔画家的造型表现中,造型个性化表现是通过画家对客观物象大胆的取舍与概括,甚至走向抽象的表现,反映出画家不同的审美情趣。

(二)构成意识的造型特点:现意性造型特点多样,其中有现代设计构成原理的介入,使现代工笔画家在表现客观上自然的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空间,现代平面设计主要是以平面化表现为客体,构成造型运用了形块的分割形成设计中的严谨性、和谐性及完整性的创造形态,给人以某种新的视觉感受。构成的造型意识使画家摆脱了对客观模拟,通过对形的分析、组合与重建,着力构成新的和谐。

以上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写意性造型的主要特点,随着工笔画外延的拓展,从造型语言上讲,现意性有别于传统,表现为画家通过广泛借鉴,渗入现代的审美观念,丰富了工笔画的表现语汇,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程式。

二、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写实性的造型特点

作为写实性造型人物特点,使人能更加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下面就对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造型特点加以分析。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绘画的致力点始终是重主观,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意象的表达。在多元化的今天,画家们除写意性的表现外,还借鉴西方的写实绘画,西方绘画是重客观的自然属性,重透视法。现代工笔画家对写实手法一直在尝试,造型上将素描作为基本功,结合西画的解剖、透视,把西方的客观形式与中国画的主观形式相结合,产生了现代中国工笔画的造型语言特点。

(一)形象造型真切感的特点:西方写实主义在中国画领域的体现,推动了中国画家在描绘物象对应重视现实与周围的生活,即感性的认识。中国传统工笔画虽也有“应物象形”的写实性,但还是受传统审美规范的制约。现代工笔画家并无一味的沿袭,而是巧妙的结合了西方的写实主义,加强了对传统工笔画的写实造型,塑造出来的形象更真切感人。

(二)表现手法上突破以往的程式法规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意象的表达,而现代工笔画家恰恰是在形似问题上破除了传统观念的束缚,造型刻画上细微而且深入。多元化的今天就是要融合与借鉴,借鉴点找对,才能与民族传统艺术相融合,并加以发扬去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代画家对人物画的造型更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造型的真切感,包括写意性里谈到的构成意识等都可以说明现代的人物造型特点。

三、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色彩特征

在当今,人们普遍意识到色彩是中国画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色彩的表现力一直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现代色彩的研究,是中国画变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色彩同样需要借鉴,对本民族的借鉴与沿承也同样都是为了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艺术的再发展。西方绘画用色彩表现世界,在19世纪末“点彩派”和20世纪初西方后现代主义更是以科学方法对色彩加以研究,这对西方色彩革新有很大影响,同样也影响着现代工笔人物重彩画,使中国工笔重彩画也由此突破了以往的单一用色,适应了现代人的视觉感受。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色彩特征主要是:

(一)讲究色调、创造新的和谐的色彩特征:讲究色调是对画面色彩的整体倾向的把握,现代工笔画家通过对色彩的统一调配,表达出更为深远的意蕴,实现更高的境界追求。现代画家在着色时,物象的固有色退居次要,最关键是要能以某种主调统领画面,创造新和谐,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之美。画家在色调上的自觉追求,使工笔画的色彩运用增加了新内容。

(二)求变色之美的色彩特征:绘画除变形外还可变色,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不乏变色,现代色彩材料之多,比古人更丰富,也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而现代工笔画的变色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出自于客观表现对象所给予画家的独特感受,表现对象形象上的差异,构成不同的感觉,在画家心里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印象。这就是画家作画时的原始冲动,绘画的最终目的要体现感受,表达思想,形色只是传达的媒体,如此看来,画家不可能是对客观对象原色的再现。正如西方画家米罗所说:“这种感受使我远离现实”。为了准确而强烈地表达某种感受,在色彩描绘的过程中,就要求变色。

另一方面出自于画面自身艺术表现的需求,变色处理或为了整个画面色调的统一和谐,或通过对色彩的安排,构成一定的形式美。由于色调的差异而给予人的视觉感受迥然异趣,明快的色调让人欣然。变色并不是随意变,它更是取决于画家的艺术修养、经验,对色彩的心理认识,以及色彩的对立统一在调配中的可变性。

四、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对中国民间色彩的借鉴

在工笔画中强化色彩的表现力,是人们审美的多样化造成的。民间绘画,是指非美术家的创作,民间绘画作者的创作是一种自娱性的业余涂抹,在没有过多规矩的自由状态下,民间绘画作者创作了美术的另类辉煌。现代重彩人物画也正是沿承并发展了这些特征。

(一)民间绘画变色率真的特点:民间绘画作者在创作时思想单纯,由于没有过多的理性知识与所谓作画技巧阻碍,因此其主观意识和幻想色彩被充分发挥出来。

(二)民间绘画“程式化”的用色特征:传统化存在着“程式化”的倾向,民间绘画程式化主要体现在:用色鲜亮明快,追求平面装饰感。

综上所述,要寻求到符合现代语言的融合点,不仅要从本民族中吸取,更要借鉴外来语言,而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就是借鉴融合的新表现,造型上的借鉴体现到形象的真切感和个性特征,色彩上的借鉴,使现代人物画形象表现更加丰富。绘画语言的多样化,使画家不受以往主观因素的束缚,在创作中可以任意的想象与发挥,使人物画发展到了新阶段。当代强调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它要求我们的探索不仅体现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性,还要执着于对本民族文化在深层上的探索,开拓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意境。

参考文献:

[1]尚可.走向多元——中国工笔画艺术的新表现[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刘晓燕.浅谈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发展[J].美术观察,2004.

[3]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掐丝唐卡;发展;制作

唐卡被称为藏族的“文化名片”,是在锦缎镶边的布轴上绘画或丝绣的工笔画,内容多为宗教、藏族风土人情等。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卡艺术现已成为青海省主打的民族文化品牌。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趋于返朴归真。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高涨。因此,民族饰品等手工艺术品开始走向市场,逐渐火爆起来。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手工艺术正在向世界范围内走俏。手工藏族饰品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民族艺术品许多工序得以简便快捷,民族艺术品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在众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和光祥蕴的唐卡艺术散发着别样的光彩。十八世纪,历史悠久的唐卡艺术因汉藏两地交流的紧密,特别是清代皇室的重视而迎来了它再次辉煌和繁荣的时期。大量藏族画师绘制的唐卡精品出藏入宫,内地绘制的唐卡也回流,对于唐卡艺术和内地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掐丝唐卡是在唐卡制作工艺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手工掐丝为基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金箔、金丝镶嵌而成的纯手工制作的唐卡艺术品。这种融合现代工艺的青海民族工艺品,它的制作工序为定稿、绘图、掐丝、点蓝、定型、装裱。其中,掐丝与点蓝两道工序是区别于传统唐卡制作之处。

掐丝唐卡艺术早在唐朝就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掐丝用的材料和上色的釉料上逐步有所改进。不仅色彩绚丽富有观赏价值,同时也是独具特色的装饰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消费掐丝唐卡的制作工序少,但每道工序都非常复杂,不仅要求制作人有足够的耐心,工作中还要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可谓“环环相扣,步步严谨”。 ①定稿:制作人参考唐卡照片或书籍,确定掐丝唐卡图案的内容,由于唐卡作品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意义,因此不能随意创作;②绘图:将确定好的图案绘在纸上,纸张篇幅由作品大小决定,要注意图案的比例适合、线条流畅;③掐丝:制作人要熟知丝的韧性,掌握好丝的弧度,这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在整个工期中占用时间较长;④点蓝:即填充矿物原料,以不超过铜丝高度为宜,若溢出,影响线条的流畅性;⑤定型、装裱:为避免原料因受潮、震动等原因引起脱落,产品完工后,要刷一层特制的胶,并装裱,以达美观、实用。与传统唐卡相比,掐丝唐卡画面清晰、新颖,色彩丰富、艳丽,立体感强;在底色的映衬下,主体图案更显突出。而且经过定型后,画面不变色、不变形、不变质,既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便于长期保存与收藏。可以说,掐丝唐卡既保持了传统唐卡工艺的风格,又充满了浓郁的现代气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掐丝镶嵌珐琅唐卡又称金丝彩釉画。元朝时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工艺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独具魅力,制作流程考究,主要通过选样、选釉、淘釉、筛釉、制样、掐丝、点蓝、制裱等几大程序,上千道重复手工工序来完成。其工艺特点吻合唐卡制作工艺要求,符合佛理,因此被运用于唐卡制作,通过金箔丝线勾画人物,佛像,展现佛光佛法,并通过艳丽的色彩展现人物的特性,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充分体现出不同佛像的不同历史,宗教背景和寓意,使唐卡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随着唐卡艺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事唐卡创作的队伍逐步壮大,市场前景日渐看好。不少唐卡大师正在探索将现代元素用唐卡形式展现,推动唐卡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将唐卡艺术发扬光大,正如精美绝伦的宝石唐卡向世人传递着佛的慈悲、智慧和力量。市场化的流通为唐卡艺术的传统文化传承打开了一扇窗户,市场激发和传统艺术产生的创新活力迸发,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

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相应政策的下达推行,传统艺术发展正处于最良好的发展阶段,掐丝唐卡亦是如此。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传承人,我们所要做的便是紧跟国家政策,抓住机会发展唐卡,不拘泥于原本的狭隘思想,将唐卡艺术传承给更多的晚辈,让更多的人了解唐卡,从而让唐卡实现新的辉煌,让唐卡艺术可以代代相传,薪火相承。不断寻找、发掘出唐卡艺术的灵魂和生命。

参考文献:

[1]德拉才旦.“唐卡”一词的文化含义与语源解读[J].艺术研究,2015,(03):37-45.

[2]吴秋野.唐卡起源及唐卡与唐代画风关系新考[J].美术观察,2006,(09):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