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密切关注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以便于能够顺利完成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上人们长期以来对体育的错误理解,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和中小学在体育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培养全面的体育教育人才,也影响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体育教育
(一)中小学体育课程要注重体育的育人功能
根据《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体育健康教育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课程,也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是否能正确开展体育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体育课程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它重视的是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健康知识,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它要求学生要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要求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要逐渐成熟,同时还要逐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第一”是其指导思想,而且在开展体育教育课程时要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根据当代教育理念所做出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
“健康第一”不仅是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切体育活动都要围绕健康展开,并且增强学生健康更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其次,教师在领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时,不仅要重视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还要发挥体育活动对学生信念和毅力的塑造等。而且,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点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与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名称不符
不同阶段的体育课程文件在名称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高中和中小学的体育课程都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由此可见在这两个阶段体育教育已经由传统的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所以课程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原来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健康的内容,这与大学的体育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这种差异还体现在体育课程文件的属性上。我国体育课程先后学习了苏联和欧美的体育课程,在高中和中小学阶段都特别强调“标准”,而大学的体育课程改革文件都是以”指导纲要“的形式下发文件,这都证明了体育课程在衔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课程标准不够具体与细化
为了使体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改革,并设立了诸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领域目标。在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又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合称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这几大领域的划分上,大学与中小学都是相同的。但是高中和中小学在体育课程的目标划分略有差异。而且,各个阶段、各个水平具体目标的划分存在很多不够具体的地方,导致彼此之间的层次衔接不够明确,给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教材缺乏连贯性
通过对各个阶段的不同地区的体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可以发现,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材在内容上存在着很多重复的地方,而且不同阶段所用的教材在衔接上缺乏连贯性,这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体育教材重复严重不管是在中小学、高中、抑或是大学所用的体育教材中都有跑、跳等基本内容,对这种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再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这种教材内容的重复只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根本发挥不了积极的作用。而且,由于版本的不同,一些体育专业术语也不尽相同,对同样一种教学内容却有不同的解释,这极易造成学生对已学知识混淆。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研究
随着一次次的课程改革,我国教育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其中体育教育最为凸显。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中小学体育教育也做了适当的调整。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也必须做相应变化,在体育教学的思想和内容上都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培训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多会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满足未来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培训势在必行,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不但要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还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并能将生活中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体育教师,他们除了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要能将这种技能切实应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二)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不同于高中和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的是,高职院校要教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够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外,要教会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践行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课程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多次完善的基础上建立了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对各个阶段的体育课程学习制定了框架和相应要求,这就使体育课程更加具体化、明确化,而且各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这种经过精心选择安排的体育课程,更加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也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改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体育课程标准一体化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在衔接上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缺乏一个标准化的课程体制,不能对各个阶段的体育课程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因此,构建各个阶段的体育教育课程的一体化管理体制,选用专家构成委员会,对教材的编订和课程大纲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对各个阶段的体育课程进行合理划分,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提供依据。
(二)加强不同阶段体育教学的联动互通
不同阶段的体育学习有所侧重,选取适合各个阶段教育的体育教材与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项目,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地加强不同阶段体育教学的联动互通,掌握不同阶段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加强其衔接的顺畅性。根据学生需要,可以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中小学的体育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互动。
(三)完善体育教材,增强其连贯性
体育教材缺乏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因此完善体育教材,增强不同阶段教材的连贯性已经成为体育教学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首先,要对体育教学有个整体的视野观,其次要对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有个整体的把握,并注重不同阶段的学生发展需求,在继承原有教材精华的同时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类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学习紧张的关I时期,如何有效地通过体育课进行身体的放松和体能的培训成为当下教育部门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分类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城市高中进行走访调查,与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情况相结合,将其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情况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导致整个高中阶段体育课时非常少甚至有的高中在课程表上安排了体育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被其他科目所占用,学生长时间无法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身体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除此之外,大多数安排体育课程的学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男女混合教学,无法有效地针对不同学生差异化的身体素质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最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良。
(二)高中领导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高考压力如影随形,很多高中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对学生的文化课高度重视,忽视了体育课程等其他艺术科目,教师和学生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备战高考之中,忽视了体育课程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也是现阶段我国在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学校在其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过于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地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发展需要方面去进行考量,多数采用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
二、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定义
所谓的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制定的差别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能够彻底摒弃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弊端,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
(二)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来自老师、家长的压力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甚至有很多学生不堪重负进而患上心理疾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体育课程作为放松学生身心、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合作意识都有很好的帮助。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对现阶段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分类教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将其模式的应用建议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内容中应用分类教学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进而模仿的形式,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陈旧,现代化的分类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了这种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观念,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例如,在北师大版“运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合作制作教学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刻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在教学形式中应用分类教学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程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的分类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不同成员的分组教学,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帮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在课程安排中应用分类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教学;改革
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个高中体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思想适应新形势,提高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1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1.1过于重视升学率
目前,我国的高中学校还是普遍的重视文化教育,因为文化教育关系着学校的名誉以及学生能否进入更好的高中,受到升学率和声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不重视。很多高中学校的教师经常不按照正常的课程表安排上课,甚至把体育课程全部换成文化课,体育课程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就是因为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问题,使得体育课程形同虚设,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1.2教师的认识不到位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体育老师都认识不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甚至还有许多体育教师和正常的文化课教师一样,认为体育无关紧要,只是走走形式,上课时,也只是带领学生随便玩一玩,放松一下,认为体育课并不是教育的重点,对考进理想的高中也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根本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在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通常都会把体育课程让给其他的文化课教师。由于高中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程认识的不全面不到位,也不能很好的带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工作中更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高中体育事业的发展。
1.3教学方法和内容不科学
高中的体育课教学主要分为两大类,实践和理论。理论课对于现阶段的高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和深奥的,远远的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范围。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很多,比如队形、队列、篮球、跳远等都是需要学生去掌握的,由于内容太多,也一时成为了体育教学的难点问题[1]。除了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整节课都被动的跟随教师做着重复性的动作,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甚至觉得枯燥乏味。教师们通常都是一贯的教学方式,天气好的时候就在室外上实践课,遇到阴雨天,没办法上实践课,就留在室内上理论课。即使是实践课也大多是一些常规性的教学活动,没有任何的新意。这样固定的教学思维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4体育教学设施简陋
在目前的高中校园中,由于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了体育教学设施十分简陋,进而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场地以及学校教学资金的缺乏也严重的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另外,很多高中对于体育教学设备的管理不完善,导致很多的体育教学设备无故丢失,学校的跑道操场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活动空间减少了,没有真正的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些原因都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2高中生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2.1开放式教学形态的构建
传统课程教学与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开放式的教学形态,是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最好的途径和举措。开放式教学手段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延续,也是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在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同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形成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手段。
2.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优质良好的教学情形一定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做支撑,这正是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所缺少的,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人才的引进、师资的延拓等[2]。学校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支健康、良好、有序的师资团队,在注重师资力量培养的同时,还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和培养,以达到师资力量的稳定和均衡。对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创新的意识和理念,这样才能更加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的需求,适应时展,最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3创新教学理念
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来源于科学良好的教学理念,要用多元化、积极性教学理念来完善教学体系,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体育教学建设中,一定要秉持“终身体育学习”的理念,在这种积极意识的支配下,学生们更加的热衷于体育活动,转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一些有意义的、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这种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思想也会慢慢的开始转变。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对于良好教学环境的创建很有意义,师生关系和谐稳定,学生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
2.4完善教学内容
高中的体育教学在内容上依然存在着较大问题,所以要对其内容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体征,因材施教,改变以前被动的机械式教学[3]。在进行体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跳绳这个体育活动中,只要学生没有踩到绳子,无论是跳动的次数还是进出的方向都不加以限制。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新意,例如,女同学比较喜欢的健美操、啦啦操,男生们喜欢的、篮球、羽毛球等,要善于把学生的喜好加入到教学课程中来,丰富教学内容。
3总结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体育形式,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不管是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是适应时展同时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采取相应方式,以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王玉涛 单位: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
参考文献:
[1]周毅.从高中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视角谈高中体育教学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2016,12:54-55.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24-01
伴随着新时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时展的需要下全面展开。高中体育课堂担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重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其中的不足之处,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阐述新时期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方法。
一、现阶段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体育科目一直都扮演着副科的角色,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应有的重视。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技能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虽然高中体育教学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学依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于部分体育老师自身的原因,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老师自身认识不到体育课的重要性,理论研究、实践的指导都相对落后,对新课改下,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力不从心,望而兴叹。其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而重复,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业负担沉重,尤其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生极其需要在循规蹈矩的文化课学习以外尝试新鲜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但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不重视等原因影响,教学内容多体现单一重复,在教学方式上也过于机械化,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极大的限制了高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健康的发展。
二、优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高中体育教学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理念、方法的革新已成为必然。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策略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策略。新课标确立了“健康第一”为的指导思想,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体育课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清楚认识到高中体育的教育意义,积极的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正视高中体育教学,引领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体育观念,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现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树立学好体育课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本已落伍,要想其生存发展,我们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入手。由于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素质各不相同,因而在学习不同教材内容时,就必然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过于局限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而应根据学生的爱好,实际的锻炼需要等各方面,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有效的学习和锻炼。例如,我们可以将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与篮球教学中的传球结合到一起进行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可以对羽毛球、兵乓球和网球等项目实施同化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练习,然后在自我选择体育项目掌握的基础上,拓展练习内容。又如,在教学中,对于一些体育项目,我们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这样顾全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提高。这样,有效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在有效的引导学生锻炼的同时,也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落在了实处。
3、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的作用。”对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来说,我们不要求学生去背理论知识,也不要求学生机械去去做作业,而注重的是学生身体的锻炼,身心的放松与活跃,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避免机械式的教学策略出现在课堂,避免把教学方法固定化、模式化,这样就不可能适应千变万化、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不是简单地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就能实现的,它要求教师及时了解体育教育任务、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善于发现影响课堂不和谐因素和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在与学生交流中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点。此外,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优化的目的,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优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既是学生学习和锻炼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的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因材施教,不断地总结、探索,寻求适合学生自身,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体育 新课程 课程改革
自2004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实施以来,许多地区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到,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实际问题。
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向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应遵循以下方向:
(1)育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不同,它是以户外空间作为教学的主导环境,可供师生开展的活动内容很多,不受教室的局限,所以趣味性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首要需求。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才会投入充足的精力,主动配合教师的讲解,否则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应注重增强课堂生动性,增加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特点的运动项目,既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转换学习思维。
(2)互动性。高中体育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完成教师的训练要求,而互动性则强调师生之间更深入的沟通交流,以及师生更默契的配合,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所以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以授课内容的多元化为趋势,设立一系列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增进学习动力。
(3)文化性。高中体育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因为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教师应借助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体育运动的参与中增强自身的修养,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而且高中生即将步入成人阶段,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领会和认知、对运动项目的热爱和练习也是陶冶身心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1)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活跃因素,他们既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还是课程改革状况的反馈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如果教师对改革的内涵和趋势不甚了解并缺乏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决定了他们无论是对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还是在实际的教课过程中对课程的把握与传授能力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无形中降低了课程改革的成效;作为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若是所拟课程的理论操作方法与现实不符或与现实脱节,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是教师缺乏校本课程设计的能力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由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在学术钻研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近况进行,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根本上变得希望渺茫,而这些问题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2)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问题
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练。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体育情感,体验运动乐趣问题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①重育体,轻育心。②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忽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需要。③实施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育是社会行为,学生有兴趣得学,没有兴趣也得学。④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三、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措施
(1)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具有一颗无私的心,只要走上讲台,你所面对的所有学生都是你的教育对象,都是等待你培养的未来人才,不管学生的体育基础如何,也不管学生的体育成绩高低,教师都要坚持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做到这一点的教师,会深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高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都进入了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世界是非常多元化的,学生内心渴望得到来自教师与同学的关注,有时也会以一种另类或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与教育教学常规背离,作为教师,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正确对待一些来自于学生的插曲。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发挥激励性原则,充分激发学生身体潜能,提高体育教学成效。这一点对于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学生因为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对体育学习存在畏惧情绪或丧失信心,就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增强成功感,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挑选几个方面的典型,力争使班级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比较接近自己基础与能力的典型,缩短与相对优秀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
(2)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机会和权利,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产生愉快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感受,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从而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肖明善,袁世龙.内蒙古体育科技[J].2007(4)